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

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

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
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

塞旦丝盟堂塑查!QQ!堡!旦筮!!鲞箜!塑』旦!!竺塞!堕!旦!!塞旦:;Q!!!y旦!:!!!塑旦:!

胶,平均用0.05~o.1ml一次性完成栓塞治疗;介入治疗后平

均观察3~15d,7例患者2~5d后肉眼血尿消失,载瘤动脉仅1例患者半月后仍见镜下血尿(++)(肾活解证实为急性肾炎)}所有病例血压、心率均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未见下降,8例

患者血浆肌酐及尿素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5例肾周血肿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腰背部胀痛加重,但出现轻一中度发热

(37.2℃~38.5℃)。

3讨论

肾假性动脉瘤分为肾外型及肾内型,前者多发生于肾移植

手术后,位于肾实质外[1’23;后者多为肾损伤(如外伤、肾活检等),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血尿、腹背部胀痛等症状。

肾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比较少见,可能与过去的检查手段及认识有关。但近年来随着肾外伤及医源性肾损伤的增多,以及检查手段、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增加,以往肾脏损伤所致大出血(血尿、肾周出血等)都采用外科手术方法。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现在对肾损伤所致的大出血也采用介入手术方法,其栓塞材料大多使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微粒等[3J]。目前尚未见使用液态胶的栓塞报道。NBCA即a一氰

基丙烯酸正丁酯是一种低黏度无刺激性液态栓塞剂,常用于治

疗脑动静脉畸形,一般与超液化碘油混成不同的比例使用,与人体血液中的0H离子接触后很快凝固,成为永久栓塞剂。因其有很好的适形性,能够经过细小动脉分支进入瘤腔,因此使

用NBCA胶不仅可以很好地闭塞细小而迂曲的供血动脉和瘤腔,而且防止了侧枝循环供血的可能,而用明胶海绵、金属弹簧

圈可能较难以做到。NBCA胶适用于供血动脉较细小的肾内假性动脉瘤病人,是治疗肾内假性动脉瘤的又一种可选择的栓塞剂,使用时要根据血流速度与超液化碘油配制成合适的浓度。通过本组病例的成功诊治作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3.1影像学特点

(1)损伤所致的假性动脉瘤,可多个或单

个,以单个为主。(2)可伴有或不伴有动一静脉痿。(3)肾穿刺

活检所致的假性动脉瘤一般<2mm,容易漏诊,必要时要行超

选择造影明确诊断(图3)。(4)假性动脉瘤可位于肾实质内或

肾盂附近。(5)其供血动脉多为单支小动脉供血。鉴于上述影像特点加之患者多为急诊,CT扫描等检查手段都难以定性定位(文献未见此类报道)。故作者认为血管造影(DSA)是确诊

的最佳方法。

3.2治疗方面肾内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其它部位假性动脉

瘤相似,均为血管破(断)裂后在周围组织形成囊状物(假腔)[5]。由于其不稳定性以及肾组织的脆性特征,依假性动脉瘤所处部位的不同即叮发生反复血尿、肾周围血肿等。

作者根据其影像学及病理特征,运用超选择插管技术,注射NBCA胶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血尿等急性症状得

到控制,且追踪1~3月,复查血红蛋白、肌酐、尿素、B超、CT等检查,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肾周血肿吸收,肌酐、尿素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作者认为NBCA(或其它生物胶)的合理准确使用,对肾假

性动脉瘤来说,要优于其它任何栓塞材料。因为只要能超高选

择性使微导管进入假性动脉瘤体内,就可以用液态胶在瘤体内铸型治愈假件动脉瘤。但在注胶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圈1男,45岁,铸型结石切开取石术后大量血尿,保守治疗无效。造影示多发动脉瘤。25o.4NBCA瘤内铸型及细小载瘤动脉栓塞,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术后血尿屯即消失图2男,17岁,肾脏穿刺活检术后反复血尿、腰痛,B超提示腹膜后血肿。急诊行肾动脉造影示右肾下极副肾假性动脉瘤伴动一静脉瘘。25%NBCA胶闭塞假性动脉瘤及细小载瘤动脉。术后血尿消失

圈3

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血色素下降至5.0g/L,伴肾周大血肿。造影显示右肾下极假性动脉瘤。微导管超选择造影进一步证实为右

