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石著录总览

金石著录总览

金石著录总览
金石著录总览

您的位置:首页〉碑帖著录〉金石著录总览

金石著录总览

《西清古鉴》四十卷乾隆十四年,梁诗正等奉敕编

《西清续鉴甲编》二十卷,附录一卷乾隆五十八年敕编

《校正淳化阁帖释文》十卷乾隆三十四年,金简奉敕编

《积古斋藏器目》一卷阮元撰

《清仪阁藏器目一卷张廷济撰

《竹崦盦藏器目》一卷赵魏撰

《嘉廕簃藏器目》一卷刘喜海撰

《平安馆藏器目》一卷叶志诜撰

《双虞壶馆藏器目》一卷吴式芬撰

《怀米山房藏器目》一卷曹载奎撰

《簠斋藏器目》一卷陈介祺撰

《木庵藏器目》一卷程振甲撰

《梅花草盦藏器目》一卷丁彦忠撰

《选青阁藏器目》一卷王锡棨撰

《爱吾鼎斋藏器目》一卷李璋煜撰

《石泉书屋藏器目》一卷李佐贤撰

《两罍轩藏器目》一卷吴云撰

《?斋藏器目》一卷吴大澂撰

《天壤阁藏器目》一卷王懿荣撰

《?斋集古录二》十六卷吴大澂撰

《恆轩吉金录》不分卷吴大澂撰

《度量权衡实验说》不分卷吴大澂撰

《匋斋吉金录》八卷,续二卷端方撰

《焦山鼎铭考》一卷翁方纲撰

《周无专鼎铭考》一卷罗士琳撰

《齐侯罍铭通释》二卷陈庆镛撰

《盘亭小录》一卷刘铭传撰

《京畿金石考》二卷孙星衍撰

《畿辅金石记残稿》不分卷沈涛撰

《畿辅碑目》二卷樊彬撰

《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沈涛撰

《赵州石刻录》一卷陈锺祥撰

《江宁金石记》八卷严观撰

《待访录》二卷严观撰

《江左石刻文编》四卷韩崇撰

《江宁金石待访录》四卷孙彤撰

《吴郡金石目》一卷程祖庆撰

《吴中金石记》一卷顾沅撰

《徐州金石记》一卷方骏谟撰

《崇川金石志》一卷冯云鹏撰

《安徽金石略》十卷赵绍祖撰

《泾川金石记》一卷赵绍祖撰

《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毕沅、阮元同撰《山左访碑录》十三卷法伟堂撰

《山左碑目》四卷段赤苓撰

《山左南北朝石刻存目》一卷尹彭寿撰《至圣林庙碑》六卷孔昭薰撰

《孔林汉碑考》一卷顾仲清撰

《济州金石志》八卷徐宗幹撰

《济州学碑释文》一卷张弨撰

《济南金石记》四卷冯云鹓撰

《历城金石考》二卷周永年撰

《诸城金石略》二卷李文藻撰

《益都金石记》四卷段赤苓撰

《山右金石志》一卷夏宝晋撰

《山右金石记》八卷杨笃撰

《山右石刻丛编四》十卷胡聘之撰

《中州金石记》五卷毕沅撰

《中州金石考》八卷黄叔璥撰

《中州金石目》四卷,补遗一卷姚晏撰《中州金石目录》八卷杨铎撰

《安阳金石录》十三卷武亿、赵希璜同撰《河阳金石记》三卷冯敏昌撰

《河内金石记》二卷,

补遗一卷方履籛撰《嵩洛访碑日记》一卷黄易撰

《嵩阳石刻集记》二卷叶封撰

《登封县金石志》一卷洪亮吉撰

《偃师金石记》四卷武亿撰

《偃师金石遗文补录》二卷武亿撰

《郏县金石志》一卷武亿撰

《宝丰金石志》五卷武亿撰

《鲁山金石志》三卷武亿撰

《孟县金石志》三卷冯敏昌撰

《濬县金石录》二卷熊象阶撰

《关中金石记》八卷毕沅撰

《雍州金石记》十卷硃枫撰

《关中金石附记》一卷蔡汝霖撰

《陕西得碑目》二卷刘喜海撰

《长安获古编》二卷,补遗一卷刘喜海撰《关中金石文字存佚考》十二卷毛凤枝撰《唐昭陵石迹考》五卷林侗撰

《昭陵六骏赞辨》一卷张弨撰

《昭陵碑考》十三卷孙三锡撰

《扶风金石录》二卷张员撰

《郿县金石遗文录》二卷张员撰

《兴平金石志》一卷张员撰

《宝鸡县金石志》一卷邓梦琴撰

《武林金石刻记》十卷倪涛撰

《武林金石记残稿》不分卷丁敬撰

《两浙金石志》十八卷,补遗一卷阮元撰《吴兴金石志》十六卷陆心源撰

《墨妙亭碑目》二卷张鉴撰

《越中金石记》十二卷杜春生撰

《东瓯金石录》十二卷戴咸弼撰

《台州金石录》十三卷黄瑞撰

《阙访》二卷黄瑞撰

《括苍金石志》十二卷,续四卷李遇孙撰《括苍金石志补遗〉四卷邹柏森撰

《湖北金石存佚考》二十二卷陈诗撰《湖北金石诗》二卷严观撰

《永州金石略》一卷宗稷辰撰

《三巴★H1古志〉不分卷刘喜海撰

《蜀碑补记》十卷李调元撰

《粤东金石略》十八卷阮元撰

《高要金石略》四卷彭泰来撰

《粤西金石略》十五卷谢启昆撰

《粤西得碑记》一卷杨翰撰

《滇南古金石录》一卷阮福撰

《和林金石录》一卷李文田撰

《高丽碑全文》八卷叶志诜撰

《海东金石苑》四卷刘喜海撰

