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

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T

2.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

为。T

4.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F

5.一项政策当且仅当表现出帕累托改进时才能提高社会福利。F

6.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

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收入分配的特色机制与手段。T 7.由于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因此,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者放

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F

8.若有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

产。T

9.在政府为保证公共物品提供管理而选用公共定价时,选用平均成本定价法可

以实现最大利润。F

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NPV的求解公式中的折现率采用的是社会折现率。T 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该采用市场平均

价格。F

11.所有的公共项目在实施前都应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价判断,从而根

据所的结论进行决策。F

12.税收的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灵活性。F

13.当今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出,而教育产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

性质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F

14.公共物品的最优效率提供水平发生的条件是,每一社会成员对最后一单位的

评价都有相同的水平。T

15.如果一种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则它绝不会由私人部门来生产,而必

须由政府部门负责生产。T

16.俱乐部产品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非竞争性。F

17.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利益外溢的产品才可称为准公共物品。

18.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

19.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20.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21.政府债务利息支付属于转移支付。

22.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作

为指标。

23.财政购买性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24.中国政府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混合物品。

25.社会保险支出属于经常性支出。

26.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既属于经常性支出,又属于购买性支出。

27.用于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但用于其他

的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28.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公共物品范畴。

29.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

30.财政投融资是将政府投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结合起来,它不

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而表现出计划性与政策性。

31.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之一是资本劳动比率最小化,即在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实

现就业劳动人数最大。

32.政府主要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公共项目。

33.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需要。

34.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只能是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

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出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36.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

3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8.税收支出是指国家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投入到财政转移性支出上的支

出。

39.社会保险支出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

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40.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从其应纳

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1.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

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2.预算外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置疑的部分。

43.在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中,坚决实行“以收定支”的方针。

44.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构成政

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5.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关,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

使用。

46.基础设施建设构成政府性基金的主体。

47.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

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

48.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

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无偿性与税收的强制性不同,它是绝对的。

49.纳税人与负税人指的是同一人。

50.定额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51.从2003年9月1日起,北京市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

1200元。

52.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等标准对课税对象予以度量的税收称

为从量税。

53.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大、需求

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54.税收的收入效应会对分配产生影响,但不一定会出现超额负担。

55.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是指征税导致储蓄的税收收益减少,使即期消费的机

会成本降低,刺激人们增加即期消费并降低储蓄。

56.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57.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表明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闲暇价格相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替代劳动,即劳动供给的减少。因此,我国可通过征税解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实际问题。

58.拉弗曲线图中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供给学派的观点。

59.减税政策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期使用,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60.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61.新中国的税收制度是在1950年确立的,我国税收制度变化主要是经历了四

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62.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63.当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最高边际税率的降低。

64.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

进的企业直接税。

65.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家J.S.穆勒提出的“牺牲”理论。此

后,庇古等人用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对其作了进一步解释。

66.一般来说,商品税易实现分配公平目标,所得税易实现经济效率目标。

67.噪音税属于环境税收的范畴。

68.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实行单一税制体系。

69.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较小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对弹性相对

大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

70.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只不过是农村综合改革走出的第一步,只有坚持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才能防止农民税负的反弹,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71.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

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税,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72.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

据相当于国民收入的增值税,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73.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价内税。

74.消费税实行价外征收的办法

75.从价定率的办法是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

76.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属于商品课税

的范畴。

77.目前我国的所得课税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

78.我国对中国公民从境外取得的应税所得采用限额抵免法以减除国际重复征

税。

79.资源税的作用在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80.我国现行资源税对原油和天然气实行从量定额的计征方法。

81.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单,成本费用较低等等优点,因

而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

82.合理的国债期限机构应该是以中长期为主的期限结构。

83.从政府角度看,滥价发行可以说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政府在发行价格上可以

得到价差收入。

84.国家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然而国债发行也可以牵动财政赤字的出现。

85.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具有鲜明的生产建设性,因国债发行的越多,生产建设资

金就越多,也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86.国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

87.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

预算。

88.目前,我国预算外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

89.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

制预算的做法。

90.《政府采购法》不仅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政府采购,还适用于在

国外的政府采购。

91.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算为依据,

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情况,是目前各国编制采用的普遍方法之一。

92.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

字。

93.现代国家中,一级政府的总预算由本级一般财政收支和下级政府的总预算组

成,对于一些特殊项目的收支预算一般单列,从而更具明确性和灵活性。94.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中,属于共享税的税种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

