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作业的校本化实施

高中化学作业的校本化实施

高中化学作业的校本化实施
高中化学作业的校本化实施

浅谈高中化学作业的校本化实施摘要: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改革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个性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与课程校本化相伴随的是作业的校本化。本文在作业校本化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化学校本化作业设计的原则,并对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校本化作业课程轻负高质

一、什么是作业校本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业作为课程教学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同样面临着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作业校本化实施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创或将原有的作业创造性的改编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更切实的作业布置方式,及时评价反馈,以便适应校本化的课程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校本化作业是一种高效的个性化的作业形式。其特征表现为:(1)它是课程校本化的产物,更切合实际;(2)它在设计上具有独创性,适用对象上具有专一性;(3)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形式灵活多样;(4)反馈评价及时高效。

二、作业校本化的必要性分析

1.作业校本化是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延伸

校本化的高中化学课程除按学时平均安排、进行班级授课外,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 化学与生活

目录: 1、课题1-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2、课题2-生活必须物质--水 3、课题3-碳酸饮料 4、课题4-烟花爆竹烟火为何多姿多彩

课题一 人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1、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物质(如鸡蛋)营养高、某某物质(如大白菜)营养低等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大家知道,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从中获取能量并合成自身组成细胞,吸取养分这个过程称为营养;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因此营养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只有被生物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才能称为营养物质,如果只是被吃进肚里而没有被吸收、利用的物质不能称为营养物质。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鸡蛋和大白菜。每100克鸡蛋中约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合物1克及钙19毫克、磷16毫克等;每100克大白菜中约含蛋白质0.8 克、碳水化合物1.5克、粗纤维0.3 克、钙42毫克、磷25毫克、维生素c13毫克等。鸡蛋中所

含的蛋白质等某些营养物质固然超过了大白菜,但大白菜中某些营养物质含量却超过了鸡蛋,特别是粗纤维和维生素c 等物质,鸡蛋中根本没有,而大白菜中的含量却较为丰富。再者,单就蛋白质而言,如果每天能吃250克大白菜,就可摄取蛋白质4克,这与一个鸡蛋(以50克计) 所含蛋白质的量相差不大。另外,如果一次吃某种食品(如鸡蛋)过多,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暂时摄入过量过剩的蛋白质不仅不能作为营养物质被身体消化、吸收、利用,反而作为废物排泄掉,从而有可能导致代谢障碍引发某些疾病,这些过剩的蛋白质也不能称为营养物质。由此看来,鸡蛋和白菜各有千秋,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营养价值高、哪个营养价值低。既使是水,由于它是人体细胞组成成分最多者,因此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最基本的营养要素。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让吃进肚里的食物成为名副其实的营养物质。 2、吃什么东西最有营养 2002年美国《时代周刊》专辑介绍了十大最佳营养食品,分别是番茄、菠菜、硬壳果仁、西兰花、燕麦、三文鱼、大蒜、蓝草莓、绿茶和红酒(排名不分先后)。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日本人是亚洲区中最长寿的一群。这当然要归功于日本人崇尚低脂肪饮食,多吃三文鱼和多喝绿茶的习惯。三文鱼的脂肪乃奥米茄3号脂肪酸,属有益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2012·枣庄市高一期末考试)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 上述标识的含义是( ) A.自燃物品、氧化剂B.腐蚀品、有毒

C.爆炸品、腐蚀品D.氧化剂、有毒 【解析】苯酚有关的标识分别为腐蚀品和有毒物质。 【答案】 B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下次使用时不能点燃的情况。 【答案】 A 3.为了列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 4NO 3 ②(NH 4 ) 2 SO 4 ③KCl ④油漆⑤汽油⑥过磷酸钙⑦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列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 C.①④⑤D.①④⑦ 【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也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项、B项、D项。 【答案】 C 4.(高考组合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①②③ A.(2010·江苏高考改编)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2012·北京高考)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2009·广东高考)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2012·北京高考)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 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 【答案】 A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 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取用固体时,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范文.doc

