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绝处_缝_生_补丁_改造方法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的作用

绝处_缝_生_补丁_改造方法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的作用

绝处_缝_生_补丁_改造方法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的作用
绝处_缝_生_补丁_改造方法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的作用

大 众 文 艺

大286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街区的更迭速度也越来越快,许多城市老街区被野蛮的拆除,但是老街区中包含了繁多的“城市记忆”,很有保存价值。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对城市老街区进行保护和改造,然而错误的改造方法不仅不能保护老街区,还会起到反效果,对老街区造成严重的破坏。采用“补丁”的方法对老街区进行保护,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其原汁原味的风格,发挥出老街的“室外博物馆“效应,把其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用缝缝补补让老街区绝处“缝”生。

关键词:补丁;改造

一、城市老街区的生存难题1.我国城市老街区的生存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的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城市建筑的更迭速度开始加剧,大量的老街区都被拆除,其中许多都富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对这些城市老街区进行保护,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街区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现阶段对于城市老街区改造与保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修旧如新”与“修旧如旧”,这两种方式都是对老街区拆旧建新,赋予街区全新的外观和功能,这样做虽然在外观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却把很多珍贵的东西破坏掉了,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

(1)修旧如新

全新的街道,全新的建筑风格,全新的功能,在老街区被拆除后,建立起全新的街道,这就是“修旧如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不乏这样的案例,从北京的前门大街,到广州的北京路商业街;从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到上海的城隍庙街道。这些街道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却因城市功能的需要和自身的残损被无情的拆除,如今能够见到的都是相似风格的新街道,只能通过墙上的老照片才能依稀找到以前老街的影子。

(2)修旧如旧

另一些街区被拆除后,在其原址上按照原有的模样重新修建起了新的街区,无论是建筑的风格,街道的样式都参照原来的街区进行修建,比如重庆的瓷器口古街,广州的上下九商业街;这种改造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街区的原始风貌,但是就像古物与赝品一样,假的终究是假的,新修建的东西是不能够代替原有的街区的。

二、“补丁”改造方法

“补丁”改造方法是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街道进行保护和改造,首先对街道元素进行分类,保存完整的,修补损坏的,重建缺失的,在外观上尽量的保持街区的原始风貌,在功能上填补缺失功能,用“缝补”来保存老街区中的城市记忆和文化遗产。

1.“补丁”改造方法的实际运用(1)英国伦敦老街区的改造实例

英国的伦敦建立于两千多年以前,自从十八世纪起一直是英国的首都,商业中心,也是全球四大国际性都市之一。伦敦城历史悠久,在城市的街道中随处可见古老的建筑和道路,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就开始对于这些珍贵的遗产进行保护。他们保护的方式多采用“打补丁”,既哪里缺损修哪里,不刻意的拆除或新建街区内的建筑和道路,保存街区的传统,将现代城市所需要的一些功能区域都重新规划一块地区进行修建。

伦敦老城区的街道,随处都可以看见一种奇怪的现象:一

排古旧的楼房中间夹杂着几栋新建的楼房,或者是一栋旧楼的屋顶、阳台是新安装上去的。这种现象就是”补丁”的保护方法——用旧的材料(或与原材料相同的新材料)重新修补破损的建筑,街道。

(2)日本京都老街区的改造实例

京都是日本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称为千年古都,日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历来都非常的重视。在日本,建筑和土地属于私人的财产,很多老建筑和建筑前的街道都是世代相传的,这些珍贵的遗产虽然属于私人,但所有者也不能随意的拆除他们,并且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所以在京都的老街区中,随处可见打着“补丁”的建筑和街道。

2.“补丁” 式改造方法的意义(1)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我们试想,博物馆中保存的一件古老的瓷器,它纵有一些瑕疵或则破损,但却极富历史文化价值,我们会对他进行修补后原封不动的展示给观众,而不会复制一个新的放在展柜里展出。这是一种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表现。对于城市中的老街区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其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采用”补丁”的保护方法对老街区进行改造就好比对文物进行修补,修缮其残破之处,把保存完好的部分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发挥“博物馆“效应,让人们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2)对于城市记忆的意义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经历,无论是从最初的村庄到城镇在到城市,或是从要塞到城塞最后演变为城市,每一次的转变都会在城市里产生痕迹,就是所谓的城市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实体层面上就是在城市街道中,一条道路,一栋建筑,甚至于一棵树,都在向人们述说着这个城市的变化。只有这些记忆的存在,才能使一座城市拥有自己独立的气质,从而演变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补丁”的保护方法不会破坏城市街区,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街区中原有的物品和环境风貌,从而达到保护城市记忆的效果

(3)对于城市经济的意义

近年来旅游经济和文化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改造旧街区为商业街,步行街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实施,它不仅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也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当地文化旅游经济。

