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尼族服饰文化解读

哈尼族服饰文化解读

哈尼族服饰文化解读
哈尼族服饰文化解读

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哈尼族在千百年的农耕文化中创造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梯田文化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睦、人与神共处的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特质。哈尼人穿的是艺术,戴的是神话,其服饰是哈尼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织自染的小土布衣服,反映了哈尼族自耕自足的农业生态特征,以黑为美的民族审美观念,反映了哈尼族大山般的深沉和厚重,头上的“吴芭”刻录着祖先迁徙的历史,胸前的银饰记载了宇宙万物的起源。服饰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承载民族历史有形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哈尼族从祖国西北向西南乃至东南亚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服饰特色。如何欣赏和解读哈尼族服饰图案象征文化与服饰变迁,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尼族文化学者、云南红河哈尼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绍文先生……

哈尼族服饰文化解读

——访哈尼族文化学者黄绍文

本刊特约记者/李憾怡

记者: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定居——迁徙过程中,哈尼族逐步从祖国的西北向西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发展,繁衍成今天这个底蕴深厚、支系庞杂的民族。其绚丽的民族文化在灿烂中华文化中,具有着特殊地位。请您先简要谈谈哈尼族的情况。

黄绍文:好的。哈尼族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绚丽的民族。她主要聚居在云南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元江、藤条江、李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红河、普耳、西双版纳、玉溪等州市,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北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现分为哈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糯毕、糯美、昂倮、各和、腊咪、哈欧、期弟、西摩洛、多塔、布都、布孔、多尼、叶车、阿松、阿木、阿卡等20余个支系。总人口约185万(其中国内143.97万人,国外约42万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1957年创制了两种方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史载哈尼族先民为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其族源与彝族同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勤劳勇敢的哈尼人民利用有利的自然优势,用智慧开垦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百万亩梯田,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蛮治山田,殊为精好”的史料记载。其顺山势蜿蜒、重鳞叠影,从山脚到山顶的波光粼粼梯田,尤如层层天梯,直插云霄,为人类农耕史上的奇迹。因此,梯田也被誉为哈尼族的名片。哈尼族还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其中有叙述人类战胜洪水的《洪水记》,讲述万物来源的《创世纪》。三弦琴、巴乌是人们喜爱的乐器,三弦舞、乐作舞、扇子舞则是人们钟情的舞蹈。哈尼人现在还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或两个字,是儿子名字的起头字。哈尼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原首府个旧市是我国著名的锡都。

记者:服饰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承载民族历史的有形文化符号。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承载了大量历史文化信息。请您谈谈哈尼族作为民族文化特点鲜明的少数民族,在其服饰上有哪些社会与文化信息特点呢?

黄绍文:哈尼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底蕴深厚、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特色。这一服饰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睦的民族文化主题,其服饰花纹图案多以动植物、自然景观、几何图形为主,反映出哈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审美情趣。哈尼族各支系服饰花纹图案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既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又有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既有对信仰崇拜的标识,又有对迁徙历史的记录。同时也反映了哈尼族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生态社会特征。哈尼人认为:其祖先最初从水里出生,变成鱼,然后演变成两栖动物青蛙,再变成鸟,最后才变成人。戴在头上的成排银饰,暗喻着浩瀚无垠的宇宙苍穹,穿在身上的银坎肩和银褂衣,以及挂满胸前后背的银链,表示财运绵延富贵满身,系于腰间的银鱼和银螺,既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特征,又是哈尼族生命起源与生殖崇拜的重要具象物,寄托了哈尼族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部分哈尼族妇女头饰上的白鹇鸟羽毛,反映了鸟类羽毛对哈尼族传统妇女服饰的深刻影响。

记者:请就哈尼族服饰花纹、色彩、图案与款式等,再具体向读者解读一下其在该民族生产生活中象征的文化内涵。

黄绍文:可以作以下几种解读。

一是各种佩饰,象征吉祥。佩饰是哈尼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挎包、项圈、手镯、耳环、银链、银梳、银币、银铃、银泡、银针筒、帽子、围腰、腰带等,多种多样,质地各异。银泡缀饰是哈尼族服饰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除普遍使用的银饰外,海贝、羽毛、料珠、毛线、缨穗、骨针、绿壳虫等也用来作装饰。在黑色的底布上镶钉银泡花纹图案,显得华丽朴实。红河县哈尼族少女的鸡冠帽,就是用银泡装饰的效果:先用硬布剪成鸡冠帽形状,再用1200多颗小银泡镶钉而成,它们代表星星、月亮,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戴在头上与黑色朴素的服饰相配,银光闪闪,十分耀眼。碧约姑娘的小帽,也是用银泡装饰的效果:先用黑色土布缝成六个角的帽子,帽檐四周用小银泡装饰,帽顶中间是一颗大银泡,大银泡中垂下一束红缨穗,十分醒目。勐腊县哈尼族阿卡支系女子头饰,其装饰效果是塑料珠、银泡、银币、银须、银链,先用黑色土布缝成帽形,再用三块硬布缝成镶满料珠、银币、银须的瓦片状,上横一块,左右各垂一块,戴在阿卡妇女头上显得富贵大方。叶车女子的银质胸饰,银链之间每隔一段缀饰数条银鱼、银币,最下方缀饰银须,有掏耳勺、小刀、小叉等物件。腰饰上缀饰银螺狮、银鱼、梅花牌、银链、缨穗、小银泡等,具有信仰意义。西双版纳阿卡妇女胸衣上有两块银牌,一块代表日,一块代表月,象征妇女的双乳,饰胸功能具体而明确。哈尼族腊咪支系妇女头饰的帽箍,帽檐处大都用银泡镶钉成三角形图案,外包巾的各角也用银泡装饰。绿春县的哈尼族哈欧妇女坎肩是双层黑土布,整个坎肩无任何装饰,只在领口上钉一菱形大银扣,显得朴素大方;绿春县的白宏支系妇女胸前部位镶钉六排银泡,正中一枚是梅花形大银牌。西双版纳阿卡妇女挎包,以黑色为基调,用红、黄、绿、白等颜色的丝线挑花成方形、菱形、回形、三角形、条形等图案,并在图案的角处镶钉银泡、草珠、海贝、缨穗等,形成五彩斑斓的装饰性挎包。阿卡姑娘的头饰,奇异多彩,红色羽毛、绿壳虫、白骨针、银泡等均装饰于头部,红色羽毛是天界神鸟的象征,戴于头顶,会得到天神的保佑;绿壳虫是情侣亲手捕捉,白色牛骨是情侣精心磨制,具有爱情象征意义;银泡镶钉的数量是吉数,预示着姑娘的美好前程。绿春、墨江县的西摩洛支系的妇女服

