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联系我所学的专业—采矿工程,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一)采矿工程中的联系和发展

采矿工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联系。采矿工程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资源,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也依赖客体,而改造客体的目的又是为了服务主体。主体不是一味地征服自然,而是合理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充填采矿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工程上坚持主客体的统一。

采矿工程中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现在已经进入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的时代,许多工程都是相当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例如在采矿活动时,开掘任何新巷道时,必须考虑它给整个矿井所带来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方面的变化。

采矿工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本事物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矿工程学科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工程的建设成功不光只需要工程师考虑工程的建设内因,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例如在进行采矿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不能只考虑矿石开采技术条件的优劣,还应考虑外部的交通运输及市场条件。

(二)采矿工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所谓统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对立性,即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性质。例如充填采矿中,充填材料的流动性与充填体的强度速度是一对矛盾,充填材料浓度低时,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易于输送,但形成的

充填体不能快速脱水,形成的充填体强度低。反之,则充填料浆不易输送,但形成的充填体强度高。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运动,推动着整个充填采矿学科的发展运行,同时也推动着整个采矿工程界的演变和发展。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采矿工程中是普遍存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促进采矿工程界的进步与发展。(2)自然辩证法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不但给工程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能够为工程界人士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使得岩土工程理论能够更好的服务生产。(3)自然辩证法普遍存在岩土工程中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实际,它不仅仅存在于现在,而且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两者必将更加广泛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2.什么是自然观?试分析所学专业或学科中所蕴含的自然观念,并分析其自然观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大体包括人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我所学的专业是采矿工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内容。用自然观来分析解决采矿工程问题将对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已见刊的学术论文有《自然辩证法理论在采矿中的应用》和《浅谈采矿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以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为例》等。

自然观在采矿工程的实际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可以大致从下面几个方面体现:

○1系统自然观对采矿工程实际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性: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部分的总体,一般认为: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

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一个矿井就可以看出,从矿床开拓、准备到回采,从落矿、运矿到充填,还有通风、运输、排水等,每个要素之间,要素和整体之间都是有关系的不是分割的独立的,所以在采矿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的话有可能就不能进行正常生产,例如在采矿活动时,开掘任何新巷道时,必须考虑它给整个矿井所带来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方面的变化。我们所以我们在进行矿床开采设计时应当具有系统的思维。

○2生态自然观对采矿工程研究方向的影响: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生态自然观对采矿工程领域对采矿工程研究方向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催生了充填开采与绿色采矿这两个新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煤矿开采使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造成地下水系破坏,地表沉陷等问题,以及金属矿开采中,使用崩落法及空场法造成地表塌陷及大量尾矿堆积在地表造成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随之出现了充填开采,利用尾矿或其他废弃物充填至采空区,充填体可有效的防治岩层移动。利用充填法采矿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还可以解决尾矿的安置问题,从而向绿色采矿方向发展。

○3生态自然观指导采矿活动的可行性研究:采矿工程项目开始前的工作包括提交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等。以往在进行采矿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时技术经济比较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优劣,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论述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所以目前在进行采矿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时技术经济比较时都会或多或少考虑环境效益。

自然观对于当今采矿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全面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真正把握科学的核心和灵魂。

3、试分析从机械论自然观到系统自然观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在西方文化中,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因而当自然被工具化、遭受迫害的同时,女性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着人格丑化和迫害。生态女性主义从人性、价值和公正的伦理视角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大约在16世纪到17世纪,一种与希腊有机论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开始兴起,并迅速取代前者占据主导地位。正像希腊自然观借助“生命机体”的隐喻,新的自然观也建立于一个奇特的隐喻——“机器”的隐喻之上: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转的机器。和希腊自然观一样,在这个隐喻中,自然界的秩序、规律、目的也被认为是源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希腊哲学家认为精神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新时代的哲学家则认为,精神是自然之外的“超越者”,即“上帝”。上帝设计出一套原理,把它放进自然界并操纵自然界运动,而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被动的、受控的,它仅仅是一架“机器”。这种新的自然观被称作机械论的自然观。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被发现,18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重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它成就,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法。这就使得一方面有可能在这种接连而来的发现的纷乱状态中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条理化,另一方面,自然科学除了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已经没有别的出路。正是在历史发展的这种必然过程中,也是为了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系统自然观也随之确立。

