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寒地大豆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寒地大豆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寒地大豆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寒地大豆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寒地大豆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阐述大豆生长期主要虫害的为害症状,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利于大豆种植户在虫害发生时,根据为害症状进行识别,及时进行防治,把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寒地;大豆;虫害;危害症状;防治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的改变,大豆生长期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造成大豆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现将大豆生长期主要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利于大豆种植户在虫害发生时,根据为害症状进行识别,及时进行防治,把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1东北大黑鳃金龟

1.1为害症状

成虫喜食大豆叶片,幼虫多在大豆苗期咬食大豆根茎部,其深度大多在4~5cm以下,被害根部断口整齐,有转株为害的习性,1头幼虫可连续咬食数条幼苗,造成缺苗断垄。

1.2防治对策

1.2.1农业措施。①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可压低虫量15%~30%;②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③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散发出的氨气,对其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1.2.2种衣剂拌种。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2%~2.0%。

1.2.3人工捕捉幼虫。对高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土壤,捕捉幼虫杀死。

1.2.4毒饵诱杀。可用80%敌敌畏乳油拌青草制成毒饵,青草切成3~5锄段,药、水、草的用量比为1∶10∶100,毒饵每隔3m左右1堆,投放在苗眼附近。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10余种。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1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2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蛹为长纺锤形,赤褐色,体长5~7mm。茧有越冬茧和羽化茧之分。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远距离轮作。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其越冬场所是豆田,成虫飞翔能力很弱,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km以外种植大豆,可降低虫食率90%左右。 ②深翻土壤,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 ③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受害轻,因而可选用

无毛品种,可减轻虫害。 2、药剂防治。当田间成虫盛发期,连续3d累计100m 双行蛾量达100头以上,或平均100荚卵量达20粒开始防治。①敌敌畏熏杀成虫。在8月5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是将玉米瓤每1cm分断成1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然后将吸足药液的玉米瓤按每隔4垄、每前进5步的密度夹在大豆分枝上。②防治幼虫。于8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300mL/hm2,或30%桃小灵乳油400mL/hm2,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mL/hm2,对水150~300kg/hm2喷雾1次即可。 二、草地螟 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在大豆叶间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面积吃光绝产。成虫为灰褐小型蛾子,体长8~12mm,翅展20~28mm,前翅生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纹,后翅生有不明显淡黄白色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卵面稍凸起,底部平。幼虫头黑色有白斑,前胸盾板黑色,有3条黄色纵纹。虫体黄绿或灰绿色。幼虫共有5龄,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入土作茧。茧长筒形,直立于土表下。蛹淡黄色。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当草地螟成虫把卵产在如灰菜、蒿等杂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茉莉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lis cretacea (Batler)双纹须歧角螟简介双纹须歧角螟属螟蛾科、歧角螟亚科,已知在日本5~6月和8~9月发生在低山平地,为害鼠黍离的 花和果。国内发现为害茉莉花,俗称茉莉蕾螟。群众叫花钻心虫。生活习性:以幼虫在茉莉花嫩枝、残花上越冬。二 月底三月初春暖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芽嫩叶上,幼虫孵化后钻入花内蛀食花朵,无花时则在叶片间为害叶片,可转移为害,幼虫亦能为害嫩枝,年发生十多代。据观察,在茉莉花的整个花期内均有此虫为害,世代重叠,6月~9 月是其为害高峰期。茉莉花双纹须歧角螟防治方法此虫因 主害是花,而茉莉花是窨制花茶的原料,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在防治上首先要注意不能在花期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尽量避开花期用药,通过花期前后防治控制虫口密度。具体方法:(1)冬季清洁田园,彻底剪除枯枝、虫伤枝和虫枝,集中烧毁。清扫枯叶,或烧或埋。检查越冬虫口多的田,可结合施用农药压低越冬虫源基数。(2)成花期应注意检查,凡受害花蕾、花和枝及时摘除。(3)黄昏时在花田用烟薰,可防成虫产卵。(4)药剂防治。可选用24.5%多虫螨丁2000倍液或1.8%的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或三乐杀虫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阿维菌素类农药,如:0.9%爱福丁2000~

