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中考生物学复习精要

人教版中考生物学复习精要

人教版中考生物学复习精要
人教版中考生物学复习精要

班次

姓名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完成国家生物课程目标,让学生顺利毕业,同时起到选拨作用。

二、命题内容

1.取材于国家的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学》1—4册全部内容。

2.选好辅导资料:推荐使用《中考基础与能力同步指导与训练》。

三、命题原则

1.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一些科学家的思想、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

2.考察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

3.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分析实验、推出实验的一至两个步骤。

四、试题的类型

1、选择题(单项选择):40分(每小题1分,共40题)

内容:利用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题,或读图题,或表格题,或多选组合题。

2、非选择题:60分

⑴取消了连线组合题和判断题

⑵书本实验改造题

⑶书本材料题(背景材料、课后问答题)

⑷科学探究题:例如:补充其中1、2个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设计对照实验等。

⑸给一个材料,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说出解决的方法。

⑹综合应用题: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物现象,例如:谚语、生物现象、典故等所蕴含的生物原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靠寄生在其它生物细胞内生活)。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3、调查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

①范围是指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人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能够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的是人类。

②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空气、水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如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a.生物适应环境,如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达60毫米,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等。

b.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植被多的地方的空气湿度大;蚯蚓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生活在沙地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⑥表达与交流:

A.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B.一个探究实验一次只能探究一个问题.

C.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是因为一只鼠妇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

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误差,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三、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组成: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3、食物链与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在体内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积累有毒物质越多。

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非生物因素除阳光外, 还有空气、温度和水等。 ②消费者是 昆虫和 鸟。 ③图中C 是分解者, 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④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昆虫→鸟

7.右图是一个平衡的“金字塔”,ABC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回答:

① A 代表植物(生产者),数量最多; B 代表植食性动物,数量较多; C 代表食肉性动物,数量较少。 ② 如果消灭了C, B 会大量繁殖, 数量增多,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减少。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是载物台.

2.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上的光圈的大小。

3.可以转动,上面安放物镜的是转换器

4.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小的是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应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6.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若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也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才能通过;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6”→“9”,“上” →“ ” )视野太亮时应缩小光圈,其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

C A

B

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少,视野较暗。

8.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

倍数均为“10 ”时,在视野中

看到的图像如图(视野内有8个细胞)

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 ”,那么

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二)观察动、植物细胞

1.常用玻片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2.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净片→滴水→取材→涂片→盖片→染色

①滴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是滴清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是滴0.9%的生理盐水,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原形。

②取材: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

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取口腔上皮。

③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避免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④染色: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3.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维持细胞形状

②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

下不易看清,因为细胞膜极薄,

而且紧贴在细胞壁的内侧;有

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

用。如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

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

③细胞质:能缓缓地流动,

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⑤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了多种物质,如糖、色素等。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就是细胞液.

4、观察动物细胞

人体或动物细胞,形态并不

完全一样,但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细胞质里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二、细胞的生活

(一)植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含有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将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

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

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的,DNA 上的小片段叫基因。

(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染色体数目先加倍再平分。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三、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2.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①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表皮

②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③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④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血液、肌腱等。

4.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如脑、胃、心脏、肺、肾等。

5.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它们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或人体

7.绿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植物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软部分的功能;如表皮 营养组织——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如果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分化、产生新细胞的功能;

如根尖的分生区;

输导组织——导管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能向下输送有机物。

9.草履虫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纤毛——运动;表膜——呼吸;食物泡——消化;

收集管、伸缩泡——收集废物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10.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多,聚集的草履虫多。

11.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如肉汁),逃离有害刺激(如

分裂

分裂 分化

分化

组成 组成

组成 组成 组成 (4种)

(多种)

(多种)

(8大)

(6种)

盐粒或冰块)。

四、病毒

1、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靠寄生在其它生物细胞内生活。

3、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病毒对人体有害。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生物圈中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分为四大类群:

植物类群生活环境主要特征代表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

中,少数生活

在阴湿的陆地

单细胞或多细胞,都没有

根、叶、茎的分化

衣藻

水绵

海带

苔藓植物潮湿的陆地植株矮小,一般具有茎和

叶,茎和叶内无输导组

织,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的指示植物

墙藓

地钱

蕨类植物潮湿的陆地具有根、叶、茎,体内有

输导组织

肾蕨

满江红

裸子

植物陆地

根、叶、茎都很发达;种

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

银杏

苏铁

被子

植物陆地

有根、叶、茎、花、果实、

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

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玉米

水稻

玫瑰

2、“春水绿如藻”,“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变绿是由于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原因.

