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中医辨证论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感冒

感冒是指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感冒病情有轻重之分,轻者多称伤风或冒风、冒寒;重者多因感受非时之邪所致,称为重伤风。如感受时行疫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若正气虚弱,易受外邪,导致感冒发作者,称为体虚感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西医学中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参考本病证辩证施护。

【病因机制】

感冒的发生与外邪侵袭及正气失调有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时行疫毒之气,均可侵袭人体而致病。风邪为主因,在不同季节,常与其他当令时气相兼伤人,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兼燥邪,其中尤以风寒、风热为多见。感受外邪是否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正气不足,卫外能力减退易感受邪气而发病。

本病病位在肺卫,病理性质多属于表实证。风夹时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至感冒。本病的主要机制是表卫失司、肺气失宣。若感受时行疫毒则病情较重,且有变生他症的可能。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变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冬、春季

节气候多变时发病率升高,病情较轻,多无传变;时行感冒以疫疠之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常暴发流行,症状严重,且可以发生传变,合并他病。

2.辨风寒与风热主要从寒热、有汗无汗、咽部红肿及舌脉特

点来辨别。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咽痒不肿或淡红微痛,苔白,脉浮紧为主症;风热感冒已发热重,恶寒轻,咽痛、苔白少津或薄黄,脉浮数为主症。

3.辨气虚阴虚气虚感冒者,在感冒诸症的基础上兼有恶寒

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咳嗽无力,脉浮等气虚症。阴虚者兼见身微热,手足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等症。

(二)辨证分型

1.风寒束表

症候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痒咳嗽,痰白清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护治法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治疗代表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

症候表现:身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汗出不畅,口干微渴,鼻塞留黄涕,咽痛咽红,咳嗽,痰黏或黄稠,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护治法则: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治疗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袭表

症候表现:见于夏季,头昏胀痛,鼻塞流浊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咳嗽痰黏,舌苔黄腻,脉濡数。

护治法则:清暑祛湿解表。(治疗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

症候表现:感冒反复不愈。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鼻塞,自汗,倦怠无力,短气懒言,咳嗽,咳痰无力,脉浮而无力。

护治法则:益气解表。(治疗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

症候表现: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护治法则:滋阴解表。(治疗代表方:加减葳蕤汤)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

名中医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十四个秘方内科中医临床秘方 一、治感冒(附流行性感冒)秘方(14首) 1.1特效感冒宁 【来源】宋健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苏叶、薄荷、藿香、防风、荆芥各10克,金银花12克,苍术、黄芪各10克, 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日服3次。第1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 100毫升左右。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 早、中、晚温服。一般3剂、重症6剂即可。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 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功用】解邪固表。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 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

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 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金银花以清暑火; 甘草润燥而和诸药;黄芪以益气固表,使邪去而不复发也。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 苔白薄或微黄腻,脉多浮缓。适用于普通型、肠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并 有预防作用。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母10克,清稀者 加半夏6克(制),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 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一般3剂即愈,重症可继服3剂。尤以肠胃型感冒者疗 效尤佳。 【附记】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通 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1.2辛温解表汤

中医内科 感冒

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临床以 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痒咳嗽、发热恶寒等为主要证候特点。病情有轻重不同,轻者俗称 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若病情较重,且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感冒的诊断要点 ?多有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劳累汗出当风、受凉遇冷的病史。尤其是季节转换、寒暑交接的期间,有众多类似症状的患者发病。 ?主要证候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不适、发热恶寒等。 ?一般传变较少,病程3~7日可痊愈。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相鉴别。一般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温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温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感冒的辨证分析 感冒是由风邪侵袭所致。风为百病之长,不同季节之时邪伴随风邪,兼挟致病,如兼寒、兼热、兼暑湿等。风性高扬,人体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最易受邪。风邪袭人,多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归于肺。肺主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风邪乘之,肺卫首当其冲。肺卫失和,营卫不调,遂见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卫表见证;肺气失宣,气道不畅,则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肺经见证。另外,素体阳虚者,.易感受风寒之邪,素体阴虚者,易感受风热之邪,虚人感冒也是常见的临床证候。总之,感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卫,一般实证多见,体虚感受风邪者则易见虚实挟杂证候。 感冒总的治疗原则是疏风解表,宣肺透邪为主。临床上可结合具体证候表现,分别兼以散寒、泄热、化湿、益气、养阴等,遣方用药分别治疗。 感冒的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型 【证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白稀薄;重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小便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 1.主方葱豉汤(葛洪《肘后备急方》)加味 处方:葱白6条,豆豉12克,杏仁10克,苏叶12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苍耳子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头痛身痛甚者,加羌活9克,独活9克。恶寒、无汗而发热明显者,加麻黄9克,石膏20克,柴胡10克。咳嗽甚者,加前胡10克,桔梗8克,麻黄9克。 2.中成药

