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加拿大社会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比较3

中国加拿大社会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比较3

中国加拿大社会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比较3
中国加拿大社会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比较3

中加社会文化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变化的比较

Czinkota & Ronkainen曾将文化定义如下:文化是指给定社会中由于人们可识别的行为方式特征整合而成的体系。它包括给定社会的群体想、说、做、行的方式,即这个社会群体的习惯、语言、物质成就、共同的态度和情感体系等。

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群体行为。国际市场营销的成败,十之八九是由于文化因素造成的;消费者对产品接受与否,均是其文化意识的反应。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文化差异必然不同国家消费行为的不同。中国和加拿大消费行为差异就是一个例子。

下面,文章将从语言,教育、社会组织以及物质要素等几方面来比较中加消费行为的差异。

1语言角度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获得认可的地区语言包括全部第一民族语言。其他主要语言有粤语(853,745人)、意大利语(469,485人)、德语(438,080人)、旁遮普语(271,220人)。由于加拿大曾为针对不同地区如英国文化为主的安大略省,法国文化为主的魁北克省及东方文化色彩较重的卑诗省的交易对象,订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以适应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市场特性;例如:加拿大要求产品包装说明须有英、法双语并列,魁北克省则更要求须以法语说明为主,英语为辅;各种官方或正式法律文书,均须以英、法文并书;商场上英文为主,惟魁北克省以法文为主。英语以直白坦率为主要特点,因此,加拿大人在交易谈判中诚恳、直率,不预留太多空间,以便讨价还价。因此,而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产品说明书都使用汉语,有些为满足一些特殊需要还附带英语翻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谈吐含蓄、温和,在交易中多预留出足够空间,在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后最终达成协议。

2.中国与加拿大在经济环境上差别巨大,这种差异是导致中加消费行为各有特点。

加拿大是民主法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西方发达的七国工业集团之一,税率优惠,企业经营环境宽松,政党政策连续,政府运营规范,是世界上最稳定最具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之一。并且,加拿大是契约社会,法律和信用是加拿大人尊崇的普遍价值观。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以“快”为主,以好为辅,近几年来逐渐倡导又“好”又“快”。

加拿大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大社会小政府,私营经济是加拿大经济领域的主导,鲜有国营企业。并且,加拿大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成员,积极鼓励进出口。因此,消费品市场供给充足、供给结构相对合理。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品、劳务和闲暇之间有完全的选择自由,只要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他总能得到所要选择的各类消费品。一般的购物,没有使用过的物品(有些商家甚至可以接受初期试用)都可以要求退货换货或退款,但是一定要有原来的购物收据,在商家所订一定的限期内,携同原包装向原购商家的“顾客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2.4社会阶层分布角度

加拿大是典型的橄榄型的社会分层分布。阶级分化依然存在的同时,加拿大社会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层,形成了橄榄型社会结构。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统计,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入总额分成几部分:1999年,低于10000 加元的占家庭总数的8.5%,在10000—19999加元之间的为17.8%,20000—29999加元之间的为17.9%,30000—39999 加元之间的为15.7%,40000—49999加元之间的为12.4%,5 0000—74999加元之间的为17.6%,75000加元以上的为10.2%(税后)。收入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大部分加拿大人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过着富有的生活,一般都有宽敞的住房和汽车,有一笔自由支配的收入可以用于旅游。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个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当这个群体在人数上成为社会的多数时,其生活、消费方式就保证了社会有庞大、可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稳定、持续的有力保障。在加拿大虽然有极其富裕阶层的存在,但是,生活中我们并没有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阶层的刺激,社会上仇富心理也没有那么严重。富人们也比较低调,从一个人的外表、穿着、行事风格上,你很难判断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

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是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工人和农民是目前中国人数最广大,社会地位最低、经济收入最差,所获社会保障最少的阶层,他们是社会结构中最庞大最底层的一级;以城市白领为主的中层远远低于庞大的底层人数;而由国家权力的实际控制者和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极少数人组成的社会群体,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顶层。工人和农民经济收入有限导致购买力水平低,由于财富分配不均,中国的仇富心理十分严重。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中国人十分看重面子及尊严,很多富人也就不怎么低调了,争相购买奢侈品。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国家之一。