现阶段许多地方都是把老街区全部拆除,然后重新修建街道中的道路和建筑。这样一来不仅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前期投资,还会破坏街道原有的风貌,不利于城市文化的打造和旅游经济的发展。采用”补丁”的方法来改造旧街区,可以保留街区的整体框架和一部分建筑,只用对破损部分进行修补,对街区进行整治,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升原街区的利用价值。

(4)对于城市功能的意义

“补丁”的改造方法对于城市功能的意义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看,一座城市是由许多功能元素所组成的,街区就是这些功能元素中的一种,每一条街道都有一种或几种功能,比如居住、餐饮、商业等等,我们在城市功能规划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补丁”的方式,既缺什么补什么,以求达到整体功能的平衡;

从微观方面来看,每一条街道中不同区域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有的区域适合用居住,而有的适合进行商业活动。我们可以对一条街区中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补丁”,补上最适合的功能。

绝处“缝”生:“补丁”改造方法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的作用

李 倜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综合学术论坛

大 众 文 艺

287

摘要: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而工会是现代工人

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对宣传我们美术馆文化有重要的作用,是职工与美术馆之间的一个连接纽带。故而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织,它是职工在美术馆发展中与美术馆发展紧紧相连的一个共同家园。本文结合我们美术馆工会的性质,着重探讨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工会;文化建设;地位;作用

前言:职工文化体现的是我们美术馆的总体精神和灵魂,是带领职工建设强大活跃美术馆的一个先锋队。放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看到它能够常常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来培养职工的素养,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大氛围,且经常将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与我们美术馆要宣传的文化精神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将个人生活与美术馆文化融合的过程,这种环节不仅能够促进美术馆文化的普及,且能够促成我们美术馆建设的良好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有以下的一些地位和作用:

一、工会能够发挥宣传优势

在一个美术馆结构里,职工的生活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是各种体力劳动和脑力活动的大综合。在这些各司其职的职工当中,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文化水平各不相同,业务素质当然也是参差不齐的。这样的基本情况导致他们对美术馆文化的理解还有接受能力表现得各不一致。因此,才需要一个强大的媒介去宣传美术馆的文化,去普及这种美术馆的精神,将美术馆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大家形成一致的步调,共同服务于美术馆这个大组织。这就是工会存在的第一价值,也即是工会的巨大优势。工会负责宣扬美术馆的文化精神,带动职工去领会这种精神的内涵,且将这些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

二、工会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拥有先进的美术馆文化,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谁拥有先进的美术馆文化,谁的美术馆建设就会占据各种竞争的制高点。美术馆作为一个运营的企业,这种企业文化是人创造的一种管理文化,所以这个传播和渗透的过程也同样需要人来执行。说到底,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谁的团队强大,谁的组织就强大。而工会因为是企业(美术馆)的职工大家庭,在普及文化中,优秀人才和技术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在参差不齐的职工素质中,工会选拨人才,进行文化的宣传与渗透,他们可以将自身经验转化为知识传授给各式各样的职工,规范职工在各种工作操作实践中的错误,提高各种业务素养。在此,工会就是一个如同班集体的大组织,他通过优秀者带动劣势者,先进引领落后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的共同建设企业的目的。

三、工会能够提供工作榜样

文化,即要“以人为本”,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即是要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美术馆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榜样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这种示范典型的动力是无穷的。企业(美术馆)文化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各种工作模范人物发挥作用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先进的意识和行为,往往是通过先进人物的示范起表率的作用,进而逐渐推广,形成广大职工的共同意识和行为,成为促进企业(美术馆)文化的一种力量。工会组织通过树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三八 ”“五一”表彰等形式,使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可贵精神,在广大职工中推广开来。

四、工会能够建设职工之家

职工需要集体,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进行保护。而工会这个组织就像家庭一样,对职工进行维权等各种利益的维护。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会是一个负责解决问题的载体。比如职工对各种不满制度的投诉,对各种侵权现象的反抗,都需要工会来进行协调。工会的责任就是将职工与美术馆上层领导联系起来,把上层的思想传达给职工,把职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反应给上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管理体系。在这个媒介工作中,尤其是职工在推行企业(美术馆)文化中遇到的一些不理解,不赞同甚至是抵触的心理,都可以通过工会来做思想疏导的工作,并且积极地与馆内上层进行汇报和沟通,这样可以防止问题恶化,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保证美术馆的稳定与和平。另外,工会可以健全困难职工的员工档案管理,对生活遭遇困难的员工,可以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在感情上和生活上体贴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美术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融洽,明白自己是受到美术馆尊重的,这样就从心理上对企业(美术馆)产生了认同感。所以,工会就是职工需要的一个集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织,是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最有效平台。

总之,工会在职工文化的宣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职工生活的大集体,感受关怀的大组织。它在整个美术馆文化的建设中一直担任管理协调的角色,是每个职工和高层领导进行沟通的平台,是职工在美术馆发展中与美术馆的命运紧紧相连的一个共同家园。

参考文献:

[1]许永平.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作用[J].科技风.2010,(20).

