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

*

——杜布罗夫尼克

The Pearl of the Adriatic

—Dubrovnik

吴庆洲 WU Qingzhou

摘 要 本文叙述杜布罗夫尼克古城的简史,论述其在中世纪的城墙堡塞防御体系的特点,以及城中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认为她不愧为亚德里亚海的明珠,城市博物馆,以及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

关键词 城墙堡塞;防御体系;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博物馆

Abstract: This paper nar rates the brief histor y of Dubrovnik,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ity wall defense system as well as its numerous historical cultural heritag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Dubrovnik is worthy of being the pearl and urban museum of the Adriatic and on the UNESCO List of World Heritage.

Keywords: City Wall and Castle; Defense System; Historical Cultural Heritage; Urban Museum

0?引?言

笔者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亚太文化遗产卓越奖,于2012年9月27日应邀到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城参加“最佳遗产保护”国际会议,9月30日下午离开,共计在该城停留了4天。杜布罗夫尼克城依山傍海,由中世纪的城墙所围绕,风光如画,游人如织,被誉为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1]和“城市博物馆”[2]

。笔者得机会考察这世界文化遗产,感到欣喜和

万幸。

1?杜布罗夫尼克简史

杜布罗夫尼克城(Dubrovnik)(图1)是克罗地亚(Croatia)最南的城市。她是更广阔的南达尔马提亚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历史上,她作为有名的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的中心所

在地而闻名,是最小的、也是最重要的地中海海上商业国家。从14到17世纪,她不仅在亚德里亚地区和地中海南部,而且在东方和西方的商路上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3]217。

如同地中海的古老城市一样,杜布罗夫尼克城的起源被蒙上了传说的面纱。但是,最可能的是,该城的起源与航海船队的居民相关,一开始是希腊人的,后来则是罗马人的中心,该居民地在中世纪早期被敌人入侵所破坏。一些幸存者发现在多岩石的洛斯岛居住更加安全。在那时,这一居住地与海岸边克罗地亚人的居住地同时出现,该地因地中海橡树林而被称为杜布罗夫尼克。两个居住地相互联系发展,罗马人和克罗地亚人的人口也在不断融合。由于冲积,海峡变得越来越浅,终于在11世纪被填平。岛屿与海岸连接的地方正是杜布罗夫尼克最宽阔最有名的大街帕拉卡。12世纪,居民们联合起来,筑起一道高大的城

吴庆洲.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4): 52-57.

中图分类号 K955.53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2095-6304(2014)04-0052-06

作者简介

吴庆洲: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qzwu@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12250507.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70; 51278197)

DOI: 10.1379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12250507.html,ki.hsfwest.20140409

◎建筑历史与理论

墙系统来防卫。在12世纪,杜布罗夫尼克开始发展航海工业和商业,以保证其对巴尔干邻国主要的贸易中心地位。作为一个典型的中世纪亚德里亚海自治城市,在历史中她认识到掌握权力的重要性,16世纪起,她开始独立,称自己为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3]218-219。

15到16世纪这一时期通常称为杜布罗夫尼克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该城经历了其最大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贸易、纺织产品和盐,以及造船业方面。物质的繁荣不仅反映在其许多建筑的装饰艺术上,也反映在她艺术学校的兴办,权威文化的创造,以及教育和科学的兴盛上。

1667年4月6日,最大的悲剧事件——灾难性的地震,降临到了杜布罗夫尼克城。在城市的破坏中,5000多居民丧生。地中海最美最和谐的城市被城中燃烧多日的大火完全毁灭。灾后,城市逐渐用当时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风格重建。即使她外观上发生这些基本的改变,杜布罗夫尼克仍然

