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

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

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
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

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为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及公安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公安信访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接待、处理群众来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公安信访窗口作用,根据《信访条例》、《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公安部关于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二、各级公安机关为方便接待群众来访、处理有关信访事项,同时又保证内部工作的安全和保密,均应设立与办公室分离、固定的专门接待场所,其规模设置应与本地区的来访群众数量、接待工作任务相适应。

(一)省级公安机关的接待场所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应分别设置群众来访候谈室、普通接访室、厅(局)领导接访室;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设置来访登记室、专用洗手间、残疾人通道等;

(二)来访量较小的省级公安机关、来访量较大的地级和直辖市中来访量较大的区(县)公安机关的接待场所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应分别设置群众来访候谈室、普通接访室、厅(局)领导接访室;

(三)来访量较小的地级、来访量较大的县级和直辖市中来访量较小的区(县)公安机关的接待场所建筑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可分别设置候谈室、接访室,两室合一的,应划定不同区域;

(四)来访量较小的县级公安机关,接待场所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

三、信访接待场所应有统一明显标志,门头挂警蓝色底白字横楣标识,书写有“公安信访”,公安与信访之间为警徽,门头标识的长度和宽度根据门面情况按照公安部制定的比例设计;门左侧应竖挂“﹡﹡省(市、区、县)公安厅(局、分局)人民来访接待室”标牌,少数民族地区可加少数民族文字名称;门右侧应挂写明来访接待时间、领导接访日时间、监督电话的“警务公示牌”(以上标牌样式附后)。

四、为方便接待工作,信访部门接待场所应配备电话、传真机等通信设备,同时可根据本地区的群众来访数量、接待工作任务等,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施。

五、为维护信访接待秩序、及时处置异常信访,应加强接待场所的安全防范,信访接待场所应配备必要的监控或取证设备,以及消防安全设备。

(一)省级以及来访量较大的地级、直辖市下属区(县)级公安机关的接待场所应配备可提取音像资料等证据的监

控设施,来访量较少的地级公安机关及县级公安机关应备有可取证的摄像、录音、照相等设备;

(二)各级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均应备有安检器、灭火器(灭火毯)等安全防范设施;因工作需要或有条件的地方可配置安检门、烟雾探测灭火系统、防爆桶(防爆毯)等设施;

六、接待场所实行柜台式登记、接待,工作柜台高度以保证接待民警与来访群众平视为准,宽度以方便交接材料以及方便登记、谈话、记录为准;

七、为方便群众信访、化解信访矛盾,信访接待场所应以便民、利民原则配备有以下必要的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候谈、接待环境。

(一)应公开本单位电话号码、寄信地址、邮政编码、接待时间、领导接访日时间,开通互联网投诉渠道的部门应公开本单位网址;

(二)配备信访群众等候用的桌椅、书写材料的纸笔、饮水设备,以及电风扇、排风扇等以保证空气流通的设施,并按本单位办公室标准配备取暖设备;有条件的公安机关可配备空调;

(三)应放置《来访人员登记单》等信访专用文书标样,应注明填写方式;还应备有政府及相关信访部门的地址、投诉电话等信息、资料。

八、要加强对来访群众的法律宣传,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应统一设置宣传栏,将《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群众信访须知》(内容附后)制版上墙,告知信访群众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的业务职能、受理范围,处理程序、办理时限,以及在信访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禁止性行为。

九、信访接待场所应落实警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来访群众监督和评议,工作台上须放置标明民警姓名、警号、职务、照片的服务牌,同时应备有来访群众意见薄,供群众监督、评议。

十、接待场所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房间应定期进行打扫、消毒,物品应摆放整齐,做到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十一、上级公安机关应定期对下级公安机关信访接待场所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建设情况纳入信访工作考评中。

十二、本规范由公安部办公厅负责解释;自2008年——月——日起实施。

附件:

1、有关场所规模标准的说明;

2、宣传栏设计说明;

3、《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内容;