《海东金石考存》一卷刘喜海撰

《日本金石志》二卷傅云龙撰

《两汉金石记二》十二卷翁方纲撰

《隋唐石刻拾遗》二卷黄本骥撰

《南汉金石志》二卷吴兰修撰

《元刻偶存》一卷陆增祥撰

《元碑存目》一卷黄本骥撰

《寰宇访碑录》十二卷孙星衍、邢澍同撰《访碑续录》一卷严可均撰

《访碑后录》三卷黄本骥撰

《补寰宇访碑录》五卷赵之谦撰

《攟古录》二十卷吴式芬撰

《天一阁碑目》一卷钱大昕撰

《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八卷钱大昕撰

《小蓬莱阁金石目》一卷黄易撰

《平安馆碑目》八卷叶志诜撰

《玉雨堂碑目》四册韩泰华撰

《式训堂碑目》三卷章寿康撰

《求古录》一卷顾炎武撰

《金石文字记》六卷顾炎武撰

《来斋金石考》三卷林侗撰

《观妙斋金石文考略

》十六卷李光暎撰

《金石续录》四卷刘青藜撰

《金石经眼录》一卷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

《金石录补》二十七卷,续七卷叶奕苞撰

《金石小笺》一卷叶奕苞撰

《金薤琳琅补遗》一卷宋振誉撰

《平津馆读碑记》八卷,续记一卷,再续一卷,三续二卷洪颐煊撰《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二十五卷钱大昕撰

《金石三跋》十卷武亿撰

《金石文字续跋》十四卷武亿撰

《古泉山馆金石文跋》不分卷瞿中溶撰

《铁桥金石跋》四卷严可均撰

《古墨斋金石文跋》六卷赵绍祖撰

《宝铁斋金石跋尾》三卷韩崇撰

《石经阁金石跋文》一卷冯登府撰

《攀古小庐古器物铭释文》不分卷许瀚撰

《碑跋》不分卷许瀚撰

《清仪阁题跋》一卷张廷济撰

《枕经堂金石题跋》三卷方朔撰

《求是斋金石跋尾》四卷丁绍基撰

《宜禄堂金石记》六卷硃士端撰

《簠斋金石文字考释》一卷,笔记一卷陈介祺撰

《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一卷硃绪曾撰

《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十八卷汪鋆撰

《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王昶撰

《金石萃编补目》三卷黄本骥撰

《金石续编》二十一卷,目一卷陆耀遹撰

《金石萃编补略》二卷王言撰

《金石萃编补正》四卷方履籛撰

《八琼室金石补正》一百三十卷陆增祥撰

《匋斋藏石记四》十四卷端方撰

《金石表》一卷曹溶撰《金石存》十六卷吴玉搢撰《金石索》十二卷冯云鹏、冯云鹓撰

《金石品》二卷,《金石存》十五卷李调元撰

《金石契》四卷张燕昌撰

《金石屑》四卷鲍昌熙撰

《金石摘》十卷陈善墀撰

《香南精舍金石契》二卷觉罗崇恩撰

《金石遗文录》十卷陈奕禧撰

《金石文释》六卷吴颖芳撰

《古志石华三》十卷黄本骥撰

《金石文钞》八卷赵绍祖撰

《碑录》二卷硃文藻撰

《绩语堂碑录》不分卷魏锡曾撰

《金石图》二卷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

《求古精舍金石图》四卷陈经撰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不分卷黄易撰

《古均阁宝刻录》一卷许梿撰

《平安馆金石文字》不分卷叶名沣撰

《随轩金石文字八种》无卷数徐渭仁撰

《二铭草堂金石聚》十六卷张得容撰

《淇泉摹古录》一卷赵希璜撰

《汉碑篆额》不分卷何澂撰

《红崖碑释文》一卷邹汉勋撰

《汉武梁祠画象考证》二卷沈梧撰

《汉射阳石门画象汇考》一卷张宝德撰

《华山碑考》四卷阮元撰

《石门碑醳》一卷王森文撰

《郙阁铭考》一卷王森文撰

《天发神谶碑释文》一卷周在浚撰

《国山碑考》一卷吴骞撰

《汉魏碑刻记存》一卷谢道承撰

《北魏郑文公碑考》一卷诸可宝撰

《龙门造象释文》一

卷陆继煇撰

《瘗鹤铭辨》一卷张弨撰

《瘗鹤铭考》一卷汪士鋐撰

《瘗鹤铭考》一卷吴东发撰

《瘗鹤铭考补》一卷翁方纲撰

《山樵书外纪》一卷张开福撰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二十六卷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三卷,附录一卷赵钺、劳格同撰《楚州石柱考》一卷范以煦撰

