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流换热分类

对流换热分类

对流换热分类
对流换热分类

对流换热过程的分类

由于对流换热是发生在流体和固体界面上的热交换过程,流体的流动和固体壁面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接触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对流热交换的效果,由此也构成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对流换热过程。因此,为了研究问题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以及更便于把握对流换热过程的实质,按不同的方式将对流换热过程进行分类。然后再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处理。

在传热学中对流换热过程的习惯性分类方式是:

按流体运动的起因,可分为自然对流换热和受迫对流换热;

按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内部流动换热和外部流动换热;

按流体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层流流动换热和紊流流动换热;

按流体在换热中是否发生相变或存在多相的情况,可分为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和多相流体对流换热。

紊流流动极为普遍,从自然现象看,收获季节的麦浪滚滚,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都是由空气的紊流引起的。紊流的运动服从某种统计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香烟的烟在静止的空气中上升,可以看到从层流到紊流的转化。紊流会消耗能量(同摩擦力消耗能量一样),没有紊流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紊流,把酱油倒进汤里,花半小时酱油才能和汤混合,用汤匙一搅,依靠紊流几秒钟它们就混合在一起了。如果没有紊流的掺混,烟囱浓烟中的有害物质将长期积聚,危害人类环境。

对于实际的对流换热过程的,按照上述的分类,总是可以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型之中。例如,在外力推动下流体的管内流动换热是属于受迫内部流动换热,可以为层流亦可为紊流,也可以有相变发生,使之从单相流动变为多相流动;再如,竖直的热平板在空气中的冷却过程是属于外部自然对流换热(或称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可以为层流亦可为紊流,在空气中冷却不可能有相变,应为单相流体换热;但是如果是在饱和水中则会发生沸腾换热,这就是带有相变的多相换热过程。

对流换热计算式

关系式 返回到上一层以下汇总了工程中最常见的几类对流换热问题的对流换热计算关系式,适用边界条件,已定准则的适用范围,特征尺寸与定性温度的选取方法。 一、掠过平板的强迫对流换热 应注意区分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 ( 一般忽略过渡流段 ) ,恒壁温与恒热流两种典型的边界条件,以及局部 Nu 数和平均 Nu 数。 沿平板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数关联式汇总 注意:定性温度为边界层的平均温度,即。 二、管内强迫对流换热 (1) 流动状况不同于外部流动的情形,无论层流或者湍流都存在流动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两者的长度差别很大。计算管内流动和换热时,速度必须取为截面平均速度。 (2) 换热状况管内热边界层也同样存在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只有在流体的 Pr 数大致等于 1 的时候,两个边界层的入口段才重合。理解并准确把握两种典型边界条件 ( 恒壁温与恒热流 ) 下流体截面平均温

度的沿程变化规律,对管内对流换热计算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准则数方程式要注意区分不同关联式所针对的边界条件,因为层流对边界条件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湍流时。还需要特别指出,绝大多数管内对流换热计算式 5f 对工程上的光滑管,如果遇到粗糙管,使用类比率关系式效果可能更好。下表汇总了不同流态和边界条件下管内强迫对流换热计算最常用的一些准则数关联式。 (4) 非圆截面管道仅湍流可以用当量直径的概念处理非圆截面管道的对流换热问题。层流时即使用当量直径的概念也无法将不同截面形状管道换热的计算式全部统一。 常热流 层流,充分发展段, 常壁温 层流,充分发展段, 充 - 充分发展段,气体, - 充分发展段,液体, ; 紊流,充分发展段,