【一】 一、选择题 1. 表示式 2760Co中的“ 60”表示 () A. 钴的一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 B. 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是60 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 D.钴元素的质量数是60 【解析】 60Co表示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60。 【答案】 B 2.23He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23H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3He 和 13H互为同位素 B.23He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 C.2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 D.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3 个中子的氦原子 【解析】 23He核内质子数为 2,13H 核内质子数为 1,两者质子数不等,不是同位素,A 不正确。23He核内中子数为1,B不正确,C正确。 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 He原子, D 不正确。 【答案】 C 3. 下列粒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2O B.Li+ C.OD- D.OH- 【解析】分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 A 项排除 ;B 项阳离子的电子数小于质子数,所以 B 项排除 ;C 项 OD-的质子数为 9 而中子数也 为 9。所以正确答案为 D项。 【答案】 D 4.对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认识是有关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 大成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作无规律运动的 B.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已经被人们 认识到了很高的程度 C.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D. 原子核外电子是清晰而又严格的分层排布的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不同于宏 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分层排布” 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作近 似描述的方法,这种描述与电子运动的实际状态还有一定的差别。 【答案】 AD 5.某元素 R 的阴离子 R2-核外共有 a 个电子,核内有 b 个中子,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技巧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技巧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要有新的学科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点得到检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作业设计;多样化;适度拓展;小结形;对比型;人文化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一直被教师所重视,但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 却被大家所忽视。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作业的有效设置实现课堂内的教学和课外 练习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课后作业具有多样化;适度拓展;小结形;对比型;人文化的特征。 一、目前教师布置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反馈效果不明显,作业批改下发,很少反馈订正。 2.学情把握不准,不是课堂相应的作业。 3.设计作业没有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态度 1.兴趣不高,不认真做应付了事。 2.对化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技巧 1.作业多样化 根据不同化学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1)表述形的作业 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的记忆,具有相同分子量 的物质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强记和巧记。 例: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广东高考题) ①在进行沉淀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②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答案:①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②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2)化学书面作业 如化学常考点的简答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题等。教师要及时批发和反馈, 使学生得到查漏补缺。 例:请写出乙酸乙酯制备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答案:①除去随乙酸乙酯挥发出来的乙酸和部分乙醇; ②增大溶液的密度,以利于乙酸乙酯分层 ③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3)家庭探究型实验作业。 通过选择有趣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快乐,可以调动 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①家庭中厨房里有两种白色固体,分别是精盐和碱面中的一种,可以用什么方法把 他们区分开来?;②在配制蔗糖溶液时,若只是将蔗糖置于水中,蔗糖溶解得比较慢,请思 考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蔗糖加快溶解? (4)总结型作业 如:学习了乙烯的性质后,可设计如下作业:①请写出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②请写出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原理;③如何区分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5)开放性作业 让机会给学生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即为开放性作业。 如:举行兴趣学习小组、开展化学竞赛活动、参与社会调查、组织到工厂参观学习等。 2.作业适度拓展 新课上完,学生会留下一些疑问,该怎么办?因此,我在布置化学作业中给学生相关知 识的网站或参考书,让学生自己去深化和拓展的化学知识领域。 例:“原电池化学电源”单元教学后,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为何更好 …………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 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 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 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 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 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 二、提出问题 (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 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 (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2)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3) 水垢的形成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实验探究与调查讨论(在教师协助下实施) 探究1、水垢的形成原因: (1) 取自然界水样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水样清澈 (2) 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静置后观察:水变浑浊 结论:原假设(1)成立 探究2、水垢的主要成分: (1) 查阅相关资料:碳酸钙能使稀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将水垢放入下列装置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把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水垢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假设(2)成立 探究3、调查分析:水垢的形成对生产生活有什么不良影响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 开发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区县:顺义区 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 姓名:赵建冉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黑大继续教育、改职有机化学作业

有机化学作业 1、给下列化合物命名。 (1):4-氧代-2戊烯酸或4-戊酮-2烯酸(2):对-羟基苯甲酸 (3):苯甲酸环己酯 (4):甲酸环己基甲酯 (5) :乙酸丙烯酸酐 (6):2-氯-2-戊烯酰氯 (7):丁交酯 (8):γ-甲基-δ-庚内酯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2,4-二硝基苯甲酸: (2)反-1,2-环己二甲酸 :

(3) ?-萘甲酰溴 : (4)环己基乙酸苄酯 : 3、写出下列反应式 (1)对硝基苯甲酸和PCl5 : (2)丙烯酸和P 2O 5共热 : (3)丙酸在红磷存在下与过量 Cl2 (4)邻苯二甲酸强热

