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俄罗斯构建_欧亚联盟_的制约因素_黄登学

俄罗斯构建_欧亚联盟_的制约因素_黄登学

俄罗斯构建_欧亚联盟_的制约因素_黄登学
俄罗斯构建_欧亚联盟_的制约因素_黄登学

2012年第4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Dec.2012(总第114期)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m A Quarterly,No.4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

黄登学

摘要:谋划和落实“欧亚联盟”正在成为普京新一届总统任期的第一战略优先,通过打造这样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区域内的核心力量集团,使俄罗斯成为“多极世界的真正一极”。然而普京的这一宏伟政治抱负能否如其所愿顺利实现,实际上仍存诸多变数,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性无法产生强大的聚合力与号召力,后苏联空间国家态度消极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与牵制等多重制约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欧亚联盟”之路决非坦途一片,而必将充满荆棘与波折。

关键词:俄罗斯;欧亚联盟;普京;多极世界;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D1;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12)04-0081-12

2011年10月4日,普京在俄罗斯《消息报》发表题为《新的欧亚一体化方案———未来在今天诞生》的文章,提出了其所谓的“欧亚联盟”设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第三次总统竞选的主要纲领。从普京阐释的内容来看,其“欧亚联盟”的构建路径清晰可见,即通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自贸区,建立一个由莫斯科主导的环俄罗斯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体,并最终将之塑造成为欧亚区域内的核心力量集团。普京2012年5月7日就任总统后首批签署的《关于俄罗斯联邦对外方针的实施措施》再次重申,俄罗斯“把发展独联体空间的多边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作为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的关键方向……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范围内加深欧亚一体化,并在2015年1月1日前建

*作者简介:黄登学,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普京新任期俄罗斯外交战略研究”(IFW12110)阶段性研究。

立欧亚经济联盟”①。

当前,普京已经顺利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从各种迹象来看,与梅德韦杰夫任内重点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并着力构建所谓的“现代化伙伴关系联盟”不同,普京任内俄第一战略优先极有可能重新投向后苏联空间,谋划和落实“欧亚联盟”这一宏大战略构想,并以此为依托,将俄罗斯打造成为“多极世界的真正一极”。普京出任总统后首访白俄罗斯,然后在6月初访华后造访哈萨克斯坦也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一点。然而普京的这一宏伟政治抱负能否如其所愿顺利实现,实际上仍存诸多变数,或者说,俄罗斯“欧亚联盟”的构建仍然存在很多的制约性因素。

制约因素之一:俄罗斯的综合实力

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俄罗斯作为一个帝国的终结,从那时起,就经济实力来讲,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经历上世纪90年代“自由落体式”实力衰退之后,俄更是沦入“三流国家”的行列。虽然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经济经过“普京新政”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梅德韦杰夫任内也高调推出了旨在对俄经济社会进行全面改造的所谓“现代化战略”,但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实际并不强大的经济总量(2011年俄GDP仅为545856亿卢布,约合1.9万亿美元②),特别是其脆弱的能源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实难支撑其所谓的“大国地位”和世界“一极”的角色。“2010年俄罗斯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仅为2.2%,而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达到了19.4%和19.8%”③,目前俄罗斯赖以维持自身国际影响力的也就是其在国际体制中所占有的政治大国位置及其超强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战略核力量,抑或再加上所谓的“能源大棒”而已,而“今天俄罗斯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则完全不足以支持其谋求什么世界单独‘一极’的地位”④。

另外,从俄罗斯的“感召力”即所谓的“软实力”方面来看,莫斯科大学经济学博士契·维克托罗维奇教授指出,以今天俄罗斯的状况,它很难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俄罗斯不拥有当年苏联所拥有的那类可靠的盟友———围绕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问题的立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除了俄罗斯以外,现在承认这两个国家独立的仅有两个国家———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⑤。尤其严重的是,除了能源资源以外,俄罗斯难以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有用的东西,更不用说富有号召力的能够替代2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②③

④Омерахпореализации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курс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7мая2012года,http:// www.kremlin.ru/acts/15256.

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rosstatsite/main/account/#.

Источники: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Мироваяэкономика:выходизкризиса,М.:ИМЭМОРАН,2010;Ezra F.Vogel,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11.

Ч.Викторович,“Биполярныймир–нечья-тоиллюзия,авозвращениереальности”,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21сентября2009г.

.,“-,”.

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与发展模式了。实际上

,“21世纪是一个思想比物质资源更加重要的时代”

①。为了成为一个公认的21世纪大国,仅有能够摧毁其他国家的能力是不够的,仅仅拥有某种独特的可以高价出售的资源也是不够的,需要的是能

够向其他国家提供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

,“大国之大在今天乃至未来都取决于你能够向世界提供什么东西,取决于你对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在这方面,俄罗斯可

对外自夸的东西实在不多”

②;“相对于美国与中国而言,俄罗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向这些国家提供”

③。众所周知,俄语当年曾经在后苏联空间发挥重大的文化影响力,然而在今天,俄语在原苏联所有共和国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已经明显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当地中小学的俄语教育大幅度弱化,波罗的海三国当地的精英在公共

生活中也不再必须使用俄语

,“莫斯科试图通过后苏联空间说俄语居民来实现自己对外政治目标的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取得成效”

④。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自认是一个大国,处处以一个大国的方式行事。如面对西方国家,俄罗斯致力于谋求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平等地位,希望受到后者的接纳与尊重。然而,由于实力的悬殊差距以及目标与手段之间的严重失衡,俄罗斯在实际层面不仅没有实现与美国的对等地位,反而受到后者持续不断的挤压与遏制,其谋求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宏愿流于虚妄。

就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来说,由于帝国思想作祟,俄罗斯人在内心深处

对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仍然抱有难以割舍的“眷恋和关注”

,并将其定位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外部势力染指,“莫斯科不允许像北约这样的军事政治集团把

自己的活动扩展到独联体国家”

⑤。从独联体成立的第一天起,俄罗斯就一直苦心经营和致力于建立独联体统一的经济空间和军事政治空间,希望“实现自己在独联体框架内的政治领导……对于前苏联共和国来说,莫斯科要扮演类似伦敦在前大英帝

国以及巴黎对说法语国家所扮演的那种角色”

⑥。从实际情况看,同样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国力孱弱难以产生足够的凝聚力,二十年过去了,不仅未能把独联体变成一个有效率的一体化组织;相反,独联体的多元化、区域化、分散化发展趋势却在不断

增强

,“后苏联空间的所谓超国家机构都成了虚拟的东西,独联体亦不过是成员国首脑举行会晤的口实”

⑦。在这种情况下,后苏联其他国家为保障自身安全和经济利3

8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①

ЮберВедрин,“МестоРоссииоднозначнопосередине",Россиявглобальнойполитике,?6,Ноябрь–Декабрь2011г.Д.Тренин,“Модернизация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России”,http ://www.polit.ru /lectures /2010/03/25/trenin.html.АлексейМалашенко,“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несуществует”,НОВЫЕИЗВЕСТИЯ,8июня2012г.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2.NO 4.OCT.2009.P.3-22.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

