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09年高考文科复习之文言文断句练习

一魏武少时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二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三魏武帝心动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四眠中不可妄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五袁绍杀曹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六王右军诈眠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七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八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九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十舍生取义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

独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十二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十三王戎死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十四眼中有瞳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十五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十六覆巢之下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十七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十八文王寻悔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十九此必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十了无恐色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二十一君实是乱世之英雄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二十二备才如何

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二十三人生贵得适意尔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二十四不以爱憎匿善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二十五七贤之子

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二十六功德先后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二十七乳母获免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有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二十八“门'”中“活”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二十九一人一口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三十绝妙好辞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三十一竹片之用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与帝同众伏其辩悟

三十二举目见日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三十三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三十四周处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三十五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三十六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三十七昭君出塞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三十八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三十九何所见而去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四十曹丕杀弟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

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答案及翻译

一魏武少时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 有偷儿贼!" 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 偷儿在此!" 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魏武帝(曹操)年轻时,曾经和袁绍一起四处游荡。看到别人家结婚,就潜入主人的院子里,夜里叫喊道:" 有贼!" 新房里的人都出来查看,魏武帝乘机进入屋内,拔刀将新娘子劫出,和袁绍一道返回。途中迷失道路,掉进了荆棘丛中,袁绍动弹不得。魏武帝又大嚷道:" 小偷在此!" 袁绍吓得惊恐失措,慌忙从荆棘丛中跳出,因此二人得以逃脱。

二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三魏武帝心动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 因语所亲小人曰:" 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 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魏武帝(曹操)曾说:" 如果有人要谋害我,我就会心跳得厉害。" 他随即对他的贴身仆人说:" 你揣着刀,悄悄走到我身边,我一定会说我心跳得厉害,然后就把你抓起来送去受刑。你只要不说是我指使你的,就不会有什么事,我还会重重报答你。" 仆人相信了他的话,也没觉得害怕,结果就被杀了。此人到死也不明原因。左右的人也以为这是真的,想谋害他的人从此就泄气了。

四眠中不可妄近

魏武常云:" 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 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魏武帝(曹操)曾说:" 我睡觉的时候别人不能随便靠近我,靠近我就会砍人,我自己也不知道。你们应特别该小心!" 后来他假装睡觉,他亲近的一个随从悄悄给他盖被子,他就砍死了他。从此每当他睡觉时,左右的人再也不敢靠近了。

五袁绍杀曹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袁绍年轻时,曾派人夜里持剑去刺杀魏武帝(曹操),剑刺低了,没有刺中。魏武帝估计下一剑必定会刺得高,就贴卧在床上,刺来的剑果然高了。

六王右军诈眠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 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一次大将军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俩人屏退左右,一起商谈事情,完全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知道自己会遭灭顶之灾,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大惊失色,说道:" 不能不杀掉他。" 等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呕吐得乱七八糟,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当时人们赞扬王右军有智谋。

七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白)下同

八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有客人问陈季方(陈谌):" 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九难为兄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 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

十舍生取义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朋友对荀巨伯说:" 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 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 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三王戎死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 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 刘仲雄回答道:" 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

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十四眼中有瞳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孺子(徐稚)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亮呢?" 徐回答:" 不对。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十五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孔文举(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李膺)极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到他家拜访的,只有才子名流和李家的近亲才能得以通报。孔融到了李家门口,对仆吏说:" 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仆吏通报后,孔融晋见就座。李元礼问道:" 你与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 我的先君仲尼(孔丘)和你的祖先伯阳(老子)有师生之谊,所以我与您是世代通家之好呀。" 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惊诧孔融的回答的。太中大夫陈韪后到,有人把孔融刚才的答话告诉了他,陈韪不屑道:" 小时侯聪明,大了不见得好。" 孔融答道:" 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 陈韪顿时窘迫起来。

十六覆巢之下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 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一片惶恐。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捕时两人还在玩琢钉游戏,毫无惊恐之色。孔融对差役说:" 希望只加罪到我身上,两个孩子就保全了吧。" 儿子从容说道:" 父亲曾见过覆巢之下,还有完卵的吗?" 不久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十七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战战栗

栗,汗不敢出。"