易税等。

95.我国在1953-1978年的20多年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

预算体制。

96.正常情况下,一般均衡补助有利于实现公共资金分配的纵向和横向公平。

97.分税制改革的内容中明确规定,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行政隶

属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98.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纵向转移、横向转移以及总横向转移交错的混合模式,

我国一般是以横向转移为主,辅之以纵向转移。

99.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应由地方财

政负担。

10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中,属于共享税的税种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

101.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102.赤字财政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103.从长期的动态来看,增加结构性赤字虽然暂时扩大了现实赤字,但增加结构性赤字可以促进产出的恢复并进一步增长,从而税收也随着增长,最终不仅可能消除结构性赤字,而且有可能最终消除周期性赤字。

104.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内生变量,它体现了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105.党政府通过出售国债为财政赤字融资时,利率一定会上升。如果中央银行为

了维护利率的稳定,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也就是将赤字债务化转变为赤字货币化,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举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净效应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如果财政赤字持续不断,国债供应量不断增加,推动利率上升的压力在持续增强,于是中央银行不断地购买国债,货币供应也不断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国债市场和金融市场,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106.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07.基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较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设定为尽可能的经济增长。

108.政策主题指的是政策制定者何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

109.理论推导可证明: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即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110.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目的在于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通货膨胀。

111.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

112.从外在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决策时滞较长;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因此货币政策可比财政政策更快达到目标。

113.当今,大多数国家只实行一种税收管辖权。

114.税收的国际化,主要是由所得税和财政税的跨国征课引起的,因而国际税的研究对象是在所得税和财政税课征下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权益关系。

115.国际税收是由各国税收机构征收的一个独立的税种。

116.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和扩展。

117.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118.外债的结构性调节是一种‘消长式’调节。

119.我国关税的课税对象只包括贸易性商品。

二、不定项选择

1、一般说来,下列那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BCD )

A. 国防

B. 花园

C. 教育

D. 桥梁

2、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D )。A.垄断 B. 经济或信息不对称

C. 收入分配不公

D. 经济波动

3、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BC )。

A. 立法和行政手段

B. 组织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 财政手段

D. 强制手段

4、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BC )。

A. 历史性

B. 非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单一性

5、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 资源配置职能

B.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6、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BCD )。

A. 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 规范工资制度

C. 加强税收调节

D. 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7、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BCD )。

A. 政府决策失误

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失位”

D. 寻租行为

8、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 ABC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市场自由流通

9、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包括( ABC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负荷定价法

D.市场定价法

10、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有( BC )。

A.国防

B.慈善事业

C.城市污水处理

D.BOT

11、财政支出效率着重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内容?(ABC )

A.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B.纯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C.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D.收入分配效率

12、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 A )相等。

A.边际转换率

B.边际成本

C.边际替代率

D.边际效用

13、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D )。

A.义务教育

B.国防

C.影院

D.公路

14、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15、下列行业普遍采用二部定价法计价的有( ABCD )。

A.电力

B.天然气

C.电话

D.自来水

16、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 C )。

A.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政府投资、国防、行政管理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7、财政的转移性支出通常不包括政府的( AB )。

A.国防行政支出

B.科学教育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8、以下不属于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的是( BCD )。

A.中央财政支出

B.国防行政支出

C.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支出

D.经济建设投资支出

19、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 ABC )。

A.结构分析

B.总量分析

C.效益分析

D.资金分析

21、置换效应包括对以前的(AB )的置换。

A.财政支出水平

B.私人部门支出

C.国防支出

D.教育支出

2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ABD )。

A.经济性因素

B.环境性因素

C.政治性因素

D.社会性因素

23、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 AB )。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

24、按财政支出是否取得等价补偿分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c )。

A.积累支出和消费支出

B.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和文化教育支出

25、财政的积累性支出不包括( C )。

A经济建设支出 B.发展农业支出

C.文化卫生支出

D.基础产业投资

26、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A )。

A.财政收入的增长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社会福利的改善

D.物价影响

27、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A.绝对量上升

B.绝对量下降

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

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

28、用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世界经济一体化

C.技术进步

D.分配结构的调整

29、下列属于国家的科技投入政策的有()。

A.科技投入机制

B.税收激励

C.政府采购

D.私人提供

30、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有()。

A.社会保险支出

B.国防支出

C.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D.教育支出

31、行政管理费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A.人员经费

B.训练维持费

C.公用经费

D.装备费

32、从财政分类上来看,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属于()。

A.资本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经常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33、政府干预卫生事业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A.减少贫困