益,开始选择同其他大国发展各种形式的一体化关系,特别是随着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颜色”革命及其“疏俄亲美”脚步的日益加速,独联体“独多联少”的空洞化趋势更是表露无遗。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内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减弱。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俄罗斯把后苏联空间看作是自己的专有“利益范围”,但就该地区国家而言完全是另外一种图景:实际上没有任何国家认为自己是某个利益区的一部分,谁也不承认莫斯科拥有在攸关自己命运问题上的决定权。独联体中没有一个国家跟随俄罗斯承认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独立即说明了这一点,“它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萨卡什维利的‘情有独钟’,也不是出于对美国制裁的特别恐惧,仅仅是因为一个原因,即:这些国家并不想让人认为其是莫斯科的附庸国,不想让人认为它们只是‘坐在莫斯科的裤兜上’,是对俄对外政策方针亦步亦趋的‘跟屁虫’”①。就是说,尽管俄罗斯一如既往地向后苏联空间所有国家扩展自己的利益,然而莫斯科的影响虽仍强大但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所谓‘俄罗斯势力范围’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一个甜蜜的梦想———现实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②。

从普京“欧亚联盟”的设想来看,前期侧重于加强经济合作并藉此为欧亚联盟的最终形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遵循这一逻辑,未来俄罗斯能否大幅度地提升其综合实力以强力带动后苏联空间的经济一体化合作,将决定着“欧亚联盟”的未来成败,因为“不管世界变化有多快,它终究是以力量对比为基础构建的”③。而俄罗斯提升实力的根本点又在于其能否根本转变其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未来俄罗斯“欧亚联盟”设想能否顺利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能否由资源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创新发展模式,“不建立新的创新式发展经济,俄罗斯将逐年弱化自己的地位———即使能源和原料价格维持高位也是如此,因为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是‘聪明’的经济,而不是原料型经济”④。就发展趋势来讲,自身资源禀赋太好,内部缺乏创新的动力,未来俄罗斯将很难摆脱原料型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经济对能源的‘毒瘾式’依赖已经如此地积重难返,以至于在俄罗斯建立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可望的将来,俄罗斯原料型经济的基本性质不会发生变化”⑤。就是说,从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角度讲,俄罗斯的国力腾飞依然遥遥无期。

当前俄罗斯并不具备而且在可望的将来也将难以拥有构建“欧亚联盟”所需要的实力(军事强制力除外),也缺乏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的“软实力”来有效聚合欧亚有关国家的向心力,就此而言,普京的“欧亚联盟”构想前途并不乐观,4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①②③

④⑤Д.Тренин,“Модернизация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России”.

Dmitri Trenin,“Russia’s Spheres of Interest,not Influence”.

НиколайСпасский,“ОтвердойсилеиреиндустриализацииРоссии”,Россиявглобальнойполитике?6,2011г.

ЮберВедрин,“МестоРоссииоднозначнопосередине".

Maria Lipman,Nikolay Petrov,Russia in2020:scenarios for the future,Wash.,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1.

正如俄罗斯高等经济学校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系主任谢尔盖·卡拉加诺夫所言,“如果俄罗斯不能提供一个在经济上稳妥可行、在政治上具有吸引力的模式,其他

独联体国家最终都将转向欧盟”

①,从而导致“欧亚联盟”构想的彻底破产。制约因素之二:后苏联空间相关国家的立场和态度

有关在前苏联地区建立“欧亚联盟”的想法并不新鲜。1994年4月初,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设想建立“欧亚联盟”这样一个机构来代替独联体。纳扎尔巴耶夫回国后,哈萨克斯坦外交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独联体各国政府散发了具体的建议。从建议内容看,纳扎尔巴耶夫实际上是想重建苏联,只是赋予其不同的名称罢了。他提出,建立统一的议会、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武装力量、统一的货币,等等。当时俄罗斯对纳扎尔巴

耶夫的这一建议未予置评,基辅和塔什干则给予愤怒驳斥

,“他们立即就看穿了这一方案的实质,直接称之为是企图‘恢复苏联’”②。近来普京重新“激活”了这一

方案,并将其作为任内的一面外交旗帜,目的是通过大力推进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来构筑俄罗斯的战略依托,使俄罗斯能够以世界的真正一“极”走向国际舞台。

按照普京的设想

,“欧亚联盟”的构建进程大致是:从2012年1月1日起,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三国“统一经济空间”一体化方案正式启动,为未来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吸收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而逐步扩大

其成员区域,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体化—

——建立“欧亚联盟”。也就是说,未来俄罗斯建立“欧亚联盟”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哈萨克斯坦与白俄罗斯等相关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在此方面,形势同样不令人乐观。

首先,就在普京《新的欧亚一体化方案—

——未来在今天诞生》一文发表后不久,哈萨克斯坦国内便就哈与俄进一步的一体化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其中,反对建立关税同盟、统一经济空间以及“欧亚联盟”的人,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主力则是哈民族主义势力。他们认为,新的“欧亚联盟”方案仅对俄罗斯有利,莫斯科借此推行的是一项逐步恢复苏联的政策,会威胁到哈萨克斯坦的主权。在关税同盟的框架内,阿斯塔纳已经有很多法律不得不与俄罗斯协调一致,而如果

要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势必使哈萨克斯坦丧失独立性

,“与欧盟范围内的情况完全不同,俄罗斯对于自己‘新’邻国的‘压制’是如此之明显,以至于与俄罗斯的

任何积极接近都可能导致这些国家主权的大面积丧失”

③。同时,“欧亚联盟”的建立必然导致哈与俄的融合,但这种融合不是基于权利平等的融合,而是以新殖民主

5

8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①

ЮлияПетровская,СергейКараганов,“вэтоммиреповторятьошибкиненадо”,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20декабря,2004г.МуратЛаумулин,“Возвращениевместо,которогонет”,Россиявглобальнойполитике?2,2012г.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

6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义精神实现的融合,而“只有俄罗斯摈弃‘怀旧思维’并愿意与其他国家平等合作之时,加入‘欧亚联盟’才会真正具有吸引力”①。如果哈萨克斯坦仓促加入“欧亚联盟”,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商业部门势必将被俄罗斯人所“收购”。当前,哈萨克斯坦的生产业、运输业以及其他很多经济部门,已经因加入关税同盟而遭受损失。从长期看,关税同盟的极具冲击性的关税保护政策对其成员国来说是一条“绝路”,因为它不仅会固化这些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而且关闭了吸引外资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大门;同时,建立“欧亚联盟”不仅会降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地位,使其与西方以及中国的关系趋于复杂,而且一旦建立“欧亚联盟”,可能意味着哈萨克斯坦未来加入世贸组织的可能性实际上将不复存在。

此外,就连对普京的“欧亚联盟”设想一贯持比较积极态度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也明确指出,“欧亚联盟”只能是一个建立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主权和国家边界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基础上的国家联合体,它必须奉行一体化的自愿原则,其所建立的超国家机构的运作也必须以协商一致为基础;同时,加入“欧亚联盟”后,哈萨克将继续保持多元化平衡外交战略和政治的完全独立,而这些显然与普京确保俄罗斯在地区一体化中主导作用的初衷相去甚远。此外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纳扎尔巴耶夫曾经建议像欧盟把总部设在布鲁塞尔那样,将“欧亚联盟”总部设在阿斯塔纳。此建议等于给俄罗斯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它的提出“将迫使俄罗斯作出决断,它将如何看待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进程:‘欧亚联盟’设想是由平等伙伴组成的联盟方案还是以俄罗斯为核心重整‘山河’的一项政策?如果这里说的是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那么,将‘欧亚联盟’总部设在阿斯塔纳或者明斯克的建议没有什么不妥。但在实际上,对于莫斯科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至少目前是这样”②。事实上,俄罗斯在关税同盟一些超国家机构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排除了成员国平等协调经济利益的可能。总之,鉴于哈萨克斯坦国内强大的反对势力以及哈自身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欧亚联盟”的态度亦将变得趋于谨慎。

