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机、情绪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

动机、情绪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

动机、情绪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
动机、情绪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

动机、情绪与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

即那些驱动我们行为产生的内在力量。在人类许多理性的

行为背后,或许隐藏着非理性的强大的动机,隐藏着强大的非理性的

情感。

Thomas Edison said: Genius is 1 %inspiration and 99 % perspiration.

达尔文出版了119部科学著作或论文,爱因斯坦出版了248篇,

弗洛伊德出版了330篇,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出版了39部书,1397

篇文章,并且获得了28 个荣誉学位。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仅是运

用了人类的理性,更重要的,可能是理性后面所包含的热情,passion.

爱因斯坦回忆自己小时候爸爸送给他一个生日礼物,指南针,他

当时看到这个指南针,不知道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让指南针始终指向

南北方,激动得莫名万状。

这件事为他日后从事高度抽象的时空关系思考的科学研究奠定

了基础。这种激动的体验,本身并不是认知的,而是情感的。我们都

知道儿童时代的爱迪生钻到鸡窝里去孵小鸡的故事,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既有认知的成分,更有情感的成分。

人类的文明,是智慧创造的文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智慧

的创造。然而,在智慧的底层,却是人类的情感。无论文明的创造物

是文学、艺术、音乐、科学、技术,都起源于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和升华。而情感本身,却是非理性的。

可惜,在这方面,心理学的研究还是比较肤浅的。

弗洛伊德其人1856-1939

奥地利,犹太人,生于捷克,死于英国,在维也纳生活了近80年。潜意识(也有翻译成无意识)理论、泛性论的创始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几乎与爱因斯坦齐名。他的理论中的许多具体的结论已经不再被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其潜意识和泛性论的基本思想,对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本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慧儿童, 8个姊妹。

希特勒、纳粹对他的态度。1933年在柏林焚书。其中一个口号:“反对夸张性生活而毁灭灵魂,为了人类灵魂的纯洁高尚,把弗洛伊德的著作化为灰烬。”弗洛伊德本人对焚书的评论:现在他们焚我的书就够了,如果在中世纪,还要烧人。其实是他离开的早,否则也会与书同样命运。后来有四个妹妹被纳粹杀害。

主张泛性论,但本人的私生活严肃,有大男子主义。文笔很好,曾获哥德文学奖。标准著作24卷。

弗洛伊德研究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东西主宰了人们的行为。常识认为,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主宰人们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常识不一定正确。

研究的方法:临床法,通过对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治疗和观察。

基本术语:人格,表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感觉、记忆、想象等等。

罗丹说:大师,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

大科学家,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不可理解的问题

二、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坚信,要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努力去寻找出决定人们行为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是内在的,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这与科学研究的一般假设是相同的。科学研究是要通过表面的现象去探讨未知的内部的原因。而心理学也是要通过表面的显著的行为,去探讨内部的决定因素,这种内部的决定因素并不象人们常识中所认为的那么简单。

早期弗洛伊德的思想。通过多年研究认为,人的精神,人的心理,如果简单地区分,有两个部分,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部分──外显的,表面的,常识认为意识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不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意识在心理中仅仅是一个表面的部分,是精神系统中一个次要的部分。

潜意识部分──是人的精神系统的最主要的部分,但通常是隐蔽的,含而不露,广阔而深沉,是人的行为的真正的决定力量。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行动者本人,指导决定他行动的真正力量,并不是他的意识,他的思想,而是他的潜意识,而对于他自己的潜意

识,本人也认识不到。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的前意识部分。

一般人总是努力去忘记那些痛苦的观念和记忆,因为这些痛苦的观念和记忆,是心灵上的创伤,会时时威胁到人的正常思维和行为。例如,如果你的亲人在一次灾难中丧生,如果你天天为此悲痛,那么你肯定无法正常生活,所以在最初的悲痛之后,你会努力不使自己想起这惨痛的经历。这种努力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而是一种自动的机制,这样一种机制,被称作压抑。当这些痛苦的记忆,受到压抑,好象暂时被遗忘时,我们就说它进入了前意识的部分。而前意识部分的内容,如果受到的排斥、抵抗的力量不大,还会时常恢复进入意识层面。而且,即使被压抑,它依旧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简单地说,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真实的心理不一致。举几个例子。

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就是葡萄是酸的。行为上是不要吃这种酸葡萄。反映的真实心理是想吃葡萄。