(1374字)机械论自然观是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机械论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的观点:1.自然界绝对不变。2.因果规律决定着物质的运动。3.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它的特征: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机械论自然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是经典力学理论。1.经典力学的观点。2.经典力学的作用。机械论自然观的作用是:1.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条件。2.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前提。3.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的形成起到过渡作用。与此同时,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表现在: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3.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

机械论自然观的演变: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和影响。

(1)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吸收了当时经典力学的研究成果,继承并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因其“固定不变的性质,提供了把全部自然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概括的基础”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受到挑战和冲击。

(1)其受到哲学的挑战。(2)其受到科学自然的挑战。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它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不可逆地演化着,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却为路径的有序化过程,分叉和实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机制;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循环过程。

系统自然观的特征:1.系统性。系统自然观把“系统”的概念提升到哲学的层面,论述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进一步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不可分性”和普遍联系的特征。2.复杂性。系统自然观超越了经典自然科学家在认识自然界方面所确立的“‘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信念”,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生成性和随机性的,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的、构成性和确定性的。3.演化性。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演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非等价的、有差别的,而不是等价的、统一的;事件不再是外部的参量,而是自

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4.广义性。系统自然观进一步研究人工自然界系统乃至社会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并由此整合成广义的或一般性的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的渊源:系统自然观在古代可以追溯到希腊和中国;在近代可以“追溯到莱布尼兹,追溯到尼古拉和他的‘对立物的统一’,到帕拉赛塞斯的神药,到维科和伊本—卡尔顿的认为历史是文化实体或‘系统’的一个序列,到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它的基础: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的综合性的科学群,它超越了还原论和决定论思想的桎梏,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系统自然观具有重要的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4.联系所学专业学科中的实例,试分析系统的基本特点。

关于系统有多种定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综合体。许国志院士在其主编的《系统科学大辞典》里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 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关于系统的定义大同小异,所谓系统,就是一群有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综合体。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下面结合我所学的专业—采矿工程分析一下系统的基本特点,以一个矿井系统为例。

○1开放性。开放性是指自然界的物质系统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而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成的。我所学的采矿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它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正如一座正在生产的矿井,我们需要进行矿井内工作人员、物料、设备的升降运输、空气对流以及井上和井下的信息交流。

○2动态性。动态性是指自然系统都有物流,能量,信息不断地流动,在矿井的生产时期,每时每刻都有矿石从采场或掘进头运输至地面,新鲜空气从进风口流动到出风口,电力从井上

输送至井下。且矿井都有一定的服务年限,都会经历投产—达成—闭坑的一个过程,这也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3整体性。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整个矿井系统中,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矿井系统不仅是多条巷道简单的集合,它还需要考虑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问题,各要素之间也需要合理搭配。

○4层次性。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例如矿井层次结构:矿井的通风系统是由风机、风硐、风门、风桥风障等要素组成,而通风、排水、运输、供电等又构成整个矿井系统,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

5、试说明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科学,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

自然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探索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

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主要是认识世界,技术只要是改造世界。当代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

采。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工业,金属矿石是冶炼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

2科学认识及其特征

科学理论的特征

(客观真理性普遍性逻辑性可检验性主体间性客观真理性 )

(以下特征具体说明可结合实例选择性回答)

客观真理性:

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因而具有客观真理性。

普遍性。

科学理论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用于这个领域,能对这些领域内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作出解释,能预言出现在这个领域内的新现象。

系统性。

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概念、原理、定律)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逻辑性。

科学理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论证严密即合乎逻辑。

可检验性。

在科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规律和解释,可以用经验来证明或证实这些陈述。

主体际性

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

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针对我所学的采矿工程专业来讲,矿业工程是国家一级学科,采矿工程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我们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支撑,同时也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本专业。现阶段,我只是初学该专业,对该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浅,但是科学的共性是不变的,就是找到内在事物的关系,那针对我们专业,就是利用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学科的知识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而研究科学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就是归纳演绎及推理,我们专业就是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经过实验的验证,工程现场检验,最后总结出一般规律。

5.什么是范式?根据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试分析自己学科或专业内的科学发展及“范式转换”。

答:科学范式的含义包括:

(1)一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看问题的方式”,包括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信仰和价值标准;

(2)科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

(3)科学共同体拥有的仪器设备和适用方法;