《邠州石室录》三卷叶昌炽撰

《石鱼文字所见录》一卷姚觐元撰

《九曜石刻录》一卷周中孚撰

《苍玉洞题名石刻》一卷刘喜海撰

《翠微亭题名考》一卷释达受撰

《龙兴寺经幢题跋》一卷罗矩撰

《金天德钟款识》一卷丁晏撰

《铁券铜塔考》三卷钱泳撰

《岳庙彝器铭》一卷不著撰人氏名

《分隶偶存》二卷万经撰

《碑文摘奇》一卷梁廷枬撰

《碑别字》五卷罗振鋆撰

《金石要例》一卷黄宗羲撰

《碑版广例》十卷王芑孙撰

《志铭广例》二卷梁玉绳撰

《金石例补》二卷郭麟撰

《金石综例》四卷冯登府撰

《金石订例》四卷鲍振方撰

《金石称例》五卷,续一卷梁廷枬撰

《汉石例》六卷刘宝楠撰

《汉魏六朝墓铭纂例》四卷吴镐撰

《唐人志墓例》一卷徐朝弼撰

《金石学录》四卷李富孙撰

《金石学录补》四卷陆心源撰

《金石札记》四卷,袪伪一卷陆增祥撰

《语石》六卷叶昌炽撰

《閒者轩帖考》一卷孙承泽撰

《淳化祕阁法帖考正》十二卷王澍撰

《淳化阁帖考证》十卷吴有兰撰

《淳化阁跋》一卷沈兰先撰

《淳化阁帖源流考》一卷周行仁撰

《法帖释文》十卷徐朝弼撰

《南村帖考》四卷程文荣撰

《鸣野山房帖目》四卷沈复粲撰

《禊帖综闻》一卷胡世安撰

《苏米斋兰亭考》八卷翁方纲撰

《定武兰亭考》一卷王灝撰

《凤墅残帖释文》二卷钱大昕撰

《惜抱轩法帖题跋》三卷姚鼐撰

《苏米斋题跋》二卷翁方纲撰

《竹云题跋》四卷王澍撰

《铁函斋书跋》六卷杨宾撰

《芳坚馆题跋》四卷郭尚先撰

《钱录》十六卷乾隆十六年敕撰

《泉神志》七卷李世熊撰

《泉志校误》四卷金嘉采撰

《钱志新编二》十卷张崇懿撰

《琴趣轩泉谱》一卷黄灼撰

《广钱谱》一卷张延世撰

《历代古钱目》一卷硃炜撰

《泉布统志》九卷孟麟撰

《选青小笺》十卷许原恺撰

《虞夏赎金释文》一卷刘师陆撰

《古今待问录》六卷硃枫撰

《吉金所见录》十六卷初尚龄撰

《古今钱略三》十四卷倪模撰

《货布文字考》四卷马昂撰

《泉宝所见录》十六卷沈巍皆撰

《历代锺官图经》八卷陈莱孝撰

《吉金志存》四卷李光廷撰

《癖谈》六卷,附录四卷蔡云撰

《运甓轩钱谱四》十卷吕佺孙撰

《癖泉臆说》六卷

高焕撰

《古泉丛话》三卷戴熙撰

《藏泉记》一卷戴熙撰

《观古阁泉说》一卷,丛稿二卷,续稿一卷,三编二卷鲍康撰《论泉绝句》二卷刘喜海撰

《古泉汇六》十卷,续十四卷,补遗二卷李佐贤撰

《齐鲁古印攗》四卷,续一卷高庆龄撰

《集古官印考证》七卷瞿中溶撰

《两罍轩印考漫存》九卷吴云撰

《秦汉瓦当文字》二卷,续一卷程敦撰

《浙江砖录》不分卷冯登府撰

《百砖考》一卷吕佺孙撰

《千甓亭砖录》六卷,续四卷陆心源撰

《古 专图释二》十卷陆心源撰

《匋斋藏 专记》二卷端方撰

《秋景庵主印谱》四卷黄易撰

《龙泓山人印谱八卷丁敬撰

《讱(艹弇)集古印存》三十二卷汪启淑撰

《求是斋印谱》四卷陈豫锺撰

《吴让之印存》二卷吴廷飏撰

《杨聋石印存》二卷杨澥撰

《选集汉印分韵》二卷,续二卷袁日省撰《杨啸村印集》二卷杨大受撰

《胡鼻山人印集》二卷胡震撰

《观自得斋印集》十六卷徐子静撰

《秦汉印选》六卷石潜撰

《二金蜨堂印谱》四卷赵之谦撰

《封泥考略》十卷吴式芬、陈介祺同撰《宋不著撰人宝刻类编》八卷乾隆时敕辑《宋欧阳棐集古录目》五卷黄本骥辑

版权所有:黑老虎工作室

碑刻研究

古代碑刻概览 ——从媒介的角度 黄子祺201111082025 内容概要: 关键词: 碑刻是我国古代地位特殊的一类图文载体,它凭借其难以比拟的时间上的永久性,不仅在历朝历代纪事表功、祭祀丧葬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在竹简、锦帛等与之同时代的媒介已经逐渐突出历史舞台的今天,碑刻这一从未占据主流的古老媒介形式仍然在一些重要场合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种现象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碑刻作为一种媒介的不可替代性。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碑碣刻石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内容研究,对“碑”这一载体本身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一空白进行一点补充。意即不局限于研究碑刻的文本,而从媒介史的角度对其概况与演变进行简单梳理,并借助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分析作为媒介的碑刻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对其内容的反作用以及对其地位的影响。 一、碑刻概况 (一)碑刻的定义 任何研究都是对特定对象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清晰的定义,那么对该存在的起源与发展、特征与功用方面的讨论也将无从展开,碑刻研究也是如此。究竟什么是碑?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答案,对于绘有画作的石头、摩崖、不规则刻石等是否属于碑的范畴也存在见仁见智的意见。在这里我们首先梳理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碑”,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碑,竖石也”,段玉裁的注文就此补充说“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辞源》的解释也与此类似,其“石刻”条区中“碑”的说法是“长方形立石”,由此可见古代对这一概念大多采取了从形制上加以定义的方式;而《新华字典》(第十版)将其解释为“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这一释义则更多的是从内容和功用的角度出发的。“碣”是与之类似的概念,《新华字典》解释为“圆顶的石碑”、在《辞源》中则为“刻字的圆首、上小下大的石头”,由此可见碣是碑的一类。“摩崖”是又一经常与之相提并论的事物,指“在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由此,可以作这样的总结,学术视野中,狭义的碑是“刻有文字的、经过精心磨制加工、有一定规格尺寸的长方形立石”,广义的碑是刻以文字的石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叶昌炽《语石》)。 如前文所言,本文试图从媒介的角度对碑刻进行研究,因此,恰切的定义应最大限度的将对象与其它媒介区分开来,以便讨论它独有的属性及其影响。基于这一出发点,笔者试图这样定义本文中所要使用的“碑”的范畴:就材质而言,它应当是石头(或其他具有坚固性、耐久性的材质,如金属);就手法而言,采用雕刻的方式表现内容;就功能而言,被用于表达、传承某种特定的信息和意义(这种定义包括了“无字碑”等特殊的碑刻),至于其形状、大小、位置等次要方面不影响到作为媒介的碑刻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此不作为定义的一部分。(二)碑刻起源

