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有序活动,是师生之间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人际认知过程。好的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之间人际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可实现教师

对学生情绪的控制和注意水平的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

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还要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以此来即时协助学生消除各种负面、消极心理与情绪,鼓励其勇敢地

战胜一系列心理障碍,进而促动课堂授课效果与效率的持续提升,也

促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学;身心健康;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情感、知识和水平水平在学生面前展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人际认知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师生双方按照自己的动机、价值观点去感知对方,同时也根

据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教师在这个过

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驾驭好一堂课,

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但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的是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和动因,协调师生关系,形成默契。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

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动作用,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课堂教学

中蕴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一堂好的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通过人际认知和情感体验实现教师对学生情绪的

控制和注意水平调控的过程。对于一名优秀教师来讲,其除了要拥有

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术,以及高尚的品格之外,对心理学

知识也要有一定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科学、灵活地使用一系列教

育技巧。这不论是对授课水平的提升,还是学生良好品性的培养与发

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重视、增强心理学在课堂教学

中的使用研究。

一、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教师若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就能够

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便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而全面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仅通

过丰富的学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要

能够将思想、观点,以及最新的科技知识与教学内容作出科学整合,

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板书,用更新颖、有趣的方式来为学生表现原

本枯燥的课本知识。为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起备课环节,不但要增强

教材钻研,还要做到内外联系,去粗取精、深入浅出,也只有这样才

能够将知识更科学、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够更轻松、准确地

掌握,进而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促动授课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实施宽严适度的管理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有一定惰性的,且若无压力,往往

难以有所成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必要课堂管理的

科学知识,进而让学生在适当课堂纪律约束下,能够感到一定的心理

压力,从而能够更认真地对待教师讲解的知识。但是也要注意,在课

堂上,虽然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但也不能给予过于严厉的管理,不

然则会导致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

不但会影响授课效果,也会给学生思考水平、记忆力带来不利影响,

进而导致学习效率、成绩和兴趣都持续下降。所以,要想引导学生在

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拥有灵敏思维,发挥良好的听课理解记忆

水平,其教师就要给予宽严适度的课堂管理,一边授课,一边对学生

的心态变化实行观察,并针对具体情况,用语言、眼神等方式来提醒、制止一些不律己的学生,但必须要避免给学生听课注意力、教学带来

不利影响。在教学中,能够通过适当提问来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激活

学生思维,或者是通过一些游戏、训练活动的设计来增强学生学习兴

趣与效果,让其准确理解到掌握一门知识的价值,进一步培养、拓展

学生的学习毅力。

三、将美渗透于课堂教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的语言能够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染力,美的事物则能够让人

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激发思想情感共鸣等等。不论对于哪一学科、哪

一阶段来讲,学习都是辛苦的,但辛苦的劳累与成功的喜悦往往都是

密切联系的。即使是多么枯燥的知识信息,在学习、掌握后都可能会

铸造出一个美的人格、一个美的世界。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

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或是擅长的方式,通过视、听来进一步感知、审查和追求美,教师也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来更

好地展示美、塑造美。通过将美的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来

让学生理解到,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其实也是欣赏、享受美的过程,以此来促动授课效率的持续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

知识与学习方法,还要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以此来即时协助学生

消除各种负面、消极心理与情绪,鼓励其勇敢地战胜一系列心理障碍。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实践水平,教师

应善于从心理学角度来做出各项考虑,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探

究的空间,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其充分感

受到自己的关爱与鼓励,将心理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蒋正芳.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职业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07年6月.

