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员开华

[摘要]《老子》是富于德育思想的经典,其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尊道贵德,德育内容十分丰富,“无为”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其哲学理论根据是它的“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其政治思想基础是它的“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观。《老子》所提出的道德行为规范,其合理因素经过批判地改造之后,对今天的现代化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老子道德教育教育思想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

根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代(公元前580年)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东)人。周朝的守藏室吏(皇室图书馆馆长)。其博学多才名扬列国,孔子也曾带领弟子前去向老子求道,其后评价老子是飞腾在云端里的龙,成为千古逸话。老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天才的哲学家,具有极强感性的养生修行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辞去工作,西去昆仑山,途经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向老子求道及养生修行之术,老子为教示尹喜,著五千文,为人类留下了这一瑰宝。

老子在其天生资质之上,加上长年修行,开启了其超越的感性力、直观力、遥视遥听及洞察纤微的能力。“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第一章,以下引用此书仅注章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之文,必是老子自身的经验之谈。老子运用此功能,观察到了物质的“道”的存在(物理的自然之道)及道与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不变的法则、规律(抽象的自然之道),结合其渊博的知识与修行修德经验,总结完成了此著。

初读《老子》,偶得感想,为老子的至高至善的道德所熏陶。虽然《老子》开篇讲到的是“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由此悟得,他的“道”同一般意义上的“道”显然是不同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一章》),只有通过无欲的状态才能观察到“道”的奥妙;若总是处于有欲状态,就只能观察到“道”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可见,老子的“道”是在“无欲”规范下的“道”,离开“无欲”那就是“常道”。“道”是万物之本,是创生天地的母体、根源。“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道”,隐于万物之内,主导着万物自生自灭的全过程,“道”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表现形式,“道”亦亦然。“道”是靠什么来发挥它在人生观、政治观上主张“柔弱,守雌,虚静和无为”的表现呢?那就是靠“德”。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争名夺利、道德伦理败坏的时代,他希望人人,当然更重要的是君主、王公大臣们通过道德的内化和无为无欲的途径来实现“社会大同”。那就是说,整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通过道德教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无为”、“无欲”,那么怎样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尤其是深入到王公大臣们的内心呢?那就是道德的内化,使至高至善的道德深深扎根于王公大臣们的内心。《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可见人人尤其王公大臣们只有虚心修德,他的德才会纯真、有余、增长、夸大、普遍与其心中。只有经过内心修德,才于家于国安定团结,社会大同才得以实现。

一:至高至善的德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从居心上来分道、德、仁、义、礼这几个层次。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因此,德指自然德性,即儿童的纯朴天性,上德指具有上等品德因循自然的人。

上德不德,即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具备自然的品德,所以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品德(如仁、义、礼等)。下德不失德,下德,与上德相对,指仁、义、礼等德性。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上德是无心的流露,是与自然同一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易产生虚伪。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没有达到“德”的境界的,故老子下文称之为“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做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指强迫人们去履行职责而不是顺应人们的自然本心去实行,是有私欲、意图、目的的。上仁有意施为,但却没有利己的意图和目的。上义有意施为,是有意图有目的的。上礼有意施为,没有人相应之时,就奋臂伸拳地强拉人就礼。这说明:仁、义虽然不是出于自然无为,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作为。最高的仁爱尽管是有意施为,但却没有为己、为意图而作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施以仁爱。上义与上仁不同,“义”在于分辨是非、义理而为之,所谓“以义行事”、“匡扶正义”即此有意而为的明示。

礼与仁、义不同,它不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一种制约人的行为的模式,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约。当给人施以礼节而不能得到礼仪的应答之时,就会产生愤怒不满的“攮臂而扔之”的现象。

