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教案

《第二节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教学难点:

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

[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前面我们重点学习了主要农业部门及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大胆设计我国主要农业部门的适宜发展地区。

[学生讨论、绘图、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理解农业地区差异的原因奠定基础。)[出示课件]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各自对“主要农业部门发展地区”的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完善自己的知识,也进一步明确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学生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获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承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西部和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

[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

北方东北

华北

分界线

南方

(设计意图: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山地、湿润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D.渔业──河湖多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关键点是让学生说出从事该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

[教师承转]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出示课件提问]对照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学生抢答]略。

[出示板书]1.自然条件

[教师提问承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作物生长的地区。当我们进行具体的农业生产时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请同学们看P97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小结]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离城市较近

C.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离城市较远

[出示板书]2.社会经济条件

(1)与城市的距离

[教师承转引申]与城市的距离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因素之一。联系实际(如家乡农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小结提问]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发展,主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你能说一说二者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影响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的因素。)

[教师承转]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你能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上收集一些关于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事例吗?你能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吗?如果是反例,你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吗?

[学生活动]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小结]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设计意图: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以小组活动、学生讨论为主,交流我国农业中的科技应用,教师补充一些资料图片。

(设计意图: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兼顾广阔的网络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3、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4、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5、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参考教案 《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教学难点: 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农业概念。 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四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分。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 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

第一节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新课教学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 __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 __、蒙古、日本(2) __、 __、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 __、 __、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

第一节疆域 (2课时)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目标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 教学重难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位置和所在半球。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2~5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2页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我国在哪个半球?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 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小组讨论】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3页活动1和活动2)。 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

俄罗斯、加拿大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 多媒体展示蒙古、日本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 我国国土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纬度位置→适合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合作:海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分布较多;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 其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承转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国土辽阔呢? 讨论议题:从数字看我国辽阔的国土,结合做5页活动1。 展示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课件请同学上来指图说明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要求说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 讨论5页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归纳解释】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南方没有真正的冬季,东、西经度跨距大,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每相差15个经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展示4页图1.3的课件请同学上台指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讨论6页活动2组织全班发言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领土大的好处:人们活动的空间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自然条件多样,物产丰富;国防的腹地宽广;风土人情地域差异大,文化丰富多彩。 四、知识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一)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二)国土辽阔 1.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3.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三)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农业》教案

《农业》(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农业的主要部门; (2)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农业和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图片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农业的概念和农业的分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农业的分类及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教学难点】 我国农业发展获得的成就及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图片:馒头、米饭、蔬菜、水果、鱼肉、猪肉等 提问:这些都来自哪个产业部门?(学生回答:农业)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农业?(学生回答) 明确: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河湖,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展示图片: 种植业——种植业就是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 渔业——渔业就是在河、湖、海上养殖或捕捞 林业——林业就是在林地上植树造林 畜牧业——畜牧业就是在草原放牧或者饲养牲畜 归纳: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提问:你了解中国农业悠久的历史吗?(学生回答) 明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中国是大豆、大白菜、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 中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提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情况如何?(学生回答) 明确: 1.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2.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3.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展示图片:繁华的农贸市场、农村新民居、农村健身设施、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变化图 提问:在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回答)明确: 原因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原因2:农田灌溉和机械化程度提高,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播放视频:超级杂交稻 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新型农业吗?(学生回答)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 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 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 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 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 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 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 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 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 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 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 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 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 生的学习基础。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 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一章 6 1-4 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 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 第三、四章 14 11-17 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篇一:202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一、导入新课 1、联系学生假期中曾经去过哪些地方?请说出所在地理区域的名称。 2、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活动 活动一:1、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2、这项活动完成后,再抽查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4、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同学们请看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5、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二:1、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 名同学)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乡(镇)——三级行政区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越的地理位置教案

第1课时优良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大凡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扼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 中国地理位置优良性评价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简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 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 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 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在半球图上判断中国半球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中国地图”,描述中国经纬度位置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概述中国四至点的大致位置。同学们,你能在这幅中国地图上找到我国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的位置吗?请用彩色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阅读中国地图,用彩笔圈出四至点大致的位置。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中国所处的大致经纬度位置。 教师:出示“五带的划分”示意图,阐释纬度位置对于国家的严重意义。一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对这个国家而言非常严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五带划分知识,还记得地球上是怎么划分五带的吗?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 农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难点 主要农业区与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和主要的优良畜种。 新课教学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 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提问: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年级八科目地理任课教师谭小刚 授课时间9月6 第一课 时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二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学习地理的基础上,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识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课内容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3、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编号:

四、教学重点难点[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2982231.html,][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2982231.html,]重点[来源:学优 高考网gkstk]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难点 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五、教学过程 设计【新课讲授】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

八年级地理下册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 镇海中学陈志海 第一节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1.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诗词导入 教师出示《沁园春·雪》的诗句及相应景观: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意境壮丽的诗词? 学生朗诵 教师引导:这首诗词、这些景观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这个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出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课节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课堂,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二、探究深入,走近北方地区 情景一:认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中国地理时,认识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在哪,都包括哪些范围,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北方地区。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问题: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2.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 全班交流展示,找代表指图讲述,教师点拔提升: 完成活动: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高于齐齐哈尔,石家庄寒冷时间短,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齐齐哈尔纬度比石家庄高;降水石家庄冬夏季都多于齐齐哈尔,这是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距海比齐哈尔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2018年最新教案全

授课进度安排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综合课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 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 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讲授新课]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1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 学生归纳: 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 经济:东部高、西部低 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 学生:发表意见 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 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总结并过渡: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使得我国地理差异很显著;有些地然地理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尤其是山脉;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板书: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课堂活动: 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5.3、5.4,并完成第五页活动题1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 活动二:让同学们做活动2,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分方面的重要意义。活动三:让同学们做活动3,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师生小结:活动中,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下面来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真是多媒体练习题目,学生思考并回答。

初中地理八年级《农业》优秀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