自然对流换热试验

自然对流换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空气沿水平圆柱体表面自然流动是的换热过程,掌握实验测试技术。 (2)测定单管(水平放置)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 。 (3)根据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各实验管的Nu 数、Gr 数和Pr 数,然后用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方程式n Gr c Nr Pr)(=中的c 值和n 值,并给出 Pr Gr 的范围。 二、实验原理 对铜管进行加热,热量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来散发,所以对流换热量为总流量与辐射热量之差。即 r h c Φ-Φ=Φ (W ) 式中:)(f w c t t hA -=Φ;UI h =Φ;??? ???????? ??-??? ??=Φ4f 4w 0100T 100T A c r ε,所以 ? ?????????? ??-??? ??---=4 f 4w 0100T 100T )()(f w f w t t c t t A UI h ε[])(K /W ?m 式中:c Φ为对流换热量,W ;h Φ为加热器产生的热量,W ;r Φ为辐射换热量,W;U 加热器电压,V ;I 为加热器电流,A ;ε为圆柱体表面黑度,ε=0.064;0c 为黑体辐射系数,) (420K m /W 67.5?=c ;w t 为管壁平均温度,℃;f t 为玻璃室内空气温度,℃;A 为圆柱体的表面积,m 2;h 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K /W 2?m 。 当实验管表面温度稳定时,测定每根管的加热电压U 、电流I 、管壁温度w t 、玻璃室内温度f t ,从表中查出圆管的直径和长度,计算出圆管表面积A ,计算出其对流换热系数h 。 根据相似理论,自然对流换热的准则为 Pr),(Gr f Nr = 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比式更为简单的经验方程式,即 n Gr c Nr Pr)(= 式中:c 、n 是通过实验所确定的常数(在一定的Pr Gr 数值范围内)。为

自然对流强化换热

自然对流强化换热 班级:14040203 姓名:吴端 学号:2011040402121

1.概述 当前,对于自然对流换热问题的研究没有强迫对流研究那样开展得广泛。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对流强化效果没有强迫对流换热强化效果好;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对流强化的途径少难度大,所以自然对流的研究进展缓慢。但自然对流应用有自己的领域,强迫对流又有其制约因素,尤其是随着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利用振动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使换热面振动以强化换热;另一种是使流体脉动或振动以强化换热。研究表明,不管是换热面振动还是流体振动,对单相流体的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换热都是有强化作用的。振动可以增大流体间的扰动,干扰附面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减小换热热阻,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 2.原理 利用振动可以强化传热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在1923年就有关于在静止流体中振动换热面以增强传热效果的相关研究。早期研究的主要手段为传热实验,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80年代人们开始对振动对流换热问题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换热面在流体中振动时,根据振动系统的不同,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可提高30%~2000%。。传热实验中,采用的振动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械振动或电动机驱动偏心装置产生,早期的实验均采用该方法; 2)流体绕流诱导传热元件产生,如在换热器中的管束: 3)超声波激励换热元件产生。下面分别就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综述,其中,A表示振幅,厂表示振动频率,D表示管直径,U表示来流速度,尺P表示雷诺数,h表示表面传热系数。 机械振动为传热实验中最为常用的振动源,一般情况下,机械振动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比较方便调节振幅、频率等参数,这对于深入研究振动参数对传热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1.2、1.3分别为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条件下振动传热研究概况,表中

对流换热与准则数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部分 返回一、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对流换热影响因素;边界层理论及分析;理论分析法(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动量与热量的类比;相似理论;外掠平板强制对流换热基本特点。 1、由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知,该式中没有出现流速,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表面传热系数h与流体速度场无关。试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描述流动的能量微分方程中,对流项含有流体速度,即要获得流体的温度场,必须先获得其速度场,“流动与换热密不可分”。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必与流体速度场有关。 2、在流体温度边界层中,何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最大?为什么?有人说对一定表面传热温差的同种流体,可以用贴壁处温度梯度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表面传热系数h的大小,你认为对吗? 答:在温度边界层中,贴壁处流体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最大,因为壁面与流体间的热量交换都要通过贴壁处不动的薄流体层,因而这里换热最剧烈。由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对一定表面传热温差的同种流体λ与△t均保持为常数,因而可用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表面传热系数h的大小。3、简述边界层理论的基本论点。 答:边界层厚度δ、δt与壁的尺寸l相比是极小值; 边界层内壁面速度梯度及温度梯度最大; 边界层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紊流,而紊流边界层内,紧贴壁面处仍将是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流场可以划分为两个区:边界层区(粘滞力起作用)和主流区,温度同样场可以划分为两个区:边界层区(存在温差)和主流区(等温区域); 对流换热热阻主要集中在热边界层区域的导热热阻。层流边界层的热阻为整个边界层的导热热阻。紊流边界层的热阻为层流底层的导热热阻。 4、试引用边界层概念来分析并说明流体的导热系数、粘度对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

