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梳理与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梳理与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梳理与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梳理与总结,推荐文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梳理与总结

小教2班郑舒婷110121273

模块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概览

第一单元: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上这门课王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那时候的我会想,优秀的语文老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随后王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工作上有积极的态度,对课程标准的理解透彻,教学的技能成熟且灵活,这里的课程标准指的是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接下来,王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去学习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课程标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我知道了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的结构,它一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五)具体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还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评价理念等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习的一份文件,它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指明了道路。一旦对课程标准不理解和产生误解,那么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我们深入地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我们学习了语文课程,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三个重要的知识点,第一个是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了解了语文活动和语文学习的概念后,我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学习。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解释:

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要借助于一些列的语文活动来完成。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有了语文活动就一定会发生语文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用来协助语文学习的语文活动必须要使学习者的倾向和能力发生变化,形成新的语文经验。如果我们让高中生来做加减乘除,这虽是一种语文活动,但是高中生

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还来学习的话就是浪费时间,这并不能让高中生形成新的语文经验。所以有了语文活动并不一定能发生语文学习。第二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社会通道与语文课程。在对语文学习的社会通道和语文课程的独特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深入学习了语文课程与社会通道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解释:

社会通道

语文活动语文学习

语文课程

通过下图,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之间发生双向作用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具有两个通道。一个是社会通道,另一个是语文课程这个语文学习的主通道。语文学习与语文活动这两者要想能发挥双向作用,就必须要依赖社会通道与语文课程。如果有了语文活动,但是没有社会通道和语文课程这两个通道,就不可能发生语文学习。第三个重要知识点是语文课程取向,语文课程取向包括五方面,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各个学段的内容是相一致的,分别为:识字与写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们还了解了语文课程的历史沿革和当下的语文课程理念。课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回去比较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标准有什么不同。

学习了语文课程之后,接下来我们学习了语文课程目标。在这里,我们也学习了三个重要知识点。第一个是语文课程目标体系,我们先学习了语文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接着学习了课程标准里学段之间的衔接,接着学习了语文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最后学习了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关联。第二个重要知识点是三个维度融合的表达方式,这里的三个维度指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表述既要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也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表达都要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不能忽略其中的一个。第三个重要知识点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种类型,即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我们深入学习了这三种目标的定义,内容目标又叫“内容标准”,它指明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即学习内容,通常可以用“了解、体会”等词来描述;能力目标又叫“行为目标”(表现标准),它指明学生在什么方面应该达到什么水平,通常可用“能、做到、

程度词”等词来描述;活动目标又叫“表现性目标”,它指明学生要进行什么样

的听说读写活动,并期望在这些活动中进行相应的语文学习。课后,老师布置了

作业,要求我们用简图表示语文课程各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如下:

(三)口语交际

学习了语文课程目标后,我们接下来学习了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在这里,

也学习了三个重要知识点。第一个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含义,指从学生角度来言,

为了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划的课程目标,学生“应该学什么”? 从教师的角

度讲,也就是“应该教什么”?第二个重要知识点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包括

定篇、语文经历、语文知识,王老师运用了大量的例子和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

第三个重要知识点是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有三种对应关系,合成关系、集成关系和促成关系。其中,能力目标与课程内容

的关系比较特殊,主要体现在阅读领域、写作领域和口语交际领域。课后,我们

小组对课文《失去的一天》进行目标具体化的尝试,完成一份小结报告。

(一)学习了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之后,我们进入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的

学习。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两大重要知识点。一是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我们先

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发现课程目标与全体学生关联,教学目标与具体学生关联;

课程目标一个学段、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学习单元、一节课、

一个环节的学习目标,两者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也对两者的关联进行了学习,如

下图:

内容目标

分解的知识

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情境化活动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进行分解

之后,根据我们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来对“什么是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目标如

何表达、阅读课程目标与阅读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在讨论

中,我们渐渐地对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深刻的理解。第二个重要知识点

是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了

一下三个问题:

1、正确理解内容目标和活动目标。

2、尽可能使能力目标的内容指向具体化。

3、把语文课程的能力目标转化为语文课程的内容目标。

第二单元: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

本单元,我们进入了对教科书等教材的学习。学习之前我一直认为教科书有什么好认识的?难道里面的字我们这些师范生不认识,读不懂?其实当我这样认为时,我就已经犯了一个打错,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

在学习之前,王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对一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进行材料收集,以便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我们小组选择的版本是语文版,要不是这一次的交流,我还不知道有一个语文版呢!在收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确实学到了很多。课上,我们一共交流了人教版、上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语文》教科书,每一版的教科书都各有各的特色和缺陷。当我们交流完后,王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港台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小学语文学本。

在对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真正进入到了对教科书的学习。我们首先学习了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语文教科书,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两个重要知识点,一是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我们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和语文教科书的特殊性进行了学习。而且还对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四者的关系进行了学习,语文课程目标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又决定了语文教材内容,最后,语文教材内容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是由语文课程目标决定的,语文教材内容的确定又是由语文课程内容决定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由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共同决定的。在教学中,语文课程目标还可能决定语文教材内容,因为语文教材内容面对的是“用什么去教”,这时候就要参考语文课程目标,努力达成课程目标。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内容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生。“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区分三者的关系,可以知道到底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关系图解如下:

第二个重要知识点是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我们先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进行了学习,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创生。接

着讨论了“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科书”这个问题。

对语文教科书有了了解后,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专业地使用语文教科书,在这里,王老师给我们举了正好相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从《黄山奇松》看语文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从王菘舟老师的《长相思》中看教学内容的开发。这一堂课对我的震撼力是极大的,它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了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的责任和重担有多大多重。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在职教师都会犯的错误。但是在看了王菘舟老师对《长相思》的教学内容开发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不用思考都知道是用教材教。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怎么能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去教育人呢!所谓的“用教材教”,一指教室上课时不是一味的对课文进行无意义的演绎和重复,二是指教师要学会对教材进行批判性地选择,学会自己开发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对不同的课文类型的“选文”进行了学习和功能的探讨。(一)定篇类型的课文及教学内容,定篇是构成文化、文学素养必须学习的经典文本,让学生“读过”的经典定篇作品的目的是“了解和欣赏”。“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与欣赏”的目的。(二)例文类型的课文及教学内容,例文在于体验性地理解并运用读写知识。“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三)样本类型的课文及教学内容,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凭借样本的学习,我们可以在面对学生现场产生的困难,解决现场产生的困难。(四)用件和引子类型的课文及教学内容,用件包括语文知识文、提供资料文、引起议

题文,可以根据不同来用。引子特指由选篇引向著作,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用到的教材是主要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

模块二:“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这一模块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模块设计了三个单元,着重学习前两个单元,即“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高段”阅读材料研读。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是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量)、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也给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形态带来了新的面貌。

这以模块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点:

1.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至少熟悉所指定的一册《语文》教材(五年级),了解该教材的阅读单元及课文。

2.把握“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关键知识,并会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研读课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3. 反思自身的阅读经验,在“共同备课”中,感受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过程,增强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

4.了解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并愿意熟悉儿童文学作品,愿意在入职语文教师后,投身于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第三单元:“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首先了解了小学语文阅读领域“课程目标与内容”,即小学低段阅读课程目标与内容、小学中段阅读课程目标与内容、小学高段阅读课程目标与内容。之后,我们学习了学段之间的关系。各个学段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关系。比如:

第一学段:的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第二学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第三学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对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有了理解后,我们深入到对“阅读”领域的学习,即阅读的核心是理解。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阅读与理解,对这一关系的理解,王老师举了《童年的馒头》这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

语文经验(阅读能力)

学生《童年的馒头》理解感受

生活经验(百科知识)

第二个重要知识点是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我们首先对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的含义进行了学习,然后讨论了两者的关系,为了帮助理解,我们讨论了“主体与对象的关联”这个图。