就关税同盟的另外一个重要国家白俄罗斯来说,虽然其与俄罗斯早在1997年就确定了创建俄白联盟国家的基本方向,但多年来,俄白联盟国家建设并不顺利,两国在双边经贸关系、能源合作、独联体框架下合作等领域矛盾不断。时至今日,两国部分民众寄予厚望的俄白联盟国家设想不仅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俄白两国关系反而出现纠纷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白俄罗斯没有跟随俄罗斯承认南奥赛梯与阿布哈兹独立的做法让俄罗斯生气,俄罗斯在履行所承诺的贷款义务方面的消极态度也令白俄罗斯深感不满,两国间不时出现的贸易战,如2009年6月的“奶制品

①МуратЛаумулин,“Возвращениевместо,которогонет”.

,“,”.

风波”

①更是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面对欧盟抛出的所谓“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白俄罗斯的姿态表现积极

,“在明斯克眼中,该计划实际上是实现白俄罗斯与欧洲接近及解决其双边关系中现有矛盾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对于白俄罗斯而言,出现了一种新的‘欧洲选择’方案,与‘东方选择’相比,该选择更为有

利”

②。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虽然目前仅仅是欧洲人化解其与明斯克关系的第一个试验性步骤,然而完全可能的一点是,正是该计划下一步可

能会成为实现白俄罗斯与统一的欧洲之一体化的基础

,“可以预料,白俄罗斯精英人士和人民未来最终也将倾向于‘倒向’欧盟一边”

③。对于与俄罗斯的更高水平的“欧亚联盟”一体化方案,白俄罗斯很可能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友谊必须用实际利益来交换,这是大多数独联体国家对俄政策的精髓。

对于俄罗斯希望在未来加入“欧亚联盟”的其他国家(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来说,其立场更是充满变数。就拿乌克兰来说,多年来,俄罗斯一直希望甚至极力“诱导”乌克兰加入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但乌克兰当局并未采取任何实

质性动作

。“俄罗斯试图通过降低天然气价格来换取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并且允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部分控制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系统及其国内天然气市场,但

是乌克兰并不同意这样做”

④。乌克兰迫于俄天然气价格上的压力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了关税同盟,但却始终不愿放弃与欧盟的自贸区谈判。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议会至今仍未批准乌克兰与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协定文本,因为“乌克兰议会看不出批准这样一个在经济层面不能给乌克兰带来任何好处的文件有什么意义,里面包含太多

的限制性规定”

。不仅如此,乌还选在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该文件的当天(2012年3月20日),表决通过了一项致欧盟要求加快乌克兰欧洲一体化进程,与欧盟之间建立自贸区文件的呼吁书,并于3月30日与欧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草签了准成员国协定,该协定标志着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步伐大大提速。

融入欧盟已经成为乌克兰当局既定的对外战略抉择,而与俄罗斯的全面一体化早已不再是乌克兰政治精英的重要议题。正如乌克兰政治学家西蒙·乌拉洛夫所言,多数乌克兰公民根本不会支持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建关税同盟并在

其后建立“欧亚联盟

”,“持这种态度的乌克兰公民占到了50%—65%”⑤。莫斯科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研究员亚历山大·马拉申科甚至指出

,“作为一个分析家,我明7

8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①

⑤2009年6月6日,俄罗斯禁止从白俄罗斯进口几乎六百种奶制品,9日又扩大到九百种,这实际上几乎囊括了所有从白俄罗斯进口到俄罗斯的奶制品。白俄罗斯每年生产六百万吨奶制品,其中四百万吨出口到俄罗斯,白俄罗斯由此导致的损失可能达10亿美元。Евгени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Клочихин,“МоскваиМинск:дальшевместеиливрозь”,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9апреля2009г.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ТатьянаИвженко,“ВстречавМосквенепорадуетЯнуковича”,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15мая2012г.“Украинскийэксперт:Путинзапустилторпедувнациональныепостсоветскиегосударства”,http ://

www.regnum.ru /news /polit /1550736.html.

确地意识到,乌克兰永远不会与俄罗斯走到一起”①。

就后苏联空间国家对于普京“欧亚联盟”设想的态度消极的原因而言,除了现实的国家利益考虑与俄罗斯经济衰败难以产生聚合力以及西方的拉拢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这些国家对俄“帝国”意识的担忧和疑惧。俄罗斯素有帝国意识与帝国传统,俄罗斯人向来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生优越的民族,俄罗斯是个特殊之国,它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俄罗斯天然地肩负着某种神圣的使命,即拯救世界的使命。俄罗斯人蕴藏于内心深处的这种天然的使命意识,体现在其外交政策上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实力遭受重创,但其大国意识与帝国野心并未泯灭,其扩张欲望只是限于一时的实力不济而暂时收敛而已。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隆,其在国际舞台展示“肌肉”的各种举动更是为世人所侧目。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后苏联空间国家尤为关心的问题是,实力不断强大的俄罗斯是否会重新祭起大国沙文主义大旗并恢复昔日帝国之版图,须知,“时至今日,俄罗斯的政客、学者及普通公民的潜意识里仍然不知不觉地存在着以某种形式重建苏联的想法”②。当代俄罗斯最重要的欧亚主义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在其《地缘政治基础》一书中指出,“俄罗斯要重振伟大帝国的需求,即占据欧亚地区,挑战美国和西方,追寻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③。俄罗斯著名思想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所提出的一个天才思想也是要建立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联盟,不能排除的是,‘欧亚联盟’的支持者们遵循的正是这一思想”④。普京声言“欧亚联盟”并不是以某种方式重建苏联,然而“近来莫斯科提出的‘欧亚联盟’设想恰恰使人觉得俨然就是要恢复苏联和计划经济”⑤;“实际上,俄罗斯承认邻国分离地区的独立,已经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惧,而不断延展自身国家边界的俄罗斯也正在勾起人们最可怕的回忆”⑥。

无论是“欧亚联盟”的现实成员,还是其潜在的备选成员,其立场态度都决定了这一联盟的构建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哈萨克斯坦在经济上与俄罗斯进行一体化的同时,将在中国、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力量中心之间“周旋应对”,尽力保持自己的战略自由;后卢卡申科时代的白俄罗斯也将逐步调整其对外方针,奉行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外交理念,即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政策,“白俄罗斯执政的新领导人,将极力在形式上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盟友关系的同时,全面发展8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①②③④

⑤АлексейМалашенко,“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несуществует”.

МуратЛаумулин,“Возвращениевместо,которогонет”.

[美]杰·曼科夫:《大国政治的回归—俄罗斯外交政策》,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Караганов,“ВпервыезатысячулетуРоссиинетвнешнейугрозы”,Московскиеновости?187(187)от23.декабря2011г.

МуратЛаумулин,“Возвращениевместо,которогонет”.

Dmitri Trenin,“Russia’s Spheres of Interest,not Influence”.