是地中海众多城市中最美丽最优雅的城

市[3]219-220(图2)。

2?中世纪的城墙堡塞防御体系及

其特点

杜布罗夫尼克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

形。北面和西面的城墙向着陆地,西南面、

南面、东面环海。

杜布罗夫尼克历史上最核心的外观特

色是她把城市机体包裹一圈的城墙,使城

区成为稠密的易于观看的整体。这一复杂

的人工构筑物是地中海地区最壮观和最

强固的防御系统。它由一系列的堡垒、棱

垒、暗炮台、高塔和分离的要塞组成。分离

的要塞有圣约翰要塞、波卡要塞和明西塔

要塞,以及卢夫利珍纳克要塞和来夫林要

塞。城的东门波罗斯(图3)和西门皮拉(图

4)保存特别完好,皮拉门上方的雕像为杜

布罗夫尼克城的保护神——圣·波拉修斯

(St. Blasius)(图5)。

杜布罗夫尼克的城墙完整无缺,共长

1940m,包围着整个古城区,成为该城最重

要的特征,闻名于全世界,这一建于中世纪

危难年代的保卫城市的城墙,何以能维持

至今仍保存完好呢?除了工匠们的勤勉和

对这技术的熟练,市民们的关心、维修之

外,还由于著名的外交家们非凡的才能,他

们知道如何去排除和防止共和国的敌人和

对手的不轨意图。包括老港口在内,整个杜

布罗夫尼克城均由城墙和堡塞所围绕,早

期的洛斯小岛的城市居民自然也不例外。

9世纪时撒拉逊人围墙攻城15个月,却未

能攻下城池,说明城池防御体系确实完好

坚固。城市向无人居住的东部小岛扩展,

城市的东南部边界靠近圣约翰要塞,成为

城市的郊区。这一东部区包括了9至10世纪

的城墙在内。11世纪时将城市和海岸隔开

的海上水道被填平后,城市与陆地居民合

二为一,很快,一道城墙拔地而起,围绕着

现今城市中心区。到13世纪,除多明我会

(Ordo Dominicanorum)的修道院以外,整

个城区均在城墙包围之中。14世纪,该修道

院也进入城墙之内[4]33-41。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堡塞防御体系有四

个重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依据地形地貌,在巨岩

上、山脊悬崖上筑城,形成天险(图6)。

第二个特点:在城墙外筑方堡或圆堡

以加强防御。

城墙的平均厚度为1.5m,由石头和石

灰建筑。为了加固城墙的强度,

增强其防卫图1?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平面图

Fig.1 the plan of Dubrovnik

图2?美丽的杜布罗夫尼克

Fig.2 fantastic Dubrovnik

图3?波罗斯城门

Fig.3 Ploce Gate

图4?西城门皮拉门

Fig.4

Pile Gate

图5?皮拉门上方的波拉修斯雕像

Fig.5 the Paula Theseus Gods above the Pile Gate

能力,又在城墙外设置了15个方形堡垒(与我国城墙的马面相似)。近14世纪时,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建造,这是最终摆脱威尼斯人统治的时刻。1453年,土耳其人在攻下君士坦丁堡后,同时潜在的威尼斯人的威胁促成了城墙堡塞防卫体系的进一步建造和紧急修缮。由于大量市民和贵族的不懈努力,也因为许多世传工匠的热情工作,大多的城墙堡垒得到加固,尤其是对着陆地的城墙,突出于城墙之外的新堡垒和半圆要塞,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均已完成。该城堡防卫体系在16世纪和其后又扩展和现代化。城墙体系的设计源自14世纪,然而最终的形态则固定在杜布罗夫尼克的黄金时代,即从1453年攻下君士坦丁堡至1667年大地震将它毁坏这期间。面向内地的主城墙厚4~6m,面海的狭窄的城墙厚1.5~3m,高度则在某些地段达25m,面向内地的城墙由陡坡墙所加固,以抵御大炮之轰击[4]36-41。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堡塞防御体系的第