3、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供胚的发育。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胚轴—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相连结的部分。

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

4、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

子叶—2片,贮存营养物质。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胚轴—发育成茎和根相连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相同点不同点

5、松树的松果球,不是果实。因为松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

二、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条件: ①自身条件:

胚必须是活的而且是完整的,处于无休眠状态。 ②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③阳光、肥料一般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①提出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呢? ②作出假设是: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③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参考方案,见第一册(上)P91;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根 冠——具有保护功能;

分生区——细胞小、壁薄、核大、

质浓,具有很强的分 裂增生能力。

伸长区——能使根伸长,能吸收

少量水和无机盐;

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

4、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的伸长区。

5、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1)制定计划:选材:生长迅速的幼根。

(2)实施计划:①培养前自幼根尖端向上作等距离标记。②培养一天后,测标记间距,并记录。③培养两天后,重复②的工作。

(3)结果分析:比较三次测得数据,判断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4)得出结论,并讨论。

6、综合应用:①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乳;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胚乳;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豆芽菜主要吃的是胚轴。②一株玉米苗是由胚发育而成。③“地膜覆盖”会促进提早出苗的原因是提高了地表层的温度。

7、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8、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缺少便会表现相应的缺乏症。施肥的作用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9、花的结构和作用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雄蕊:花丝、花药(花药里有花粉)

菜豆种子 种皮和胚 子叶2片,无胚乳 玉米种子

种皮和胚

子叶1片,有胚乳

花蕊

①结构花瓣

萼片

花托

②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10、传粉与受精

①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②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异花传粉的植物进行辅助授粉。果树等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影响传粉和受精,造成减产。

③受精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花粉管顶端破裂,放出精子,并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

④受精完成以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⑤大豆的豆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桃子的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有的植物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花,多半不结果,这是因为有雄花与雌花之分,雄花是不结果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①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植物依靠根尖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地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吸水量,因此,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太多,植物往往不易成活。

③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因为长白山降雨量多,有足够的水供植物生长,所以生长茂密,而锡林郭勒降雨量相对较少,只能形成草原植被。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①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说明水分是通过导管从下向上运输的,汁液是从茎内木质部的导管渗出来的。

②植物的茎有的能长粗,这是因为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

①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分

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

三个部分。叶片上的气孔是

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

“气体交换”的“窗口”。

②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内外壁的厚薄不均匀(内薄

外厚)所以细胞吸水膨胀时,使气孔张开;细胞失水回缩时,使气孔闭合。

③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背面的气孔多。

④过程:土壤中的水分由根毛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内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其中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⑤蒸腾作用的意义:

a.降低植物的温度,避免被烈日灼伤;

b.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

c.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 2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⑵.光合作用公式是: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氧气

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 氧气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 和 水 ; 光合作用的条件(动力)是 光 ;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 ⑷.应用:

a.金鱼缸内放水草的目的是:通过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 氧气 含量。

b.阳光充足时,水绵丝团漂浮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水绵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附着在水绵上。

c.在温室中种蔬菜,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使蔬菜产量增加。

d.严重干旱时,往往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角度看,主要是缺少水分。

e.植树造林可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的现象。

f.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⑸.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把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不让部分叶片得到光照,以便进行对照。

③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时,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黄白色。

④加碘液后的变化是: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而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也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⑹.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详见P129) 2、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一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叶绿体

原料场所产物

(2).部位:主要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进行。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意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动力。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部位含叶绿体的细胞内所有的活细胞内

条件(光)需要光有光或无光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储存能量释放能量

4、综合应用:

