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观前街规划设计的比较分析

苏州观前街规划设计的比较分析

苏州观前街规划设计的比较分析
苏州观前街规划设计的比较分析

苏州观前街改建规划设计分析

——谈城市肌理与古城改建的关系写在前面:愉快而忙碌的实习结束了,很开心有了这么一次短暂的旅行。在

此实习期间,我几次到观前街,在感受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氛和热闹的商业气氛的同时,也在寻找它的肌理,寻找它与苏州市的城市肌理链接,然而感觉丢失

了什么······

【摘要】城市的肌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建造成长起来的。生活的状态与城市的肌理紧密结合,作为地方的独特气质存在,一旦破坏很难复原。本文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通过对苏州山塘街和观前街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城市肌理、人类行为和心理等层面对古城的保护与修复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城市肌理古城改建街道空间

一.苏州城市历史与城市肌理

1.城市历史追溯

古城苏州的历史可上溯到7000 年前,据出土文物考证,苏州一带是中国纺织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间大城(图1)。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面积约为14 平方千米,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随着朝代的更迭,发展到唐宋时期,城市空间丰富而有意境,城市建构以“水”为主题,逐步园林化,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2.城市肌理探究

苏州古城的河道与街巷、建筑的组织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图2):

A.一河一街型,即河道一侧为街巷,另一侧为临水建筑,背水建筑的河岸均

为石驳岸,中间嵌仓石、砌缝可以泄水,因居家后门临河,常设下河的踏步妇女们

图1平江古城城市布局图2三种组织类型图3 古城河道体系现状

就在河边洗衣洗菜,有些商贩还摇着小船在河中做生意,卖米、卖柴不消说,还有卖点心、小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也不须下楼,只要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吊下去,就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

B.有河无街型,即河两侧建筑压驳岸而建,形成一条深邃幽静的水上小巷,

河的走向不同,沿河界面也不一样,河两侧的公共踏步及小桥常布置在前后两宅之间,给长长的水巷开了个口子将河、巷、街、桥联成一体;

C. 一河两街型,,即两街夹一河并行,街道外再布置建筑。这类水巷多在

交通繁忙的水陆主干线,两侧街道并不完全一样,上塘为热闹街市,标高高路幅宽,沿街为商业用房;下塘标高低路幅窄,为幽静的住宅区。丰富的河道布局,结合前庭后院的市民宅院上宅下店的街市民宅、高墙深院的官绅大宅,构成百十街坊、千余幽巷,曲折有致、高低错落,成为重要的地方特色风貌。由地理原因发展而来的水陆双棋盘式城市布局,带来了小桥流水般的生活姿态。河道与街巷连接成一个元紊,作为苏州古城的构成这样的城市布局和生活姿态是自然的酿造,同样也成就了苏州的特殊的城市肌理。

3.城市现状

现在苏州的建筑、道路和河道已经改变了面貌,不再紧密连接在一起(图3)。苏州城市的肌理改变了。虽然目前有大量的修复,但自然改造、成长出来的历史的肌理却是如何也修复不来的。

二.苏州观前街的改建与规划

1.观前街的概况

观前街,顾名思义,就是道观前面的街,“观”指“玄妙观”。玄妙观历史悠久,

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二七六年),初名真庆道院,多次毁灭,多次重建。直到

元成宗元贞元年(一二九五年),始称玄妙观。观前街是一座有着1300年历史

的恢宏道教建筑群,主殿是九开间的重檐歇山顶的三清殿,还有其他十多座

殿宇,南面正山门前的长街就是观前街。

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的中心部位,是苏州市最重要的商业区,也是苏州服务、

文化中心(图4)。观前街西起主干道人民路(原

护龙街),东到醋坊桥接临顿路,中间坐北朝

南是千年道观玄妙观,正对宫巷。观前街东

西长780米,南北宽720米,用地56.72公顷。

在这范围内分布着全市性的商业、饮食服务、

文化等单位二百余家,并相对集中在观前街、

北局和玄妙观三个点上。图4 观前街在苏州市的位置

2.观前街的改建历史

1841年,古老的观前街由地方士绅蓦资捐砌为长石条街,两旁开始出现栅板门面的传统店铺,玄妙观因庙会赶集日盛,已是城内的贸易集市和游乐场所,观前街已有20 多个行业近60 户商铺。

1930年前后,观前街进行拓宽,由原来的3米增至9-13米,大小商号也纷纷扩建翻新,观前地区逐渐成展成为融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商业中心区,不再是传统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形式。

1998年,苏州市对观前街进行更新整治,划定了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和九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先全长730米,宽约17米。

3.观前街的近期改建规划及分析

3.1道路系统规划与分析

如图5所示,观前街的道路系统以玄妙观正对的观前街为主干道,在保留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至9-13米,为玄妙观迎接大量游客做好了准备。整个观前