B.提供公共物品

C.弥补保险市场缺陷

D.政府职能

34、影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

A.财政收支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物价指数水平

D.科学发展水平

35、政府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表现在()。

A.经济体制的差异

B.政府投资规模的差异

C.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D.社会总投资规模的差异

36、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政策性融资

B.主要为直接由政府定价的基础产业融资

C.完全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

D.预算管理刚性强

37、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38、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39、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40、财政采用信贷方式支援农业是指()。

A.财政拨款给国家银行以发放长期贷款

B.保证农业生产的信贷资金

C.低息贷款

D.微息贷款

41、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

A.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

B.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C.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

D.就业创造标准

42、财政加大“三农”的主要措施包括( )。

A.全面取消农业税

B.财政补贴

C.支持农业综合开发

D.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43、财政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单方面转移,下面哪些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

A.债务支出

B.财政补贴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44、()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45、转移性支出是指()。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46、在我国的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47、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

A.免税法

B.扣除法

C.抵免法

D.减法

E.消除法

48、社会保障支出体现了()的要求。

A.社会福利政策

B.公平分配

C.加快经济增长

D.实现充分就业

E.物价稳定

49、社会保险支出的资金来源有()。

A.社会保险税

B.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付

C.现收现付制

D.基金制

50、社会保障主要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5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与分配政策的变化

D.价格

52、()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53、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4、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额税

D.免税

55、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将财政收入分类为()。

A.税收收入

B.非税收收入

C.预算内收入

D.预算外收入

56、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的管理原则是()。

A.以收定支

B.以支定收

C.专款专用

D.结余结转使用

57、税收的三性指的是()。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有偿性

D.无偿性

58、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划分为哪几类?()

A.比例税率

B.定量税率

C.定额税率

D.累进税率

59、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是()

A.纯所得额

B.商品流转额

C.个人全部所得

D.财产净值

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B.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C.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两种方式下税负归宿是不同的

D.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两种方式下税负归宿是相同的

61、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产生较大的超额负担?()

A.土地税

B.对高薪技术投资予以补贴

C.对黑莓果酱征税

D.对买一杯苏打水征税,而对买一瓶或一桶苏打水不征税

62、现对某产品征税,已知该产品为m单位,每单位税率为t,售价为p元,每一元的税率为T,若采用从量税进行征收,则总税额为()。

A.mt

B.pT

C.mT

D.pt

63、在垄断条件下,若边际成本为常数,即c=0,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征收定额税后的负担由()承担。

A.买方

B.卖方

C.买卖双方各承担1/2

D.买方承担1/3,卖方承担2/3

64、公平类税收原则不包括()。

A.受益原则

B.能力原则

C.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D.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65、对于一笔税款,厂家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再转嫁给消费者的过程称为()。

A.后转

B.前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66、消费税实行的征收办法为()。

A.价内税

B.价外税

C.价内价外税

D.超额累进税

67、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转嫁,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价外税课征的侧重点是()。

A.更容易,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

B.更容易,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

C.更难,厂家或生产者,消费者

D.更难,消费者,厂家或生产者

68、一般来说,税收努力取决于哪两类因素?()

A.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B.税务管理效率

C.税制的完善程度

D.税务部门的征收管理水平

69、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力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

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

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代替工作。

A.代替效应

B.收入效应

C.价格效应

D.供给效应

70、我国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原则

A.税收负担

B.税收转嫁

C.水手中性

D.税收代替

71、()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A.个人所得税

B.税收支出

C.社会保险税

D.所得税指数化

72、供给学派认为()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高

B.低

C.中

D.不变

73、供给学派关于税收的三个基本命题是()

A.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高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C.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D.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74、以下关于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B.税收支出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C.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D.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75、以下属于税收指数化方法的是()

A.特别扣除法

B.税率调整法

C.实际所得调整法

D.边际税率法

76、税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不包括()。

A. 公平课税论

B. 最适课税论

C. 财政交换论

D. 财政分权理论

77、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为主的发达国家进行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做法主要有()。

A. 降低税率

B. 拓展税基

C. 减少税率档次

D. 提高税率

78、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A. 流转税

B. 财产税

C. 所得税

D. 资源税

79、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和()结构,将政府的总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

