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20年度中国糖尿病药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2015-2020年度中国糖尿病药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2015-2020年中国vvv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第一章vvv相关基础概述

第一节vvv的界定及分类

一、vvv的界定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按作用的机理共分为八种,主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脲酰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DP-4酶抑制剂和中成药九大类多个品种。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采用药物治疗。

降糖化学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注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及类似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DDP-4酶抑制剂等。

降糖中药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是按照药物组成分为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由于传统中药方剂的抓取、存放、煎煮比较麻烦,中药成药(中成药)的使用比传统煎煮方剂的使用更为普遍。但传统煎煮方剂的疗效更为理想。

二、vvv的分类

(一)口服降糖药物

1. 磺脲类药物此种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的。常用的药物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迪沙片、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万苏平、亚莫利)等。主要适用于非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长期使用者可出现体重增加。

2. 双胍类药物此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降低血糖的。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适合肥胖和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偶有过敏反应,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等缺氧的情况

下偶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应慎用。

3. 格列奈类药物此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相降低餐后血糖,特点是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常用的药物有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诺和龙)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主要适用于餐后高血糖为主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过多。

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此类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而达到降糖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罗格列酮(文迪亚、太罗)。主要适用于糖尿病早期和体内有一定量存在的二型糖尿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和体重增加,对已有心衰的患者会导致心衰加重,不宜用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

6. 肠促胰岛激素主要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调节摄食中枢等作用。是一种胰升血糖激素样肽类药物,也被称之为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7. 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DPP4是一种体内的酶,也就是酵素。它主要的作用是在分解体内的蛋白质!其中一种被DPP4分解的蛋白质叫做GLP─1,它是由肠道细胞分泌的荷尔蒙,GLP-1可以通过可以刺激胰岛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让胰岛细胞重生的方式来降低血糖。目前导致DPP4失活从而不分解GLP-1的DPP4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并已应用于临床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

8.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方的使用。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低不良反应的特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注重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相对于中草药而言,中成药应用较为普遍,如:降糖宁、消渴丸等。

(二)胰岛素

适应症:①1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经严格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③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或消瘦者④任何类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酸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者⑤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⑥合并重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患者⑦外科围手术期⑧全胰腺切除所致继发性糖尿病。

图表: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作用特点

资料来源:极数据咨询

整理、行业相关协会

1. 超短效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餐前注射。

2. 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可皮下、肌肉注射或者静脉点滴,一般是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

3. 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甘舒霖N等,每日可注射一到两次,皮下或肌肉注射,不可静脉点滴。

4. 长效胰岛素: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等,每日傍晚注射,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静脉点滴。

5. 预混胰岛素: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照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70%诺和灵N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与药物将过大、运动过量、进食多少有关,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头晕、饥饿、软弱,严重者出现精神症状和昏迷。少见的不良反应是脂肪萎缩和过敏反应。

三、vvv的特性

治疗糖尿病,教育心理疗法是统帅,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疗法是关

键,自我病情监测是保证,饮食-运动-药物互动治疗是选择。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头戏,但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要点。

药物剂量:为了减少副作用,避免中毒,多数药物都会标明每日最大服用剂量。不少患者服药超过了每日最大服用剂量,实际上,超限服用只会增加副作用,并不增加疗效。药物的减量或加量应遵照医生的医嘱,不要自己随意决定减量或加量。

对症用药:众所周知,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治疗过错。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如继续分泌的话,将会使胰岛素更多,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如磺脲类+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一种药加倍,不如两种药搭配”,同类口服降糖药不宜合用,否则增加的主要就是副作用了。

第二节vvv产业链分析

一、市场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或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糖尿病。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亚莫利):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降糖作用较笨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治疗。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 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

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引起过敏反应、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宜长期使用。

基因工程胰岛素: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而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特性与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和营养不良。

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制剂。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治疗重度糖尿病患者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用出现快而维持时间长。

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又称中性人短效胰岛素,结构与天然的人胰岛素相同,可减少过敏反应,避免脂肪萎缩及避免产生抗胰岛素作用。血液中胰岛素的t1/2 仅几分钟,因此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作用曲线完全由其吸收特性决定。

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30R):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以诺和灵30R为例,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为一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其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阻断了胰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六聚体和二聚体能迅速地解离为单体而有效地吸收,迅速发挥降糖作用,不需在之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