饰,胸前用银泡按传统图案钉满全胸,长长的围裙上则用贝壳镶满几何图案,都有吉祥意义。

二是自然图纹,记载历史。此类图纹一般用在葬礼服装上,如元阳县哈尼族昂倮支系妇女寿服的头饰,也叫寿帽,记录了哈尼祖先几千年的迁徙史,整个帽边用彩色丝线绣有树形图案,代表着哈尼祖先的迁徙、发展史,是为了让亡魂能沿此路线回到祖宗圣地。帽檐塔形图代表哈尼族历史上的三层人,即官人、莫批、工匠;帽顶的圆形图案为天国,两边有梯子可达,帽后的缨穗长带象征天界、人间、地下三个层次。心灵手巧的哈尼妇女们,把祖先的教诲牢记心中,并把它绣在帽子上,使得亡魂顺利到达祖先起源地。再如,少女盛装领褂,前胸用小银泡疏密得当地镶钉成吉祥图案,正中的大圆牌上铸有鱼、蛙、鸟等图案,象征水族创世神话信仰,把创世历史写在服饰上。

三是自然图纹,祈福求吉。金平县哈尼族缀缨系铃童帽,是用黑色的土布缝成帽形,帽檐一圈用红色丝线绣有猫头鹰的图案,帽顶缀银铃、缨穗以及避邪的小布包。据说孩子头上有这些炯炯有神的眼睛,夜行的鬼魅就不敢为祟了。元阳县哈尼族童帽,帽顶缀饰彩色绒球下垂银链、银币,寄托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吉祥平安。澜沧县阿卡妇女头饰,黑色的大包头上用缀满银泡、挑花刺绣的宽头带缠绕,前插鲜花、后插红色羽毛。据古代的神话传说,天界为红色、人界为黑色,头插红色羽毛的包头会得到天神的保佑。

四是动物图案,图腾崇拜。哈尼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图案,也有采用各种吉祥物的图案,如龙、凤、白娴鸟、鱼等。白鹇鸟是哈尼族神话中崇拜对象,白鹇鸟纹一般绣在衣服上和挎包上,主要流行于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一带。鱼纹状图案较多地应用于银链上,挂在叶车妇女的前胸,在哈尼神话传说中,神鱼创造了万物信仰。

五是几何图案,自然山水。哈尼族妇女的服饰因居住不同,服饰的图案纹样也不同,如元阳县和金平县哈尼族糯比、糯美妇女服饰,一身黑色的靛染衣裤,只在围腰、衣襟后摆底边、袖口、帽缘等绣蓝色锁边、滚边、山形、波纹形、三角形、回字形、蕨菜形、菱形等花纹,显得庄重典雅、朴素大方。元阳哈尼族少女服饰图纹以红、蓝、绿、白等线绣成枪托形、八角花形、凹字形、波浪形、心形等鲜艳花纹。西双版纳阿卡妇女上衣整个背部是用红、白、黄、绿等彩色丝线挑花,图案有方形、菱形、回纹、三角纹、五角纹、格子纹、条纹、水波纹、锯齿纹等图案,整个袖子是用红、黄、蓝、白等色布镶拼成条状,袖口绣回形纹,绑腿用色布镶拼并在色布之间绣水波纹,使得整套衣服形成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的效果。新平哈尼族服饰,用彩色丝线挑花刺绣在衣袖、腰带、围腰、前襟、头带上,图案花纹大都是菱形、锯齿、条形、花纹、波浪纹。

六是头饰变化,角色转变。在人的一生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了生理上的变化,同时社会性别礼仪对其一生的约束也是分年龄段的。哈尼族妇女的衣着,无论何种类型,其样式、色彩、质料、花纹等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不同的审美要求。哈尼族女子的一生,至少有三次较大的服饰变更,也是其人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标志。孩提时期,尚未形成自我的审美心理,根据父母的愿望,在其童装的基本款式上加以打扮,也反映了其父母审美情趣。一般来看,哈尼族童装的特点是简捷明快、符合儿童心理。衣饰上绣制花纹多而鲜艳,佩饰较少,主要以动物的羽毛、狗牙、鹰嘴或银币作装饰,给人的审美趣味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青春期的少女已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从生理和心理均处于爱美之心最强烈阶段,并体现在衣饰和饰物的佩戴上。哈尼族女子的发型和头饰,有

