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短跑弯道跑

短跑弯道跑

短跑弯道跑
短跑弯道跑

田径--弯道跑教案

教法:

1、讲解示范,启发诱导

、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浅谈短跑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细节

浅谈短跑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细节 一堂体育课的效果怎样,或者说,一项教材能否让学生全面掌握,往往体现在教师的教师的教学细节,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循序渐进,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调整,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短跑教学说起来很容易,通常可以理解为:通过教师所布置的练习内容,让学生不断练习,最终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但要真正做到在一定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的速度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必须通过一些细节数学,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柔韧练习 许多时候,我们观到一些教师在上短跑教学课时,准备部分往往是以游戏与加速跑,小步跑等短跑专门练习相结合,不太注重柔韧练习。在夏季,有时甚至让学生利用球类活动来代替专门的准备活动,这样做显然是不符合短跑练习的技术要求的。众所周知,短跑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步频和步幅。科学研究表明:步频的快慢先天遗传的因素占到了80%以上。这个结果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要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必须注意提高学生跑动的步幅,而提高步幅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柔韧练习,通过柔韧练习,使上下肢韧带得以充分的拉伸,从而提高跑动中摆臂幅度和下肢步幅。具体练习:①肩臂绕环练习; ②摆臂练习;③左右弓步压腿;④跨栏步压腿;⑤纵叉练习;⑥正踢腿和侧摆腿练习。 二、注重上肢练习 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概念:短跑不仅是腿上功夫,要想真正做到跑得快,就必须依靠上下肢的协调用力与合理配合。在短跑练习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跑速,就一定要想到上肢带动下肢的道理,加快上肢的摆臂就自然能够提高跑速。 在前面,我们已经强调了关于如何进行上肢柔韧性练习的方法。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着重谈一下,如何进行上肢的力量练习。根据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增强上肢力量可以采取一些因地制宜的方式,这样利于学生在平时也能够进行练习,从而使课堂内外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练习:1,俯卧撑练习:2,快速冲拳练习;3,手持轻哑铃的扩胸和绕环练习;4,手持轻哑铃的摆臂练习;5,徒手快速摆臂练习。要求每组为50次,从而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 三、注重节奏练习 对于中学生来讲,要想跑得快,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跑步节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速度感。良好的节奏不仅依赖于快速的步频,开阔的步幅,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会体力的分配与放松跑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良好的节

短跑运动员的100米基础训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13013817.html, 短跑运动员的100米基础训练研究 作者:李文秀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年第01期 摘要:短跑训练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训练中,应找出技术突破口,结合有利条件,开展针对性练习,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体育;100米;速度;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1-0050-02 一、前言 近两年来在省、市、区田径比赛中,我校(注:此处指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下文同)高中组男女短跑运动员都赛出了好成绩,多人次超过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在市二十三届学校田径运动会中,我校高中短跑组运动员郑某以10.78秒破市高中组100米最高记录并获第一名,蔡某以12.26秒获高中女子100米第二名,男子又以43.53秒破省高中组4×100米最高记录并获第一名,充分发挥了他们应有的技术水平,引起了体校及其他同行的极大关注,如此成绩,可以说与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是分不开的,现就此谈谈我校高中组短跑运动员在校的100米基础训练情况。 二、分析与探索 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100米是一项发展速度素质的运动项目,要求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规定的距离。要想提高100米运动成绩,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改善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从而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和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校运动员的形态、速度、爆发力等不具备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要求,各项素质都较低(见表1),为此,在训练初期应以身体素质为主,在全面身体训练时突出速度、弹跳、快速力量的训练,如在速度练习时:采用站立式30(50)米冲跑,要求动作放松、自然 奔跑,体验加速的感觉;在弹跳练习时:采用单足跳、跨步跳或两者结合等;在力量练习时:考虑到项目及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速度性力量练习为主:如负重半蹲跳、负重直腿跳、利用橡皮筋进行“前摆”、“下扒”练习等,让运动员以中小力量、采用高频率快速收缩的练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身体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见表1),同时也掌握了不少运动技能,为以后的专项技术学习打下了基础。 2.寻找技术的突破口。随着对短跑技术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学训练手段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我国学者王保成教授提出,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但是,我校高中组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大腿积极前摆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及训练