①大白菜堆里常会冒出热气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放出热量,使温度增高而出现水蒸气。

②供给草履虫生命活动的动力“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

③解释:农谚“不冷不热,五谷不结。”

④新疆的哈蜜瓜比别处的甜,吐鲁番的葡萄比湖南的甜,都是因为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晚上因温度低,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的原因。

⑤贮存粮食时,要想法抑制呼吸作用。如及时晒干、充分加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⑥作物生长时要促进呼吸作用,如及时松土、淹水后要及时排涝、用底有小孔的瓦盆,而不用瓷盆栽花等。

⑦栽种的作物要合理密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不得不下地生活,适应地面生活而逐渐演变成现代人类。

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天然工具;“东非人”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与人的区别表现在:①运动方式不同.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

1、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

2、男性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需280天左右。

4、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不断分裂形成胚泡移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5、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8周前称胚胎,8周后叫胎儿,生活在羊水中。

6、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以后,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胚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7、由儿童发育到成人过渡时期叫青春期(约10--20岁左右)。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8、青春期性发育突出特点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9、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二、人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主要作为备用的贮能物质是脂肪。

2、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含蛋白质较多。

3、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维生素、水、无机盐;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含量很少,作用很大的是维生素;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如黄色玉米、胡萝卜含胡萝卜素较多,它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

5、①夜盲症、皮肤粗糙是缺乏维生素A;②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③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是缺钙或缺维生素D,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

6、①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②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就会引起贫血;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7、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温烹调和长时间贮存维生素C容易破坏。

(二)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小肠的结构特点是: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吸收。④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肠腺,适于消化。

4、小肠的结构图(P33)

5、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内将

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胃 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在胃内初步

消化蛋白质。

胰 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在小肠内,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肝 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在小肠内对脂

肪起消化作用。

肠 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在小肠内,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6、下图为“平衡膳食宝塔”据图回答 ⑴.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①糖类提供; ⑵.维生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参 与构建细胞,但是人体不可缺少 的物质,主要由图中 ② 提供。 ⑶.蛋白质主要由图中③和④ 提供,脂肪主要由 ⑤ 提供。

三、人的呼吸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2、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 膈肌 胸 廓

肺内气压 气体进出

吸 气 收 缩 扩 张 扩张 下 降 进 肺 呼 气 舒 张

缩 小

回缩

升 高

出 肺

指出膈肌运动 模式图中各部 分代表的名称

胸围差=尽力吸气时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胸围长度。 测定胸围差时,要求测三次,计算出平均值。 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泡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吸气-膈收缩 膈 肺

气管

胸廓 呼气-膈舒张

模拟膈肌的运动

(2)过程:如图示: 吸气时,许多肺泡像 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 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 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 入肺泡。

肺泡←— 毛细血管(血液)

4、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里,分解细胞里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

动利用。在人体内,组织细胞中氧的含量最低,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是因为组织细胞中的有机物不断分解,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血液←— 细胞

5、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6、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为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各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流动的组织

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2、下图是血液在试管中两种状态。 (1)甲试管内的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血液分层,因为加入了抗凝剂; 乙试管内的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血液凝固,因为没有加抗凝剂。

(2)指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3)血块表面为鲜红色,里面为暗红色。

3、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0%),少量很重要物质(如蛋白质(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也含有废物(如尿素)。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下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像。 (1)标出图上各部分的名称。 (2)形态最大,有细胞核的 是白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 凹的圆饼状的是红细胞;形态 不规则,较小的是血小板。 (3)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 是红细胞;能作变形运动穿过毛

细血管的是白细胞,并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防御作用。有凝血、止血作用的是血小板。

5、①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会患贫血,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②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增多。③血小板过少,一有伤口便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血管

CO 2

CO 2

O 2 O 2

内易形成血栓。

6、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的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8、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 9、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因此,输血时,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 型血,AB 型血的人,除可输入O 型血外,也可输入少量的A 型或B 型血。

