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的市场-西奥多

全球化的市场-西奥多

全球化的市场-西奥多
全球化的市场-西奥多

市场的国际化

西奥多·莱维特 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驱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聚集共同体,这个力量就是技术。它使通信、交通和旅游变得越来越普及。偏僻地区和贫困的人们都渴望得到现代的且又具有诱惑力的产品,几乎每个地方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通过新技术所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东西。

其结果是一种新的商业现实——以标准化消费品为特征的全球性市场以前所有的规模发展。与这个新现实密切相关的公司从生产、分配、营销和管理的规模经济中获得利益。通过将这些利益转换成较低的世界价格,它们能够击败那些仍然沉湎于陈旧经营观念和方式的竞争对手。

国家或地区偏好的习惯差异已不再存在,可以销售前一年的款式或在发达世界销售先进产品版本的日子也已过去。国外的价格和利润通常高于国内的习子也一去不返了。

市场的全球化就在我们面前,因此,跨国界的商业世界和跨国公司已到了末日。

跨国公司和全球性公司不是同一概念。跨国公司在几个国家生产经营,并在每个国家调整产品和做法——以相对较高的成本。而全球性公司则以一种绝对稳定的方式经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就好像整个世界(或世界上主要地区)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它在每个地方都以相同的方式销售相同的产品。

哪一种战略更好并非是一种观点,而是一种需要。世界范围的交流沟通把以减轻工作负担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娱乐为特征的现代化带到每个地方。所有的国家在要求世界承认并尊重它们自己文化的同时,坚持成批地进口现代化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甚至对那些坚守自己的传统观念、感情或宗教信仰的人们来说,现代化已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是已经普及的实践。

谁能忘记1979年伊朗暴乱期间的一幕电视场景,一些身着时髦法式裤子和丝质衬衫的年轻人用着现代化武器却以穆斯林原教旨主义名义求得生存。

在巴西,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从工业落后的巴伊亚(Bahrain)涌进人口快要爆炸的沿海城市,到了那里,人们很快就在拥挤破旧的小屋里装上电视,然后购买破损的大众汽车,点燃起蜡烛,用水果及刚刚宰杀的小鸡来祭祀神灵Maeumban。

在比夫拉(Biafra)抗击伊博斯(Ibos)的内战中,每天的电视报导显示,手持溅上鲜血的刺刀的士兵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听着收音机。

在偏远的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snoyarsk),没有平坦的街道和完整的新闻,

而到来的西方旅游者却总是被人们索要他们的香烟、电子表,甚至背在背后的衣服。

有组织地走私电器设备、旧汽车、西方的衣服、化妆品和盗版影片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兴旺的地下现代武器和军火交易。

许许多多的事例都证明了人们普遍渴望拥有世界上制造和销售的最先进物品——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质量及可靠性。世界各国人们的需求和渴望都是相似的。这使得跨国公司已过时,而全球性公司则是完美的。

1. 生活在技术王国

纪念三部曲《美国人》(The Americans)的作者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Boorstin)把我们这个时代比作“技术王国,它的最高法则是趋同,即每个东西变得越来越像其他东西的一种趋势”。

在商业领域,这种趋势已经将市场变成全球性的共同体。公司在每个地方以相同的方式销售标准化的产品,如汽车、钢铁、化工用品、汽油、水泥、农业产品和设备、工业和商业建筑、银行和保险服务、计算机、半导体、交通、电子、医药和通讯,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表现。

全球化浪潮不仅仅涉及原材料和高科技产品,消费者或用户使用同种语言也能促进标准化。通信和旅游已使这个浪潮覆盖到生活的每个细节。

在商业领域,人们不得不承认麦当劳成功地从尚皮斯·伊利谢斯拓展到金沙,可口可乐卖到巴林,百事可乐卖到莫斯科,以及摇滚乐、希腊沙拉、好莱坞电影、露华浓化妆品、索尼电视机、利维牛仔服成功地普及到世界每个角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像高科技一样无处不在。

从另一方面考虑,在高科技和日益繁多的商业领域使用的生活用品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消费,没有什么可以例外,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它的进程。在世界上的偏好结构越来越同化的情况下,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事物也变得越来越雷同。

让我们看一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例子。它们把全球标准化的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并受到大家的欢迎,它们成功地跨越了国界和地域,并将它们的饮料味道、浓度和余味当地化,使每个人都喜欢它们的品位,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任何地方销售得都很好。香烟也是如此,尤其是美国制造的香烟,也是每年都拓展到全球其他地区并本地化。

这些并非是特例(事实上,若不是人为的贸易障碍,它们的扩展范围将更大)。面对当今世界的趋同性以及公司如何进行分销、融资以及产品定价,它们只是示范了一个一般潮流。没有什么可以例外,工业化世界的产品和方式主宰着整个世界,而且整个世界都离不开它们。 以前的国家偏好和做生意模式的差异正在逐步消失。偏好的趋同性导致产品、生产、贸易和商业法则的标准化。以小国家为基础的市场正在变化和扩张。世界市场竞争能否成功表现在生产、流通、营销和管理的效率上,并不可避免地集中在价格方面。

世界上最有效率的竞争者将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与其成本结构结合起来,它们在自己的国家所有的市场或其他最大的出口市场都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在适当价值与价格、质量、可靠性和产品运输完美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功能甚至风格都是—致的。

另外,对日本的一些在世界范围内经营多种产品的公司能够大获成功的例子作一下解释。这些公司经营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如:钢铁、汽车、摩托车、高保真设备、农用机械、机器人、微处理器、碳素甚至纺织品,无形产品如:银行业务、运输、一般的契约和计算机软件。并非像一群咨询机构与数据工程师们无聊地争论的那样,他们认为高质量和低成本是不相容的。所报道的数据是不完全的,分析是错误的和矛盾的。事实上,低成本操作是要求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公司的文化特点。高质量和低成本并非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可以统一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人认为日本公司不是全球公司,因为日本公司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大陆的汽车是左边驾驶的,而日本国内的汽车是右边驾驶的;或者因为它们在美国是通过分销商来销售办公设备,而在国内则是直销;或在巴西说葡萄牙语,就会混淆了差异和特性。同样,用在塞佛威(Safeway)和绍斯兰(Southland)的零售链在中东地区经营同样有效,这不仅对本国人,而且对从韩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来的人也是一样。国家之间的马路规则不同,它们的分销渠道和语言也不同,日本的特性在于它对其经济和价值的不懈推动,这就使得它在一种高质量水平上进行标准化。

对T型的辩解

如果一个公司将其成本和价格降下来并提高质量和可靠性,同时保持合理的适用性,消费者就会偏爱它的全球标准化产品。尽管传统的市场调查,甚至常识都认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品位偏好、需求和惯例,但在全球化进程的现阶段,该理论也是成立的。像亨利·福特对T型式样的研究一样,日本人也反复地论证过这个T型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效仿者也是如此,包括韩国(生产电视和建造大型建筑)、马来西亚(个人计算器和微计