阅读主体阅读对象

第三个重要知识点是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阅读取向指的是哪一种阅读,即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阅读方法指的是如何阅读,即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两者的指向是不一样而且明确的,紧接着讨论了与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相关的要素。阅读主题决定了阅读取向,在正常的情况下读者通常的阅读取向,或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读者们一致采取的阅读取向。比如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不可否认,有很多在职教师会存在一些异态或变态的理解。阅读方法受制于阅读材料,即阅读方法受制于文章的体式,这是不言而喻的。遇到散文就应该用阅读散文的方法去阅读,小说、说明文、议

论文等也一样。通常,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

学习了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阅读取向后,我们接下来学习了语篇类型与阅读方法,这可是说是进一步细化了对阅读各个要素的理解。在这一块,我们学习了四个重要知识点,一是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通过上节课对阅读的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的学习,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了。第二个是语篇类型与阅读方法的关系,语篇类型的定义比较广泛,包括课文、文本、广告、实用文章、文学作品等。不同的语篇类型要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比如散文的阅读要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等。第三个是儿童文学的语篇类型,它包罗儿歌、寓言、童话、故事、散文、绘本等,对这些不同的语篇类型的阅读,也是要对阅读方法进行选择的,不能依样画葫芦地去阅读。第四个是实用文章的语篇类型。我们还学习了非连续性文本,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指的是图片、表格等。

第四单元:小学中高段阅读材料的研读

在学习前,我们了解了一册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了解该教材的阅读单元及课文,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对小学中高段阅读材料的学习。

我们首先学习了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在这里学习了四个重要知识点,一是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课文”的特性指课文既是学习材料也是学习对象,即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这两个特性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是教教材,而是指“课文”是辅助于教学的,是要靠教师选择、开发的,因为课文中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比如《两个馒头里》的“工分”,现在的学生是很难理解其意思的,需要老师的教授。二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定性,指的是在对文本的教学解读时,要依据体式、根据学情。三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三条: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2、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3、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语文经验。有效的阅读教学组织有两个特征,即在纵向上,学生的学习有阶梯的递升或方面的扩展、在横向上,学生们建立相互的关联,并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四是阅读教学的原则:

(一)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

(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了对阅读教学设计模板的学习。确定教学环节和设计教学环节两个要点,一是明确内容落点,二是组织学的活动。教师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要和教学内容紧紧相扣,不能脱离。

之后,王老师请来了很多的名师和我们一起备课,这是令我很难忘的。在备课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发现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学不是像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第一次备课的课是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第一步是要确定其文体,它是一篇散文,所以理应用阅读散文的方法去阅读它、研习它。在阅读中,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和自身的语文经验。通过一起备课,我们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发现了一些新的知识点,比如萧红的文章有一种从未被人发现的动感,她的这一篇文章多用短句,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跳跃性,而且全篇的动词极多。第二次备的课文是《雾凇》,当然,首先也是确定其文体,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搞清楚它的文体而陷入了错误的沼泽。这两次备课使我终身难忘,不只是因为我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多有名的老师,还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有了无尽的享受。而且两次的备课汇报也让我受益匪浅,第二次的汇报还得到了薛法根老师的点评和一些肯定,我相信我今后可以做得更好!

第五单元: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这一次课和以往可不一样,因为我看到了一位干练、有气质的老师,那就是岳乃红老师,岳乃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课。这节课上,岳老师和我们交流了五大板块的内容。一是整本书阅读的概述,什么是整本书阅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内容篇幅来看、阅读方式来看、课程实施的形态来看。在这里,岳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可以在班级里召开读书会,以一种轻松、活泼、像聊天一样的方式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整本书阅读”。我们还讨论了整本书阅读对儿童的教育意义,它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母语,有利于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还从自然特征上对儿童有意义。二是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