十八文王寻悔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押到东市受刑时,神色不变,他要琴弹奏《广陵散》。弹罢说道:" 袁孝尼(袁准)曾经要跟我学弹此曲,我因为舍不得就没有教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就绝传了!" 当时有三千多太学生上书朝廷,请求拜嵇康为师,没有获准。,嵇康死后不久,晋文王(司马昭)也后悔了。

十九此必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 树在道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 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二十了无恐色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在宣武场,魏明帝让人和拔掉牙的老虎搏斗,百姓可以随便围观。王戎才七岁,也来观看,期间老虎攀着栏杆吼叫,声音惊天动地,围观的人都惊恐地趴到地上,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毫无惧色。

二十一君实是乱世之英雄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 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曹公(曹操)年轻时候拜见乔玄,乔玄对他说:" 天下正乱,群雄虎争,能够治理乱世的,恐怕就是你了。不过你是乱世的英雄,治世的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不能见到你荣华富贵那一天,我就把子孙托付给你了。"

二十二备才如何

曹公问裴潜曰:" 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 潜曰:" 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曹公(曹操)问裴潜:" 你过去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觉得刘备的才能如何?"裴潜说:" 如果让他占据中原,就会祸害百姓,不能治理国家;如果让他统治边疆险要,完全可以作一方的诸侯。

二十三人生贵得适意尔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

见机。

张季鹰(张翰)担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曹掾,住在洛阳,看到秋风匝起,就想到家乡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说道:" 人生贵在快活称心,怎么能为了功名在数千里外当这个官呢?" 说罢就让人备车回故乡了。不久。齐王失败,时人都觉得张季鹰有远见。

二十四不以爱憎匿善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郗超和谢玄关系不好。苻坚要消灭东晋,已经占领了梁州、岐山,又逼近淮河以南地区。这时朝廷决定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异议。只有郗超说:" 此事一定会成功。从前,我和谢玄都在桓宣武府里共事,见他用人都能各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他一定会建立功勋。" 大功告成后,人们都赞叹郗超的预见,又钦佩他不以个人爱憎而埋没他人的优点。

二十五七贤之子

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竹林七贤,他们都有才华出众的儿子:阮籍子浑,器量开阔;嵇康子绍,清静文雅;山涛子简,疏朗朴实;阮咸子瞻,恬淡有大志;阮瞻弟孚,爽朗不羁;向秀子纯、悌,善良有名望;王戎子万子,能成大器,可惜早夭;只有刘伶的儿子藉藉无名。所有的这些孩子,阮瞻最出色,嵇绍、山简也被世人推崇。

二十六功德先后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遂在" 三君" 之下,元礼居" 八俊" 之上。

世人评价汝南陈仲举(陈蕃)、颖川李元礼(李膺)二人的功德,无法确定他们的高下。蔡伯喈评论道:" 陈仲举敢于犯上,李元礼严于律下,犯上很难,律下则比较容易。" 因此陈仲举就位居" 三君" 之后,李元礼则位居" 八俊" 之上。

二十七乳母获免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 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有谓曰:" 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汉武帝的奶妈曾在外面犯了罪,武帝要依法处置她,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 这不是口舌争辩能办成的事,你一定想获释的话,就在要离开的时候,只

是频频回头望着皇上,千万不要说话!这样或许会有一线希望。" 奶妈来到汉武帝面前,东方朔也陪侍在武帝身旁,有人对奶妈说:" 你太傻了!皇上难道还会想着你哺乳时的恩情吗?" 武帝虽然雄才大略,性格刚强,对奶妈也有深深的眷念,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马上下令赦免了她。

二十八“门”中“活”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 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 中' 活' ,' 阔' 字,王正嫌门大也。"

杨德祖(杨修)担任魏武帝(曹操)的主薄,当时修造相国府的大门,开始架椽子的时候,魏武帝亲自过来查看,他让人在门上题写了一个" 活" 字,就走了。杨修见到后,就下令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门' 中' 活' ,是' 阔' 字,魏王是嫌门修得大了。"

二十九一人一口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 合" 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 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有人送了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魏武帝吃了一点儿,就在盖子上写了一个" 合" 字让大家看,众人都不明白。轮到杨修了,他拿过来就吃,然后说:" 魏王的意思是一人吃一口,还犹豫什么?"