大腿积极前摆技术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及训练 垣曲中学王小朋王占龙 摘要: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对摆动腿动作技术研究较少,只是认为没有良好的后蹬效果,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摆腿技术。要求摆腿时要高抬大腿,小腿自然折叠,对摆腿的力量、速度和方向没有做出明确要求,特别是摆腿时应以髋关节为轴没有提及,这是一个重要欠缺。 关键词:前摆技术短跑作用训练 笔者是一名一线的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参加工作十三年来,一直带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高考体育测试100米项目是历年必考项目,因此,在平常训练中,我非常关注和重视100米项目的训练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短跑速度的技术和方法,在近几年的高考体育测试中所带队员100米成绩具有明显优势。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短跑运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积攒了少许经验,本人认为短跑训练中对大腿积极前摆技术的掌握非常重要,下面就大腿积极前摆技术与短跑的关系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传统短跑技术理论要点 传统短跑技术的力学分析认为: 1、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是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后蹬力量越大,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加速度就越大,速度也越快,所以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 2、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源泉。蹬地动作由伸展髋、膝、踝3个环节组成,蹬地动作包括蹬伸速度、蹬伸程度和蹬伸方向,这种分析说明后蹬在短跑中的重要性。因此,人们认为推动人体重心向前移的动力主要是腿在后蹬时的反作用力,其他动作都是为配合后蹬创造有利条件的。所以,后蹬动作是短跑技术关键的一环,其效果的好坏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 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对摆动腿动作技术研究较少,只是认为没有良好的后蹬效果,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摆腿技术。要求摆腿时要高抬大腿,小腿自然折叠,对摆腿的力量、速度和方向没有做出明确要求,特别是摆腿时应以髋关节为轴没有提及,这是一个重要欠缺。因此,为了适应以摆腿为主的现代短跑发展趋势,必须对大腿积极前摆对提高短跑速度的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大腿积极前摆短跑技术简介 随着塑胶跑道的出现和对短跑技术理论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人们认识到短跑是一个连续的周期性运动过程,过分地强调蹬踏式着地方法,必定影响跑的连惯性,使身体重心产生跳跃式波动,重心前进时轨迹的起伏必将影响跑速。据最新报道,在现代塑胶跑道上,人体在跑的周期性运动中的耗能分析,支撑耗能只占20%,而摆腿占到80%。又有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复步时间的22.1%,而前摆时间却占77.9%,两者相比为1:3.5。从耗能和耗时的角度看来,运动员跑进中的重点应该是前摆,而不是后蹬,正确处理好前摆这一关键技术,对于处理好蹬踏过程以及对跑进中的其他环节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大腿积极前摆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 1、大腿积极前摆技术可以减小跑进中的制动阻力 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高抬前摆,是髋腰肌和股直肌等髋部肌肉积极收缩,大腿快速向前上方摆动,小腿放松自然下垂,大腿摆动至水平后,股后肌群爆发式收缩,大腿快速制动,随后积极下压,直至前脚掌着地。由于送髋摆腿,把髋、腿的重心前移,导致人体整个重心也前靠,虽然由于摆腿增大了步幅,但却没有拉长着地点与总重心投影间的距离。从优秀短跑运动员下肢的形态结构上看,多为大腿粗壮,特别是大腿的后部肌群发达,膝围、

浅谈短跑的起跑技术

浅谈短跑的起跑训练技术 摘要: 在短距离跑中,运动员的起跑技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起跑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因此,它是短跑全程跑技术的第一仗,也可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快速度,不仅能够抢占先机,一鼓作气,而且能够挫伤对手的锐气。运动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训练条件,经常变换训练方式,不断探索、创新练习方法,以提高运动适应水平,达到最佳起跑效果,从而获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短距离跑,起跑的姿势,起跑技术,起跑时内、外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1秒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谁也不会去计较,因为它连说一句话也不够用,然而在短距离跑的比赛中为了争得0.1秒的进步,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却废寝忘食、绞尽脑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取得的。短跑的全程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重点冲刺四个部分组成。在比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每个部分都起着致命的绝杀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短跑技术的每个部分都要有一个精密系统的训练策咯。 短跑的起跑目的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快速度,它是短跑全程跑技术的第一仗,也可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抢占先机,一鼓作气,而且能够挫伤对手的锐气。本人根据多年的校田径队训练结合理论研究浅谈一下短跑的起跑技术。在《水浒传》——《武松打虎》片段中,斑斓猛虎在地上向后一顿、一吼、一扑,表现出极强的爆发力和极快的速度。老虎的一顿是个吸气过程,同时使整个身体好象压紧的弹簧一样,蓄而待发。老虎的一吼是个吐气过程,因为吸气发不出声。老虎的一扑是个