之初,我们要慎重选书,这里有几个选书标准,所选的书必须是可以学习阅读方法的,必须是可以分享读书的快乐的。对于课程设计,岳老师分了三个板块来讲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其中课程目标分低中高段;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教师先读后选,选一些具有儿童性、情趣性、文学性的作品,书目的安排可以这样安排,低段:神话、童话、儿童故事为主。中段:童话、儿童故事、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高段:幻想小说、儿童少年小说、动物小说等为主;对于课程的实施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来实施。流程可以这样安排:导读、自读、交流、延伸、总结。三是整本书导读。导读是必须的吗?不是的,这要由教师来定。岳老师还就导读导什么和怎么导读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讲解。四是整本书阅读推进。在这里我们思考了两个问题,并且对怎样设计学习单进行了学习,最后还学习了学习单的运用。五是整本书阅读交流,在这里讨论了两个大问题,即整本书交流的主体设计和整本书阅读交流的策略。最后,岳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绘本教学的案例。从这堂课上,我深深体会到了整本书阅读的无穷的魅力。岳老师还向我们推进了很多的课程资源,如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儿童文学概论》、《上读书课啦》、《儿童文学的乐趣》和亲近母语网站。

模块三: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该模块是本课程特意加强的。识字与写字、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着力强调和强化的领域。

第六单元: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教材

在这一模块里,丁炜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识字与写字课。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四个重要知识点。一是认识“识字”与“写字”。我们首先认识了汉字,汉字是音形义于一体的方块字。二是认识了很多的关键概念,比如:常用汉字:《常用字表》收录的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5.

会写: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认识:达到“两会”的要求,听字音认识字形,会读(看字形读字音)。

笔画: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折、勾。札字法:横、竖、撇、点、折。

偏旁部首:偏旁指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部首指字典里根据不同偏旁划分的部目。

笔顺规划:从上到下、先外后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以及间架结构、写字姿势等的名词,接下来还学习了声母(23个)、韵母(24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拼音书写规则、标调规则等基础知识。三是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第一学段: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丁炜老师从这三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展开讲解和介绍。我们还谈论了汉字字形难的原因,一是汉字本身复杂、二是小学生的观察力不够精确、三是音与义贴近生活,而形却脱离生活。四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丁炜老师通过一个案例《我的鞋》的学习,向我们讲解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一定要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很细的知识,这些知识和我今后走上岗位、去教书是密切相关的。这些细微的知识往往被我们忽略,但却是最不可或缺的!

第七单元: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

学习了识字与写字版块后,我们进入到了写作版块的学习。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四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小学写作的课程目标,这一块的学习结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写作与学习写作,强调了什么是写作,写作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表达,一种交流活动、一个过程又是一个产品。学习了写作的语境要素,包括作者、话题、目的、语言和读者。举个例子来帮助解释:我买到了一件不合格的商品,要退换但是遭到拒绝,于是我要写一投诉信。在这个例子中,我就是作者,投诉某某商场或单位就是一个话题,我的目的是要通过投诉把商品换掉,文字即语言是我写信时必须用到的,而且还会斟酌语言的使用,我这封信时写给投诉部门,那么投诉部门负责人就是我的读者。还学习了写作的语篇类型,包括叙述类写作、信息类写作和说服类写作。还讨论了写作的过程和步骤,王老师向我们展示和讲解了“弗劳尔和海斯写作模型”。三是关于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述(描写)、阐释(说明)、和论辩(议论)。

在对写作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进入了对写作教学设计的学习。给我们上课的是周子房博士。周子房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解了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功能性的写作学习,即真实性的写作是有目的、有读者的,像寻人启事、通缉令就是功能性写作。写作学习任务具有双重取向,即学习取向和交际取向。还讲解了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和写作学习活动的设计。

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

第八单元里,我们学习个四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小学“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与内容,口语交际的课程取向具有情境性、互动性、交际性的特点,因为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教师通过通道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然后学生在反馈给教师。二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交际情境的分类。根据沟通理论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小组中沟通、公共场合沟通和大众沟通。根据传播理论可以分为:人际传播、小群体内传播、公共场合下的传播和大众传播。口语交际情境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较随意)。是一种对现有的不好习惯的反思,具有反思性。比如说接待客人。