许多隐秘的文化内涵,知情人一眼就能辨认其少女、未婚、已婚、已婚未生育等人生重要阶段。因此,发型和头饰成为一个女子不同人生阶段的重要标识。少年时期头发较短,有些部位的头发不能留长。进入青春期后留长发,独辫垂于脑后,有的与特制的棉线辫条编辫一起盘头置于沿帽上,并且额前和鬓角处要着意修剪。所戴头饰,不同地区的支系有较大区别,有顶通半椭圆帽、银泡公鸡帽、头帕和包头巾等。总体特征是,青年女子的头饰最鲜艳,饰物最多,以银饰为主,主要的银质佩饰及造型图案有小圆泡、大圆泡、梅花牌、螺狮、鱼、龙、青蛙、螃蟹、菱形扣、方形牌、银铃、银链梳子、银手镯、星星、月亮、银链腰带、芝麻铃等。戴在适当的部位,使得姑娘华丽富贵、光彩夺目,充满少女的青春气息。青年时期女装突出表现在面料的选择上,除了基本的黑、青色布料外,还以灰、蓝、红、紫、黄等色彩装点,并且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动手制作,充分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哈尼族女子结婚生育后,人生角色转变为人妻、人母,其对衣着的审美要求也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心理变化的因素,一是来自社会和习惯势力;二是自身心理的变更。哈尼族女子婚后,其发饰、头饰和服饰必须按已婚妇女的传统约束来打扮。一般来说,生育之前,仍可保留一段姑娘时代的衣着特征。但一旦怀孕,其装束要打扮成少妇的衣着,生育之后就成为“某某的阿妈”,进入中年阶段,姑娘时期的许多首饰不宜再戴,而较为艳丽的服装,也不再重新制作,改穿以蓝黑色为主的朴素服装。哈尼族中年妇女的服饰特征,给人以庄重、朴素、实惠之感。

记者:我在博物院里还见到一种哈尼族类似麻丝的树皮衣,请您介绍一下。

黄绍文:哈尼族服饰中较为古老和珍贵的要数树皮衣了。这是一种用树皮经过特殊工序制作的精美绝妙的服饰,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再当衣服穿用,而是成为在博物馆或工艺店里供人们欣赏的工艺品。目前,能制作树皮衣和工艺品的人很少,现在昆明民族村的张树皮是制作树皮衣的代表人物。

记者:服饰对于民族来说,在历史的进程中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服饰变迁是人类文化系统变迁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常常受时代、地域、气候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的影响。那么,哈尼族服饰历史渐进到现在,都有哪些变化呢?

黄绍文:哈尼族民间服饰的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起。当时全国上下都穿清一色的中山装,胶底布鞋和塑料凉鞋等也逐渐流入哀牢山区。因此,哈尼族服饰的变迁,首先表现在男子的衣着上,有条件的哈尼族男子开始身着中山装、脚穿胶底布鞋(解放鞋)或塑料凉鞋。到80年代普遍着中山装的基础上,向夹克衫发展。90年代着中山装的同时开始着西装,因而今天的哈尼族男子,从儿童到成人,大部分着汉装,只是到了归世的那一天,才把汉装脱下,净身后才穿上传统哈尼族礼服寿衣去见祖宗。哈尼族妇女的服饰变化从脚开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哈尼族女子一改千余年的赤足习惯,开始穿上从市场上购买的解放鞋、塑料凉鞋。内衣、内裤使用市场上购买的针织品。外衣面料则从使用传统自织、自染的黑色棉布改为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工业颜料纤维布。值得关注的是,90年代中期后,传统服饰的刺绣工艺,逐渐失传,新成长的哈尼族女子已经不擅长织布、刺绣、挑花的传统哈尼族服饰制作。哈尼族妇女服饰整体的变迁较为典型的是居住于红河县的车

古、浪堤、羊街一带的叶车女子服饰。叶车女子按其传统,终生赤足,至寿终正寝时,儿孙们才给她们穿上勾头花鞋和长裤,以便认祖归宗。她们喜欢用靛青浸染的蓝色小土布做衣裤,按传统衣着,下穿紧身的短裤,大腿上端以下全部裸露。无论暑夏寒冬,下田栽秧锄禾,还是数九寒天进深山老林砍柴割草,从不着长裤。20世纪60年代初期,只有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妻女等极少数叶车女子率先穿鞋袜,下着西式长裤。但90%以上的女性,仍然保持其传统衣着不变。80年代后期,其传统衣着发生大变革,大多数女子下着的紧身短裤改穿西式长裤,内褂改穿市场上购买的针织汗衫,以便遮掩胸部。但外衣“雀朗”、衬衣“雀巴”和白帽却依然如故。90年代后,叶车女子的衣着整体发生变革,除了头顶白帽外,上下衣裤均改穿汉装。青年女性开始使用胸罩,并在农闲、节庆、赶集、探亲时上着西装、下穿西裤子,半高跟皮鞋、凉鞋。只有中、老年女性,至今头戴那顶白色的尖顶布帽。

记者:那么,现在全国收藏并具备研究、展示哈尼族服饰的场馆所主要有哪些呢?

黄绍文:全国收藏并具备系统展示哈尼族服饰的场馆所很多,既有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国家级场馆,也有云南省及地、州、市、县民族博物馆等。而我们红河州博物馆作为抢救、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与窗口,在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指导下,把哈尼族民族服饰的收藏、保护、研究作为办馆特色,给予重点投入与建设。目前,红河州博物馆针对哈尼族服饰多样、款式不一的特点,在收藏方面坚持立足本地、尽量全面的原则,已收集到哈尼族19个支系近百套的服饰。我们认为,哈尼族服饰是哈尼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系统地收集整理和科学地研究保护这部分民族服饰艺术遗产十分重要。通过科学研究和保护哈尼族服饰,可以更透彻地了解和认识哈尼族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状况,更好地构建中华各民族和谐社会。

记者:是的,让我们通过科学的保护、研究、展示和传媒推介哈尼族千姿多彩的服饰,使更多的人认识它、欣赏它,并参与保护和开发利用它。谢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18199041.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18199041.html,