3社会政策

加拿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当完善,联邦、省、市三级政府和原住民地区都设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多方面。 (1)在生育方面,妇女生育享受一次性婴儿出生津贴,多生可多得。有子女的家庭可获得幼儿津贴和生活补贴,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伤残儿童还有额外补贴和专项津贴。(2)在教育方面,大学以下阶段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大学以上阶段的学费也相对较低,而且每年还可获得一定的购买课本的税收优惠,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研究奖金全部免除所得税,具备条件的还可申请学生贷款计划。(3)在就业方面,有惠及整个联邦的就业保险计划,雇主每月为雇员缴纳失业保险,雇员一旦失业就可以申领失业救济,通常可连续领取50周,

约为原薪水的50%一70%。如果一年后还未找到工作,还可以领取社会福利津贴。(4)在医疗方面,加拿大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健体制。每位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不论其财富和地位状况,看病均可免费享受问诊、化验、手术、住院等一条龙服务,费用由联邦和各省分担。(5)在养老方面,有老年保障计划和加拿大退休金计划。凡65岁以上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只要成年后在加合法居住满lO年以上,不论是否工作过,均可提出申请并按居住时间长短领取老年保障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消费者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大胆消费。这使得加拿大人可以大胆消费,无后顾之忧。

由于中国的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在“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这4个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在养老和医疗方面,近几年7亿农民刚刚享有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在教育方面,存在教育费用昂贵和教育设施不全的问题,除九年义务教育外,家长要承担子女的全部学费,偏远山区地区缺少或没有学校。(3)在住房方面,面对不对攀高的房价,中国消费者表示压力巨大。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国人忧患意识特别强,“未雨绸缪、以防不测之需”是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奉行的消费信条。

社会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和加拿大国民消费行为差异巨大,只有认识到其中奥秘,才能在国际上更好的营销自己的产品。

1前言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无时无刻不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在这些环境因素中,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体现出十分复杂的特征。体育作为文化的一种,同样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文化是对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最为深远、最广泛的环境因素之一,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在群众体育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因素对群众体育行为的影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模仿、接受、学习而形成的。文化本身的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再加上文化的普遍性,使得大多数居民在价值观念、体育消费行为准则上是趋于一致的。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总体上受到强有力的冲击。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同样处于这一观念的冲突和变动中,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群众体育行为的影响出发,分别对亚文化、跨文化群体体育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为下一阶段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文化角度的建议与参考。2中国传统文化对群众体育行为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来源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990230070 课程中文名称: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Exploring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4 学分:2 适用专业: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2012级专科段 先修课程:英语网络阅读 开课院系:小学教育系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本课程是以英语为授课媒介,重点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宗教、政治、教育、体育、经济、娱乐等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背景性人文学科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和变迁、各国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当今英美的流行文化。主要任务在于扩展学生的文化和社会视野,引导他们注意到英语语言内在的文化土壤、英语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语言和产生其语言的社会的一致性、相关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英美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促进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奋斗的人才。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人文特征、宗教、社会、教育与文艺等基本情况,包括社会各层面的发展和特征表现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摘要: 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做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