(4)范式还包括自己的范例,即根据公认的科学成就做出典型的具体题解。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必须通过范例的学习,才能掌握范式,学会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更替模式,以创立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著称的库恩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更替”模式,他主张尊重科学的历史,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角度来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开编:以金属矿开采为例。人类最早的采矿活动是对存在于地表的矿石资源进行简单的挖掘和收集(前科学),逐渐形成对存在于地表以下矿床或矿脉进行的开采方法,即出现了金属矿崩落法(崩落围岩进行地压管理,有生产能力大的优点,但会造成地表塌陷与地表尾矿堆积)和空场法(留设矿柱支撑顶板,有系统简单的优点,但资源回收率低)开采理论(常规科学)。随着对资源回收率要求的提高、矿床地表不许塌陷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两种采矿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反常与危机),这时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环保的方法对矿床或矿脉进行开采,以获得足够的资源。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胶凝材料与浓密技术以及膏体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科学革命),逐渐形成了现代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方法(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也能有效控制地表移动,减少了尾矿坝溃坝事故,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理论(新常规科学)。

7、联系本专业或学科的科学研究实例,说明本学科一般性的研究方法?

采矿工程研究的问题均为工程问题,也就是工程实际中碰到的问题,不研究假想的问题,以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为例,它的一般性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实验室实验、现场观测等不同形式的研究方法。这三者各有侧重,在研究问题时往往将三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1.理论研究

首先是根据岩体结构分析,根据地质信息和采矿工程条件抽象出力学模型,一般分为结构模型、模糊模型和混合模型三种模型。然后是数学、力学分析,计算应力、应变分布及破坏条件,主要的数学工具有:经典数学理论、模糊数学理论、随机数学理论和近代数学理论。其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解析分析方法:通过力学模型,利用平衡条件、本构方程、变形条件、破坏判据和边界条件求解其应力、变形和破坏条件。

数值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差分法、边界元法、结构单元法等、这类分析主要给出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应力、位移、速度等特征值。

模糊分析、概率分析、随机分析、灵敏度分析、趋势分析方法等方法:这类分析方法往往更符合矿业科学目前研究现状。

近代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方法:近年来,许多学科如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分形几何、分叉、混沌、突变理论等,渗透到矿业科学领域,推动了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的发展。2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包括岩石抗压、抗拉、抗剪变形性质实验,岩石流变实验、三轴实验和利用刚性压力机进行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实验。

利用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在平面模拟实验装置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立体模拟实验台;也可以利用光弹性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支架的整体性能和有关参数,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自移式液压支架实验装置,卧式和立式、单架及多框架的多功能巷道支架试验台。

3现场监测

采场主要监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阻力,活柱下缩量和顶板破碎度;巷道主要监测顶底板移近量、支架变形、围岩应力分布和岩层内部移动规律。

中国矿大《采矿学》习题集

《采矿学》习题集 (徐永圻主编. 采矿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总论 1. 《采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井田内的划分?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 3. 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4. 何谓采煤方法? 5. 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 6. 简要说明《采矿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第一篇长壁采煤工艺 第一章长壁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1. 解释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伪顶,直接顶,基本顶,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 2. 什么叫支承压力?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如何?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简述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般规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的估算方法是什么? 4. 试述工作面来压预报的机理和方法。 5. 简述直接顶、基本顶、底板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指标。 6. 采高、控顶距、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倾角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如何? 7. 简述长壁工作面覆岩移动的一般规律。为什么要研究裂隙带岩体的移动结构?

8. 试述压力拱结构、砌体梁结构、传递岩梁结构、悬梁结构、假塑性梁结构的异同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章破煤、装煤原理及装备 1. 简述影响破煤的煤层物理机械性质有哪些? 2. 简述爆破落煤的炮眼布置及其适用条件? 3. 试述采煤工作面的装药结构和爆破工艺? 4. 试述截齿破煤过程?刀形齿和镐形齿的优缺点? 5. 什么是左、右螺旋滚筒?其旋转方向为什么是固定的? 6. 螺旋滚筒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它们对装煤效果的影响如何? 7. 薄煤层采煤机有何特殊要求?为什么? 8. 刨煤机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适用条件如何? 9. 试述采煤机选型原则。影响采煤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煤的运输及装备 1. 简述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运送煤炭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2. 简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转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哪些? 4. 试述桥式转载机的转载原理。 5. 简述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储带与伸缩原理。 6. 胶带输送机在运行中为什么会跑偏,跑偏时应如何调整,怎样防止跑偏? 7. 某采煤工作面长度160 m,倾角8°,向下运输,采煤机牵引速度Vn=1.3 m/min,采高3.5 m,截深为0.6 m,煤的实体容重γ=135 kN/m3,试对该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进行选型设计。 第四章长壁工作面围岩控制