13-4 自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 1.竖板 2.水平管 3.水平板 4.竖直夹层 5.横圆管内侧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 2 20x u v x y u u dp u u v F x y dx y t t t u v a x y y ρη??+=???????+=-+ ?????????+=???x F g ρ=-dp g dx ρ∞=-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22 20x u v x y u u dp u u v F x y dx y t t t u v a x y y ρη??+=???????+=-+ ?????????+=???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2 2 u u u u v x y y g ρρρη∞?????+=+ ?????? -11t t t ρρρρραρρρθ ∞∞--???=-≈= ??-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 2 20u v x y u u u u v x y y v x g u a y y ρθρθθθαη??+=???????+=+ ?????????+=???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u x y u v X Y U V u L L θ θ====Θ=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2 2 2 0w a a a U V X Y g L U U U U V X Y u L u Y a U V X Y u L Y αθν??+=?????+=Θ+????Θ?Θ?Θ+=???a w g L u αθ?: 数量级分析=a w g u L αθ取

对流换热公式汇总与分析..

对流换热公式汇总与分析 【摘要】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它已不是基本传热方式。本文尝试对对流换热进行简单分类并对无相变对流换热公式简单汇总与分析。 【关键词】对流换热 类型 公式 适用范围 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形式——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 )/(2m W 或2Am 上热流量 )(f w t t h -=Φ )(W 上式中表面传热系数h 最为关键,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即 ),,,,,,,,(l c t t u f h p f w μαρλ=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多,因此对流换热的分析与计算将分类进行,本文所涉及的典型换热类型如表1所示。 表1典型换热类型 1. 受迫对流换热 1.1 内部流动 对流换热 无相变换热 受迫对流换热 内部流动换热 圆管内受迫流动 非圆形管内受迫流动 外部流动 外掠平板 外掠单管 外掠管束(光管;翅片管) 自然对流换热 无限空间 竖壁;竖管 横管 水平壁(上表面与下表面) 有限空间 夹层空间 混合对流换热 — — — — 受迫对流与自然对流并存 相变换热 凝结换热 垂直壁凝结换热 水平单圆管及管束外凝结换热 管内凝结换热 沸腾换热 大空间沸腾换热 管内沸腾换热(横管、竖管等)

1.1.1 圆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层流换热公式 西德和塔特提出的常壁温层流换热关联式为 14 .03/13/13/1)()(Pr Re 86.1w f f f f l d Nu μμ= 或写成 14 .03/1)()(86.1w f f f l d Pe Nu μμ= 式中引用了几何参数准则 l d ,以考虑进口段的影响。 适用范围:16700Pr 48.0<<,75.9)(0044.0<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doc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核心提示:1.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炉墙、炉顶和架空炉底与车间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均属自然对流换热。2.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1)气流沿 1.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炉墙、炉顶和架空炉底与车间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均属自然对流换热。 2.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1)气流沿平面强制流动时气流沿平面流动时,烧结炉其对流换热系数可按表1-1的近似公式计算。 表1-1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vo=C4.65(m/s) x;o>4.65(m/s) 光滑表面a=5.58+4.25z'o a^V.Slvg78 轧制表面a-=5.81+4.25vo a=7.53vin. 粗糙表面o=6.16+4.49vo a=T.94vi78 气流沿长形工件强制流动时当加热长形工件时,循环空气对工件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可用下述近似公式计算 气流在通道内层流流动时气流呈层流流动时,对流换热系数主要决定于炉气的热导率,而与炉气的流速无关。 绝对黑体的概念 当物体受热后一部分热能转变为辐射能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其波长从lfmi到若干m。各种不同波长的射线具有不同性质,可见光和红外线能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称它们为热射线。各种物体由于原子结构和表面状态的不同,其辐射和吸收热射线的能力有明显差别。 当能量为Q的一束热射线投射到物体表面时,也和可见光一样,一部分能量Qa将被吸收,一部分能量Qr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能量Qu透射过物体(如图1-5)。按能量守恒定律则有