A. 税种

B. 税基

C. 税目

D. 税率

80、公平课税论主要强调()目标,而最适课税论主要强调()目标。

A. 纵向公平、横向公平

B.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C. 公平、公平与效率兼顾

D. 效率、公平

81、下面税种中属于环境税收的有()。

A. 二氧化硫税

B. 噪音税

C. 碳税

D. 垃圾税

82、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已经具有环境税性质的税种有()。

A. 资源税

B. 个人所得税

C. 耕地占用税

D. 城市维护建设税

83、各国的增值税制度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有所不同,据此增值税的类型有( )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发展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84、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发展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85、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时()

A.经营规模大小 B.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C.经营范围宽窄 D.以上均是

86、消费税属于()

A.价内税 B.价外税

C.超额累进税 D.以上都不是

87、根据我国消费税制度规定,下列商品中,属于消费税课税对象的事()A.酒 B.实木地板

C.高档手表 D.电视机

88、所得课税的优点有()

A.税负相对公平

B.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D.课税有弹性

89、所得课税的缺陷主要是()。

A.一般会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B.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

C.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D.计征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遇到困难

90、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后的余额。

A.不征税收入 B.免税收入

C.各项扣除 D.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91、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于2011年6月调整为每月()。A.800 B.1600 C.2000 D.3500

92、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个人所得税法采取()。

A.分项定率 B.分项扣除

C.分项征收 D.分项累进

93、当一次性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超过一定数额是,可以对其实行加成征收,这个数额是()。

A.10 000 B.20 000

C.50 000 D.50 000元以上

94、下列项目中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B.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C.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D.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95、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的税率累进税率有()。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96、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的特征是()。

A.课税比较公平 B.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效能C.课税不普遍 D.弹性较大

97、以下税种中,属于对财产转移课税的事()。

A.一般财产税 B.遗产税

C.赠与税 D.继承税

98、预算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99、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101、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 )。

A.1949年10月

B.1949年11月

C.1949年12月

D.1950年

102、目前,我国预算外资资金主要包括()。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有企业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D.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E.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

103、国家预算比()的产生要晚得多。

A.税收 B公债 C.财政补贴 D.企业财务 E.复式预算

104、全额预算管理的具体形式有()

A.全额管理,定额补助

B.全额管理,定项补助

C.全部预算包干,结余留用 D.部分预算包干,结余留用

E.全额管理,差额补助

105、预算的局部调整有下列哪些情况?()

A.科目之间的经费流动 B.动用预备费

C.预算的追加与追减

D.动用预算外资金

E.预算的划转

106、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法定性

C.不确定性

D.能动性

E.刚性

10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108、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

109、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分为()

A,内债 B强制国债 C外债 D自由国债

110、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A.公募法 B包销法 C公卖法 D摊派法

111、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B发行的利率不同

C发行的方式不同 D发行的机构不同

112、国债的功能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基金

C扩大内需 D调节经济

113、公债产生的基本条件()

A财政支出的需要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公债利息较高 D社会上存在的借贷资本114、我国目前国债的规模的具体情况是()

A国债负债率高,国债依存度高

B国债负债率高,国债依存度低

C国债负债率低,国债依存度高

D国债负债率低,国债依存度低

115、公债的作用包括()

A弥补财政赤字

B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为加快经济建设,条件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116、各国政府偿还基本国债的的手段是( )

A认购者及债权人的负担 B正负极债务人的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付人的负担

117、财政管理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税收管理体制

B.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C.预算管理体制

D.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

1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公平

B.效率

C.均衡

D.受益

119、预算管理权是指()。

A.预算方针政策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

B.预算法律法规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修订权

C.预决算的编制权和审批权

D.预算的执行、调整和监督权

120、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包括()。

A.解决纵向财政不平衡问题

B.解决横向财政不平衡问题

C.解决外溢问题

D.解决其他问题

121、政府间转移的基本方式一般包括()。

A.上级补助

B.体制补助

C.一般均衡补助

D.专项补助

122、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

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

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123、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