3000倍液、1%虫螨光2500~3500倍液、0.6%齐螨素2000倍液、或24.5%茶蝉清2500~3000倍液,或0.5%农哈哈2000倍液,也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 二、茉莉叶野螟(Neusinoe gemetralis Guenee)茉莉叶野螟简介茉莉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取食茉莉花叶片,有时也为害花蕾和嫩枝。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一层半透明的表皮。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洞孔或咬成缺刻。也能啃食小枝皮层,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整枝枯死。生活习性:在南方一年发生10代,以幼虫越冬。成虫3~4月间出现,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面上,也有产于叶背和小枝上。卵块产,呈鱼鳞状排列,每头雌虫可产卵50~200粒。幼虫初时群集,三龄后扩散,常将枝叶连缀一起,隐藏其中,取食为害。秋季为害较烈。茉莉叶野螟防治方法1、早春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2、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天敌,放卵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等。3、药剂防治。在自然天敌无法控制其危害时,可选用90%敌百虫600~800倍稀释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稀释液,或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稀释液,也可用24.5%多虫螨丁2000倍液、1.8%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喷雾。注意喷药要在采花后,菊酯类农药一般施用后5天以上才能采摘。三、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桉树病虫害手册

THE HANDBOOK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EUCALYPTUS 桉树病虫害手册 黄小红、奚福生、弓明钦、顾茂彬、钟永立、洪富文等编著 (内部参考文件,不得外传,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国林务总部研发处 (2006.05)

桉树青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苗木和3年生以内的幼树。急性型病株叶片萎焉,保持青绿,稍卷曲而不脱落。茎、枝干上出现黑褐色条斑,根部腐烂。远观时整株或顶端或中间枝叶干枯。慢性型病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变紫红色,最后落叶枯死,根腐烂。如将清水滴在根、茎部横切面上,不久切面的木质部即显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并呈环状溢出,急、慢两型中病株解剖特性相同。

病原: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曾用学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发病时间: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台风暴雨使病害流行。5月逐渐增加,7、8月最重,11月后逐渐减轻。 防治要点:目前防治有效的化学药剂甚少,主要依靠选用抗病力强的良种。林地发现病株要及时连根挖出,集中到空旷处暴晒后烧毁,植穴在翻土后对病穴及其周围用生石灰消毒,再补种其它抗病桉树或其他树种以减少损失。 桉树茎腐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苗圃育苗过程中,引起大量苗 死亡。感病后,初期症状是离地面0.5~1厘米的 茎基部出现黑褐色斑,扩展至茎部一圈后,茎部 腐烂,下陷,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易脱 落。 病原:菜豆球壳孢菌Macrophmina phaseolina 发病时间:茎腐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病菌,在高 温高湿条件及通气不良时容易感病,7~10月均 有此病发生,而以8、9月最为严重。 防治要点:基质消毒彻底,苗木生长健康,避免 苗圃地积水,发病率会显著降低。发现病株及时 拔除、烧毁,发病初期用40%根腐灵、敌克松、 1%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扦插用的穗条在采穗开始知道扦插结束均要严格消毒;扦插苗床要及时遮荫和揭开保湿薄膜,促进通风透光。 桉树焦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桉树苗木和4年生以下的幼林,病叶和枝梢变为焦枯状,俗称落叶病。感病叶片初期有不规则的灰绿色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后期病斑中部变浅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晕圈。枝条、茎部的病斑扩大绕枝、茎一圈后,病区缢缩纵裂,呈黑褐色,上部失水干枯。

大豆病虫害防治是各个时间段的

大豆病虫害防治是各个时间段的,详细如下: 一、播种出苗时期(5天左右 1、生育期特: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140%,胚根和两片子叶长出。 2、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主抓措施: (1整地施肥、保墒:土地要平坦、土壤手握成团,亩施有机无机复混肥(N、P、K 总含量在20% 以上50公斤。 (2药剂拌种:按25克天达2116(拌种型加10克适乐时混合兑水0.75公斤拌10公斤豆种,可防治大豆根腐病和线虫病。 (3播种:夏大豆麦收后播种越早越好,播量一般第亩5公斤,播深在3-5厘米。 (4补苗:刚一出苗时发现缺苗,立即补苗。 二、细苗时期(16~20天 1、生育特点:光照反应敏感,根系生长快于地上茎叶生长,主茎达60厘米左右,根瘤逐渐形成。 2、主攻目标: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3、主抓措施: (1间、定苗:出苗后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第一片复叶长出前根据亩留苗密度定苗。一般早播、肥地宜稀,晚播落地宜密的原则。 (2中耕除草:人工、机械天茬、除草或用5%快锄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40公斤在大豆3-5叶期喷雾或用8.8%草威特30-40毫升,兑水35公斤喷雾。