采矿概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题2分,共20分) 1.井田 答: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2. 井田开拓 答:从地面开掘一系列井巷(开拓巷道)通达煤层,叫井田开拓。 3. 采区 答: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再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为采区。 4.采区上山 答:采区上山是指从运输大巷由下而上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5. 矿井生产能力 答:是指矿井设计在一年内所能生产的煤炭数量。 6.沿空送巷 答:在沿上区段采空区边缘掘下区段的回风平巷,称为沿空送道。 7.周期来压 答:初次来压以后,随采煤工作面不断推进,老顶周期性地发生断裂和沉降,使工作面周期性地出现来压现象,称为周期来压。 8.矿尘 答:矿尘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尘和水泥粉尘的总称。 9.瓦斯 答:瓦斯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以沼气(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3.机采工作面 答:指用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等配套生产的工作面。

二、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为1______、2______、3______和4_ ____。 答: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第三纪 2.煤层或岩层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位置,通常用产状要素来表示。产状要素是指5________、6________和7________。 答:走向、倾向、倾角 3. 采区是在8______范围内沿9______划分出的一部分,其倾斜长度等于10______的倾斜长度。 答:阶段,煤层走向,阶段。 4.煤矿井下常用的巷道断面形状有11________、12________和13________等三种。 答:梯形,矩形,拱形。 5.雷管是用来14______的。煤矿井下一般使用的雷管是15______。按其从通电到爆炸的时间间隔情况,可分为16______、17______、18______三种。 答:引爆炸药,电雷管,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 6.按照国家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不应低于下列数值:薄煤层19________、中厚煤层20________、厚煤层_93%_; 答:97%、95%、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正确的叙述前面画上“√”,在不正确的叙述前面画上“Х” (√)1.巷道施工时的主要工序有破岩、装岩、运输、支护。 (√)2.水平巷道排水沟的坡度一般为3%~5%。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露天矿山采矿概论

露天矿山采矿概论 目录 第一章地质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球概述------------------------ 第二节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第三节矿物与岩石----------------------- 第四节与矿床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露天开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采台阶和露天采矿场构成--------------- 第三节山坡露天矿和凹陷露天矿的概念----------- 第四节露天采矿的一般程序---------------- 第五节露天采矿与剥离的关系----------------- 第六节剥采比与露天开采境界----------------- 第三章露天矿床开拓----------------------- 第一节公路运输开拓--------------------- 第二节铁路运输开拓---------------------

第四节斜坡卷扬开拓--------------------- 第五节平峒溜道开拓--------------------- 第四章露天矿采掘工艺--------------------- 第一节穿孑L爆破 --------------------- 第二节采装工作------------------------

第四节排土恢复------------------------

第一章地质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8%,陆地占29.2%。 地球内部根据莫霍不连续面和古登堡不连续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由岩石组成。地壳是地壳运动、地震作用、火山爆发以及其他地质现象发生的场所。目前人们开采的各种矿产资源就在这里形成和蕴藏。所以地壳是地质 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节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自然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叫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产生的动力不同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一、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 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叫内力地质作用,其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1、地壳运动 2、岩浆活动 3、变质作用 4、地震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试题(A)

采矿学试题(A) 考生姓名学号: 成绩(分) 一、简答题(5×6=30分) 1、井田是如何划分为采煤工作面的? 2、何谓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分为几类?主井开 拓方式的适用条件? 3、何谓准备方式?按煤层存条件的准备方式有几类?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何谓采煤方法?按采煤工作面布置及推进方向的不同。长壁体系采煤方法 分为几类?长壁体系采煤法基本特点? 5、何谓矿井开采水平垂高?并说明开采水平垂高与阶段重高的关系? 6、根据技术因素如何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二、填空题(2×15=30分) 1、根据当前开采技术条件,我国将煤层按倾角分为: ;; ;; 2、能源是; 标准煤是; 能源折算系数是。 3、根据勘探和地质研究程度,将煤炭储量按精度分级有; ;;。其中和为储量;和和