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摘要】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炎结膜热等。中医上对感冒的认识和治疗有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病机按“辨证求因”的原则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 【关键词】感冒;辨证论治;辨证分型;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5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205-02 1.病理辨证: 感冒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实,但必须根据证情辨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治疗以解表发汗为主,风寒宜于辛温,风热当用辛凉,暑湿则当清暑祛湿,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1)风寒证: 主要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痠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簿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头痛、肢节痠疼。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簿白而润,脉浮紧,俱为表寒征象。 (2)风热证: 主要证候: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娥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簿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奏,卫表失和,故见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粘或黄。苔白微黄,脉象浮数,为风热侵瘀肺卫之征。 (3)暑湿证: 主要证候: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痠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簿黄而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夏季感冒,感受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痠痛;风暑侠湿上犯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清,故咳嗽痰粘,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舌苔簿黄腻,脉润数为暑热夹湿之征。 (4)气虚感冒: 主要证候: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嗽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证候分析:由于卫气不固,外感风寒,气虚托送无力,邪不易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 (5)阴虚感冒:

家庭常备感冒中医药方

家庭常备感冒中医药方 感冒是大家最常见的病症,现代的西医追求“短、平、快”,忽略了人的整体,和自我免疫力的提高,且副作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希望这些整理了的中医感冒药房,能给大家提供参考,重新认识和接受中医。 真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 1.桂枝汤: 处方内容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2.麻黄汤: 处方内容是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

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3.葛根汤 :处方内容是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4.大青龙汤: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

感冒的中医治疗

感冒的中医治疗 暑期到来,感冒是常见病之一,提供一篇资料大家参考 感冒是指因外感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毒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古代有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等别称。历代医家对感冒病因的认识主要有六淫邪气和时行疫毒两方面。在六淫邪气之中,又以风邪最为常见。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中较早记载了“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的时行感冒。 不少人视感冒为小恙而不予足够的重视,往往因为失治、误治而导致严重的病变。因此,必须加强感冒特别是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本病主要涉及西医学的普通型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诊断注意事项 1.注意辨证,避免笼统诊断感冒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其诊断依据为:常以鼻塞、喷囔、咽痒或咽痛、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身体酸楚等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起病急,一般病程为3~7天。实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而时行感冒(流感)的特点为发病快、病情重、有广泛的流行性,且不限于季节性,往往与六淫相合为患,常入里化火,故临床以热证居多,易有传变。 一般认为,感冒主要是因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或生活起居失当,机体正气不足,卫表不固,复感风邪(常夹寒、热、暑、湿、燥)或时行病毒,经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卫,造成机体营卫不和,肺气失宣而染疾。其病因虽以风邪为主,但临证多夹其他邪气共同致病。因而临床上常常见到不同的类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表寒里热、热毒炽盛、时令感冒等等,并且常常因夹杂而衍变成错综复杂的见证。目前临床存在一种时弊,即不加辨证而笼统诊断为感冒。中医治疗感冒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方法,而且强调辨感冒与流感,辨时令,辨寒热,辨虚实,辨有无夹杂证,因证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如果不加以辨证,就会给治疗带来治法不清、药不对证甚至加重病情或变生他途的后果。 2.注意鉴别诊断感冒应该与鼻渊(急性或慢性鼻窦炎)、热痹(风湿热)、乳蛾(急性扁挑腺炎)、麻疹、瘟黄(病毒性肝炎之流感型)等疾病相鉴别。一般而言,鼻渊多以鼻塞流涕为主症,但鼻渊多表现为流腥臭浊涕,感冒一般流清涕多无腥味;鼻渊一般多无恶寒发热,感冒多见外感表证;鼻渊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感冒病程较短,治疗后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较快。然而,临床上亦常见到素有慢性鼻炎因患感冒发作者,因此临床上必须予以鉴别。 因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但也不容忽视。风湿热和感冒二者均有发热、恶寒、肢体或关节疼痛,但风湿热常见有关节尤其是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病程一般较长,发热一般较重。实验室检查,风湿热常见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等指标异常。 急性扁桃腺炎和感冒均有发热、恶寒、咽痛等症状,但急性扁桃腺炎有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扁桃腺红肿胀大,常常有黄色或白色脓样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常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麻疹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少见,麻疹初期也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状,与感冒相似,但麻疹多伴有目赤畏光,眼泡浮肿、多泪,口腔检查可以见到口腔粘膜出疹等特异性症状。病毒性肝炎之流感型临床上也多以畏寒、发热、头痛、喷嚏、咳嗽等肺卫症状起病,与感冒相似,但常伴有纳呆、厌油、右胁下疼痛、皮肤粘膜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常有肝功能的损害。如果不加以鉴别,有可能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 治疗注意事项 1.注意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但必须时时注意疏表和宣肺两端。其具体治法是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确立的,由于临床有风寒、风热、夹暑、夹湿、夹燥以及素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的体质类型,往往使感冒变得虚实夹杂,因而必须针对具体的证型采用具体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风寒表实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若是风寒表虚则应以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为主;风热表实以辛凉解表、疏泄风热为主;风热表虚以辛凉轻解