[2]田玉环.谈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工会博览.2011.(4).

[3]纪秀春.浅谈工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04).

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

黄秀红 (江苏省常熟美术馆 江苏常熟 215500)

三、结论:用“补丁”改造方法让老街区绝处“缝”生

我国有许多城市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许多街区也非常富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变迁等问题,有许多的老街已经从城市中消失,对这些珍贵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然而,我们在对老街区进行保护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保护的方式,采用”补丁”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其原汁原味的风格,发挥出老街的“室外博物馆“效应,把老街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用缝缝补补让老街区绝处“缝”

生。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惠林,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则[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七分册[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魏闽. 复兴“义品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

[4]索斯沃斯 本?约瑟夫. 街道与城镇的行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综合学术论坛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 面改造的思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摘要:本文城市特色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以期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 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立面;改造设计;西安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街道充满了生活,沿街建筑立面的独立语言体系和街道的期望似乎产生了矛盾,沿街建筑立面难以呈现出本身的风貌,整个街道面貌也发生着秩序的改变。因此,处理好沿街建筑的立面问题,就成为城市街景 整治改造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一、文化背景分析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建设特色。但这并不是说城市建设中必须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创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文明古都。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交融的特征,城市空间格局的确定也贯彻了保护古城传统形态,向新区疏解功能及人口的理念,将老城人口的疏解与新区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彰显城市文 化特色。 二、沿街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一)沿街建筑外立面广告杂乱无章 无序的广告会给人们视觉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烦躁。在现今充满商业竞争的时代,任何商品都想突出地表现自己,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争取更多的利益。于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纷至沓来,不断地侵占着街道空间,也侵占着精心设计的沿街建筑立面。同时,由于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之间的“松散性”,大量的广告设计与沿街建筑的造型语言不能很好地和谐出现。店小招大、多层多招、设施重叠、密度过大。这些广告的随意无序存在,无形中在改变着或破坏着原有的沿街建筑立面形象,更影响着城市街道空间印象。 (二)沿街建筑立面本身设计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尤其是墙面,缺乏色彩规划、文化特色设计等。我们知道,色彩是所有造型中最容易创造气氛和表达感情的要素之一,利用色彩可以打破单调、呆板的格局,产生体量、体块的对比,丰富建筑造型的效果。同时,利用本地文化元素更是传递历史信息和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市的街道正是因为沿街建筑立面有了文化特色设计而让人们难以忘怀的。然而,在许多的沿街建筑立面中,虽然说已经开始注重沿街建筑夜景的设计,多少可以弥补色彩设计的不足,但面对白天的沿街建筑立面,相关的色彩规划设计却是很少,至于说文化特色设 计,在沿街建筑墙面更是不足。

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总结及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总结及典型案 例分析报告 2016-11-16

目录 一、深圳城市更新问题梳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价值导向:忽略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思考,缺乏人文关怀..错误!未定义书签。 1、当前城市更新处于“见物不见人”的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对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传传承重视不够错误! 未定义书签。 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协同...........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机制:职能配置不清,政策设计滞后................错误!未定义书签。 1、职能配置:纵向职责定位不清,横向权责边界模糊.......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制度设计:制度零碎、缺失、缺乏有效协同.............错误!未定义书签。 3、操作流程:现行零散、复杂的操作流程给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增添压力错误!未 定义书签。 二、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模式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特区内城中村改造模式—拆除重建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1、蔡屋围旧改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岗厦旧改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3、渔农村改造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大冲旧改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5、鹿丹村旧改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6、模式特征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集体经济组自改模式——传统旧改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改商更新改造模式——功能改变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1、集体合法用地的旧改:西乡劳动村.....................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制度边界上的预期:未经批准改变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模式——综合整治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1、沙浦国际艺展中心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笋岗艺展中心综合整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3、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三期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4、葵涌鸿华印染厂综合整治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5、模式特征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改变旧城区面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改造建设,全方位加强管理,将旧城区改造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质量优良的现代化街区。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基木原则是: 高起点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一步到位,保证旧城改造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保证功能和景观的先进性,确保30年不落后。 促进商业、服务业繁荣,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调整用地功能,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城市经济。 保留与改造扩建、拆迁与开发新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逐个地段、建筑抓落实,对保留的建筑物实施改造、扩建;对可开发建设的地段,拆除旧建筑后实行综合开发建设。 地上地下、立体空间全方位改造的原则。改造地段同时实施地下管线敷设,地上公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改造开发建设、