肾下极假性动脉瘤,大小约2

mm。微导管超高选择至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

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

作者:张天, 顾露, 谢坪, 黄灵敏, 陈家源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

刊名:

实用放射学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年,卷(期):2009,25(9)

参考文献(5条)

1.刘乃波;杨志豪;周晓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03)

2.Koo CK;Rodger S;Baxter GM Extra -renal pseudoaneurysm: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follow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外文期刊] 1999(11)

3.许彪;刘剔生;文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肾出血:38例报告[期刊论文]-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01)

4.孔健;窦永聪;张彦舫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造瘘术后出血[期刊论文]-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03)

5.葛蕾;林巍;应斌宇假性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医学综述 2005(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周汝明.邱水波.刘闽华.吴育民.杨慧君.庄少育.ZHOU Ru-ming.QIU Shui-bo.LIU Min-hua.WU Yu-min.YANG

Hui-jun.ZHUANG Shao-yu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在医源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7) 2.贾朝江.谭胜.彭栋.张剑.刘永波.李志光.张雷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8)

3.王成刚.王小林.龚高全.陈颐经动脉栓塞治疗右肾上极假性动脉瘤一例[期刊论文]-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4)

4.戴毅.赵国刚.孟敏.陈辉.武国.陈开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期刊论文]-四川医学2010,31(4)

5.郭荣婕.胡春艾.郝敬明.曹伟.王涛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2)

6.吴长旭.陈晓林.黄长海创伤性肾破裂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期刊论文]-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2)

7.张天.顾露.谢坪.黄灵敏.陈家源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会议论文]-2009

8.陈君辉.蹇贻.贺平.任毅.熊洪莉.文武.周显波.黄之杰.CHEN Jun-hui.JIAN Yi.HE Ping.REN Yi.XIONG Hong-li .WEN Wu.ZHOU Xian-bo.HUANG Zhi-jie经导管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胃肠道出血[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6)

9.庞鹏飞.朱康顺.孟晓春.关守海.姜在波.李征然.何可可.单鸿.PANG Peng-fei.ZHU Kang-shun.MENG Xiao-chun. GUAN Shou-hai.JIANG Zai-bo.LI Zheng-ran.HE Ke-ke.SHAN Hong NBCA栓塞治疗食道胃静脉曲张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定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3)

10.《实用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2)

引用本文格式:张天.顾露.谢坪.黄灵敏.陈家源用NBCA胶栓塞治疗损伤所致肾内假性动脉瘤[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9)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微导丝概要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微导丝 使用说明书 器械概述: 本产品的设计为用于微导管输送时的导向。是一根不锈钢输送钢丝,在其远侧逐渐变细的锥形部分(芯丝套装一段铂金螺旋圈(绕丝组成,使微导丝的远段变得柔软。铂金螺旋圈不透X射线,在透视下操作清晰可见,可引导微导管输送到位。为一次性植入性无菌器材,主要用于介入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疾患。 微导丝规格型号单位:mm 规格螺旋圈外径螺旋圈长度微导丝直径微导丝长度 SWD-100.28±0.0515********.28±0.01 SWD-140.32±0.0515********.32±0.01 1750±5 忠告: 1. 使用微导丝前一定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2. 本产品只允许具医师资格并有神经介入治疗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和神经 放射科医师使用。 3. 本产品为纸背塑膜封装,环氧乙烷灭菌。使用前应确认灭菌有效期和包 装的完好性,如过期或包装破损,则不可使用。 4. 本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器材,不可重新处理、消毒再用。重新处理、消毒 可能破坏产品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和/或引起病人间的交叉感染,包括同一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退出的微导丝一般也不再用。

适应症: 微导丝主要适用与微导管配套使用,用于神经系统血管疾患的介入栓塞治疗。如颅内动脉瘤。 可能的并发症: 可能的并发症:穿刺局部血肿、血管穿孔、栓塞、缺血、出血、血管痉挛等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以及严重的卒中甚至死亡。 配套器械: 1. 波士顿/Target公司或cordis公司的-10”或-14”双标记微导管及 其配套的导引导管。 2. 一套连续加压冲洗液装置,备带旋转止血阀的三通和三通或单通开 关。 3. 一只扭转器和一只微导丝导入器。 使用前准备: 1.本器材为纸背塑膜封装,环氧乙烷灭菌。使用前应确认灭菌有效期和 包装的完好性,如过期和包装破损,则不可使用。 2.确认微导丝要与双标记微导管配套使用。 3.加压冲洗液的准备。在使用前,一定连续并开放加压冲洗液, 检查加 压冲洗液系统确保无泄漏。 4.微导丝进入微导管后,建议保持至少1-3秒一滴的加压冲洗液持续灌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 一、定义 定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二、病因 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抗凝药的应用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 2、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 3、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体位。 4、穿刺技术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 5、术后压迫术后压迫时间不够或位置的不准确是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1、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 2、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