算机)、巴西(汽车工具和零部件)、哥伦比亚(服装)、新加坡(光学仪器),以及甚至美国(复印机、计算机、自行车、铸件)、罗马尼亚(家用器皿)、匈牙利(服装)、南斯拉夫(家具)和以色列(标记页码设备)。

当然,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经营的大公司并不把它们生产和销售的品全都标准化。它们不是只有单一的产品类型,而是拥有许多生产线和分销渠道。即使在大都市里,也有邻地、本地、地区、少数民族和惯例上的区别。尽管这些公司为一些特殊的细分市场订做一些产品,但是它们确实知道

要想在世界上需求趋同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相似的细分市场。以获得必要的规模经济进行竞争。

由于在一个国家内,市场划分很少是单一的,因此这样的调查很有作用。市场因技术使全球趋同而有许多相似,甚至很小的本地市场在全球各地都有类似的市场,并且这越来越取决于全球性的竞争,尤其在价格方面。

一个国际竞争者会不停地到处寻找能够将其产品标准化的机会,只要它能够找到这样的机会,它就不会放弃标准化。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偏离标准化,它都会尽力调整过来,继续推行标准化。它永远也不会认为消费者是了解自己需求的上帝。

那些缺乏明确的全球化目标和不严格要求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公司总是麻烦不断。在迅速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处境最不利的公司可能会是那些只有很小国内市场的公司,这是因为到处都会有更小的市场。随着运输费用的日益下降,远处的竞争者会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以更便宜的产品打入现在被保护的市场。全球性的竞争宣告了一国地域市场的结束,而无论这个地域有多么小。

当全球性生产厂家在国际上提供其更低成本的产品时,它的顾客数量将会成倍增加。它不仅能打入远地的市场,而且能够吸引那些以前忠于本地产品而现在转而为低价格所打动的顾客。标准化战略不仅是世界市场日益趋同的一种结果,而且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延伸到其他市场。这个新的技术性策略反映一个原始的动机——尽可能地赚人们的钱,这又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动机,而确确实实是一种需要。

2. 刺猬所知道的

伊塞亚·柏林(Isaiah Berlin)先生在区分陀思妥也夫斯基(Dostoevski)和托尔斯泰

(Tolstoy)时写道,刺猬与狐狸的区别是: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知道一件事情的每个方面。跨国公司熟悉许多国家的很多事情,它乐于接受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不管转换这些差异的可能性如何,也不注意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并且需要从现代化中受益,尤其当价格适中时。跨国公司对明显的国家之间差异的适应方式是过时的。

相反,全球性公司熟知—件事情的每个方面,它知道与在本国范围内一样,在全球范围内确实也需要竞争,并且它不懈地努力,将所销售的产品和经营通过标准化使价格降下来;它把整个世界看作有组织的少数几个标准化市场,而不是许多不同文化的市场;它积极地为寻求全球的共同性而努力;它的任务就是发现现代性及其模式与价格竞争,即使销售尖端产品;它知道所有的国家和人们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即稀缺。

每个人都想要更多一些,这部分说明了劳动的分工和生产的专门性。它们使人们及国家能够通过贸易来达到理想的条件,贸易的中介是货币。

经验表明,货币有三个特点:稀缺、难以获得和暂时性。人们都很重视货币。在日益趋同的世界市场上,每个人都想拥有其他人拥有的产品。如果价格很低,他们就会买高度标准化的世界产品,即使这些产品并不像母亲所认为得那么合理,也不符合传统习惯,或不同于市场调研者所认为的偏好。

所有的现代化产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事实,即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它通常比小规模生产的费用要低很多。有些人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可以小规模地生产个性化产品且成本低廉,但是持这一观点的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如果一个公司将世界市场分为一个或两个鲜明的市场,那比把其产品市场分为三个、四个或五个细分市场更经济或更有效率。

为何保留差异?

不同的文化偏好、国家的品位和标准以及商业习惯都将成为过去式,其中一些在慢慢消失。另外一些将成功地保存下来。并成为全球偏好的主流。所谓的少数民族市场就是一个好例子。中国食物、皮塔面包、乡村和西部音乐、比萨饼、爵士乐都是无处不在,它们是世界市场中存在的一部分,它们并不否定或与全球趋同性相矛盾,相反更坚定了这一趋势。

现在,国家之间关于产品及其特性的许多差异实际上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其所相信的本地固有偏好的适应。它们相信偏好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它们刻板的习惯使然。大多数跨国公司经理都是不假思索地去适应。他们错误地认为,营销意味着给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而不是试图去确切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因此他们坚守高成本、跨国产品和实践,而不是为全球标准化而努力。

我并不是主张不顾当地或国家差异;但是公司对这样的差异的感受并不要求公司忽视采取不同方法经营或做得更好。

例如,在中东国家之间有很大差异:一些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些是君主制国家,还有一些是共和制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些沿袭拿破仑时代的传统,有些承袭托特曼帝国传统,另外一些遵循英国的不成文法。它们大多都受伊斯兰的影响。与他们做生意就意味着要以一种亲密的风格将商务关系个性化。在伊斯兰教的斋月里,谈生意是在晚上十点之后开始的。这时,大家经过一天的斋戒已经非常疲惫,并且肚子塞满了食物。因此,一个公司必定需要一个当地的合作者和一个当地律师(正如在纽约一样)以及不可撤消的信用证。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山姆·阿尤布(Sam Ayoub)指出的:“阿拉伯人能够严格区分文化和宗教上的目的与经济现实性之间的差别,而不仅仅是泛泛地设想,伊斯兰与科学和现代化时代是相容的。”

全球化的障碍不仅仅局限在中东。在欧共体市场上,跨越国家界限的技术和数据的自由传递仍然被法律和金融障碍所阻挡。在相邻的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对收音机和电视的干扰(或“污染”)。

但是过去是未来的好向导。通过合适和持久的方法,阻止高科技和经济的障碍已经消除了。只要努力去克服这个障碍就能达到预期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时间和努力的问题。

3. 全球化空想的失败

许多公司试图通过毫无适应或变化地出口本国产品和工艺达到世界实践的标准化,但是败得很惨。它们的缺陷被看作是面对不可能性的愚蠢表现,赞成全球标准化的人认为它们只是实施上失败的案例。

事实上,拙劣的实施通常是重要原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失败,即空想的失败。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当在西欧还只有很少的家庭拥有半自动洗衣机时去推销全自动洗衣机。母公司在俄亥俄州北坎顿市的胡佛有限公司(Hoover)在英国以生产真空吸尘器和洗衣机而闻名。由于本国市场需求不足而且向欧洲大陆出口很少,所以在英格兰的大型洗衣机工厂生产规模很小。公司需要销售更多的半自动或全自动洗衣机。