三十绝妙好辞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八字,魏武谓修曰:" 卿解不?" 答曰:" 解。" 魏武曰:" 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 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 黄绢,色丝也,于字为' 绝' ;幼妇,少女也,于字为' 妙' ;外孙,女子也,于字为' 好' ;齑臼,受辛也,于字为' 辞' ;所谓' 绝妙好辞' 也。" 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魏武帝(曹操)曾路过曹娥碑,杨修跟从。看到碑的背面题写着"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八个字,魏武帝对杨修说:" 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吗?" 杨修回答:" 我明白。" 魏武帝说:" 你先别说,待我想想。" 走出去三十多里,武帝才说:" 我也知道答案了。" 他让杨修单独写下答案,杨修写道:" 黄绢,是有颜色的丝,合在一起是' 绝' 字;幼妇,是少女,合在一起是' 妙' 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合在一起是' 好' 字;齑臼,是承受辛辣的器物,合在一起是' 辤' (辭的异体字),连在一起就是' 绝妙好辞' 啊。" 魏武帝也写了下来,和杨修的一样,他感叹道:" 我的才华不如你呀,和你差了三十里。"

三十一竹片之用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与帝同,众伏其辩悟。

魏武帝(曹操)要讨伐袁本初(袁绍),准备行装时还剩下几十桶竹片,都有几寸长,大家觉得没什么用处,要下令烧掉。武帝觉得很可惜,考虑怎么能派上用场,他感到可以用来做竹盾牌,但他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即刻派人去问主薄杨德祖(杨修),杨修应声回答,用法和武帝一样,众人都钦佩杨修的聪明。

三十二举目见日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 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明帝把王室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元帝问明帝:" 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明帝回答:" 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显然可以知道。" 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明帝答道:" 太阳近。" 元帝脸色大变,说道:" 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 明帝答道:"我现在见到的是太阳,没有看到长安。"

三十三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 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帝(曹操)要见匈奴使者,他觉得自己外貌丑陋,不能威镇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就让崔季珪代替他,自己提刀站在坐榻一旁。接见完毕,派密探问使者:"魏王怎么样?" 匈奴使者说:" 魏王仪容非常高雅,不过坐榻旁那个提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魏武帝听说后,就派人追杀了那个使者。

三十四周处自新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 三横" ,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 三横" 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 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周处年轻时,凶悍霸道,成了家乡的祸害。另外,义兴河里还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跛足虎,他们一起侵害百姓的生活,义兴人称之为" 三横" ,尤其是周处更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杀掉猛虎,斩掉蛟龙,目的是希望" 三横" 只留下一个。周处就杀掉老虎,接着有跳入水中杀蛟龙,周处追随蛟龙,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一起漂游了几十里,经过三天三夜,乡民们都说周处已经死了,大家互相

庆贺。结果周处竟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到庆贺的消息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乡里的祸害了。周处决心重新做人,就到吴郡去找陆氏兄弟,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陆云,并说:" 我想重新做人,可惜虚度了大好时光,至今一事无成。" 陆云对他说:" 古人看重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人最可怕的是不能立志,如果志向远大,又何必担心不能名声远扬呢?" 于是周处洗心革面,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三十五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王仲宣(王粲)喜欢学驴叫。死后下葬时,魏文帝(曹丕)来送葬,他回头对同行的人说:" 王仲宣喜欢驴叫,我们每个人学一声驴叫来为他送行吧。" 于是送葬的客人都学了一声驴叫。

三十六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床曰:" 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 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 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孙子荆(孙楚)恃才傲物,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独敬重王武子(王济)。王武子去世后,名士们都来吊唁。孙子荆后到,抚尸痛哭,客人们也受感染跟着流泪。孙子荆哭罢,对着灵床说:" 你一直喜欢我学驴叫,今天我学给你听。" 他叫的声音和真的一样,客人们都笑了。孙子荆抬起头来说道:" 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这样的人死了!"

三十七昭君出塞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汉元帝后宫里的宫女太多了,就让画师给她们画像,想要召谁,就打开画像挑选。其中相貌平平的人,都向画师行贿,以便把自己画得美一些。王昭君姿容美丽,但她从不随便求助于画师,所以画师就丑化她的相貌。后来匈奴来求和,向汉元帝求美女通婚,元帝决定让昭君去。召来之后,元帝就舍不得她了,可是名单已经确定,不想中途变卦,于是就让她去了。

三十八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伶曰:" 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 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喝醉了,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都倒了,把喝酒的用具也全砸了,哭着劝阻刘伶道:" 你喝酒太过分了,这不是养生的办法,应该戒掉!"

