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发表时间:2012-10-12T16:20:04.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福全1 马延2 [导读]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 张福全1 马延2 (1山东省滨州地区惠民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251712) ( 2山东铝业公司医院放射科 255069)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关键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28-0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它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解剖的异常,或解剖正常但长期不正常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导致两者长期不正常接触、碰撞,产生反复的微型创伤致使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退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FAI是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先兆[1-3]。为了阻止或延缓髋关节的退行性变,对FAI及其与骨关节炎关系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一、发病机制 其碰撞的病理机制:FAI常见于髋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人,如髋发育不良、头骺滑脱、头骺缺血坏死或外伤后畸形等发生髋臼和股骨头颈结合部异常吻合。可单纯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或髋臼解剖异常引起,也可由两者共同引起。(图1、显示其发病机制) 图1 A为正常;B为股骨头颈凹陷不足;C为髋臼后倾;D为股骨颈凹陷不足与髋臼后倾共同作用所致。 二、临床表现 FAI病人常是喜欢运动的青壮年,临床症状为轻微外伤后或无创伤的情况下缓慢发生的髋部疼痛,腹股沟区慢性疼痛为锐痛,初为间隙性,以后随着活动及受力增加变为持续性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碰撞试验阳性,即髋关节屈曲内旋时疼痛[5]。运动时疼痛加剧。 三、分型 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型: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 (一)Cam凸轮撞击型:由于股骨近端的解剖异常而引起的碰撞,称之为Cam凸轮碰撞,即股骨头相对于颈后移造成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不足,导致髋关节屈曲或(和)内旋时股骨颈和髋盂间接触或碰撞,这种不正常的力反复作用于前上盂缘区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从而损伤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2 3]。这一类型多见于年轻男性运动员[2] 。 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所谓“左轮枪柄”样畸形就是指这种通常应为凹陷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变平,即股骨颈前外侧方隆起,(图2所示) 图2股骨头颈联合处前上缘骨性突起 Notzli等提出了用MRI定量描述股骨头颈交界处凹陷的方法。当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A点处的骨皮质到股骨头中心的连线与股骨颈中轴线的夹角仅增大,(如图3所示)。在FAI组中该角平均为74.0°±5.4°,而在正常对照组为42.0°±2.2°所有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形状异常引起的碰撞原因都能引起这一角度的增大。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股骨颈宽度与股骨头半径比率也会增大,α角越大,越容易发生前上方股骨头颈与髋臼唇的撞击。α角>50°是诊断FAI的临界值。

髋臼撞击综合征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撞击,可以考虑行手术处理治疗。手术准备包括评价髋臼盂唇软骨病理情况,髋臼及近端股骨骨性畸形情况。治疗效果通常与关节软骨的退变程度相关。目前一般采用切开手术和/或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两者早期疗效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仔细选择合适的患者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通常建议先采取系统非手术治疗,但关于其疗效的报告甚少。采用切开和髋关节镜技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明显改善且及并发症少。疗效不佳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关节软骨病变,因此对有症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 关于保守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报道极为有限。最近两项描述性研究提示保守治疗可能改善伴有轻微畸形的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的症状。 Emma等报道采用改变运动方式及物理治疗37例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伴有轻度畸形(α<60°)的患者,经2年随访,11%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同时16% 症状反复的患者暂未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89%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平均HSS评分从72分改善至91分。 Hunt等针对α角>50有症状的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17例患者中,6例症状改善无需手术治疗,HHS评分由69 分改善至79分。最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保守治疗患者相比,他们都进行大活动量的体育运动。保守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的远期疗效不明尚不明确。

同大多数骨骼肌肉疾病治疗原则类似,首先采用制动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 运动治疗也是常用方法,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髋关节畸形情况,以及畸形对髋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相关肌肉肌力的影响。改善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不是治疗的目的。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减少相关症状的发作频率,治疗措施包括避免诱发症状的姿势。 其次是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这部分包括多种治疗,比如改善肌肉力臂,增强同心圆和非同心圆肌肉力量以及神经肌肉相关训练。一旦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则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强相应活动范围的功能锻炼,同时保证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巩固治疗效果。在结束治疗之前,康复师应告知患者返回正常工作,锻炼,运动的时间计划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主要针对髋臼盂唇病变及髋关节相应的骨性畸形。手术范围包括中央间室(髋臼缘,髋臼盂唇以及髋臼软骨)和外周间室(股骨头颈交界处)。使用髋关节脱位技术切开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先是由Ganz提出,但目前随着髋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使用髋关节镜技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日益流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取决患者个人情况,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类型以及术者爱好。 对于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症,病变的部位,累计范围及严重程度对于能否采用髋关节镜治疗有重要提示作用,通常这些畸形情况可以通过X平片及三维重建得以确认。CAM畸形程度最为严重部位通常位于前上方头颈交界处,45°or 90°dunn位X片和CT三维重建中1到2点的位置可以清楚的显示这一部位。通常在蛙位片及骨盆前后位片,可见到畸形可延伸至头颈交界的前部或者外上侧。 一旦畸形范围扩大至于头颈交界后外侧,即外侧支持带血管的后方时,对于大部分医生,髋关节镜技术难以到达病变部位,这种情况下切开脱位手术治疗更为理想。复杂程度更高的股骨近端畸形,如Legg-Calvé-Perth es病后遗症,采用切开脱位手术才能完全纠正畸形。支持带肌皮瓣技术的发展对更复杂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对于重度复杂髋关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术后康复计划 术后第1-2天 1.踝泵练习: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练习,缓慢、用力、全范围,每日尽可能多做。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500次/日,以促进下 肢血液循环。 3.髋关节周围肌肉等长肌力练习,减缓肌肉萎缩。 4.以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髋关节处于舒适体位。 5.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下地行 走时间要受到控制,5-10分钟/次,2-3次/天。 术后第3-7天 1. 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下地行走时间要受到控制,5-10分钟/次,2-3次/天。 2. 继续以上练习。 3. 髋关节被动活动:注意此练习应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术后2周—4周 1.扶拐下地患肢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完成去厕所等必须日常生活即可。不 可把行走当做训练项目,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延长行走时间,以活动后髋关节症状不加重为度。 2.髋关节被动活动:注意此练习应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3.继续以上练习。 术后4周—6周 1.髋关节被动活动:在可以忍受范围内活动,逐步练习到正常。 2.进行可耐受范围内的髋关节主动活动,包括内收、外展及内外旋动作练习。可骑固定自 行车,以练习髋关节灵活度。 3.继续以上练习。 术后6周—8周 逐渐恢复下肢的正常功能活动或行走。 注意事项:早期大角度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刻,避免反复大角度屈伸练习。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冰敷一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