因为它有一个“恰当”的营销目标,胡佛公司在英国和每一个主要的欧洲国家进行消费者偏好的调查。结果清晰地显示了这几个国家的偏好特性(见表1)。

特性 英国意大利西德法国瑞典

外壳尺寸# 34英寸、窄矮、窄34英寸、宽34英寸、窄34英寸、宽滚筒材料 搪瓷搪瓷不锈钢搪瓷不锈钢

负荷 上部 前部前部前部 前部

窗口 有/无有有有有

容量 5公斤4公斤6公斤5公斤6公斤

转速 700转/分钟400转/分钟850转/分钟600转/分钟800转/分钟热水系统 无+有有++有无+

清洗方式 搅动滚动滚动搅动滚动

款式特征 不显著色彩明亮坚固雅致强固

表1 60年代对全自动洗衣机特性的消费者偏好

#34英寸高度是欧洲标准的工作面高度。

+多数英国和瑞典家庭有中央热水系统。

++西德偏好洗衣的温度比一般供水温度高。

为了满足一些国家的偏好所带来的单位可变成本(以英镑计)提高了:

英镑 先令 便士

不锈钢对搪瓷滚筒 1 0 0

窗口玻璃 10

转速为800转/分对700转/分 15

热水器 2 15

6公斤对5公斤容量 1 10

6 10

为了迎合其他的偏好必然需要大规模的投资。一些当地著名的品牌最低零售价(以英镑计)在不同的国家中是相似的。

英国:110,法国:114,西德:113,瑞典:134,意大利:57

在每个国家都将其产品本地化的胡佛公司在价格上处于劣势,这主要是由于小规模的生产会带来相当高的制造成本。由于共同市场降低关税的进程还未完成,胡佛公司还需在每个

国家支付关税。

怎样做一个有创造性的分析?

在胡佛公司案例中,对在每个国家销售全自动洗衣机的分析表明:

(1)意大利的全自动化洗衣机,容量和规格小、功率低、内部无热水、搪瓷筒,这些都使其价格十分低廉,而且在所有国家都赢得很大市场份额,包括西德。

(2)在西德最畅销的全自动洗衣机做了很多的广告(是其他市场畅销品牌的三倍),这很适合西德人的口味,也是该国价格最高的洗衣机。

(3)跳过从购买手绞干机、人工洗衣机,到半自动洗衣机的模式,意大利在任何一种洗衣机(手工洗衣机、半自动洗衣机或全自动洗衣机)市场渗透力都很低,但很快开发并直接销售全自动洗衣机。

(4)洗衣粉制造商正在开始改进以前只在美国使用的冷水和温水洗熨技术。

规格小、低功率、低速、低容量和低价格的意大利洗衣机虽与西德的高价和强力促销的品牌偏好相悖,但却获得了巨大成功。它包含了一个有力的信息,但被经理们忽略了——那些经理们自信为顾客提供他们所想要的产品的歪曲的营销概念。但事实上,顾客们一方面说着他们需要一定特性的产品,但另一方面,如果价格合适,促销得当的话,他们就可能购买具有其他特性的产品。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在低价格全自动洗衣机和任何型号的手动或半自动洗衣机之间,人们更偏爱前者。当然高价格的全自动洗衣机要排后,即使价廉的全自动化洗衣机也并不完全符合顾客们所表达的偏好。被认为比较细心的并有需求的德国消费者,由于购买了简单和低价格的意大利洗衣机而违背了原来的预期。

同样,我们还可看出,人们深受全自动洗衣机商家促销的影响。在西德,促销活动搞得最多的洗衣机虽然价格很高,但有着最大的市场份额。有两点影响人们购买的因素,即不管偏好特性的低价格以及不管价格的猛然促销,这两点促进了家庭购买其想要的产品,全自动洗衣机有较好的利益。

胡佛公司应当以低价格大力销售简单和标准化的高质量洗衣机(消除6英镑10先令的额外费用,可以节省17%的可变成本),建议零售价可低于100英镑。避免不必要的设备改造,由此“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支持广泛的服务网络和媒体促销。

胡佛公司的媒体广告语可以从这方面考虑:这个洗衣机可以让你这个家庭主妇减少日常繁重的家务,而“你”可把节省的时间更多地花在孩子和丈夫身上。促销可针对丈夫,让他把洗衣机献给他的妻子,通过在为自己购买汽车之前先为妻子买一台洗衣机以表示对家庭的

责任感。足够低的价格加上强有力的促销会改变顾客们原先所要表达的偏好。

胡佛公司的例子解释了当消费者事实上希望从全球标准化中受益的时候,不合适的营销概念和缺乏想像力的营销如何使跨国经营观念幸存。其实,胡佛公司的整个营销方案的落脚点是不正确的。它向顾客们询问他们希望洗衣机有什么特性,而不是询问他们生活中想要。针对每个国家情况销售一系列产品的做法是考虑不周的。那些自信贯彻了营销概念的经理们其实根本没有贯彻好。胡佛公司向顾客们提出了错误的问题,既没有从思想上又没有从想像力上去考虑回答。这样的公司就像中世纪时的地球中心主义者们一样,他们每天都看到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动,并将之视为真理。哥白尼虽然没有什么数据,但他勇于探索,他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刺猬一样提出了更令人信服和和准确的事实解释。只有加上思想,数据才会产生信息,也只有加上想像力,信息才会有意义。

4. 接受不可避免性

全球性公司或好或坏地接受了这样一个思想,即技术把消费者推向共同 的目标——减轻生活的负担,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能力。在其简单而变化 多端的发展历史中,全球性公司的作用与普通公司很不一样。它把令世界受益的两个动力即技术与全球化和谐地结合起来。它既不是命运注定的,也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商业的需要产生了这个作用。

在美国,有两种产业在人们意识到之前便成为全球性的:经过了一段长久的停业,美国联合钢铁协会工人自1959年以来从未发动一场全国范围的罢工;联合汽车协会的工人自1970年以来也未使通用公司停过工。因为这两个产业的工会意识到其所在的产业已经是全球性的了,全部或大部分美国制造业的停工不会让美国消费者停止消费,海外的供应商总是在供给美国市场。

破解西方市场的密码

自从25年前营销理论产生以来,管理先进的公司都希望为消费者们提供他们确切想要的产品而不仅仅是方便的产品。这些公司在职业市场调查机构的协助下成立了营销部门。它们已经增加了许多操作台和生产线——针对不同国家、细分市场、不同市场订制的产品和运输系统。

特别重要的是,习本公司是在几乎完全没有西方流行的营销部门或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经营的。然而,用通用电气董事长小约翰·韦尔奇(John F.Welch,Jr.)的生动语言来说,

日本人来自资源贫瘠的岛屿,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和非常复杂的语言,可是他们破解了西方市场的密码。他认为,日本人不是机械地寻找不同的市场,而且更加深入地研究其意义所在。他们发现所有的市场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渴望有足够低的价格、可靠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产品。结果他们把令人不可抗拒的价值推向了世界各地,并且其产品吸引了几乎所有的人;而这些正是被专业市场调查家们描述为肯定不合适的和没有竞争力的。