[2]郭德俊,田宝,陈艳玲,周鸿兵.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范琳,高德新.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与第二语言课堂焦虑调控[N].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於世海,王玉秀.论“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N].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心理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 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 地完成高校的各项任务,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从高校的实践出发,对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素质;高校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 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 式和新方法。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 管理、后勤管理等子系统,要提高校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必须提高校工作中人的积极性, 而积极性受众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 现代管理的科学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应用于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 激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 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 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 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一般激励因素。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 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掌握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发展规律,根据不同 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教师需要的特殊性予以激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 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 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 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 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观点与主张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变化, 其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 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所以, 教育改革必须借助 于教育心理学,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 有了教育心理学的理 论作为指导, 教育实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 展。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初创阶段,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 标志是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 这是西方 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成熟阶段,西方教育心理 学比较注重结合实际, 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完善时期,信息技 术的迅猛发展, , 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如何为同学创造有利 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登, 这些研究对学习和教 学莅临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教育心理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

运用到教学中, 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 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 规律和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去干预 并预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 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研究并为其在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利促进教学改 革。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 育心理学就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 如果一名五年级学 生在英语阅读中表现出困难, 我们就应该应用阅读测验以及与阅读有 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测查手段来找出学生的症结。

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心得

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心得 一. 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往常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经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别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养,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别能划上等于。 二. 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 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经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别仅是躯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同时习惯现实,良好的习惯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具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情况或别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慨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别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别顺心,别仅是自己别欢乐,还会妨碍身边的人。因此,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特别重要。经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治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办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倾听音乐,赤足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别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能够经过教知来改善。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办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 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日子算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今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躯体,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日子中的美好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务上,日子也由此变得更美好,是自己永久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3. 做好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待学生,要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说话、表达、聆听他们的心声。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你说的话会让学生更信赖,更容易同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别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具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就幸福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就幸福了。为了幸福,我们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让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的方向进展!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很荣幸能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今天的培训中,凝听了《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主编陈虹的精彩演讲。近4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进1步理解了“积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课间、课后还听到1些老师的不同观点,因此本人也想就这1天的学习提出自己的1点看法。 陈虹主编的讲座让我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和人的性情特点长处和 福祉的科学研究。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兴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好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进程的学习。而把积极心理学利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 那末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曾经历了怎样样的进程呢?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犯的1点毛病,就会横眉冷对,而且乃至会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骂才成人的思想曾在许多家长的身上体现。 对教师来讲,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也曾让许多老师把自己高高的摆学生之上。 随之以后出现的.,师生同等,教学相长理论让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站在了同1高度。 今天,新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把学生托起,让学生占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现和自主学习的能效。 那末这些经历让我们怎样样面对今天的教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为学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其实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为家长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指点这些后天的因素应当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积极教育则是把孩子的优点突出出来,让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发展的优势。 2、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搜索孩子的闪光点,如何适时的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争取成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一样1句话,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语气下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老师也罢、作为家长也罢,用恰当的语气、适合的表情真诚的表达你的赞美,在对孩子的积极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4、信任是交换的条件,因此在表扬孩子时要适、在批评孩子时要适度,用你的真诚换取孩子的信任自然,你的言行才能对孩子产生预期的影响。 5、适度的批评(固然要注意时间、场合),让孩子在赞美中夹点措折感,才能让孩子不会盲目自大,在成功中找到不足,也才能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 总之,我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合适当前教育情势的1种教育心理学。 最近读了1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以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以下几点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理、构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读懂学生的“心”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现代学生的心理现象有所掌握,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 心理学分为很多的学科,比如《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销售心理学》而和我们工作相关的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名教学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的终身发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只是小学教师,教得只是小学生,在我们这个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人的一生发展大致分为七个时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青春期11、12岁-15、16岁;青年期(17.18-35岁);然后是中年期,老年期。我们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童年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生长变化跨度大,心理也是变化大的一个阶段,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变化特点,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人格有两方面:倾向性和人格特征。认识里面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情绪情感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意志有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在

人格方面我们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我们要知道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动机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相同的需要和动机,不同气质和性格的学生结果也是不同的。大家知道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气质的人做出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上课的时候胆汁质的学生能长时间的坚持听课,而多血质的学生却注意力容易分散。黏液质的学生注意力集中但不愿发言,而抑郁质的学生胆小孤僻却做事仔细。我们了解这些内容就能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各种表现。有的学生不是上课捣乱,他就是多血质的学生,他控制不了。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我们要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斥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脆弱的。分配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对工作进行分配,胆汁质的学生精力旺盛,可以安排多一些工作。黏液质的学生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可以按排一些难度高的工作。 了解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日常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那么童年期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我们重点要知道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正所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分四个方面,这个时期的儿童生活以从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了,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童年期的学习一般特点是: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学习必须有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有的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与强制性,一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大纲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环境。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 惩罚: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率和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率 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 (1)榜样行为的特性(2)榜样的特征(3)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2020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020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Exper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raining for teachers' happy growth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 心得体会范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XX年7月13日至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幸福成 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本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却敲开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提升幸福指数的平台。 一. 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通 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二. 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 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 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 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 学会感恩