崇左市古代碑刻资料

崇左市古代碑刻资料 序号名称年代作者出处保存情况(亡逸、原碑保存、有拓片存世、仅存文 字等) 一、崇左市区 1 太平府儒(学记)明邱濬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2 钟楼记明邓炳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3 胡公祠堂记明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4 平定安南碑明罗钦顺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5 归化图记略明田汝成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6 太平府重修学宫记明黎澄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7 重修建左州各处公署 祠庙记明邓体静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8 太平府题名记明邓洪震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9 南关……记明徐师臯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0 修筑关城记明吴辅国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1 重修太平府胡公祠堂 记明张瀚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2 重修城隍记明麦琛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3 城隍庙碑记明黎淳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4 翁公祠堂记明江一桂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5 九府学田记明杨芳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6 太平府学田记明蔡迎恩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7 郭公祀田记明蔡迎恩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8 太平府尊经阁记明钟继英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9 修伏波庙记明王之楮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0 左州牧题名碑记明高珍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1 重修太平府城碑记明龙文光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2 重修太平府署碑记清马正午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3 太平府远景楼记清高不矜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4 东西轩记清高不矜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5 重修南门渡头碑记清黄良骥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6 南坡书院记清陆祚蕃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7 书院请祀解先生记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8 太平郡守黄公去思碑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9 风门岭石桥记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0 永济桥碑记清周涌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1 博感洞记清李铨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2 重修左州学宫序清李铨康熙《左州志》下卷《艺文》此篇或非碑刻文 字 33 左州碑记明黄层识《崇左县志?附录》,广西人民社, 1994 原注:此碑今存 左州小学校园 内。

古代纹样

一、忍冬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 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二、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 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 唐代故名唐草纹。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 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 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 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见图[唐代壁画中的唐草纹图案])。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 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 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现在,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 三、缠枝纹 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 要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编织、刺绣、玉器、年画、 剪纸、碑刻等,甚至连糕饼木范都离不开缠枝纹。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例如金银花,又称“忍冬”,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再例如凌霄,宋代杨绘《凌霄花》诗云:“直绕枝干凌霄去。” 对于该花的勇于攀登,凌云直上的品质,清人李笠翁评说道:“滕花之可敬者, 莫若凌霄。”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物。缠枝纹 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构思可见于战国时期,当时在漆器的表现装饰纹样中,有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它虽然表现的是“云气”,但它反复、交 替与穿插的艺术手法,事实上已具备了缠枝纹的基本特征。到了汉代,缠枝纹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软件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软件《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的内容由十几位石刻文献研究专家潜心数年,精心编选而成,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结合书籍本身之宏富内容,并利用 多年积累的电子典籍制作之高新技术,又推出一款数字化典籍精品——《中国历 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 强大的全文检索系统、高质量的数据保证、多语言平台支持、精致的用户 界面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中的文献资料经过全文数字化,文献内容字字可查、句句可检,读者可利用全文检索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 信息量。系统提供中日、简繁、异体汉字关联查询,打破了时空、地域的汉字使

用习惯,增强了知识检索的全面性。软件提供了逻辑检索及字、词间距检索。同 时读者也可以不输入任何检索文字实现按朝代浏览碑文。此外系统还提供联机字 典、文字代码页与原书图像页关联、复制打印、添加注释、纪年换算、八卦查询 以及手写输入等功能。《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已经使该书成为读 第 1 页共 2 页 者研究史料、撰写论文的现代化工具。 数据处理生产线使用我公司自主研发工具产品 -『数码翰林』,利用OCR自动识别技术,结合联机校对软件及专家级的疑难字甄别过程,实现高效率的全文数字化工作,确保文字的高质量输出。 无论读者使用何种语言的Windows操作平台,均可无障碍地运行该软件,使《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电子版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 软件提供精致仿古的用户界面,使读者在检索浏览的同时获得精品般的视觉感受。 由于历史原因,石刻文献大多分别散见于数以万计的文献之中,给研究者带来利用上的极大不便。原书编者查阅了现存的千余种的金石志书(包括地方志中 的金石志),经过认真对比去重,从中精心辑录出一万五千余篇石刻文献,并附 有历代金石学家撰写的考释文字,总计1150万字。所有碑文按朝代排序,利于