可见,道家的道德皈依“无为”(自然之道)而儒家的道德依从“仁义”(有为之道,常指通过外在的灌输、强迫而从之。)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指的是最高的德虚怀若谷,大明智却似卑下之状(大智若愚),广大之德以谦虚为本,从不高傲自大,永远也不会自满于己之所行,修德者小心谨慎行事,惟恐有妨害于他人的言行,素质纯真、遵道而行,随自然发则的变化而变化,不执著于己意,故似变化不定。这是在论“德”的外在表现,老子的伦理之中,将“德”评价为“道”之后,是谨遵“道”而行的道德层次。因此“德”的道德行为是“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无欲无争,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而行为,决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第二十二章》),不执著刚愎、傲慢不逊。

老子还把含德深厚的人比作初生的婴儿,仍然强调具有无欲无争顺乎自然之德,不伤精耗气,身同婴儿,老子经常用婴儿的概念,比喻人的品性复归自然,达到纯真浑朴的状态。并进一步阐明追求玄德这一道德境界是极深极远的,阐明了以道的清净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治理国家,对待万物而不求权欲名利就是具有隐而不显耀的高尚品德的治国者。

二:德育原则和方法

1:不言之教

老子提倡“不言”、“贵言”、“希言”的教导。他在《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十三章》提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七十三章》提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婵然而善谋”。还在《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分别提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这里的“不言”、“贵言”、“希言”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的意思。实行“不言”、“贵言”、“希言”的教导,即要求统治者不要硬去发布许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是同一意思,都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

2:无为之教

老子崇尚“无为”的教导。他在以下几章中都提到过“无为”。《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三十六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妄为。老子一再提倡“无为”的政治、“无为”的人生,

这个“无为”并非不做,而是抛弃个人的一切心思计虑,不孜孜营私,不恣意行事,一切依顺自然的理法而行。自然界万物并存、各逞其态,就是一种“无为”的结果,因为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有意志的经营、没有任何造作,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无不为,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指“道”)所做的,这正是“无为”产生的结果。“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做作,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3:以柔克刚

老子在《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指道的运用是柔弱的,所以人也应该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是说,人初生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之后才变的坚硬,草木也是如此。所以,坚强属于死亡一类,柔弱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以水为例,称赞柔弱的品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柔弱过水,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因为它具有没法改变的本性。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遍天下没人不知道,可是没人能实行它。老子在《第五十二章》还提到:“守柔曰强”;在《第四十二章》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以柔弱为处世之法,是要人保持谦下这种美德,以成大事。老子在《第七十六章》和《第七十七章》分别指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看看得道的圣人是怎样做的吧,圣人总是帮助万物,推动了万物的发展却不居功自傲,应做的事、应尽的责任完成之后就应时而退,不居功名,只是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无不为地去做,从不想显示自己的品德才智。这又是以柔弱的一面去战胜强盛一面的又一例证。老子在《第二十八章》又指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雄,比喻刚劲、躁进;雌,比喻柔静、谦卑。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知雄守雌”,是老子的一种基本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在雄雌的矛盾关系中,一方面对于“雄”要有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自己要处于“雌”的一方。“守雌”并非是对“雄”的退缩或回避,而是既能执持“雌”的一方,又能运用“雄”的一方,故“知雄守雌”可以说是掌握主动、保持自己的最好方式。

4:自我修养

老子在《第五十四章》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渴望天下的人们皆能平安地生存。因此他提示了个人修身固然是好,可获得真实;但是比其只顾个人修身更应该将此“道”普及于家→乡→国→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获得真实。因此,文中的“余、长、丰、普”只是表示一个比一个范围大、效果大之意。老子将修德作为建立自我、处人治世的基点,而道家所谓为家为国,也是充实自我之后的流泽。

5:知足不争

老子十分推崇知足。它说“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就永远满足了。这是老子为解决矛盾、避免战争、消弭痛苦而开的良方,他把主观上的知足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消解矛盾的方法。他还说,知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第四十六章》)。为什么不知足会给人带来灾祸,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这就是,名与身,身与财,得与失哪个重要?由于不知足而甚爱与多藏,其结果必然是大费与厚亡。所以,知足则不受侮辱,知止则没有危险,这样生命也就会长久。

知足就会不争,不争是老子所推崇的更为重要的美德。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意思是说: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