为储量;级为储量。 4、煤田是。 井田是。 5、阶段是。 开采水平是。 辅助水平是。 6、上山是。 采区上山是。 主要上山是。 7、立井的开拓方式是。 斜井开拓开方式是 平硐开拓方式是。 8、综合工作面及时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有条件是。 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用条件是。 9、普采工作面、采煤工作空间一般分为、、。 普采工作面的采煤循环是以。 为标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0、矿井生产能力是。 矿井井型是。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是。 11、矿井用长壁体系开采多个煤层,煤层间的开采顺序有; 采区的开采顺序有。 回采工作面的回采顺序有。 12、布置采区上部车场的关健问题是;采 区中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采区

下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 13、DK615—4—12中,“DK”代表,“6”代表, “15”代表,“4”代表,“12”代表。该型号表示向道岔。 14、采区采出率是。 开拓掘进率是。 生产矿井的全部掘进率是。 15、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矿井井巷可分为巷道,巷道, 巷道。 三、论述题(2×10分) 1、试述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置的特点。 2、试述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性。 四、阅图及综合题(20分)如图1所示,试说明: 1、井巷名称: 2、写出运煤、通风及运料的生产系统; 3、准备方式的类型; 4、如采煤工作面发生突水,试选择避灾路线。(图1)

采矿概论复习题(48题)

采煤概论复习题 1、什么叫地质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有哪几种作用形式? 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分为风化和剥蚀、搬运和沉积以及固结成岩。 2、常见的沉积岩有哪几种? 常见的沉积岩有角砾岩、砾岩、砂岩、泥岩及页岩和石灰岩。 3、简述煤的形成过程。(论述题) 1)植物经过泥炭化作用或腐泥作用形成泥炭或腐泥。2)在煤化作用下变成腐殖煤或腐泥煤。3)经过变质作用变为褐煤或烟煤。4)经过进一步变质作用变为无烟煤。 4、反映煤层赋存状态的指标主要有那几种?煤层按厚度和倾角如何分类? 反映煤层赋存状态的指标主要有煤的厚度、结构及稳定性。煤层按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煤层按倾角分为缓斜煤层、倾斜煤层和急斜煤层。 5、反映煤层的产状要素是什么? 反映煤层的产状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6、煤田地质勘探任务是什么?煤田地质勘探划分为几个阶段?煤田地质勘探有那几种方法?(简答题) 煤田地质勘探任务是了解矿井煤炭储量、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质等矿井的资源条件。煤田地质勘探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和井田精查。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有地质测量法、采掘工程法、钻探工程法和地球物理勘探法。7、地质图件中采用什么表示方向?什么是等高线?各种地形在等高线上有什么特点? 地质图件中采用方位角和象限角表示方向。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连接而成的曲线,或者说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相截的交线。1)山冈和凹坑的等高线图都是一圈套一圈的闭合曲线。2)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图形状基本上是相同的,其区别是山脊的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方向,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升高的方向。 8、简述读图的基本方法。 1)先看图名2)判明方位3)看图例4)分析图中内容。 9、什么叫井田开拓?(填空题) 在一个井田范围内,主要巷道的总体布置及其有关参数的确定为井田开拓 10、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填空题) 矿井生产能力要根据煤层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国家对煤炭的需求状况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并结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技术比较确定。 11、什么叫开拓巷道?什么是准备巷道?(填空题) 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为开拓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为准备巷道。 12、什么叫井田开拓方式?(填空题) 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为开拓方式。 13、立井和斜井开拓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论述题) 立井的优点:井筒短,提升快,提升能力大,管线铺设短,通风阻力小,易维护,适应地质条件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矿大采矿学要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2、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3、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4、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5、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6、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7、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块成为一采区。 