10、血常规化验单中,“RBC ”表示红细胞;“WBC ”表示白细胞;“Hb ”表示血红蛋白;“PLT ”表示血小板。

(二)血管—血流的管道 1、 心脏 身体各部分

2、能搏动的是动脉,动脉的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3、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静脉,静脉的特点是:管壁薄,弹性小,血液速度慢,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毛细血管的特点是:①管内径很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发进行物质交换。

5、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

(2)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是为了维持小鱼正常呼吸,以便小鱼安静。

(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三)、心脏——输送血液的泵 1、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①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和右心室。上房下室, 左右相隔,上下相通;

②用手捏心室壁来判断心脏的 左右,左心室壁最厚,因为它 收缩时输送血液的距离最远; 心房壁最薄。

③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朝心室开,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⑤把猪心脏的下腔静脉结扎,向上腔静脉灌水,水从肺动脉流出,向主动脉内灌水,水从主动脉流出。

⑥心脏的左边及与它们连通的血管都流动脉血,心脏的右边与它们连通的血管流静脉血。 ⑦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一样。

静脉 动脉

2、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见下页。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氧、养料,又不断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心脏工作时,首先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接着是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最后是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从臀部注射的药水到达头部:①药水经过的路径为下肢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流向头部的动脉→头部的毛细血管,②药水2次通过心脏。

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收缩压正常变化范围为12 —18.7千帕;舒张压正常变化范围为8 —12千帕;某人血压表示为16/10.7千帕,此人的收缩压为16千帕,舒张压为10.7千帕;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为高血压,如果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为低血压。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如排尿、排汗、呼出气体都是排泄; 排便、分泌皮脂、吐痰等不是排泄。

2、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②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CO2和少量的水;

③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3、泌尿系统的组成

①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②形成尿的场所是肾脏,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

③有暂时贮存尿的作用的是膀胱。

4、下面左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右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

(1)指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肾小管末端内的液体是尿液

(4)肾小球不能过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血液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回血液,所以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5)如果尿液中发现有红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出现了病症。

7、排泄的意义:①排出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如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引起的。脑干的功能是调节心跳、呼吸和血压等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反射是人体(包括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没有神经系统的反应不叫反射,而叫应激性.如植物对刺激的反应,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等。

2、膝跳反射实验

①叩击(刺激)的部位是膝盖下位的韧带。

②现象(反应)是小腿突然抬起,此反应叫膝跳反射。 3、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①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②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③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人出生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能形成复杂反射;如听到上课铃声迅速走进教室;吃过梅的人,在看到或谈到梅时就分泌唾液;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5、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 ①小鸡取食是非条件反射。 ②先吹哨子喂食,多次结合。

③吹哨子,小鸡跑过来找食吃,小鸡听到哨声找食吃的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④如果总吹哨子,不给食物,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⑤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哨声先是无关刺激,后转变为条件刺激。 6、应用:

①小儿夜间遗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

②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 是先缩手,后感到痛,证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③胸段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因为排尿和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里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而也现大小便失禁。

(三)人的视觉和听觉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1、指出眼球的结构图上各部分的名称(P89)

①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像双面凸透镜。

②含有许多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是视网膜

③如果说眼球相当于照相机,那么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暗箱相当于脉络膜。

2、视觉形成过程是: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可以配戴 凹透镜 矫正.

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5、标出耳的结构图上各部分的名称(P93) ①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 是鼓膜。

②把鼓膜的振动传到 内耳的是听小骨。 ③有对声波敏感的感 觉细胞的是耳蜗。 6、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7、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四)激素调节

近视眼的成像(左)和近视眼补救措施(右)示意图

声波

振动

神经冲动

外物反射光 神经冲动

1、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腺体叫外分泌腺,如:皮脂腺、唾液腺等消化腺。

2、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卵巢和睾丸)、胸腺等。

3、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激素,它在体内的含量极少,对生长生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垂体。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岛分泌胰岛素。

5、①幼年时期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②如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应常吃海带,加碘食盐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6、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升高,可能会患糖尿病,要注射胰岛素制剂治疗。

7、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

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如滥伐森林、乱捕动物、工业废水等。

2、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造成的。一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二是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而形成。