全身协调用力过程,把内、外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由此可见,短跑的起跑技术和饿虎扑食动作差不多。 对于短跑起跑时的呼吸很少人去研究,而我认为很有必要去探讨以下,猛虎扑向武松时的吼、武术内家拳手发力时的哼,都是短促的吐气过程,是一种有助于肌体发力的现象。研究一下短跑起跑时的呼吸有利无弊,我认为短跑的起跑采用腹式呼吸为好,腹式呼吸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为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是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气沉丹田,随之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在各就位口令时,做此深呼吸。听到预备口令后,随之用鼻吸一口气,不但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而且把脏器挤到下方,为更好更快地收腹,向胸腔压气,驱动躯体局部首先向前运动做准备。同时,也为增加腿部的反作用力做准备。它还是紧张时的一剂“减压药”,使运动员全神贯注地听枪声。 对于起跑前意念,一般人都认为当听到预备口令后,时刻想着四肢发力,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局部意念,单靠四肢的力量驱动诺大的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有点难度。饿虎扑食时,它不是想的四肢发力,而是想的伸头向前咬的食物,无意间自然而然形成了躯体和四肢内、外力同时协调用力的全身发力,产生了极强的爆发力。因此,我认为起跑前意念是全身向前的弹、抖、冲和四肢向后的推蹬。 短跑起跑时的内、外力全身协调用力是起跑的关键,内力用的

1致短跑运动员

1致短跑运动员 你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你的欢笑飞扬在赛场,为班争光数你最棒。跑吧,追吧在这广阔的赛场上,你似骏马似离铉的箭。跑吧,追吧你比虎猛比豹强 2、致接力运动员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在喧嚣的田径场上,。你们点燃了似火的热情,,无论成败,我们都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3、致长跑运动员 人类的力量在那一刹那展现,拚搏在那一瞬间化为生命的起点,在那一刻万物化为虚有,只知道,胜利并不遥远。 抬起头往往前面,终点线已依稀可见。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将在近日兑现。洒一把艰辛的汗水,继续抬起疲倦的脚步,爆发的一吼气贯长虹,继续向前,不论成功与否,你已曾经拥有。曾记否,在终点欢呼,震惊四周。 4、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竹竿,决定了你的命运。 是喜是悲,全在一瞬间。 你矫健的身躯,像一颗流星,划过寂静的黎明。 柔软的铺垫,融入了你所有的快乐。 所有的精彩都在你跳起的那一刻,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5、弧线——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 无论的弧线啊,穿托着多少热切的企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没有什么遗憾,只留下一片美的体验。 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6、致全体运动员 为拚搏喝彩 在红绿相间的跑道上,留下了你们灿烂的身影。 在枪响的那一刹那,似流星、似闪电, 如骏马奔腾,如蛟龙腾空,如猛虎出洞, 不在乎名次高低,不在乎成绩高下。 努力拚搏,顽强奋斗, 即使落后,也顽强不屈,永不退缩! 7、致长跑运动员 磨练的是非凡的毅力, 较量的是超常的体力, 拚搏的是出类拔萃的耐力, 把长长的跑道跑成一段漫漫的征程。 加油吧,为了那辉煌的一瞬间! 8、致100米运动员 运动场上有你们的步伐, 那是辛苦汗水的抒发, 你就像天边的云端,

