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气环流 练习题

大气环流 练习题

大气环流 练习题
大气环流 练习题

大气环流练习题

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圈环流是实际存在的

B.各环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动的

C.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D.大气环流又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

2.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3.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自西向东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4.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的一支偏转为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5.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形成的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容易成云致雨

6.假设地球不动,地表性质均一,那么大气运动的形式为()

A.三圈环流 B.低纬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7.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

8.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四周的盛行风为 ( )

A.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C.逆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9.下列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

C.中纬地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故知新,不利于成云至雨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4个高气压带4个低气压带

B.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性质是炎热干燥的

D.全球有三个风带

11.当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较慢时()

A.我国东北盛行西南季风

B.亚洲大陆形成蒙古高压

C.亚洲低压最为突出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12.形成三圈环流的根本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黄赤交角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3.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气压带是( )(双选)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4.形成南亚夏季风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台风

C.洋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断块状

B.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

C.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海洋上的冷高压切断

D.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

16.读图2—26,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环流图

图2—26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 ;

B ;

C ;

D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2)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图中①代表的是风,②代表的是风。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7.读图2—27,回答下列问题。

图2—27

(1)此图表示的是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F的风向为。

(2)A、B、C三地中,气压低的是。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4)E季风的成因是。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18.读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图2—28),回答下列问题。

图2—28

(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

、。

(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雨为主;B是风带,它是

环流圈的组成部分。

(3)C气压带被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时间是月(1或7)。

(4)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洲分布最广。

(5)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时针方向运动。

(6)若有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地区,飞行高度始终距地表15000m,则此飞机先是在 (大气层)中飞行,而后在 (大气层)中飞行;至北纬30°附近,已知近地面气温为30℃,问飞机所在的高度气温约为。当飞至F地上空时,飞机一装有温度计的降落伞坠落。估计温度计所显示的数字有可能呈现怎样的变化?请在图2—24中大致绘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图2—29

19.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于气压带,该区域降水,原因是。

(2)c处的降水类型是,其降水时间多在一天中的。

(3)B处于气压带,该处大陆东岸和西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原因是

(4)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位置相当于图中的,黑龙江省北部位置相当于图中的

20. 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图2-38),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

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从高到低排列0、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0、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上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西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影响。当地时间2020年2月9日,风暴“西娅拉”带来的强风和暴雨持续袭击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地,风速超过40米/秒。气象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正常年份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分布受大尺度因子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本次风暴“西娅拉”欧洲影响巨大,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升温快 B.平原丘陵面积广,冰雪反射太阳辐射 多 C.西风带向南扩张,水平气压梯度异常大 D.西风带向北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4.西风分速在南半球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面积广阔 B.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 C.地形起伏较小 D.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小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6.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7-8题。 7.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模拟练习卷:大气环流与气候

大气环流与气候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当年欧洲人的帆船驶到某个海域时无风只能长时间漂流,最后不得不把运输的马匹推下海,欧洲人将该海域所在的纬度称为“马纬度”。下图为当年欧洲人绕好望角到亚洲的部分航线。完成下面两题。 1.(2020届四川成都外国语中学月考一,51)图示航程会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2020届四川成都外国语中学月考一,52)图示航程,船员还会经历的现象是( ) A.在①航段中,帆船越往南驶能见度就越好 B.在②航段中,帆船夏季可以借东北风顺风行驶 C.在③航段中,可以看到鱼群踊跃,岸边植被茂密 D.在④航段中,帆船7、8月经过好望角时风雨较大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图甲

图乙 3.(2019安徽皖江名校二模,4)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 ) A.3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4.(2019安徽皖江名校二模,5)从多年平均状况看,50°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 ) A.4月 B.5月 C.7月 D.11月 5.(2019安徽皖江名校二模,6)图乙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 ) A.冬季气温偏高 B.夏季气温偏高 C.降水南涝北旱 D.降水南旱北涝 下图为北半球7月180°经线近地面同一等压面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2020届河南南阳一中月考二,13)图中风力最大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0届河南南阳一中月考二,14)据图可知( ) A.甲地热带气旋向东运动 B.乙地此时高温多雨 C.丙地盛行东南风 D.丁地可能有冷暖气团交汇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7月7℃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大气环流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问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30°~40°盛行西南风 D.20°~30°盛行上升气流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2~4题。 2.当台风频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时,图中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上海的昼长大于广州的昼长 C.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D.南极地区正是最佳科学考察季节