刘伶说:" 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了,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自己再发誓戒酒,这样才行。你去准备酒肉吧。" 妻子说:" 遵命。" 于是就把酒肉供奉在神像前,让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下祷告道:" 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斛,五斗除病。夫人之言,万不可听!" 说罢就拿起酒肉吃喝起来,晃晃悠悠又醉了。

三十九何所见而去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曰:"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士季(钟会)非常聪明,擅长玄理,早先他并不认识嵇康,后来钟会邀请当时的名流,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大柳树下打铁,向子期(向秀)帮他拉风箱。见钟会来了,嵇康依旧挥锤打铁,旁若无人,很长时间也不和钟会说话。钟会起身离去时,嵇康说:"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说:"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四十曹丕杀弟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 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魏文帝(曹丕)嫉恨弟弟任城王曹彰的骁勇强壮。他趁着在卞太后屋里一块儿下围棋吃枣的机会,把毒放在枣蒂里。他自己挑没有毒的吃,任城王不知道,就有毒没毒的都一起吃了。中毒后,卞太后找水救他。魏文帝预先就让手下把瓶子瓦罐都砸了,太后光着脚跑到井边,却没法打水。不久,任城王就死了。随后魏文帝又要加害东阿王曹植,卞太后对他说:" 你已经杀了我的曹彰,不要再杀我的曹植了。"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9.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皆成巨堑。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集)

文言文朗读停顿资料汇集 1.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涉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关于读,过去认为很难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现在在还没有条件推广口试的时候,读的这几项内容在近几年的笔试中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这方面的考试有加大的趋向。在笔者收集的这50多份中考试卷中,有1/6 的试卷都有这方面的考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这方面的内容占1/5,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等,一般从句子结构与语意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句子结构来看,要掌握两点: (一)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等。如: 例一、(云南省2005年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再如: 例二、(济南2005年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闻之也久。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二)成分省略处要停顿。如:“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等。 二、从语意上看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如: 例三、(常德市2005年中考题).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蜀之鄙/有二僧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再如下例(2)就与这里的C句一样,(1)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 例四、(福州市2005年中考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二)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如“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是不要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因此,“无”与“论”要断开来。还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中,“虽”是虽然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也要断开来读。 (三)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词、连词与句中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如“夫/战,勇气也”,“乃/悟前狼假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等。 (四)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例五、(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六、(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 『方法1』读文段,通文意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对点练] 1.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解析:①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知道这段文字写的是“镇西将军初识袁虎的原因及过程”。②根据大体内容,划分层次。以“尝闻,叹美不能已”句为界,之前是写“袁虎咏诗引镇西”,之后是“镇西讯问见袁虎”。从学过的“学不可以已”也可以推知,“不能已”后一般应停顿一下。③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如人名前后可以停顿,“谢镇西经船行”之前可停顿;有些代词前后可停顿,如“其夜”“所诵”前后;有些实词前后可停顿,如“又其所未”“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等。④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如“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因为袁虎诗咏诵得好,受到谢镇西的邀请,因此,“相要”的“要”推断为通假字,这样,与后文的“大相赏得”才能形成因果关系。故可断为“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参考译文: 袁虎年轻时家里很穷,曾经受雇替人运送租粮。这时,镇西将军谢尚坐船出游,那一夜风清月明,忽然听见江边商船上有人吟诗,很有情味;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自己过去未曾听过的,不禁赞叹不绝。随即派人去打听底细,原来是袁虎在吟咏他自己所作的《咏史诗》。因此便邀请袁虎过来,对他非常赞赏,彼此十分投合。 『方法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特别是人名)。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文言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 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 1、子罕弗受玉(《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弈秋诲弈(《孟子·告子上》)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黔驴技穷(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inyin)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inyin)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全面)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一、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方法指津 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 ..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 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 ..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 ..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 ....可以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练习及答案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句大意。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初中文言文如何断句