七年级体育 短跑教案 新人教版

短跑加速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水平四学生的实际运动技能水平而设计的。以“打鸭子游戏”和“不倒翁”两个游戏为依托,结合本校体育场地特点,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的配置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的。二、教材分析 跑的实用性较强,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人们生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技能。对于跑,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本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尝试改进跑的技术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特点出发确定学练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从教师提供的多种学练方法中选择改进加速的练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练习。快速跑练习可发展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起跑加速跑”,运用游戏教学法替代了以往常用的重复训练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游戏竞争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采用多种激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教学对象 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本课学生是初二年级,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等特点,让他们进行友情分组和同质分组不同的教学形式。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 85%-90%的学生初步掌握加速跑的技术动作。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训练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并且培养学生的目测能力、投准能力和空间感。 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做到手、眼、脑同步,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及求胜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以“打鸭子”游戏为开头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欢快的课堂。在游戏中讲授短跑加速跑的动作要领。运用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展开相关讨论,让学生来组织自己小组的活动突出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一系列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达成教学目标。(详细流程如下) —、开始部分 1.体委集合向老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老师宣布课的任务安排见习生。 教师活动

短跑训练论文

姓名:刘井然班级:体训(2)班学号:10313004 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关于短跑 前言: 随着现代短跑运动的发展和提高,短跑技术日趋完善,更加符合解剖学、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以最佳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完成动作。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曾说:“百米跑前50米我加速,然后只须放松肌肉,越是放松越快,因此到达终点总是我比任何人快”。可见,短跑放松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级运动员的青睐,而且短跑放松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和运用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成为当今短跑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实践证明,在跑动中保持放松协调的能力,可使运动员得到更多的神经单位支配肌肉活动,提高动作频率及跑动能力,发挥运动员尽可能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跑起来很吃力,全身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瞪圆眼、咬牙切齿、耸肩、紧握双拳,但成绩却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肌肉自然放松技术,它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题: 1、放松跑技术运用现状。例:我国百米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大型比赛中,表现出后半程身体过度紧张而引起速度下降这一较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放松技术越来越被体育科研人员和高级教练员所重视。 2、放松跑技术训练方法的现状。例: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特别是高水平短跑训练中, 放松技术得到重视,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将放松技术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国内只仅仅停留在探讨放松作用、放松功能上;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用以指导运动员掌握领会放松技术的理论显得匮乏 3、放松技术对掌握技能的影响。例:技能的形成实际是大脑皮层建立新的条件 反射过程,在条件形成的前期由于动作不熟练而出现的肌肉紧张,就会造成动作僵化,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动作时机掌握不准,节奏混乱,使泛化过程时间长,分化能力水平低。如果肌肉放松能力强。收缩与放松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 威宁四中罗方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 1.1 得田径者得天下。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在国内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 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它集中了现代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青少年选材的特点和方法 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教练员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践和积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感性走向理性,才能出精品。表一就是谢文俊同学从十二岁起启蒙训练至达到110米栏国际健将水平时选材、训练过程的数据(见5页)。 2.2田径运动员的原始选材阶段起于10岁至11岁。在这档年龄阶段男女儿童都处于第二青春期前。肢体变化、机能能力及内脏器官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不具备田径运动员所必须的速度、力量和耐力水平。该年龄段的最佳训练方法是