3、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产生相应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四、治疗 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 1、动脉修复; 2、血管结扎; 3、瘤体切除; 4、血管吻合及血管移植术等。 五、预防措施 1、穿刺时正确定位,穿刺点不宜过高或过低。 2、医生在拔鞘管后按照正确的定位和手法压迫穿刺点。 3、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如发现血压过高,及时报告。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5、做好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鼓励患者坚持术侧肢体制动位。 6、患者卧床时间长时,会腰酸背痛,这时要给予按摩。 7、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等。 六、护理 1、穿刺部位的观察对于高危患者如高血压、肥胖患者、穿刺失败者应加强术后巡视,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的形成,一旦有出血、血肿,应早期发现并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给予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护理常规】 1.执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的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探视,避免各种刺激,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情况。 5. 遵医嘱药物控制血压、监测用药效果,使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并防止血压过低造成脑供血不足而引起脑缺血性损害。 6. 避免诱发颅内压(血压)升高的因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7. 预防、治疗癫痫发作,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8. 术前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指导患者要按时服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兆,遵医嘱行相关化验检查,监测凝血功能。 9.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翻身法。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常规】 1.执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保留动脉鞘管者,严密观察免鞘管脱出,手术侧下肢严格制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 3.术后8小时拔除鞘管,拔管后穿刺部位局部手压30分钟,后用加压袋压迫6h,予术侧下肢制动24h,24小时后可进行床上活动,术后48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动作应缓慢,避免突然用力;术后一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伤口出血。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血压的动态变化,控制血压在70-80/110-130mmHg,预防介入手术后相关的并发症(血管痉挛)5.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淤血及血肿,每小时监测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 6.1 指导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出 6.2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一般术后需用药六个月。应用抗凝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牙龈、皮下出血点等)。 6.3 定期复查及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1个月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一次;3个月监测肝肾功能一次)。 6.4 如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应向医生讲明正在服用抗凝药的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指南(患者版)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指南(患者版) 什么是颅内(脑)动脉瘤? 颅内(脑)动脉瘤是动脉壁的异常膨胀,是一种将血液输送到大脑的血管。动脉瘤是像一个小囊及被局部化,这意味着它被限制在一个小的区域,在动脉内。在大脑中,与将血液运回心脏的静脉的低压相比,这些血管在高压下将血液运至大脑。由于动脉壁无力而产生类似气球的瘤体。 动脉瘤可以扩大和压缩头部内部的正常结构(向其施加压力)。它们还会破裂,使血液在高压下从血管逸出,进入大脑周围的含液空间,甚至直接进入大脑组织。这可能会导致突然的剧烈头痛-通常但并非总是如此,人们称其为“我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与这种头痛有关的可能是颈部僵硬和呕吐。对光的敏感度也很高(正常日光会伤害眼睛),因此脑动脉瘤漏出或破裂的人可能更喜欢在黑暗的房间里。较不常见的是,动脉瘤可能会压在头部内部的神经上,有时会引起双眼。如果由于其他原因对头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也可能会意外发现未泄漏,破裂或引起任何其他问题的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治疗分为两个部分:血管造影和血管内线圈置入。这些过程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如何准备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放射治疗?