4、《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宣传板效果图;

5、《群众信访须知》内容;

6、《群众信访须知》宣传板效果图;

7、《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内容;

8、《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宣传板效果图;

9、门头标识、大门左侧标牌、警务公示牌说明;

10、门头标识、大门左侧标牌、警务公示牌样式及效果图;

附件:1

有关场所规模标准的说明

《规范》中所述省级、地市级公安机关的“来访量较大的”、“来访量较小的”等术语标准,均由公安部信访办按群众到其本级公安机关的来访数量划定。省级公安机关的来访数量以2006年、2007年各省(区、市)公安机关上报《全年信访工作总结》中的数字为准;地市级公安机关的来访数量将根据信息系统后台统计的数字进行换算。

附件:2

宣传栏设计说明

《信访事项办理流程》、《信访须知》、《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等内容宣传栏应设三块宣传板分别展示,每块宣传板按以下标准设计:

宣传板上、下为蓝边,中为白底。上蓝边内分别为“信访事项办理流程”、“群众信访须知”、“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等标题,字体为白色宋体;下蓝边内中间为警徽,右侧为“XXX公安(分)局”,字体为白色宋体;中间白底为具体宣传内容,字体为黑体黑字。板面宽、高比例为3:4,具体大小各单位视墙体面积自定。材质使用有机玻璃展板、背胶写真贴纸,广告装饰钉固定上墙。

附件:3 《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内容

信访事项办理流程

↓ ↓

《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宣传板效果图

《群众信访须知》内容

群众信访须知

第一条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应遵守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第二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应

当写明信访人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

由。

公安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

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第三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设立或

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

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

过5人。

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

限内向上一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上级公安

机关不予受理。

第四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

诬告、陷害他人。

第五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访,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及社会道德

文明,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

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

阻断交通;

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3、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

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4、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

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

5、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

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

6、打横幅、举状纸、穿孝衣、吵闹及随地吐痰、乱

扔杂物;

7、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违背社会

道德文明的其他行为。

附件:6 (注:如图片不能显示,请打印该页后查看)

《群众信访须知》宣传板效果图

附件:7

《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内容

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

第一条登记信访事项,并受理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

第二条对所受理的信访事项按照职责分工转交本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警种)办理、交下级公安机关办理

或者自行办理;并对本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警

种)、下级公安机关的办理情况报告进行审核;

第三条协调办理重要信访事项;并承办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

第四条对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书面答复或者告知信访人;第五条督促、检查、指导本级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和下级公安机关的信访工作;对在信访工作中发现民警有违

法违纪行为的,向有关部门转交并提出处理建议;第六条对以下范围的信访事项受理或处理:

1、举报各种违法犯罪,反映社会治安问题;

2、要求解决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对

有关法规、政策咨询;

3、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工作的批评和建议;

4、认为公安机关对所管辖的案件拒绝受理或拖延

不办的;

5、认为公安机关无正当理由对依法提出的复议申

请拒绝受理或不予答复的;

6、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超过法定申诉

期限)或检验鉴定结论违背事实或违反法律规定

的;

7、认为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违反法定

程序、滥用职权、刑讯逼供、徇私舞弊及其它违法

失职行为的。

8、其它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第七条接待民警应警容严整,态度和蔼,举止文明,挂牌上岗,并不得有以下行为:

1、冷、横、硬、推等粗暴行为;

2、在接待场所以外的地方私下接待信访人;

3、接受信访人的馈赠、宴请和其他消费;

4、委托信访人办理私事。

附件:8 (注:如图片不能显示,请打印该页后查看)《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宣传板效果图

附件:9

门头标识、大门标牌、警务公示牌说明

(1)门头标识说明

书写有“公安信访”,字体为文鼎CS大黑,字体上下各有一道白边,公安与信访之间为警徽,门头标牌的长度和宽度根据门面情况按照公安部制定的比例设计;