一个公司的全球化程度越高,它的某一产品的特性、分销系统或促销媒体所面对的地区和国家的偏好就越多。因此,对这些差异的适应总是必要的。但是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些差异是不可改变的想法常是错误的,那些关于缺乏适应性的失败案例的证据经常是其他缺陷的证据。

举一个关于露华浓公司在日本的例子。这个公司由于仅仅向上流社会销售世界标准化的化妆品,而毫无必要地疏远了零售批发店,并让消费者感到迷惑不解;后来它试图通过大量的销售渠道销售低价格、世界标准的产品;紧接着又发生了公司总裁的更换和由于成本增长大大快于销售额,分销渠道减少了许多的情况。问题并不在于露华浓公司不懂得日本的市场,而是它没有做对,太急躁。

相反,奥特伯德·马林(Outboard Marine)公司更富有想像力、推行力度和耐心。它不顾当地贸易集团的严重警告,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在欧洲长期建立的三层分销渠道,建立起一个更加集中、便于控制的两级系统。它还减少了零售批发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是它在信用、为消费者服务、降低成本和促进销售等诸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史克公司(SmithKline)公司成功地将康泰克600(一种定时缓释药剂)推入日本市场的时候,它只用了35个批发商,而不像以前那样需要1 000多个。每天与批发商和关键的零售商的接触可以完善计划,并且效果很好。

在美国,进入已具有完整分销渠道的市场几乎不可能,但日本的轻型农用机械制造商小松制造所(Komatsu)通过森贝尔特(Sunbelt)的乡村公路建设设备销售商进入美国市场,森贝尔特乡村地区的农场很小,土壤的沙化很严重,所以就更便于机械工作。在那里,没有经验的分销商能够用小松制造所的好产品和适当的价格吸引许多消费者。

在一些成功的组织和实践中,公司将产品可靠性和质量、强大的支持系统、足够低的价格、销售补偿以及冒险性和坚定性等诸因素结合起来,可以改变非常不同的分销系统,其结果不是引致愤恨而是尊敬。

但是,国家之间的某些差异仍然很大,即使在微处理器领域也是这样。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微处理器的制造商都是通过一个所谓的平行检测系统来检测其可靠性的。而日本则偏爱

与之完全不同的顺序检测系统。因此,世界最大的微处理检测设备生产商特拉戴恩公司(Teradyne)分别为美国和日本设计一个生产线,这也很容易。

对特拉戴恩公司来说不太容易搞清的是,怎样组织和管理才是最好。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如何营销的问题。公司能够根据产品、地域、功能或通过这几者结合来进行组织。一个公司可以为日本和美国分别设立不同的营销组织,或者不同的产品集团,一个主要在日本,另—个主要在美国。一个制造厂或营销组织为这两个市场服务,或一个公司在每个市场分别应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如果公司根据产品进行组织,那会产生一些问题。在特拉戴恩的例子中,该公司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它是否应该采用平行检测系统?是否在日本进行销售并且与那些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的公司展开竞争呢?如果公司按区域进行组织,区域性集团该如何在推行平行检测系统和顺序检测系统之间平衡它们的力量?如果公司根据功能进行组织,它又该如何保证营销呢?比如,是用这个生产线还是另一个?

没有一个切实可靠的答案——没有一种方法能用来找到答案,甚至也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一个公司在一个地方运行良好却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十分相似的地方失败,这取决于能力、历史原因、声誉、资源,甚至两地的文化等因素。

5. 地球是平的

尽管世界日益全球化,但世界上仍然存在许多差异,这更加验证了一个古代的经济学格言——事物总是在边缘发生,而不是在核心。因此,在一般的竞争分析中,重要的不是平均价格,而是边际价格,所发生的不是在一般情况下,而是在最新出现的情况中。在商业事务中,比较重要的是那些发生在边缘的事情。现在最令人注目的是,那些正在发生变化的国家偏好有着基本的相似性。这些在边缘的相似性逐渐增加,形成了各种惊人的趋同性。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全球化的一个障碍就是经济国家主义(保护和补助贸易行为,特殊附加税是为保护本国市场生产者而设立的限制)的顽固性。经济国家主义确实非常顽固,但是,随着投资资本成功的国际化,过去的经历并不能决定或预测未来。

现实并非总是由古老的习俗和观念所控制不变,现实也不可能不注意强大的和众多的新生力量。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关心自由和现代化的可能性。由于低效率、高成本和限制性,对国家偏好的坚守在逐渐动摇。现在,历史上的和国家间的商业和工业差异相对来说更容易

转变。

世界主义不再是知识分子和休闲阶层的特权,它已变成世界各地所有部门的特征和性质。渐渐地,世界主义会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摧毁经济的偏狭主义、国家主义和沙文主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不断升温的国家主义只是在陈旧体制下做垂死挣扎。

那些适应和利用经济集团的公司仍然能够在不同市场中进行区分和调整。世界上固有的差异与基本的普遍性是一致的,它们经常在商务中互相补充而不是分庭抗礼,就如一种物理现象一样,即在共生和谐运动中,同时存在作用与反作用。

地球是圆的,但为了大多数人的目的把地球看成平的会更加明智。空间是弯曲的,但在地球上每天的生活却并非如此。

对以前做法的分歧随时都会发生。但是跨国公司的思维由于多年的错误和它们所遇到的诸多跨国的麻烦,已经变得胆怯和过于谨慎,现在很少对海外做法提出挑战。更多的是,将任何偏离固有的国内惯例的做法视为愚蠢的、无礼的或不可能的,这是一种过时的思想。 成功的全球性公司没有公开放弃在产品偏好、花销方式、购买偏好和法律安排等市场方面差异的适应。但是如在欧洲的奥特伯德·马林、美国的史克和日本的小松制造所等例子中看到的那样,只有在已验证这些差异的不可改变性的无情现实和试过许多种方法之后,全球企业才会不情愿地接受和调整这些差异。

一个公司在全球性的活动中,只有一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它生产什么和怎样销售,其他每个方面都源于和从属于这些活动。

商业的目的是得到并留住消费者,或者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解释是创造并留住消费者。一个公司必须有创新,即将方法、方式、地点和有竞争力的价格等方面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或更受欢迎的产品。

偏好不断形成并且很快改变。正如我们在世界惟一最大的国内市场——美国所看到的那样,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很多变化,而且这些变化越来越突出。但是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市场逐渐向降低成本的全球方向发展。由于通信和运输更加便捷,费用更加低廉,即使那些曾经因距离原因无形中受到保护的小市场现在也能感受到远方竞争存在的压力。在全球化和规模经济的趋势下,任何人都会有危机感。两个动力即技术和全球化影响着世界。技术决定了人们的偏好,全球化决定了经济的现实性。不管偏好和分歧有多大,它们都会渐渐地融合,形成不断降低成本和价格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市场。