西方现代谈判理论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西方现代谈判理论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跨进了谈判领域,英美等国仅商务谈判人员就占人口的5%以上。谈判学在西方现代管理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把谈判学作为培养现代政治、经济、管理、外交、政法、教育等人才的重要课程,有的国家还成立了全国性的谈判学会。在西方激烈的竞争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谈判理论,其原则与方法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日益显示出其对谈判实践的指导作用。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尼尔伦伯格的"谈判需要理论"。在与科罗合著的《How to Read a Person Like a Book》和他自己所写的《The Art of Negotiating》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约翰·温克勒的"谈判实力理论"代表著作是《bargaining for Results》;费希尔、尤瑞、雷法等人共同提出的"原则谈判法"("Principled negotiation");卡洛斯的《The Negotiating Game》,从美国人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谈判中策略的运用;等等,其中的"原则谈判法"被誉为"西方谈判理论的集大成者"。原则谈判法的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始终强调在触及实质问题时,人与问题一定要分开分别处理;第二,主张谈判的重点应放在利益上,而不是立场上,因此必须随时把握住谈判各方的利益,尽量克服立场的争执;第三,在决定如何实施方案前,先构思各种可能的选择,谈判者应该安排一段特定的时间,构思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努力避免或削弱各方利益上的冲突,为对方谈判者主动提供某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提案的机会;第四,坚持客观的标准,谈判者应设法引入尽可能多的具有科学优点的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不容易受到非难,而且以客观标准而不是以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沟通和交际会更加顺畅;通过对客观标准的引入及其应用来逐步达成协议,有利于提高谈判效率,减少无谓的争执。纵观西方谈判学的研究和实践,除了对谈判本身固有规律的研究外,还特别注重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传统与习惯对谈判活动的影响,特别针对东方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谈判方略。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加以重视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涉外商务谈判的已方优势首先来自于对对手的了解,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制约对手的长处。搞好谈判,除了谈判者的个人气质、谈判心理因素外,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国家制度等影响下形成的谈判习惯及体现在这些习惯中的谈判作风,对于谈判活动的成败,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冲突,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冲突在谈判中的体现 不同的文化特性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上。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就是其特有的文化根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在谈判过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说"体面"。在谈判桌上,如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作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则看重利益,在"体面"和"面子"二者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以至有的西方谈判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告诫在和中国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国民性。

国际社会文化环境

摘要: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任何物体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样,企业同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联系,也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社会、历史传统基础上形成的特定价值观念、信仰、思维方式、宗教、习俗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人们去感受它的存在。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营销中,企业要通过满足异国顾客的需求来获得利润,就必须在此之前对此目标国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既分析国际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影响。只有在了解各国间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的进行跨国性的营销活动。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教育宗教风俗 一、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 在企业面临的诸多方面环境中,文化环境是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它不像其他环境因素那样显而易见和易于理解,却又无时无刻在影响着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文化作为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涵盖面很广,它是人类在一定文明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活动中一再重复的情感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信仰、态度、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等。 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国际社会文化因素 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即所存在的社会文化也会不同,也正是这些无形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各国人们不同的欲望、行动、和态度,同时影响着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中的文化环境。所以,国际市场营销管理者要想顺利地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一定要先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1.语言 语言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3000种,而每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代表,在国际营销策略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语言是国际营销中人们互相沟通的主要工具,它集中体现各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国际营销人员必备12条素质中明确表明作为国际营销人员要精通地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言。爱德华·豪尔指出,在低背景文化中,信息的表达比较直接明确,语言是沟通中大部分信息的载体。在高背景文化中,一条信息的语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比之前一种文化要少,大部分的信息隐含的沟通接触的过程中,涉及参与沟通人员的背景、所属社团及其基本价值观。同一句话、同一句话、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表明的意思也大不相同。 例如,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凡是用数字“4”表示的营销品都很难销售,因为数字“4”其谐音与“死”相似。再如,触摸鼻子的手势在英国表示“小心”的意思,在意大利则表示“正在受骗”的意思。这就表明一名成功的国际营销人员必须具有娴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熟悉当地的文化背景基础上,还要了解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及非语言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进行相互交流,达到预期目的。 2.教育水平及受教育程度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一致的。一个国家及地区的教育水平往往影响着这个国家及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高低,而各国的教育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的各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相对较对较高,人们受教育程度较高,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表、特色的要求较

加拿大历史与文化选修课作业

一、加拿大的历史溯源 加拿大的历史是从印第安和爱斯基摩等原住民的历史开始的,10世纪以后,西欧的足迹才开始踏上这片土地。最初先是海盗来到加拿大东部,此后从欧洲人进行探险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北美大陆的历史在此阶段迅速展开。 16世纪。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 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

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 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认加拿大自治权,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联邦,7月1日也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并签署《加拿大宪法草案》即现行的加拿大宪法。 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 1931年,加拿大的内政外交正式脱离了英国的从属关 系,得到了完全的自治权,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后 也获得与英国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 1945年加入国际联盟,并于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正式稳固了其在国际政治方面的地位。 1965年,加拿大制定了自己的国歌,国旗。 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1999-2000年3月NUNAVUT成为10个省,2个特区之后的第13个区域加入联邦。 二、加拿大国名的由来 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Québec),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cona"。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K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