对应的表现是甜葡萄心理,也叫围城心理。钱仲书的《围城》。城里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例如初恋往往是如此,如果初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所谓青梅竹马,那么后来是否甜蜜幸福,那很难说。但是如果两人终于不得不分手,那么常常能够保持既甜蜜的又痛苦的回忆。往往会认为初恋的情人最好。吃不到的葡萄最甜。得不到的东西最好。《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与岳灵珊的关系。

一个是《笑傲江湖》中的仪琳与令狐冲。令狐冲为救仪琳而受重

伤,仪琳以为令狐冲死了,抱着他的身体在野地里跑。第一,仪琳自己是一个小尼姑。被要尽量

一个是《神雕侠侣》中的描写的郭芙对杨过冷落、厌恶与恨。其实是爱的一种表现。潜意识中是爱,意识中是恨。

压抑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指把意识中的痛苦记忆,排斥到前意识的过程,似乎是要遗忘这些痛苦的记忆。

另一种是指性压抑,压抑性的冲动。

这种理论可以把人格类比于海中的冰山,它是一种静态的结构,浮出水面的是意识部分,而水面下的主要是潜意识。

中后期的弗洛伊德,进一步研究,指出人格包括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 id 人格中最基本的部分,人格的基础

a.本我是人所具有的动物性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是人的生物性的禀赋,如饥饿本能,性本能。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七情六欲。

七情

中医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家的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

六欲

《吕氏春秋.贵生》,高诱注释:生、死、耳、目、口、鼻之欲佛家: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b.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或是随着生理成熟而必定会出现的。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本能是一生都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c.本我没有结构,没有价值观,没有道德感,它不分好坏,不讲善恶,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使本能的欲望、冲动立刻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说:“我们把它叫做一团馄饨,一口充满沸腾的激动的大锅。”“本我不知道价值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邪恶的,不知道什么是道德。”

d.本我在满足自身冲动的活动中,不能考虑到现实情况是否允许它这样做

c.d.这两条,被弗洛伊德称做本我的工作原则: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即它不考虑善恶,也不考虑现实

e.本我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是人格能量的来源,即心理能量的源泉。人的基本心理能量,被弗洛伊德称做 libido,它被围困在本我之中,不断地产生内在的紧张状态,寻求能够减弱这种紧张状态的宣泄。刚出生的婴儿的心理系统中,只有本我,没有其他部分。

f.本我完全是潜意识的。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饿了就要吃奶,吃不到奶就会大哭,或者

有什么吃什么,不考虑父母的情况,不考虑食物的情况,什么可以消除饥饿,什么不能吃。到了青春期之后,人都会有满足性冲动的欲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很含蓄地表示贾宝玉的第一个性伴侣是秦可卿。

2.自我 ego

a.自我是在本我的挫折和失败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本我,仅仅依靠快乐原则工作,并不能总是成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而且它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婴儿饿了,要吃奶,这是本能冲动,按照快乐原则,他立刻寻找母亲的乳房或奶瓶,但不一定成功,于是他碰到什么都吸吮,吸手,吸毛巾,但是这样做并不能消除饥饿。由于单纯的本我不能保证人适应环境,人格中的第二个系统,自我,发展出来了。

b.自我是为本我服务的,从环境中寻找满足本我的途径,即寻找满足冲动欲望的途径,它的目的是保护本我,满足本我。

c.自我的主要功能,是考虑现实,它代表着人的理智系统,包括:感知觉,判断,推理,思维,在心理健康、顺应良好的人身上,它是人格的执行者。换句话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或成人,它的人格中自我这一部分应当发展的比较较好。

d.自我的工作原则是:现实原则

e.自我的发展,要耗费本我提供的心理能量。自我把本我中的心理能量吸引出来,从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自我的理性系统,一是用于暂时压抑本我的冲动。为了在现实情况中满足本我的冲动,

常常要延迟满足,因此自我有压抑的功能。

f.自我属于意识部分

3.超我 super ego

a.超我是人格系统中最后发展起来的部分

b.超我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自我理想:什么是好的,善的,理想的道德规范,应当受鼓励和奖赏的

