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哲学常识复习提纲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观点)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按规律办事。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要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就必须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搞好局部,以便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发展的观点(规律性、原因、状态、趋势)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2、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含义)

3、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充分重视内因,同时不忽视外因。

4、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新的量变。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5、事物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同时,正确对待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客观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反对一风吹,一刀切。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有什么指导意义(1)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4、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l)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三、认识论部分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多变易失,凭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联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方法论: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区别:含义、阶段、可靠程度不同。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原理: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应当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移,逐步深化,不断扩展。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二者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的分析。

方法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四、价值观、人生观部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含义、本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理内容: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关系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方法论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原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社会发展制约个人活动。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推动社会发展。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哲理内容:人生价值的含义(贡献和索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6、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哲理内容:理想与现实是辨证统一的,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把握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同群众实践相结合,实现两个境界。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 ㈠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则方法论为: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从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时间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宇宙中也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之中。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注:分析材料时,通常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6、规律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

(1)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were 222 people ____1____ (report) to be billionaires(亿万富翁) in 2003. The ____2_____ of these is Bill Gates, worth at least $ 41 billion, who made his money ____3____ starting the company Microsoft. Mr. Gates was only 21 years old _____4____ he first helped to set up the company in 1976. He was a billionaire _____5___ the time he was 31. ____6____,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people who have made lots of money at even ____7____ (young) ages. Other young people who have struck it rich include Jackie Coogan and Shirley Temple. ____8____ of these child actors made over a million dollars ___9____ (act) in movies before they were 14. But ___10___ youngest billionaire is Albert von Thurn und T axis of Germany, who, in 2001, inherited (继承) a billion dollars when he turned 18! (2) Finishing their shopping at the mall, a couple discovered that their new car ____1_____ (steal) .They filed a report____2____ the police station and a detective drove them ____3____ to the parking lot to look for evidence. To their ____4____ (amaze), the car had been returned ___5____ there was a note in it that said: “I apologize for taking your car. My wife was having a baby and I had to rush her to the ____6_____. Please forget the inconvenience. There are two tickets ____7____ tonight's Mania Twain concert.” Their faith in humanity restored. The couple attended ____8____ concert. But when they returned home, they immediately found ____9______their house had been ransacked (洗劫). On the bathroom mirror was ____10_____ note: “I have to put my kid through college somehow, don't I?” (3) People _____1___ (liv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de different kinds of words. Today there are about fifteen hundred _____2_____ in the world. Each contains many thousands of words. A very large dictionary, for example, contains four ___3___ five hundred thousand words. But we do not need ____4____ these. To read short stories you need to know only about two thousand words. ____5_____ you leave school, you will learn only one thousand or more. The words you know are called your vocabulary. You should try to make your vocabulary ______6___ (big). Read as many books as we can. There are a lot of books _____7____ (write) in easy English. You will enjoy them. When you meet _____8____ new word, look it ____9_____ in your dictionary. Your dictionary is your _____10_____ (much) useful book. (4) When you are in England you must be very careful in the streets ____1_____ the traffic drives on the left. Before you cross a street you must look to the right first _____2____ then the left. In the morning and in the evening when people go to or come from ____3____, the streets are very busy. Traffic is most ____4___ (danger) then. When you go by bus in England, you have to be careful, ____5____. Always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基本观点归纳 利川二中牟方利 唯物论 一、基本原理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自然是客观的,即自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社会的客观性原理 内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5、规律是客观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知识归纳 高考政治五:怎样坚持(做)类知识归纳一、哲学常识(一)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必须承认“实际”是客观的、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既看到实际的这一面,又看到实际的那一面,做到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防止片面地把握实际; 3、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变化性”,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但是,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而是要将正确意识、科学理论以及先进经验与本地、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5、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不是被动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二)如何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1、自觉树立正确意识,这是发挥正确意识作用的前提。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意识,有利于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引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使正确意识同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3、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来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只有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指导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

观相统一。 5、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还必须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三)怎样才能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要掌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事件有巨大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3、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来运用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四)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1、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任何人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首先正视客观规律的存在。 2、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利用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4、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观点。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5、按客观规律办事,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而且要区分同一事物的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做到具体的、历史地把握规律。(五)如何解放思想的?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2、解放思想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3、坚持发展的观点,要与时俱进,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456 2020-01-26