(3浇水:此期缺水极易形成“小老苗”,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应立即浇水。 (4病虫害防治:亩用25克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加10%蚜虱速克5克混合兑水15公斤喷雾,可防治大豆叶斑病和兼治蚜虫。亩用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兑土40~50公斤,可防治蛴螬、地老虎。 三、分枝时期(15-18天 1、生育特点:营养行长逐渐进入旺盛期,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生长,花芽开始分化,根瘤菌固氮能力加强,是营养生长好快的关键时期。 2、主攻目标: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叶面积稳步增加,土壤疏松有利根瘤菌生长。 3、主抓措施: (1中耕培土,有利防治倒伏,排涝及控制徒长。 (2浇水施肥,遇旱浇水,叶片短小,发黄要追肥(复合肥每亩20公斤。 (3病虫害防治:此期是大豆叶斑病、成虫病和豆科蝇、蚜虫混合发生期,可用天达2116(豆科专用型50克加40%氧化乐果85毫升混合兑30公斤喷雾。 四、开花结荚时期(22-34天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旺盛,是决定单的株荚数的关键期。 2、主攻目标:根深叶茂、花多荚多,防止徒长,防止郁蔽和倒伏。 3、主抓措施:

栎树病虫害及防治

栎树病虫害及防治 栎实僵干病 栎实僵干病发生在栎属树林内或栎属林木比较集中的林内,东北长白山漫江一带发病率为30-50%,高者70%。河南省西部山区栎类林内也有分布。该病害对栎类的天然更新和种子利用有严重影响。 症状: 初病时,坚果果壳表面产生变色斑,后变灰褐色,病斑周围铅黑色,剥开种壳可见子叶上出现橙色小点,周围有暗色晕斑。后期子叶变暗黑色,皱缩,并包上一层浅色菌膜。菌膜可以剥离。子叶被菌丝充满,组成假菌核。被害子叶后期缺水,迅速干缩,其体积比健康者小一半。到来年生长季节后,假菌核吸水膨胀,种壳裂开,有时在假菌核上生出几个小喇叭状子囊盘。 病原: 块状盘菌Ciboria Pseudotu berosa。 发生规律: 当新坚果成熟落地后,有些坚果与老病果菌核、菌丝和子囊孢子接触,靠菌丝或孢子萌发生的芽,从种壳缝或坚果基部维管束侵入果壳内。菌丝以子叶为养料维持生长,逐渐形成新的假菌核。 混在健康坚果中间的病果,在适宜温、湿度下生长出菌丝,在坚果生长蔓延,由壳缝及维管束侵入坚果,使坚果发闰。这种侵染和侵染后的发病,一般在20℃下及多湿条件下发展迅速,经2-6周就可以完全破坏子叶,而形成假菌核。落地坚果的感染,一般零星发生,但当 大量收集坚果时,难免混入病果,为健康坚果提供侵染源。当坚果含水量达40%以上,且温度又高,此时传染很快,特别是虫害果,感染很快。如坚果吸水发芽时发生霜冻,便于病菌侵染,致使子叶、根、幼芽变色,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1、确定无病林区,通过详细调查和观察,确定无病区。 2、精选健康坚果。在无病林区采集坚果作为种源。对采集的种子,还要通过精选、除去虫果、伤果等劣质果。 3、收集的坚果,应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库内阴干,使坚果含水率降至30-40%再混沙贮藏。贮存坚果的库内温度控制在5-10℃。并且要干燥通风。 4、定期检查。对贮存的坚果要定期检查,对变灰绿色或灰黑色的坚果一定要检除,集中处理。 栎粉舟蛾 学名: Fentonia ocypete Bremer 鳞翅目,舟蛾科。 别名: 旋风舟蛾细翅天社蛾 分布: 河南主要分布于南阳、许昌、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市。 寄主及危害: 寄主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槲栎、蒙古栎等。以幼虫蚕食树叶为主,大发生时,常将栎叶全部吃光,树木生长衰弱,枝条干 枯,板栗园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柞蚕养殖收成,降低蚕丝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25mm雌虫翅展46--52mm,雄虫翅展44--48mm。头和胸背暗褐掺有灰白色,腹背灰黄褐色,前翅暗灰褐或稍带暗红褐色,内横线以内的亚中褶上有1条黑色或带暗红褐色纵纹,外横线外衬灰白边,横脉纹为1个苍褐