(2)门左侧标牌说明

标牌应竖挂在大门左侧,内容为“﹡﹡省(市、区、县)公安厅(局、分局)人民来访接待室”,标牌为警蓝色底白字,字体为文鼎CS大黑,标牌宽度为35厘米,长度为2米;(3)警务公示牌说明

公示牌应竖挂大门右侧,内容为:群众来访接待时间、领导接访日时间、接访领导姓名、接访领导职务、监督电话。其中接访领导姓名、接访领导职务栏为插卡式,可根据领导接访排班情况随时更换;公示牌为蓝色底,白色宋体字。

附件:10 (注:如图片不能显示,请打印该页后查看)门头标识、大门左侧标牌、警务公示牌样式及效果图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033-75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内人员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在紧急状态下及时启用和安全运转,对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配套要求明确如下: 一、物资储备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消防、交通工具、器材等物资库,并设置通信设施;长期性预储物资所需仓库,应尽可能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区域内或附近的公用民防物资库工程。 二、供水设施 应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供水管网现状,设置独立的供水管网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应配置独立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根据所选设施和当地水质,合理配置用于净

化自然水体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同时结合厕所设置洗浴设施。建议每100人至少设置一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环卫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排污系统,并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医疗卫生污水应处理达标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内避难人员容量,按相关卫生要求设置应急厕所,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还应设置专门的垃圾集中存放点。 四、供电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采用两路及以上电源供电,还应设置独立的汽(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应急避难场所内照明用电及必要设施的供电需求,有条件的场所还可设置太阳能供电系统。 五、通信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固定电话,并应使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应急场所。同时,应设置广播系统,可与公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关于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关于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等级的决定(2013) 【法规类别】基层组织管理 【发文字号】沪民社服[2013]2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3.08.19 【实施日期】2013.08.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关于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等级的决定 (沪民社服〔2013〕2号) 各相关社会组织: 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和相关评估指标,经自评、初评、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委员会终审评定、上海社会组织网公示,现确定130家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如下: 一、5A级(32家)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上海市福建商会 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上海市资产评估协会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 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上海中福会养老院(青浦区) 上海市行知进修学院(黄浦区) 上海康乐家社区服务发展中心(黄浦区) 上海市松江区商业联合会(松江区) 上海徐汇区百辉教育进修学校(徐汇区) 上海市安亭社会福利院(嘉定区) 上海闵行区华漕镇敬老院(闵行区) 上海普陀区小丫丫幼儿园(普陀区) 上海普陀区金海螺幼儿园(普陀区) 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普陀区)上海市民办东展小学(长宁区)

上海市长宁区计划生育协会(长宁区)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金山区) 上海田家炳中学(闸北区)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静安区)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社会组织联合会(静安区)上海静安区两新组织促进中心(静安区)

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我区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 我区地处首都西南交通枢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7万,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命线”工程多,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危化产品多,占全市67%以上;地质灾害多,存在煤矿坍塌、山洪、泥石流等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将对我区造成极大破坏,产生大量需要疏散和避难的群众。因此,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既是国家和市政府的要求,也是我区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规定:“各新城每年完成3-5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万至1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未来几年,我区要建成和完善15个市、区级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29.75万平方米,可疏散人数14.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6.7%。今年拟先建1-2个应急避难场所,做为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

进,力争“十一五”期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均衡布局,就近安排。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的要求,应急避难场所距居民区直线距离2000米到5000米,步行0.5到1小时内即可到达,使群众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根据我区位于首都郊区的实际情况,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良乡、城关和燕化三个人口密集区。 (二)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应急避难场所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进行建设。结合公园、广场、体育场空旷场地和地下人防工程等,按人群分布和疏散的需求,建设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三)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战争和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建设时要考虑多种灾害如战争、地震、火灾、洪涝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尽量做到一园多用。 (四)结合现状,长远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群众为主,远期可在城镇总体规划之中,预先考虑提供给群众安全可靠、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避险空间。 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最新版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 1.3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及相互配合 3.2项目管理目标 3.3施工现场布置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施工测量控制 4.2土方工程 4.3基础工程施工 4.4主体工程 4.5屋面工程 4.6脚手架工程 4.11砌体工程 4.12楼地面工程 4.14抹灰工程