现代化的全球性公司与以前的跨国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去适应在国家内部或之间存在的、表面的甚至顽固的差异,而是在全球努力寻求促使产品和做法标准化。这的确是世

界发展的一个趋势,当然其前提应是标准化能够带来低价格、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在这一点上,正如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描写日本持续的经济繁荣的《动荡岁月》(Years of Upheaval)中写的那样,全球化公司“想方设法地收集信息,不受压力的干扰并坚定地执行计划”。

一旦各地的商业目标确定下来,全球性公司就会将技术和全球化这两个动力应用于多项战略中.它还会系统地将技术和全球化推向集中化,同时为每个人提供高质量和低价格的标准化产品,从而为该公司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利润。那些不适应新的全球化现实的公司将成为牺牲者。

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目录 编辑本段金融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 然而,金融全球化也有其另一面。从发达国家来看,1992年的西欧金融风暴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体系。从发展中国家来看,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和深层次的,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编辑本段影响 这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不断反思,金融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场全球化的较量中,孰喜?孰忧? 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资金的跨国流动也会带来风险,如上述的西欧金融风暴,还有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但这些金融动荡的不利后果大多局限在某个金融领域。即便是1987年10月纽约股市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因此受到严重挫伤。近年来西方金融市场充满活力,特别是纽约股市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得发展历程、情况及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得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得出现与成长.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得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就是上百年得道路。今天,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总市值居于世界第二。 (一)中国资本市场得发展历程 与成熟市场自下而上得“自然演进”得发展模式不同,中国资本市场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得共同推动下,逐步探索与发展起来得。 资本市场出现得直接原因就是股份制试点。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发行股票或债券集资,随后逐步形成了“股票热"。1990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 在资本市场创建之初,人们还有不少得犹豫与争论。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就是不就是资本主义独有得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瞧,但要坚决地试”(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随后,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同年8月,在深圳发生了因抢购股票而造成混乱得“8?10事件”,暴露出缺乏统一管理体制得弊端。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市场纳入统一得监管框架。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资本市场得地位,规范了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将资本市场纳入更高层次得发展轨道.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促进了证券投资基金得发展。在这些法律法规得保障下,银广夏、德隆系等一些重大案件先后得到及时查处,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成长壮大。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市场也加快了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发展得步伐,迄今已设立了1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与38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引入了116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推出了50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截至于2011年9月底。)。 2004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得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得战略高度。2005年5月启动得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市场早期制度安排带来得定价机制扭曲得以纠正,打造了一个股份全流通得市场,市场得深度与广度大为拓展.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成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适应多元化得投资与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工作共清欠金额数百亿元,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得利益,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得综合治理化解了行业风险,夯实了发展基础;基金业得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行业得迅速成长,基金规模已占到流通市值得近10%,并带来了市场投资理念得深刻转变。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使得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宏观背景,首先分析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呈现的新特点,进而深入研究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期待为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策略;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突破国界的限制,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通为主要途径实现经济全球范围的交互性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主体逐渐成为有机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贸易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能力的逐渐提升,各国的贸易体制多元化发展,使得国际的贸易合作快速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第二,企业国际并购发展快速。受到国际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并购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国际并购的案例持续性增加,跨国企业数量及规模都快速增长,这也是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第三,科学技术发展全球化。受到贸易全球化的影响,科学技术全球化速度非常迅猛。科学技术全球化是技术的开发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通过高效的科学技术交流,使得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一)全面树立国际市场营销新理念 第一,树立全球化营销理念。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实践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积极争取市场、资源以及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快速成长。第二,树立文化营销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有机加入文化营销理念,更加有效地激发消费者对相关产品以及服务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进而提高市场影响力,推动国际市场营销的能力的提升。第三,树立绿色营销理念。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要问题,所以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绿色营销理念,减少在营销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凸显企业的社会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美誉度。 (二)产品营销策略创新 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始终是核心所在。所以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更应该注重产品策略的创新,严格按照国家与国际市场的相关标准进行产品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集中整合国际范围内消费的需求,开发与生产全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