返回目录

中国唐代服饰文化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并蓄古今、博采中外,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掀起了一场关于服饰美学的革命。 服饰文化的背景 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长安当时是最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由长安经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络绎不绝,海路以广州为海口,经南洋西通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诸国,东与朝鲜、日本交往更加频繁。当时长安和广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国人。唐代国家强大,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外来异质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也使得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 唐代服饰文化的特征 唐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雍客华贵、精彩纷呈、兼收并蓄、融合统一是其总体特征。唐代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唐代女子服饰文化 隋至初唐时期,女子服饰特别是仕女衣装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也细窄紧口。到了盛唐时期,体型以胖为美的审美观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女子服装越益趋向宽肥。唐代女性所穿服装主要分为襦服(或袄,衫,裙)、男装、披帛、回鹘四种。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衫是无袖单衣,有对襟及右衽大襟两种。衫在春秋天也可以穿在外面,但是和穿在外面的短衫不同,后者称为褙子或半臂。裙子的造型向来都是一种长方形的方片直裙。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既能显露人体结构的曲线美,又能表现一种富丽潇洒的优美风度。帔帛是美丽女式唐装的点缀,就是我们看到的画里的妇女肩上或手臂上搭着一条长长的条带,走路随风摆动,显得潇洒自然,这就是帔帛。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

丽江木府 以下由丽江童话客栈编辑 ,感觉丽江真的很美,那美丽的景色,美丽的纳西族风土人情,美丽的雪山蓝天,还有那美丽的传说。我们要去丽江旅游,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去感受那美丽的风景,那美丽的风土人情。《木府风云》讲述了云南丽江雪山脚下纳西族的大爱传奇。此片从头到尾都是纯丽江取景,而木府,在丽江差不多有上百年历史。本文为你实景解说木府的“风云”。 丽江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丽江木府,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纳西族,一个勇猛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明代云南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时期,木府内部上演的家国情怀及家族争斗的风云传奇故事。《木府风云》带着神秘又具有吸引力的少数民族风情款款,全景展现了木府的气势恢宏的宫殿楼宇与丽江古老繁华的古城风情,纳西民族的风土人情也尽收其中。

木王府是云南丽江的建筑群,宏伟华丽,占地超百亩,有规模建筑一百多座。木府是明代西南纳西族大土司的府第,仿北京紫禁城而建,有“小故宫”美称,明初,朱元璋发兵三十万攻入云南,大理段氏政权灭亡…纳西土司不战称臣,朱元璋大喜,赐姓'木',木府由此而得。 游完木府,忽然感觉,一个懂得生存与死亡的民族,又何尝不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民族呢!纳西族首领的“木”姓,就是朱元璋钦赐的。“木”字加“人”,即为“朱”,意为朱家人。正是因为这“木”姓,丽江整个古城内四通八达,没有一堵围墙,不

难想象,“木”字加了围墙,岂不成了“困”?后来,土司看到纳西妇女头戴斗笠,背个背篓(背篓里是她们的婴孩),每天披星戴月地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就在“木”字上加一撇,旁边加一口,赐姓给百姓一个“和”字。于是纳西有了普遍“官姓木、民姓和”之说。

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夏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像是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它时而波澜壮阔、雄浑绮丽,时而细流潺潺、内敛含蓄,时而澎湃激荡、泥沙汹涌,又时而风平浪静,澄澈明晰……而旗袍的历史发展成为了那长河中最亮丽的一段风景。 经过《服饰文化赏析》课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课下资料的查阅,我了解到,旗袍来源于满族旗装,而我们平时所提及的传统旗袍是汉人改良后的旗装,是一种新式的旗装。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摒弃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封建礼教氛围中,妇女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所以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形式,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二十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身长适中,开衩至中便于行走。但不久,受欧美服饰影响,袖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三四十年代,旗袍作为一种经典而又时髦的样式风靡全国!后几经改变,旗袍更加简洁、轻便和得体,借此机会,以线条流畅,能够充分显示女性风姿风韵的流线型旗袍时代正式开始。 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靡后,50年代的旗袍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甚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再近些年,经历历史发展低谷的旗袍在时装中重新出现了,而且款式摆脱雕琢与繁复,结合流行趋势,融会西方时装特点,收腰合体,加大开衩,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垫肩、装袖,前片开刀,后片打折,突出乳房造型等剪裁技巧,这使得旗袍更能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造型更加端庄秀丽。伴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和影视文化的传播,旗袍已经露出流行的端倪,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更值得一提的是,旗袍已被作为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像是盘花扣,它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延传至今,凝结了我国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又如旗袍的制作材质——锦、缎、绉、绸,这些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同样是中国的骄傲,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才智。在这些丝织物上,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古典风格图案,我想每一个外国人看见这些经典的图案都会脱口而出:中国!除此之外,中国的服饰文化与中国的民族精神又是一脉相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思想熏陶下,我们中国人主张自尊,讲究含蓄、中庸,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也因为如此,中国女性的身体曲线掩藏在宽松的裁剪中,使她们有种优雅、端庄、婉约的传统形象。这种形象体现了中国服饰的力求稳重、平静,同时也有助促进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 旗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服饰,它牢牢的牵连着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甚至中国全部传统文化,已经不能只被称为传统服饰中的一类,更应该说是传统服饰的代表和典范。我之所以在写这篇《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时,要用如此大量的笔墨写旗袍,正是因为旗袍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种象征、标志、一种骄傲!而旗袍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体现,服饰文化又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了解旗袍,理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研究服饰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对今天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也许悲哀的是我国经过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以及文化大革命,再到后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但是我相信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渐渐提高,内心空虚逐渐暴露,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更高,更有韵味的东西会随之出现,单调纯粹的功能性物品将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将重新被人们重视和欣赏!我们正处在加入重拾传统服饰文化潮流的最好时机中,希望所有有志强国的同学们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感悟民族精神,最终也能为积淀新的中国文化出一份力。