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

D.各种税在中央和地方的划分

124、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

A.增值税

B.证券交易税

C.资源税

D.营业税

E.消费税

125、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总量的恒等式为()。

A. C+S=G+X

B. C+S+T=I+G+X

C. C+S+T=C+I+X

D. C+S+T+M=C+I+G+X

126、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共给平衡的()。

A. 前提条件

B. 内在因素

C, 重要保证 D. 关键措施

127、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发行财政债券

C. 向银行透支

D. 增税

128、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的问题是()。

A. 财政平衡不是绝对平衡

B. 要用动态平衡的观点

C. 要有全局的观点

D. 注意平等的真实性

129、下列哪些手段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

A. 增加税收收入

B. 减少财政支出

C. 增加债务收入

D. 增加政府投资

130、为了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应该()。

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

C. 增加财政补贴

D.减少财政补贴

131、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给的关系是()。

A. 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

B. 就社会总供给平衡来说,财政平衡只是一种手段

C. 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D. 就社会总供给平衡来说,财政平衡是一种目标

E. 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132、赤字的弥补方式有()

A. 发行国债

B. 向银行透支

C. 财政发行

D. 动用上年财政结余

133、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来看不包括()。

A. 政策原则

B. 政策目标

C. 政策主体

D. 政策工具

134、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 税收

B. 公债

C. 公共支出

D. 政府投资

135、为了解决结构平衡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是()A. “双松”政策

B. “一松一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双紧”政策

D. “一紧一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36、我国政策与银行信贷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A.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B.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C.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D. 两者的作用目标不同

137、下列哪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可以有效避免、遏制通货膨胀?()

A.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C.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138、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

A. “双送”政策

B. “双紧”政策

C. 财政平衡政策

D. 财政盈余政策

139、外在时滞主要包括()。

A. 决策时滞

B. 执行时滞

C. 效果时滞

D. 认识时滞

140、实行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为().

A. 公开市场业务

B. 贴现率政策

C. 法定准备率

D. 汇率政策

141、按照国家惯例、外债偿率应保持在()

A25% B20% C60% D100%

14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都同时行使税收管辖权,但是同时行使三种管辖权()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中国香港

143、()是一项综合指标,全面反本国偿债能力和外债规模的对应关系。A负债率 B偿债率 C偿务率 D债权率偿务率

144、我国的外债种类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A形成多角度的有选择的债务 B短期债务比重逐步降低

C外债风险指数在安全线内 D外债种类多样化

145、我国关税可分为.()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转口税

146、税收管辖权的交叉方式有()

A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

B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

C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

D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

147、J减少国际重复税的措施有()

A扣除法 B低税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

E税收饶让

148、衡量合理的外债负担限度的指标有()

A负债率 B偿务率

C偿务率 D剩余产品率

三、问答题

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1.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管理。

2.制定市场规则,纠正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主张公平贸易和竞争,要

求市场交易和市场管理规则必须一致、公平、透明、稳定。3.组织生

产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人民群众

会对公共产品,如,道路、机场、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事业、

公益事业、保障体系提出更高的需求。4.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

保护公平竞争。

2.试述政府干预的手段,为什么政府干预失效?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

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原因:1)政府

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

职能“缺位”和“越位”

3.试述区分公布公告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两个基本标准:排他性和

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

品和服务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某种私人商品和服务之后,他人就不

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

成本的增加)。

4.什么叫免费搭车者?应该如何解决免费搭车者问题?想不花代价而指望

从别人花费中得到好处的动机所引起的问题。又称免费搭车。它使纯公

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买卖来进行消费。方法:只有依靠政府部门使用

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问题了。在

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正是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将

征税收入转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

5.试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手

段。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

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

要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和收

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发展的总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制和手段主要有: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

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

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

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6.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

施?请举例说明。定义:指某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

了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却没有为之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承担应有的成本

费用的现象措施:公共对策: 1)征税(庇古税):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在效率产量水平上向污染者课征相当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使之变成污染者的内部成本。 2)补贴:如: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发放特殊补贴;对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但进行精神奖励,还要进行物质补偿。政府对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和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和补贴。 3)拍卖污染许可证 (是一种排污权交易制度) 4)政府管制:指政府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私人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规定排污最大限额。私人对策:1)道德约束 2)企业合并 3)明确产权和谈判:科斯定理7.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财政监督就是财政机关在财

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监督检查活动。其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保证财政分配的科学、正确和有效。也是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财政监督的主体是国家财政机关,各级财政部门是财政监督的执法主体。 (二)财政监督的职责权限(三)财政监督范围1.预算监督。2.税务监督。3.国有资产监督。 4.财务会计监督。5.预算外资金监督。