(5) 丙烯酸和LiAlH4 (6)苯甲酰氯与苯酚共热 (7)环己基甲酰氯与?-萘酚 (说明“?”不知道是α还是β,我就按α处理了,如果是β羟基的位置应该再挪一个位置。下同) (8)丁二酸酐与异丙醇 (9) ?-羟基丙酸在酸性条件下加热 (10) 3-苯-2-丙酮酸加热

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指定性质的活泼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其顺序。 (1) 酸性: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甲酸。 答: 二氯乙酸>氯乙酸>甲酸>乙酸 (2) 水解活性:乙酸酐,乙酰氯,乙酸乙酯,乙酰胺。 答: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 (3) 脱羧:乙酸,苯甲酸,乙二酸 答:乙二酸>苯甲酸>乙酸 (4) 醇解:苯甲酰氯,丙烯酰氯,乙酰氯 答:乙酰氯>丙烯酰氯>苯甲酰氯 (5) 与苯酚反应:乙酸,乙酰氯,乙酸酐 答:乙酰氯>乙酸酐>乙酸 5、有机合成中常用一些试剂,如H2/Ni,LiAlH4,NaBH4等作还原剂进行加氢,试举例讨论它们的用途与差别。(此题答案是从网上找的,有机物的结构式不太清楚,可参考) NaBH4是选择性很强的还原剂,只还原羰基成醇,不还原其他的官能团,如: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 发表时间:2016-10-25T10:22:32.547Z 来源:《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作者:李洋[导读] 作业的功能一般定位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中学751100 摘要:文章针对化学作业中的现状——“单一的作业形式、枯燥的作业内容、大比例的作业容量、单调的作业评价方式”,结合实践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作业观,并研讨了如何量体裁衣地为学生设计化学作业。 关键词: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价 课后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一是通过作业练习,促使学生掌握并加深理解记忆学过的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因此,作业的功能一般定位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的教学中,课后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负担。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的现象。有答案的抄答案,没有答案的出现“代表作(做),团体操(抄)”的现象,即一个人做好,其他同学一起抄的现象。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令老师很伤脑筋,针对不能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老师常使用的办法就是批评教育,比如要求计算要有过程,不能只有答案,比如选择题要有分析的痕迹,而不是只有一个选项。由此造成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作业抄袭使教师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补救,造成教与学的分离。怎样布置课后作业最有效果呢? 一、课后作业要层次分明 泰戈尔说过:“生活并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作业也要尊重个性差异,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作业有的是助记型的,有的是整理型的,有的是分析型的,有的是拓展型的。无论哪种作业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课后作业可以分为基本知识型、综合训练型、能力拓展型。基本型作业满足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训练,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基础题中重视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保证基本的化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综合型作业满足中等水平学生,侧重综合运用;拓展型作业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发展智力,每天一道拓展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的满足,既能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不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分层次布置作业能够保证不同层次的每个同学都能够在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抄作业的现象、不交作业的现象明显减少。 二、丰富作业形式,凸显学生主体 新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合作、探究等。因此,在作业中也应该体现自主、实践、探究、开放等多种多样的作业方式。教师要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必须改变以“双基”训练为目的的作业观。作业可以恰当地采用口头练习、实际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而不只是简单采用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作业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中长期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或全班合作性的;可以是单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综合性的;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 此外,增加课题作业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可将需要长期完成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安排在课外,而将教科书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当堂所学知识的常规性习题安排在口头解答或当堂练习。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后,教师可将课后“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理解与应用”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提供了时机。 三、适度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一份有效的作业题量和难度都应该是适量的。否则,学生为了完成大量的高难度的作业,就会挤占休息、娱乐的时间,长此以往,不仅他们的身心健康令人担忧,而且作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出现抄袭或不交作业的情况,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对学习丧失信心。 四、实践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良传统,切不能抛开实验谈化学。在学生的化学作业设计中应穿插化学实验(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家庭实验等等),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既提高了理解、动手、观察、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课外活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 五、改变高中化学作业批改方式 1.教师采取“面对面”批改作业的方式。以往教师都是习惯自己在办公室把一摞作业改完,然后统计下作业呈现情况,在班级中统一点评。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师生缺乏沟通,作业成了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采取面批,为师生创设了交流学习、生活等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2.改善作业评价机制。教师习惯看结果的对错,而不注意答题过程。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试卷批改的程序对过程、结果进行分步打分,即把作业当成考卷进行评分。这种做法有利于将学生平时解题的思路、方法等进行细节更正,使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并为以后的考试做好规范准备。 作业的存在价值在于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对高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它设计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准绳,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化学作业,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设计,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当然,不是说每次作业设计都要完全满足上述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参考文献 [1]吴继新高中化学作业批改方式的教学实验研究[J].才智,2012,31:102。 [2]付乐涛如何巧妙布置高中化学课后作业[J].赤子:中旬,2014,(1):155。 [3]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选题依据: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公布,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让二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共同构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旭东、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围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的过程,即校长、