良知:什么是坏的,恶的,不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和惩罚

c.超过是与本我对立,也与自我对立

本我───→(唯乐原则)立刻满足冲动

自我───→(现实原则)延迟满足冲动

超我───→××追求道德完美

d.超我代表了被社会认同的良好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儿童生活中,权威人物通过实施奖赏和惩罚等方面,来引导控制儿童的行为,这些权威人物所施加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逐步被儿童吸收,内化,形成发展成儿童内部的权威系统,即儿童能够自己按照这些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儿童自己人格中的权威系统,就是超我。超过在人格中起着与外部权威人物相似的作用:监督和控制本我和自我。

e.超我也要吸引本我中的心理能量,它充当人格内部的道德审判官,需要去防御、压制本我和自我中任何不道德的冲动。在人格系统

中,如果超我越强大,它耗费的心理能量越多,反而会使人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发展有用的自我,这样的人会变得行为拘谨,生活呆板,思想僵化,个性被禁锢压抑,生活象是戴着沉重的桎栲。

超我控制自我的方法也是奖赏与惩罚。怎样奖赏与惩罚。举例。

譬如你长时间学习很努力,考进了大学,你的行为满足了自我理想。这时超我就会对你说,既然你长时间表现很好,你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去享受一番了。于是你会去享受美味佳肴,可以游山玩水,去约会你内心爱慕、可是过去又不敢去约会的异性等等,这是,你好象事事如意,运气特别好,其实这不是运气,而是超我在奖励你。

反之,如果你做了错事,成为道德上的罪人,这是超我会说:“近来你很坏,你将受到惩罚”。随之而来,你会遭受一连串的不幸,事事不顺,例如经常丢东西,无缘无故心情就不好,甚至不断生病。人为什么要生病,从医学讲是各种生理方面的原因,从弗洛伊德的理论讲,往往是心理上的原因,人之所以要生病,是人需要生病,生病是自我伤害的一种方式。自我伤害就是自我惩罚。甚至,你可能会遭遇重大的变故。

超我的奖赏与惩罚,都是潜意识的活动,你自己一般觉察不到。

例如,在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中,朱诗尧原来的女友是左巧柔,后来另一个女孩杜小双闯进了他的心灵。

本我──左巧柔+,杜小双++

自我──考虑现实,不能两个都要,只有选一个,选杜小双

超我──你不道德,你伤害了左巧柔,你将受到惩罚

朱诗尧几乎没有勇气启齿向左巧柔讲清自己的感情,但是被左巧柔猜中。紧接着,朱诗尧驾驶摩托车与小青年彪车,发生车祸。从表面上看,这是朱诗尧彪车造成的,实际上,这是他的自我惩罚。朱诗尧是一个三十岁的男性,事业有成,一向稳重。如果不是他潜意识有自我惩罚的冲动,他是不会去与小青年彪车的。

在这部小说中,左巧柔的言行也表现了潜意识。当杜小双进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之后,左巧柔对她特别关心照顾,为什么呢。如果仅仅从常识讲,我们可能认为是左巧柔和杜小双都是很善良的人,她们自然成为好朋友。如果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就不是那么回事。实际的情况是,左巧柔一开始潜意识里就意识到这个杜小双会是她最大的情敌。朱诗尧要向左巧柔摊牌时,又总是说不出口时,左巧柔自己说了这样一番话,流露了她的潜意识,她对朱诗尧说:你爱上任何一个女孩都不要紧,但是如果你爱上的是杜小双,我就没有救了。这意思是,如果你爱上了其他人,我都有办法让你回心转意,但是如果爱上了杜小双,那么我肯定不是她的对手,我就彻底失败了。因此,在潜意识里,左巧柔非常清楚杜小双是她的头号情敌,但是在意识上,她好象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在行为中间,左巧柔对杜小双表现的不是恨,而是爱,而且是特别细心的爱,杜小双不是她的情敌,而是她最好的朋友。这个例子,说明意识与潜意识是不同的。

f.超我常常不考虑现实。它并不是在人做出了不道德的行为之后,才惩罚。超我既有意识部分,又有潜意识部分,超我与本我一样,都没有理性的。

超我与本我是人格结构中两个不同的部分,但是这两个部分有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不能区分现实与幻想,不能区分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客观的。超我并不因为自己真正做了错事才惩罚自己,而是你有了不道德的想法、念头、欲望,超我就会惩罚你。这就是良心和羞耻感。于是这就产生一个现象。一个超我很不发展的人,不管做多少错事,也很少有羞耻感,不会自责,所谓厚颜无耻。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即使什么坏事都没做,也常常会有良心上的痛苦,甚至是极端的痛苦。因为人总是人,人有七情六欲,而这些欲望,在一般的文化里,都被认为是诲淫诲盗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道德比较高尚的人,他们的生活往往不幸福的,很沉重的。如刚才讲的小说的例子里,杜小双就是一例,她始终认为自己是罪人,最后选择自杀的道路。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比较健康发展的人,超我