山东古代石刻简介

山东古代石刻简介 山东古代石刻文物十分丰富。这些古代石刻艺术品无不透露出丰厚的齐鲁文化的底蕴。不仅对于山东地区古代文字、书法、绘画、雕塑、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山东古代石刻文物历史悠久,上溯先秦,下至明清,遍布齐鲁各地,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种类区分看,山东地区现存秦汉碑刻60多种,秦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历经劫难,保存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汉代碑刻既有雍容华贵的庙堂艺术极品,也有率意纯真的民间书体。汉代画像石中,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石祠早已蜚声海内外,建国后又发掘了沂南北寨、安丘董家庄等大型画像石墓。北朝佛教摩崖刻经,雄逸高古,气势宏伟,后世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云峰刻石或鸿篇巨制,庄严肃穆;或信手挥洒,轻松活泼。以青州龙兴寺为代表的佛教造像以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引起世人瞩目。历代墓志亦不乏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山东古代石刻前后延续达2200多年。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基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石刻所记事件,大都能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或补史之缺,而且都与山东古代社会的兴衰变迁有关。从其艺术构思看,有的点题意境,有的借景寓情,可谓意境契合,构思巧妙;从艺术风格看,有的顺石势而飞舞,有的随山势而奔腾,有的洒脱飘逸,有的端庄严肃,真可谓百花齐放,洋洋大观。从雕刻技法探究,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构图方式灵活;就其书体而论,真、草、隶、篆,各体具备,欧、柳、颜、赵,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部生动的书法艺术发展史。可以这样讲,山东的古代石刻以其雄气而霸天下,以其奇美而惊世界,堪称“气魄、宏伟、深沉”。 最古老的文字石刻 碑是我国历史上珍贵的礼俗文化产物,它自秦汉出现后,绵延使用两千多年。作为一种文字载体,它所蕴含的大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礼制、地理等方面的信息,历来为史学家们探史、证史的第一手资料。依据内容,碑可以分为神道碑、功德碑、记事碑、典籍碑、造像碑、题名碑、宗教碑、地图碑、书画碑等,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山东是秦汉碑刻遗存最多的地区,其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故有全国汉碑半山东之说。包括早年出土的30多种,新近出土的30多种,见于著录、原件已佚的60多种。这一碑一石都是历史的醒目标记。 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的秦二世刻石,堪称稀世珍宝。始皇刻石早已不存,仅存二世刻石残石,它被称作年代最久、价值最高的文字石刻。此石珍贵,不仅它系秦二世胡亥诏书,而且是丞相李斯篆书并镌刻而成。原立于泰山顶玉女池秦始皇刻石之旁,后移至岱庙东御座内。刻石原文222字,现仅存十字。秦刻石是秦始皇“书同文”后使用的秦篆的标准字体。又因为它是为皇帝记功而书,且由皇帝视临目睹,书法水平也要特别高超,刻石代表了秦篆的最高水平。秦二世刻石也因此被称为小篆之祖师。

]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资料综述

[莎日娜]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资料综述 发布日期:2008-01-15 作者:莎日娜 [摘要]诸多蒙古学金石碑刻收集、整理、考释和译文研究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文物考古对蒙古学金石碑刻的不断发现,不仅足以弥补古代文献典籍对蒙古族历史风云和社会概貌记载之不足,而且其可资利用的史料价值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世界蒙古学研究的基础史料之一。部分有关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书目,是海内外蒙古学研究者开发利用金石碑刻研究资料不可或缺的检索工具。 一、蒙古学金石碑刻收集、整理、考释及其译文研究的基本概况 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其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篆刻艺术,而且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金石碑刻无疑对蒙古学研究及史学考证弥足珍贵。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对金石碑刻及其史料的挖掘和研究意识不断增强,并把金石碑刻的收集、整理作为当今蒙古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中外学者对蒙文以及蒙古学的汉文和其它文种碑铭研究进行收集整理方面的重大发现,以及诸多金石碑刻研究成果及文物考古的不断涌现,已为蒙古学研究及史实考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蒙古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产生了及其重要的意义。 1、对碑文实物的研究整理 蔡美彪发表于1996年的“八思巴字蒙文碑石译存”一文,以其在1958年春赴河北昌黎县参观,途经道者山云峰寺址处发现的一通元代蒙汉文圣旨碑的残存为依据,并以对此碑石译存进行的探考记录为主,介绍了昌黎云峰寺残碑存遗录有汉字刻石残文、八思巴字蒙文残存、八思巴字蒙文音义的详细情况,并通过与衮州蒙古文墓碑译释,即北京大学藏山东衮州元代八思巴字碑拓一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和阐述,认为:“元人文集中录存蒙古官员碑铭屡见不鲜,以八思巴字书写的蒙文碑记为此前所未见”。指出“此碑记虽然文字不多,实为罕见的遗存”[1]。从而为八思巴字蒙文石碑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另在其1979年发表的“元代道观八思巴字刻石集释”一文中,从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277-1283)、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313-1318)、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314)、彰德善应储祥宫碑(1314)、邹县绎山仙人宫碑(1335)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碑刻存址、碑款、收藏、留存情况。并通过对碑文进行转写旁译、旁释、诠释、汉语直译等,论述了碑文中有关

防城港市古代碑刻资料

防城港市古代碑刻资料 序号名称时代作者出处保存情况(亡逸、原碑保存、有拓片存世、仅存文字等) 一、防城港市区 1 筑防城堡记万历三十五年梁调元道光《钦州志》卷十二《艺 文志》;道光《廉州府志》 卷二十四《艺文二》 2 大清国钦州界碑光绪十六年李受彤新华网、广西博物馆网站共25块,分布在防城 区。2010年8月,除 了位于东兴市边界的 两块界碑被当成文物 原地保护不动之外, 其余的旧界碑全部挖 掘,择地保存,其中 13号、15号界碑分别 被中国博物馆、广西 博物馆保存。 二、上思县 1 上思迁建州治记明彭金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 2 重修上思州城记嘉靖丙辰年吴元璧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3 上思州儒学记明郭应聘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 4 上思州儒学记明刘珍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5 上思州题名记明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6 上思州重修儒学 记万历丁巳年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7 上思州重修钟楼 记明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8 重修城隍庙记万历乙卯年侯世屏民国四年《上思县志》卷 六《艺文》 9 上思州设义学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民国四年《上 思县志》卷六《艺文》10 重修上思州城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 11 上思州重修城隍 庙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 12 上思州坛壝(音 委)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民国四年《上 思县志》卷六《艺文》 13 上思州新建义学 记清蒋日棠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二《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14 上思州新建养济 院碑记清蒋日棠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二《艺文志》 三、东兴市 1 大清国钦州界碑光绪十六年李受彤新华网、广西博物馆网站共8块,第一块号称 大清国第一界碑,立 于东兴市竹山村、北 仑河口。2010年8月, 除了位于东兴市边界 的两块界碑被当成文 物原地保护不动之 外,其余的旧界碑全 部挖掘,择地保存, 其中13号、15号界 碑分别被中国博物 馆、广西博物馆保存。