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出现,现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与明确目标。由于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 在国,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有锡山中学、七宝中学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自此,全国各地各学校出现了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热潮,我校在顺应潮流的影响下,也开发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化学校本课程,期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有所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2

1、用H3PO4(pKa1= 2.16,pKa2= 7.21,pKa3= 12.32)和NaOH所配成的pH = 7.35的缓冲溶液中,抗碱成分是()(4 分)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分)

A.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B.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3、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4 分)A.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 B.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发生了变化

C.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 D.蛋白质上基团的解离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已知某蛋白的pI = 5.6,欲使该蛋白移向正极,则电泳液的pH应()(4 分)A.<5.6 B.=5.6 C.>5.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C 得分:4分 5、聚沉As2S3负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4 分) A.Ca(NO3)2 B.K2SO4 C.Na3PO4 D.AlCl3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6、溶胶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主要原因是()(4 分) A.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小 B.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大,扩散速度慢C.溶胶的胶粒呈均匀分布,是均相系统D.胶粒带电,相互排斥;胶粒带有水化膜保护,阻止彼此碰撞时聚结沉淀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7、溶胶的丁铎尔(Tyndall)现象的本质是胶粒对光的()(4 分) A.透射作用

关于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四点注重”

关于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四点注重” 一、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内容与身边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处处离不开化学,且天天都在用化学,那么,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所以我们在化学作业设计中,也要注重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比如,教学《化学1》中“思考与交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①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炊具。②用盐酸除去水垢或者茶垢。③漂白剂的使用的安全性……教学《化学2》中“社会调查”时,教师可安排实践活动:①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及名称;②它们的危害性;③回收废电池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化学学习跟生活就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设计的化学作业也能够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与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在自己熟悉的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就一定能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高涨,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层次性

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作业难度也应有所不同。尽管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各个单元的作业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从尺度上讲是一致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将全体学生机械地“一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尽相同,学习能力各异,如果给他们布置同样的作业,对他们来说产生的负荷肯定不同。所以统一的作业要求跟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之间是矛盾的。这样的作业对不同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学生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巨大阻碍。因此,我们在化学作业布置中,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即设计的作业要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的题目可分基本题、提高题、思考题等,可以让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做基本题和提高题,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些思考性相对较强的题,以保证他们能更上一层楼;要求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多做基本题,先要将基础打牢;而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做提高题,以保证他们能在学好基础的前提下有所提高。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有所获。 三、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探究性 高中化学作业中的习题应具有探究性,从本质上来说,探究性习题常常以科学探究为问题的切入点和载体,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在做