空间艺术和环境艺术工程建设整体配套,相得益彰,不留死角。 政府推进和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旧城改造积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坚持谁投资、谁收益,政府、社会多渠道筹措融通资金,共同为旧城改造做贡献。 保护文化遗产、突出特色的原则。改造因地段建筑物制宜,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和沿海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改造范围 中心街区旧城改造范围是,解放路一南大街一青年路一北马路道路两侧及纵向廷伸区域,环路总长约7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 改造时间 20XX至20XX年完成主要改造任务,20XX年完成收尾工程。启动时间为20XX年3月。 改造内容 1、地下设施 敷设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必设管网,电力、广电、电信、联通、长途传输等“五线”入地,超前预设专业管线,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沟。 2、道路交通设施 以路网通畅、路况完好率98%以上、设施齐全为目标建设。 ①拓宽道路,打通卡脖子路段,调整干道开口,保证道路畅通。南大街、北马路等人流、车流密度大的街道,有计划地建设

城市沿街立面的改造

苏州吴趋坊与汤家巷沿街建筑立面的分析与改造研究 O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在经历了上世纪9O年代开始的城市空问急剧扩张阶段后,城市不断扩大,道路和街道的景观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许多街道景观和风貌在急剧增长的建设和交通需要中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街道特色。随着人们对景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转入城市环境整治的阶段,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 本文试图以街道美学和街道构成的理论分析,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建筑立面的整治清理活动对于街道景观所产生的影响,对其可行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建筑与街道空间 1.1建筑与空间 鲁道斯夫基说:“街道,正是由于它周围的建筑物才构成街道,没有建筑物也就无所谓街道。”可见建筑对街道空间的重要作用。建筑的围合造就了街道空间,同时建筑的形态、体量、立面的形式及质感等对街道的性格表达均有重要的意义。街道两旁的建筑应该具有连续性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街道空间,而建筑的立面是街道的舞台背景,它的形式、色彩、质感、肌理等都造就了街道的表情和特征。因此街道两旁的建筑往往也是街道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街道两旁的建筑的统一性及其形体、立面以至质感等需要加以仔细考虑。 1.2芦原义信的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理论 街道形成时建筑外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筑的外墙决定着街道的构成。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认为,在日本的商业街道中,从招牌林立的外墙面上凸出来的东西非常之多,从视觉上来说,决定街道的不是建筑的外墙,而是这些凸出物。因此他将建筑本来的外观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并认为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街道则多由“第二次轮廓线”所决定。同样,中国的街道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疏于管理等因素,造成了建筑原本立面的逐渐改变,广告牌、招牌遮挡了建筑的立面效果,从而也就直接影响了街道的美观;防盗窗、外挂式空调机组杂乱无序地安放在建筑的外墙之上,造成了类似“补丁”的建筑外观和不和谐地街道画面;一些沿街商住楼建筑的住户随意安装的雨篷、窗框和衣架等设施也使得街道景观越发凌乱。 2. 苏州吴趋坊与汤家巷沿街建筑立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吴趋坊和汤家巷坐落于苏州平江区,是两条典型的老街区。吴趋坊南起景德路,北至西中市路;汤家巷南起景德路,北至东中市路。两条古街几乎是南北贯穿相互平行的,其中间仅有一条南北贯穿的狭长的河流将其隔开。村落、人家伊水而居。而主要的商业小贩主要集中在吴趋坊和汤家巷的两侧,其中不乏水果摊、餐馆、小型超市、生活用品批发店以及足浴按摩等服务类型的店。经由我们小组的踏勘调研,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这两条古街的两侧: 1、各种棚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违法搭建。不少商家为了竞争,争先恐后沿路开门面。为了尽可能得暴露门面,破坏沿路绿化,侵占绿地。同时“大拆违”拆除了违章建筑和构筑物后,将残缺和破旧的建筑和构筑物暴露在外。 2、广告、招牌、楼招等随意无序。吴趋坊和汤家巷现状的立面是这样的:从天际线往下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风格,在往下就直接是商业广告牌了。虽然说这些商业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繁荣,为一个地区的商业形象增添了活力,但过多的、无序的广告却也会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烦躁。根据芦原义信的理论,当建筑物上的招牌达到一定面积或一定数目,从视觉上对建筑物产生遮挡,将会取代建筑物原有的立面效果而成为建筑物的直接立面。反观吴趋坊和汤家巷立面的这些招牌,普遍存在着面积过大、安放位置不当的问题,并且无法与建筑原有立面的节奏和韵律感相统一,(尤其是和屋宇的顶,构成了极不协调的韵律)这样就破坏了建筑物原有的立面形象,更影响着城市街道空间的形象。尤其是沿街建筑的底层或3层以下,因为它们大多为店面,为招揽生意设置的店招广告,对建筑的立面形象影响更大。 3、挂式空调机、防盗窗、雨篷等杂乱无章。每一栋沿街建筑立面中的防盗窗、遮阳设施、阳台、雨篷、