概括:

本我──动物性的、非理性的情欲,人格心理能量的来源

自我──理性与理智,现实的、通情达理的,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价值权威与道德禁律,人格的监督者和审判官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同时服伺三个主人的仆人

自我-本我难以驯服的兽性与情欲

自我-现实错综复杂风波险恶的江湖

自我-超我严厉苛刻冷酷无情的法官

一仆不能伺候二主。自我要同时伺候三位主人。所以人常常会叹息,为什么生活这样难,这么累。对于中年人,这种感觉已经比较淡漠,他们都属于过来人。对于青年,这种感受可能比较强烈,他们刚刚走上社会,面临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需要奋斗,也面临情感是的种种需要和困惑,如果自我发展的不够强大,不能较好的去应付本我、现实和超我,各种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就会由此而生,严重的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

比较荒唐的部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来讨论。

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性本能有较广的含义。弗洛伊德认为,各种导致或伴随着紧张、兴奋、烦躁或快感的活力,都可以归结为与性本能有关。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会产生紧张、兴奋的快感,被称做性感区。每一主要的性感区都与某一主要的生理需要、生理满足相关连。口唇-饮食,肛门-排泄,生殖区-繁殖。但是从性感区获得的快感,也可以与生理需要的满足不直接相关。

弗洛伊德认为,性感区对于人格发展的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既是刺激、紧张、烦躁的重要来源,也是满足、快乐的重要来源。儿童、青少年、成人,都不得不与之做斗争。涉及到性感区的行为,能使人产生焦虑和挫折,使儿童与父母、青年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挫折、焦虑、或者满足,都会促进认同、移位、升华、防御机制的某种发展。

人格发展有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上,儿童都会形成某种与对应性感区有各种联系的性格原型,这种性格原型在人生后来的发展中持久不变,所以,儿童早期的经验,对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

1、口唇期0-18个月

此时婴儿快感的中心区是口唇。他通过口唇的接触刺激和各种口唇的活动,如吸吮、咀嚼等,获得快感。为了满足口唇的快感需要,儿童会在特定的抚养方式下形成特定的适应性行为,这种行为会发展成为儿童未来个性的原型。在未来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儿童将会用类似的行为模式来应付。

例如,如饥似渴这个成语,是一个形容词,它最初无疑产生于对满足口唇需要的描写。但是它所反映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远远不止是口唇的需要。在婴儿期人是如饥似渴地满足口唇的需要,这种行为的原型,长大后可以演变扩展成其他方面的表现:可以是如饥似渴地追求食物,变成美食家,也可以是如饥似渴地追求权力,成为政治家乃至野心家,可以如饥似渴地追求金钱,成为守财奴和亿万富翁,可以如饥似渴地追求爱情,为情而生为爱而死,也可以是如饥似渴地追问性,纵欲无度。

即使在纯粹的口唇欲望上,到成年我们也摆脱不了婴幼儿时形成的行为习惯。成人除了不仅仅喜欢kiss,而且也喜欢一切与口唇有关的活动。老大的人,成天抱着个奶瓶太不象话,但是可以经常叼一支烟,可以经常抹口红,喝水的时候,只拿着个大碗或大茶杯大口喝水不乐意,我们喜欢用一个吸管慢慢地吸,也可以通过各种茶道慢慢

地品,吸烟、品茶、饮酒、抹口红,这些活动中都包含着对口唇欲的满足,都包含有我们婴幼儿时期的行为原型。

语言是我们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反映。在语言中,也可以看到口唇

鸭蛋,产生情感上的嫉妒,叫吃醋,受损失叫吃亏,受欢迎叫吃香,吃苦,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吃里爬外等等。教师,是吃粉笔灰的。

2、肛门期 1岁-3.4岁

排泄活动也产生紧张感和快感,排泄器官成为幼儿快感中心。这一时期也正是父母开始训练幼儿大小便的时候,排泄活动与父母的训练管束产生各种矛盾。训练大小便是儿童第一次经历纪律、外部权威约束的严格管理,经受本能欲望与外部障碍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必然会在人格发展中打上烙印。产生所谓肛门期的各种性格原型。