文言文如何断句 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二、断句的方法: 基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定文体。 1、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 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示例一: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 老师支招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1、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 常用名词和代词: 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 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 予、尔、汝(女) 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 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 (指导:找出句中几个名词、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王恭从会稽还/ 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 例:1、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老师支招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常用虚词: 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奚、焉、孰等词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少顷”“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 我来试试:学生练 例: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教师指导:找出虚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 例:曰/ 我本谓卿多/ 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老师支招三: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 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我来试试:学生练习版 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教师指导:找到人物对话的标志,可以断句) 示例四: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2、陈胜者/阳城人也 阴影部分的字是什么词:“如……何”是反问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式老师支招四:看语法,找句式,定句读。 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 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我鸭也/杀而食之/ 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买鸭捉兔》 (教师指导:找出语气词、代词、反问句式即可) 示例五:学生齐读 1、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思考:以上句子都有什么共同之处?答:运用了修辞。分别运用哪种修辞?答:1、顶针、2、对偶、3、排比) 老师支招五:明修辞,定句读。 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文言文断句步骤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2014年的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湖南卷、广东卷),二是直接给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如:2014年的湖北卷、北京卷、浙江卷、重庆卷、四川卷)。 下面我们为考生提供几种常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以期对考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的提高,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一通文意,语感断句,由易到难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抓标志,沿波讨源,当断则断 (一)虚词标志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常常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在它们后面一般要断开。 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应用体验】 1.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完整word版)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 一、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并将其译成现代汉语。 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 (译文)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译文)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译文)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译文) 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译文) 7.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 8.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译文) 9.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译文) 10.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 1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 12.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译文) 13.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文) 14.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liě)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y uān)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zhé)腹而死可悲也夫 (译文) 1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6.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

文言文断句口诀

文言文断句口诀 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 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当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反复钻研,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当然,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文言文断句练习50句

文言文断句练习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 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附答案的

文言文小故事断句练习100句附答案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集)教学提纲

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 句(集)

文言文朗读停顿资料汇集 1.中考文言文怎样停顿和断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只有读才能读懂,读涉及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关于读,过去认为很难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现在在还没有条件推广口试的时候,读的这几项内容在近几年的笔试中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这方面的考试有加大的趋向。在笔者收集的这50多份中考试卷中,有1/6 的试卷都有这方面的考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这方面的内容占1/5,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等,一般从句子结构与语意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句子结构来看,要掌握两点: (一)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等。如: 例一、(云南省2005年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 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再如: 例二、(济南2005年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闻之也久。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二)成分省略处要停顿。如:“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等。 二、从语意上看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如: 例三、(常德市2005年中考题).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再如下例(2)就与这里的C句一样,(1)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 例四、(福州市2005年中考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二)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如“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是不要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因此,“无”与“论”要断开来。还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中,“虽”是虽然的意思,“然”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也要断开来读。 (三)承接上文的句首助词、连词与句中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如“夫/战,勇气也”,“乃/悟前狼假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等。 (四)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例五、(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 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练习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 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练习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练习4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练习5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练习6、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练习7 8、依对称,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

文言文断句六法

文言文断句六法 (甘肃省康县一中吕永海邮编:746500 ) 早期的文言文一般是不断句的,读书时要全靠自己断句。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这就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如果能做到断句没有错误,也就证明对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这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察“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由此看来,我们要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一要注重积累词义、语法、音韵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二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具体点说,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 1。借助虚词断句法。古人遣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 词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标点的作用。留心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参考。例如常见的句首虚词有:夫、盖、其、唯、盍、凡、窃、敬、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常见的句末语助词有:者、也、矣、乎、哉、焉、耶、耳(尔)、欤(与)、兮、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另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以、于、为、则、而”等虚词,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我们还可凭借虚词的作用,来判断句子的标点。如“乎”“欤”一般表示感叹,兼有叹号的作用;“……者……也”句,“者”表停顿,用逗号;“也”表判断语气,用句号。例如:“于是 ..余有叹焉.∕古人之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2。借助对话、引文断句法。文言文中的“曰”“云”“言”等,是表示人物的对话和引文的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全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分别是谁,明辨句读。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参考句式断句法。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判断句式(“……者……也”)、被动句式(“见”“……见……于”“为……所”)、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介词结构后置句(如“急于星火”)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另外,对“有所”“无所”“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注意不要把它们拆散, 也可减少断句的失误。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 ..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论语》)(固定格式:“不亦……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