4.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西风急流标志着热带的边缘。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的热带地区范围自1979年以来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分析了1979年~2005年间的大气温度卫星数据后发现,南北半球的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各移动了1个纬度。回答问题。 5.西风急流向极地移动的原因是() A.黄赤交角扩大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全球气候变暖 D.世界森林,特别是人工林的破坏 6.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 读某地多年平均的月降水量及月均温点散布图,回答7~8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引言:1、大气环流的概念: 2、作用: 一、三圈环流 1、形成三圈环流的假设条件: 2、形成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是和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重点内容,要熟读、理解) (问题:1、三圈环流是指哪三圈?各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2、假如地球不自转,大气环流形势会怎样?) 4、画出三圈环流的示意图(①在右图中填注各气压带名称、风带名称 ②画出风向 ③在各气压带旁注明气流的运动情况 ④注明极锋的位置) [课堂小练习] (1)在各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盛行下沉气流的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2)在各风带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原因是 不容易形成降水的是原因 4、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①原因 ②规律: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北半球: 海陆相间分布 气压带呈状分布 2、南半球:气压带呈状 分布 原因是 (注意: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同纬度海洋上气温高,为低气压控制。7月,同纬度大陆的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因此大陆上形成热低压,海洋为高气压。) 三、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 2、季风的成因① ② 东亚季风、南亚冬季风(东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南亚的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则是 3、为什么东亚的季风最为显著? 因为: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范围大致包括我国的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 4、读课本2、20亚洲季风图(注意:①图中高压、低压的位置 ②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及其成因)

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密度流暖流自东向西 C.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 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分析完成3~4题。 3.此时,图示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所示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6.关于图中三圈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乙是千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读右图,回答7~11题。 7.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 A.白天的海风目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8.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③表示西风带 C.乙地多锋面气旋活动 D.③表示东南信风带 9.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 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0.若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 ( ) A.甲处以晴天为主 B.甲处气温比丁地低 C.甲处气温比丙地高 D.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11.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a处为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12.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13.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doc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2 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 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3~ 4 题。 3.关于图中a、 b、 c、 d 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①a 地等压面向上隆起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 ③c 地气压高于 b 处④d地气压最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若 a 处为副热带地区,则Q 地的风向可能是() 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月沿0 °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 5 ~ 6题。

5.上述“某月”是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6.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②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B.河流以夏汛为主C.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 D.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桔 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9 ~ 10 题。 9.该月份可能是() A.1 月B.4 月C. 7 月D. 1O 月 10.图示区域50°N 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 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差异C.大气环流D.地势起伏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1~13 题。

大气环流专题

(2010海南高考)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1,完成1题。 图1 1.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010江苏高考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太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2题。 2.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朵朵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该游牧活动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易受台风灾害侵扰 C.向南可至南非 D.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4、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2011年江苏地理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5题。

5.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6.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B.4月 C.7月D.10月 二、综合题 (2012海南高考)图中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 200 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 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7.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D.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带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及伦敦盛行风分别是 A.温和多雨a→b B.温和多雨b→c C.炎热干燥c→d D.炎热干燥b→a 3.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上等温线向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或北凸出 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C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均向高纬或北凸出 D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4~6小题 4.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5.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6.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 .50°N 、(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 .90°N 、赤道低压带 C . 30°S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D .60°S 、赤道低压带 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右图为极地俯视图,据此回答9~10题。 9.甲处风带的风向为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10.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开普敦与北京同为少雨季节 C .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面积缩小 D .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在扩大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 、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 、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 、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12、该经线可能是: A 、30oE B 、120oE C 、100oW D 、60oW 1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在M 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 、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超高值越小 C 、曲线③在N 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 、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 右图箭头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据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哪条虚线为高压脊线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气压风带