4.15门窗工程 4.16乳胶漆工程 4.17块料墙面 4.18水电安装工程 4.19消防系统工程 4.19附属工程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1主体施工质量控制 5.2装饰施工质量控制 5.3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5.4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6.1安全管理措施 6.2安全保证措施 6.3文明施工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1环保目标 7.2环境保护组织与保证体系7.3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7.4落实方法与措施 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8.1工程进度计划

8.2施工进度安排 8.3土建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8.4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8.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6施工进度管理 8.7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8.8设备、物资、资金等物质保证工期的措施8.9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8.10成品保护措施 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 9.1资源配备计划 9.2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 9.3劳动力计划表 9.4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配备计划 第十章雨期和冬季施工措施 10.1雨期施工 10.2冬季施工 10.3机械操作及防冻措施 第十一章服务承诺 11.1规定 11.2承诺服务 11.3准则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中山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echnology Standard of Zhongshan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三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第四条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第五条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各镇(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第六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2.0.1 应急 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

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V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 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 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 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 General 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 2.0.9 综合设施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 2.0.10 场地(所)有效避难面积Ground(Venue)Effective area of Evacuation

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完整版)资料

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 一、规范建会。建立工会组织(换届)程序、手续齐全;每年按照要求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企业工会委员会及其工会主席民主选举产生,有上级工会批复等。会员25人以上的企业依法单独建立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车间、班组规范设立工会分会、小组。(见附件1,工会组建程序及相关资料、表格,供参考) 二、工会组织做到“八有” 1.有工会班子; 2.有工会牌子; 3.有工会印章; 4.有工会经费; 5.有办公场所(有规模和条件的工会要有独立办公室); 6.有活动阵地(图书室、活动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可资源共享); 7.有工会工作职责、任务、制度和基本情况等资料上墙(见附件2,供参考); 8.有工会工作档案。(见附件3,档案具体要求) 三、开展“四双”活动。落实区总工会下发《关于在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中广泛开展“双亮双争双述双评”活动意见的通知》(城工…2014?10号),档案资料齐全。(见附件4,测评表)

附件1 工会组建程序 一、成立筹备组 1.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依法成立工会筹备组。筹备组人员组成:由有关方面的干部和职工组成。凡是已建立党组织的基层单位由党组织提出工会筹备组的组成人选,报上一级工会批准。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单位,由职工选出自己的代表,向上一级工会提出建会申请,或由上一级工会与相关单位和职工共同协商,成立工会筹备组,由工会筹备组提出申请。筹备组的人数一般在3-5人,大企业的工会筹建可成立主席团。 2.组织员工学习工会知识,如:《工会法》、《工会章程》等内容,了解工会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二、发展会员 1.加入工会的条件: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含四个条件: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工作的职工;入会者必须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工作)关系(军队、武警、农民不属职工,不能加入工会)。 2.组织员工填写《入会申请书、会员登记表》。 3.原是会员的提交会员证,把会员关系转入,农民工实行简易登记,其会籍管理实行“一次入会,持证接转,全国通用,进出登记”。 三、划分工会小组 1.根据科室、车间、生产线把工会会员划分成若干小组。 2.各工会小组会员民主选举工会小组长。 四、推荐委员候选人 1.根据工会会员数确定工会委员、经审委员候选人数。企业工会委 - 1 -

2019年度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2019年度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它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学所称的社会组织是狭义的。它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2019年度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20XX年全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不断改革创新,以行业协会改革和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为龙头,带动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配合发改委等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协会改革。要在坚持政会分开、政商分开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和规范发展的原则,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对现有行