加拿大的英文介绍

Canada 系别:外语系 专业:商务英语 组名:加拿大组

小组成员: 周蒙蒙梁菲菲郭秀秀常丹王瑞敏李影苏汝南崔露露孟婉 主讲人:孟婉崔露露王瑞敏 操作人:梁菲菲 分工: 孟婉李影苏汝南崔露露 The National Flag and Geography 周蒙蒙梁菲菲郭秀秀常丹王瑞敏College life and Multiculturalism

The national flag. The Maple Leaf The Canadian red and white maple leaf flag is officially called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The Canadian flag shows a stylized red maple leaf with 11 points on a white background, with red borders down each side. The Canadian flag is twice as long as it is wide. The white square containing the red maple leaf is the same width as the flag. The red and white used in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were proclaimed the official colors of Canada in 1921 by King George V. Although the maple leaf did not have official status as an emblem of Canada until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national flag in 1965, it had historically been used as a Canadian symbol, and was used in 1860 in decorations for the visit of the Prince of Wales to Canada. The 11 points on the maple leaf have no special significance. Geography Canada is a country in North America, extending from the Atlantic Ocean in the east to the Pacific Ocean in the west and northward into the Arctic Ocean. It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country by total area. Canada's common borde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south and northwest is the longest in the world. Canada is a federation composed of ten provinces and three territories. In turn, these may be grouped into regions: Western Canada, Central Canada, Atlantic Canada, and Northern Canada (the latter made

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

1.他提出的论据相当不充实。 The argument he put forward is pretty thin. (词) 2.我们确信,年轻一代将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 our trust.(短语) 3.他七十岁了,可是并不显老。 He was 70, but he carried his years lightly.(句) 4.他这个人优柔寡断,而且总是反复无常。 He was an indecisive sort of person and always capricious.(词) 5.调查结果清清楚楚地显示病人死于心脏病。 The investigation left no doubt that the patient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短语) 6.这类举动迟早会被人发觉的。 Such action couldn't long escape notice.(句子) 7.有利必有弊。 There is not any advantage without disadvantage. (双重否定) 8.我们在那个城市从未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受歧视。 In that city, we had never suffered discrimination because we were Jews.(否定转移)

《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307052281 2. 课程中文名称: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 3. 课程英文名称: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Major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an Introduction 4. 课程总学时数:36 3. 课程学分数:2 4. 授课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高职二年级 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高职专业的一门语言类专业任选课,主要以英语为媒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和阐述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本课程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改善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的跨文化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和跨文化语言转换的准确性得到加强,以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国际商务活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了解和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掌握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文化修养,加深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英美两个典型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当前现状及发展前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有关英美两国的社会基本构成、文化传统、经济科技发展等基本知识外,同时也提高自身对英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师也可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且能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电影,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英语国家概况加拿大历史与文化

一、加拿大的历史溯源 The origin of Canada 加拿大的历史是从印第安和爱斯基摩等原住民的历史开始的,10世纪以后,西欧的足迹才开始踏上这片土地。最初先是海盗来到加拿大东部,此后从欧洲人进行探险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北美大陆的历史在此阶段迅速展开。 The history of Canada started with the aborigine of the Indians and Eskimos.Since the 10th century,the footprints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have started to brand on this new land.The first vistors are a gang of pirates after which , the Europeans have started their expedition and explorations which has been enduring to the contemporary times.