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试题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1.(2018·江苏)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2.(2018·江苏)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 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3.(2018·卷Ⅲ)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 )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 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2018·北京)图4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小题。 (1)据图推断( ) A. 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规律;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由此达到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教学分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冬季时北半球陆地是冷源,在大陆中心地区形成高气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这个冷高压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大陆是热源,升温速度非常快,因而在陆地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这种高低气压的分布特点教材通过一、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阅读掌握。由于这种高低气压的存在,因此在不同季节,陆地和海洋之间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就会出现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这就是季风的形成。应该明确的是季风环流也属于大气环流的一部分,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但也有例外,南亚的夏季风其形成,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即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季风环流的因素应该由两个,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的知识教材配备了相应的图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这部 分知识。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教学建议 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可以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利用黑板上已绘制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边讲解边绘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库提供的动画演示,以亚欧大陆为例,使学生明确,夏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热源,空气强烈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冷源,空气受冷下沉,近地面大陆内部形成一个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海陆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doc

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 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 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 2 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 压带和风带 2 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下图中 P 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回答3--5 题。 3.图甲中 P 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P 地可能位于() A. 亚洲东部沿海 B.澳大利亚东南沿海 C. 地中海沿岸 D.南美西南沿海 5. 若此时处在图乙“三圈环流”所表示的季节,则N 地()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B. 受信风影响,高温少雨 C. 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D.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 的变化图”,分析回答6--8 题。 6.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 D .10月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 .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 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 C .东北风D.东南风 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 造成 X、Y 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 10. 造成 M、 N、 P 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 海陆位置 下图为某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 据图回答 11--12 题。 11.影响图中 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 因素分别是()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12.当图中 a 岛附近的气压中心强盛时,印度半岛的 盛行风为() A. 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全球性大气环流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朱胜祥434000 [ 教材分析] 天气和气候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之一,它是自然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也直接影响到人文地理的各项要素。《全球性大气环流》这节内容是学习天气和气候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讲到了两种全球性大气环流现象,即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因而难度较大,是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一个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知识。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逐一突破。事实证明这套办法效果很好。 第一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不公转,也不自转f单圈环流; 第二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不公转,但自转一三圈环流; 第三步,假设地球地表均匀,有自转,也有公转一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第四步,地球公转、自转,地表也有海陆分布f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五步,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南北运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季风环流。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模式; 2、理解 1 月、7 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逐步分析三圈环流的成因; 2、分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3、分析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对我过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和季风环流,认识地理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从而告戒我们人类要敬畏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和谐的人地关系; 2、了解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成因及其对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精华版)含答案

大气环流练习 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A .20°~30°盛行东北风 B .30°~40°盛行上升气流 C .40°~50°盛行西北风 D .50°~60°盛行下沉气流 2.图示季节 A .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B .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C .昆明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D .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 5题。 3.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A .①、⑤ B .②、⑥ C .④、⑦ D .③、⑥ 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低纬信风影响下,低温湿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寒冷干燥 C .盛行西风影响下,高温多雨 D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炎热干燥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 .①是西南风 B .②是冷性气流 C .①是西北风 D .②是暖性气流 7.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高山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示意某月沿东经1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读图,回答8~9题。 8.该月甲地 A.受低气压控制 B.受东北风影响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9.乙处 A.洋流自西向东流 B.有丰富渔业资源 C.洋流性质是暖流 D.沿岸为雨林景观 右图为“不同地区大气环流状况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右图中①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 11.图示的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④③ 下图是某月局地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2~15题。 12.图示时间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3.甲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4.乙地附近的洋流流向和性质表现为 A .向北、暖流 B .向北、寒流 C .向南、暖流 D .向南、寒流 15.图示时间甲地比乙地 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 .降水量更多 D .月平均气温更高 读“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6~1716.甲地所在纬度约为 A .0° B .30° C .60° D .90° 60°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复习强化练:大气环流(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复习强化练 大气环流 一、选择题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较大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早,退却时间晚,受夏季风控制时间长,选B。第2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故①正确;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故②错,③对;南亚北部为高原、高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空气,气温高,故④对。C项正确。第3题,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北风的背风坡,故A、B项错误;夏季风到达该地的时间为7月,3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故C项错误;该地海拔较高,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3月降水较多,故D项正确。 每年秋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称加州)易出现山林火灾。下图为“2018年11月加州山火分布示意图”,此次山火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节从大盆地向西南扫过加州的一种风,对所经过的山林火灾影响极大。据此完成4~6题。 4.形成“圣安娜风”的气压或风带是( ) A.陆地冷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5.到达加利福尼亚州着火点的“圣安娜风”的性质是( ) A.低温干燥 B.高温干燥 C.低温湿润 D.高温湿润