哲学常识(上) 257、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58、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259、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60、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26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62、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63、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264、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 265、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 266、物质和意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267、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268、从本质上看,宗教是鬼神观念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269、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270、人的意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相对独立性。× 27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 272、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7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74、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75、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277、“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说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278、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79、有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280、意识对物质(认识对实践,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阻碍)作用。× 281、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还是相统一,是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282、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83、机会主义和主观主义都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284、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毛病是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实际。× 285、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 286、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8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28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290、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291、必须以承认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29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293、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94、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9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高二英语语法填空题20 套( 带答案 ) 一、语法填空 1.下面材料,在空白填入适当的内容(1 个 )或括号内的正确形式。 A few months ________(early), Stephanie Heller, had finished her workout in the gym when she ________(notice)a woman in the parking lot struggling to bend down. Ms. Heller offered to help her. The woman blamed old age for her incapacity, ________(explain)that she was 70. But Ms. Heller was 71. "This woman felt every bit her age." she recalled. "I don't let age stop me. I need a good mood, really. I love singing and dancing with all the young friends I ________ (make)over the years. I'm only as old as I feel." Each of us has ________actual age, the number we celebrate on birthdays. But some 50-, 60-and 70-year-olds look and feel ________(youth), while others do not. Scientists measure these differences by looking at age-related things like skin elasticity, blood pressure and so on, finding some ________(connect)among them. People ________a healthy lifestyle and a fortunate genetic inheritance( 承 )tend ________(score) "younger" on these assessments. When scientists ask, "How old do you feel, most of the time?" the answer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age given is a virtual one, ________is called "subjective age". 【答案】earlier ; noticed ; explaining ; have made ; an ; youthful/young;connection/connections ; with ; to score ; which 【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明文,有的人看起来比年小,是因健康的生活方 式,好的基因人看起来更年,研究一个人的心可以反他的主年。 ( 1)考形容。根据后文的had finished 去完成,可判断事情生在去之前,a few months earlier几个“月之前”,可以和去完成用,故填earlier 。 ( 2 )考。根系句子可知此是从句,此考固定句型 had done ? when(从句用一般去 )做完某事突然就??,故填 noticed 。 ( 3)考非。分析句子可知此是非作状,主the woman 和explain(解)之是主关系,用在分,故填explaining 。 ( 4)考。分析句子可知此是定从句,根据下文的over the years(在 去几年里 )判断句在完成,主I,故填 have made。 ( 5)考冠。age 的可数名,此是泛指,用不定冠,又actual 是元音音素开,故填an。 ( 6 )考形容。此填形容作feel的表,youth的形容是young和youthful ,故填young/youthful。 (7)考名。此填名作 finding 的, connect 的名形式 connection 可数名, some 可以理解“一些 / 某个”,故此可以用名数形式,也可用复数形式, 故填 connection/connections 。 (8)考介。句意:有健康生活方式和好的基因的人向于在些价中得 高分。分析句子可知此填介,再合句意表示“有”的介是with ,故填 with 。 ( 9)考非。tend to do sth 固定短,“ 向于做某事”,故填 to score。

哲学常识复习思路和策略 一,总体思路: 按照”概念——原理——方法论——反对——联系实际“五个环节复习. 如: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联系实际这五个环节复习的价值在于,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的理解能做到比较准确和全面.虽然解答问题时通常'不川反面观点,但在选择题屮可能会出现反面观点做干扰项,所以复习时必须知道每一个正而知识相对应的反而观点是什么;而且,了解反而观点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正而知识,这是很冇效的复习方法. 二,具体策略: (一)立足'四点”,打好基础. 1, 夯实基本点 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并非意味着基础知识的不重要,相反,要提高能力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把握和灵活运用基础之上,否则,所谓的能力必将是沙丘之塔,空中楼阁,因此,高考复习首先就要过好基础知识巩固关. (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有关基本概念.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反映了考牛的理论水准和对政治,经济,社会现彖理解的程度.近几年来的高考中,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述是主观性试题,基本概念的考杏都予以高度重视. 所谓准确把握基本概念,首先是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是要能对概念的基本内容进行完整归纳;再次是要以概念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立体分析,形成小的知识网络?在分析和整合知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挖掘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而不是生拉硬扯, 这有利于形成新的知识系统,便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记忆. (2)帮助学生树立专题思想,构建主干知识网络.在复习屮,我们依据教材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程度,把教材分成若干专题,分析专题内部知识结构和各专题Z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主干知识网络,这有利于我们在冋答问题吋能够迅速有序地提取知讥灵活地运用知识,使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哲学常识,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专题,即唯物论,辩证法, 认识论,人牛观. 以辩证法为例,我们引导学牛编写如下的主干知识结构图: 联系的含义 普遍联系的原理坚持用联系的 联系观联系的客观性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构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成事物是运动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含义,实质)坚持用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的观点看 发展观原因(内因和外因)问题 辩 动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证 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 法 矛盾的含义及其理解坚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