产生的肛门期的各种性格原型,有不同的纬度。一个是对清洁的关注程度,它形成一个人行为习惯的整洁与条理。如果父母对幼儿大小便的训练特别严格,就会促使他们特别关心清洁,甚至形成洁癖,有一则报道说美国的一个女老板要求她的下属每天洗十次澡。这种洁癖,是幼年期训练大小便时期引起的一种性格。反过来,有些人过于邋蹋。另一个是对自身排泄物的关注程度。它形成一个人与财富有关的性格。有些人特别吝啬,任何东西都不愿意放弃,弗洛伊德说这是因为幼儿期在大小便训练时,父母亲的焦虑形成儿童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丧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再一个纬度是对权威服从或抗拒态度的初步养成。

毛泽东的例子(权赤延著,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毛泽东最快乐最轻松思维最敏捷的时候)。末代皇帝溥仪的例子。

3、早期生殖器期4-5岁

虽然此时儿童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成熟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对生殖器、对男孩与女孩之间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表现出日益增长的兴趣,快感中心已经向生殖器转移。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人格发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形成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另一个是开始发展出超我。

以恋母情结为例。古希腊神话,伊底浦斯情结。一个国王的儿子,从小被别人收养,他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长大后,杀了一个国王,又与这个被杀国王的往后结婚,后来才知道被杀的国王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妻子是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用这个悲惨的英雄的名字来命名恋母情结,用这个神话来表示这样一种普遍的人格情感冲突:即男孩子的第一个情爱对象,是他自己的母亲。既然男孩子第一个情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他的第一个情敌就是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说,在儿童的潜意识里,他不仅爱恋自己的母亲,而且仇恨自己的父亲。父亲不仅是他的情敌,而且比他强大的多,是儿童生活中的权威人物。

这个阶段的人格发展,又可以分成两个子阶段

a.产生恋母情结,爱恋母亲而与父亲竞争、敌对

b.畏惧、承认父亲的强大而放弃与父亲的竞争,压抑对母亲的情爱,并认同父亲的人格特征,以父亲自居而产生超我。

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无法与父亲竞争是因为父亲太强大,这个时候

潜意识里对父亲的仇恨会转化为意识层面对父亲的崇拜和认同。父亲的强大,是因为父亲有这样那样的人格特征,包括价值观、行为模式等等,孩子认为如果自己具有了父亲的这些品质,自己也会很强大。把父亲的价值观内化,认同父亲的行为模式,就形成了超我,超我会进一步压抑自己对母亲的情爱。但是母子恋仍旧会持续。

4、潜伏期

从五六岁开始,儿童的人格发展进入了潜伏期。这个时候他已经压抑了对异性父母的情爱,并且初步形成了内部的超我,虽然这个超我很刻板,但是已经可以初步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

他们基本解决了恋母情结的心理冲突,把比较多的精力投入与同伴交往,投入社会文化技能的掌握学习,而情爱的活动则相对比较平静和温和。

5、生殖期

青少年时代,儿童开始进入成熟的性爱时期,他们的情爱对象已经转移到家庭以外的异性身上。对于许多青少年,他们一般首先是会有同性别的亲密朋友,处在一种准同性恋阶段,然后会进一步发展出亲密的异性交往,直至成家立业。

第三节人格动力

一、本能与本能的种类

弗洛伊德接受了物理学的观点,把一切都看做是能量系统,人的

心理系统即人格,也是一种能量系统。这种能量系统为心理活动提供能量,所有心理活动的能量来自于本能。

本能有来源、目标、对象和强度等四个特征。

来源-身体器官组织的需要和冲动,一种激动过程

目标-解决身体需要、舒缓生理心理紧张激动过程

对象-帮助达到本能目标的手段、活动或方法。如饥饿,吃饭。性本能,性生活。侵犯本能,攻击行为。

强度-本能的目标又有另外三个特征

* 保守

* 回归

上两者从激动到平静,从紧张到松驰

* 重复

本能的种类

是力比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本能,所谓性本能有较广泛的含义,弗洛伊德认为,一切快感,一切美感都是与性爱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源于性爱。

为,死本能与生本能同样是最基本的本能。中国有句成语叫视死如归。归,不是简单地回家,而是一切生命都存在着回归到无生命的无机状态的基本生理倾向。换句话说,一切生命都有两种基本的倾向,一种

是生存与再生的倾向,这是生的本能,一种是回归到无机状态的倾向,这是死的本能。

如果说死与生一样是基本的本能,那么它就应当与生本能一样要有普遍的行为表现。那么,它的行为表现在哪里呢?