灵岩寺碑刻简录

灵岩寺碑刻简录 发表时间:2019-08-30T10:59:42.3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作者:艾文馨 [导读] 灵岩寺,建于东晋,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寺中现存众多文人骚客留下的咏叹灵岩的诗偈碑文等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灵岩寺的一次实地考察后,然后对寺内众多碑刻塔铭遗迹以朝代为划分进行整理,计数,并对部分清晰可考的碑文塔铭进行说明及研究。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353) 摘要:灵岩寺,建于东晋,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寺中现存众多文人骚客留下的咏叹灵岩的诗偈碑文等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灵岩寺的一次实地考察后,然后对寺内众多碑刻塔铭遗迹以朝代为划分进行整理,计数,并对部分清晰可考的碑文塔铭进行说明及研究。 关键词:灵岩寺;碑刻;塔铭;记录 灵岩寺现存殿阁、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寺内有各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经不完全统计约有500余宗(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及浮雕造像、经文,北宋蔡卞《圆通经》碑及金、元、明、清各代的铭记题刻等。其中有众多碑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经统计灵岩寺内各种碑刻、塔铭、题记共约500余件,按碑刻时间来看,最早的碑刻时间为唐代垂拱四年,唐之前没有发现可考碑刻,唐、后晋、宋、金、元、明、清各有碑刻数量不等,另有为数众多的碑刻塔铭无朝代落款,时间不可考,或有一碑含多个朝代落款的现象。现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整理如下: 1、唐代 寺内所收唐代时期碑刻不多,共三件。其中《唐垂拱造塔记碑》是寺内所藏时间最早的碑刻,《灵岩寺頌碑》更是书法家李邕所作,十分著名。 《唐垂拱造塔记碑》此碑刻于唐垂拱四年(688年),垂拱是武则天的年号,是灵岩寺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现立于天王殿东侧。 《灵岩寺頌碑》由唐代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丹,立石于天宝元年(742)十一月,行书,后附何绍基题跋。此碑现存灵岩寺天王殿西侧鲁班洞内西侧墙壁上。此碑既有对灵岩风光的描写,又有对高僧事迹的称颂。体现了李邕行书书法笔力遒劲舒展、险峭爽朗的特点。 2、后晋 寺内所存后晋碑刻只有一宗,为《佛顶尊胜陁羅尼真言啓请序》,八面柱,有残缺。 3、宋代 寺内所存宋代碑刻塔铭共约16件,较为著名的有《题灵岩寺》、《圆通经碑刻》和《勑赐十方灵岩禅寺碑》。 《题灵岩寺》全文楷书。熙宁八年,苏辙在路经灵岩寺时曾作《题灵岩寺》诗一首,来描写灵岩寺景色及寺内的清幽,因苏辙当时名气不显,并未被世人知晓,三年后苏辙偶遇友人提及此诗,友人便命苏子重新墨书并刻石立碑,但此碑原刻不久就丢失了。靖康初年,当时的灵岩寺住持偶然得到了苏辙的墨本,于是重新摹勒上石,保存至今。 《圆通经碑刻》,行书,宋代书法家蔡卞手书,亦称《楞严经》刻石,共计碣石4块,正文为行书,题款为正书。此碑优美豪放,如龙蛇屈伸,仪态万方,恰好与石碣上面壁缝中盘根错节的“千岁檀”相衬,别具风姿。灵岩寺内能够保存有蔡卞手书的碑刻实属珍贵,有相当高的价值。 《勑赐十方灵岩禅寺碑》正书,此牒文为确定僧人行祥接替永义为灵岩寺主持一事,涉及到齐州、京东路转运司、开封府、左右街僧录司和中书省(宰相办公机构)等政府机构。碑阴人名为该事件的当事人,涉及官员、寺院的官职、官阶、封号达40种。碑側为后人访古之题刻。该碑有极强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教关系、十方制寺院的僧团关系、地方政府的税收制度、北宋时期的官阶制度等提供了实例。 4、金朝 寺内所存金代碑文约14件,其中碑刻《灵岩禅寺田园记》刻有古地图,十分珍贵。 《灵岩禅寺田园记》碑,图文碑,碑文为正书,在灵岩寺天王殿内,该图碑被收入《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是古地图中的珍品。碑阴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印刻菩萨像和田园图示,并刻文:“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本”。 5、元代 寺内所存元代碑刻塔铭共约四十多件,不足五十,且多为塔铭。 《大元国师法旨碑》此碑在灵岩寺天王殿东侧,刻于至正元年(1341)。额篆“大元国师法旨”,碑阳之上刻梵文,字如钩丝下垂。碑阳之下刻汉文,正书。碑文为汉藏文对照,是保护灵岩寺财产的规定。上半为藏文,文十二列,字如钩丝,下半为汉字,藏文和汉文同刻一碑,在内地是罕见的。上半部的藏文,法国学者沙畹曾译出部分,后来国内学者也多有著述。 《达公禅师道行碑》,立于元大德五年(1301)。左思忠撰文,僧正闲正书,夏中兴刻石。此碑文字绝妙,词语流畅,禅意深蕴,是元代难得一见的美文。 6、明代 寺内所存明代碑刻塔铭共约三百余件,其中明洪武年间约有两件,明永乐年间约有两件,明宣德年间约有三件,明正统年间约有四件,明景泰年间约有五件,明成化年间约有十二件,明弘治年间约有四十件,明正德年间约三十余件,明嘉靖年间约五十件,明隆庆年间约九件,到了甚至明万历年间多达九十余件,明天启年间约十九件,明崇祯年间约16件。这个时期留有大量的碑刻,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其价值难以估量。 《神通寺记碑》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神通寺记碑,位于神通寺讲经堂遗址处,王勅篆额,张天瑞撰文,朱世准书丹。是碑有赑屃碑砆,有双螭龙碑额,碑额中间有圭形额面,不似明代风格,而是具有典型的元代中后期风格,同时碑身边缘有打磨痕迹,根据碑文记