唐代服饰文化及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杨彩蓉 (052批专升本历史学学员) 论文摘要:唐代服饰文化内蕴丰厚,兼容并包,彰显大国风范,对当今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的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全新历史的今天,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和民族化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当代服饰要保持民族文化传统,以大唐帝国的民族创造精神为鉴,立足于汉民族服饰文化的沃土,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外合璧特色、浓郁民族风格和开放的当今服饰文化。继承和发展唐代服饰文化,发掘唐装的美仑美焕,创造出庄重典雅、大气磅礴的当代服饰文化,引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服饰、文化、融合、传承、创新。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从服饰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嬗变。二十一世纪,唐装风靡中华大地。我观察着那些纤细束腰、立领盘扣的女装,觉得这些款式很难和飘逸自由的大唐服相联。本文拟从唐代服饰的起源、发展、类型特征入手,探讨唐代服饰文化对当代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 一、唐代的服饰文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时期的服饰既保持汉民族文化本色,又吸收印度和伊朗的服饰特色,兼收西域、吐蕃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展开了一次由南北向东西的服饰大交流,是我国服饰文化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 唐代的服装有官服、民服、男衣和女衣之分。官服是政治地位的标志,等级森严。(见电视剧《大唐帝国》中人物服饰)色彩与图案也有严格区分。平常男装多以圆领袍衫配乌皮靴为主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 唐代女装富有时代性,往往由争奇斗艳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的影响而别具一格,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服装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给人以飘然若仙之感。其中贵族女性除律令格

云南傣族妇女服饰文化研究 摘要:服饰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探讨了傣族妇女服饰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当今社会的变迁发展,以期更全面的了解傣族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质。 关键词:傣族服饰文化文化调适 服饰是走动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文化事象,它深刻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的历史演进、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产和消费水平以及文明程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积淀,有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探讨服饰文化,除了其外表的质地、面料、款式、色彩、画纹等显形文化现象外,还应探就其隐形特质,以使服饰民俗和各民族的整体文化相整合,进而全面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质。 傣族人口109万余人,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在思茅市的孟连、景谷、澜沧,临沧市的耿马县,玉溪市的元江、新平等县也有聚居区; 其他,如大姚、景东、金平等县市也有零星分布。 傣族自称有傣泐、傣雅、傣那、傣绷等,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是云南的土著民族。傣族源于古代“滇越”民族,汉文古籍中有金齿、绣脚、雕题、白夷、摆夷等称谓。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故佛教对其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支系和语言可分为西双版纳、德宏、新平、金沙江流域和其他几个傣族服饰文化区。各地基本款式相近,但也有些差异。傣族服饰文化中,无论是西双版纳、德宏、元江、金沙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均呈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个性。各类型服饰文化中,以其文化背景、服装、饰品及相关服饰习俗,构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子文化区。可把傣族服饰文化类型区,概分为四个,即西双版纳、德宏、新平和其他。 一、服饰的基本类型及分布 傣族妇女服饰极为复杂,且各地差异较大。我们分类作一介绍。 西双版纳的妇女,以紧身衣、薄筒裙为主要特征。她们内穿浅啡色紧身小背心,竖镶有彩色花边,外着大襟或对襟园领窄袖短衫,袖管和腰身十分窄瘦,下摆宽大,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能盖住脚的筒裙,扎上银饰花纹的腰带,结发于顶,插木梳、鲜花作饰物,也有的以白帕裹头。打扮精干紧凑,简单的设计线条与质感,更显傣族妇女的婀娜多姿。德宏、耿马、孟定的傣族妇女穿颜色艳丽的筒裙,上衣较短,仅齐腰部,但未婚少女服饰与已婚少妇服饰有严格区别。内地傣族,居住比较分散,形成不同支系,而每个支系都有自称且服饰各异,居住在元江和新平的傣雅妇女,发盘于头顶,缠镶有用丝线刺绣的花边黑色高筒帕。凡头上戴有用银泡镶饰的花边头巾,属未婚女青年,没有的则为已婚。她们身穿镶花边黑色窄袖短衫,内着花边紧身短背心,并缀满银饰,有的可达五、六公斤,犹如软甲,庇护前胸。她们头裹黑色布帕,下着筒裙三四条,左高右低,全套服装都是用花丝线刺绣,色泽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而傣仲、傣德、傣涨妇女上衣为蓝色、粉红色土布短褂,短褂前下摆处钉有一排晶莹闪光的细银泡,外罩一件只可遮盖胸部的蓝色或粉红色无领无纽短衣,下穿宽大的青土布筒裙三条,分为内筒裙、二筒裙和外筒裙,其中二筒裙边用红、黄、绿兰、白条色丝绒精心刺绣,色彩斑斓,鲜艳夺目。手艺灵巧的妇女,还要点缀其它颜色的精美图案,如古方格、花、草等。最后将一条自织的艳丽多色的彩带绕腰数周,美丽动人,“花腰傣”因此而得名。层层叠叠的筒裙左高右低,绚丽的图案以及白色的银饰与衣服形成完美搭配,提高了服饰的美学价值。总之,边疆傣族妇女服饰简单、清洁,式样美观,色调柔和,白、红、黄、绿是其服饰的主色,再配以傣族妇女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另有一番风韵。内地傣族妇女服饰较为复杂,式样多变,层次分明,有较多装饰物,而且艳丽纷繁,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基本情况] 林芝地区是青藏高原人类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川、滇入藏的必经之地,是中缅、中印边境的陆地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林芝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带,成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生物基因库”、“动植物王园”、“东方瑞士”、“西藏江南”之称。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在经历建立--撤销--恢复7次大的演变后,林芝地区于1986年2月1日正式恢复成立。林芝地区下辖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波密、察隅和墨脱7县,共54个乡镇52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6.5万人。林芝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除藏族外,还有汉族、回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等9个民族和僜人。 林芝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位于北纬26°52′~30°40′,东经92°09′~98°47′之间。东与昌都地区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区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地区交界,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林芝地区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边境线长约1000公里,幅员11.7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7.6万平方公里。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海拔3000米,距离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00余公里。 林芝地区年平均气温7℃~16℃,年降水总量400~22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太阳总辐射5460~753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2022小时,无霜期180天。林芝地区东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地区,西部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东北部为高原温带季风湿润地区。全地区气候日照偏少,长冬无夏,温度变化小;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林芝地区北部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属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是冈底斯山余脉,东部系横断山脉。前三大山脉为东西走向,后者为南北走向。山脉之间是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其中最大的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及其支流尼洋河、帕隆藏布、察隅河谷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最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地形总的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差悬殊大,最高为喜马拉雅山东端米林与墨脱两县交界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56米,最低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相对高差7601米,全地区境内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与山地河谷地貌。 全地区冰川及常年积雪面积达6728.2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5.78%,仅次于新疆自治区,居全国第二。现代冰川大多属海洋性冰川,工布江达、朗县西部为海洋性和大陆性过渡性冰川。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南坡波密县易贡八玉沟的卡钦冰川长32千米,面积170多平方千米,冰舌末端海拔为2530米,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冰川雪线分布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升高。丰富的冰雪资源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夏季冰川大量消融,常出现巨大冰川泥石流,造成自然灾害。