8、支护密度:是控顶范围内单位面积顶板所支设的支柱数量。 9、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10、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1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2、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3、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4、仰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下向上推进采煤。 15、俯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16、及时支护:割煤后,先移支架后推移刮板输送机。 17、滞后支护:即采用先割煤再推溜后移架的支护方式。 18、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19、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一致。 20、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1、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2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23、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24、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它工序的相互配合方式。 25、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相反。 26、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 27、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28、一次伪斜角:斜面线路经一次回转之后,岔线OA的倾角为β','β称一次伪斜角。 29、区段集中巷:为一个区段内的几个煤层或几个分层服务的平巷。 30、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设计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Mt/a; 31、综合开拓方式:主副井采用不同的井筒(硐)形式进行开拓的方式。 32、沿空掘巷:沿上覆岩层稳定的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的煤柱掘巷。 33、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煤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的护巷方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期末复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主井采用斜井,副井采用立井的综合开拓是目前大型矿井普遍采用的开拓方式。(√) 2.区段分层平巷的水平式布置一般适用于倾角较大的煤层。(√) 3.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和煤体自燃威胁,我们一般把阶段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 4. 采区下部车场在煤层倾角大时,材料车场多采用顶板绕道布置方式。(√) 5. 区段巷道采用沿空掘巷布置方式,相邻工作面必须及时进行回采。(×) 6. 我国煤矿采区的开采顺序目前主要是采用前进式开采。(√) 7. 采煤机双向割煤,为强化工作面顶板管理,多采用中部斜切进刀。(×) 8. 矿井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中,有利于控制大巷方向与坡度。(×) 9. 在采区每个区段内只能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10.随着高产高效综采的发展,采区准备方式逐步向单层化和全煤巷化发展。(√) 11. 采区中部车场斜面线路二次回转后,为了防止翻车应将线路外轨抬高。(×) 12. 当井田范围确定时,矿井生产能力大,其服务年限则比较小。(√) 13.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自下而上逐次开采的上行开采顺序。(×) 14.轨道上(下)山采用串车提升时,要求上山坡度小于25°。(√) 15.采煤机正常工作时,一般其前滚筒沿底板割煤,后滚筒沿顶板割煤。(×) 16.采煤工作面的平行作业各工序在空间上不需要保持距离。(×) 17. 工作面顶板破碎,单体支架支护选用错梁式布置较合适。( √) 18.双运输机低位放顶煤支架主要特点是放煤效果好,采出率高,有利于降尘。(√) 19.划分井田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 20. 厚煤层分层开采,倾角较大时分层平巷多采用垂直布置。(×) 21、矿井轨道转弯时,为保持车辆运行平稳需抬高外轨。( √ ) 22、采区中部车场斜面线路二次回转后,为了防止翻车应将线路外轨抬高。(×) 23、单体支护工作面放顶,回柱顺序一般采用由下而上进行。(√) 24、在设计矿井时,一般地说,矿井的生产能力越大,服务年限越长。( √ ) 25、顶板穿岩斜井一般使用于开采斜角较大的煤层。(×) 26、厚煤层分层同采,需要在每一个区段或分带布置运输集中巷和回风集中巷。( √ ) 27、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当受到地质构造影响时,应设法使大巷尽量取直。(√ ) 28、运输大巷坡度应根据其运输方式而定,一般取0.3%~0.5%(√)