三个特点则是在城墙四角和外围建立强大

的堡垒要塞,以组成城内外火力交叉的防

御体系。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呈不规则形状,由

4个突出的强大的堡垒所保卫。北边为圆

形的明西塔要塞(图7),港口则由东部独

立的拉夫林堡塞(图8)以及港口东南的

圣·约翰堡塞(图9)所保护。城的西部入口

则由高大而美丽的波卡尔塔堡(图10)所保

护。强大而独立的西部堡塞卢夫利珍纳斯

(图11)则用以防卫来自海上和陆上对古

城西端的危险。除以上4个强固显著的炮塔

要塞外,城墙外还加建2个圆垒(图12-13)、

12个方堡、5个棱堡和2个角堡以加强防卫,

而陡坡、悬崖上的城墙侧面有1个大的和9个

小的半圆堡垒所加强防卫。面向陆地的城墙

外挖深壕沟(图14)以加强防卫。整个城堡

防卫体系装备了大量的炮(图15)。这些炮大

多由当地工厂铸造。最著名的16世纪的加农

炮由杜布罗夫尼克的埃文·拉波工场所设计

和生产。在动乱的年代,杜布罗夫尼克城上

有超过120门炮[4]36-41。

杜布罗夫尼克的城防体系第四个重要

特点是,为了加强防御,城墙有许多部位做

成双层,特别是北面和西面向着陆地的城

墙[5](图16)。

笔者于2012年9月30日下午用1个半小

时的时间,从西门登上城墙,再向南向东向

北向西,绕城一圈,观赏了亚德里亚海的明

珠——杜布罗夫尼克城的山、海、城、市的

美景,真是瑰丽多彩,美不胜收。

3?城中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杜布罗夫尼克不愧称为“城市博物

馆”,城中分布有众多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

遗产。

整个古城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博图6?雄踞于巨岩悬崖上的城墙

Fig.6 the city wall on the rock cliff

图7?明西塔要塞

Fig.7 Fort Minceta

图8?拉夫林堡塞

Fig.8

Fort Revelin

图9?圣·约翰堡塞

Fig.9

St John Fort

图10?波卡尔塔堡

Fig.10 Fort Bokar

图11?卢夫利珍纳斯堡塞

Fig.11 Fort Lovrijenac

图12?城墙外的圆垒

Fig.12 the round base outside the city wall

物馆。

杜布罗夫尼克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第一句话是:克罗地亚镶在达尔马提亚海岸上的一颗明珠,因为少有城市如她一样座落在面海的悬崖绝壁之上,并保留下如此完美的中世纪的石城墙和堡塞。

杜布罗夫尼克地区人杰地灵,马可·波罗的故乡就在科库拉岛上。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内更是古迹名胜众多。本文拟作一简单的介绍。

3.1 帕拉卡大街(Main Street Placa)

连通东西的城中主干道是帕拉卡大街(图17),两旁商铺林立,其中有许多历史建筑。该街把古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11世纪时,人们把拉瓦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填埋,造就了这条大街。该大街目前的景观是1667年大地震后重建的。

3.2 大安诺费利奥斯的喷泉(Big Onofrio’s Fountain)(图18)

该喷泉位于靠近皮拉城门的广场上,是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聘用的那不勒斯建造师安诺费利奥斯·迪拉·卡瓦建设城市供水设施时所建。该喷泉在1667年大地震中损毁严重,上面壮观的雕塑装饰彻底毁坏,但原先16个浮雕喷水人头(图19)仍保存至今[6]。

3.3 耶稣基督教堂(The Church of the Saviour)(图20)

该教堂在皮拉城门与方济各会修道院之间,是还愿的耶稣基督教堂。该教堂由上议院于1520年下令建造,以报答天主的保佑,在当时杜布罗夫尼克地震中免于灾难。该教堂由科库拉的建筑师彼塔·安德利基科(Petar Andrijic)设计建造,1528年建成。该教堂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幸存,保留了她原本的形态,是城中和谐的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之作[4]58-59。

3.4 方济各会修道院(The Franciscan Monastery)

该修道院是城内最大的建筑群,位于波拉卡主街上,直至西端的皮拉城门。

该修

图13?突出城墙的圆堡

Fig.13 the roundel protruding the city wall

图14?城墙外的壕沟

Fig.14 the ditch outside the city wall

图15?城上的炮

Fig.15

the battery on the city wall

图16?杜布罗夫尼克北面双层墙城防体系

Fig.16 the northern wall of Dubrovnik-double

defense system

图17?古城的主干道帕拉卡大街

Fig.17 Prijeko Street on the main street

图18?大安诺费利奥斯喷泉

Fig.18 Big Onofrio’s Fountain

亚海地区也十分著名。它是哥特式与文艺复兴风格的和谐作品。现建筑由安诺费利奥斯·迪拉·卡瓦设计建成。它门口柱廊的柱头上有许多人物雕刻,其中,小天使的雕刻格外生动(图25)。宫内的雕塑装饰包括柱头在内,是米兰雕塑大师皮特洛·蒂·马提诺(Pietro di Martino )的作品[4]87-95。3.8 圣母升天主教堂(The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