死的本能的基本表现就是暴力。暴力又有两种基本的方向,一种是内向的,一种是外向的。外向表现是是攻击、侵犯、迫害和虐待行为,心理上是仇恨。内向表现是就自我伤害,自我虐待,甚至自杀。攻击和破坏行为是很普遍的。不少男性,特别是男孩子,也有一部分女性,好象一生的精力无从发泄,常常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状态,充满着攻击欲和破坏欲,表现的轻一点的是喜欢恶作剧,表现的重一些的老想跟别人打架,为一点小事就能大打出手,如深圳大学的大学生打架。古代贵族喜爱看角斗士互相残杀。现代人,比较看重自己的生命,但是潜意识里同样喜欢暴力。例如西方妇女特别喜欢看各种具有强烈刺激的竞争运动,例如拳击等等。因此,讲得好听是爱情与武侠,讲得难听色情与暴力,永远文学艺术是两大主题。在此,也可以看出人的两大本能。

自我攻击、自我伤害、自虐行为也是很普遍的。希特勒自虐的表现。慢性自杀的表现,都是死亡本能的表现

美感来自于人的本能,即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在文学艺术的表现中,美的极致,美的最高峰,来自于死。这种死亡的美也就是死的本能的一种表现。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都与死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文学作品中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梁山

伯与祝应台的死,林黛玉的死,泰坦尼克沉船时的死,牛虻(亚瑟、列瓦雷士)的死,安娜·卡列妮娜的死

二、心力的分布

1、心理能量的源泉是本我。心理能量是活跃的,流动的,在心理内部可以从一个部分流向另一个部分,在外部可以从一个对象流向另一个对象。选择对象的转换叫做移位。

2、本我在满足欲望的冲动、在消除生理需求的紧张状态方面常常失败,使得一部分心理能量流向自我,去发展自我。能量的总体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分布是在改变的,人格的发展,也是心理能量分布的变化过程。

转移到自我部分的心理能量,用于发展人的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辨别、判断、推理和想象等等理性的心理过程。由于自我的理性心理功能在为本我获得满足方面发挥得比较成功,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心理能量,从本我这口沸腾的大锅中被吸引出来,源源不断地流入自我。当自我对能量的控制和掌握增加时,各种理性的心理过程会更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强大,自我对本我的疏导和控制,以及自我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控制,也都进一步发展。所以,无论从个人来看,还是从人类整体来看,人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协调都是不断增长的,这种增长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把人所具有的心理能量,从动物性的非理性的本我中吸引出来,转移出来,去发展各种理性过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必定是要以压抑牺牲人的动物性的本能为代价的。换句话说,文明越进步,

人类的动物性的本能就越要受到压抑。

但是自我并不总能成功的工作,一旦自我不能较好地满足本我的需要,那么心理能量又会倒流到本我这口大锅中去,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出现各种过分幼稚的行为,或者产生犯罪行为。

按照现实原则工作,本我中的大量冲动不能立刻得到满足。于是自我必须投入一定的心理能量去阻止、推迟本我中能量的宣泄,这就是压抑、反宣泄。

发展良好的自我,还可以投入一部分能量用于组成新的对象选择,发展自我兴趣。

自我的能量还要用于使人格中的三个部分综合起来,使它们成为完整的人格,协调的人格。因此,心理能量在自我中的分布表现在:* 各种理性的心理过程

* 压抑、反宣泄

* 组成新的对象选择,发展自我兴趣,如摄影绘画等艺术爱好与文学创作

* 综合人格的各项活动

自我在发展中将越来越多的能量用于上述过程

3、超我

超我是与本我与自我对立的,所以进入超我中的心理能量的第一个作用是压抑和反宣泄。

所以一个传统道德观很强的人,把很多心理能量用于防御本我,

第七节-动机与情绪情感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知识考点 P162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4.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5.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______动机。( ) 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6.美国心理学家(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7.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8.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9.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10.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13.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4.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5.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 16.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汇总