街西起主干道人

民路(原护龙街),

东到醋坊桥接临

顿路,中间坐北

朝南是千年道观

玄妙观,正对宫

巷。以观前监弄、

街为主轴线,太图5 观前街道路系统规划图

九圣巷、大井巷等历史老街巷纵横其间。这种道路系统基本上延续了观前街的道路肌理,但拓宽的道路,增加人流量,但缺少供行人休闲停留的设施。

3.2典型景观节点规划与分析

如图6红点所

示,苏州观前街以玄

妙观景区构成街区

的主要人文景观,玄

妙观景区内分布有

三清殿、斗姆阁、文

昌殿、雷尊殿等历史

文化古迹,经修缮后现均保护良好。图6 观前街景观规划图

改建后的观前街集中了许多吴文化的精髓:昆剧传统表演场所沁兰厅、苏州评弹发祥地光裕公所、千年道观玄妙观、历史悠久的开明大戏院等等。众多

文化实施的移建、恢复逐步奠定了观前街成为“姑苏第一街”的地位。但历史古迹周边原有环境的破坏,导致保留的古迹缺少完整性。在改建的时候,不能尊重古迹的原有场地环境,浓厚的商业气息往往破坏了古迹的完整性。

4.观前街改建后出现的问题

作为苏州市内的商业中心,既承载着为当地百姓服务的义务,又作为苏州的门面,担负着接待来旅游观光客人的责任。这么重要的一条历史名街,经过改建后却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4.1尺度上

改造前:街道宽度只有3米,人走在其中的尺度正好合适;发展中扩大到了9- 13 米,那时候的观前街不是步行街,道路上车水马龙,丰富了街道的景象,行人走在两侧,自然也不会产生空旷感(图5)。

改造后:观前街的宽高之比大概在1:1.2 左右,既不过于宽阔也不过于狭窄。但观前街缺少的还是从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发展的过渡,即一种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对比上海南京路,南京路的街道宽度为29-36米,而观前街不过17米左右。百货商场形式的建筑本身对外的开放性就不大,且街道上没有考虑行人停留、聚集等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改建后的观前街已经失去了历史上的面貌,虽然在建筑规划上有 2 5 米以内的限高,但发展中却呈现为既想发展成为像大城市一样繁华的金融商业中心,又想恢复老城的街道气息,这样的矛盾促使观前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图6)。

图5 以前的观前街图6 现在的观前街

4.2本质上

4.2.1观前街街道没有统一性

街道是供人使用的,人在街道中的感受会对行动产生影响和制约。如果街道可以满足人们在其中行走、停留、休憩的需求,那么这些活动就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街道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那么这些活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我们看到的街道是由其自身和沿街的建筑共同构成的,一条街道上的建筑、铺地以及各种设施如果更具备连续性和统一性即有机整体的倾向,才更容易被人感知,产生影响,留下印象,否则杂乱无章的街道和建筑只会令人烦躁疲倦。观前街无论是招牌还是绿化设施都没有构成统一的元素两边的建筑虽然大体风格上都保持统一,立面却各自是各家,街道铺地没有特色(图7)。相比于上海的南京路,铺地有分区,街道两侧的休息设施元素统一,绿化成线性延伸,各式花花绿绿的大

招牌“花”成一片,形成鲜明的当地特色(图8);山塘街红色的灯笼挂满街,华灯初上的时候满街的红灯笼亮起,十分有味道(图9)。

4.2.2街两侧的建筑体块与街道没有很好的连接和过渡

观前街街道铺地没有突出的图案,建筑较为孤立,这样建筑自然成为“主体”,也就是“图形, ’而街道则成为联系其间空间的“背景”(图10)。我们走在背景里自然有一种疏离主体的感觉。再比较一下意大利很多小城市的图地关系,会发现很难区分街道和建筑体块,有时候街道成为主体,有时候建筑又成为主体,意大利小城市的街道窄窄的,划分街道与建筑的墙壁,其内外表面无多大差

图7 观前街街道现状图8上海南京路街道图9 苏州山塘街街道

图10 观前街街道铺地图11 意大利小城市街道

别,不同之处只在于是否有屋顶,这样,室外也有成为“图形”的很大可能。把城市比喻成家,那么这些街道就像家里的走廊、过道一样,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大多连一棵树都不植,地面常施以美丽纹样的铺装,就像家里的客厅,把地毯铺遍室内的各个角落(图11)。

三.总结与建议

观前街的改造建设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在很多古城的改建修复过程中,比如芜湖的鸠兹广场、亳州的曹操战地步行街、西安的大雁塔广场,观前街的改建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苏州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注意到保护,但仍有很多欠缺,大的城市尺度和肌理破坏了,如此就很难修复。外国的城市建设,像意大利、埃及等,所有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城都是没有改变大的城市肌理,这样城市的特色才得以保留下来。