苗木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常见根部病害症状 1、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 细菌性根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如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 圆斑根腐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2、白绢病。病原为半知菌门小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3、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一、根部病害概念及症状识别 根部病害是指发生在根部及其从根部侵染的植物病害。 1.根部病害的特点 (1)早期诊断难:根部病变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叶片变黄、变小、发叶迟缓、提早落叶等,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 (2)病原鉴定有一定难度,病原大部分为土壤习居菌。 (3)大部分是土传病害或种子、苗木病害。

大豆六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12080528.html, 大豆六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作者:蔡国静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3期 中国大豆的栽培历史已有5000多年,素有“大豆故乡”之称,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如此,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就大豆六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以下介绍。 一、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 (2)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667平方米用药液40 千克左右。 二、大豆菌核病 其主要危害成株大豆,茎秆变褐枯死,茎部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近几年,大豆菌核病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于7月中旬大豆菌核病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公顷用量750克,25%施保克乳油1050毫升/公斤喷雾,要求植株茎杆上及地面都要喷洒均匀,根据实际情况可隔7~10天再喷一次药。 三、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又称小红虫,在每年8月上旬进入成虫盛期产卵孵化成幼虫,蚕食豆粒,严重影响大豆质量,降低大豆商品价值。

大豆病虫害防治是各个时间段的

大豆病虫害防治是各个时间段的,详细如下: 一、播种出苗时期(5天左右) 1、生育期特: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140%,胚根和两片子叶长出。 2、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主抓措施: (1)整地施肥、保墒:土地要平坦、土壤手握成团,亩施有机无机复混肥(N、P、K总含量在20% 以上)50公斤。 (2)药剂拌种:按25克天达2116(拌种型)加10克适乐时混合兑水0.75公斤拌10公斤豆种,可防治大豆根腐病和线虫病。 (3)播种:夏大豆麦收后播种越早越好,播量一般第亩5公斤,播深在3-5厘米。 (4)补苗:刚一出苗时发现缺苗,立即补苗。 二、细苗时期(16~20天) 1、生育特点:光照反应敏感,根系生长快于地上茎叶生长,主茎达60厘米左右,根瘤逐渐形成。 2、主攻目标: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3、主抓措施: (1)间、定苗:出苗后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第一片复叶长出前根据亩留苗密度定苗。一般早播、肥地宜稀,晚播落地宜密的原则。 (2)中耕除草:人工、机械天茬、除草或用5%快锄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40公斤在大豆3-5叶期喷雾或用8.8%草威特30-40毫升,兑水35公斤喷雾。(3)浇水:此期缺水极易形成“小老苗”,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应立即浇水。 (4)病虫害防治:亩用25克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加10%蚜虱速克5克混合兑水15公斤喷雾,可防治大豆叶斑病和兼治蚜虫。亩用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兑土40~50公斤,可防治蛴螬、地老虎。 三、分枝时期(15-18天) 1、生育特点:营养行长逐渐进入旺盛期,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生长,花芽开始分化,根瘤菌固氮能力加强,是营养生长好快的关键时期。 2、主攻目标: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叶面积稳步增加,土壤疏松有利根瘤菌生长。 3、主抓措施: (1)中耕培土,有利防治倒伏,排涝及控制徒长。 (2)浇水施肥,遇旱浇水,叶片短小,发黄要追肥(复合肥每亩20公斤)。 (3)病虫害防治:此期是大豆叶斑病、成虫病和豆科蝇、蚜虫混合发生期,可用天达2116(豆科专用型)50克加40%氧化乐果85毫升混合兑30公斤喷雾。 四、开花结荚时期(22-34天)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旺盛,是决定单的株荚数的关键期。 2、主攻目标:根深叶茂、花多荚多,防止徒长,防止郁蔽和倒伏。 3、主抓措施: (1)浇水:此期大豆需水量最大,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灭水,同时遇涝排水。 (2)防徒长倒伏,植株生长过旺,应及时控制,喷洒天达2116或助壮素。 (3)病虫害防治:此期豆类螟、食心虫叶病和大豆花叶病毒病常发生,可亩用50克天达2116加25%灭多威50亳升混合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如大豆已封垄,亩用量应加大到75~100毫升,兑水浓度仍按600倍。 此外,大豆兔丝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可能大发生,发生时应及时拔除深埋。 五、鼓粒成熟时期(32~38天)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殖生长旺盛。这个阶段前期决定粒数,中后期决定粒重,根茎生长减弱,根瘤固氮能力开始下降。 2、主攻目标:保根、护叶,增荚、增粒,提高粒重。 3、主抓措施: ①遇旱及时浇水。大豆鼓粒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此时正处于山东“秋旱”季节,所以要及时浇水。 ②补施肥料。此期强叶片发黄,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5公斤或喷洒3%的磷酸二氢钾1-2次。以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粒重。 ③此期大豆主要害虫有食心虫、豆荚螟。可结合增强叶片后期功能,增强光合能力,提高粒重,促进早熟,每亩可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加天达2116(豆科型)75克兑水45公斤混合喷雾或用70%晶体敏螟虫700-1000倍液加入天达2116(豆科型)75克混合喷雾。可防消费品市场虫害,又能早熟、增产。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 2 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 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着,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 5 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 倍液喷雾。(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 收。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 内取食嫩叶叶肉,3 龄食叶成缺刻,5 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