图1-5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过 如果A=l,则R=D=0,即辐射能全部被吸收,这种物体称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如果R=l,则A=D=0,即辐射能全部被反射,这种物体称绝对白体,简称白体。如果D= 1,则A=K=0,即辐射能全部被透过,这种物体称绝对透过体,简称透过体。 自然界中,黑体、白体和透过体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假定的理想物体。对于一种实 际物体来说数值,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特性,还与表面状态、温度以及投射射线的波长等有关。为研究方便,人们用人工方法制成黑体模型。在温度均匀、不透过热射线的空心壁上开一小孔,此小孔即具有绝对黑体性质:所有进入小孔的辐射能,在多次反射过程中几乎全部被内壁吸收。小孔面积与空腔内壁面积之比越小,小孔越接近黑体。当它们的面积比小于0.6%,空腔内壁的吸收率为0.8时,则小孔的吸收率A大于0.998,非常接近黑体。

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锅炉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大型电站锅炉的对流受热面是指对流换热为主的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直流锅炉的过渡区等,也包括辐射份额较大的屏式受热面。尽管这些受热面的结构布置、工质和烟气的参数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辐射传热所占的份额不同,但为了简化计算,均采用对流传热计算的规律,将辐射传热部分折算到对流传热,各个不同受热面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不论是设计计算还是校核计算,都是利用对流传热方程和烟气侧与工质侧的热平衡方程,分别从对流传热和热平衡的角度来表达对流受热面的对流换热量。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1.受热面的对流传热方程 d j , kJ/kg K tH Q B ?= 式中d Q ——以对流方式由烟气传递给受热面内工质的热量,以1kg 燃料(固体、液体)或31m ;燃料(气体)为基准;K ——传热系数,W/(m 2·℃);t ?——传热温压,℃;H ——参与对流换热的受热面面积,m 2;j B ——锅炉计算燃料量,kg/s 。 2.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对各段受热面,烟气侧热平衡方程是基本相同的,为 ()0d y y lk ,kJ/kg Q h h h ?α'''=-+? 式中 ?——保热系数,考虑散热损失的影响;y h '、y "h ——烟气在该受热面入口及出口截面上的平均焓值,kJ/kg ;0lk h ——对应于过量空气系数1α=时,漏入该段受热面烟气侧 的冷空气焓值,kJ/kg ;α?——该段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3.工质侧热平衡方程 对于布置在不同位置、不同工质状态的受热面,工质吸热量的计算方法不同。 (1)布置在炉膛出口处的屏式过热器或对流过热器。 这一类受热面的工质总吸热量由两部分组成:屏间(或对流受热面)烟气的对流换热量和炉膛烟气的辐射换热量,所以,在计算屏(或对流受热面)的对流换热量时,应从工质吸收的热量中扣除该受热面接受的炉膛辐射热量,即 ()d f j "Q ,kJ/kg D h h Q B '-=- 式中 f Q ——受热面吸收来自炉膛的辐射热量,kJ/kg ;D ——工质流量,kg/s ;"h 、h '——受热面出口及入口的工质焓值,kJ/kg 。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