拉祜族 文章点击数:1263 创建时间:2013年01月29日来源:云南民族网【打印文章】 拉祜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拉祜族有47.86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1.03%(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 拉祜族渊源于古代号“东方大族”的氐羌后裔,古代拉祜族最早生活在甘肃青海地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宋代时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弥渡之间,宋末时拉祜族分两路迁至临沧和景东以南一带。明清时一部分迁到了今天的云南省澜沧江两岸以及元江沿岸。迁徙中,走得最远的,已越过边境,到达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是与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的一种独立语言,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两大方言在语言、词汇上虽有差异,但两种方言可以互相通话。

拉祜族在历史上原本没有文字,曾以木刻记事,结绳记数。在二十世纪初,外国的传教士来到了拉祜族居住的地区,他们为了便于传教,曾用拉丁字母创制了一套拉祜文。这套拉祜文很不科学,因而也未能广泛传播。到解放前夕,懂得这种拉祜文的人很少。解放后,对原有的拉丁文字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的勐朗坝、东回一带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新拉祜文。现在,拉祜语和汉语,拉祜文和汉文,是澜沧县的通行语言和文字。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信仰、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多神拜物,对拉祜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最为广泛。清朝初年,大乘佛教传入澜沧江拉祜族居住区后,佛教逐渐取代了原始宗教的位置,成为与政治结合的宗教思想。1922年,美国基督教会教徒在糯福,即今天的澜沧县盖了第一座基督教堂,开始在我国的澜沧、双江等县拉祜族地区传播基督教。天主教大约是在1939年有法国人传入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居住的地区,但由于天主教的许多教规和拉祜族人原有的宗教意识相互冲突,所以天主教在拉祜族中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拉祜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文学,又叫口碑文学。主要是民间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等。这些作品主要记载了拉祜族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程,以及他们的先祖在改造自然、改造自身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 拉祜族的乐曲旋律悠扬,调子丰富。景谷县的拉祜族人喜欢听唢呐,有《过山调》、《隔娘调》、《采花调》、《出门调》30多种。镇沅县的拉祜族曲调,按形式和乐器分为三弦曲、芦笙曲、唢呐曲,还有独唱曲和对唱曲等。拉祜族的乐器种类也很多,大都是竹制的,可分为吹奏乐器、弹拔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常见的吹奏乐器有葫芦笙、列嘎嘟、闭闲等,葫芦笙是拉祜族主要的传统传统吹奏乐器,大小及规格不同,发出的音乐高低也不同。口弦、小三弦、牛腿琴是拉祜族地区常见的弹拔乐器,打击乐器则主要有木鼓、波罗谷、快列玛或切、排等。 拉祜族能歌善舞,特别是逢年过节,歌舞是他们必备的节目。他们的舞蹈动作往往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芦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欢度节日时跳的一种大型的集体舞,据统计有136个民间组合套路,主要分布在澜沧、

比较唐代服饰和宋代服饰 工管091 钟蔡泽200908450220 唐代服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 “慢来罗裙半露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41万(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拉祜族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即拉祜纳支系和拉祜西支系,两个支系均有着共同信仰和习俗、共同的文化传统,大体同步的社会发展进程,只是在方言、服饰等方面有一些差异。云南省是拉祜族的故乡,省内拉祜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县(市)共计22个,分别隶属云南省思茅地区、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区。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是与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的一种独立语言,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区,以农业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已发展到地方经济;有的保存着土司制度的残余;澜沧西南部,孟连、沧源,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领主所统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残余。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浅析唐代服饰艺术与风貌 摘要:唐代时中国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盛世,而其在服饰工艺方面的发展也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尤其是在盛唐时期。唐人的服饰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上套的,以及头上和面部的装扮(特别是妇女的)变化之大,花样之多,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亦难以穷尽。通过对唐代服饰艺术风貌的解析来诠释唐代服饰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 关键词:唐代服饰民族文化现代设计影响 1 唐代服饰的文化背景 隋代统一中国前后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是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国力最为雄强、文化艺术最为开放的时期,唐代的服饰艺术也空前繁荣,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这个时期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进行中外政务、商贸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波斯派遣使者来华,波斯人入仕唐朝,拜占庭曾7次派使者到长安,中国与欧洲官方频繁往来,阿拉伯帝国也有37次向长安派遣使者,这些国际间的交流,自然也就丰富了唐朝文化。唐初,波斯的胡乐、胡服、胡帽、胡食以及染织、服饰品风行中国。服饰中出现宝相花、乘狮仙童和灵鸟,均非我国商周、秦汉以来固有的民族花纹,而是在唐代受到天竺、波斯、罗马艺术的影响,所出现的新纹饰。[1] 2唐代服饰的特点 2.1 面料的选择及特点 面料是服装表现的载体,唐代女子所穿着的各种服装款式都需要相应的面料才能得以体现。唐代是个极重视衣饰的时代,不但宫女、命妇常饰以盛装,就连一般妇女也千方百计锦衣绣孺。其所用的衣料有:丝绸、纱、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和纱料最为常用。唐代丝绸纺织手工业异常发达,全国各地都有其特别名产地,以四川、江南及河南、河北三大产区的丝绸最负盛名。蜀中锦、吴越纹绫纱罗、河南北纱绫等都是服饰面料中的珍品,并通过广州、信州、扬州等