2、组织中的口语交际(需通过专门、正规的学习)。具有形成性。比如商务电话的18条黄金准则。

3、特殊场合的口语交际(需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具有技巧性。比如登台亮相,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是“口语交际”学习内容。

(一)反思性的学习内容,指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种种缺憾,是自然养成的,某种缺憾也往往不为某人所独有,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

(二)形成性的学习内容,指组织中的口语交际。一般说,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讨论、辩论、采访、演讲等,学生在母语的自然浸润中是学不到的或学不象样的,因而是在语文课程中需要专门“教”的。

(三)技巧性的学习内容,特殊场合的口语交际。

四是学习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对写作和口语交际来说,课程内容往往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活动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是要有明确的指向,集中地体现相对单一的课程内容,从而有效地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活动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种学习活动,(一)匹配反思性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二)匹配形成性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三)匹配技巧性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还在讲解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方便了我们理解。

第九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

这一节课是李海林老师上的,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里我们学习了两个重要知识点,一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语文学科与生活的综合。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包括活动背景的设计、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资源的设计与活动成果的设计。在这几方面里,李海林老师用了大量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是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呢?这个问题让很多的同学感到迷惑,为此,李海林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边界:从活动量来看,大部分时间是否在从事语文教学活动;从活动对象来看,活动指向是语文吗?本身是语文的活动吗?从活动成果来看,活动后,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能力是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属于语文的变化吗?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是否得到了最大的提升!这些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边界。

以上就是本学期所有课的总结。《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感到迷惑,有时会感到恍然大悟,有时会感到心满意足。在没上这门课之前,一直以为语文是门再简单不过的课程了,学习了之后,才发现语文是门深奥且任重而道远的课程。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传授生硬、乏味和无法预期其效果的知识,而是要对学生,对课程,对教材,对教学技能等有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这些理解和感悟首先来自于理论的指导,也就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力量。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不只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力量。在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中,我一直荒废了时间,没有找到很好的努力方向,又或许是我不知道我能从其他课的课堂上学习到什么,所有感到迷惑和惶恐。上了这门课后,其实在这之前也稍微接触过类似的课程,像于龙老师给我们上的写作课和教学设计课,也是让我很喜欢的,因为于龙老师的课还是很注重扎扎实实的知识,而且在课上还会结合理论让我们进行实践,比如设计教学方案等。通过这两次的学习,我慢慢意识到了对课程理解的重要性。这门课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幸运能够上这门课。我相信在未来,我可以做得很好!很感谢整个团队为我们的默默付出!在这,也期待下一个学期王老师的课。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10年多了。我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树立教学新理念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当前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理念。 (一)温习新课标。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取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准绳,它的颁布使学科教学的许多问题明确起来了。例如,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4、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6、提出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总之,这次的课程标准不仅指明了语文教学和改革的方向,还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育理论,在学习中亲近新课标,把握它的精要。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牢固树立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学习语文新课标,关键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因此,各校必须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人手一册,定时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理念向行为转化。 二、把握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教学改革与教材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还必须认真学习“新教材”(这里是指人教版实验教材),把握新教材特点,探索新教法。 (一)把握教材新特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修订的新教材,它全面、准确地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努力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教材内容的修订方面,主要有:(1)大量更新课文。增加了课文的篇数、丰富了课文内容、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2)重点训练项目作了适当调整;(3)课后的思考练习作了较大修改。减少了题量、思考练习,突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4)作文练习作了较大修改。一方面是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既有写实作文,又有想象作文,还安排了一些常见应用文的练习;一方面是在训练要求上尽量为学生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

201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分享 语文教学既有求知的深邃,更有审美愉悦性情的快乐,具有理科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即使没有基础,也可以听懂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理应受到学生的追捧,成为一门既有内容又有听众的热门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分享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学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作品中的人、事及环境描写作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设计适当的情景。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代替作品中的人物,结合作品的事件,利用设计好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融入其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自身的喜、怒、哀、乐带动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作品。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被感染,被吸引,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较好地把握作品,掌握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地喜欢上语文,喜欢你这位老师,学会自己用情感来体味作品,及至反过来用作品的人、事、物去体验生活。他们的阅读因而也会自发地扩展开来,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也会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当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时候,也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佳状态。“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觉得知识好学。 教师要想运用好情感教学手段,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用一种最简便、最容易使学生接受而又没有任何压力的学习知识的方式备好课;第二,还应当保持一颗童趣