天津解放南路历史风貌街区城市设计

天津解放南路历史风貌街区城市设计---拼贴城市记 忆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资料参考 发表时间:2010-09-10 来源:鸣网作者: 摘要:解放南路作为解放北路悠久历史城市文脉的延续,“塑造解放路的整体风貌,重现解放路的昔日繁华,使各种建筑做到多元共生,有机共融,是这次规划设计的理念。关键词:整旧如故、多元共生、有机共融 天津,素有万国博览会之称。她拥有的建筑外来文化之丰富、之广博,在我国城市中是极为罕见的。而在天津中心城区的解放路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五大道意式风情街一并称为天津的两大历史风貌街区。解放路分为解放北路与解放南路,其中解放北路是天津著名的“金融街”,从17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被迫开埠通商后解放北路最先被开发,先后建有“英国汇丰银行、华俄道胜银行、麦加利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中法工商银行、利华大楼等各种欧式风格建筑”相继建设。至18世纪30年代,国内外各大银行在解放路云集,资金流量位居全国第二,因此当时被称之为天津的“华尔街”。解放南路作为解放北路的延续、这样一段万国景观线其风貌改造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体现南、北解放路建筑风貌一致中的特色,特色中的协调,通过对现有建筑风格的延续与统一,采用整旧如故的处理手法,使解放南路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是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 一、原貌概述: 本次设计规划路段为欧式风貌区,位于天津中心城区的中心地带,北侧为小白楼中心商务区;东侧紧邻海河;西侧与五大道历史街区相呼应。在小白楼CBD和海河的辐射影响下,欧式风貌区应发挥自身特色,延续解放北路的历史记忆,塑造城市的文化长廊。规划范围为解放南路位于“曲阜道至琼州道”之间的路段,全长约为2.1公里。有较为重要的解放前建设的传统欧式风貌建筑、解放后建设现代高层建筑、多层建筑。 解放南路共有公共建筑24栋、本次所需整修公共建筑11栋,住宅建筑共有28栋,本次所需整修住宅建筑28栋。 规划范围内有市级保护建筑一座“市政协礼堂”(原德国俱乐部),历史风貌建筑14座(北京影院、东光大楼等)。在整个街区范围内分布着较多的的文物保护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现状照片)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0T14:45:26.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作者:王兆辉盖星羽赵美霖[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转型原则;生活氛围;核心价值观 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街区面貌,但其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商业味道盖过了历史文化,市井民气息严重缺失,这些都让改造的成果打了折扣,所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此类历史街区改造的总结与思考。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及改造的意义 历史建筑集中成块,更加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特征,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是:受法律保护的地区在学术上被称为“历史位置”。从历史和文化街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历史和文化街区的重要价值,这不仅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当代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商业价值等诸多价值,对研究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历史和文化街区因其历史原因,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老的建筑,旧的店面,和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作品都是十分宝贵的遗产,是需要去加以保护的,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可能存在损坏,规划可能相对较乱,各种基础设施可能也达不到当代生活的要求,这样以来是存在的极大风险的,当发生火灾等时,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 二、南京老门东改造和变迁 旧门东地区旧居住区的建筑密度高达60%,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人均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典型位置。无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如何,如此高的建筑密度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了。旧门东历史街区建筑纹理的整体轴向为南北方向,具有一定的偏角,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南方。其形成的原因与旧门东区和整个旧城南的整体空间组织布局密不可分。对应明城墙,秦淮外河,中华路,建业路和白下路,郑南正北和郑东没有分布趋势。而是附带一定角度。目前,旧城门旧街道的街道布局延续了街道和车道的历史布局,整体性很高。它为研究南京古城南部的城市格局提供了历史基础,也可以作为回忆南京古城的现实尺度。因此,老门洞的传统居住区属于高密度住宅区,街道规模小,房屋布置密集。通过现场测量和研究,发现传统南部城市的街道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狭窄的街道变得更加广阔。通过调查和相关访谈,我们了解到街景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商业的大量引入。 三、南京老门东改造后的问题 南京老门东的改造在很多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在改造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考虑不周的方面,一下我将就老门东改造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己见。首先的问题便是民俗文化内涵的缺失,“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是其中重大众文艺要的组成部分,而基于街区的历史文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下,我们先来说街区,街区是什么?街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而围绕一个或多个街道组成的一个区域,我们可以联想到我国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也可以联想到母亲常去买菜的菜场周围的场景。这种文化可能是传统的叫卖声,可能是一种传统的小吃,也可能是街区的一个集会等等。它一定是基于人们最生活最平常的东西,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老门东地区改造后另一个问题是市井气息的缺失,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就是人民居住聚集所形成的区域,而老门东改造迁出了所有的居民,其生活气息几乎被删除,当游客离开,老门东可以说是一条条空街,这和一般的商场晚上关门熄灯似乎没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几个邻居一起吃着豆浆油条闲聊家常,孩子在街上嬉戏玩耍,早上的叫卖声都是街区最灵魂的文化,这种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也最能让一个人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特色,当今人们面对很多开发过度的文化旅游地,游客更多的希望见到一个地方最传统最原始的一面,所以过度的商业而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最本质的市井气息无疑是买椟还珠,为了商业放弃了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这在长期发展看来是很不利的。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可避免会涉及修复和规划重建,所以前期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和准确定位,否则,结果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障碍的保护,而且是对其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须准确定位其核心价值所在,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是我们最应该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而街区又是商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所以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经济、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首先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布局是必须保护的,因为只有在当时的尺度范围下我们才能感受到当时街区的氛围,当然为适应现今要求也可以做相应变化,但必须划出保护红线。老门东改造后街道宽度严重脱离了历史,所以丧失了很多对老南京的体验感。建筑也是保护的核心,它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将街区划分为不同的主题,美食街,文庄街,工艺街……一方面划分可以让街区的主题性更明确,同时也可以让游客更有针对性的游玩,同时把性质类似的商店规划在一起也方便了后期的管理维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对其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时代所决定的,但改造必须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其深入的分析,否则将会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如何改造,为了什么而改造等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在保护的同时又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参考文献 [1]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学,2005,(5):48-50. [2]张水清.商业业态及其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J].人文地理学,2002,17(5):36-40. [3]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学,2005,(5):48-50.