对于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如何保留其城市肌理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保留区域肌理、居住形态,在自然演变的肌理上加以建设,不应该掺杂过多的人工痕迹。

2.建设与其城市肌理相配合的建筑、道路景观等,统一城市或区域形象。

3.注重街道与建筑的连接关系,创造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人性化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期中实习调研报告

苏州观前街改建规划设计分析

——谈城市肌理与古城改建的关系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规划报告.doc

目录 一、前言 (1) 第一条规划背景 (1) 第二条规划任务 (1) 第三条规划范围 (2) 第四条规划期限 (2) 第五条规划依据 (2) 二、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 第六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 第七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 三、园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 第八条旅游资源分析 (6) 第九条苏州古城区主要旅行社对园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8) 第十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9) 四、园区旅游市场分析 (10) 第十一条旅游市场需求总体特征 (10) 第十二条旅游市场细分特征分析 (11) 第十三条旅游者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 第十四条旅行社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 第十五条园区旅游市场定位 (18) 五、园区旅游发展的竞合分析 (20) 第十六条与苏州主城的竞合分析 (20) 第十七条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竞合分析 (21) 第十八条园区旅游发展主要竞合策略 (22) 六、园区旅游发展战略 (23) 第十九条总体构思 (23) 第二十条战略思路 (23)

第二十一条战略定位 (24) 第二十二条旅游产业定位 (25) 第二十三条战略目标 (26) 第二十四条发展战略 (28) 七、园区旅游形象战略策划 (34) 第二十五条旅游形象定位 (34) 第二十六条旅游宣传口号 (34) 八、园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35) 第二十七条空间布局 (35) 九、园区旅游产品体系开发规划 (41) 第二十八条园区旅游产品体系 (41) 第二十九条园区旅游产品发展策略 (43) 十、园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策划 (50) 第三十条中国首个国家级商务旅游示范区 (50) 第三十一条金鸡湖国家5A景区 (52) 第三十二条阳澄湖生态养生与康体休闲基地 (53) 第三十三条园区不夜城 (54) 第三十四条斜塘文化休闲小镇 (56) 第三十五条时代广场休闲购物 (57) 第三十六条中国苏州国际电影节 (59) 第三十七条动漫娱乐新天地 (60) 第三十八条阳澄湖蟹文化度假村 (61) 第三十九条重元寺深度开发 (62) 第四十条开发时序分析 (63) 十一、园区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64) 第四十一条政府营销战略 (64) 第四十二条旅游企业营销战略 (66) 十二、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68) 第四十三条旅行社业规划 (68)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 (2) 第三章土地利用 (2) 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2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 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 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 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 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 第一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26第二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一:论证意见 附件二:规划背景

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 第 3 条“XX新区二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二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金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至娄江、南至斜塘河,共58.46平方公里。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文本和图则配套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自XX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第 8 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 《XX新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 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 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 第 9 条规划原则 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2. 坚持快速发展与开发建设合理有序并重。 3. 坚持效率优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 4. 尊重自然,人性化、生态化原则 第 10 条发展目标 XX新区的整体发展目标是:“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XX新区二三区是整个园区实现发展目标的主体,突出建设现代高科技产业、优美的城市景观、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先进的现代管理与服务体系。 第 11 条人口规模 规划人口控制在41.5万人左右。 第三章土地利用 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 第 12 条总体土地利用分配 1. 土地利用分配原则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整治水系,完善河湖网络;构筑完整的绿地系统,营造富有“水乡”特色的环境景观;强化城市中心轴线空间格局,加强园区与古城的交通联系,缩短生活区与就业、购物休闲娱乐中心的交通距离。 2. 总体土地利用分配为:行政中心、商业区设于中心轴线上;高标准高密度住宅区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情况简介 一、概况和发展历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31.5万(常住人口61万)。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十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

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苏州市3.4%和5%,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完成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到全市的15%左右,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占到25%左右,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和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三、 规划 调整的原因 1、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 的竞 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 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 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440375.html,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440375.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440375.html,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在洼田水塘边开启了一座非凡新城的腾飞之路。 2018年,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登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区主动确立了新目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园区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发展轮廓愈加清晰: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架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综合质量效益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前列;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领军代表,发展水平媲美美国硅谷等世界顶尖园区。 改革的征程,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为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争当改革开放、国际合作的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440375.html, 示范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样板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园区再次出发。 深化改革优化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 有事帮忙,无事不扰。简单八个字,概括了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建者田园对园区营商环境的感受。对田园来说,飞依诺首个超声产品研发成功却无法进入临床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产品胜利在望,跑了一圈市场,却发现迟迟难以跟医院建立渠道。就在田园一筹莫展之际,园区搞了一次“对接会”,把苏州几家三甲医院请到园区,与辖区医药、医疗器械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临床相关事宜。飞依诺的难题就此解决。 类似的事情,在园区多得数不清。这背后,是园区多年如一日深化改革、不断破除种种不利于发展的制约的决心和担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创新的重要窗口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进一步显现。以全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园区坚定“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靶点”大胆尝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化的制度和环境。 随着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扎实推进,这两年,园区的11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部门强化职能、功能区聚焦功能、基层压实管理”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职责功能进一步厘清。园区管委会层面114项需划转事务中,已有66项完成;累计取消42项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许可类审批事项,一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1.借鉴成果制度化2.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1984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1998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1995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1997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p5) 先后编制实施100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

