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如何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

关于如何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

关于如何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
关于如何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

关于如何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

文艺精品的建议

一、我市打造文艺精品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按市文化局统一部署,举全市文化人之力。在极少争取外援的情况下,自编,自导,自演了多个文艺作品参加各级赛事均取得良好的成绩。其中,由市文艺创作室,市歌舞剧团创作表演的宜都梆鼓《山娃子》,舞蹈《垒》分别获得“楚天群星奖曲艺比赛”金奖,“全国群星奖曲艺比赛”银奖,“楚天群星奖舞蹈比赛”银奖。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银奖。2010年创作上演的大型宜都民俗情景歌舞《清江请,长江长》获宜昌市第六届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艺调演一等奖。并被提名参评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近期市市文化局集各方之力量,正在对《清江请长江长》进行打磨提升,市歌舞剧团也正加紧创作排练反应我市农村在“三万”活动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的宜都梆鼓《接小叔》,力争将这一独具宜都特色文艺作品打造成又一宜都文化精品,冲刺今年10月在武汉举办的首届湖北艺术节,以及第十二届湖北曲艺“百花书会”评奖活动。以此同时,为服务我市招商引资,让外地客人感受宜都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浓烈的文化氛围。我们结合旅游特点正在创作一整台便于流动演出的宜都风格情景歌舞《客来啦》拟定一年内完成前期剧本,音乐制作。届时,一道精湛的宜都文艺小吃将奉献在广大客人的面前。

二、我市打造文艺精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年轻气盛,有创新意识,创作激情的本土创作人才。从以往创作的案例看,,参与创作的本土年轻人少,而一件成功的作品尤其是舞台表演作品,除了要有较深的艺术功底和文化修养以外,更需要有创新意识。要紧跟时代,尤其是在掌握本民族语言基础上的创新。所以发现和培养本土年轻创作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2、创作的目标和目的不够明朗。每每创作剧本就要为内容的侧重点犯愁,为寻找创作经费犯愁,商业性太强的成不了精品。艺术性太强的又收不回成本。最后的结局是有点子的没有胆子,有胆子的撑不得好面子。

3、没有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常态机制。由于多数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往往忽略了文艺精品的创作过程,很少关心创作人员,也没有为创作文艺精品营造必要的环境。(如下乡采风,定期的交流,培训观摩等活动)更不用说创作活动的经费。所以就出现了想搞的没机会,怕人说。有想法的没有钱的尴尬局面。

4、在计划安排上随意性很大。文艺精品尤其是舞台表演作品的创作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后期的制作,排练需要更多的时间作保证。但我们现在承担这一任务的专业剧团由于体制的问题,有时不得不中断或改变计划。致使本已燃气的激情又被降温,由于后期要赶时间,精品创作就要变成了赝品制作。

5、领导重视的力度不够。有指示的也没有落到实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证明精品不是一撅而就的,不是当任务就能完成的,不能像赶场子似的,因此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建立一套常规投入机制。参照其它行业和地区办法,由市政府核定一定数额的科研创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对文化投入的预算,保证每年有一项固定的创作经费落实到创作单位。供开展各种创作培训活动和创作新的艺术作品。

二、根据【2012】11号关于全市文化工作的专题办公会议纪要,按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大型和参赛文艺精品的专项创作经费。

三、在摸清上级每年艺术赛事安排的前提下,制定一套我市中长期文艺精品打造的实施方案。有目的。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避免临时抱佛脚。

四、市政府要出台一些引进高端艺术创作人才,表演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工作者积极参与创作的奖励政策,市委市政府要在精神上物质上同时激励。像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文化引凤筑巢。

五、创造良好的艺术精品生产氛围。首先是艺术生产单位自身要重视寻找各种资源,争取各方面各部门,上级领导,各级专家老师的指导。各级领导也要主动为生产单位牵线搭桥,劈山开路。利用各路资源支持打造文艺精品。,不能把打造宜都特色文化品牌看成是一个部门的事。

宜都市歌舞剧团

2012年6月7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