5篇介绍云南丽江古城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云南丽江古城的导游词范文(一)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的丽江古城。我是陈艺涵,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的由我来陪同你们来到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现在我来到了丽江古城。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着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自然雅致,非常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这就是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一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有石拱

桥、石板桥、廊桥等其它桥。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风景,拍一拍照片。 请大家在这里细细游赏,感谢你们的到来,大家在玩的过程,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祝愿大家玩得开心! 5篇介绍云南丽江古城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嘉宾,现在小黎将要带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刚从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园出来,我们要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小黎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

序号类别项目名称民族属地责任单位 1 濒危民族语言文字金平傣文傣族金平县金平县文化馆 2 民间文学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族墨江县墨江县文化馆 3 坡芽情歌壮族富宁县富宁县文化馆 4 创世史诗《目瑙斋瓦》景颇族德宏州德宏州文化馆 5 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彝族弥勒县弥勒县文化馆 6 传统音乐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孟连县孟连县文化馆 7 剑川白曲白族剑川县剑川县文化馆 8 弥渡民歌汉族弥渡县弥渡县文化馆 9 民歌开益白族兰坪县兰坪县文化馆 10 彝族沙莜腔彝族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 11 彝族民歌彝族石屏县石屏县文化馆 元阳县元阳县文化馆 12 传统舞蹈芦笙舞苗族大关县大关县文化馆 13 藏族弦子舞藏族德钦县卡瓦格博文化社 14 弄娅歪壮族广南县广南县文化馆 15 棒棒灯壮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 16 彝族弦子舞彝族砚山县砚山县文化馆 17 水鼓舞德昂族瑞丽市瑞丽市文化馆 18 擦大钹彝族隆阳区隆阳区文化馆 19 大刀舞彝族禄丰县禄丰县文化馆 20 霸王鞭白族剑川县剑川县文化馆 21 十二兽舞彝族楚雄市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2 跳三桩苗族易门县易门县文化馆 23 铓鼓舞哈尼族建水县建水县文化馆 24 跳鼓舞彝族绿春县绿春县文化馆 25 传统戏剧杀戏汉族景东县景东县文化馆 镇沅县镇沅县文化馆 26 传统曲艺腾冲扬琴汉族腾冲县腾冲县文化馆 27 莲花落汉族姚安县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8 昭通唱书汉族昭阳区昭阳区文化馆 29 传统体育与游艺打陀螺傣族景谷县景谷县文化馆 佤族双江县双江县文化馆 彝族双柏县双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0 吹枪苗族麻栗坡县麻栗坡县文化馆 31 嘟哒哒傈僳族龙陵县龙陵县文化馆 32 彝族摔跤彝族元谋县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彝族石林县石林县文化馆 33 传统礼仪与节庆彝族服饰彝族武定县武定县文化馆 峨山县峨山县文化馆 34 哈尼族服饰哈尼族红河县红河县文化馆 西双版纳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08级医学信息管理1班姓名:麻胜瑶 学号:2008084018 中国服饰文化鉴赏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将服饰排在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几乎从服饰出现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社会身份、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观念融入到了服饰中。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观察来往形形色色的服饰,衣着打扮或正式或休闲,或修身或宽松,或潮流或复古,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服装的类型和衣着打扮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更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活习性。服饰中常见的有女生可爱的韩版服装,男生宽松的运动、休闲服,女人有穿着精神干练的职业装,男人有正式的西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我们都有相应的服装饰品与之相配。如果把服装服饰瞎搭、混搭,则可能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美的效果!服饰在我们生活中也尤其重要:假如一名毕业大学生去参加一个面试,如果服装打扮潮流另类,或是鲜艳亮丽,会给面试官的印象极为不好,为此失去一份难得的工作也不无可能;假如我们去参加一个时装周,主题是以欧美风情为主,我们不可能穿着中国古典的旗袍,那么了解相关的服饰文化就是必要的了。 世界之大,悠悠众国,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底蕴,一种传统服饰。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精神文明的含义。服饰可以表现一个时代的特征,更可以呈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和文明精神。了解服饰的背后,更多的是其历史、政治和经济,这些都渗透在文化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服饰。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遗物为世人所瞩目。而中国服饰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相互渗透及影响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具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得体的文化。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的进行了几十万年,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与发展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服饰发展变化多样,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服饰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服饰与社会服饰等级差别服饰发展变化 郭沫若同志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①这把服饰与文化的关系说得十分透彻。事实证明,世界各名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也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世代意识的体现。因此,服饰问题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上古时代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以发型为例,大地湾文化中有剪短的披发,马家窑文化中有后垂的编发,大汶口文化中有用猪獠牙制成的发箍,龙山文化中则用骨笄束发,陕西龙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头顶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发的反映。骨笄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与东下冯类型诸遗址中均曾出土,形制与商代的同类器物相同。因此得知束发为髻在远古时已是华夏族服装的特征②。 夏商时代 夏商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时期。阶级对立、等级制度在

服装史论文题目中国唐代服装史 姓名梁丽斯 所在学院广州大学 专业班级09服装设计与工艺(1)班 学号 096281922131 指导教师李菡 日期2009年 11 月 5 日