业协会进行整合,对重点行业协会进行充实规范,对分散弱小的协会进行合并重组,明确各自职能,理顺相互关系,加强行业协会的能力建设。注重在行业协会中培养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针对行业协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解决,保证行业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继续抓好农村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事关解决三农、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始终抓住不放,抓出成效。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抓好农村经济协会登记备案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扶持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意见,抓好农村经济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规范发展、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召开全市农村经济协会经验交流会,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推进农村经济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交流学习活动,农村经济协会要认真学习行业协会的管理经验,搞好制度和规范化建设。 三、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贯彻全省社会组织管理执法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相关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防止发生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执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应结合整体避难规划确定应急避难功能,并与其他类别的应急避难场所综合利用。 2、平灾结合,功能整合。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建设应充分考虑平时和灾时的使用需求,各种设施注重平灾功能的平衡与转换。 3、因地制宜,节约实效。应利用公园的自然条件、建设状况,注重科学的建设管理,合理设置应急避难设施。 4、便捷通达,安全美观。应急避难场所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靠近公园绿地出入口;在不影响避难功能条件下,应为使用者提供标识明确、舒适宜人、景观优美的环境。 二、场所分类 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按功能分为以下三类: 1、紧急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10天以内,该场地应具有基本设施; 2、固定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10天~30天,该场地应具有基本设 施和一般设施; 3、中心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人员避难30天以上,该场地应具有基本设施、 一般设施和综合设施。 三、场址要求 (一)安全性要求

1、应急避难场所的地质结构应具备结构稳定性,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体 滑坡、泥石流、蓄滞洪区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 2、应急避难场所应远离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 压输变电路等,以减少次生灾害的影响。 3、应急避难场所应与周边高层建(构)筑物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建(构) 筑物倒塌产生的危险。 4、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路线的确定,应考虑邻近或穿越的次高压以上燃气管 道和成品油管道的安全影响范围。 5、公园内的动物园、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区域不应作为避难场所使用。 6、海啸应急避难场所的高程应大于国家高程基准30m。 (二)服务半径 1、紧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500m。 2、固定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2000m。 3、中心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0m。 (三)竖向设计 1、应急避难场所应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和公园总体竖向控制进行竖向设计。 2、应急避难场所坡度应控制在7度(约13%)以下。 四、面积指标 (一)避难场所面积 1、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面积不小于2000㎡。 2、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不小于5000㎡。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T 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 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3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汇总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I / 23

目次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5)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 (12) 5 应急转换 (16) 附录 A 用词说明 (17) 附录 B 应急标志 (18) 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 (20) 1 / 23

1 总则 1.0.1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1.0.3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1.0.4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1.0.5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1.0.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2.0.2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2.0.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Ground-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的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地。 2.0.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Venue-type Emergency Shelter 利用地下空间(含人民防空工程)、体育场馆、学校教室等公共建筑具有灾时紧急避难和临时生活功能的场所。 2.0.5 避难单元Evacuation Unit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中具有独立避难功能的空间单元。 2.0.6 避难场所出入口Entrance of Shelter 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安全出入的通道。 2.0.7 基本设施Basic Facilities 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配套设施。 2.0.8 一般设施General Facilities 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 3 / 23

最新整理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

最新整理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组织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工作实践中,只有抓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这个关键,严格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体现“四个必然” 确保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方向正确 提升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应有之义,要始终坚持组织工作为中心和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人才服务,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服务的正确方向。 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规范是组织工作的基本特征,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要通过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广大组工干部牢固树立规范意识,使组织工作建立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用规范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实现规范运行。 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五城联创”“十个全覆盖”和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新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新要求,需要组织部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通过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带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是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把握大局大势,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工作是基础、是支撑、是保证。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工作要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展现新作为,以组织工作规范化带动全面从严治党再上新台阶。 突出“四个重点” 确保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内容明确 推进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按照“无制度建制度、有制度抓执行”的思路,重点围绕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四个方面,采取建立一份问题清单、制定一套工作方案、制定一个制度建设计划、建立一本整改台账的方式有序推进,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规范、办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 一是规范干部工作。要通过健全完善干部选任制度、加强干部综合管理监督等措施,从严规范干部选任和综合管理工作,努力用严的措施、严的流程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通过规范干部选任程序、任职考察、信息管理、日常监督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干部工作规范化。 二是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的六有目标,通过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管理等措施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三是规范人才工作。要通过规范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目标责任考核、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制度机制建设,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的人才发现、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管理、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形成制度链条,使人才工作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样本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of City Emergency Shelter Construction