城市更新的实例分析

城市更新的实例分析 提要: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了某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实践,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模式;生态结构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ngaged in work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renewal city work practice,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the city update; mode; ecological structure 1 工程概况 某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该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课题。突出表现为“大拆大建”的粗暴改造方式。城市更新是该城市空间资源紧缺带来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对于“尚且年轻”的该市而言,物质性空间老化带来的旧城更新需求并不大,相反以功能性老化为主要诉求。一味地采取拆建模式,可能带来大量的碳成本,包括拆除中形成的建筑垃圾、巨大的建设成本以及建筑使用者转移带来的各类成本。因此,该市更应倡导由传统“大拆大建”的旧城模式向渐进式、适应式的综合环境整治的城市更新模式转型。另外,城市更新中的各类利益短视的行为也可能带来“非低碳”的问题。比如开发商对地产利润的片面追求,可能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压力的增加。而好大喜功的政绩

追求,可能会造成城市空间的低效利用。 城市更新是城市空间权益再分配的重要途径。从以往城市更新的教训来看,往往是更多的道路被不当地拓宽,以接纳更多的小汽车使用。房地产商也倾向于那些具有高回报价值的商业空间和居住空间,而公共配套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则可能被挤占或忽略。另外,一些本应得到挖掘和提升的空间并未城市更新中受到重视,比如小型的街头绿地、社区公共开放空间、被污染的河流、不安全的地下通道等等。相反,一些生态景观或视线通廊被遮挡,公共的景观和服务空间被私有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偏颇的城市空间服务对象仍缺乏有效的校正。 虽然许多建筑被推倒重建,建筑功能得以修缮或破败的外观焕然一新,然而建筑节能标准并非都能得到更新,甚至一些非节能材料的运用可能导致建筑能耗的大幅提升。 上述各类城市更新中出现的“非低碳”问题,究其实质是指导城市更新的空间价值观并未得到更新,生态低碳的目标并未成为衡量更新成败的关键“标尺”。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更新,更应是城市发展观念的更新、城市发展模式的更新、乃至空间服务对象的更新。城市更新的过程,是重新分配空间利益的过程,也是城市重新选择生态低碳发展模式的重要机会。 2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寻求城市空间资源的循环利用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蚀刻钢板壁画浮雕雕塑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 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理论与经验

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理论与经验 一、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办字〔2009〕19号) 桥西区、桥东区、邢台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六日 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城市主要街道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反映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水平。进行城市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是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展现现代化城市面貌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导,以提升城市品味为目标,以沿街店铺门头牌匾、建筑立面包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治理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落实、社会共享”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市区主要街道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美化城市容貌,提升城市档次。 二、整治范围 此次整治范围为市区十条严管街道(泉北大街、团结大街、中兴大街、新兴大街、钢铁路、冶金路、守敬路、新华路、顺德路、邢州路)和仿古街、红星街、新西街,新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清风楼、明月门洞等重点部位。其中以中兴东大街为重点,先做示范整治。 三、整治目标

针对市区市容环境现状,集中优势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以中兴东大街为重点,逐步向十条严管街推进,对城市管理中的不文明、不规范现象、多发性违章行为,对影响我市整体形象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景观和秩序全方位综合整治,力争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达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的效果。 四、整治标准 按照《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市主要街道两侧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有关要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活动。 (一)广告牌匾 1.户外广告设置要求 (1)下列区域及位置禁止设置各类户外广告: ①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及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②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③风貌建筑保护区、风貌建筑及保护性、标志性建筑; ④主要街道两侧、交叉路口四周的护栏、围挡; ⑤沿街商铺门窗; ⑥各类涵洞内、桥梁下。 (2)除商业密集区以外的街道原则上不再设置楼顶、楼体广告和其它形式的户外广告,同时严格控制商业密集区的户外广告设置,鼓励商户采用新技术、新材质制作户外广告,且不得破坏原建筑物立面造型,不得遮挡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景观。 (3)公交候车亭等市政设施等允许设置广告的,需设内置光源,属同一形式多处设置的,应统一规格、统一材质。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docx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XXX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街区面貌,但其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商业味道盖过了历史文化,市井民气息严重缺失,这些都让改造的成果打了折扣,所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此类历史街区改造的总结与思考。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及改造的意义 历史建筑集中成块,更加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特征,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是:受法律保护的地区在学术上被称为“历史位置”。从历史和文化街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历史和文化街区的重要价值,这不仅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当代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商业价值等诸多价值,对研究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历史和文化街区因其历史原因,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老的建筑,旧的店面,和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作品都是十分宝贵的遗产,是需要去加以保护的,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可能存在损坏,规划可能相对较乱,各种基础设施可能也达不到当代生活的要求,这样以来是存在的极大风险的,当发生火灾等时,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有个重要的关键