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始创,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895年《癔病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真正开始。从这之后,弗洛伊德便有了许多追随者,在此期间一方面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正,另一方面他的弟子们也由于日益不满其理论和方法,先后与其分道扬镳,从而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最初流行于德语国家,后来精神分析运动从欧洲转到美国。一些精神分析学家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修正与扩充,形成了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的自我心理学派和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这两个学派冲淡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和本能的因素,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1]。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经典精神分析。 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及其运用 (一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根据催眠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不为人知的东西。来访者在进行自由 联想时,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毫无保留地将其感觉到的东西全部说出来,并对其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找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即病的起因为止。因为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二析梦 梦的分析被弗洛伊德看成是理解潜意识的 “最佳之路”。将其看成是潜意识的流露。因此,在他对潜意识的描绘中常常具有隐喻的特征,每当他谈到“潜意识”就会去寻找其背后的隐义。他把梦看作是个体愿望的达成,所以在他看来梦是具有绝对意义的。他认为梦的工作是通过凝缩、置换、视象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显梦。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这显梦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隐义,找到病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结构理论 11级汉语3班11100319 吴越滢 【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即使是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在世界心理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对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美学理论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关键字】意识与潜意识俄狄普斯情结失言 【正文】 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中发现,在人的意识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心理在遇到阻碍的场合下就转化为神经病的病理症候。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鲁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中提出了“潜意识”概念。书中认为在我们觉察到的意识性观念之外还存在着潜意识观念。并强调:“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潜意识的观念,并起着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可以觉察到并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消息、观念和感觉。因为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多。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又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指当需要时就能 变为意识的那种心理材料。”它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 个边缘部分。它虽然暂时是无意识的,但是比较容易转化为 意识。而无意识作为心理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 是“包括所有曾被压抑或从未被允许变为意识的心理材料”。 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们难于察觉和认识的部 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其核心要素是性冲动、性本能、 性欲望,它通过人们不够注意的玩笑、失言、梦等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占据了最大一部分。在表现上多为盲目的冲动、生物的本能和被压抑的欲望。倘若用冰山来比喻的话,意识只是浮于水面上的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藏于水面之下的那大部分。 弗洛伊德早期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一学说从两个前提出发:首先,它“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其次,就是肯定那些不论就狭义还是

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理论简介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3—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他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埃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就象医生使用它一样,也就是说,是为了表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而,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的加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增加了使作为下个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的可能性。而在某个阶段中消极的危机解决办法降低了使作为下一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学中借用来的术语。他对这一原理描述如下:无论何时我们要试图了解生长的含义,最好记住有机体的生长从子宫内就获得了的渐成原理。笼统说来,这个原理说明任何生物都有一个大体的生长方案。由于有了这个方案,机体的各部分才得到生长,每一部分都具有它特殊的优势,只有各个部分都能获得生长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者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个体与不断扩大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有阶段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有待解决,合理的解决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便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危机的合理解决,有赖于社会环境的作用。他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如下所述的八个发展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至1.5岁左右)。信任是婴儿要学习的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也是健康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儿童出生后,首先是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能够从母亲哪里得到生理需要上的满足,得到爱护和关怀,就会产生对世界或他人的怀疑或恐惧的心理,引起不信任感形成对人怀疑、惧怕、不信任的人格。信任或不信任是这一阶段婴儿所面临的危机。(2)自主对羞怯与疑虑(1.5岁至3岁)。形成自主感是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如果允许与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愿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有自控的能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就会形成自信和自主感。反之,如果儿童的自主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对自己的自主能力感到疑虑,对自身或自己的行为抱有羞怯感,形成一种消极人格。(3)主动对内内疚(4-5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运动能力