《隶韵》所收录之碑刻「隶古定」文字析论

://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13169351.html, 《 》 「 」 : 103 5 31 ( ) K207 : : : 、 、

《隸韻》所收錄之碑刻「隸古定」文字析論 李綉玲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隸古定(又稱隸定古文)據孔安國《尚書.序》所載,始於漢代用隸書寫定的孔壁先秦古文典籍,後人亦將用楷書筆法寫古文字的字形稱為隸定古文。《隸韻》是宋代劉球編輯的一部漢隸文字編,全書十卷,以楷體為字頭,計三千二百七十五個,按平、上、去、入四聲編排。楷體字頭下,輯錄了兩漢廟碑、墓碣、遺經殘石等文獻的隸書字形,所引諸碑凡二百六十一種,雖今已大多不存,卻保存了一些隸古定的字形。有鑒於傳世的隸定古文有其複雜的來源,本文首先將釐清《隸韻》所錄碑刻隸古定字的形體來源,進而探討其隸定方式和特點,期能具體呈現《隸韻》所錄隸古定字的正常演變和隸古訛變的軌跡。 關鍵字︰隸韻、碑刻、隸古定 一、前言 蔣善國提出了「古隸」這一概念,指出「古隸也叫秦隸,是古今文字的中間或過渡形式,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1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一書云︰ 從書體上看,在武帝晚期也已經出現了古隸即將演變成為八分的形勢。 所以,早期隸書和古隸,成熟的隸書和八分,其範圍大體上是重合的。 也許我們可以把武帝中晚期看作隸書發展的前後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時 期。前一階段的隸書既可以稱為早期隸書,也可以稱為古隸。後一階段 的隸書既可以稱為成熟的隸書,也可以稱為八分(昭帝時代的隸書,有 些還帶有比較濃厚的古隸意味,也許可以把昭帝時代也包括在過度時期 裡)。2 由上可知,裘錫圭先生以西漢武帝中晚期為界,將隸書的發展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的隸書可稱為早期隸書,亦可稱為「古隸」;後一階段的隸書可稱為成熟的隸書,亦 1蔣善國︰《漢字形體學》(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9),頁166。 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2再版),頁100。

文物研学介绍文本资料

目录 1.研学旅行知多少 2.西关学校“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3.“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4.“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5.“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6. “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7.“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济渎庙篇 8.“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延庆寺篇 9.“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奉仙观篇 10.我的研学小报展示 11.我的研学摄影展示 12.我的研学征文展示 13.我的研学成绩单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一、设计思路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人文故事丰富。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立于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大

浅谈《石门铭》和古代碑刻刀法与笔法

浅谈《石门铭》和古代碑刻刀法与笔法 摘要 简述《石门铭》书刻艺术在书法史中的重要位置和用笔特点,探讨学习其中刀与笔的关系。浅析《石门铭》书刻笔法的运用及成因,主张在学习中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并对刀法痕迹有度的吸收,深入了解清朝、民国时期和现当代受《石门铭》影响的书家及其书风。提出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好其隶行笔意和篆籀气息以及碑刻特点,从而正确地,更好地临习,为深入创作打下基础,培养广泛的审美情怀。此碑的技巧含量丰富,风格特征独具,包含了魏碑中的典型笔法与结构,所以,对于此碑的刀法与笔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魏碑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石门铭》;碑刻;刀法;笔法

DISCUSSION ON THE KNIFE STYLE AND PEN METHOD OF “STONE GATE INSCRIPTION”AND THE ANCIENT INSCRIPTIONS ABSTRACT The “stone gate inscription" carving art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the features pen,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tter and the pen.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stone inscription" inscriptions carved " book writing, insist on "Bi" through the blade in the study, and the degree of absorption of the knife mark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period and contemporary by the "stone inscription" effect of calligraphers and calligraphy. Put forwar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grasp the scribe line method and seal his breath and inscriptions, thus correctly, better clinical learning,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reation, to develop a wide range of aesthetic feelings. The monument's skills and rich content, unique style, contains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calligraphy. And so, for the analysis of tablet style, can b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calligraphy. Key words:"stone gate inscription" ;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the knife style;Pen method;