动脉瘤破裂或渗漏后,可将其视为紧急程序,或尚未破裂或渗漏时,可将其视为选择性或非紧急程序。如果它们尚未泄漏或破裂,要对其进行处理是为了防止以后发生这种情况。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为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脑动脉瘤破裂而死亡。 可以通过血管内线圈治疗来治疗动脉瘤–通过动脉内的导管(一根细塑料管)将一个或多个小线圈放置在动脉瘤内,或在动脉瘤外部放置夹子。这是在外科手术中进行的,该外科手术需要去除颅骨的一部分,以使神经外科医生能够到达大脑深处的动脉瘤。 放置血管内线圈的准备工作首先涉及找到动脉瘤并确定其特征,例如位置,形状,大小以及通向动脉瘤的血管类型。当动脉瘤未破裂时,可能会进行的检查或扫描包括CT,MRI和血管造影。 您通常会在治疗前3至7天被服用阿司匹林,有时还会使用其他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和引起中风的可能性。氯吡格雷(通常以Plavix出售)是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的另一种最常用的药物,尤其是在支架是更复杂的动脉瘤计划治疗的一部分时,尤其适用。支架是插入动脉的管,以使其保持打开状态并防止其被阻塞。由于治疗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因此术前拜访麻醉师对于评估您的总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您遇到心脏,肺部或肾脏问题时。手术前至少8小时内不得进食。 颅内动脉瘤介入放射治疗期间会发生什么?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观察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7:16:07.3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作者:许琼谭玉婷黄燕飞王君廷陈河辉 [导读] 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栓塞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措施。 许琼谭玉婷黄燕飞王君廷陈河辉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栓塞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心电监护,对患者自身血压变化、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结果:共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栓塞手术,9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术中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36-01 导致出现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脑血管疾病,40岁~60岁的女性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对脑血管实施造影,确定动脉瘤的类型,然后借助微导管技术在瘤体内放入弹簧圈,从而将动脉瘤实施闭塞,起到治疗效果。本文对我科10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栓塞治疗并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10例脑动脉瘤患者,其中3例男,7例女,平均年龄为53岁,全部患者手术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1.2 临床症状与病因脑动脉瘤通常出现在脑底Willis动脉环的分叉处,导致出现的过程目前不清楚,通常可分为由于动脉管壁出现局部缺陷的先天性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外伤等导致的后天性原因。 1.3 护理方法 1.3.1 患者准备 (1)调整心态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栓塞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防止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指导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的活动以及情绪激动,从而防止血压出现升高导致动脉瘤发生破裂[2]。 (2)常规准备对患者腹股沟以及会阴部皮肤进行备皮,手术前4h禁止饮食,进行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对患者四肢及尿袋采取固定。开放静脉通路,确保手术过程中以及并发症出现时将急救药品通过静脉给药,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导管插入人体。 (4)药物准备准备好安定、解痉药物以及甘露醇、硝普钠和鱼精蛋白等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受到微导管以及栓塞剂的刺激,会引起脑血管发生痉挛,此时要根据医嘱使用安定或解痉药物;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要使用鱼精蛋白进行止血[3];由于患者血管受到高渗性造影剂影响导致颅内压出现升高,要使用甘露醇、硝普钠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2 术中观察与配合 (1)血压栓塞手术发生失败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因此为了保证手术能够安全进行要运用控制性低血压[4]。患者在术中实施气管插管的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当血压升高时选择控制性低血压,从而防止动脉瘤因血压过高导致破裂出血。通常收缩压的控制范围在100mmHg~110mmHg,舒张压的控制范围在60mmHg~80mmHg,每隔5min要对患者血压测量1次。 (2)心电监护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率变化、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维持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正常,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对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由于术中采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射进患者体内,注入速度快、注入量比较大,因此要对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 3.5 手术结束后帮助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患者要保持卧床24h,4h后才能进食,患者穿刺部位要采用沙袋进行压迫,并对出血和渗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要对患者手术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减弱,皮肤颜色呈现发绀,说明患者下肢出现栓塞。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全部患者通过对脑血管造影实施栓塞手术,术后观察持续1周,其中1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原因是弹簧圈放置部位不当导致相应部位出现功能障碍,其余9例手术取得成功,术后1周出院。 2.2 术中并发症 2.2.1 颅内出血主要原因有:动脉瘤发生破裂;血管内导管的存留时间过长以及造影剂刺激均会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都可以导致血管发生破裂出血[5]。 2.2.2 脑栓塞由于弹簧圈发生移动导致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出现缺失。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优点是创伤比较小、患者痛苦程度轻、身体恢复快。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该病的致病原因、手术方法以及普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要将手术目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常见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手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向医生及时报告[6],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本次研究,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除1例由于弹簧圈放置不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外,其余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临床疗效显著,并且配合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也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7,13(8):765-766. [2]高秀兰,范渡胜,朱继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2(20):46-47.