目次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错误!未定义书 4 场所型应急避难场所错误!未定义书 5 应急转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B 应急标志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C 应急转换设施设备表错误!未定

1 总则 为适应城市综合防灾、抗灾需要,规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本标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各类防灾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公园、绿地、广场、室内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建设相结合。 本标准中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场地型和场所型两类。 本省地级以上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应按本标准执行,县级市及以下城镇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参照执行。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应急Emergency Response 破坏性灾害(如地震、战争等)或其它重大危害性突发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City Emergency shelter 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场地型应急避难场所

社会组织宗旨规范

社会组织宗旨规范 一、总体思路 1、国家层面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坚持党的领导,爱党、爱国、爱中华、爱领袖、爱人民,自觉先进性学习;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团结、凝聚社会各界人士,紧紧围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2、本社会组织层面 为政府、社区、街道、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会员及会员单位提供服务。 二、制定本单位宗旨的原则 1、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为原则 社会组织宗旨须遵循民间性、志愿性、自治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组织特征,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各个阶层利益团体之间协调解决利益冲突,释放和化解矛盾,以此维护社会秩序为原则。 2、以实现在社会管理中的创新作用为原则 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者。宗旨的制定以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为原则,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规范,还有利于

缓解登记管理机关等部门的管理压力,更有利于社会组织实现专业化的长远发展。 3、立足于改善民生,繁荣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为原则 社会组织宗旨建设原则,势必要求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就业、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有序和健康发展。发挥其自身优势,既可以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造成的压力,又可以推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4、以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与倡导价值功能为原则 从文化方面而言,社会组织宗旨建设原则,还兼具有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与价值倡导的功能,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改良和变革,并倡导着进步与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念。 三、实施本单位宗旨的路径 1、以全面促进社会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社会建设的一头连接政府职能,另一头连接社会组织,它是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核心内容。宗旨实施以社会建设为抓手,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2、以是否有利于社会建设为标准,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 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建设的宗旨实施方式,管理机关须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支持;凡是不利于社会建设发展的,管理机关在既有法律框架下要从严把关。现阶段实施宗旨须以服务意识,增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为导向不断改进。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 十有有领导班子 1、每个基层工会至少要成立二套班子,即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 查委员会。 2、女职工(或女会员)达到10人的还应成立女职工委员会, 女职工少于10人的设立一名女职工委员; 3、每一套班子的组成人员均为单数,3人或5人或7人; 4、三套班子必须三年或五年进行换届选举,工会主席或委员出 现空缺,必须及时补选,主席、委员空缺较多且未届满时,可 申请换届。 5、经审委员会主任和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必须是工会委员会委 员,但经审委员会的其他委员不能由工会委员会的其他委员兼 任。 有工会牌子 1、两块牌子缺一不可、一是单位门前必须悬挂**工会委员会的 牌子,与党组织、行政的牌子并列。二是工会办公室的牌子, 一般悬挂在工会主席办公室。 2、各基层工会可根据需要悬挂其他牌子,如工会活动室,工会 阅览室,工会培训师等。 有工会印章 基层工会需雕刻**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工会 委员会财务专用章三枚印章,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的要雕刻** 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印章。 有工会办公室单独办公室或合署办公室都可以,但必须悬挂工会办公室牌子。 有工作方案和 活动记录 1、有单独的工会工作方案及年终工作总结。 2、职工50人以上的基层工会,活动要有完整的原始资料,包 括活动方案、活动通知及与活动有关的记录。 3、职工50人以下的基层工会,开展活动要有完整的记录,并 计入单独的活动记录本,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活动内容、 活动经过、结果、奖励等。 有规章制度 1、选择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制度; 2、统一制作并上墙; 3、一律悬挂在工会办公室。 有活动场所 分室内与室外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场地需挂牌子,如图书室, 乒乓球室等,最好是在室内活动室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并上墙。有工会经费和1、必须建立专帐专户;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 .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施工单位: 2015年6月 10 日 .. .. .. ..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 1.3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及相互配合 3.2项目管理目标 3.3施工现场布置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施工测量控制 4.2土方工程 4.3基础工程施工 4.4主体工程 4.5屋面工程 4.6脚手架工程