3、中药:中药降糖作用不如西药,但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辅助降血糖作用明确,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地黄、桑白皮、人参、知母、黄连等,中成药

有玉泉丸、消渴丸(注意:其中含格列本脲),参芪降糖片等。

二、用药注意

1、注意用药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从小剂量开始。轻度低血糖可饮用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酸分泌增加、恶心、腹痛、腹泻,还偶见粒细胞减少及胆汁淤积性黄疸,并相对其它类口服降糖药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乳酸酸中毒。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和肠鸣。而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肝毒性。

3、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一般选用口服药治疗,但在下列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处于急性应急状态(如严重感染、大型创伤及手术等);妊娠期。

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注意:老年人往往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应尽量选用对肝肾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如瑞格列奈,格列喹酮,二甲双胍在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老年人不宜选用长效、强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早期宜联合用药。

5、根据体重选药: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二甲双胍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

6、根据高血糖类型选药: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则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药物,如“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者“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另外,对于初治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二、产业链结构分析

图表: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极数据咨询

整理、行业相关协会

第三节vvv行业发展成熟度分析

一、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以下四个周期性的市场特征:第一阶段特征:由先知先觉的企业尝试性进入市场,或花教育先行获得成功,企业获得了头啖汤的利益,或战略失误兵败滑铁卢,成为别人的铺路石;第二阶段特征:开始有跟风进入的企业,市场出现竞争;第三阶段特征:恶性竞争开始,如价格战盛行,行业利润开始下降;第四阶段特征:行业开始强者淘汰弱者,大部分企业退出本行业,少数三到四个强势品牌获得健康发展,行业格局基本稳定!

图表:行业周期示意图

图表整理:极数据咨询

研究中心

根据vvv市场特征分析,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vvv市场处于成长期,行业开始有跟风进入的企业,市场出现竞争。

vvv虽然不是新的产品,行业仍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阶段,由于工艺上比较成熟、需要量大等原因,需要在设计、工艺和销售方面追加较大投资。

从我国vvv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的vvv市场发展和需求来看,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需求,vvv也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国vvv将从成长期走向发展期,市场前景广阔。

二、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

vvv在国外市场应用广泛,市场成熟度较高的国家地区为:美国、日本、欧洲地区。据统计,在国内市场的应用较为早期,市场处于饥渴状态。

三、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vvv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市场正处于成长期,行业增长率高,下游需求量大,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第二章2010-2015年世界vvv行业整体运营

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0-2015年世界vvv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远去,2014年全球经济都在期盼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经济韧性以及政策有效性是激发经济潜能的关键。正是由于各国经济的结构性差异,令2014年各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

全球大型经济体的经济分化贯串2014年全年,尤其在下半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的复苏显得十分稳健,并具有可持续性。欧元区为抗击欧债危机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鉴于欧元区固有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以及各成员国改革进展缓慢,各成员国经济分化严重。对于中国而言,2014年经济增速的下行宣告着GDP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培育新增长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中国政府将高举改革大旗,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对内凭借基建投资对冲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对外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的政策,通过新兴市场国家的基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除大型经济体之外,新兴市场的分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国家经济体量并不及上述四大经济体,但仍会通过金融体系对全球产生重大系统影响。印度新任总理莫迪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带来了政治新风,上任后立即开始着手在印度全国推广其在地方执政期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工业与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的成果。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大选中险胜后,承诺愿意改进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如果能够兑现承诺,巴西有望与墨西哥共同成为拉美国家中政局更为稳定的成员。

新兴市场并非都是好消息。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近50%,令依赖石油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大受打击。最突出的代表当属俄罗斯,目前俄罗斯已经处于经济衰退、货币贬值、资本外逃和贸易制裁的困境,俄政府需要决定对待乌克兰问题的方式。同样饱受国际油价暴跌煎熬的还有委内瑞拉,该国国债的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在2015年年底出现大涨,其五年内违约的概率已经飙升至97%。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分化的形势,2015年全球央行的政策将渐行渐远。除美联储按照计划退出QE并预计于2015年6—9月间迎来首次加息之外,全球各大央行的政策取向几乎全部与美联储分道扬镳。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年底意外降息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表述,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出现中性偏松的倾向,以“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欧洲央行承认为了避免通缩,欧元有必要进一步走低以促进出口的竞争力,全面QE预计在2015年一季度有望出台。同时,欧元的持续贬值已经开始影响到周边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瑞士、匈牙利、丹麦、捷克、瑞典等国的货币在2015年年底前均面临着