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判断有无肾动脉疾病,判断病变性质(动脉狭窄、动脉瘤、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确定病变部位、范围,评估严重程度,以及帮助制定治疗措施。 二、适应证 1.可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 2.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 3、肾动脉栓塞、动脉瘤、动静脉瘘。 4、肾动脉病变治疗评估。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一般无禁忌证。对于过度肥胖或肠气干扰严重患者,可能导致肾动脉主干显示不清。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首选2~5MHz凸阵探头,儿童或体瘦者,可选用更高频率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空腹8小时以上为宜,一般不需要肠道准备。 六、检查方法 (一)腹主动脉

常规观察腹主动脉管壁和管腔血流情况。纵切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远侧1 cm处测量腹主动脉峰值流速,用于计算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 (二)肾动脉肾外段 包括检查主肾动脉和副肾动脉主干及其肾外初级分支,此为彩色超声检测的重点。主要扫查切面有腹正中横切、侧腰部冠状切和前腹肋间或肋缘下横切,常需要两种或以上扫查切面的联合应用。 1、腹正中横切扫查 纵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然后转为横切,探头向足侧滑行,约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远心端1~2cm处的腹主动脉侧壁能够显示双侧肾动脉开口;或在肾静脉长轴切面和下腔静脉横切面后方寻找肾动脉。 2、冠状切面扫查 在肾门处显示肾动脉,逆血流方向追踪至肾动脉开口处;或在腹主动脉侧壁找到肾动脉开口,顺血流方向观测肾动脉。 3、右前腹肋间或肋缘下横切扫查 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探头横向置于右前腹肋间或肋缘下,在下移的肝后方寻找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然后,在这些静脉后方寻找右肾动脉长轴切面和腹主动脉横切面。探头位置和声束指向,依患者体型、肝与肾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关系而定。 每种扫查的观测内容包括: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常规-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告知程序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常规 欧阳学文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护理常规】 1.执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的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探视,避免各种刺激,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情况。 5. 遵医嘱药物控制血压、监测用药效果,使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并防止血压过低造成脑供血不足而引起脑缺血性损害。 6. 避免诱发颅内压(血压)升高的因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7. 预防、治疗癫痫发作,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8. 术前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指导患者要按时服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兆,遵医嘱行相关化验检查,监测凝血功能。9.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翻身

法。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常规】 1.执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保留动脉鞘管者,严密观察免鞘管脱出,手术侧下肢严格制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 3.术后8小时拔除鞘管,拔管后穿刺部位局部手压30分钟,后用加压袋压迫6h,予术侧下肢制动24h,24小时后可进行床上活动,术后48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动作应缓慢,避免突然用力;术后一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伤口出血。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血压的动态变化,控制血压在7080/110130mmHg,预防介入手术后相关的并发症(血管痉挛)5.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淤血及血肿,每小时监测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6.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 6.1 指导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出 6.2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一般术后需用药六个月。应用

主动脉瘤及夹层

主动脉瘤(AA)及主动脉夹层(AD)诊疗规范 (一)疾病特点: 1、主动脉瘤及夹层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多伴有高血压。其发生机制很复杂,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等均与其发生直接相关。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 2、主动脉瘤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也可有腹痛(疼痛一般不随体位或运动而改变)、压迫临近器官出现相应症状、远端血管栓塞症状和腹部搏动性包块;动脉瘤破裂时有突发腹痛、休克、搏动性包块。 3、夹层动脉瘤多急性起病,可有突发剧烈撕裂样胸痛,可发生于前胸、后背、或腹部或沿胸主动脉行径,也可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大汗淋漓,转移性疼痛自前胸至后背以至下腹,提示撕裂发展过程。可伴有高血压、脏器缺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下半身青紫,股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以至截瘫。 4、主动脉瘤多见于腹主动脉,尤以肾下腹主动脉瘤多见。胸主动脉瘤较少见,但死亡率更高。主动脉瘤少见类型为炎性主动脉瘤、感染性主动脉瘤。前者在临床表现上,更容易出现腰部或腹部疼痛等症状。慢性腹痛、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是诊断炎性腹主动脉瘤的三联征。后者多由继发感染引起,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是常见的致病菌,结核杆菌和梅毒也可以导致主动脉瘤。 5、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瘤体破裂、远端脏器栓塞和邻近脏器受压。 6、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极为凶险,对其诊断治疗应刻不容缓。 7、常见的鉴别诊断主要有心梗、肺栓塞、胸膜炎、腹部占位性病变等。 (二)AD分型:最常用的有两种分级方法。 (1)DeBakey 分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超越主动脉弓,直至腹主动脉,此型最为常见; 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 Ⅲ型:内膜破口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扩展范围累及降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其中膈上者又称为ⅢA型,膈下者为ⅢB型。 (2)Stanford 分型: A型: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A 型(包括DeBakeyⅠ型和Ⅱ型); B型:只涉及降主动脉者为B 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 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目前,国外以Stanford分型使用较多。