最新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别是一般感觉。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

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曹嘉芮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变化,其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还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运用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有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教育实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心理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运用到教学中,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规律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去干预并预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为其在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1研究对象&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2学生的主要心理现象 人的一生发展大致分为七个时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青春期11岁、12岁~15岁、16岁;青年期(17岁、18岁~35岁);然后是中年期,老年期。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人格有两方面:倾向性和人格特征。认识里面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情绪情感有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意志有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在人格方面我们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我们要知道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动机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相同的需要和动机,不同气质和性格的学生结果也是不同的。 大家知道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同样的事情,不同气质的人做出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上课的时候胆汁质的学生能长时间的坚持听课,而多血质的学生却注意力容易分散。黏液质的学生注意力集中但不愿发言,而抑郁质的学生胆小孤僻却做事仔细。我们了解这些内容就能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各种表现。有的学生上课捣乱,他就是多血质的学生,他控制不了。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我们要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斥责。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脆弱的。分配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对工作进行分配,胆汁质的学生精力旺盛,可以安排多一些工作。黏液质的学生头脑清醒、做事有条理,可以按排一些难度高的工作。 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 3.1强化激励,放大学生学习热情 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放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学习热情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但是曾经有一个叫德西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就是让一些学生来回答问题。首先,不实行奖励制度进行答题。然后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答题进行奖励,另一组答题不进行奖励。虽然在结果中发现在答题过程中奖励的那一组学生答出来的比较多,但是在他们自由活动时间,却发现受到奖励的那一组的同学基本没有进行自觉的解答;而不奖励的那一组学生却都很积极的解答问题。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 科技与教育 218 广东科技2013.4.第8期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很荣幸能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今天的培训中,聆听了《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主编陈虹的精彩演讲。近四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积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课间、课后还听到一些老师的不同观点,因此本人也想就这一天的学习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陈虹主编的讲座让我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长处和福祉的科学研究。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昌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过程的学习。而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曾经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呢?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就会横眉冷对,而且甚至会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骂才成人的思想曾经在许多家长的身上

体现。 对教师来说,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也曾让许多老师把自己高高的摆学生之上。 随之以后出现的.,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理论让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站在了同一高度。 今天,新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把学生托起,让学生占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主学习的能效。 那么这些经历让我们怎么样面对今天的教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为学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为家长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指导这些后天的因素应该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积极教育则是把孩子的优点突出出来,让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发展的优势。 2、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搜寻孩子的闪光点,如何适时的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争取成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首要表达方式。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语气下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老师也罢、作为家长也罢,用恰当的语气、合适的表情真诚的表达你的赞赏,在对孩子的积极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心理学虽然即有教育学来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属于应用心理学。以下为你带来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在双休日中,我通过教师发展平台选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

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

xx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xx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人的身体健康不仅仅体现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往往都忽视了这点 xx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消除症状修补缺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优势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创伤和障碍的预防机制“个人优势”概念的提出将让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去发现优势而不是刻意寻找缺点学校育人环境中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 在《积极心理学—团队活动课操作指南》第一章中主要围绕“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两方面来设计班队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设计活动的老师处心积虑的要学生认识自我不仅要自我挖掘还要让同伴挖掘在学生对自己优势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优势发挥的余地和控制不好的后果最后还以“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社会职业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分析和鼓励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己的优势立足社会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不得不让我佩服这位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为学生树立心目中的微小自信