16世纪。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 In the 16th century,the French dreamed of discovering and having control over more and more territories as well as widening their trading realm to let their religious belief being accepted all over the world. 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 The “Seven Years War ”broke out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in 1756 and lasted until the year 1763.The France were the side to lose the war and Canada was officially made to be the British Territoty through the signing og the Paris Treaty. 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认加拿大自治权,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联邦,7月1日也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 On July 1st ,1867, 《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were passey by the British parliament which formally admitted the autonomiy of Canada and Canada by then consisited of four provinces: 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 Afterwards,Britain made NOVA SCOTIA,NEW BRUNSWICK. combined into a new federation which became the earliest dominion under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ther provinces took turns in joining this federation.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并签署《加拿大宪法草案》即现行的加拿大宪法。 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 权。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3版)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 赵蜀蓉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54) 摘要:中加建交33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加拿大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加两国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国经济增长与繁荣以及在应对恐怖主义、国际犯罪和环境恶化的挑战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基础。中国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安全上相互信任,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理应成为中加合作最重要的基础。中加关系应该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典范。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合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D 8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5)01)0263)03 收稿日期:2004-09-12 基金项目:该文得到电子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J X04649)。作者简介:赵蜀蓉(1966-),女,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 一、中加全面合作的政治及经济原则 随着中国入世,中国必然与其合作伙伴取得双赢局面,在世界经济贸易舞台上争取了一个完全平等的权利。温家宝总理就加强中加全面合作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继续加强两国高层及各个级别的交往,建立就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等战略问题进行磋商的部级协调机制;第二、加强双方在能源、环保、电讯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以资源换市场、以技术促投资,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模式;第三、大力促进两国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第四、加强两国在维和、安理会改革等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保持密切的磋商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四点建议实际上就是中加合作的基本策略,它代表了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中加关系,愿与加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将促进加拿大全面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包括与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也将积极加强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 在经济上,由于中国承诺遵守规则,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发展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更为世界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提供了许多商机。中国仍将 加强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履行入世承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将成为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加经济的合作应该不断把双方现有的优势变成双边经贸往来新的增长点,使两国及其企业从中得益。中加经贸交往应以双方主要互补产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 带来的良好机遇,使我国企业通过实现市场多元化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巩固扩大我在加拿大当地的出口市场,同时积极支持加方企业努力增加中国急需的资源性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只有中加企业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以不断深化,才能使中加政府、企业和人民从中受益。 二、中加全面合作的文化基础 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倡导的是一个各种文明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相互借鉴的社会;中国和加拿大主张的是一个所有国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的大家庭;在此相似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维护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地球村。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热爱和平、善邻容恕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和为贵0,即天下太平、和睦相处最为重要。中国素来就是一个爱好和 263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2016-06-10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文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技能性文盲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长时代进入多元化成长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长、是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化背景讲课教案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 化背景

二十世纪欧美社会文化背景 一、政治经济 20世纪前半叶,欧美历史的基本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在世界1914年至1945年的30年间,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历时4年3个月零10天。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39个国家、15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卷入战争。死亡人数约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人口。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分别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逐步扩大为全面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1939-1945)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战争。5000多万人在战火中丧生,造成经济损失4 万亿多美元。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各国局势动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了两次世界范围的革命高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声中,俄国人民取得了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经过反法西斯战斗的洗礼,欧洲一系列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00年,大洋洲100%、南洋各岛98.8%、非洲90。4%、亚洲56。6%、美洲27。7%沦为殖民地,此外,亚洲还有14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中国、波斯、土耳其等)沦为了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到期20世界70年代中期,已有80多个新兴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欧洲殖民帝国于19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建构的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战争与革命不仅打乱了既有秩序、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而且也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欧美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下,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格局。欧美大局势从“战争与革命”演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在二次大战中遭受到严重破坏,战后30多年里,苏联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重工业、冬天工业、军事工业等方面更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后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大幅度调整了内外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广泛兴办国有企业,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提供社会福利。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资本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阶段。经过改革调整,西方资本主义转危为安,恢复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出现繁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5。5%,超过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任何时期。1989-1991年,制度僵化和改革步入歧途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有史以来严重的挫折。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元主宰下的多极并存竞争的新格局。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广泛兴起,使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清晰,国家之间的分工日益模糊。到20世纪末,全球跨国母公司达6万多家。它们近年着世界生产的40%,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众多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超越民族国家,在协调国际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标志冲世界经济体系已经进入国际垄断资本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加拿大的社会环境