之心,以学生的眼光去面对新知识;第三,要热情、公正、运 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全体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接受新知识。 二、语文教学的思路要贴近生活,在教学上追求久远 贴近生活,就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和人物,把握时代的节奏,把时代性较强的时尚话题和社会热点引入教学。语文教学本身是快乐的,但是如果只是暂时的愉悦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追求久远首先是时间上的久远,语文教学的效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短时间的教学达到的效果极其有限。在学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拉长教学时间,而且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内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课下和业余时间也要利用好。其次是经典阅读,这也是追求久远的一种途径。 在阅读、品味经典中,追求其或平淡、或优美的文字之下所蕴含的真善美,让真善美的灵魂走入读者的内心深处,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在光辉的引导下,让学生走入真正的人生之路。需要注意的是经典的阅读也要有选择性。不同的经典闪现出的光芒是不同的,有的美丽,有的阴郁;有的让人歌唱,有的让 人呐喊。不是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教学的示范性,经典的选择应该靠向真善美,对于假丑恶的东西尽量避免。这样,可以使语文教学尽量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进行。 三、让学生放飞思维,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现代化的社会中,动画片、电影开 始变得更受孩子们的喜爱。并且学生大多喜欢表演、喜欢展现自己。如何把课堂与影片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表演平台?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加热爱学习。语文,是最接近我 们生活的学科,也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学科。我们在乐趣中学习,根据学生的想象,我们再一起深入探究更多细节、更多内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为,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中国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当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当重视学校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资料。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本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所以,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经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我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本事,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本事。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学实效。 范的课程体系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变唯美追求为实效追求,变追求观赏性为追求有效性。所谓务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扎实有效是教学最基本、最本真的美。除此,一切都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学的美。 一、教学结构:变语文学习为语文实践。 众所周知,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背。古人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而今人不能就是读书不够,语文实践不足。因此,一学期只教一本书,做一两本练习册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所以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读书引导,战术上大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把学生引向“多读多写多背”的正确道路上来。 2008年5月的《小学语文教师》卷首语,年近七旬的于永正老师回首一生,感喟深长地说:“童年最大的遗憾是古诗文背得太少。如果我小时候能打下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底子,那该多好哇!不能再让我的学生有这样的遗憾,于是我便不遗余力地教他们背诵读古诗文,为他们打好人生的底色。”教学

结构应当以“读书”指导为主线,打通课内外界限,用语文教材的“教”为学生最终的自主大量的读书阅读实践服务:让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真正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培养读书的兴趣与喜爱语文的情感,为学生终生的大量读书打下基础,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语文的阅读实践天地。 语文本身不简单,但我们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年轻的教育家杨瑞青在连云港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曾经特别提起李亮老师,他说:“20年前,李亮老师是这样教语文的:每天早晨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晚上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的语文作业只提一个要求,把字写好。”不能说,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至少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读书的姿态是最美的,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 读书不仅有经世之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需要,是一种对人的高尚情操、道德规范的熏陶与铸造。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往台上一站,他就是语文,说话的语气、神气,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语文对学生的吸引。方法上,可以重组教材,可以重构教学,可以简化头绪,可以简化教学,可以链结教材,可以系统安排…… 二、教学内容: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课文是独立的一篇文章,它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价值需要我们教学赋予与重视,但从宏观的语文教学来看,它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与载体,是为学生学习语文实践服务的。学课文不是目的,只是过程,学语文才是目的。 近年有人提出尖锐批评: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