假性动脉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假性动脉瘤按病因分为:创伤性、感染性、医源性、先天性、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性等。创伤包括锐性创伤和钝性创伤,以前者更为常见;感染以细菌性心内膜炎、血管周围炎多见。近年来,医源性动脉壁创伤所致的假性动脉瘤报道日见增多,1987年,Roberts报道动脉穿刺造影所致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1%。但随着激光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球囊扩张术均需要用口径较粗的导管靴,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不断的增加。同时,传统的针灸也可以引起医源性的假性动脉瘤。 发病机制与病理 假性动脉瘤从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对其形成机制和破裂出血的成因尚未能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动脉因某种因素的作用(如创伤、感染等)发生破裂出血而形成局部血肿,继而被周围的软组织包绕,逐步形成的含血囊腔,腔内为凝血块、血栓及血液。囊壁无正常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及外膜三层结构,而完全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囊壁的这一特征是与真性动脉瘤(aneurysm)的根本区别所在。 国内郑玉明等用兔股动脉成功复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活体动物实验模型,提出了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成因的基础理论,并将早期创伤性动脉瘤的形成分为4期,①动脉损伤血肿形成期(约3d):动脉”开口型”损伤或动脉壁损伤并继发破裂出血,形成局限性血肿。②形成前期(4-10d):动脉破口与局限性血肿均被血凝块及血栓栓塞,动脉血流不能进入局限性血肿内。③形成期(5~1ld):血凝块及血栓溶解,动脉破口与局限血肿相通,动脉血流冲人局限性血肿腔内,搏动性包块出现,即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形成。④瘤体增大期(30d内):搏动性包块随动脉血流冲击,日渐增大,并对周围器官和组织造成压迫,引起临床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或由于瘤壁薄弱,突发破裂出血,造成急性动脉大出血危象。国内陈庄洪等”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假性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诱发其破裂的原因,认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假性动脉瘤瘤体增大、破裂的重要因素,即瘤腔内血流呈涡流,瘤颈部底边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对瘤壁产生切向应力,力口之瘤壁缺乏弹力纤维,对切向应力的耐受力差,在高速血流作用下,逐渐增大,当超过瘤壁耐受力时,将致其破裂;同时,瘤内阻力指数高于载瘤动脉,瘤壁顺应性低,血流阻力大,这种顺应性与张力负相关及动脉壁与瘤壁顺应性的不匹配,亦是致瘤体破裂的原因。而假性动脉瘤部位的感染,瘤腔内形成血栓脱落栓塞远端动脉,在病变周围施行的手术操作伤及瘤壁,动脉造影中采用高压注射器推药等”均是导致瘤体破裂的重要原因。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 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一、定义 定义: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二、病因 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抗凝药的应用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 2、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 3、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体位。 4、穿刺技术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 5、术后压迫术后压迫时间不够或位置的不准确是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1、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 2、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

3、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产生相应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四、治疗 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 1、动脉修复; 2、血管结扎; 3、瘤体切除; 4、血管吻合及血管移植术等。 五、预防措施 1、穿刺时正确定位,穿刺点不宜过高或过低。 2、医生在拔鞘管后按照正确的定位和手法压迫穿刺点。 3、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如发现血压过高,及时报告。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5、做好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鼓励患者坚持术侧肢体制动位。 6、患者卧床时间长时,会腰酸背痛,这时要给予按摩。 7、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等。 六、护理 1、穿刺部位的观察对于高危患者如高血压、肥胖患者、穿刺失败者应加强术后巡视,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的形成,