词就是“街区”,作为街区说明其与商业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曾经的商业聚集地必然有其独特的商业特征,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值得发掘与保护的,商业建筑自然是不同于住宅,那它的布局与规划自然也有别于住宅建筑,而且各种商业之间是否在位置分布上也存在某种联系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所以在对其保护的同时必须去发掘这些内在的文化特色。 二、XXX老门东改造和变迁 旧门东地区旧居住区的建筑密度高达60%,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人均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典型位置。无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如何,如此高的建筑密度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了。旧门东历史街区建筑纹理的整体轴向为南北方向,具有一定的偏角,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南方。其形成的原因与旧门东区和整个旧城南的整体空间组织布局密不可分。对应明城墙,秦淮外河,中华路,建业路和白下路,郑南正北和郑东没有分布趋势。而是附带一定角度。目前,旧城门旧街道的街道布局延续了街道和车道的历史布局,整体性很高。它为研究XXX古城南部的城市格局提供了历史基础,也可以作为回忆XXX古城的现实尺度。因此,老门洞的传统居住区属于高密度住宅区,街道规模小,房屋布置密集。通过现场测量和研究,发现传统南部城市的街道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狭窄的街道变得更加广阔。通过调查和相关访谈,我们了解到街景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商业的大量引入。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变化

城市更新案例集萃

Multicultural built environment Energy efficiency & conservation Globalisation & local cultures Water & sustainability Cultural tourism & sustainability Heritage conservation Pedagogy for sustainability 相关信息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2641850.html,/gben2006(于立供稿) World Class Cities: Environmental Impacts, Planning Opportunities? 国际城市规划和环境协会第7届国际研讨会(UPE7) ——“世界城市:环境影响,规划机遇?” 时间:2007年1月3~5日 地点:泰国曼谷 承办:泰国Kasetsart大学(Kasetsart University) 研讨会汇聚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专业和学术界人士,共同探讨近期有关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城市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方法。2007年研讨会将集中讨论“世界城市”的问题。 征集论文议题: ●“世界等级”现象如何与我们城市复杂的环境成功地联 系在一起? ●这种现象会给规划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给城市区域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某个“世界城市”的存在是否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其他城 市缺乏资源? ●获取“世界城市”地位的城市是否能够改善市民的生活 质量,而且这些城市发生的改变是可持续的吗? 相关信息见http://www.arch.ku.ac.th(于立供稿) 2006世界规划师大会 时间:2006年6月17 ~20日 地点:加拿大温哥华 由加拿大规划师学会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规划协会联合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化概念为行动”,其中4个子议题分别是:“提高规划绩效:为基础需求规划”,“为无规划的区域规划:自然世界和突发事件”,“为创造性的变革规划:多样性与社会变革”,“规划的衔接:管治、程序和专业特性”。会议注册程序已经启动,相关信息可在其官方网页http://w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2641850.html,/上获得。(徐苗供稿)>>>案例集萃 Cases 主持人:郭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gj510gj@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2641850.htm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城市从空间形态的外部拓展为主转变为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拓展同时进行,城市建设从只注重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质和量齐头并进。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实践越来越多,有关旧城改造的模式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国外城市显然比我们早几十年经历了这个阶段,学习和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案例,对我国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之路的探索大有裨益。为了方便同行借鉴,介绍三种典型的城市功能区(旧居住区、城市中心区和城市滨水区)改造与更新的案例。 ——主持人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105