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己有,永远帮助别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6:诚信不欺

老子论诚信,侧重于“真”、“信”等方面,目的是为描述“道”的真实存在性,形而上的实体性。落实到德育内容层面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做人要不加伪饰,而应以本来面目示人,这就意味着教育人们不逐利、不弄巧,使大家返璞归真,保持纯厚的天性,淡泊宁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八章》)。待人要真诚,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是道法自然、诚信不欺的德育思想。老子从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主张屏弃礼、义,认为仁、礼、义都是道德沦丧的产物。“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礼”里面没有多少忠和信,是产生祸乱的最大根源,所以老子贬礼而扬忠心。老子承认诚信的客观存在,他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三章》)。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老子告诫:“轻诺必寡信”(《第六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要人信实,说实话而不在于过分地加以修饰,要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都是其人生哲学的归结点。“信”是行的重要内容。“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以诚信待一切的人道主义精神,说明了老子对质朴纯真的道德的呼唤。

三:德育内容

1:慈爱万物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慈”就是慈爱,爱心加上同情感,这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性,深深的感到人与人之间爱心的缺乏,因而极力加以阐扬。老子所说的水之德即“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上德”之人与人交往善于真诚相爱,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却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如果人人都有水之德,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安宁。老子的慈爱思想不仅关注人类社会,而且还包含着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即“善利万物”。《感应篇图说》指出:“慈者,万物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人类要达成“圣人之道”,以符合“天之道”,就必须慈爱万物,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植物。其道德思想已超出人类社会,而注意到生态伦理的层面,对启发现代人的生态保护意识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崇俭抑尚

老子宣称俭啬是立身处世所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奉为治国和养生的根本法则:“治人事天,莫若啬”(《第五十九章》)。“啬”,指保养天赋、爱惜财物、节制过分的物质享受欲望,俭约不啬,不仅仅指节约财力、物力,还有爱惜精神的含义。只有持守俭啬之德,才能保国养身,合于人道。魏源的俭用其财则家富、爱保其神则精盛,是对《老子》俭啬观的全面理解。

综观《老子》所倡导的道德思想,不难发现老子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不重视老子留给我们的宝贵德育遗产,并自觉地借鉴学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实现其现代转化。

【参考文献】:

【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2】于永昌著老子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3】东方桥著老子现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年【4】张忆译注老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 1992年【5】景克宁著老子探奥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12879411.html, 《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作者:杭烨严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极大地丰富,但是道德的滑坡却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然而,现实的困境更加剧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道德教育在当今很难得到深入人心的效果。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大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169-01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繁荣的背后仍存在不少人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感到迷惘,甚至会走入重大的道德困境,继而产生重大的道德失范,这对我国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重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一方面需要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回看中国先哲们的道德教育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为我国当今教育思想提供的许多可借鉴之处,探究《道德经》的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二、《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探究 老子并没有像孔子一样,成为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但老子著书立人,他以自己的睿智与丰满的人生经验为后人留下了饱含道德教育思想的《道德经》,细细探究,将会发现许多对当今道德教育有借鉴意义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脚踏实地,切莫空谈 老子是十分推崇踏实苦干的,他最忌讳的就是夸夸其谈,在老子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这一点。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孔子一副年少气盛、春风得意的样子,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批评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予子之身”。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主张内敛平实的为人之道。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写“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言辞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的人未必广博,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老子所欣赏的就是一种脚踏实地,切莫空谈的躬行实践法,这在我国现今大学的道德教育极力所倡导的。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历史上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学界的主流认为,“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提倡的一种以农业自给为基础的的村落社会,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并不是和“大同社会”一样,在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是在阐述一种政治术,即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结果也许并不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就如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想要倒退回几十年前的生活。不过为了稳定社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小国寡民”的理解 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论述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小国寡民”的解释,按照语法来分的主要有两种,第一,把国和小当做形容词,国(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很小,民很少,表示的是国小民少的一种状态。第二,“小”和“寡”动词,理解为动词时又有两种解释。一把“小”和“寡”理解为“使…小”和“使…寡”,意思就是要减少国的规模和减少民的数量以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二是把“小”和“寡”理解为“以…小”和“以…少”,意为不管国的规模有多大,民的数量有多少,都要把国和民看得很小,都要当做一个小国来治理。如果取前两种解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都认为“国家要小,民要少”,代表着一种复古的历史观,代表着一种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取最后一种解释的话,即使不论邦国的规模有多大,都要把国和民当做很小。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一种统治术了。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其一,对“使”字的理解,如果老子只是想表达一种社会理想的话,绝对可以把文中的“使”去掉,但是原文竟然用了三个“使”字。这已经能初步说明,原文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哲学家刘笑敢先生也看出了“使”字的不妥之处,他认为:这三句话的“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可见本章内容并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愿望而已。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使”和理想社会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理解成为“假如”“即使”的话,那“使”和“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不是很搭配了,而且和“小国寡民”主题论述也有些偏差。第二,先秦秦汉一般很少用“使”表假设,一般用“向使”来表示。所以,笔者认为,“使”字应该解释为“奴役,使得”才比较合理。所以这里能进一步说明,“小国寡民”并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创立了以“道”、“无为”为中心思想的哲学体系。其代表作《老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师道观、自然人性论、教育方法对现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自然无为 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成就下也存在着种种病态危机的隐忧: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低,教师素质缺失,学校管理的非人性化等等。当各种流行的教育思潮、教育方法纷沓而来充斥现在的教育之时,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走进老子,研究老子,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其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师生平等和人性的自然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和“无为”是其思想的核心。“道”的本来意思是道路,后被引申为方法、途径。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老子

所说的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无形又有形。尽管在老子的描述中,“道”“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道”自有其本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就是说一切人的行为、天的行为、地的行为以及道的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那么自然就是“道”的本性。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为统帅的,他所阐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也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道”就是至高无上的自然,自然孕育了万物,同时又是万物的归宿。同时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根据“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主张,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 一、老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1、师道观 (1)淡泊名利,“守笃静”。老子主张教育者要恬淡平静,少私寡欲,超然物外,不为私利所惑,不为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建立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科学真理,为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老子》虽然看到了“柔”和“刚”“弱”和“强”的对立,也看到了柔弱刚强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由于他没有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因而他提出一整套“守柔”、“守雌”、“守静”、“守辱”等回避斗争、安于现状、反对转己化的哲学。所以它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已经觉察到的那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唯心主义的“道”毛主席对于古代辩证法思想给了最科学最精辟的结论,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提当时社会的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柔胜刚,弱胜强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科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唯物辩证法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全面地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柔弱胜刚强”做了科学的解释。新生事物一开始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代表着事物前进运动的方向,它的发生和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兴阶级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春秋战国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类阶级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明确的提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小国没有多少人,即使有武器却不用,使得人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虽有船车,没有地方乘用它;虽有兵甲,没有地方陈列他们;使得人民重新又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高兴他们的风俗,安于他们的居处。邻国相互眺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听见,人民活到老死都没有相互往来过。” 然而对于老子这种“小国寡民”的思想,我们的先辈们很多人对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3种。 其一为持基本否定态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寿彝等先生。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道:“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他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界定为洪荒未来的原始社会,从而对此持基本否定态度。 其二为持半肯定半否定的态度。这种观点则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说“老子提出的解决反感错了,却不能说老子对不合理现象的攻击也错了。”这也就是说老子批判现实社会是对的,但是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确实错误的。 其三为虚化小国寡民思想的实质内容。冯友兰先生提出“《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而我认为“小国,寡民。”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十分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老子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理念。 理解的关键是把握好“小”和“寡”这两个字。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把这两个字用作使动词,也就是使……变小,把……看得很少的意思。 就是把大国家当作小国家一样来进行治理,把较多民众当作较少民众一样来进行管理。而在古代,大国与小国的区别,主要是指土地疆域的大小,一寸土地可以认为是小国,一尺土地可以认为是大国。但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该同样地对待。不能因为国家大了,就把它人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政策。如果将大国分而治之,厚此薄彼的话,就会出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产生各种矛盾与纷争,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无论你拥有多大的国家,你都应该把它当作小国家一样,采取相同的政策来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现实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小国”的理念。 同样道理,既然所有人都是大王的臣民,那作为大王来说,十个民众与一百个民众也是一样的,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关爱和保护,从而减少民众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使民众能够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2009级电子商务01班 姓名:辛东文 学号:20090511 指导老师:周开明