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 描述该物理模型的无量纲方程组为: 连续性方程:()() 0d U d U dx dy ρρ+= 动量方程:2222U V P U U U V X Y X X Y ?????+=-++????? 2222Pr U V P U U Ra U V X Y X X Y ?????+=-+++Θ????? 能量方程:22221Pr U V X Y X Y ?? ?Θ?Θ?Θ?Θ+=+ ??????? 其中,无量纲几何参数,x y X Y l l = = ;无量纲速度ul U v =,vl V ν = ;无量纲压力() 02 /p gy p v l ρρ+= ,无量纲温度0h c T T T T -Θ=-;普朗特数Pr p c v a l μ==;瑞利数 ()3h c g T T l Ra va β-=,空气的体胀系数1p T ρβρ??? =- ????,λ 为空气的导热系数。

、 具体模拟计算参数: 55 35 3,500,360,0.0033331.74510,Pr 0.712, 2.36101.11/, 1.9310h c L m T K T K v a kg m βρμ---=====?==?==? 对方腔划分网格,采取的是60?60网格,,壁面处加密。在FLUENT 软件中,使用分离求解器 求解控制方程组。材料的物性设置密度使用Boussinesq 假设。 本例主要分别计算了数为3 4456110 ,110,510,110,110?????的情况。压力插值方案选择Body Force Weighted 格式;压力-速度耦合方程用SIMPLE 算法;动量、能量方程选择二阶迎风格式。 有公式:()3h c g T T l Ra va β-=可得对应的g 入下表所示 本模拟与文献中的Nu 比较

对流换热分类

对流换热过程的分类 由于对流换热是发生在流体和固体界面上的热交换过程,流体的流动和固体壁面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接触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对流热交换的效果,由此也构成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对流换热过程。因此,为了研究问题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以及更便于把握对流换热过程的实质,按不同的方式将对流换热过程进行分类。然后再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处理。 在传热学中对流换热过程的习惯性分类方式是: 按流体运动的起因,可分为自然对流换热和受迫对流换热; 按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内部流动换热和外部流动换热; 按流体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层流流动换热和紊流流动换热; 按流体在换热中是否发生相变或存在多相的情况,可分为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和多相流体对流换热。 紊流流动极为普遍,从自然现象看,收获季节的麦浪滚滚,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都是由空气的紊流引起的。紊流的运动服从某种统计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香烟的烟在静止的空气中上升,可以看到从层流到紊流的转化。紊流会消耗能量(同摩擦力消耗能量一样),没有紊流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紊流,把酱油倒进汤里,花半小时酱油才能和汤混合,用汤匙一搅,依靠紊流几秒钟它们就混合在一起了。如果没有紊流的掺混,烟囱浓烟中的有害物质将长期积聚,危害人类环境。 对于实际的对流换热过程的,按照上述的分类,总是可以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型之中。例如,在外力推动下流体的管内流动换热是属于受迫内部流动换热,可以为层流亦可为紊流,也可以有相变发生,使之从单相流动变为多相流动;再如,竖直的热平板在空气中的冷却过程是属于外部自然对流换热(或称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可以为层流亦可为紊流,在空气中冷却不可能有相变,应为单相流体换热;但是如果是在饱和水中则会发生沸腾换热,这就是带有相变的多相换热过程。

自然散热情况下辐射和对流哪个占主导作用

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公式,定义一个热辐射传热系数(类似于对流传热系数): 假设辐射率=0.8 ,Ts比Ta高1℃。则辐射传热系数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 典型的环境温度为50℃时,辐射系数为6 W/m2-K 。 针对机箱内一个水平放置PCB来讲,其自然对流传热方程如下: (此公式从何而来?) 假设环境温度已知,为50℃(323K),PCB辐射率为0.95. 那么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的系数分别计算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温差<20℃(K)时,辐射传热系数大于自然对流系数。温差超过20℃时,两种传热系数几乎相等。所以在温差较小时,辐射传热一定不能被忽略。 当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 Don't underestimate radiation in electronic cooling February 1, 2001 Bruce GueninCalculation Corner, Design, Number 1, Volume 7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Stephan-Boltzmann Constant, Thermal Radiation don’t underestimate radiation in elec tronics cooling Bruce M. Guenin, Ph.D., Associate Editor, Amkor Technology, Inc. It is easy to underestimate the role of thermal radiation 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electronics cooling in environments without forced air flow. By its very nature it is invisible.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it can be intimidating due to 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the