中国唐代的服装史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地位,使人人各守本分,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中.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所以,在中国传统中,服装也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人类的服装文明,自走出了惟一实用目的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变得复杂了。尤其在中国,古时服装制度也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尤其是天子、诸侯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全穿着制服,因为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艳羡的对象,所以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生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越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越多.可以用的颜色越多。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这正应验了服饰文化是潮流文化的代表CFP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90%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唐代服饰的特点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丽江纳西族走婚风俗介绍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奇妙的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泊,而且还有着古老的纳西族。丽江的美景孕育了纳西族文化,而纳西族的走婚也是丽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神奇的走婚吧。 丽江泸沽湖边的纳西族的一支:摩梭人,实行的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阿夏”婚有两种形式,即阿夏异居婚与阿夏同居婚。阿夏异居婚也叫“走婚”,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自住在自己的母亲家生产生活,只是男方暮来晨往,仅在女方家过夜。 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其生父与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男子与女方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没有必然联系,男子无法定的抚养子女的义务,但生父可与子女经常往来。男女双方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可同时结交两个,只有跟一个终止了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一个。阿夏双方结合自愿,离异自由。阿夏关系保持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年轻时不大稳定,中年以后日趋固定,甚至保持终身,但无论保持多久,男女双方都各居母家。 任何一方不愿再保持关系,或女方闭门不纳,或男方不再登门,阿夏关系即可解除。另一种阿夏同居婚特点是男女双方各居一家,或是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共同生产生活,养育子女。这种婚姻同样以情为主,自愿结合,离散自由,双方一旦终止关系,各自回自己原来的家,其家庭成员都会欢迎她(他)回来,子女问题也由双方协商解决,不会引起双方的冲突。另外,摩梭人地区也有部分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 但有不少摩梭人实行的是“阿夏”婚,绝大多数家庭为母系大家庭。家庭成员的血统完全以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家庭中男不娶妻、女不出嫁,无翁婿、婆媳、妯娌、姑嫂等关系,家庭权力分工形式为舅掌礼仪母掌财,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极少分家现象。家庭人口一般在20人左右。 走婚制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以感情为基础,夜合晨离的一种婚姻礼俗。走婚制度是女性文化的标志。川、滇、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是著名的女性文化带,有着强大的

浅谈澜沧县拉祜族的“葫芦节” 摘要:“葫芦节”是拉祜族重要的节日之一,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葫芦对拉祜人民有着特殊的情缘,拉祜族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对给予了自己生命的“圣灵”,拉祜族人民以独特的方式——“葫芦节”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与敬意。在我国浩瀚的民俗文化宝库中,有着很多如葫芦“创世”、“赐子”、“祈福”、“消灾除祸”等与葫芦有关的神话和传说,很多民族也把葫芦视为灵物,但是,以此形成一个民族节日来加以敬仰的便只有拉祜族了。 关键词:拉祜族葫芦节政府 澜沧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它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居住着20.6万拉祜族人口,占国内拉祜族总人口的一半,他们勤劳、勇敢、智慧,自明末清初进入澜沧以后,便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和传承着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和浓郁色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拉祜文化。古老的神话、原始古朴的绘画、优美的音乐和婀娜多姿的舞蹈,以及神奇的生活竹制品,都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发展成为拉祜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当中的优美作品,滋润着拉祜族人民,引领着拉祜人民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光彩,推动着拉祜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构成拉祜族的历史、宗教、政治、社会道德,成为认识和研究拉祜族的百宝书。 拉祜族拥有很多的节日,以“葫芦节”最为人知,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一年一度的“葫芦节”活动对于弘扬拉祜文化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民间对过“葫芦节”的习俗不同,时间也不同,为了和谐发展这独特的民族文化,提升拉祜族及拉祜族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用,1992年8月7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决定: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为拉祜族的“阿朋阿龙尼”(葫芦节)。通过立法的形式把“葫芦节”确定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的一个统一的民族节日。而后,为唱响“拉祜文化”主旋律,发挥“葫芦节”的文化载体功能,根据民间有关“葫芦节”的传说,通过广泛征求全县拉祜族人民的意见、建议,借2005年11月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在澜沧召开拉祜文化研讨会的机会,提出了调整过节时间的建议,经2006年2月17日澜沧县拉祜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大提出了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葫芦节”时间由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调整为为阳历的4月8、9、10日。从此,“葫芦节”不断的继承与发展,成为浩瀚星空的一大璀璨。 拉祜族的“葫芦节”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并发挥其在民族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从葫芦诞生的传说、拉祜族自身、政府、“葫芦节”的内容和形式、蕴含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的“葫芦节”进行揭示。 一、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 葫芦节,在拉祜语中是“阿朋阿龙尼”,它是拉祜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早期的“葫芦节”为每年的农历10月15、16、17三天。每年的这三天,这个葫芦里诞生的民族,便穿着灿烂的民族服饰(拉祜族的服饰依据葫芦成长的传说而制作,服装上挂满了金条、银条、金簪、银簪、金花、银花,而这些饰品就是葫芦成长的源泉),载歌载舞,带着自酿的美酒与糯米做的粑粑,杀猪宰鸡,集中在每个村子的广场上,开始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后生、老人们吹着芦笙,姑娘们跳着欢快的集体舞,舞蹈尽情的表现着在四季之中,人们从最开始的犁地,撒种开始,一直跳到最后丰收的喜悦,感谢上天赐予的阳光和雨水,感谢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美好年景。 入夜,燃起篝火,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低沉的木鼓,老人们把自己一生的遭遇,从母亲辛苦的生育,艰难的成长历程,直至成亲,离开父母,养育自己的子女,到青春不再,满目沧桑,一个个哀怨,凄美的故事随着老人的歌声,在月色中缓缓道出,在这如水的月色之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