动脉瘤的影像诊断教案

主动脉瘤的CT诊断及鉴别(教案) 定义:[掌握] 主动脉病理性的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称之为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分为真性、假性和夹层主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是血管变宽涉及血管壁的3层结构。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局部破裂,由血块或临近组织封住而形成。 夹层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撕裂、剥离形成管套。 一、病因[了解] 二、分类及分型[掌握] 三、临床表现[熟悉] 四、检查[熟悉] 五、诊断及鉴别[掌握] 六、治疗[熟悉] 七、预后[了解] 一、病因: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细菌感染、风湿性主动脉炎及创伤引起。其中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二、分型 (一)真性动脉瘤 1.根据形态可分为3型: (1)梭形; (2)囊状; (3)夹层。 2.根据部位可分为: (1)升主动脉瘤包括valsalva窦瘤;

(2)主动脉弓动脉瘤; (3)降主动脉瘤,在左锁骨下和膈肌之间,三者统称胸主动脉瘤; (4)腹主动脉瘤,最常见。 (二)夹层动脉瘤 两种分型方法 1. Debackey分型,三型: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但累及升、降和腹主动脉;II 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且仅累及升主动脉;III 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者、称为III甲型,同时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乙型。 2. Stanford 分型:A型,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B夹层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一般都在动脉瘤逐渐增大时发生疼痛,性质为深部钻孔样,部位胸主动脉瘤多在上胸部或者背部,肩胛下向左肩、颈部、上肢放射。腹主动脉瘤则主诉下背部疼。如果疼痛的强度增加可能预示着即将破裂,压迫邻近组织如上腔静脉、肺动脉、气管、支气管、肺和左喉返神经、食管,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呼吸困难、咳嗽、喘鸣,甚至继发感染、咯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呕血等,降主动脉瘤可侵袭椎体,压迫脊髓引起截瘫。 2.体征 主动脉弓动脉瘤可在胸骨上窝触及异常搏动,胸主动脉可在腹部正中偏左触及一韧性包块,搏动明显,在瘤体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如弓部瘤影响主动脉根部,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如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颜面、颈部及上肢水肿。 四、检查 1.胸、腹部X线照像