的增强、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自由参加活动很感兴趣,并富有一定的想象力,能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进行能激励其主动精神的活动,如果成人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能耐心听取和细心回答,对儿童的建议能适当鼓励和妥善处置,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反之,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进而发展成一种拘谨压抑与被动而内疚的人格。(4)勤奋对自卑(6—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追求的是学习或活动的成就及其成就所得到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能够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得到赞许或奖励,就会促进乐观、进取与勤奋人格的形成。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形成自卑的人格。(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左右)。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他指出: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具有自我同一性的青年,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会产生“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与外界社会之间也能取得协调一致,有可能去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否则就会产生角色混乱,不能正确选择生活角色。(6)亲密对孤独(青年晚期、成年早期)。他认为,只有牢固地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才乐于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并能意识到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从而会产生亲密感。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建立一种友爱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心理阶段发展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他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分析了病人的梦、随意的谈论、不其然的联想以及儿时的记忆,认为人类所经历过的激烈冲突都会影响其行为的发展和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得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他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在他看来,人格的的发展是伴随着性的发展而发展的,个人的性生活并非开始于青春期,儿时开始于婴儿期。因为性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它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改变,这也就是说,本能的成熟会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一些特殊的痕迹。因此,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力即欲力就会慢慢的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性其他的部位,婴儿就进入了另一个新的人格发展阶段。他按照年龄顺序,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口腔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6个月),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两性期(12岁以后)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如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所以,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再如性器期时候儿童的依恋情结的发展正常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成人后的性格特征和男女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儿童的成长随着性欲的发展由自恋发展到恋他。他用古希腊两个神话构成的两个情节,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来证明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亲近母亲的结论。他的这种以泛性论为支撑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的反抗,同时,他把性的问题大胆的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注意研究心理的自身规律,重视性心理对常人的心理神经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他的研究方法上是值得质疑的。它采用非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喜欢用面谈、自由的联想以及梦的解析等方法来研究少数临床病人的生活史,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大众,如并没有证据说明可以从人的口腔期及肛门期的活动预测其今后的人格,也没有证据说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那五个时期。另外,他忽视了人的性心理的社会性,夸大了人的性心理的作用,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化的境地,他也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用一个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自我心理学创始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1、婴儿期——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或来的岁月中,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学步期——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 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强烈的个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自信能够在障碍之海顺利航行,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他人。 3、儿童早期——主动性对内疚(3~6岁) 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儿童通过寻找游戏玩伴、学习怎样组织一个游戏以及参与其他的社会性活动,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说服来处理挑战;他们发展了自己的企图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地发展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2009.4)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生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2006.7)11.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下列哪项属于找水喝的诱因?( ) A.水B.口渴C.寻求水源D.喝水 (2008.7)1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 A.低B.高C.中等D.不变 (2006.7)1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加大会表现得()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006.4) 10.在困难复杂的学习或工作中,其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关系是()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 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肛门排放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冷酷攻击性的凌乱和无序的。 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认为3岁至6岁时心理性欲的第三个阶段快感的满足来自于生殖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 段理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在我们的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考试中,都会复习到这样一个知识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理论一般在考试中呢不全是大题考察的,多为细碎的小知识点的选择题考察。那么如何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这方面的理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吧! (一)、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婴儿根本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饿了或者难受的时候就会哭闹,这种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这一品质,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及时出现,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希望,父母的声音啊、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啊、表情啊使得孩子感觉到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建立起了信任感,那么如果家人没有及时出现,孩子发出的希望信号无人理会,那么这个环境就无法信任了,所以冲突没有解决好获得的是不信任的话以后一旦去了陌生环境中就会充满焦虑。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

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幼儿主动行为结束后却受到了负面的反馈(如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在这里,咱们来区分下上面的儿童早期和学龄初期。学龄早期是孩子做了这件事后获得的反馈,而,儿童早期呢是说,我还没做,家长就干预或者包办,所以我们用下面这个截图帮大家区分。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如孩子在学习经常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心理学动机和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心整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着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着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精心整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意识称为????说的“????????为,“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 4.图片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动机的产生: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性动机人类所特有。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德西效应。 (三)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1、主导动机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

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 (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2、情谊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 一般来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 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 X理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

最新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1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同步练习 2 3 一、名词解释 1.动机P162 2.需要P163 3.诱因P164 4.生理性动机P165 5.社会性动机P165、P167 4 5 6.外在动机P166 7.交往动机P168 8.成就动机P170 9.工作动机P172 10.匮乏动机 6 P173 7 11.成长动机P173 12.情绪情感P175 13.心境P178 14.激情P178 15.应激P178 8 16.道德感P178 17.理智感P179 18.美感P179 9 二、单项选择题 10 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P178 11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 2.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P178 13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4 3.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P178 15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6 4.人对认知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为( )P179 17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8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 )P178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成就感 19 20 6.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

行为。( )P178 21 22 A.社会需求 B.生理需要 C.态度 D.体验 23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P175 A.交往 B.需要 C.态度 D.生理需要 24 25 8.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P178 26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7 9.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是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是( )P178 28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29 10.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指的是( )P178 3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1 11.人在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被称为( )P178 32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33 12.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P178 34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5 13.人在认知活动中,在追求知识、真理的过程中,在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36 ( )P179 37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8 14.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 )P179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39 40 15.人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这是一种 ( )P18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张昱教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协作、独立、自信等健全人格特征的儿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作出了回答。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

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在儿童期,埃里克森这样描绘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 ⑴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得到信任的儿童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缺乏信任的儿童则不可能怀有希望。 ⑵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这些活动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但同时也使儿童从此便介入了自我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具有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