高二英语语法填空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语法填空 1.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形式。 "Living within 300 metres of green space ________ (associate) with greater happiness, sense of wor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says a new study. ________ (use) data from UK government's Annual Population Survey (APS) of 25518 people, the researchers show that people ________ live within 300 metres of green space have significantly better mental well-being. "A lot of research focuses ________ poor mental health, or single aspect of well-being like life satisfaction. What makes our work different is the way we consider multi-dimensional mental well-being in terms of happiness, life satisfaction and worth," said Victoria Houlde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The study, ________ (publish) in the journal Applied Geography, found that there is a very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green space around a person's home ________ their feelings of life satisfaction, happiness, and self-worth. Green space within 300 metres of home made the greatest ________ (differ) to mental well-be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access to green space was ________ (important) than lifestyle factors such as employment, income and general health. "By ________ (combine) advanced statistical and mapping methods, we've shown that the effect is real. ________ (basical) we've proven what everyone has always assumed was true," said Scott Weich,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答案】is associated;Using;who或that;on /upon;published;and;difference;more important;combining;Basically 【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一项新研究称居住在300米以内的绿地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这项发表在《应用地理》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家周围的绿地数量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很强的关系。这种影响以及得到证实,它是真的。 (1)考查时态语态。句意:居住在300米以内的绿色空间,会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be associated with sth.固定短语,"与某事联系在一起",且描述客观事实用一般现在时,主语为动名词短语,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填is associated。(2)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根据英国政府对25518人的年度人口调查(APS)数据,研究人员表明,居住在绿色空间300米以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更好。本句中use做非谓语动词,与逻辑主语researchers构成主动关系,故用现在分词,填Using。 (3)考查定语从句。句意:根据英国政府对25518人的年度人口调查(APS)数据,研究人员表明,居住在绿色空间300米以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更好。本句为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people,且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语,指人,个用关系代词who或that。故填who或that。 (4)考查介词。句意: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或者说是像生活满意度这样的幸福方面。focus on/upon固定短语,"集中于,专注于",故填on或upon。 (5)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这项发表在《应用地理》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家周围的绿地数量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很强的关系。本句中publish做非谓语动词与逻辑主语study构成被动关系,故用过去分词,填published。

哲学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集锦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如物质就是有形的实体 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3、自然现象是物质现象,社会现象就是精神现象 4、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正确的意识可以直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6、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部分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凡是先行后续的关系都是因果联系 3、任何整体功能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二)发展部分 1、变化与发展只是提法不同 2、静止就是绝对不动 3、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4、外因的作用有时非常大,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5、矛盾越多,事物发展起快 6、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7、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结束 (三)矛盾观点部分 1、矛盾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矛盾 2、任何每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3、矛盾分析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5、首先解决的矛盾一定是主要矛盾 6、重点论就是一点论,就是抓重点