圣母升天主教堂建于18世纪,在原教堂毁于1667年大地震后重建,

建筑为巴洛

图19?浮雕喷水人头

Fig.19 the water spray head of sculpture

图20?耶稣基督教堂

Fig.20 Church of St Saviour

图21?方济各会教堂大门入口浮雕

Fig.21

the entrance sculpture of Franciscan Monastery-Museum

图22?钟塔

Fig.22 the bell tower

图23?圣·波拉修斯教堂

Fig.23 St Blasius Church

图24?院长宫

Fig.24 Rector’s Palace

道院始建于1317年,一直不停地建。其中最大的建筑方济各会教堂(The Franciscan Church)在1667年地震中毁坏,仅保留下其南墙入口的大门(图21)。这是哥特形式,而其中的雕塑则体现了文艺复兴的 精神[4]58-59。3.5 钟塔

钟塔(图22)正好位于帕拉卡大街的中轴线上,建于1444年,高31m。经历地震后,钟塔失稳倾斜,有倾倒之虞。1929年依原图重建[4]72-73。

3.6 圣·波拉修斯教堂(The Church of St. Blasius )

巴洛克风格的圣·波拉修斯教堂(图23)建于1715年。圣·波拉修斯是杜布罗夫尼克的保护神。原教堂毁于1607年的大地震和1706年的火灾中。上议院聘用建筑师马利诺·哥洛皮利,以威尼斯的圣·摩利修斯教堂为样本,重建此教堂[4]76-80。

3.7 院长宫(The Rector’s Palace )

院长宫是一座杰出建筑的纪念碑(图24),不仅闻名于杜布罗夫尼克,在亚得里

克风格(图26-27),于1713年建成[4]96-104。

3.9 斯潘查宫(The Sponza Palace)

斯潘查宫位于帕拉卡大街的东端,邻近钟塔(图28-29),建筑为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混合风格,是古城中最美的建筑,建于1516年之后,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没有毁坏,现在的外观仍是原状[4]85-87。4?结?语

杜布罗夫尼克不愧为亚德里亚海的明

珠,她古老的城墙,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到这里

参观的人们都赞美她:太美啦!太美啦!这

座美丽的城市博物馆,有着迷人的魅力,令

游人流连忘返。杜布罗夫尼克对历史文化

遗产的爱护和妥善的保存,为我们树立了

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C ROATIAN CULTURAL HERITAGE[Z].

Croati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114-116.

[2] 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世界名胜词

典[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6: 480-481.

[3] A ntun Travirka. CROATIA[M]. Forum-

Zadar, 2011: 217.

[4] A n t u n T r a v i r k a.D U B R O V N I K

History·Culture·A r t Heritage[M].

Forum-Zadar, 2012: 33-41.

[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美国不列颠百科

全书公司.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 2版.

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702.

[6] S pektar. CROACIA[M]. Zegreb: CGP

Delo, 1974: 230.

图片来源:

图1:作者根据当地旅游图绘制

图2-15、17、19-29:作者拍摄绘制

图16:Spektar, Zegreb, Yugoslavia.

CROACIA[M]. 1974: 18

图18:Spektar, Zegreb, Yugoslavia.

CROACIA[M]. 1974: 230

收稿日期:2014-07-02

(责任编辑:苏小亨

)图25?柱头上的小天使雕刻

Fig.25 the little angel grave on the chapiter

图26?圣母升天主教堂

Fig.26 the Assumption Church

图27?主教堂的穹顶和雕塑

Fig.27 the dome and grave of church

图28?斯潘查宫

Fig.28 Sponza Palace

图29?钟塔和斯潘查宫历史档案馆

Fig.29 the tower bell and the History Archives of Sponza Palac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