金融市场的垄断

金融市场的垄断 全球化进程最为明显的莫过于金融市场了。尽管贸易的在日益繁荣,移民在不断增加,但这些趋势与国际金融交易的突破性增长相比均相形见拙。据估计,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额从1986年的188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2万亿美元,这几乎是贸易增长速度的3倍,发达工业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也如此之快。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增长了5倍,西方七国的跨国性证券与产权交易在这一期间几乎增长了10倍。 全球化进程是不容置疑的,它不仅渗透于发达工业国家,同样也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流量的增加是其标志之一,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1983 年至1989年间的0.5%发展至1994年至1996年间的3.5%之多。仅列出外国资本的主要流向就能清晰地表明金融市场已触及全球。1990至1995年间最大资本输人国降序排列依次为:中国、墨西哥、巴西、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泰国印度尼西亚。外国资本同样涌人玻利维亚、波兰、俄罗斯、印度以及越南——而这些国家在几年前还未象现在这样提出许多吸引外国投资者的措施。 信贷商—无论它们是想得到国外生产设备的公司还外资“投机商”——都当然承认向国外投资是一种机遇,在资本交流市场日益扩大的年代,这一机遇并不仅限少数国家,专业投资者已经认识到,绝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国的篮子中,将资本分散投资可以获得最大收益。 金融一体化的益处 在低收人国家中,金融全球化引起了很大的争辩。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依赖国际资本市场对发展中世界利弊兼有。他们认为,被廉价劳动力所吸引的跨国投资商从发展中国家转人到低附加值的轨道之中。 大量证据表明金融一体化(开放国内外汇交易市场)会深化金融业的发展(即使本国金融市场更为活跃、流动性更强、效率更高),金融业的深化发展又将鼓励投资高涨,加速经济增长,更快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 的挑战及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丁宏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得以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入世之后,外国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这对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认识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1、银行体制将受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经过重组之后,大都实现了一级法人体制,但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银行体制仍有一些区别:一是产权关系没有理顺,银行财产的控股权仍是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既代表国家利益又符合市场要求的主体来行使股份公司的职能;二是银行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银行不能彻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经营者对银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没有足够的压力,银行经营的好坏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即将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一是产权清晰,二是经营目标明确,三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二者权利与义务符合市场规律。虽然城市商业银行大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但股权结构并不分散,国家既是最大的股东,又是银行管理者。这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模式明显不足。 2、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都规模较小,除了少数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规模不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前20名世界大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以后能够进入我国的外国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不低于500亿美元。虽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运行平稳,主要是因为有政府的保护,如果说,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中外银行处于相同的市场环境,其脆弱的生命力可想而知。 3、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同发达国家的银行管理比较有以下不足:一是因为工作环境、待遇方面的原因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银行管理人才;二是管理水平不尽人意,往往是凭个人经验,个人主观意志进行管理,而不是应用系统的、专业的理论,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三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市场经验不够丰富。而外国的管理者大都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技术人才,体现了专家治行的优势。 4、观念落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城市信用社是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金融机构,其组成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加上我国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使得银行员工存在着“官办银行”的思相和“老爷”工作作风,没有服务的意识和竞争的观念,改革阻力大。而外国银行一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银行员工只有不断进取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他们身上没有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不存在改革的阻力,更谈不上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5、抢占市场的能力相对薄弱。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实行分业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存款、货款、结算,中间业务很少,市场需求量大的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缓慢。但外国银行在中国市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业务广泛,可以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利弊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利益[1] 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将降低新兴市场获得资金的成本,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延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系统能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会计和公开性要求,改进交易制度,增加衍生产品的品种,完善清算及结算系统。海外金融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外国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迫使资本流入国的金融管理当局采用更为先进的报价系统,加强市场监督和调控,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增加市场的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采用国际会计标准,改进信息质量和信息的可获得性,改善交易的公开性。交易数量和规模的增加,有助于完善交易制度,增加市场流动性。而外国投资者带来的新的金融交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衍生产品的出现及发展。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对于有效控制风险、保持该市场对外国证券资本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市场国际化所蕴含的风险[1] 1、因市场规模扩大而造成监管失控的风险 与国际化相伴随的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在增加金融市场深度、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将导致金融资产的迅速扩张。如果缺乏足够严格的金融监管,这种扩张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根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体系不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旦大规模的资本流入突然发生逆转,势必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2、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的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对于规模狭小、流动性比较低的新兴金融市场来说,与国际化相伴随的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和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尤其是在一些机构投资者成为这类国家非居民投资的主体时,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目前,我国金融经济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尤其是在会计标准、公开性、交易机制、票据交换、结算和清算系统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承受资本大量流入冲击的能力有限,因而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后可能出现市场价格迅速上升或下降以及流动性突然丧失的危险,大大地增加全局性的市场波动。 3、金融市场表现主要受海外市场牵动而脱离本国经济基础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融合程度的逐渐加深,新兴国家金融市场与主要工业国金融市场波动的相关性显著加大,其中,后者对前者表现出很强的溢出效应。根据我们的计算,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对韩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93年到1994年间高达12%,对泰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88年到1991年间高达29.6%,对墨西哥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90年到1994年间高达32.4%。这种溢出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在市场稳定发展时期,资本流入国的金融市场波动接受主要工业国的正向传导,二者的波动呈同步性;其二,在市场波动显著、存在一定的恐慌心理时,二者波动出现背离,甚至呈反向关系。 4、遭受金融危机传染的风险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资本流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其行为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羊群效应”,对新兴市场的进入和撤出常常具有“一窝蜂”的特点,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大量的国际投资者把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视为一个整体,同时从上述市场撤出资金,导致其同时崩盘,其金融市场相关系数显著增大。如韩国和印度尼西亚股市的相关系数由43%上升到73%,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股市的相关系数由15%上升到78%,泰国和韩国股市的相关系数由55%上升到63%。

市场营销管理全球化战略方法

市场营销管理全球化战 略方法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爱丁堡商学院MBA系列教材—市场营销管理:全球化战略方法 序言 组织主要的和短期的目标:顾客导向、规避竞争威胁和迅速适应市场条件变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培训和激励市场营销人员,而且要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以便他们努力去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职能,它是服务顾客、满足顾客所必须做的所有事情,是组织中所有员工的职责。 市场竞争和变化 产品经理、市场营销经理、营销副总裁或各部门经理团队:产品-市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向顾客提供价值,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市场营销战略而完成各种职能活动。 市场营销战略:目标、成长、竞争优势、公司和经营战略。 外部环境→市场营销经理←内部环境 部门合作协调、组织资源和市场营销职能的能力。 从全球角度考虑的战略与交互职能关系 在一个给定的产品-市场组合下如何制定、实施和控制战略市场营销计划,包括消费者、竞争者和环境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竞争定位;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实施及控制;营销研究、需求评估和行业分析;实物产品市场营销和服务市场营销;不同市场阶段的营销战略。 1、市场营销战略→公司战略、经营战略(顾客导向) 2、市场营销战略和战略环境(不同战略环境下专门的战略市场营销计划 3、市场营销和其他职能的关系 技术:大型数据库,新的营销研究方法和工具(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促销和控制) 交叉职能:分销渠道、合资、联盟、主要客户服务、消费者服务、开发消费者忠诚度、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突发事件的计划和伦理问题 国际市场营销: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人员销售 整合沟通,促销环境,促销要素的全重,促销预算,创造性策略的开发,非传统媒体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混合型组织结构。

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发展原因探究

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发展原因探究 从欧元来看,中国、哥伦比亚、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新加坡都选择欧元作为主要的“货币锚”。就回归的系数来看,除了墨西哥比索和俄罗斯卢布以外,其它国家的货币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国家的货币币值随着欧元币值的升高而缓慢降低。欧元出现于1999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此后欧元逐步成为全世界继美元之后的第二个主要的国际化货币,其地位超越了日元。 欧元国际化进程的推动,来自于欧元区特有的优势:欧元区内部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开放度为欧元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当然,欧元区实体经济的规模、优势以及同全世界其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都是不可忽略的,这些特有的优势能够为欧元的发行区域以及欧元的使用国家带来使用欧元的规模经济效应(Hartmannetal,2002)。除此之外,欧元币值的稳定以及投资者对欧元未来走势的信心,使各国投资者选择欧元,欧元逐渐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经济往来中占据支配地位,其国际化进程持续推动。从日元来看,除了阿根廷与巴西以外,日元成为了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新加坡和南非的主要“货币锚”。 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南美国家的一篮子货币中,日元的地位较为重要,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依据日元币值的波动对本币外汇汇率实行调整,希望通过这个调整来达到一种最优水平,以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Kearneyetal,2007)。就回归系数来看,除了人民币、新加坡元和泰铢以外,其它国家的货币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国家的本币外汇汇率随着日元币值的升高而缓慢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经济严重衰退,日本资产价格的减缩,银行货币供给政策也给金融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过,即使如此,在东南亚地区,一些经济体的对外经贸往来却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日元作为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计价货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边际产业扩张,日本企业对东亚国家投资,转移国内淘汰产业,在国外加工为半制成品以后再进口到日本国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

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回顾以及2018年展望(上)

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回顾以及2018 年展望(上)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对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应当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27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丰富,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参与主体的理性明显增强,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深度进一步拓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提升。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48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6.7万亿余元,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076.13百万手。其中,大宗商品期货成交量多年居世界前列。2017年,共计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可转换债等1668只,总规模达15974.88亿元。此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11686家。 回望2017年资本市场深刻变化 过去的一年可谓是资本市场的“强监管”年,定增、减持、质押等新规频频亮相,监管层从各个层面出台政策,以此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序。 第一、“稳”中求进主基调 回顾2017年,“稳”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头等大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就像是风险的“镜子”,不管问题出自哪里,往往表现在资本市场上。 一年下来,资本市场运行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上证综指波动率13.98%,创历史新低,全年上证综指振幅超过2%的交易日仅3个。股市波幅明显收窄,全年换手率2.66倍。全年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