4%至6%不等的贬值预期,上述国家政府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管。

全球宏观展望

中国

2015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或下调至7%。房地产上半年去库存,销量稳定,下半年新开工企稳。基建投资进入集中开工期,对于上半年经济有支撑。消费增长占比继续上升,通胀维持在2%左右。

金融市场发面,股票市场处于等待估值跟上的行情积蓄期,沪港通将增加市场流行性。债券市场维持稳定,下半年转淡。预计2015年人民币汇率全年在6左右,稳中偏强。

货币政策方面,维持从总量向流量管理的思路,货币投放力度更多和对冲外汇占款相联系,以维持稳定流动性支撑经济平稳增长为主要目标,将更多地使用中短期货币流量工具(SLF、PSL),降息、降准在全年经济稳定条件下概率较小。

财政政策方面,定向支持民生、基础设施、三农、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支出,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对于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的扶持。

潜在风险方面,可能主要是房地产去库存化不及预期,经济加速下行触发新的总量货币政策(降息、降准).

美国

2015年美国全年经济将在双周期加速下维持扩张增长,全年经济增速前低后高。房地产需求维持稳定,通胀在2%—2.5%,就业市场延续扩张,失业率降至5%。

金融市场方面,预计美元2015年上半年将延续升势,下半年面临压力。资本回流支撑美国股票市场2015年延续升势。预计2015年上半年美国债券市场维持稳定,下半年牛市或终结。

货币政策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开始缩减,最早在2015年6月、最迟9月开启第一次加息。

财政政策上,美国将维持紧缩,同时调整支出结构。政府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紧缩对经济产生的抑制作用。

潜在风险上,加息周期启动将使美国股票市场上升势头终结,消费受到压制,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令货币收紧步伐出现变数。

欧元区

预计2015年欧元区经济上半年将停滞至弱复苏,下半年将出现回暖;内需将缓慢恢复,外需则前低后高;企业扩张意愿开始释放,就业市场将继续回暖;上半年通缩压力仍存,下半年通胀回升。

金融市场方面,欧元区金融机构惜贷情绪减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到修复。此前一系列政策以及全面QE开始起效,区域流动性将出现显著改观。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欧元区2015年一季度推行全面QE的概率较大。

财政政策方面,不会放松对各成员国的财政约束,财政紧缩仍将继续。欧盟委员会将通

过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投资的方式,在不增加公共债务的前提下促进投资、刺激增长。

潜在风险上,全球经济走弱令需求端内外交困,欧元区层面上的政策,如全面QE、欧洲投资计划效果可能不及预期甚至政策落空,成员国政局不稳。若极端情况发生,将导致欧洲经济陷入衰退。

第二节2010-2015年世界vvv行业市场发展格局

一、2010-2015年全球vvv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表现出快速攀升的凶猛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3.66亿人,其中绝大多数属2型糖尿病。糖尿病造成的代价是,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该病,每年460万人死于该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有关统计表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糖尿病患者总量在3000万左右,至九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增长4倍,达到1.2亿,目前全球约2.46亿人患糖尿病,46%为40-59岁劳动力人口,每年新增糖尿病人数700万人,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亿,将占到世界成年人口的7.1%。与此同时,糖耐量低者(IGT)患者,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基数庞大并且增长迅速,据统计和预测数据显示,世界大约有3.08亿IGT患者,占到世界20-79岁年龄段人口的7.9%,预计到2025年IGT人数将达到4.18亿人,约占到世界成年人口的8.1%。

图表:1985-2025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极数据咨询

整理、行业相关协会

二、2010-2015年全球vvv市场规模

全球糖尿病市场规模由2004 年的167.98 亿美元到2009年突破300 亿美元,达到304.0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在全球药品市场中排第4 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和不断出现的新药将推动糖尿病类药物市场的持续增长,2013年,全球vvv物销售额高达512.32亿美元,预计未来每年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最多可能增至480亿美元。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每10个成年人中就将有一人患有糖尿病,这将对全球卫生保健系统构成巨大挑战。

除非采取紧急措施,否则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从2011年的3.66亿激增至5.52亿,等于每10秒增加3个新病例。患病人数的急剧增加,全球vvv物规模日益扩大。