建“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p9) 1.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 2.基础开发阶段(1995—2000)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初至2004年6月) 4.转型升级阶段(2004年6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p16):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p19)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最新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规划、建设、运营实践.pdf

一、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研究 1.参与主体构建 要实现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国家、市场、社会三大主体能够在社区服务中各尽其能,实现优势互补。园区正是在邻里中心的规划、开发、运营和管理的 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国家、市场、和社会进行角色定位和机制调整,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主体 功能,创新了社区服务的模式。 从总体来看,邻里中心既是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相互建构的结果,也是主体性互构的产物,邻里中心作为公共建筑,采取政府规划和政府投资,彰显了政府的主体性,确保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社区的一个公共企业,既负责社区商业设施的市场开发和市场监管工作,又负责社区公益设施的配置、维护和运作,将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率结合起来,履行自己在社区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彰显了市场主体性; 邻里中心的民众联络所向所有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开放,它为社区的公民参与提供了空间、平台,彰显了社会主体性。 2.服务载体设置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建构了一个全功能的社区服务体系,涵盖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内容。其突出特点是以综合性载体整合了各项社区服务,形成了社区服务的复合式供给模式。 从1997年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个邻里中心新城大厦建成运营开始,发展到目前又建成运营了湖东、贵都、师惠、沁苑、翰林、方洲、玲珑、东沙湖、科技城、唯盛、景城、独墅湖、漕 湖、邻瑞广场等14个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邻里中心将三个实体,即 社区商业载体、必备功能载体、公共服务载体作为承接社区服务功能的载体。邻里中心平台的用途主要划分为两种:其一,将其55%的面积作为社区商业载体;其二,将其不低于45%的面积作为公益服务载体(包括必备功能载体和公共服务载体)。 1)社区商业载体 这是邻里中心公司发展的主要经济渠道,包括房屋租赁、物业管理业务、房产销售、酒

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报告

苏州工业园总体规划报告 第一部分文本 第一章前言 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区位一目标 二背景二标准 三参与单位三对外交通系统 第二章规划结构 四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一性质五实施 二规模 第七章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 三规划概念一目标 四规划用地平衡二标准 第三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 三规划概念 一目标四规划 二工业分类五实施 三布局原则 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四功能分区一总论 五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二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 第四章居住地规划布局 三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一目标 第九章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二标准/参数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三规划第二节消防规划 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

第三节人防规划 一目标 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二标准/参数第一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三规划第二节排水系统规划 四措施第三节排污系统规划 第四节供电规划 第五节供热规划 第六节邮电规划 第七节有线电视规划 第八节煤气规划 第九节管线综合规划 第二部分说明以下项目的内容请参考文本第一章排水系统规划 给水系统规划 第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排污系统规划 第三章固体垃圾管理 供电规划 第四章防洪排涝规划 供热规划 第五章消防规划 邮电规划 第六章人防规划 有线电视规划 第七章航道规划 煤气规划 管线综合规划 附图目录 图1-1 用地规划图

图9-3-1 指挥相信了程规划图 图2-1 发展分期图 图10-0-1 基础设施规划图 图2-2 用地结构图 图10-1-1 供水规划图 图2-3 总体规划图 图10-1-2 拟定水厂位置图 图3-1 工件小分区 图10-1-3 泵站及水库平图 图4-1 居住区分布图 图10-2-1 排水系统规划图 图4-2 邻里界线图 图10-2-2 河道标准断面图 图4-3 新镇与邻里中心的服务范围图图10-3-1 污水规划图 图4-4 典型邻里规划图 图10-4-1 变电站规划图 图5-1 主要公共设施图 图10-5-1 热电厂规划图 图5-2 邻里公共设施图 图10-5-2 50兆比热电厂设备布置图 图6-1 道路交通网络图 图10-6-1 市话邮电规划图 图6-2 苏州市轻轨交通图 图10-7-1 有线电视规划图 图6-3 园区轻轨交通图 图10-8-1 煤气规划图 图7-1 开放空间的绿地图 图10-8-2 拟定煤气厂布置图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