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浅析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前言 长久以来,短跑类运动员的训练恢复一直成为田径界较为重视的研究课题。短跑是一项强度大,耗能多,神经负担重的运动项目,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效果。疲劳是由于训练过程中机体发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只需经过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恢复有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消极性恢复一般指的是静止休息、睡眠等,人体在睡眠时大脑皮质的抑制和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被利用或被排除,疲劳得到清除。积极性恢复一般指的是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进行恢复,如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物理和机械的放松与按摩、适当补充维生素、心理放松等。 1.恢复性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作用分析 现代运动训练中经常采用大负荷训练方法,体能消耗相当剧烈,加重了运动员机体在训练后的身心疲劳程度。此时,运动员的恢复水平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使运动员的体能、肌肉、神经、感觉等从疲劳状态迅速恢复,消除因疲劳导致的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各内脏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等反应,以最佳的身体状态保证机体继续承受下次训练。 1.1体能恢复。 对于运动员来说,超量恢复的周期很明显,而采用较好的恢复性训练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持体能,达到最佳的超量恢复效果。比如,合理搭配运动员的膳食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和丰富的营养,维持体液平衡和体能平衡,另外,比赛结束后及时补充特定种类的糖制品能够补充体能。 1.2增进反应能力。 良好的恢复性训练可以增进运动员的反应能力。举例来说,训练之余安排一些负荷小、趣味性强、轻松愉快的简易练习,既可以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松弛局部肌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又达到寓教于乐、转变运动训练枯燥无味的感觉,激发训练兴趣。 1.3提高身体协调性。 这里所指的身体协调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各运动器官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各功能群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的协同工作 能力。各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可以养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减少运动过程中无谓的能量支出。身体协调性的提高有助于避免错误动作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运动员竞技过程既有外在的 协调性,还有内在的协调性,即身体各功能群的相互配合。这种内在的协调性可能因为训练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而变差,此时就必须借助恢复性训练来实现协调功能的恢复。 1.4预防疲劳性损伤。 在一部分业余体育运动员中间,常常认为练得越多越好、练得越频繁越好。其实不然,因为人体作为生物体,它适应的负荷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时,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会产生劣变,成绩非但停滞不前,有时还会迅速下降,导致疲劳性运动损伤。还有一种就是没练多久就进行调整恢复,使机体根本无法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此时无法对机体形成有效的刺激,也就谈不上是机体实现更高水平的机能适应。适时进行恢复性训练既可以消除运动产生的身心疲劳,使人体的各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迅速恢复到最佳水平或超出原有水平,还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逐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信息,疲劳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到何种程度需要进行调整恢复,采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地消除疲劳,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避免盲目训练。 2.短跑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手段及方法 2.1按摩恢复 主要有人力按摩(如自我按摩,医生按摩,气功按摩等)和器械按摩(如按摩椅,按摩床等)。由于身体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采用一种或多种按摩法按摩,能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必

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吴宇昂备战

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吴宇昂备战 摘要:田麦久先生在其运动训练学中写道:优秀的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首先必须要使其在比赛的时候能够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为了使其能在比赛时出现好的状态,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本文主要是研究我国优秀的男子短跑运动员吴宇昂,对其在2017年全运会前的赛前训练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求他在备战时赛前训练内容、时间、手段、方法、训练的负荷强度和量度等的特点,然后进行归纳与总结他训练的主要特征,从而为我国其他的短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提供一点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吴宇昂;2017年全运会 1文献综述 1.1短跑运动员训练内容的研究 许沛生在其文章中写道:不同的项目的运动训练的内容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基本上均包括了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训练。在这些训练中,主要的训练内容为体能和技能训练,其中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体能和技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训练时间也最多。但是,不同的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以及备战不同的比赛时对手的不同,他们所选取的训练内容还是有所差异的。总的来说,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各有自身的侧重点。 1.2短跑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研究 在运动生理学中,运动负荷表示练习者在训练时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它包括负荷量度和负荷强度,负荷量度表示负荷对于练习者刺激的数量的多少,负荷强度则表示刺激的深刻程度。徐本力、司虎克等在其文章中写道: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处理好训练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朱那、汤强等在其文章中写道:在训练中,教练员通过改变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而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提高,在运动员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和强度越大,提高的越快。 综上所述,不同运动员在训练时,训练负荷的安排是没有具体的安排的。训练负荷的安排也要因人而异,不同项目的训练负荷的安排也存在不同的。一般认为,在比赛前,都要减少负荷的量度,但要增加负荷的强度。所以,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对于训练负荷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吴宇昂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赛前训练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为促使研究顺利开展,本文积极运用互联网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阅近年来对于赛前训练研究的相应文献资料,并且在图书馆等查找相关的资料,整理后为研究开展奠定基础。 2.2.2个案分析法 本文是以吴宇昂的赛前训练为研究对象,在科学的分析吴宇昂备战的基础之上,寻求经验,进而为其他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体育短跑教案课程

体育短跑教案课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50米快速跑《途中跑》教案

程速度素质的体现。本课是短跑的第三课时,是在培养正确跑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步幅、步频的关系,达到轻松、自然的跑动的目的。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练能力,着力体现体育教学兴趣性、互动性,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本课以途中跑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课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建立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学生,身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判断、概括、参与运动等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体、脑结合起来,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从而形成在运动中学、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适当的引导,安