吃光。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 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 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 15~45 克对水50 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 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 倍液喷雾防治。 (2)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 号防治,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3、玉米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 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形态特征卵长约,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 。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

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桉树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为做好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桉树生产质量,制定本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我园常见的一些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油桐尺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4mm,翅展52-69mm,体灰白色,胸部密布灰色细毛,翅基片及腹部各节后缘生黄色鳞片。前翅外援为波状,缘毛黄色;翅反面灰白色,中央有一黑斑。卵圆形,长径0.6-0.8mm,越冬代卵块上有浓密黄色绒毛,其余各代绒毛稀疏。共6龄,初孵幼虫体长月2mm,末龄达70mm,随龄期不同,体色变化,头顶中央部凹陷,额面有褐色“人”字纹,前胸背板有2个突起,气门为紫红色。圆锥形,长达26mm,黑褐色,头顶有一对角状突起,腹末基部有2个突起,端部臀棘明显。 2.生物学特性 广西1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过冬,翌年4约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到5月中旬。5-6月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幼虫期约40天,7月化蛹,蛹期7-12天。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 -9月中旬,幼虫期约35天左右,9月开始化蛹越冬。发生3代的,成虫9月中旬羽化,幼虫发生于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11月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方法。在低龄虫阶段可喷洒1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液,或100亿孢子/克白僵菌粉,可用滑石粉作为添加剂,使用高压喷雾器喷洒。 (2)化学防治方法。可选农药2.5%溴氰菊酯粉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3)桉树其它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同上。 二、桉树枝瘿姬小蜂 1.形态特征 桉树枝瘿姬小蜂个体较小;雌性成虫体长为1.1-1.4 mm,褐色,略带兰绿色金属光泽;头部骨化程度较弱,易皱缩;幼虫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该虫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在室温条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个世代,雌性成虫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6.5天。主要危害桉树的新梢、叶柄及叶脉,受害部位肿大畸形,形成虫瘿,新叶、新梢细小,受害树冠成丛枝状,树势衰弱,基本停止生长,以1、2年生左右的幼林受害最严重。该小蜂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自然扩散靠成虫飞行,

大豆防治常见病虫害

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重大病虫害通过采取农业(如抗性品种、健身栽培、水肥科学管理、减少病虫侵染源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将重大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大豆优质、稳产和高产。增产增效情况:通过准确测报,选择高效、低毒、专用农药,适时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每亩增产10%以上,增收30元以上。同时,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施用费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技术要点: (1)大豆害虫防治技术①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精准防治。农业防治:a.利用抗(耐)虫品种。无毛、荚皮组织坚硬的品种抗大豆食心虫;b.合理轮作。采用与非豆科作物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降低越冬虫口数量;c.翻耕豆茬地,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减少虫源。物理与生物防治:a.采取黑光灯、频振式诱蛾灯诱杀;b.利用白僵菌粉1.5千克对细土或草木灰13.5千克混合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使脱荚落地的幼虫接触白僵菌孢子,发病死亡; c.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每亩放蜂量2万~3万头。化学防治:a.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在成虫初盛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4垄前进5米放一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杈上;b. 用菊酯类药剂在成虫高峰期后5~7天内喷雾防治成虫:每亩25~30毫升药剂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常用药剂:80%敌敌畏乳油、25%快杀灵乳油、溴氰菊酯、来福灵菊酯等菊酯类药剂。适用范围:东北和黄淮大豆产区。应在当地植保部门指导下确定防治时间。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足水量,细雾喷施,不留空白。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②食叶性害虫防治技术豆田危害较重的食叶性害虫有苜蓿夜蛾、豆卜馍夜蛾和草地螟等。农业防治:a.大豆收获后,实行秋翻,破坏越冬环境,使在土中越冬的蛹死亡;b.根据