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1.定义: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 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2.原因: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 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 约在伤后1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瘤。它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假性动脉瘤从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对其形成机制和破裂出血的成因尚未能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动脉因某种因素的作用(如创伤、感染等)发生破裂出血而形成局部血肿,继而被周围的软组织包绕,逐步形成的含血囊腔,腔内为凝血块、血栓及血液。囊壁无正常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及外膜三层结构,而完全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囊壁的这一特征是与真性动脉瘤 (aneurysm)的根本区别所在。 3.临床表现: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 杂音。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产生相应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诊断一般不难,除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外,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必不可少。通过造影可了解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目、载瘤动脉及瘤内有无附壁血栓,且往往血管造影显示的瘤腔影像小于瘤体实际大小是其特征,为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此外,CT和MRI检查对诊断也有较大参考价值,尤其MRI在检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01T14:48:11.3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美云赵国防刘红张桂馨[导读]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手术效果显著。 刘美云赵国防刘红张桂馨(广东东莞东华医院泌尿外科 52311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368-0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的护理观察及对策。方法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347例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在保守治疗无效后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RAP,探讨护理观察及对策。结果本组4例都被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行介入栓塞治疗,12小时~7天血尿消失,效果满意。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PCNL术后并发RAP的认识,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作为RAP的首选治疗方式安全有效,严密观察病情,及早明确诊断对维护患者的肾功能及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动脉假性动脉瘤观察护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手术效果显著。虽有B超、X线等作引导,但肾穿刺还是具有一定盲目性和穿刺过程的不可直视性[1],有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出血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破裂出血是引起大出血的原因之一,报道较为少见。我科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共对367例上尿路结石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其中4例并发RAP出血,保守治疗无效后均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0岁。2例为双肾结石,1例为肾铸型结石,1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工作通道为F18。 1.2临床表现 4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本组1例行双侧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第1天翻身后一侧肾造瘘管突然引出600ml鲜血并伴有患侧腰肋钝痛;2例术后6-8天血尿仍不见减轻,并出现膀胱内血块堵塞尿管;1例术后迟发性反复出血,拔除尿管后仍间断血尿,术后第19天突然排鲜红色血尿并出现排尿困难,B超提示膀胱内大量血块,予留置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止血输血对症治疗一周,血尿反复出现。本组2例在血尿期间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失血性休克表现。本组4例均有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降低并予输血治疗,其中3例血红蛋白74-81g/l、红细胞比容0.215-0.247,1例术后第1天突然出血的血红蛋白10 2.8g/l、红细胞比容0.304,稍有降低。 1.3治疗方法 4例患者均行补液、输血、运用止血药物、肾造瘘管突然引出大量血性液时夹闭肾造瘘管等保守方法治疗,出血未得到明显控制均行肾动脉造影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本组2例应用弹簧圈或微弹簧钢圈栓塞,1例应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粒(PVA颗粒)栓塞,1例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粒加弹簧圈栓塞。 2 结果 结合肾动脉栓塞术中造影发现,此4例出血患者中,3例在肾下极动脉分支、1例在肾上极动脉分支见囊状突出,诊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术后2例患者出现患侧腰部轻微疼痛,1例患者出现低热、2天后体温正常。1例术后12小时后肉眼血尿完全消失,其余3例1天后血尿减轻,2-7天后肾造瘘管清亮,血尿消失,复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回复正常。术后1个月复查IVP、B超,由于结石取出,上尿路梗阻解除,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见有肾血管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3.1发病情况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是由于肾动脉或肾动脉分支部分或完全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在周围组织的包裹下形成与动脉相通的囊腔,囊腔无正常动脉壁的结构,在血流的冲击下可以逐渐增大,如果侵及周围的集合系统可导致血尿,穿破肾包膜就可造成腹膜后血肿[2]。据文献报道医源性损伤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如肾脏穿刺活检、经皮肾穿刺造瘘、经皮肾镜取石以及肾脏开放性手术等操作均可能导致RAP的发生[3]。由于反复穿刺或建立通道中损伤血管而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假性动脉瘤一旦形成不易自然愈合,常继续增大、破裂。行肾动脉栓塞治疗RAP创伤小,效果好,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肾脏功能。 3.2临床特点 RAP表现为突发大量血尿或肾造瘘管短时间内引出大量血尿,或持续性肉眼血尿并间歇性加重,腰肋钝痛,膀胱内有大量血凝块,继发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对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迟发性血尿或在血尿症状好转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严重血尿,以及持续血尿且逐渐加重的病例,应考虑RAP的可能,应及时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RAP最准确的诊断方法。自Adler等[4]在1975年首次报道应用自体血凝块成功栓塞RAP后,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选择性或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成为RAP的首选治疗方法[2],不但能显示血管损伤的部位和原因,而且在最大限度保留患肾功能的前提下取得止血效果。 3.3护理观察 3.3.1出血的观察出血的判定以肾造瘘管、尿管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为依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RAP或并发严重肾出血的可能: ①术后肾造瘘管引流液持续鲜红色而且量有增无减或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或反复堵塞肾造瘘管,堵塞或夹闭肾造瘘管后患者出现患侧腰部疼痛,继发表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甚至出血性休克症状;②术后血尿持续时间较长,膀胱内反复血凝块形成;③拔除肾造瘘管后瘘口大量渗血;④周期性肾出血(出血间隔为5~9d),反复血尿或尿中有血凝块,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进行性下降。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汇报医生,以免贻误病情。 3.3.2大出血的护理①持续心电监护,吸氧,监测生命体征Q1h,平稳后酌情测量;观察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②建立2条留置针静脉通道,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③肾造瘘管突然引出大量血性液时立即夹闭肾造瘘管,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使血液在肾盂、输尿管内凝固,肾内压力升高,达到压迫性止血的目的。④严密观察患侧肾区是否肿胀疼痛,有无腹胀腹痛、腹膜刺激征,注意有无肾周血肿表现。⑤膀胱内血块形成,堵塞尿管时予膀胱冲洗器抽出血块,持续膀胱冲洗,大量血块致膀胱内血块填塞则行膀胱镜下血块清除。⑥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3-4d,勿过度活动,如活动后引流液颜色变鲜红,应继续卧床休息,肠道恢复排气后嘱多饮水,1500-2000ml/d,多进食纤维素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指导患者妥善固定肾造瘘管,避免用力牵拉,防止脱落。⑦复查血常规,对比观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⑧加强心理护理,引流管引出大量鲜血以及腰腹部疼痛、膀胱痉挛痛、反复血尿、病程延长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护士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应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给予关怀与安慰,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