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为深入研究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与方法,本文以“南京1912”为例,对该历史地段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空间格局、建筑面貌、绿化设施、功能作用四个方面评析了“1912”文化街区的规划手法,对目前城市历史街区的再利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历史街区;“南京1912”;民国文化;建筑;街区改造;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古都,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富。2002年南京市政府提出“文化南京”战略,城市开始着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和重新规划,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规划较好的有“南京1912”休闲街区、“水木秦淮”休闲街区、长江路文化街、夫子庙商业文化街等等,这些街区除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外,现在已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聚会为一体的时尚休闲商业区,是南京古典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之地,成为南京城市的标识。 1街区概况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经过三年的改造和完善,现已初具规模,该区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和“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风格古朴精巧,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 “南京1912”地段的规划,定位类似于上海“新天地”。在规划上,与其它街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历史地段,含有一定比例的真实的历史遗存,组合了一些真实性的单体历史建筑。其次它具有整体性: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它作为一个整体,有更强烈的组合的整体价值,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在这里,每一个历史建筑可能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都不是很高,但是组合在一起,便具有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在视觉环境方面,它可以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特定的历史气氛,因此,对于这个地块的扩建,在风格上必须与原有建筑统一,不能破坏整体地段的历史文化气氛。该区域的建筑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对它的保护同样也是对该时期文化的保护与展示。 2总体规划理念 在对该地段调研之后,笔者对“1912”的规划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以下

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和保护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街区,那是属于城市的记忆,是文化的承载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根,对其保护与更新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须知历史街区是不可恢复的。一旦破坏了,就不能挽回。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我们的城市,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 追溯历史街区保护的历史 回顾历史,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1933年)中有一节专门讲述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这一概念,但仅仅针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能代表某时期的建筑物,可以教育人民者;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其保护古建筑和其历史街区是以对人的关注、对它所定义的城市四大功能之 一的居住为前提的。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文物古迹概念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体现出对文物和建筑环境的重视。现代街区的保护法规最早出现在法国,1962年的《马尔罗法令》(《历史街区保护法令》)率先制定了保护历史地段的规定。1976年《内罗毕建议》是真正使历史街区保护达到国际公约,“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还包括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立法和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2 历史街区保护在中国 当代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民众混淆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和保护方法。大部分人在认识上对“保护”所包涵的内容不够明确,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

其中不乏政府官员和一些专家。而保护需要有明确的基本认识:首先要把保护文物古迹与保护历史街区区别开来:文物古迹己念物(Monuments)是包括遗址、艺术、墓葬、石刻等建筑物,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发生直接的必然联系。对于不同的历史街区中,包含四个要素: 1)街区肌理,主要包括街巷格局、空问形态、历史名称、重要标志物和景观画面等; 2)历史遗存,主要是指历史建筑,也包文献标识码:A括桥梁、河道、堤坝、遗址、古树等; 3)风貌基调,主要包括建筑尺度、色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等; 4)文化内涵,即非物质遗存,主要包括名人、名事、服饰、饮食、生活习性。保护文物古迹的目标,是尽量保存其历史的真实性,即不动或者博物馆式的保护。而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是在改善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所变化更新,尽量使其历史要素得到保存延续。但一些地方政府因经济目的、改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把些名人故居作为古迹,通过博物馆式的保护(翻新或者整修), 对其周边的建筑却大面积拆除,建适合旅游的配套设施如仿古商业街,不伦不类,真古董被打造成了假古董,原住民被逐步分化肢解,商业的充斥,破坏了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如讨论关注最多的是北京老城区历史街区的保存和更新,城区的大量传统历史街区——四合院、胡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所处的环境非常不好:多数老房屋危险残破,或经过多次翻修已失去了原貌;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不理想,居民生活质量很差;许多历史街区内已插入不少质量很差的非传统风貌的永久或半永久建筑,传统风貌已经残缺不全。虽然北京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行动,圈定并规划了许多历史街区作为保护对象,但形势不容乐观,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摘要: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及开发运作等问题。并结合孔城老街的实例,提出保护设想,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和延续,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 1引言 一座城市的特色,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还要有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同时,作为城市文化遗产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历史文化街区被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倾注着很多复杂的情感。 200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首次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 2.2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2.3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现实意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得以证实。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孔城老街为例 3.1历史沿革 孔城镇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东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中期(公元前770-481年),即为桐国南部门户,扼大别山东南区域通往长江水运通道之要冲,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距今2500多年。三国(公元220-280年)时期,吴将吕蒙曾屯兵于此,建筑堡垒。距今1700多年。南宋时,孔城是民间抗金要塞,著名的抗金战场。元代为大别山东侧,江淮分水岭至长江大别山边缘地区的九大商镇之一。到明代有居民600余家,清代中、后期本镇发展为旧桐城县内“枞、汤、孔、练”四大名镇之首,达到古镇发展的高峰。现存约2公里长的石板古街和古建筑群就是晚清和民初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3.2老街概况 孔城老街是以南北向中大街为主轴,大街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有主街一条,横街两条,另有七巷十三弄。连同两侧各甲之间(一甲到九甲)的巷道,形成鱼刺状的外部空间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街巷弄均为麻石所铺,店铺房舍皆青砖灰瓦,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著名的《桐乡书院四议》,戴钧衡即作于此,它为全国书院所奉崇,并载入《皇朝政典类纂》。镇东大沙河,平沙浩瀚,极目无垠,夕阳照射,宛如白雪,故有“孔城暮雪”之称。镇西南界荻埠河,碧波粼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