矿大采矿学复试题库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复试题库 《采矿学》题库一 一、解释名词(10分) 开采水平与辅助水平下山开采与主要下山开采 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倾斜分层采煤法与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DK615-4-12与DX918-5-2019 二、回答问题并画图(15分) 某普采工作面采用单滚筒采煤机破煤和装煤,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正悬臂齐梁直线柱布置,三、四排控顶,梁长与截深相等,采煤机采用单向截割方式。 说明该工作面正生产期间的工艺过程; 说明采煤机单向割煤方式的适用条件; 画示意图说明普采工作面单滚筒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过程。 三、画图并回答问题(25分) 以下(一)、(二)两题任选一题: (一)某采区开采缓倾斜近距离煤层两层,上部的M1煤层为中厚煤层,下部的M2煤层是围岩稳定的薄煤层,该采区在走向方向上足够长,沿倾斜划分为四个区段,为该采区服务的运输大巷布置在M2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大巷位置或采区风井位置自定。 1、说明该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2、画出采区联合布置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平面图上要反映出第一区

段M1煤层正在生产时的工作面和相应的回采巷道,并在相应位置处设置风门和风窗; 3、图中用数字标出采区生产时必须开掘的巷道,图外用文字解释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说明采区运煤、通风和运料系统。 (二)某带区倾斜长度足够长,该带区开采近距离中厚煤层两层,M1煤层在上,M2煤层在下。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布置在开采水平附近,运输大巷布置M2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大巷布置M2煤层中,两大巷间的水平投影距离在30m左右。 1、说明该带区巷道布置方案; 2、用双线画出该联合布置带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平面图要上反映出一个或两个同时开采的倾斜长壁工作面及相应巷道,在相应位置处设置风门或风窗; 3、图中用数字标出带区生产时必须开掘的巷道,图外用文字解释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4、说明带区运煤、通风和运料系统。 四、回答问题(20分) 试分析确定采煤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要求给出必须用的计算公式)。 五、回答问题(10分) 试述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的区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的布置特点。 六、画图并回答问题(10分)

采矿概论_4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 2020学年第一学期采矿概论课程试题 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 1. 根据顶板岩层和煤层的相对位置、顶板岩层垮落的难易程度及其对采煤的影响,可将煤层的顶板分为伪顶、________________和老顶三种。(2 分) A. 直接顶; B. 岩浆岩顶, C. 沉积岩顶 2. 在煤巷巷道断面中煤层占_________________。(2 分) A. 4/5以上, B. 1/5以上, C. 1/5到4/5之间 3. 双翼采区的上(下)山巷道位于采区走向方向________________。(2 分) A. 储量的中央, B. 左边界, C. 左边界 4.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三者的起爆顺序是:(2 分) A. 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B.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 C. 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5. 煤电钻主要用于在煤层中钻眼,也可用于f <_________________的软岩中钻眼。(2 分) A. 4, B. 10, C. 20 6. 巷道掘进的测量工作的任务或目的是及时测绘出巷道的腰线和中线,前者用于控制巷道的坡度,后者用于控制其________________。(2 分) A. 方向, B. 断面大小, C. 宽度

7. 煤电钻主要用于在煤层中钻眼,也可用于f <_________________的软岩中钻眼。(2 分) A. 4, B. 10, C. 20 8. 根据开采技术的特点,把煤层厚度小于1.3m的煤层叫做(2 分) A. 薄煤层, B. 厚煤层, C. 中厚煤层 9. 矿井瓦斯爆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有高温火源,三是风流中必须有足够的氧气(>12%),三者缺一都不可能产生爆炸。(2 分) A. 瓦斯本身具有爆炸性, B. 瓦斯中具有爆炸性的物质居多, C. 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 10. 根据顶板岩层和煤层的相对位置、顶板岩层垮落的难易程度及其对采煤的影响,可将煤层的顶板分为伪顶、________________和老顶三种。(2 分) A. 直接顶; B. 岩浆岩顶, C. 沉积岩顶 二填空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 11. 煤层或岩层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位置,通常用产状要素来表示。产状要素是指 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和7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2. 采区是在8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沿9________________划分出的一部分,其倾斜长度等于10________________的倾斜长度。(2 分) 13. 按照国家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不应低于下列数值:薄煤层19__________________、中厚煤层20__________________、厚煤层_93%_;(2 分) 14. 煤矿井下常用的巷道断面形状有11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和 13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2 分) 15. 雷管是用来14________________的。煤矿井下一般使用的雷管是15________________。按其从通电到爆炸的时间间隔情况,可分为16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三种。(2 分) 16. 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为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和4_ _________。(2 分)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_采矿学_期末复习

二、名词解释 1、开采水平:设有井底车场及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 2、采区: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3、分带: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倾斜长条,每一个长条叫一个分带。 4、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5、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极其在时间、空间上的配合。 6、石门:无直接地面的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11、井田:划分给同一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13、阶段:井田内沿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 14、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的总称。 15、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16、采区生产能力:指单位时间内采区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产量总和,一般以万t/a表示。 17、滞后支护:割煤后,先推移刮板输送机后移架。 19、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23、走向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24、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25、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近水平或缓(倾)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称为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26、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相反。 27、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 28、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31、单轮放煤:打开放煤口,一次将能放得煤全部放完。 32、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33、多井筒分区域开拓:大型矿井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并共用主井的开采方式。 34、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三、填空题 1、按煤层倾角大小煤层可分为哪几类?按煤层厚度分为又分为哪几类? 答:①近水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②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自然辩证法 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 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自然辩证法: 2.实物: 3.场: 4.熵: 5.系统: 6.科学问题: 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 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4. 系统自然观。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 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 (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 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 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4分) (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6分) 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 请回答: (1)什么是涨落(4分) (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 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2. 简述系统演化理论。 3. 简述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