图表:2010-2015年前五月全球vvv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极数据咨询

整理、行业相关协会

三、2010-2015年中外vvv市场对比

2011年中国的糖尿病死亡人数有113.2万例,约占全球的1/4。与2010年数据相比,2011年中国迅速增加的糖尿病患者大大提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我国,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降糖新药,掌握DM 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新药情况来指导临床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节2010-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vvv行业市场现状解析一、美国vvv市场分析

2013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 --美国市场调研公司iData Research发布最新报告称,在美国糖尿病监测、治疗、药物递送达120亿美元的市场中,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赛诺菲(Sanofi)、礼来(Eli Lilly)3者占统治地位。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的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在美国有超过2500万儿童和成人糖尿病患者。此外,据估计将有79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prediabetic)”。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群体,发展成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类群体,若积极采取行动来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有望推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目前,糖尿病为美国疾病致死第七大疾病,同时也是其他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失明、截肢、肾衰竭的积极刺激因素。

据iData Research的最新情报,目前糖尿病监测、诊断、治疗、药物递送市场价值近120亿美元。由于在I型和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成功,胰岛素占据着该市场的最大份额。该市场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同时将受糖尿病、肥胖及新的药物递送模式如胰岛素笔、胰岛素泵、胰岛素贴等因素刺激。仅胰岛素笔单元,预计将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因为新诊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了胰岛素笔的便利性。占主导地位的胰岛素笔制造商正在营销、宣传后盾等方面投入巨资,被证明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市场驱动力。

基于在美国胰岛素产品及胰岛素笔市场中的强大存在,诺和诺德依旧是该市场的领导者,利用其胰岛素产品NovoLog(R)、Novolin(R)及胰岛素笔FlexPen(R)、NovoPen(R)、NovoLet 攫取了市场总量的近1/4。赛诺菲和礼来则分别占据市场的第2和第3位置,与诺和诺德在胰岛素和胰岛素笔市场正展开激烈的竞争。

Lifescan和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也是重量级选手,主要占据糖尿病诊断环节。Lifescan积极融入糖尿病社区,通过改善患者的教育和开发新的药物、配套法例、医疗改革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罗氏诊断则专注于具创新和前瞻性的医疗解决方案。它们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为参考实验室、医院实验室、血库、专业测试机构提供的产品。

二、欧洲vvv市场分析

1. 默沙东2型糖尿病用药Januvia进入欧洲市场

默沙东生产的Januvia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类药物,是第一种通过提高自身肌体能力控制血糖水平的新型治疗2型vvv物。

根据审批结果,JANUVIA可用作单一治疗药物,也可用作其它两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的辅助药物,当2型糖尿病患者节食或锻炼不足时,该药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葡萄糖)水平。

这种创新型处方药物能够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JANUVIA能够增强一种称为肠降血糖素系统的自然肌体系统,该系统能够影响胰腺的β细胞和α细胞,有助于调节葡萄糖。因β细胞功能紊乱造成胰岛素减少,引起血糖升高;或因α细胞和β细胞功能紊乱造成肝脏葡萄糖合成失控,进而引发血糖升高——这时JANUVIA才会通过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产生药效。

临床试验显示,JANUVIA副作用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的水平相当。根据临床报告,JANUVIA最常见的副作用(大于等于5%,高于安慰剂)为鼻塞、流涕、喉痛、上呼吸道感染和头痛。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在药物的辅助下,还是有2/3左右的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及专家建议的标准。英国国民卫生保健每小时花在糖尿病控制上的经费多达15万英镑,其中大部分用于病发症的治疗。

2. 欧洲治疗vvv物上市情况调查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经同意对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治疗的在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empagliflozin*的上市申请(MAA)进行审核。药监当局接受MAA标志着这一颇具潜力的口服降糖治疗药物在欧盟的审评流程的启动。

“我们对于empagliflozin临床试验所获得的出色结果感到非常高兴,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EMA接受了我们所递交的上市申请,”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全球医学高级副总裁KlausDugi教授如此说道。“2型糖尿病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新型治疗选择的问世,从而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管理水平。”

Empagliflozin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成年患者治疗的新药申请(NDA)最近也刚被递交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Empagliflozin属于一类用于降低T2D成年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在研治疗药物中的一种。迄今为止所开展的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SGLT2抑制剂可通过不依赖于beta;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清除体内过量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关于糖尿病

目前在全球估计有3亿7千1百万人罹患1型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估计占所有糖尿病病例数的90%。糖尿病是一种当机体无法合适地产生或利用胰岛素时产生的慢性疾玻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礼来公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