排内容要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2、男女生的差异。课堂是不分男女生分开教学的,在课的设计上就要区分开,针对两者有不同的要求。 四、教学形式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配合游戏的教学,尽可能发挥和表现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尝试、探索技术动作。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尝试、探究等过程的练习,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与技巧。教师再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五、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起跑的途中跑技术动作; 2、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 步幅和步频的结合点的掌握。 七、难点: 自然、放松的保持最大速度进行跑动。 八、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依据 结合学生的实际,全面发展,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发问、讨论、尝试、探究、练习、自评、互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施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为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法选择: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 负重和抗阻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1)负杠铃练习(全蹲.半蹲.1/3蹲)。最大负荷量70-80%开始,逐渐增大到100%。完成5-7组,每组4-5次。 (2)负重弓步走。最大负重量40%,弓步走距离40-60米,完成5-7组。 (3)负重半蹲。最大负荷量70-80%,完成5-7组,每组5-7次。 (4)负重弓步交换腿跳。最大负荷量的50%,完成5-7组,每组20-30次。 (5)负重高抬腿跑。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60次。 (6)哑铃跳。重量15-25公斤,完成5-7组,每组10-20次。 (7)负重直腿跳,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50米。 (8)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完成5-6组,距离30米.60米.100米。 (9)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 (10)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完成5-6组。 跳跃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跳跃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跳跃练习分为二类:一类为垂直方向跳跃,另一类为水平方向跳跃。

短跑动作要领

跑动作要领 1、耐力训练 每天慢跑20-30分钟,中间不可停,注意呼吸均匀、步伐均匀,即稳住你的速度~ 慢跑可以很轻松地进行,微微掂起脚,身体微微向前倾,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跨出步子开始跑步,之后只要保持重心略微前倾,就可一直比较松地跑步~(需要几次就可以掌握) 2、力量训练 (1)蛙跳、摸高跳、蹲起跳,15-30个/组(刚刚开始可以10个/组),3-5组(2)跳绳,40秒-1分钟/组,尽量快地跳,1-3组 [力量训练要注意初期不可上大量,否则你的肌肉吃不消,会造成酸胀肿痛甚至出现疲劳伤,会阻碍你的训练,欲速则不达~] 3、专项(我的建议是以质带量) (1)100米,全力冲2-4个,记时 多压压韧带,现在不给你讲技巧,现在去琢磨技巧还不如多跑来的有效果~因为技巧短期不易掌握,如果把时间耗在技巧上,你会吃亏的~ (2)400米,全力(或至少80%力)冲1-2个,记时 前三百米不要速度太快,最后50米冲刺~ 我一般在三百米的时候力气会耗的比较厉害,撑大概二三十米会慢慢缓过来一些,你的情况可能与我不同,但记住,最难受的时候撑一下就好~ [记时,因为每天有一定的训练,所以可能有时候成绩会下降,上下波动不超过10秒就无需太过担心~] 起跑要领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2点: 1 启动要快,压枪跑。

大学生浅谈短跑心得[浅谈如何上好短跑课]

大学生浅谈短跑心得[ 浅谈如何上好短跑课] 体育考试作为初中升学考试的科目,年年不变,可见短跑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上好短跑课,更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提高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短距离跑属于无氧代谢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其最大的特点是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高速度,完成一定(较短)距离的运动,这就要求人体的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经常进行短距离跑的练习,对内脏器官、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协调性以及提高机体在无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上短跑课是一定要做好以下的三方面: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每一节体育课都要进行的环节,而短跑是一项剧烈的运动,稍有不慎会导致运动损伤。因此上课开始部分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是学生的身体、心理都进入运动状态,既可以避免运动型损伤的发生,更能把学生的体能素质发挥出来。准备运动的具体做法如在活动开关节以后,安排一些带娱乐性质的游戏项目,老鹰捉小鸡、追逐跑等,尽快地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肌肉进行工作状态,为整个课堂过程打好基础。 二、规范动作质量。