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个学期末,都在认真总结学期经验,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下面给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的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本班共有学生2人,基础知识比较好,各方面能力也比较突出。他们作业认真,积极回答问题,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 二、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良好习惯的培养。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先预习,预习要求有:读课文三遍,在文中画出生字。查字典给一类生字组词,并读两遍。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第二天早读我还要检查预习情况,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

等等。 3、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4、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5、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6、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通过教学,我所带班级成绩稳中有升,学科学风良好,按质按量完成了教学指标。 三、工作体会 1、积极反思。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就各种问题进行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整个学期。近到课堂上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思考。这些都让我逐步进步。 2、紧抓作业批改。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学的怎么样,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大块第六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师也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现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

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教师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他们站在国家课程标准这块基石上,鸟瞰着校本课程及所有教科书。 三、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 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 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了,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期盼,更是广大学生的福音。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教师怕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打着新课改的幌子,依旧老一套;2.对新课标研究不透,不知如何下手。这些原因产生,我认为主要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弯。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 其实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和否定,不要以为新课程是脱离传统土壤的天外来客,新课程的新,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吸纳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反映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呼声与要求、理想与愿望。它是对已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发展,是对前人的教改成果的继承和运用。因此,我认为新课改实施下的初中语文应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 一、贴近“生活”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生活是语文源泉”的大语文观。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二、放眼“全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而新课改实施下的初中语文应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课堂上重视的应该是“读”、“说”,二者紧密联系。认得表现欲望,认得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就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课堂革命静悄悄 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四年级组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从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学生开始,在学校领导倡导下认真的学习名校的好的课改经验,课改方法以及课改模式,虚心的向其他前辈和在课改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老师请教和学习,并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在自己进行课改期间,我有过不适应,有过担心,有过失败,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有了收获的喜悦,有了今天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成熟和成长,看了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自己的困惑。 一、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处在过去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我尝试着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做了角色的定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和让位,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同时,帮助学生确立主角地位,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二、活动学习和目标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以及和学生的接触,结合自己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发现通过活动来学习,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且小学语文新大纲也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做好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充分地“操练”起来。同时把利于语文学习的其他活动方式“拿来”,让学生唱唱、跳跳、演演、比比、画画、尝尝、嗅嗅、摸摸、做做等,使其在喜闻乐见,爱做中学习语文。另一方面把其他类型的活动加以演变以适合辅助语文学。 三、在探索和反思中逐步成长 有人曾说:“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反思三年成名师。”在刚开始课堂教学改革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每堂课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使这些问题出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渐渐的学会了反思。在每上完一节课侯反思自己在课堂设计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反思问题的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等等。从反思课堂教学慢慢的发展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案备写,反思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以及对教具和多媒体的合理充分的使用等等,并且把这些问题都写到自己的教后记中,以便及时的翻阅和提醒自己。就这样自己在课改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 四、自己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习作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一 今年暑假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 学的目的应立足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热爱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习惯。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健 康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一、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的教学,段、篇、章的讲解都要在阅 读中进行,故小学语文课又称之为阅读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 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 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地感觉,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在范读的同时教学生字、新词,让学 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学认会生字、在老师的范读中理解新词。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 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 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 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

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 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还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老师要拨教到位。只有这样,才 能引导学生读正确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 文之中,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 确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多安排时间 读书,这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 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 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该掌握的词句理解了,该懂得的道理明白了,还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文章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目的。 二、讲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 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 了学生理解不了,甚至只能是老师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 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 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

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 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读书心得体会6篇-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读书心得体会6篇-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读书心得体会1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

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小学语文读书心得体会2 从教十年,一路坎坷一路歌。但非常有幸的是,有一个知心朋友《小学语文教师》一直陪伴着我。《小学语文教师》是我工作中的最爱。十年来,她在 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也时时刻刻的在帮助着我,心中真的非常感谢《小学语文教师》。在读这本书时,经常会看到一个人的文章,那就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窦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在小学教育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窦老师来自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不到30岁就被评为了全国特级模范教师,这里面有多少汗水。曾经在上看到过窦老师讲的课,每一次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她那教学的底气,特别是洋溢在课堂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