和欧盟以及美国的合作关系”

①;而乌克兰将在欧盟的政治和经济支持下,致力于推行到2030年加入欧盟的方针;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对普京的“欧亚联盟”设想都不热心,正如莫斯科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特列宁

教授所言

,“没有任何一个后苏联空间国家希望‘加入’俄罗斯,即使东乌克兰信仰东正教的居民也根本不存在重回‘东正教兄弟’俄罗斯怀抱的想法……换句话

说,任何地方都根本看不到要与俄罗斯‘重新合并’的特别‘情结’

”②。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限定了普京未来推进“欧亚联盟”的幅度与速度。

制约因素之三:美国和西方

“后苏联空间的发展前景,将取决于两组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组因素是由该地区内部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决定的,第二组因素则是受制于外部

力量即美国、欧盟等全球角色的影响。

”③纵观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遏制与反遏制、挤压与反挤压构成了其关系互动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大幅度削弱,但它仍然把自己视为一个大国,并极力维持原有“势力范围”特别是保持自己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

,“对俄罗斯政府而言,防止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跳转成为敌对势力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④;俄始终认为,“与俄罗斯相邻的国家———独联体,这是俄罗斯的利益范围,任何外部的军事同盟,任何其他大国包括美国都不能染指该地区”

⑤。建立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各种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组织是俄罗斯在该地区施加影响的重要步骤。然而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历来把俄罗斯视为国际

安全与稳定的重大威胁

,“一个不稳定的、满脑子是‘魏斯曼主义’的不安全因素”

⑥。为了彻底消除这一威胁,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的挤压、削弱与遏制,持续不断的北约东扩、颜色革命,“9.11”后对中亚的军事进驻等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在通过北约东扩基本蚕食了俄罗斯的西部战略空间以后,西方的工作重点即转向了所谓的“后苏联

空间”

,目标就是要阻挠甚至破坏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其实,“早在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奉行旨在实现后苏联空间政治多元化的方针时,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就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北约不仅拒绝了俄罗斯入约的要求,而且现在已

9

8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①

АндрейРябов,“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2020году”,http ://russi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3258660.html, /ru /2010/09/19/post -soviet -space -in -2020/.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АндрейРябов,“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2020году”.[美]杰·曼科夫:《大国政治的回归—俄罗斯外交政策》,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ДмитрийТренин.“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емышлениевотношенииРоссии”,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3258660.html, /files /strategic_thinking_about_russia_rus1.pdf.Dmitri Trenin ,“Russia ’s Spheres of Interest ,not Influence ”.

经开始整合前苏联的战略基地并将其变成针对后共产主义的俄罗斯的前哨阵地”①。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竭尽所能,但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进程一直步履维艰,各种一体化机制基本呈现“空转”状态,有关国家离心倾向也呈不断加剧趋势。个中的原因,除前述因素以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牵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阻遏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进程,削弱其在后苏联国家的影响力,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既定战略,对于俄罗斯建立俄哈白关税同盟,并在不远的将来建立类似欧盟的“欧亚联盟”的战略设想,西方国家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无论是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还是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都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相矛盾。欧盟与乌克兰关系的最新互动即明显说明了这一点。

乌克兰一直被俄罗斯精英视为俄再次崛起的重要支撑,吸收乌克兰加入俄白哈一体化进程进而组建“欧亚联盟”,是普京的热切期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俄罗斯极力敦促乌克兰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之际,乌克兰却意外地与欧盟草签了准成员国的入盟协议,这是对普京“欧亚联盟”设想的一个重大打击。实际上,从当年发动“橙色革命”到2012年3月30日乌欧(盟)准成员国协议的草签,其实都是美欧遏俄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在竭尽全力将乌克兰纳入自己的轨道,而不是把它推向另一个方向而实现与其中俄罗斯地位不断强化的独联体超国家机构的一体化”②。俄独联体研究所副所长扎里欣指出,欧盟原本不会很快与乌克兰签署相关协议,实际上是普京(即将执政)促进和加快了乌克兰与欧盟接近的进程。此外,欧盟正在实施的旨在发展其与六个后苏联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以及亚美尼亚)一体化的所谓“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也“是公然企图替代后苏联空间的另外一种一体化方案和进程”③。

美国政府一贯奉行的促进原苏联地区的军事安全、政治和经济领域多元化,瓦解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地缘支柱的战略构想丝毫没有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希望看到俄罗斯重新整合后苏联空间,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对独联体国家进行政治渗透,竭力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④。美国对俄政策与战略所基于的信念是,“俄罗斯一贯地使用恐吓手段坚决地、毫不掩饰地极力在其邻近地区确立霸权———即使今天不能建立,也一定是越早越好。”⑤美国人宣称,“在后苏联空间俄罗斯领导下建立的集团或组织是非法的、不稳定的‘纸老虎’,加入其中的成员国几乎都是迫于强制”⑥;同时,俄罗斯向其邻国灌输的是专制的统治样式,其行为妨碍了后苏联空间的民主09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①②③④

⑤Dmitri Trenin,“Russia’s Spheres of Interest,not Influence”.

ТатьянаИвженко,“ЯнуковичоказалсявнеигрыПутина”,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23марта2012г.

ЕвгенийГригорьев,“ЕСпродвигает‘Восточноепартнерство’”,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7марта2012г.ИгорьИванов,“КакаядипломатиянужнаРоссиивXXIвеке?”Россиявглобальнойполитике?6,Ноябрь-Декабрь2011г.

М.Троицкий,С,Чарап,“Россий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отношенияна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ДОКЛАДЫРАБОЧЕЙГРУППЫПОБУДУЩЕМУРОССИИ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ХОТНОШЕНИИ,Выпуск1,СЕНТЯБРЬ2011г.

Joshua Kucera,“U.S.Blocking NATO-CSTO Cooperation”,Eurasianet,February12,2011.

化。为了进一步增强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美国在进一步巩固与乌兹别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的关系

,“一方面已经不再积极地向这些国家的‘独裁者们’奢谈所谓的‘民主与人权’问题,另一方面是向这些国家承诺提供援助及合

作,这对俄罗斯显然形成了某种挑战”

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难有更多精力与财力向后苏联空间渗透,但在不久的将来

,“美国及欧盟则将逐渐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在后苏联空间实行更为积极的政策……那时,各大国在后苏联空间的力量平衡必然发生更不利于俄罗斯的变化,进而促使一些国

家转而寻求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②从而对普京的“欧亚联盟”的构建形成强大的

挑战。

结语

俄罗斯总统普京素来雄心勃勃,在其从2000年到2008年的前两届总统任期内,带领俄罗斯实现了由“乱”到“稳”到“治”的根本转变,现在,他又提出了建立“欧亚联盟”的宏大构想并将其作为新时期俄罗斯外交的一面旗帜。普京2012年5月7日的总统就职演说再次让世人感受到了他的雄心,即“坚持不懈地巩固自波罗的海至太平洋的广袤的俄罗斯领土,使俄罗斯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和重

心”③。普京的新任期已开始,其“欧亚联盟”的战略构想亦将开始逐步向前推进。自2012年1月1日起,俄、白、哈所谓的“统一经济空间”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可以算作是欧亚经济联盟的先声。其后,协调统一的经济政策,确保服务、资本与人力资源自由跨境流动的机制,统一立法以及建立统一的交通、能源及信息系统都将陆续提上议事日程。可以想象,俄罗斯将继续通过与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保持军事同盟关系,以经济政治方法强制乌克兰等国与俄罗斯在不同领域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通过关税同盟扩展影响力并竭力阻止某些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加入在俄看来对其国家利益形成威胁的经济及军事政治集团,以此来营造建立“欧亚联盟”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条件。但俄罗斯的上述系列措施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这里不敢妄断。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俄罗斯的“欧亚联盟”之路绝非一片坦途,必将充满波折与坎坷。在这方面,莫斯科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国际问题专家安德烈·梁波夫得出的则是一个更为悲观的结论,他认为,俄罗斯将难以在大力推进后苏联空间一体化方面取得切实的进展,不大可能建立一个内部团结和巩固的国际集团,俄罗斯作为后苏联空间力量整合者的作用甚至将会削弱,该地区国家对外政策中的离心趋势将更加明显。到2015年,俄罗斯发展模式可能出现系

1

9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的制约因素①

②А.В.Малашенко

,“КтобросаетвызовРоссиивЦентральнойАзии?”,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5марта2012г.