短跑是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项目,跑姿的正确、合理与否,对提高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中学短跑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就是“摆臂无力”和“坐着跑”两种现象,要纠正这两种现象,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摆臂无力。摆臂的规范动作应是一肩关节为轴摆动,肘关节的夹角约为90°,前摆拳头至身体的中轴,后摆拳头至两侧裤骨,但有的学生在跑步的时候,双臂只在前摆动,就像“打鼓”,要解决这个不足,应在原地多做摆臂动作,特别强调后摆臂要牵拉开。前摆时拳的最高点不能超过下颚,后摆时要过裤骨。正确动作如图: 2. 坐着跑。产生坐着跑的原因是对后蹬动作不明确,在后蹬动作尚没结束时急于完成摆腿动作,根源就是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前送不充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多做辅助性练习“后蹬跑”,后蹬跑要求支撑腿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膝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这样是到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大,从而改变身体后坐的缺点。如图: 三、要上好短跑课,必须把握好运动量 运动量过少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运动量过大,学生会出现身体不适,或是会出现恐惧心理。所以,在课堂上适当对学生进行检测、跟踪,可以反映出运动负荷、运动量是否适中。过去,我对这个方面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后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现象,后来,我选两个同学进行脉搏测量,时间为课堂的第30 分钟至第35 分钟,两人在5 分钟时间内,一人跑

短跑运动员选材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二)生理机能 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 1.成绩动态: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多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2.运动素质: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原苏联科研人员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根据系统训练一年半后素质增长速度预测短跑潜力准确性较高。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将是天才的短跑选手。计算素质增长速度的公式为: (四)短跑技术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稳定,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的直线性好。根据短跑技术特点,提出以下3项指标。 1.支撑时间: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约0.08—0.09秒),腾空阶段较长,这是一个具有预测性的生物力学特征。 2.步频指数(100米跑平均每秒步数×身高):研究表明,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7.4-8.1)3.步幅指数(100米平均步幅÷身高):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由于速度=步频×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提高主要是步幅增长的结果。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1.07-1.24)

训练短跑的方法_100_200_400[1]

★★★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工作项目。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工作属于由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求人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由此可见,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我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跳深; 2、纵跳; 3、负重纵跳; 4、负重蹲跳起; 5、负重深蹲; 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 2、把杆拉腿; 3、纵、横臂叉;

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 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 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星期一: 跳深;15组*10次 星期二: 负重弓箭步交换跳10组*30次 星期三: 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星期五: 柔韧的练习、踢腿10组*30次,负重纵跳10组*15次 星期六: 负重深蹲15组*10次;30米冲刺-60米冲刺-100米冲刺全程6组 星期日:积极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训练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可少!!!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方法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方法 1.青少年运动员短跑动作的练习 1.1基本功练习 对于运动员来说,高水平技术动作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运动员进行艰苦的训练。好的技术动作不只是表现在形态上,最重要的是符合力学结构的原理。短跑运动员在进行基本功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等专项技术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1.2途中跑的训练 步频、步频以及最大速度是影响短跑项目途中跑的主要因素,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通过步幅、步频以及最大速度来提升途中跑技术。 (1)增加步幅—骸跑价值 髓跑就是在短跑项目中,以人体的纵轴作为中心髓进行摆动,就是大家比较常见的“骸带动大腿”跑步方式。目前,在短跑项目中比较明显、突出的特点就是摆动的幅度比较大,在途中跑过程中,如果想要增大运动员髓的摆动幅度,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快运动员的前摆速度,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髓跑技术。髓跑技术的原理就是在动作结构和用力大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腹肌产生的力促使髓进行大幅度摆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短跑运动员前摆速度的增加,进而加大了前摆的频率,促进运动员速度的提高。 (2)提高步频—叠抬效应 影响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运动员短跑过程中的步频,而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过程中后蹬动作结束后腿快递折叠前抬是影响短跑运动员步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很多短跑运动员和教练员忽略的一个问题。运动员在进行折叠腿时就像是以重心为轴心做单摆的运动,减少了旋转的半径长度,进而导致运动员腿部摆动的频率加快;此外,运动员的腿进行折叠是在蹬地之后做的动作,这时候运动员的膝关节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增大了运动肌的变化,对于运动员快速恢复能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最大速度的练习 最大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而最大速度的保持是每个短跑运动员和教练员主要的目标。但是由于在跑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和生理会感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