加拿大的社会环境 地理: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达北极圈。加拿大东北方和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和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世界面积第二大国家。 气候:加拿大属于典型的北欧型态的大陆性气候,气候比较寒冷,夏季时间短暂,冬季时间漫长,但其四季分明,人口集中在东部和西部沿海一带,以及靠近美国的哈得逊河流和五大湖地区,气候整体而言较为温暖湿润,选择在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的初夏到初秋访问加拿大 自然资源:加拿大是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水平而且能源资源充足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依靠自然资源。加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为占全国总面积的44%,居世界第六。加拿大还是世界上第三的产矿国。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二位。铜、铁、铅、钾、硫磺、钴、铬、钼及鱼类等产量相当丰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0亿桶。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为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 旅游:加拿大以其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最佳旅游黄金季节是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可以体会加拿大别具风情的清爽夏季和枫叶层林尽染的秋天。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邀上几个好友在洛矶山脉的环道,进行一场激情的越野车道环绕比赛,感受冬日的魅力,又或者在白雪皑皑的冰地上来一场滑雪溜冰竞赛,然后在运动过后,来到附近的温泉享受全身心的放松。 景区:锡格纳尔山、哈利法克斯城堡、多伦多电视塔、卡博特之路、芬迪国家公园、白求恩故居、尼亚加拉瀑布、温哥华水族馆、卡皮拉诺吊桥公园、蒙特利尔旧城、加拿大落基山脉公园 风俗与文化 文化加拿大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被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引以自豪,它不但是区别于其他移民输入大国的显著标志,而且是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土节日:班夫艺术节、路易斯.雷尔会审、Folklorama、斯特拉福德节日、几耳夫春节、卡瑞巴纳、萧伯纳纪念日、国际爵士节、奥佛饰、米罗米奇民俗音乐节 美食 量足价廉可以说是加拿大菜的特色。在加拿大东西为海所夹的广阔国土上有着无数的湖泊和河流,有辽阔的适合于农产牧畜的土壤。各地均不缺乏新鲜海产品、农产品、肉类等食品素材。两大洋岸是鳕鱼、鲑鱼的宝库,而淡水湖和河浅中则盛产鳟鱼、鲈鱼等。大西洋沿岸的纽芬兰岛和爱德华王子岛所产的龙虾、大西洋鲑鱼、贻贝、海扇等海鲜,既有清煮的清淡味道,又有味道浓郁的蚬肉汤等。提起加拿大就自然令人想到枫树果露、马铃薯、小麦粉和畜产品。 外交 同中国关系 中国和加拿大自1970年10月13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中加两国自上世纪50年代就有民间贸易活动,正式贸易关系始于1961年中加签订的小麦协定。自1970年两国建交并于1973年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顺利,友好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加经济贸易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已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发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

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

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

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从东汉政权崩溃到随灭亡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则要上溯到东汉末年时。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这就为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 第一,长期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是这时期历史最突出的特点。在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处于分裂动荡之中。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因而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其他各阶层也深受战乱之苦。因而描写动乱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统一愿望,成为这时期文学最强劲的主题。 第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互相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又一个特点。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某一政治集团,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诛锄异己,并与执政集团相抗衡,最后取而代之,是这一时期朝代更迭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废立双方,宗室之间,常常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而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往往诛锄异己,甚至滥杀无辜。这样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统治处于极端恐怖的状态之中,士人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心中充满了苦闷,文学表现上则多隐约曲折。从西晋灭亡到隋代统一,北方主要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他们与南方的

汉族政权构成长期对峙的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加剧了民族的矛盾与斗争,阻碍了北方经济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两一方面,在长期的矛盾,斗争,磨合,相处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民族的大融合。这种民族的对峙,杂处与交融,也给文学带来重大影响,使得北方文学少婉曲而多朴质,少细腻而多粗犷,少柔情而多刚健。 第三,寒门与士族矛盾尖锐,知识分子极端压抑,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两外一个特点。门阀制度的腐朽性在当时显而易见。它不辨贤愚,优略,凭血缘和门第来确定地位,授官用人。世族大姓都过着清高悠闲,富贵尊荣,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生活。而贫寒之士则拒之门外,虽有旷世之才也得不到重用,他们穷愁潦倒,饱受冷落,内心凄凉,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使用文学的形式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批判社会政治的黑暗,倾述深重压抑下的愤慨之情。这些构成了这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第四,与社会的长期混战,政权的频繁更迭相应,这时期的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适应汉代封建统一帝国的需要而确立的文化统治思想。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思想解放之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时代。老庄思想在这一时期最为流行,并在此基础上汇融《周易》形成了玄学。老庄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追求“绝对自由”,这就给生活于高压政策下的士人们提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