АндрейРябов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2020году”.“”,http ://www.kremlin.ru /news /15224.

统性危机,原因主要包括:俄罗斯执政阶层没有能力大力推进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能源出口减少,人口和国家的“人力资本”衰减,所积累的社会冲突激化,俄罗斯逐渐失去对北高加索局势的控制,所有这些都将急剧减少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所需要的资源,从而促使一些国家转而寻求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而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来临之际,后苏联空间国家繁杂不同的政治制度最终将为后苏联空间作为世界上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政治—地理区域的彻底解体创造条件”①。

有关俄罗斯竭力主导推进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前景,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学者穆拉特·拉乌姆林指出,如果说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苏维埃俄国曾经向前帝国的各族人民提出过一个伟大的、现代化的国际主义方案,那么,这种方案在今天是没有的,“‘在苏联时期生长’的一代人是全力支持联合的,但在理性分析之后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和谁联合?和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全部丑恶,吸收了最低级下流的资产阶级文化,大肆宣扬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以及人口与技术都在严重衰退的国家联合吗?和其经济已经被黑手党般的寡头集团所控制的国家联合吗?”②普京的“欧亚联盟”以关税同盟为基础,然而,仔细观察一下关税同盟与“欧亚联盟”,这两个组织的成员几乎是完全重叠,此外并无其他国家对“欧亚联盟”感兴趣。按照俄、白、哈三国的一体化计划,2012年7月,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开始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实行统一的关税,并且给予三国公民在任何一国就业的同等机会。我认为,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也仅此而已,未来这三国将很难会有统一的政策和建立统一的货币,就连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关税同盟实现统一货币问题也早已声言,在可望的将来这是不可能的事。关税同盟仅是经济方面的一体化,至于政治层面的一体化,连说都不用说。甚至或如莫斯科卡耐基基金会研究员亚历山大·马拉申科所指出的那样,并不存在什么“后苏联空间”,在苏联废墟上出现的是拥有不同利益的民族国家,“按照所谓‘后苏联’原则的一体化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③。

受俄罗斯自身实力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多重制约与影响,普京“欧亚联盟”的构建将任重而道远。迄今为止,通过北约与欧盟的双东扩,俄罗斯的西部战略空间已被西方蚕食殆尽,仅存的独联体也已变得支离破碎且离心趋势还在不断增强,面对这种严酷的地缘政治形势,普京能否通过构建“欧亚联盟”而重塑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强大威望”,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来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而且必将对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跟踪关注。

(责任编辑:赵彩燕)29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①②АндрейРябов,“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2020году”.

МуратЛаумулин,“Возвращениевместо,которогонет”.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现状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现状 苏俄的百姓是决醒了。因为他们在“民主化”后一夜醒来,发现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丢失了十四个,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新老沙皇历经几个世纪打下的出海口丧失殆尽,曾经强大无比的红色黑海舰队变成了内湖舰队,装备老化腐蚀,最后变成一堆废铁,国内新贵疯狂掠夺国有资产,俄罗斯老百姓照样在街上排队,只不过这次连前苏联时期的计划供应卷都没有了,老兵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勋章换取面包,苏联解体十年后的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000亿美元,是1991年苏联的十分之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大约为800亿美元,只相当中国的五分之一。黄金和外汇储备200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说,俄罗斯已经从一个强大的国家变为一个在经济上无关紧要的世界二三流国家了。 长期流亡国外的不同政见作家,号称俄罗斯的良心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尼仁琴目睹苏共的倒台,兴致勃勃的回国参与“民主建设”,目睹对“市场化”后俄罗斯母亲的惨状,悲愤的写出回国后出的第一本书是《崩溃的俄国》,1996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在转折关头》,其中通过对一个“红色厂长”的生活经历的描写,肯定了斯大林以及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的成就。在作品里通过主人公之口说:”党是我们的杠杆,是我们的支柱!可是把它搞垮了。” 他在《论俄罗斯现状》一文中又说,在当今的俄罗斯没有什么民主,主宰国家命运的是“由过去共上层精明的代表人物和用欺骗手段发了大财的暴发户”变成的一百五十个到二百个寡头。他把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称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场大灾难”,把”民主化“后俄罗斯社会叫做“残酷的、野蛮的、犯罪的社会”。俄国媒体的民意调查,民众普遍怀念过去强大的苏联!这就是苏俄人民的觉醒。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这样的”民主国家“,现在沦为了靠卖资源为生。俄罗斯如果没有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工业体系崩溃后肯定是穷得要死的国家。

美国大学列表

华盛顿州 | Washingto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亚拉巴马州 | Alabama ·山佛大学|Samford University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阿拉巴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亚利桑那州 | Arizona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 纽约州 | New york ·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 ·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UNY-Binghamton * ·耶什华大学|Yeshiva University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 |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 | Ohio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 ·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 ·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Oxford * ·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

欧美学者关于俄国欧亚主义的研究综述

欧美学者关于俄国欧亚主义的研究综述 粟瑞雪 欧亚主义是十月革命后,俄国侨民知识分子中出现的思想流派。1921年8月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出版萨维茨基(П.Н.Савицкий)、特鲁别茨科伊(Н.С.Трубецкой)、苏符钦斯基(П.П.Сувчинский)和弗洛罗夫斯基(Г.В.Флоровский)的集体著作《面向东方·预感和实现·欧亚主义者的观点》(《ИсходкВостоку·Предчувствияисвершения.Утверждениеевразийцев》)标志欧亚主义诞生[1]。“欧亚主义”(евразийство)一词是从其同根词“欧亚大陆”(Евразия)演变而来。“欧亚大陆”的概念在1883年由奥地利地理学家苏斯(Э.Зюсс)开始引用,“欧亚主义”的概念则是特鲁别茨科伊提出的。“以前被称为俄罗斯帝国,现在叫做苏联的国家之民族基底,只有住在该国所有民族的全体总和才能构成。这个国家被看做特殊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国家,拥有自己的民族主义。我们称这个国家为欧亚主义国家,它的领土是欧亚大陆,它的民族主义是欧亚主义。”[2] 关于俄罗斯学者和中国学者对欧亚主义问题研究的状况已有文章进行了深入评述[3]。本文主要介绍欧美学者对欧亚主义的研究状况。 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研究状况 20世纪20年代末欧亚主义进入危机和分裂阶段。 几乎与此同时,西方就出现了对俄国欧亚主义问题研究的有关著作。这些著作并不是专论欧亚主义,而是将其视为俄国侨民中的一种新思潮,如德国学者舒伯特在《欧洲和东部之魂》中的论述[4]。1955年,艾·萨尔基相涅茨(Э.Са