如何艺术性地布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

如何艺术性地布置高中化学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是高中 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想要学好这门学科,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 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有一些课堂 练习环节,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些课堂作业量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布置一些课 外作业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而说到课外作业,很多学生往往抱怨课外作业太多, 课业压力过大,而教师也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作业的批改工作上,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付出辛 苦努力以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 候不仅仅要讲求作业量的大小,而关键在于讲求作业的质量。 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几个误区:第一,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很多教 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都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并且书面作业也都是一些填空题、选择题、 计算题等传统的题型,这样就使得学生对于作业缺乏新鲜感,从而对做作业感到兴趣乏然; 第二,作业缺乏实践性。我们做作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实践 经验,培养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 而我们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却没有注意让作业发挥这样的功能,使得作业缺乏实践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第三,作业的针对性不强。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 构成、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倘若教师用一套习题来面对所有的学生, 就会使得作业缺乏针对性,例如,倘若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过大,就会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 生跟不上,而作业太过于容易,又会让很多学生觉得“吃不饱”,没有挑战性,这样,就使得 作业的针对性存在欠缺,无法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并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以上这些误区,都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作业的质量,更重要 的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多花心思,努力提高作业的质量,使得课外作业能够发挥其应用的功能。 一、作业形式要多种多样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形式的作业,也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一些常规的作业形式,还可以增加一 些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作业内容,又 或者,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不要把作业形式只是局限在书面形式上,我们还可以给学 生布置一些需要动手的作业,像是一些简单的化学家庭实验,教师就可以用作业的形式来让 学生完成这些实验,这种边动手、边动脑的课外作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等。总之,多种多样的作业,不但是我们提供作 业质量的必然选择,它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推动力。 二、作业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 化学学科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到充斥着化学知识, 像是我们的食品、医药等无一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也要努力发挥化学学科的这一学科特征,努力使得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近,这样不但可 以增加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培养 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三、作业内容要具有趣味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而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则相对于初中而言显得 更加的抽象难懂,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尤其 是在做化学作业的时候,更是感到兴趣索然,有些学生甚至是抄袭它人作业了事。因此,教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酸雨面面观》 一、【情景与需求】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浓厚校园的科学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开设此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程概要】 酸雨面面观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酸雨的形成、分布、危害及监测与控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去评价某一具体问题。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积极有益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环保知识。总之整套教材在讲解酸雨相关知识时,有效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掌握酸雨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酸雨的控制与化学密切相关,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七、【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 酸雨面面观分为六个专题: 1、酸雨的形成共3课时。 2、酸雨的分布共3课时。 3、酸雨的危害共3课时。 4、酸雨与环境共1课时。 5、酸雨的监测共1课时。 6、酸雨的控制共2课时。 (二)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活动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

药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药物化学作业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 A )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2. 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E )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 D.环己巴比妥E.硫喷妥钠 3. 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B.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C.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 D.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 E.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4. 苯并氮卓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C ) A. 中枢兴奋 B. 抗癫痫 C. 抗焦虑 D. 抗病毒 E. 消炎镇痛 5. 氯苯那敏属于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哪种结构类型( C ) A.乙二胺类 B. 哌嗪类 C. 丙胺类 D. 三环类 E. 氨基醚类 6. 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下列哪一个基团( A ) A.巯基B.酯基C.甲基D.呋喃环E.丝氨酸

7. 解热镇痛药按结构分类可分成( D ) A.水杨酸类、苯胺类、芳酸类B.芳酸类、水杨酸类、吡唑酮类C.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芳酸类D.水杨酸类、吡唑酮类、苯胺类 8. 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D ) A. 左旋体 B. 右旋体 C. 内消旋体 D. 外消旋体 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9. 环磷酰胺的作用位点是( C ) A. 干扰DNA的合成B.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 C. 直接作用于DNA D.均不是 10. 那一个药物是前药( B ) A. 西咪替丁 B. 环磷酰胺 C. 赛庚啶 D. 昂丹司琼 E. 利多卡因 11. 有关阿莫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C.不易产生耐药性D.容易引起聚合反应E.不能口服 12. 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 )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 13. 关于雌激素的结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3-羰基 B. A环芳香化 C. 13-角甲基 D. 17-β-羟基 14. 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徐春明 摘要:作业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新课程理念环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应有效设计新的作业形式,以达实现新课程中的各项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作业设计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如何使化学教学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作业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得以巩固和消化,能促进科学品质的形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的检验和批改,教师能够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和改进。传统的化学作业对巩固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1)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2)条件明确,结论唯一,缺乏开放性;(3)命题缺乏背景知识与情境性;(4)解题模式化,巩固性,模仿性强;(5)内容狭窄,紧扣教材重难点知识,紧扣考纲,考点,缺乏拓展性。如此存在“书面的变,探探究的少;动笔的多,实践的少;标准化的多,开放性的少”的几多几少现象。这样的作业设计,只能帮助学生会用笔在纸上完成

作用。通过“题海”帮助学生提高应试的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多大的帮助和提高。因,作业作为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好和用好化学作业。有效地发挥作业的功效,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教师要以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所处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要求,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出可以从中获取较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这样便会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学生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这些都无疑会对化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化学作业是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内容,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凡有悖于此的作业设计都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2针对性原则:化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针对每一具体的知识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