老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道德经》中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我的思想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管理有重要帮助。 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意为: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 我们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其察明当代中国人思想深处许多固有观念,明确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经营管理之道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而这正是我喜欢《道德经》、尊崇《道德经》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我对《道德经》和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我对管理有如下思考。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

的自然进程。 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从道出发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自己如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就是说,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然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生成万物,所以又无不为。就道生成万物的无执无施、无意无为而言,“道”是“无为”的。就天地万物无不是由“道”生成来看,“道”又是“无不为的”。“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统一,应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执无为,则万物各任其能,各适其性,同归于化。“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少数地方,又被说成无事。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妄为”、“强为”而言。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的虚伪、丑恶和荒诞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要体验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无欲、无为,无为即可以见道,道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既然宇宙的本原是道,而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也应该遵循道,所以人也应自然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处事。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首先是指人自身没有私求,对外界不妄加干预的处世态度;其次是指顺应自然,不加强制的存在状态;再

老子的政治思想

不折腾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憎恨。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老百姓之所以忍饥挨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太多。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判腐败的统治者,痛斥他们的强盗行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大道平平坦坦,但是君王偏偏喜欢走邪路。朝政腐败极了,农田已经非常荒芜,百姓的粮仓已经十分空虚,但统治者还照样地穿着绫罗绸缎,佩着锋利的宝剑威吓百姓,精美的饮食都吃厌了,国家的财富都刮净了。这就叫强盗头子呀,他们是多么的无道啊!老子由此感慨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的规律却是剥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典故出自《圣经》。《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主人远行前,把仆人叫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都来向我汇报。”主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五千银子,我又赚了五千。”主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更多的事务交给他管理,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二千银子,我又赚了二千。”主人听了也很高兴,于是也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千银子,我一直埋藏在地里,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现在你回来了,我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吧!”主人听了很生气,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千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这个故事拿过来打比方,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经济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在中国,老子最早揭示了这个马太效应。“损不足以奉有余”,七个字精练地概括了所谓马太效应。老子如果活到今天,恐怕还要产生关于马太效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他会不会和西方人打打官司,说应该将马太效应改成老子效应呢?当然不会,老子奉行的是不争哲学,他是不会为任何问题去打官司的。 有人批评老子不讲感情,专谈权术,十分冷酷,但从老子的政治批判来看,他其实非常关注民间疾苦,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和贪婪,抨击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很有正义感,是个热心肠的老头儿。政治如此黑暗,出路何在?老子不仅是批判家,他还热心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政治理想。谈到老子的政治理想,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说统治者的政策要顺其自然,不要骚扰老百姓。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符合正义的执政者绝不自作聪明,异想天开,更不会心存私欲,他们把老百姓的愿望当做自己的愿望,把老百姓的心当做自己的心,这就是无为而治,很像今天我们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治家真难找,将希望寄托于圣人的政治道德,来实现“以百姓心为心”,恐怕很不可靠,必须得有个制度,真正让百姓的心决定官员的命运,他得不到百姓的心就保不住乌纱帽,这样他才会不得不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关于治国还有一句千载传诵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这句话最生动地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都知道,煎鱼不能总去翻腾它,翻来翻去就翻碎了。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为而治。这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政府职能转换,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老子的政治观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老子认为,道存在于作为政治主体的人的秉性之中。百姓构成了政治人的最主要部分,所以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将百姓之所想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与善人同在。) 古代政治思想:()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社会学院08历史刘雅婧0803401028 内容摘要:我们通常说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小国寡民”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的学术界正在重新的评价与定位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子其人,确定老子生活的时代,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其合理性。若用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合理性。 提到小国寡民,很多人会很快的联想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而这并不是古希腊人的独创,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曾明确提出过“小国寡民”的思想。对“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历代学者都有着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老子“小国寡民”思想,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老子何其人也? 一、老子其人 老子堪称先秦诸子中身世最不明确的一个思想家了。下面我们就通过目前所能掌握的史料对老子的身世做一个分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于老子身世做了这样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 在这里,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因此他就把他知道的三个老子都下了出来。对于一个司马迁都搞不清楚的先秦人物,我们又将如何来确定他的身份。笔者认为,首先,通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周太史儋不是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通过张松辉先生的研究,在韩愈之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的,就连韩愈在《原道》之中所提出的质疑也更多的是处于一时的激愤,而不是冷静思考之后的结果。2并且在1973年出土的《文子》残简中有着“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3”因此我们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样一个事件是可信的。那么在孔子死后百余年才出生的自然不可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老子。 其次,老莱子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老子呢?我们也有证据证明老子和老莱子其事实上是两个人。首先,在《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载有20条,都呼为老聃或老子,另有一条关于老莱子的事,说明在庄子那里,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人。其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与周则老子;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4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而,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子,就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的,李耳。 二、老子的生活的时代 前文中,我们确定了老子其人,便也相应的确定了老子生活的时代。老子是春秋中期的人。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呢?春秋时期原来的井田制几乎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经济基础的改变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在政治上,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诸侯国不再听周天子的号令,争霸战争十分激烈。