ркисянец)出版德文专著《俄罗斯与东方救世论》,研究了俄罗斯与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交际,其中收集了大量决定欧亚主义某些精神前提的资料[5]。 1961年德国历史学家奥托·博斯(ОттоБосс)出版的著作对研究欧亚主义有很大贡献。他认为,欧亚主义者粗糙的地理决定论导致认定作为历史文化、语言和政治统一模式的欧亚大陆的地理统一。“因而博斯强调了在划分作为发展空间的欧亚大陆时,两个最重要的缺陷———地理决定论和孤立主义”[6]。他认为,彼·尼·萨维茨基关于“文化侨民”(миграциякультуры)的思想具有假定性,没有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历史变化。“它导致推崇俄罗斯的文化弥塞亚,其中欧亚主义者表现为弗·索洛维约夫(В.Соловь?в)观点的拥护者。这之后明显流露出只是东正教信仰的真实性思想,该信仰应当成为欧亚大陆文化统一的基础。”[7]博斯认为,欧亚主义者过高评价了蒙古枷锁的意义,他们认识历史过程采用决定论观点。“实质上这是包含欧亚主义历史、发展、纲领和欧亚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态度的第一部学术著作”[8]。 德国斯拉夫学家、政治学家、文化学家拉·留克斯(Л.Люкс)认为,“欧亚主义不是偶然的现象,它与青年罗斯派和路标转换派以及德国的保守主义革命政治流派是同源的。”[9]两大流派,欧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革命”的拥护者,把自己与自由主义和民主相对立,努力掌握极权主义政党,在与官僚主义机器、机关、难控制运动的力量相对立时,相信思想的万能;两个流派都具有精英性和“贵族”性。留克斯指出,这些流派的区别在于对宗教和暴力的态度。欧亚主义者认为宗教是精神复兴的基础,不承认暴力;对“保守主义革命”的拥护者来说宗教几乎没有意义,而对暴力进行某种“美化”。 留克斯强调,这些带有自然相似和差别的流派,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那时无论在俄国还是德国,“政治现实都还未来得及显出清晰的极权面孔”:斯大林和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马蔚云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 2000年为62. 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

有资料表明, 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 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 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 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 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 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 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 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 字比较接近实际。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 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 081亿,占84%。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 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 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

美国太平洋大学

美国太平洋大学 来源:中联美加(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3258660.html,) 太平洋大学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3258660.html, 太平洋大学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学,隶属循道会,成立于1851年,最好的学科是化学、计算机科学、美术、音乐、药剂、商科、教育及工程。最多学生选修的学科,依次是健康科学、商科管理、工程、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太平洋大学的课程安排是将理论与裎相结合的典范。通过实习,裎和研究课程等形式,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课程教学将课堂授课与就业前培训完美地融合了起来。太平洋大学的校园社区崇尚互助互爱,在那里,友谊第一,教师们乐于帮助学生追求成功。学校虽小,但正因为如此,给了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太平洋大学的教学水平一流。 学校位于加州斯托克顿,靠近旧金山。一百五十台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学生宿舍与校园网连接,可收发电子邮件,上国际互联网,使用在线服务。太平洋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三级国家级大学,学术声誉全美排名第96名,被评为美国最值得入读的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斯托克顿的主校区只有4000多名学生,虽小,但崇尚互助互爱。教师也乐于帮助学生追求成功。 太平洋大学是一个以提供全面的自由的艺术和职业教育而闻名的私人教学机构。在太平洋大学,可以从文理学院选择52种专业,学校提供optometry,职业心理学,医药学,物力治疗学的博士课程,以及职业治疗法,物理辅助研究和教育的研究生课程。学校开设的课程安排提供了广泛的实习,海外学习,研究,社区活动参与和学科间参与活动的选择机会。在校学生享受小班授课,包括与广受学生好评的教职员工高质量的沟通。太平洋大学的教职员工在课程中增加了相互式教学方式,服务项目和实习的内容,在国内得道广泛认可。 太平洋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座落于气候宜人,四季阳光普照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区,附近更有比佛利山庄,迪斯奈乐园,环球影城,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及赌城拉斯维加斯等观光旅游景点环绕,交通便利,校园优美,是美国著名的非赢利性私立大学。 院系及机构设置 太平洋大学由下列学院组成—— 牙医学院,法学院,科学和文理学院,药剂学和健康学院,国际事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设置—— 人类学、社会学、应用科学、艺术、生物学、商业管理、化学、中国研究、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教育与学习、环境生物学、运动科学、法国研究、德国研究、历史、文学、数学、媒体一体化、电影制版、电影学、新闻、电视制作、现代语言、音乐演奏与教育、哲学、物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戏剧等。 专业及综合排名 2012年USNews美国大学本科综合排名第101名美国最佳法学院---审讯讼辩第5名

新普京时代俄罗斯欧亚联盟战略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3258660.html, 新普京时代俄罗斯欧亚联盟战略探析 作者:王丽鹏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3期 【摘要】普京在2012年3月赢得了为期6年的第三个总统任期,并于2012年5月7日 正式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新普京时代”就此开启。2011年,普京在竞选第三任总统期间时,提出以“欧亚联盟”作为其竞选纲领。就欧亚联盟这一概念,现今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事着相关问题的研究。了解欧亚联盟这一理论来源,研究新普京时代俄罗斯欧亚联盟战略,有助于深入分析俄罗斯政治和国家发展道路,更好的关注俄罗斯政治社会发展。作为新时代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中国,有必要把握好中国在欧亚联盟战略中的位置,吸收借鉴相关理论和政策建议,促进中俄未来更加广阔的合作。 【关键词】俄罗斯欧亚联盟新普京时代中俄关系 在苏东剧变之后的近三十年以来,俄罗斯作为新生国家虽然借助曾经前苏联领导者的地位来发挥其在后苏联空间中的影响力,在欧亚地区享有核心的较高领导地位,但实质上国家的控制力已经不能与帝俄时期和苏联时期相较。普京在2000年首次出任俄总统后,考虑到地缘政治环境的因素,着力对独联体各机制进行重新整合。在新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欧亚经济战略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新的进展。2012年3月普京提出了《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指出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是创建欧亚经济联盟。联盟可以充分调动独联体地区内部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还能够设想独联体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以一种开放的联合模式对待其他国家,各国之间基于广泛一体化原则,形成欧洲各国与亚太地区之间有效的内部联系。本文就是从历史文化角度对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进行了探索和 分析。 一、欧亚联盟概念的提出 欧亚联盟,实质强调的主要是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该计划由俄罗斯当时的总理普京以“欧盟”这一概念为基础在国际上提出并引发关注。欧亚经济联盟作为一个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欧亚联盟不是指从地理位置上指整个亚欧大陆联盟,这里的欧亚是特指“欧亚地区”,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后的独联体地区。 在新普京时代,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推行欧亚联盟战略以及之后的“大欧亚伙伴关系”、“欧亚主义亚太外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下提出的。一部分原因是俄罗斯作为独立国家之初,“全盘西化”的政治决策并没有使得新生的俄罗斯解除多重危机,反而增添了许多难题。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是历史上称霸一时的欧亚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格拉斯哥大学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格拉斯哥大学 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格拉斯哥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格拉斯哥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Glasgow 学校位置英国 | 苏格兰 | 格拉斯哥 2020 QS 世界排名67 格拉斯哥大学概述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简称格大,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位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始建于145 1年,是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英语世界国家第四古老大学,历年排名最高为世界第51名。同时也是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 在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成为英国第一所获得超五星级评价的大学 ,同时位居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67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99名,全英第11名,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9名 。在金融时报的金融硕士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8名 。在REF 2014 英国大学官方排名中,格拉斯哥大学综合研究实力位居全英第13名。 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专业简介 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 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 专业英文名称Russian, East European & Eurasian Studies [MRes] 隶属学院社会科学院 学制1年 语言要求雅思6.5(小分6.0) 托福90(阅读20,听力19,口语19,写作23)GMAT/GRE 要求不需要 2020 Fall 申请时间10月