玉米制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制种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瘤黑粉病 1.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或角状菌瘤;雌穗发病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瘤。菌瘤外表是一层银白亮膜,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以后遂渐变成灰白色,后期变成黑灰色,最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粪肥上及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此外,病菌也能从伤口侵入。冬孢子在玉米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玉米抽雄期蔓延最快,形成发病高峰,直到玉米成熟后停止侵染。 1.2发病环境条件玉米在全生育期内都可以感染瘤黑粉病,尤其以抽雄前后一个月内为盛发期,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造成生理干旱,抗病力弱,利于发病;苗期高温多湿、人工去雄作业、虫害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伤口,都会严重发病;连年制种田及高密植田或灌溉时间间隔长,造成水分时少时多,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使病害发生较重。品种抗性:一般紧凑型品种较抗病,披散型品种抗病差;硬粒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 1.3防治方法:防治此病采用减少菌源、选用抗病亲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 减少病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进行秋深翻整地,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避免用病株沤肥,粪肥要充分腐熟。与非谷类作物轮作倒茬2~3年。 1.3.2 利用抗病自交系用于生产,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选择紧凑型品种、硬粒型品种。 1.3.3化学防治:用含有粉锈宁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在可见叶10—12叶喷施好立克3毫升/亩,喷施2次;或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150克/亩或5%福美双150克/亩,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 1.3.4 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水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易感染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及时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人工去雄尽量不要造成大的伤口,均可减轻病害。 2.玉米红蜘蛛 2.1症状及发生规律: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

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核桃乡农业服务中心文坤猫场镇农业服务中心xx 烤烟从种到收都有病虫为害,在 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防治。一、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烤烟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根结线虫病害。在我省主要有黑颈病、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根结线虫病等。 1、黑颈病: 又叫“瘟鬼”、“地下症” 为害症状: 病毒侵染根或茎基部,逐渐向上蔓延,叶片变黄萎蔫,根部腐烂,植株枯死。叶片感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块,扩大后,有轮纹。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Nc 82、K326 等。 (2)实行轮作,注意起垄、XX、排水。 (3)药剂防治: 用70%敌克松每亩350克兑干土15-20公斤拌匀后施于窝底、或用700 倍液每株浇灌150-200 克施后盖土。也可用40%乙磷铝每亩1-1.5 公斤或50%瑞毒素每亩100-150 克浇灌。 2、烟草炭疽病: 此病主要在烤烟各生育期均有发生,以苗期为害最重。 为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烟株叶片,也可为害茎、叶柄、果实和种子。发病初期叶出现绿色水渍状小斑,扩大成圆斑,中间稍凹下,边缘稍隆起呈褐色,茎成网状纵条纹,叶柄基部呈黑褐色。 防治方法: (1)进行种子消毒: 用0.1%硝酸银、1%硫酸铜或20% xx 浸种10 分钟后洗净催芽。 (2)选用无病种子,加强苗床管理,稀育苗、早间苗、育壮苗。 (3)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1:1:100-200的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500 倍液进行防治,每亩用稀释液60-75 公斤,每7-10天喷一次。 3、烟草赤星病: 又称“红斑”、“大炮斑”。 为害症状: 受害烟株出现黄褐色圆形斑点,后变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圈。在叶片中脉,花梗和梗果上出现深褐或黑色斑点。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单育2 号,革新3 号等。 (2)培育壮苗、合理稀植、增施磷肥、活施氮肥、适时采收。 (3)药剂防治: 喷50%退菌特500 倍液或50%敌菌灵500 倍液,50%纹枯利500 倍液。喷药时间,在发病初期开始第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 次。 4、烟草白粉病:

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春季农业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时期,是关系到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事,是实现新农村建设顺利起步的迫切需要。要把握好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加强春季田间作物管理,特别要防旱、防涝、防治病虫害。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1 春季主要农作物为害症状以及发生趋势 1.1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症状 玉米虫害以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红蜘蛛等为主。玉米病害以大(小)斑病、褐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粗缩病等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为主。马铃薯病虫害以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等为主。向日葵主要以向日葵螟为主,主要为害向日葵的花盘和种子,将种仁局部或者全部吃掉,形成空壳或者深蛀花盅,把化盘咬成很多隧道。被害花盘遇雨后腐烂发霉,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病害则以大豆菌核病、大豆灰斑病为主。为害症状是蜘蛛的地上部,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 1.2 发生趋势 结合气候特点与各种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春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仍然比较严重,总体程度略微重于2009年。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严重发生态势,水稻螟虫、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稻瘟病、稻曲病有严重流行的潜在威胁,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 2 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病虫害发生危害不断加重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因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的变化、品种抗病虫性差异、气候条件异常等综合因素影响,目前已进入新的高发周期,病虫发生总体趋势表现为病虫发生种类增多、频率加快、区域扩大、时间延长、程度趋重;同时新的病虫害不断侵入和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演变为主要病虫害,增加了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给防治带来了困难。 2.2 病虫综合防治意识不强 大多数农民仍然采用化学药剂,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知之甚少。从短期看,虽然抑制了虫害,但从长远看,病虫的抗药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增加了以后防治的难度。因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不应该过多的依赖化学手段,应该综合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的防治措施。 3 防治措施与可行性建议 农田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植物、害虫、天敌等构成了一个相对的食物链关系。为防止病虫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一般是在病虫大发生之前进行有效防治,这样对田间天敌不会构成什么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天敌的作用。而治病虫确是应急补救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抑制了病虫的数量。但同时也大量杀伤了田间的自然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长期一来,容易导致害虫的再度猖獗,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3.1提高重大病虫害的预先监测能力 提高病虫害的预先监测水平,要配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从而增强对主要病虫害的预警能力,确保预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病虫发生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病虫测报的覆盖面,以增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预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2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病虫综合防治的指导能力。提高农民对各种病虫害的认识与防治手段。以科技下乡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防治虫害,提高他们对病虫害防治的综合能力。

大豆三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1、大豆孢囊线虫病 1.1 危害及症状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它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同: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尤以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如辽宁省康平、吉林省白城地区、黑龙江省的肇东、安达、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发生严重。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70%-90%,甚至绝产。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发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叶和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鉴别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人.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雌虫体随内部卵的形成而逐渐肥大成柠檬状,突破表层而露出寄主体外,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颗粒 1.2防治措施: 大豆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3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可用3%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4-5千克,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 2、大豆食心虫 2.1危害及症状 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心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卵扁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橘黄色。幼虫体长8-10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蛹长约6毫米,红褐色。腹末有8-10根锯齿状尾刺。 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冬。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动化蛹,7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羽化,迁飞到大豆田,成虫于下午3时后在豆田活动,有成闭翱翔现象。雌蛾喜产卵在有毛豆荚上,散产:幼虫孵化后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 9月中、下旬脱荚入土越冬。冬季低温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虫及其产卵适温为20- 25℃,相对湿度为90%。在适温条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土壤含水量低于5%时成虫不能羽化。天敌有赤眼蜂、中国齿腿姬蜂、食心虫白茧蜂等。 2.2防治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成虫发生期用敌敌畏熏杀成虫,或用菊酯类药剂向荚和叶背喷雾防治成虫和幼虫,药剂及公顷用量:2.5%功夫300ml,5%来福灵300ml,20%速灭杀丁450ml,21%灭杀毙450ml,40%毒死蜱1000-2000倍液。 3、大豆蚜虫 3.1危害及症状 大豆蚜虫又名腻虫、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县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

大豆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一、红蜘蛛 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叶初呈黄白色斑点,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焦。造成植株枯死,减产严重。 1、生活习性 红蜘蛛1 年发生十几代,以雌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枯叶、杂草附近的土缝、墙缝中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4?5 月开始活动,取食杂草,后迁移到大田危害。7 月气温高干 旱时繁殖快,迅速蔓延危害,到9 月气温下降时,开始转到越冬场所,10 月后越冬。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在秋收后进行秋翻地。在晚秋、早春清理田园和路边枯枝落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用2%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 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 倍液,或73%克特乳油2 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 喷1 次,连喷2? 3 次。 二、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以幼虫 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5%,重者达7%?10% 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1 、生活习性 大豆食心虫1 年1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2 年7月中下旬幼虫化蛹羽化,迁飞到大豆田,上午潜伏不动,下午3?4 时后在大豆田边可见成蛾相互追逐,呈蛾团现象。卵多产在豆荚上,1 荚上产1 粒,8 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爬行于豆荚上,在豆荚侧缘咬穿钻入荚内,蛀食嫩豆,直至大豆成熟后,老熟幼虫从荚内蛀小孔出来,钻入土层中越冬。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远距离轮作。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其越冬场所是豆田,成虫飞翔能力很弱,不能远距离飞翔。在距前茬大豆田1km 以外种植大豆,可降低虫食率90% 左右。②深翻土壤,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③选用优良品种。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无毛品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受害轻,因而可选用无毛品种,可减轻虫害。 ( 2)药剂防治。当田间成虫盛发期,连续3d 累计100m 双行蛾量达100 头以上,或平均100 荚卵量达20 粒开始防治。①敌敌畏熏杀成虫。在8月5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 方法是将玉米瓤每1cm 分断成1 节,浸入敌敌畏原油中浸泡,