8.财政转移支出与购买支出有何差异?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

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1)作用不同。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生产能力(对于企业),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9.梯度渐进增长论揭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哪两类原因?即内在因素和外在

因素。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指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政府的意愿总是财政支出越多越好,这样可以使政府的权力

不断扩大;而民众的意愿是税收负担越低越好。政府的征税水平一旦超

过了公众的忍受限度,他们就会通过手中的选票行使否决权。因此,政

府的财政支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税收水平的制约。但是,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即使税率保持不变,税收收入也会随之

增加,财政支出便与GNP呈同步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指社

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的压力。在危急时期,私人部门无法解决战争、

饥荒、经济危机等所造成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只有政府采取行动才能

缓解这些灾难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此时的财政支出必然呈

阶梯式上升。

10.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

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

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1)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

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

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

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

设施。(2)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

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

管理与调节工作。

11.试述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险支出的异同点。同属于财政的转移

性支出 都是无偿的 都意味着补贴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区别 差别主

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有直接

联系 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求结构的影响 社会保障支出则很少

有这种影响。进一步定义 财政补贴是在某一确定经济体制结构下

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 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

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12.简述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社会保障体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

1 它能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对缓

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2 它能

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3 只有建立

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

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4 有利于扩大内需→经

济发展→就业扩大→收入增加→扩大内需的良性循环.

13.简要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2、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的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2)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意义还在于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消除“排挤效应”(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14.简述财政收入分类。(一)按取得收入的依据,可将财政收

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二)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三)按收入的管理权限,可将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四)按经济成分,可将财政收入分为来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各种非国有制经济的收入。(五)按经济部门,可将财政收入划分为来自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六)除上述分类形式外,财政收入还可根据其他标准,分为国内收入与国外收入,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以及强制性收入与非强制性收入等。

15.纳税人与负税人有何区别?纳税人和负税人有何区别和联

系?在税法中,股东是纳税人还是负税人?答:(1)联系: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2)区别: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3)如果股东不能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那么股东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如果股东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那么就只是纳税人。

16.简述税收“三性”。(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17.简述税收原则。公平原则:包括:受益原则;能力原则;(2)效率原则:

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18.分析税负转嫁概念的内涵。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

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19.试述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税收分类。(一)税收分类1、以课税

对象为标准流转额课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额课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课税:如房产税行为课税:如印花税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从价税:按一定比例计算征收的税收从量税:采用固定税额计算征收的税收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

20.中央税:如消费shui 地方税:如房产税

21.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如增值税以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

22.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

23.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为标准

24.价内税:如所得税、财产税

25.价外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26.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

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

(2)生产技术水平是指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表现在:一是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也就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供财政分配的产品(剩余产品)也就越多。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

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27.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

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28.简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主要是指个人所得税课

征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其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9.如何确定最佳税率?

30.说明‘拉弗曲线’及其显示的原理。原理:(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

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31.简述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的基本要素。

32.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政府无论选用一次性总付税(lump-sum

tax),还是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消费和投资。33.试论述国债的作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1.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2.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3.作为机构投资者短期融资的工具: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政府行使其职能,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一般来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税收,当政府税收刚好等于或者大于其财政支出时,政府无赤字或有盈余;当税收小于支出时,政府赤字就产生。因此,为了追加收入,弥补财政缺口,政府便发行国债。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其使用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根据乘数效应,在今后年度,必将引至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这部分存款用于政府各项支出,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其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增加,其结果就是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如果社会正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承购政府债券。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这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而商业银行又具备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它表明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创造货币,却能够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信用规模。于是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时,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仅仅是国债本身,而可能是扩大的许多倍。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当财政向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将会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另一部分可用来发放存款。存款的结果又使得社会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环进行,使得信用扩张。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没有减少社会存款,货币供给没有减少,而银行购买债券,政府运用资金,会扩张货币供给。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或者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把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就会增加,即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投放出来,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转让给中央银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的超额准备金将增加,这笔资金随时可以投放出去,扩大货币攻击量。

因此,中央银行买卖债券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三)国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首先政府发行国债以后,如果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性支出,就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财政学复习资料(0001)

财政学复习资料

公共物品 是指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其具有两个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前者是指增加消费,其社会边际成本为0;后者指在享受过程种,不排除他人从中获益。公共物品在享受过程种“无法分割,无法量化”,并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与“公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部效应 指在市场活动种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例如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财政 1.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疆土范围内,在一定的色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强行参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价值、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经济行为。 2.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之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需求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以打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