学费(当地货币)18370 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课程内容 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1 * 格拉斯哥大学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研究)研究生申请要求由 M astermate 收集并整理,如果发现疏漏,请以学校官网为准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世界动力领域现状如何,今后发展方向如何?俄罗斯科学院能源物理学部主任法沃尔斯克?奥列格?尼古拉耶夫就此撰文。 俄罗斯目前年人均能源消耗为 6.3吨固体燃料。如果将其全部转化为优质煤产生的热能来计算,相当于7000大卡/公斤,多于欧洲人均4.7吨水平。目前世界人均水平为3.3吨。如果按国民能源拥有量来看,俄罗斯人均是美国和英国的2.5倍。虽然由于气候等原因,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偏差,但从另一个角度却反映了俄罗斯经济水平不高。 至于动力所需的能源资源,天然气和石油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0O%以上。在需求中热和电力保障占47%,但应指出,热能在能源中占绝大部分(其中锅炉和分散供热占17%)。俄罗斯每年出口占总量三分之一的燃料,这反映了俄罗斯实际需求低于欧洲平均水平。尽管俄罗斯对热的需求很高,因为一年的供暖时间大多为6-7个月。 当前,俄罗斯经济所需能原效率有所下降。首先表现在工业部门。九十年代总能源效率下降了16%,其中电能效率下降了30-32%。但电能成本却增加了,特别是交通和偷盗而造成的损失却大大增长了。能源储存在增加,即从热能采集到家庭、家电设备等与从前所需相比均有所下降。我们仅仅关注的是一些大型能源储存问题上,也就是在热值转

换为电能和热能上。这些措施根据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可以在2010年降低20%的热能费用和 5.7%的电能需求。从政府到每一个公民,如果对此没有全面彻底的观念和更改措施,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就不能达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俄罗斯的电能特点是绝大部分电能(70%)用在有限的能源上,尽管在各个地区所耗不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天然气作用急剧下降。家庭住宅耗能不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所需能源是俄罗斯的2.3倍。 应该指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广阔的领土上实施的是作为动力系统部分的统一电网。它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形式的电站,以及补偿昼夜和四季所消耗不均的情况。(大约15-17百万千瓦)。应该考虑到:时区、核电站的饱和状态、(由于开关过程很长,因而造成设备工作资源的下降)和水电站,(特别是在很大程度上的高峰耗能饱和)或者长期低价,从前苏联时期,其可靠能源资源只有10%,而世界为30%。由于俄罗斯89个主体中只有20个在电能需求中达到满负荷。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可以随时调节,保障各电站的不足。 近十年,在统一动力系统中的总电站能力有了长足的储存,达到215百万千瓦。而在1997年最大用量也没超过134百万千瓦。近8年,在近50%的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

全国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doc

全国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全国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全国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0篇) 想要报考工业工程专业的考生肯定非常关注工业工程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本文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全国工业工程大学排名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工业工程全国大学排名情况。 一、工业工程专业具体介绍 工业工程专业是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建立的。该学科主要是以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特别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投入资源的作用。近年来,物流工程、虚拟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人力资源管理等成为该领域的热点。 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简称“天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一所现代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中国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4、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20上海高考招生院校: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2020上海高考招生院校: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 院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介绍 一、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成立的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学院由复旦大学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学院依托复旦大学的一流教育品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凭借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社会各界良好的影响,为我国金融保险的学历教育提供服务。学院实行学分制,独立颁发教育部认可的本科毕业文凭,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毕业生,复旦大学接受其学士学位申请。 学院位于上海市风景秀丽的南汇科教园区,与入住园区的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为邻。学院占地面积1234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学院配合教学需要建有教学楼群、国际会议中心、图书馆、学生宿舍楼群、大小餐厅、学生活动中心、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所等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学院巧妙地将现代建筑与江南园林景观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办学宗旨 学院适应国家金融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国际标准、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三、办学目标 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提升教育层次,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特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构建金融保险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努力使学院成为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与国际金融保险业界交流的窗口。学院以在本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业界精英组成

的师资队伍为保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应 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 贴近市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金融保险实务部门建立密 切的联系,以相关金融保险企事业单位为教学、科研、实训基地,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接触实 际操作,实现专业理论与行业实践的密切结合。学院面向社会,融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一体,集学者、专家、教授和业界精英于 一堂,凭借复旦大学和太平洋保险集团在国内外教育和金融界的品 牌优势,努力打造我国金融教育的第一品牌。我们将立足上海,面 向全国,放眼世界,不断创新,努力把学院办成多层次、重实践, 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学院,使之成为现代金融实业家的摇篮。 四、院系和专业设置 学院适应国际金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满足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急需大批高素质金融人才 的需要,围绕“大金融”概念,突出应用性,现设有六系一部两个 学院:金融学系、保险学系、金融管理系、金融服务系、金融工程系、国际经济系、基础部、网络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目前共 设有十二个专业和方向。 1、金融学系——含金融学专业和国际结算方向; 2、保险学系——含保险学专业和保险精算方向; 3、金融管理系——含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 4、金融服务系——含市场营销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会展经 济与管理专业; 5、金融工程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 6、国际经济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五、师资队伍 学院以复旦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主,辅之以面向全国和海外招聘的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主体组

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 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学校位置新加坡 2020 QS 世界排名11 新加坡国立大学概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该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等著名高校联盟的成员,也通过AACSB和EQUIS认证。其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专业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世界的快速接轨,政府官员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提升公共治理能力的需求日 益增加。为了满足中国及华人地区广大中高层领导、管理人才的学习需要,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办了以中文授课的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 士(MPAM)学位课程,培养公共行政及国有企业管理的高级人才,使他们无论在各级政府中、国际舞台上、或者是私人企业界,都能胜任重要的管理职位。毕业生将获颁新加 坡国立大学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公共行政于管理硕士项目于2019年获得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阁下颁发的通商中国企业奖。 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专业相关信息