我国资本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其间也经历了诸多风雨坎坷,有的教训还十分深刻。即便现在市场规模壮大了,渗透力、辐射力、影响力增强了,但依然存在结构之弊、质量之别、体制之痛,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结构之弊包括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内部结构、市场结构等的不足;质量之别包括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素质、专业服务机构执业质量、监管水平等的差距;体制之痛包括体制转型之痛、生态改变之痛、全球竞争之痛等。 第二、夯实基础性制度 基础性制度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形成融资功能完备的市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常态化、减持新规、再融资新政等基础性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17年,A股IPO市场步入“常态化”,中国内地A股IPO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在IPO宗数和募资金额均有显著增加的同时,监管机构亦重视上市申请企业的质量,严把审核质量关,防止“病从口入”。监管机构继续全力解决上市申请排队冗长问题,截至12月31日,今年以来证监会累计核发49批IPO批文,421家企业首发申请获得核准,合计筹资总额超2304亿元。排队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较上年底减少了约230家,IPO审核周期大幅缩短,IPO“堰塞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的IPO募集资金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五位。同时,理顺了发行、定价、配售等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了股票发审委制度,坚持选聘、运行、监察相分离,提高了透明度。 IPO审核从严的积极成果开始显现。从2016年至今,IPO审核通过率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IPO审核通过率为89.36%。今年前9个月IPO通过率为80.99%。新一届发审委10月17日正式履职,10-12月上会企业共计91家,未通过发审委审核共计33家,被暂缓表决6家。通过率下滑,是IPO审核从严的结果。

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

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 秘 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国际金融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可兑换货币间的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张,到1998年4月底,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持续上升到149万亿美元,比1986年上升了8倍,数额相当于所有国家外汇储备的874%。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4%,远远超过全球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337%和国际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外汇市场率先实现单一市场形态的运作,其显著标志是全球外汇市场价格的日益单一化,主要货币的交叉汇率与直接兑换的汇率差距明显缩小。 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的企业在国际上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之间,1998年,给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与此同时,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以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进行大量?qut;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有了突破性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住T谛录悠律唐方灰姿瓤梢邮氯站?2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西亚的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更是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中,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加速。 在银行领域,1979年起,外资银行开始在我国设立代表处、分行、合资银行、独资银行、财务公司,到今年年初,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8家外国银行在我国2个城市设立了22家代表处,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7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19个城市设立了182个营业性机构,其中,有32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到今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23亿美元,其中贷款208亿美元。 在保险领域,到去年底,我国共有外资保险公司1家,对外开放城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现状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1、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资本市场的起步和成长阶段(1981-1985) 资本市场的形成阶段(1986-1991) 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1、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化 (1)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状况 二、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问题 1、市场规模小,结构尚不合理 2、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层次性 3、缺乏完整有效地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化的沟通协调体制 4、资本市场的产品种类缺乏,结构设计不合理 三、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目标与定位 1、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总体目标:(1)战略定位(2)开放 时间(3)投资工具 2、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需具备的条件:(1)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2)要有健全的国内金融制度(3)要建立监控制度(4)需要 由足够的外汇储备 (一)对政府而言: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对市场而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1、完善市场体制: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 2、加快制度创新 3、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国际范围内的监管合作,使监管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4、金融工具盒产品创新:创新金融工具、发展衍生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三)对市场主体而言:提升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加快其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步伐 1、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与鼓励国内劵商通过购并重组和增资扩股,扩大资本规模和提高竞争实力,以应付加入WTO后海外劵商的强力竞争 2、国内劵商应根据自身条件,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和差别化的经营策略,尽快形成差别化的竞争优势。 3、探索我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路径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市场营销发展趋势的 影响 前言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来自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是已经涉及各个行业。很多经济学者都对经济全球化作出了各自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优化全球经济资源分配,以发达国家为领导,跨国公司为发动引擎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组织为特点的,通过全球商品、资金和技术的流动,使得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被应用的一种全球化形态[1]。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许多企业都顺应当今的国际化趋势,积极的加入到全球性的市场营销。在此过程中,新的营销管理观念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出现,对传统市场营销客观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给国际市场营销带来了变革和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范围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各国国际贸易的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从单一的邻国贸易发展到跨越越大洲的全球性贸易,贸易规模、速度等均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大大减少了商品、服务、资本、人才等各种要素流动

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从而加快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2、信息活动全球化。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共享化,经济信息全球化是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之上的,它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信息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2]。 3、生产活动全球化。既表现在全球经济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国际间经济协作的多样化,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将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联盟动拓展至全球范围。生产活动全球化不仅带动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也促进全球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 1、营销策略和竞争方式的改变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无国界,全球市场是互通的、统一的。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势必要结合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在全球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企业要面对各国同行业的竞争者,尤其是具有丰富营销经验和强大品牌形象的跨国企业或东道国公司。同时,随着跨国经营的普及程度加深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渐加剧,许多企业为了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和迅速打入国际市场,而纷纷选择“战略合作”,与自己的供应者或竞争者联手进行市场拓展活动。为了寻求优势互补,各国企业通常采取共同承担风险,同时共同分享

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

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 重点名词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 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2.国际收支平稳表:国际收支平稳表是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 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3.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淌,它包括物资、服务、收入和经 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4.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 易,要紧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 5.调剂性交易:调剂性交易是指为补偿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稳而进行的交易,因 此也被称为补偿性交易。能够讲,调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其本质是为补偿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稳而进行的一种融通性交易。 6.负债率:负债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来 讲,负债率不应大于20%。即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20%。 7.债务率:债务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一样而言, 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100%。 8.偿债率:偿债率指一国还债额占当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例,该比率不应超过20%,即 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收入≤20%。 9.国际结算: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清 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确实是国际结算。 10.信用证:信用证是由开证行依照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在特 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 11.国际资本流淌:是指资本跨过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淌包括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12.国际直截了当投资:是指那些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操纵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淌,要 紧以三种形式进行:一是采取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方式在国外建立一个新企业,这种形式通常又被称为绿地投资;二是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拥有实际操纵权的比例;三是利润再投资,即投资者将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保留下来,连续扩大对企业的投资,或者在东道国进行其他直截了当投资活动。 13.国际间接投资:也确实是国际证券投资,是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中长期有价 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流淌。目的是获利,而不是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投资者并不追求对企业的操纵权。 14.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国际金融市场的交 易对象和交易活动与国内金融市场并无本质差异,只是交易范畴和参与者往往跨过国界,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15.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 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16.掉期外汇交易:是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其目的在于 轧平外汇头寸,防止由于汇率变动而遭受缺失。银行同业间及大公司经常利用掉期交易。 它与远期外汇交易的明显区不是,在交易过程中远期外汇交易不涉及即期外汇交易。17.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 行为。