对流换热与准则数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部分 一、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对流换热影响因素;边界层理论及分析;理论分析法(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边界层微分方程组);动量与热量的类比;相似理论;外掠平板强制对流换热基本特点。 1、由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知,该式中没有出现流速,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表面传热系数h与流体速度场无关。试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描述流动的能量微分方程中,对流项含有流体速度,即要获得流体的温度场,必须先获得其速度场,“流动与换热密不可分”。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必与流体速度场有关。 2、在流体温度边界层中,何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最大?为什么?有人说对一定表面传热温差的同种流体,可以用贴壁处温度梯度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表面传热系数h的大小,你认为对吗? 答:在温度边界层中,贴壁处流体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最大,因为壁面与流体间的热量交换都要通过贴壁处不动的薄流体层,因而这里换热最剧烈。由对流换

热微分方程,对一定表面传热温差的同种流体λ与△t均保持为常数,因而可用绝对值的大小来判断表面传热系数h的大小。 3、简述边界层理论的基本论点。 答:边界层厚度δ、δt与壁的尺寸l相比是极小值; 边界层内壁面速度梯度及温度梯度最大; 边界层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紊流,而紊流边界层内,紧贴壁面处仍将是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流场可以划分为两个区:边界层区(粘滞力起作用)和主流区,温度同样场可以划分为两个区:边界层区(存在温差)和主流区(等温区域); 对流换热热阻主要集中在热边界层区域的导热热阻。层流边界层的热阻为整个边界层的导热热阻。紊流边界层的热阻为层流底层的导热热阻。 4、试引用边界层概念来分析并说明流体的导热系数、粘度对对流换热过程的影响。 答:依据对流换热热阻主要集中在热边界层区域的导热热阻。层流边界层的热阻为整个边界层的导热热阻。紊流边界层的热阻为层流底层的导热热阻。导热系数越大,将使边界层导热热阻越小,对流换热强度越大;粘度越大,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或紊流边界层的层流底层)厚度越大,将使边界层导热热阻越大,对流换热强度越小。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计算实例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 计算实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及计算实例 热设计是电子设备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连载从热设计的基础——传热着手,介绍基本的热设计方法。前面介绍的热传导具有消除个体内温差的效果。上篇绍的热对流,则具有降低平均温度的效果。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计算来分别说明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的情况。 首先,自然对流的传热系数可以表述为公式(2)。 热流量=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物体表面积×(表面温度-流体温度) (2)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了计算传热系数的公式,可以把流体的特性值带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可以适用于所有流体。但每次计算的时候,都必须代入五个特性值。因此,公式(3)事先代入了空气的特性值,简化了公式。 自然对流传热系数 h=2 .51C(⊿T/L)(W/m2K) (3) 是代入空气的特性值后求得的系数。如果是向水中散热,需要换成水的特性值。 公式(3)出现了C、L、⊿T三个参数。C和L从表1中选择。例如,发热板竖立和横躺时,周围空气的流动各不相同。对流传热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系数C就负责吸收这一差异。 代表长度L与C是成对定义的。计算代表长度的公式因物体形状而异,因此,在计算的时候,需要从表1中选择相似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大小的L位于分母。这就表示物体越小,对流传热系数越大。 ⊿T是指公式(2)中的(表面温度-流体温度)。温差变大后,传热系数也会变大。物体与空气之间的温差越大,紧邻物体那部分空气的升温越大。因此,风速加快后,传热系数也会变大。 公式(3)叫做“半理论半实验公式”。第二篇中介绍的热传导公式能够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的方式求出,但自然对流与气流有关,没有完全适用的理论公式。能建立理论公式的,只有产生的气流较简单的平板垂直放置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的温度边界线的厚度可以计算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