4.11砌体工程 4.12楼地面工程 4.14抹灰工程 4.15门窗工程 4.16乳胶漆工程 4.17块料墙面 4.18水电安装工程 4.19消防系统工程 4.19附属工程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1主体施工质量控制 5.2装饰施工质量控制 5.3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5.4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6.1安全管理措施 6.2安全保证措施 6.3文明施工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7.1环保目标 7.2环境保护组织与保证体系 7.3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7.4落实方法与措施 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8.1工程进度计划 8.2施工进度安排 8.3土建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8.4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8.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6施工进度管理 8.7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8.8设备、物资、资金等物质保证工期的措施8.9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8.10成品保护措施 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 9.1资源配备计划 9.2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 9.3劳动力计划表

9.4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配备计划 第十章雨期和冬季施工措施 10.1雨期施工 10.2冬季施工 10.3机械操作及防冻措施 第十一章服务承诺 11.1规定 11.2承诺服务 11.3准则 第十二章附图表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党支部的主要任务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 2.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围绕企业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 5.组织好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 6.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7.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销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8.加强对本单位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9.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鼓励和支持群众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党支部书记的基本工作职责 1.负责召集、主持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讨论研究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并负责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 2.组织班子学习,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抓好班子的自身建设。 3.积极配合行政领导,完成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 4.积极研究和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党支部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水平。 5.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6.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7.协调单位内部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基本工作制度 1.党支部组织工作制度 (1)“三会一课”制度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组织好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党支部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积极组织好党课学习,基层支部负责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参加本级和上级党组织的党课学习。 支部党员大会内容:学习并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党的中队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更好地发挥中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党支部决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有计划、分 步骤地在全局集中统一开展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现结合工作 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 出基础性党务工作这一重点,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 党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中队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建 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实现提出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 用突出,制度机制完善,党务工作规范,工作得到促进,党 员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组织坚强有力。组织健全,设臵合理,关系明确, 活动正常,工作有力,中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二)党员作用突出。政治思想过硬,理想信念坚定, 宗旨观念牢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三)制度机制完善。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内监督 等方面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的约束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党务工作规范。党员发展、党组织生活、党员民 主评议、党内统计、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籍管理、流动党员管理、违纪受处分党员管理等基础性党 务工作更加规范。 (五)工作得到促进。影响和制约中队党建工作科学发 展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更加坚定,经济建设、 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党员群众满意。各项工作体现党员群众意愿,党 员群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 三、工作内容 (一)培训党务干部,加强班子建设。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改善 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水平。各党 总支、党支部要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拓宽学习途径,创新学 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切实保障学习培训的质量。要通过 自学、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专兼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方案简易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方案 简易版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方案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方案文件应用在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划建设实施意见》(曲市工42号文件)及《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及县总工会师工字23号文件精神,为全面开展县第一中学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协调劳动关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构建 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县教育系统工会关于开展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

施方案。 二、总体规划及目标任务: 实施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造活动,必须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水平、服务基层”为主题,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整体活力,力争用半年时间使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具体要求:从20XX年1月至5月份通过达标验收。 三、规范化建设创建标准: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必须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六好”标准,同时做到“八有”。具体内容如下: (一)“六好”标准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好。建立“党委领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