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案例八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一、新加坡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 20世纪60年代是欧洲货币市场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的时期,包括欧洲和亚洲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了本国或本地区金融市场国际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渐进式的,一般是从国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自然发展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再通过对外开放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另一种则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离岸金融市场。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为前一种模式;新加坡、巴哈马、开曼群岛为后一种模式。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吸引大批外国银行加入,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求所在国实行金融开放政策,对所在国的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稳定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既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又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这是许多国家在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潮流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方面,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新加坡政府采取积极的金融开放政策和谨慎的金融监管措施,将新加坡建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中学习借鉴。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获得独立。1967年6月,新加坡成立了货币委员会,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发行了自己的货币。此后,新加坡政府立即着手对工业和金融结构的改革,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体系。为了迅速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国际金融发展的形势,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发展金融服务业作为建立新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由此确立了金融立国的政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战略。 196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抓住欧洲货币市场对美元需求大增的有利时机,创建亚洲美元(以下简称“亚元”)市场。亚元市场是亚太地区特别是新加坡国际银行从事境外美元及其他可兑换货币的存贷款业务的市场。通过建立亚元市场,一方面可以使新加坡赚取无形贸易收益,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发展该国的金融业,改变过去一贯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进而实现其建成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长远目标。新加坡政府的这一战略决策是切合该国实际情况的,因为新加坡是个岛国,缺乏自然资源基础,只能依靠以服务为主的行业而生存。因此,新加坡政府决定采取“生存的健康态度”,对待外国商务实行“自由主义的门户开放政策”,为它们提供“逃逸货币的庇护所”,将新加坡建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提供“金融服务”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愿望恰好也迎合了以美洲银行为首的一些外国银行在东南亚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利益。1968年,美洲银行率先向新加坡政府申请,在其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经营离岸美元业务的系统——亚洲货币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通过该系统,可办理非居民的美元存款、外汇买卖和资金借贷等项业务。1968年10月1日,经批准设立的美洲银行亚洲货币单位以20万美元的存款基数开始其经营活动。到1970年,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批准了花旗、麦加利、华侨、华通、渣打和汇丰等16家外国银行经营境外货币业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情况及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出现和成长。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今天,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市值居于世界第二。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与成熟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资本市场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逐步探索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市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股份制试点。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发行股票或债券集资,随后逐步形成了“股票热”。1990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 在资本市场创建之初,人们还有不少的犹豫和争论。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随后,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同年8月,在深圳发生了因抢购股票而造成混乱的“8?10事件”,暴露出缺乏统一管理体制的弊端。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市场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资本市场的地位,规范了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将资本市场纳入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促进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在这些法律法规的保障下,银广夏、德隆系等一些重大案件先后得到及时查处,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成长壮大。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市场也加快了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迄今已设立了1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38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引入了116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推出了50只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截至于2011年9月底。)。 2004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市场早期制度安排带来的定价机制扭曲得以纠正,打造了一个股份全流通的市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拓展。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适应多元化的投资与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工作共清欠金额数百亿元,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化解了行业风险,夯实了发展基础;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行业的迅速成长,基金规模已占到流通市值的近10%,并带来了市场投资理念的深刻转变。

关于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1743437.html, 关于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思考 作者:周景怡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01期 摘要:本文根据最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简要概括了金融市场近年发生的三点变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速度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迅速、金融监管环境日趋严格阐述了金融随着时代和技术的改变是如何变化的,本文简要阐述了这些变化并给出了相关趋势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市场;趋势;变化 一、金融市场国际化速度加快 金融市场国际化是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之一。金融市场发展超越国界的限制,与世界金融日益融合,逐渐趋向全球一体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金融机构跨国化。不仅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中心设立了大批的跨国银行,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在境外设立了一批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②金融资产经营国际化。 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和全球性股票市场的建立,使人们可在离岸市场上经营世界任何一国的货币金融资产。③货币国际化。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已经蜕化,人们可以通过国际汇兑来转移各国间的货币购买力。不仅美元、德国马克、英镑、日元可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而且还有大批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也逐渐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④现代信息网络全球化。现代信息革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各国间的资金调拨业务可以通过电讯设备在瞬间完成,从而使各国的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⑤价格信號趋同化。任何一国的利率和汇率明显背离利率平价关系,都会导致社会游资在各不同国家之间的迅速流动,导致一国或数国外汇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趋向一致。 二、金融科技发展迅速 2017年1月,英格兰银行总裁、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主席马克卡尼首次提出, 广义的金融科技是指技术进步带来的金融服务创新,这些穿心包括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金融科技会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本质上来讲,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穿心,它没有改变金融跨时间和空间配置金融资源、管理风险等核心功能,依然符合金融合约的内涵。 金融科技注重以科技手段对金融服务进行改造和颠覆,数据和技术是金融科技的两个重要因素。金融科技可以将原有的以人为媒介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控制如手续、审批、风控等,转变为以技术控制的订单监控系统、用户评估模型、风险决策系统等自动化流程,从而最大程度地

招商银行的国际化历程-文档资料

招商银行的国际化历程 . 行业背景 金融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经济水平的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资本配置,调节,反应,监督经济现状。如果把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人,那么,实业是起支撑作用的骨骼,而金融业则是贯通全身的血液。金融业的独特的优势地位,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过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停滞不前,杂乱无序的状态,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发展前景日益明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状况使得中国金融机构有能力进行一些重组和海外并购。2008 年是中国金融机构扩张和并购的良好时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内地在香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中国香港地区成为内地第五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另外,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活动日益增多,同样需要国内银行提供相应的跨境金融服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银行走国际化发展路线是必然趋势。 二.招商银行简介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银行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

行,也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2 年,招商银行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时隔四年后,在香港联 合交易所上市。 26 年的风雨历程,招行同中国经济一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的支持下,从最初只有 1 家营业网点、 1 亿元资本金、 30 多名员工的小型银行, 发展到资产总额超过 3.4 万亿、资本净额超过 2500 亿、员工超过 5 万人、全国设有超过 800 家网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为了全球银行业的 100强 三. 招商银行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商品出口额也快速攀升, 一些国际化的企业急切需要国内银行提 供相应的国际性服务。 中资银行“走出去”适应了这些企业跨国 经营的需求, 与客户一同实行国际化战略, 不断提高境内外全面 的金融服务能力, 更好的维护了与高端客户的客户关系, 保持本 土领先银行的优势地位,成为招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中资银行规模的 扩大必然会降低运营成本,控制运营风险,扩大市场份额。除此 之外,在中国当前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它的筹 资成本就越低,吸收存款的能力就越强,投资的渠道也越多,盈 利能力必然会得到持续提高。 三)信誉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影响力。信誉度是商业银行 整体运营和提高市场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跨国并购方式, 中 一)客户追随效应,提高金融服务能力。近年来, 中国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