②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P H﹤5.6;能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造成植物成片死亡,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③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3、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①废电池中含有汞、银、镉等到重金属,通过污染水源而严重影响健康。如水俣病(汞)、痛痛病(镉)等。

②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含汞和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

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废电池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废电池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取2个培养皿分别编上1号2号,在培养皿内铺几层滤纸或纱布,在1号内加适量的废电池浸出液,在2号内加适量的清水,然后均匀地各摆50—100粒种子,置于20—35℃的环境中;注意培养皿内保持湿润,观察并记录萌发的种子数,算出发芽率。预期的结果是:1号内的发芽率小于2号的发芽率。

结论是:废电池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4、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5、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因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在南极等地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大量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例如: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因此而明显增多。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

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部标本。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患者可多食( ) A.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锌丰富的食物 D.含铁和钙丰富的食物 【答案】B 【解析】贫血是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质和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营养性贫血。因此,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所以患者可多食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答案】B 【解析】 【详解】 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是青蛙的生殖细胞,故不是发育的起点,蝌蚪是青蛙的幼体,故也不是发育起点,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先后5次帮助10位科学家赢得诺贝尔奖。以下关于果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B.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蜕皮现象 C.果蝇的幼虫与成虫有明显差别D.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外有外骨骼,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

[笔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笔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2012.06 生物7年级上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 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 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 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考点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方法:图文结合;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要求:一定要抓住重点、熟悉教材。 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一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七年级上 1.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④生物能对作出⑤生物能生长和⑥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1.2生物圈: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也称全球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如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的高度,向下深入左右的深处,为的圈层,包括、、。 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和,还有适宜的和一定的。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一类,如、、、等;另一类是(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关系、关系、关系等)。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生物适应性是。同时,生物对环境是有的,通过自己的不断和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物;生物环境,生物又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 1.3生态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A.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形成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部分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包 括:、、),和部分(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 础),如,等等。 (2)图中[①] ,主要指;能通过制造(释 放),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的生存提供。 (3)图中[④] ,主要指和(能利用而获得能 量),将死动植物的残体的分解成,归还土壤,供 重新利用,保证自然界中物质循环。 (4)图中标号②③是指,地以为食。 B.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标好未连好的食物链) (1)食物链:是指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 关系,而这样形成的。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彼此 而形成。生态系统中的、沿着和 流动的。如果DDT化学药剂喷洒在草上,则在图中各生物中,的 体内DDT的含量最高。 (2)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为:;能量和物质传递中,损失最多的一条是:。 (3)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有:。

2019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配图)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2020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2020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

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鞍山市2019年初中八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 生物学试卷 (生物学与地理同场分卷;考试时间共100分钟;生物学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请各位考生将所有的答案都作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答题要求详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包括一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按要求将所选的唯一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序号上) 1.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又经过10亿年才形成最早的生命。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A.原始海洋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土壤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火山熔岩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2.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现已濒临灭绝。这是因为A.生存环境被污染B.藏羚羊失去栖息地 C.外来物种的入侵D.偷猎者的疯狂捕杀 3.杜甫的《春夜喜雨》脍炙人口,这首诗的意境能充分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4.骆驼刺是在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赖以生存的食物,又名骆驼草。与叶肉细胞相比,骆驼刺叶片的表皮细胞中没有 A.线粒体B.叶绿体 C.细胞壁D.细胞核 5.南果梨是我们鞍山特产,酸甜可口。其果实由多种组织组成,但不具有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D.结缔组织 6.银杏树生长较慢,但寿命极长,是世界五大行道树之一。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银杏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A.导管B.分生组织 C.筛管D.机械组织 7.下列植物中,被我们食用的主要部分与甘薯属于同一器官的是 A.马铃薯B.花生 C.萝卜D.白菜 8.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右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9.下列生活习惯容易造成龋齿的是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B.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 C.喜欢喝牛、多吃肉类D.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实例 探究一:1、显微镜的使用: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上标注的5×,表示放大倍数为5倍),假如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50倍。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体是反的,将写有“上”或“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或d,要将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哪偏往哪移。 ③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 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细胞数量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细胞数量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避免细胞重叠)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染色后能使细胞核更清晰)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口诀来记忆:擦、滴、撕、、盖、染、吸.关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探究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科学地处理数据,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设置对照试验,(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观察并进行记录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要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要点(一) 2009-04-12 13:13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