(完整版)大豆各时期注意要点

大豆不同时期的种植管理之播种出苗时期(5天左右) 1、生育期特:种子吸水达自身重量的140%,胚根和两片子叶长出。 2、主攻目标: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主抓措施: (1)整地施肥、保墒:土地要平坦、土壤手握成团,亩施有机无机复混肥(N、P、K总含量在20% 以上)50公斤。 (2)补苗:刚一出苗时发现缺苗,立即补苗。 (3)药剂拌种:按25克天达2116(拌种型)加10克适乐时混合兑水0.75公斤拌10公斤豆种,可防治大豆根腐病和线虫病。 (4)播种:夏大豆麦收后播种越早越好,播量一般第亩5公斤,播深在3-5厘米。 大豆不同时期的种植管理之细苗时期(16~20天) 1、生育特点:光照反应敏感,根系生长快于地上茎叶生长,主茎达60厘米左右,根瘤逐渐形成。 2、主攻目标: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3、主抓措施: (1)间、定苗:出苗后及时剔除疙瘩苗、弱苗、杂株,第一片复叶长出前根据亩留苗密度定苗。一般早播、肥地宜稀,晚播落地宜密的原则。 (2)中耕除草:人工、机械天茬、除草或用5%快锄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40公斤在大豆3-5叶期喷雾或用8.8%草威特30-40毫升,兑水35公斤喷雾。 (3)浇水:此期缺水极易形成“小老苗”,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应立即浇水。 (4)病虫害防治:亩用25克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加10%蚜虱速克5克混合兑水15公斤喷雾,可防治大豆叶斑病和兼治蚜虫。亩用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兑土40~50公斤,可防治蛴螬、地老虎。 大豆不同时期的种植管理之分枝时期(15-18天)

1、生育特点:营养行长逐渐进入旺盛期,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生长,花芽开始分化,根瘤菌固氮能力加强,是营养生长好快的关键时期。 2、主攻目标:植株健壮、花芽分化良好,叶面积稳步增加,土壤疏松有利根瘤菌生长。 3、主抓措施: (1)中耕培土,有利防治倒伏,排涝及控制徒长。 (2)浇水施肥,遇旱浇水,叶片短小,发黄要追肥(复合肥每亩20公斤)。 (3)病虫害防治:此期是大豆叶斑病、成虫病和豆科蝇、蚜虫混合发生期,可用天达2116(豆科专用型)50克加40%氧化乐果85毫升混合兑30公斤喷雾。 大豆不同时期的种植管理之开花结荚时期(22-34天)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旺盛,是决定单的株荚数的关键期。 2、主攻目标:根深叶茂、花多荚多,防止徒长,防止郁蔽和倒伏。 3、主抓措施: (1)浇水:此期大豆需水量最大,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灭水,同时遇涝排水。 (2)防徒长倒伏,植株生长过旺,应及时控制,喷洒天达2116或助壮素。 (3)病虫害防治:此期豆类螟、食心虫叶病和大豆花叶病毒病常发生,可亩用50克天达2116加25%灭多威50亳升混合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如大豆已封垄,亩用量应加大到75~100毫升,兑水浓度仍按600倍。 此外,大豆兔丝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可能大发生,发生时应及时拔除深埋。 大豆不同时期的种植管理之鼓粒成熟时期(32~38天) 1、主攻目标:保根、护叶,增荚、增粒,提高粒重。 2、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殖生长旺盛。这个阶段前期决定粒数,中后期决定粒重,根茎生长减弱,根瘤固氮能力开始下降。 3、主抓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