回顾自己开学以来在七1班的活动设计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贴标语、做战旗、标榜样等只是形式多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太多的深化作用记得在开学初分小组时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我能为小组做什么?”大多数学生们的答案十分空洞有的说:“我可以为小组争光”“我可以为小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能为小组加分”回答中丝毫看不到学生对于自己优势长处的描述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个回答就是“我能给小组人员提出他们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还能为大家创造出一些好玩的东西”至少我能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很自信自己的鬼点子和鬼把戏 第一次阶段考试后我觉着学生们彼此之间应该有更多地认识了就重新规划他们书写小组的档案表同样的列出了一项必填栏目:“你的优势”结果仍然让我觉得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甚至将自己的优势直接就表达成学科优势“我数学好”当然我不能否定他的这方面优势可是总觉得我们的孩子缺乏对自己性格优势的判定和肯定我想也许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是有很大责任的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路途中也许受到过老师的压制、也许受到过家长的谴责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某些特性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长久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对自己这份特性的认同和骄傲他们慢慢地变得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班的何先文学生先天的乐天派无论何时都是咧着嘴乐呵呵的怕批评他它具备一般学生没有的抗打击能力也许会被一般人看成是

有关教育心理学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有关教育心理学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对书上内容的 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

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办法,然而心理学理论的介入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多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员工职业生涯、精神激励、工资激励等方面以及EAP的应用,心理学能对员工的行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其加以控制以及引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所谓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是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拔、培养、激励以及评价等)过程中将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渗透进去,引导员工的工作表现符合企业的要求和发展战略,故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为人力资源管理拓宽了思路 一、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内容 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技术来制定管理规划,并利用规则进行管理的行为。主要包括:招聘员工管理、对员工的培训及开发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此外还包括管理规则的制定及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1、招聘员工管理在进行职员岗位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经过招聘、筛选以及决策等工作流程,实现职员的优化配置。 2、员工的培训及开发管理,在详细分析培训需求后,依据企业培训资源分配的具体情况,对不同职员进行合适的培训及开发,有效激发职员的工作潜能。促进职员的工作技能的提高,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3、薪酬管理企业通过对直接或者间接薪酬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满足或者限制员工的各种需求,有效提高职员的主管能动性,努力增加职员对物质及精神的满意水平,实现企业激励员工努力奋斗的目标 4、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努力改善以及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为员工创造优良的工作氛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进行。 5、职业生涯管理企业通过关心以及鼓励职员多方面发展,与员工共同制定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以达到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 6、绩效考核管理制定不同的绩效标准,对职员在不同阶段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以及考核,并令员工反馈考核结果,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便于为了员工个人晋升、薪酬以及培训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心理学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应用 职业生涯管理是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在多个层面的满意水平,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尊重员工自我实现要求,实现激发员工为企业服务动机的目的,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基于上述原因,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的发展固然非常重要,然而不同的员工特点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据员工不同的个体行为差异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西方心理学家容格通过多年的心里分析以及临床观察得出了个体行为差异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是1信息

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雷牙中小陈丽芳课堂教学质理如何,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这里,我想谈谈怎样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课堂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能引起大脑皮层优势的兴奋中心,就能迅速而牢固地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较好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喜欢所学课题。 崇高的理想追求,明确的学习目地是兴趣的源泉。为此,我在讲授课题之前,首先从道理上阐明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国家对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条件的基本要求上去认识、去理解,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在总体上有一个正确态度,有志于学。此外,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趣味因素”,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列举大量实例具体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二)讲求教学方法。 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比较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新颖性,力求做到讲解阐述简明生动,教具演示恰到好处,语言表达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心理置换效应。 教师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教学情绪,并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礼貌、谈吐幽默风趣;对某种“情况”的批评指责,语感生动、冷而不板、及时鼓励等,极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教学关系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多年的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课堂讲授防止满堂填灌,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在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讲述不可求全完整或面面俱到,以利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我在讲授语文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畅所欲言,尽情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最佳方案,顿时课堂热闹生动,但活而不乱,紧扣主题,兴趣盎然。其方法有时会引而不发,有时需要举一让其反三,有时要点到为止。 (二)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体作法有: ①跟随性思维②指向性思维;③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原型启发,加强思维引导。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原型进行原型启发,使学生能迅速地掌握新知识技能,并使思维增加活力,从已知到未知,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