一疑难点 1、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难点 第一、原因:其一,从能力上看,学生还缺少辩证的思维能力,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的思维习惯一时难以扭转。其二,从具体把握观点来看,学生会认为:人们既然可以有意识地发行自然物的形态,属性,那么改造了的、发生了变化的自然物是在意识之后出现的,因此就不就不应说这一部分自然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第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划清“人的意识的对自然物的改造”,同“自然物的改变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之间的界限。抓住改造自然物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自然物“人工化”和使自然物人工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规定,从而说明人们只有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为基础,才能产生某种愿望,也只有符合自然物客观性的意愿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即能不能改造哪个自然物怎样改造那个自然物,还要以社会本身的实践条件为转移,人的意愿起不了决定作用。 2、物质这一概念也是难点 其一,原因:学生过去接触过的“物质“概念是作为自然科学概念来理解的,人们往往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而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解时难度大。第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要明确“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还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2)、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3)、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3、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举例来说明(2)理论上:从客观事物的角度分析,客观事物有其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固有的属性和规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因而人是可以认识它的,从认识的基础来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过去难以正确认识的事物,随实践的发展,今后就会正确认识它。从人的认识能力来看,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随实践的发展处于不断提高之中(3)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对“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能机械地理解 4、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含义 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最新2020高考文综考点归纳 高考文综知识点:政治部分 一、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些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等重点、热点问题是"应知应会的",也是高考中必须反映的,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关注社会重、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抓好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在假期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好知识框架。 在看课本时,既要"粗看"也要"细看"。"粗看"是把书本由"厚变北,整理出知识框架,用一定线索把各章节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细看"是把书本由"薄变厚",在前面宏观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这个框架进行丰富补充,把它充实起来。 大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为了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将每一级知识点放进一张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如何

对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呢?举个例子,我国国家对内职能四方面属于第一级知识点,那么经济职能中的四个目标、公共服务职能两方面为第二级知识点,公共服务职能中,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中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内容可以视为第三级知识点。假如把政治学科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制作一份最完备层次最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将五本书彻底读薄了,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有了最有效的武器——知识框架。 第二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对照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翻一遍书,看一看哪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哪一个知识点只注重了前两级知识点而忽视了第三级知识点,都要及时补充。读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找联系点,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在单科内部其他章节或跨越三科找到相对应的联系点,如政治常识中的以人为本,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知识点中都能找到相关叙述。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定练习题,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练习题不必多做,宜精做,首先把老师指定的单元练习类作业认真完成,重点在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然后按照章节顺序做一些专题高考题,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科解题能力。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解析:选D。回答引文题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正确。A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012·广东河源龙川中学第一次模拟)东方哲学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东方哲学史》最近完成并出版。该书共5卷,约250万字。我们之所以重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解析:选D。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A项错误,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B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项符合要求。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解析:选D。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A错误。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但必须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存在的条件,但并不能改变规律本身,故B、C错误。D的说法反映了人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自然界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4.(2011·高考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选D。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选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应选D。A、B、C虽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但不能理解为是社会客观性的集中体

高考语法填空专题训练 一 Once there lived a rich man 31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people of his town. 32 first he wante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y deserved his help. In the centre of the main road into the town, he placed 33 very large stone. Then he 34 (hide ) behind a tree and waited. Soon an old man came along with his cow. “Who put this stone in the centre of the road?” said the old man, but he did not try to remove the stone. Instead, with some difficulty he passed around the stone and continued on his way. 35 man came along and did the same thing; then another came ,and another. All of them complained about the stone but not tried to remove 36 . Late in the afternoon a young man came along. He saw the stone, 37 (say) to himself: “The night 38 (be) very dark. Some neighbors will come along later in the dark and will fall against the stone.” Then he began to move the stone. He pushed and pulled with all his 39 (strong) to move it. How great was his surprise at last! 40 the stone, he found a bag of money. 31. who 32. But 33. a 34. hid 35. Another 36. it 37. saying 38. will be 39. strength 40. Under 二 The Internet is an amazing information resource. Studen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use it as __31_ investigative tool. Journalists use it to find information for stories. Doctors use it to learn more about unfamiliar diseases and the 32_ (late) medical development. Ordinary people use it for shopping, banking, bill-pay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use it to connect with individuals from _33 countries and cultures. However, __34____there are many positive developments __35__ (associate) with the Internet, there are also certain fears and concerns. __36___ concern relates to a lack of control over__37__ appears on the Internet. With television and radio there are editors to check the accuracy or appropriateness of the content of programs, and with television there are 38 (restrict) on what kinds of programs can __39__(broadcast) and at what times of the day. With the Internet, parents cannot check a published guide to determine what is suitable __40____ their children to see. 31. an 32. latest 33.other/different 34. while 35.associated 36. One 37. what 38. restrictions 39. be broadcast(ed) 40.for 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