目标。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表转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来达到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还优随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精品】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doc

第一部分: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重点)由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而导致的不能发挥其产生效率的作用表现: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外部性导致产品过剩与短缺 ?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难以克服的经济波动 ?垄断造成效率低下(产出受到限制、管理松懈、R&D缩减、寻租行 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举例省略! 2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次重) 原因:1》公共物品:私人对公共物品提供的无效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外部性:资源配置低效率 3》垄断: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4》非对称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3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准公共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的区别。请举例说明。(重点) 定义:指那些具务?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物品或劳务。 如:国防、公安、司法、防洪措施等。 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如:国防、防洪设施等。 3)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区别:根据公共品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划分; 1)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国防、公安、司法、基础教育、防洪措施等。 2)混合公共产品:乂叫准公共产品。包括 ——俱乐部物品(或拥挤性物品)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桥梁、游泳池、公园等。 共同资源(或准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河流、湖泊、森林等。 4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例说明。 (重点,措施只需记住大概条例) 定义:指某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却没有为之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的现彖 措施:公共对策」)征税(庇古税):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在效率产量水平上向污染者课征相当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使Z变成污染者的内部成本。 2)补贴:如: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发放特殊补贴;对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但进行精神奖励,还耍进行物质补偿。政府对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和金业进行税收优惠和补贴。 3)拍卖污染许可证(是一种排污权交易制度)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财政是以()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 2、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的产生而产生的。 3、人类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需要是()和()。 4、以国家职能为标准,我国的财政支出一般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5、按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和()。 6、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和()。 7、()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8、一般理解,税收公平包括()和()两个方面。 9、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的单位和个人。 10、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 11、()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12、税负转稼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和()。 13、增值税条例规定,出口商品实行()。 1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两种征收方法。 15、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7、国债发行需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18、通过发行国债(),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 19、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和()。 20、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 21、()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 22、()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3、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的制度。 24、完善()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25、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的适当运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发挥职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4、社会公共需要总是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满足。() 5、转移性支出在稳定经济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购买性支出则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6、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财观,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7、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总能一致地反映政府规模的变化情况。() 8、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9、政府投资应追求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 10、社会保障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其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较高的生活需要。() 11、国家凭借政权征税,体现国家意志,可以不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制。()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财政学_陈共_第六版_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

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

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

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重点整理

1.为什么市场会存在缺陷和失灵? 1)市场缺陷:现实中市场充分竞争所需要的四个基本假设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或难以具 备,因而,在实际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本身出现低效率状态. 2)市场失灵:由于每个人只追求自我利益,那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却无人 提供,由此必然使社会处于难以运转的状态. 2.为什么要有政府?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矫正其固有的缺陷和弥补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某种不同于自利主体的公共主体执行这一社会职能.这种公共主体就是国家及其政府. 3.为什么把市场失灵作为一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 1)通过市场实验或试错来验证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由此确定政府和公共部门进入领 域的合理范围. 2)通过市场失灵方法,证明某些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可以推向市场,政府应从该” 越位”领域退出,而某些服务则不能简单推向市场,否则,其公益性就会丧失.例如,医 疗体制改革. 4.财政模式与财政体制有怎样的关系? 财政模式是财政体制的上位概念,财政模式是抽象存在的,而我们在认识某一国家的财政时,所看到的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可以根据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指出其属于哪种财 政模式. 5.你怎样理解公共财政模式及其特征? 公共财政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应的财政模式.该模式要求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是纳税人的财政 2)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 3)公共财政应向社会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是民主财政 5)公共财政是法制财政 6.什么是财政伦理?应怎样认识公共财政的伦理价值标准? 1)财政伦理即关于财政在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活动应遵循的一系列价值标准或 道德标准. 2)公共财政的伦理从总原则上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全体纳税人将全部税收委托给政 府以用来弥补市场失灵,换言之,凡是用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支出活动都是符合公 共财政的伦理的. 1.简析制约财政职能的因素 1)财政本质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系事物本身的质所决定的.从这一角度看,财政本 质是决定财政职能最重要的因素.

财政学复习资料(陈共八版)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政府干预的手段:1.政府的宏观调控2.立法和行政手段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4. 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1)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2)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是规范工资制度; 3.是加强税收调节; 4.是通过转移性支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按产生收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 财政支出的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