2020年中图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三章课时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测试卷附解析

2020年中图版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章课时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测试卷 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气温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2.图中K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两地风力大小相比()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6.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2019四川乐山沫若中学上学期入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第7~9题。 7.7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 B.洋流流向发生变化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过程中120°E~130°E近地面气压多年平均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二)_大气运动_有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 C.湖陆风 D.盛行西风 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所以本题选C。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所以本题选D。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所以本题A、B、C错误,D正确。 如图是2014年12月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图(阴影表示海洋),单位为hPa。读图,回答4~6题。

高中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的基本特点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赤道与极地间的冷热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地球自转偏向力最终导致三圈环流的形成,于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它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压带和低压带相间分布。 2.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冷热不均)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大气运动)形成的。 3. 一般情况下,低压上升湿润,高压下沉干燥;西风湿润(从低纬吹向高纬地区,有利于水汽凝结),东风、信风干燥(从高纬吹向低纬地区,不利于水汽凝结)。 4.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三圈环流是一种假设的状态,但由于受海陆分布等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成断块状分布(陆地面积广大),南半球特别是南纬30o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成带状分布(海洋面积占优势)。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具体名称如下图所示:

三、副热带高压(或夏季风)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灾害 1. 正常年份副热带高压的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规律,可用顺口溜来形象记忆:夏季风吹雨带移,雨带移哪儿哪儿雨季;三月登陆要北上,四五月份到华南;六月江淮为梅雨,东北、华北七(月)、八(月)到;九月南下到江南,十月雨季结束离大陆。 2. 副热带高压(夏季风)异常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时,夏季风向北挺进的速度较快,易造成北涝南旱;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时,夏季风向北挺进的速度较慢,易造成南涝北旱。 四. 季风环流 由于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因而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列表比较东亚季 比较内 容 东亚南亚 季风类 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风向及源地冬季:偏北,西北风;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冬季:东北风;来自亚洲大陆夏季:偏南,东南风;来自太平洋夏季:西南风;来自印度洋

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复习题 1 一、选择题 (2018·江苏卷)公元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 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 月~5 月 B. 5 月~9 月 C. 9 月~12 月 D. 11 月~次年3 月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 年2 月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 月 7 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2 月7 日9 时 B. 2 月7 日15 时 C. 2 月7 日17 时 D. 2 月8 日7 时 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 生物类型多样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大气质量优良 D. 人类活动影响少 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 年6 月7 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 年正式废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 B. 地形条件 C. 地理位置 D. 气候条件7.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沙丁鱼是冷水鱼,最适宜水温范围是 14-20℃。每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厄加勒斯浅滩与南非德班海域之间来回迁徙,单程约 1000 多 km。下图示意一年中沙丁鱼的一次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第二部分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气候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纲原文呈现]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近5年4考) [核心知识必备] 1.图解大气受热原理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 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5)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3.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分布规律

(3)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 [高分能力培养] 新题尝试 1.(2018·湖北省第四次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A.日照时数 B.气温年较差 C.气温日较差 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昼长 C.海拔 D.地表植被 (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 B.阴雨天气多 C.地面辐射强 D.白昼较短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地表净辐射受到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状况的共同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地表净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多少决定了地面温度的高低,地面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辐射的强弱决定了气温的高低,因此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似,从示意图看出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西藏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大,西藏的气温年较差小,因此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气温年较差,B对;题干中强调的是“季节变化”,与气温日较差关系不大,C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季风关系密切,和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不大,D错。选B。第(2)题,西藏和黑龙江的纬度差异较大,冬季两地的太阳高度和昼长相差较大,造成地表净辐射差别大;西藏海拔比黑龙江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冬季获得的地表净辐射大于黑龙江;冬季,西藏和黑龙江气温均较低,地表植被均枯萎,对地表净辐射的影响较小。选D。第(3)题,依据地表净辐射的含义判断其较小的原因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弱,地表净辐射较小。选B。 答案(1)B(2)D(3)B 2.(2018·长沙二模)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