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古代刘氏碑文研究

明清地方碑记考略 整理序言 高中时曾拜览,我县李翰林文序中言:“学以载道为上,其次莫若于适用”其古今治学之道皆以“经世致用”为其最高法则。又或如旧人言:“观今亦鉴古,无古不成今”。 而今拜问诸家学问以历十数余载,常感常思文中奥妙,涉于学林翰泽之中,亦思学以致用。有常感旧老相继伦亡,古碑扑于荒地,文字多有漫灭,史家丹书有少平民易事,若今不加以整理收集,恐不久之将来,旧道将失,传承将紊,而不知其根源。故今利用闲时对之前收集的一些古代碑刻,加以整理记录,皆尽其举手绵薄之力,续其宗支旧文,使后泽有文可考,而不枉我识文握笔之微德,而光祖德,裕其后来者也。 壁江彭城郡刘氏裔孙刘卫东谨识其文 沙溪得胜迪坪刘氏祠堂碑记四则 刘氏宗支 盖闻君子之於其先也不敢忘其所自遐稽神尧之后受封於刘国以为氏,氏族之盛昭著虞夏族以商周至秦季沛县刘端生西汉高祖名邦传东汉西蜀南宋后汉大宋钦宗夜梦贤臣封智远之后金玉祖为宰相护国公 一父五母生子十四人各受恩官六代开化祖归潼川遂宁城外祭祖而闻鸟 言千佛岩大坝里三代遗川故偕妻周氏迺慰迺止启后九代元没明舆封璟祖户 部万祖右相解祖归故生绍邦生汉篡汉达生伯良共食禄六代。 见同僚奸佞互生隐顺庆明全城里篡达祖合葬於斯成华二年荫之古壁州长三甲注籍迪坪骡马里已经三百余年矣。 儿孙等恐代远年湮世系无可考昭穆难以分故有委溯源自本及未刻志於石以示将来 世代宗派 有德能维士忠良必敬君 朝廷崇正学儒林习全经 乐道思问继扬名欲肇承 昌荣逢永远发达著长春 刘尚瑚送杜家湾当资钱乙百一十串以作宗祠祭祀永志千秋 儿孙 补臣刘培德子才刘能全光越刘能远 光庭刘能明子明刘能聪 刘存德刘思德刘维汉谨志 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南吕月塑四日

碑刻的种类、演变与书法的关系doc

碑刻的种类、演变以及与书法的关系 ■华人德 一、碑刻的种类 中国碑刻按种类分,大致有刻石、碑碣、墓志、摩崖、石阙、石经、造像记及杂类等。但是这样分类也只能就其大概,其形式、内容、功用方面往往有交叉。如西晋和十六国、北朝时期,有些墓志就做成碑的形状,设置在墓室、墓道里。造像记也有做成碑的形式,而称之造像碑。四川等地的东汉崖墓,往往在墓室石壁上刻有题记,记年月、姓名、造墓大小、价值等。简单的仅刻死者姓名。形式是摩崖,而内容则近碑志。 以上所列各类碑刻,其所立或为纪功述德,垂之久远;或为标识冢墓,以示来昆;或为正定文字,启明后学;或为发愿祈祷,修福禳灾等,初无流传书法之意图。而宋代及以后的刻帖,有木刻,有石刻,而以石刻占多数。刻帖之动机是摹刻名人、书家的书迹,用以保存、传拓,化一身为千万,可作观赏、临习。其所研究刻帖的学问称之为帖学。帖学,一般不包括在传统的金石学中。专门研究碑刻的学问称之为碑学,是金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刻帖,不在碑刻种类之内。 二、各类碑刻的演变以及与书法的关系 1、刻石 立于宗庙、坟墓,刻有铭文的碑之实物,到东汉中期才大量出现。后人于是将发现的新莽以前凡刻有文字之石称之为“刻石”。“刻石”的名称来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游天下,先后在沿海地区的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之罘东观、碣石、会稽等地立石刻辞,以颂秦德。这些在《史记》里有记载,都有“刻石”、“刻所立石”之称。战国时秦国的《石鼓文》,金石文字学家唐兰就起名为《雍邑刻石》。中山国有《公乘守丘刻石》。秦代有《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西汉则有《群臣上醻刻石》、《五凤二年刻石》、《麃孝禹刻石》、《连云港界域刻石》。新莽时有《居摄二坟坛刻石》、《莱子侯刻石》等。也有如《鲁北陛石题字》、《霍去病墓石题字》、《杨量买山地记》、《鲁孝王陵塞石》等则以其形式、功用来命名。这些石刻可归入杂类里面。后世少数石刻也有称作“刻石”的,如高句丽《好太王碑》,它是一块高六米多,不规则立方柱体的巨石,石质粗糙有小孔,四面刻字,非碑的形制,故亦有称之为《广开土王纪功刻石》。 2、碑碣 碑与碣在古代是有区别的。有些人讲: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古人有称《石鼓文》为《猎碣》的。《石鼓文》是十枚鼓形石,每石在四周刻四言诗一首,内容为歌颂秦国国君游猎的情形,这十枚石头形状像北方吃的玉米窝头,顶是圆形的,故有人认为这是“碣”,其实和后世圆首碑是不同的,碑石两面是扁平的,而《石鼓文》之石是圆柱形的,体形亦矮小。一些圆首的汉碑,都自名为“碑”,如《衡方碑》、《樊敏碑》、《赵宽碑》等。到唐代,有《丧葬令》曾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立碑,七品以上官员墓前立碣。到这个时候,才有明确的区别,碑为方顶,碣为圆顶,并有等级区别。 碑在古代,本是竖立在墓圹前后或两边的大木,两碑之间有辘轳,引棺的绳索——“綍”绕在辘轳上,将棺椁徐徐下入圹中。陕西凤翔境内1986年发掘清理完毕的秦公大墓内,在土圹南北两侧各有一木柱,即是碑。后来将碑改为石制,上面刻字,记述墓主生平事迹,立在墓前,而“引綍下棺”的功用则消失了。 东汉时的碑,有一类是圆首的,正中或偏上方有一圆孔,名曰“穿”,其上部往往刻数道弧形凹痕,称作“晕”。“穿”意味着引綍下棺装辘轳用,而“晕”则意味着绳索在碑上磨勒出的痕迹,以存古制。还有一类是尖首,如圭形,也有“穿”,是立于宫室宗庙的碑。《仪礼·聘礼》郑玄注云:“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宫室的碑用以测日影,以知季节时辰,其功用与圭表类似。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