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

结合实际谈谈老子思想对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德育缺失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加强德育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人人格及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继续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老聃哲学的核心内容便是研究如何深化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其中很多观点放在今天仍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回顾老子德育的经典理论入手,分析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的原因及老子的道德观对于解决现代教育中德育缺失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 一、老子道德观中的精髓 老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道德思想非常丰富,包括清心寡欲、知足常乐、柔弱不争、谦虚谨慎、上善若水、勤俭行事等。这些思想几千年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正因为老子对道德的描述,站在了最高的全逻辑的基点上,所以它对人类道德的观点,直到今天还是最充分、最正确、最全面、最具有前瞻性,从而也最有资格适合并充当全人类未来智慧主义大时代的(伦理)道德”。其中老子行善积德的主张,对于道德水平呈现下滑趋势的当今社会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选择最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问题的一些重要思想进行分析。 (一)尊重道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因此,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重视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正是其具备帮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的玄远之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真正有大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如果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德,实质上就是无德;人要顺应自然、不做作,才符合道,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德”,反之,则是“失德”。 尊重道德是老子人生追求中的最高境界。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不仅深刻解读、剖析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的现象、矛

浅谈道家的管理思想

第四章: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聃、老莱子、关尹、环渊。 时代及其代表社会基础。道家的大本营——楚国 第一节:〈老子〉的管理哲学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为”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总和。 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自然而然地“功成事遂”,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反之,如果人们行事不顺应自然而是凭自已的主观意愿违背自然而强为那就只会干扰、妨碍道的自然运行而招致失败。 “无为”是老派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老子〉反对法令滋彰。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而制颁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现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制人民 而使用的刑罚越繁苛,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也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他们认为,以德、礼治国,和以政、刑治国,同样是有为。他们激烈地攻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他们认为要想使国家安定,民风淳厚,最好是‘绝圣弃知”,“绝仁弃义”。 第二“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 〈老子〉非常强调统治者、领导者自身的倡率作用,这和儒家的风行草偃论是一致的,很可能是受儒家这种观点影响的结果。但是,儒家所讲的倡率作用,是以德率民,即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影响被领导者以化民从善。这在〈老子〉看来,是导民有为、〈老子〉也同样重视领导者的倡率作用、但却是要导民无为。 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