俄罗斯的欧亚主义

俄罗斯的欧亚主义 陈训明 2011-2-24 21:54:4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俄罗斯的历史虽说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但是直到彼得大帝继位之时,这个国家仍被西方视为蛮荒之地。身高206厘米的彼得以强制手段令国人学习西方,并且身体力行,当牙医,作木匠,造战舰,很快就打败了西方老师,从瑞典人手中夺取波罗的海沿岸战略要地,并将都城建在那里,以示非进入西方不可的决心。 在此之后,俄罗斯迅速发展,国力增强,疆域扩大,文学艺术灿然可观。然而到19世纪初,仍与西方有较大差距。此时产生的西方主义认为,俄罗斯事事不如西方,惟有继续走彼得之路,效法西方,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这种否定俄罗斯自身传统价值的主张,一出现便遭到另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这些人认为不仅不能全盘西化,连彼得大帝的改革也不可取;俄罗期不能老跟在西方后面跑,而必须坚定东正教信仰,团结和领导全体斯拉夫民族同西方抗衡,方能真正振兴。这便是所谓斯拉夫主义。 西方主义与斯拉夫主义似乎针锋相对,其实在许多方面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化国忧民的动机和对于俄罗斯“救世使命”的重视更是一致。对于二者的异同,这里且不去评论,只是想介绍一下第三种主义:既反对斯拉夫主义、更视西方主义为大敌的欧亚主义(Eвpaзийство或 Eurasianism)。 我们知道,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虽说源远流长,但都只不过是思潮,并无明显的组织性。而欧亚主义既是思潮,又有专门的基金会、出版社和报刊编辑部等具体组织形式,尽管其结构并不严密,也未形成真正的党派实体。

欧亚主义的产生比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差不多要晚一个世纪,直到本世纪20年代方出现于流落异国他乡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当中。但在这之前,其主要人物即已不约而同地开始作这方面的探索。 欧亚主义的台柱和创始人之一特鲁别茨科伊(1890~1938年)出身世袭公爵家庭,其父为莫斯科大学校长、哲学教授。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对民族学、语言学、哲学和历史等学科发生兴趣。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期间,即完成比较语言学论著。因得以留校任教,并赴莱比锡进修。此后发表一系列有关民族、民俗和语言学的文章,研究对象逐渐接近日后欧亚主义的范围。他此时形成这样一种观点:由于长期的物质文化接触,东斯拉夫人在精神上不是接近西方,而是接近东方。1920年移居保加利亚不久,出版专著《欧洲与人类》。此书坚决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民族无论人数多少、历史短长,它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都应同样受到重视。 欧亚主义的另一创始人和理论家萨维茨基(1895~1965或1968年),出身官宦家庭,大学时代在攻读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于历史、地理及艺术等学科亦极用心,其外语天赋更是惊人,除俄语之外,能自由运用英、德、法、捷、挪等门语言。十月革命后经土耳其来到保加利亚,与特鲁别茨科伊等志同道合者发起创立欧亚主义。此后10余年间先后担任这一运动几个刊物的主编,撰写了大量论著和评论文章。 与相对清贫的萨维茨基和特鲁别茨科伊不同,出身文职将军和石油公司董事长家庭的苏符钦斯基(1892~1985年)即便流亡国外,过的也是阔绰日子。他于十月革命前即自办杂志,发表音乐美学论文。移居保加利亚与萨维茨基等人结识,成为欧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索非亚开办的俄保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宣告欧亚主义诞生的论文集《回归东方》,还推出了这一运动的许多重要著作。其后徙居柏林和巴黎,继续从事欧亚主义活动,在《欧亚主义年鉴》和《欧亚主义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欧中亚研究 2000年第2期·经济·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世才 【内容提要】西方倡导的激进的经济改革使俄罗斯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之中,危机的程度已超过1929 -1933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40%-45%,而现在俄罗斯的工、农业生产均下降50%以上。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具有“疲软型”的特点,这是一种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的经济危机。俄罗斯经济改革政策的失误和俄罗斯独立后新生成的障碍因素是造成现在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经济要恢复到1990年时的水平至少要到2005年或2010年以后。经过这一恢复期后,俄罗斯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王世才,1949年9月生,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长春 130031) 苏联解体后,西方倡导的激进的经济改革使俄罗斯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之中,危机的程度已超过1929~1933 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40%~45%,而现在俄罗斯的工、农业生产均下降50%以上。工农业生产的持续下降,生产投资逐年减少,物价暴涨,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投资危机、财政危机、金融危机、支付危机有增无减,外债、内债、三角债交织在一起,使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之中。较之1929~1933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危机具有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的特点。同1990年相比,俄罗斯的国内总产值、工、农业产值均下降50%以上。1990年,俄罗斯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只略少于5%,而现在这一份额仅稍高于1.6%。在 1990~1997期间,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大约减少2/3。现在它与一些主要国家间的差距已拉大。美国的国内总产值超过俄罗斯将近11倍,日本将近4倍,德国1.8倍,其它欧洲大国约1倍。在国内总产值方面,俄罗斯比中国少85%,比印度约少50%。在人均国内总产值方面,现在俄罗斯比美国低 85%,比经济发达国家低78%,比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低20%~25%以上;但略高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一俄罗斯经济的现状 自1991年12月独立以来,俄罗斯国内总产值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92 年比上年下降18.5%, 1993年下降12%, 1994年下降15%, 1995年下降4%, 1996年下降5%, 1997年出现暂时的转机,增长0.4%, 1998年又下降4.6%。 1998 年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将年初宣布的“经济增长年”改为“反危机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如果1990年俄罗斯工业产品物量指数等于100%,那么1995年仅达到50%。俄罗斯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量大幅度减少。电能的生产量从1990年的10 820亿千瓦小时降至1995年的

美国总审计局(GAO)对唐骏母校(加州西太平洋大学)的调查报告

GAO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Testimony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al Affairs, U.S. Senate DIPLOMA MILLS For Release on Delivery Expected at 10:00a.m. EDT Tuesday, May 11, 2004 Federal Employees Have Obtained Degrees from Diploma Mills and Other Unaccredited Schools, Some at Government Expense Statement of Robert J. Cramer, Managing Director Office of Special Investigations a

Madam Chairman and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I am pleased to be here today to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degrees from “diploma mills” and other unaccredited postsecondary schools. As you requested,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paid for degrees from diploma mills and other unaccredited postsecondary schools. Section 4107 of title 5, U. S. Code, only permit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pay for the cost of academic degree training provided by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that is accredited by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accrediting body. You also asked us to determine whether federal employees who hold senior-level positions have degrees from diploma mills and other unaccredited schools. My testimony today summarizes our investigative findings. We conducted our investigation from July 2003 through February 2004, in accordance with quality standards for investigations as set forth by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Integrity and Efficiency. We searched the Internet for nontraditional, unaccredited, postsecondary schools that offer degrees for a relatively low flat fee, promote the award of academic credits based on life experience, and do not require any classroom instruction. We requested that four such school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current and former students identified in their records as federal employees and payment of fees for such federal employees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addition, posing as a prospective student who is employed by a federal agency, our investigator contacted three unaccredited school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how he might have a federal agency pay for a degree. Additionally, we requested that eight federal agencies—th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ED), Energy (DOE),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Homeland Security (DHS), Transportation (DOT), and Veterans Affairs (VA); the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 and the Offic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OPM)—provide us with a list of senior employees, level GS-15 (or equivalent) or higher, and the names of any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from which such employees had reported receiving degrees. We compared the names of the schools on the lists provided by these agencies with those that are accredited by accrediting bodies recogniz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e also requested that the agencies examine their financial records to determine if they had paid for degrees from unaccredited schools, and we interviewed six federal employees who have obtained degrees from unaccredited school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