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1、科学探究 (1)说出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的萌发条件》 (3)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七上P3~P5 3、生物与环境。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等关系。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没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5)生物圈的范围七上P11~P1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相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物体结构层次。 (1)正确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物镜。 2、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透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试卷

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昙花一现 B.火山爆发 C.雄鸡叫鸣 D.飞蛾扑火 2. 将位于显微镜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装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4. 如图是我们常吃的桃的形态及其解剖图,桃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 A.细胞组织器官 B.细胞器官个体 C.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器官组织 5. 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结构是() A.上表皮、下表皮、气孔 B.表皮、叶肉、叶脉 C.栅栏层、海绵层、叶绿体 D.保卫细胞、叶肉、表皮 6. 一朵洁白的梨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花瓣 B.花萼 C.雄蕊和雌蕊 D.花托

A.细胞形态 B.细胞数量 C.细胞结构 D.细胞功能 8. 人体缺乏维生素会患() A.贫血症 B.坏血病 C.骨质疏松症 D.夜盲症 9.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A.下腔静脉 B.主动脉 C.肺静脉 D.肾动脉 10. 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经鼻、咽、喉以后,进入血管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11. 泌尿系统中,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A.肾小管 B.集合管 C.输尿管 D.尿道 12. 下列能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是()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3.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4. 儿童用眼过度导致眼球中某结构的凸度过大,形成假近视,该结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15. 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A.骨骼肌 B.骨 C.关节 D.神经 16. 尺蠖静止不动时形似树枝:枯叶蝶形似枯叶.这些行为都属于()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对照实验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构成捕食、竞争、寄生、合作、互利共生等关系)。 4.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等级越低,生物量越多;营养等级越高,体内毒素积累越多。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用低倍物镜和较大光圈,看到明亮圆形视野后显微镜不要移动位置;③观察,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先转粗,再转细准焦螺旋,让物像更清晰。注意: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展: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放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④盖: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 气泡产生;⑤染: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⑥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全部标本。 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 ③刮、涂: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 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④盖: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 气泡产生; ⑤染、吸:将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 全部标本。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生检查提问——曾 强)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 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 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涂片。如观察洋葱细胞做的是临时 装片 ,观察叶肉细胞做的是临时 切片 ,,观察血细胞做的是临时 涂片 。 4、画图时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中暗处,越暗地方点的细点越多。 5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的放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 0.9%生理盐水,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漱口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例3用显微镜观测发现一黑点,移动装片、目镜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在 物镜 上 例4 制作装片时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放下。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识记要点:1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5题;共91分) 1. (2分) (2015七上·邛崃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生物可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2. (2分) (2018七上·长春月考) 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各不相同。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阳光 B . 水 C . 温度 D . 空气 3. (2分) (2019六上·绥化月考)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黄河中的鱼 B . 黄河中的水 C . 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D . 整条黄河 4. (2分)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 A . a→b→c→d B . a→c→b→d C . c→d→b→a D . a→c→d→b 5. (2分) (2016八上·江津月考) 壮苗先壮根,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6. (2分) (2017七上·灌云期中) 下列关于对照实验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 . 除了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余的变量保持相同即可 C . 除了要严格控制研究的变量外,其余变量也要严格控制 D . 依椐设计好的对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要重复几次 7. (2分)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了植物也会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什么意义?() A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供植物体利用。 B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植物体利用。 C .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供植物体利用。 D .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供植物体利用。 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会加重旱情 B . 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是一种浪费 C .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D . 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 9. (2分) (2017七上·靖远期中) 与植物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中不具有()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10. (2分)(2017·大庆模拟)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 A . 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 . 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C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氧气 D . 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11. (2分)一朵桃花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 A . 花药 B . 花柱 C . 花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