中医完整病历感冒

新建县xxxxxx院 入院记录 姓名:xxxx 出生地:江西省新建县 性别:男入院日期:2012年02月07日9时 年龄:76岁记录日期:2012年02月07日11时 婚姻:已婚发病节气:立春第三天 职业:无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 民族:汉住址:新建县xxxx 主诉:恶寒发热三天 现病史:患者于3日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引发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不出汗,时测T:℃,次日又感头痛,骨节酸痛,未做系统检查及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以“感冒”收入我科住院治疗。现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饮食及二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他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他情况:出生于原籍,无不良生活史,无疫水接触史及疫区生活史。23岁结婚,有2子1女,爱人及子女体健。均体健家族遗传病史及先天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舌苔薄白而润,脉浮。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音正常,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在右侧第5肋间隙,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诊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全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肛门及生殖器未查。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9/L HGB:111g/L PLT:114*109/L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感冒

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

病毒性感冒 中医辨证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藿香正气类、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银翘解毒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退热颗粒。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5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咳论》。 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张介宾) 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的鉴别特点。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

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与喘的鉴别:(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突然、反复发作喘: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 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 21、喘病的虚实鉴别: 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 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 22、喘病——始见于《内经》。“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上气’指喘证症状。 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景岳全书》。 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

中医治疗感冒(全)

真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 1.桂枝汤: 处方内容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 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辛温发表) 2.麻黄汤: 处方内容是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 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3.葛根汤:处方内容是葛根15克(生津)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 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 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4.大青龙汤: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来保命。(治热咳) 5.小青龙汤: 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白芍10克干姜5克细辛5克桂枝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 0克半夏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也有身体疼痛现象,没有口渴也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服用后身体会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就会好转。(治冷咳) 6.小柴胡汤: 处方内容是柴胡15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还有要注意一点,就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细目一:概述 一、感冒的概念及源流 1.感冒的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感冒的源流 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论述太阳病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实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的不同,这为感冒的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 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应分立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明清对虚人感冒也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至清代,随着温热病学说的兴起与发展,不少医家逐渐认识到本病之发生与感受时行之气相关。 二、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感冒的常见病因 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与体质不强,或生活起居不当等有关。 二、感冒的病机及转化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病理性质属表实证,但有寒热之分。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如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甚或有变生他病者。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感冒的诊断要点 1.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病邪的不同,还可见胸闷、恶心、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等症。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感冒的中医辨证和治疗秘方大全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和治疗秘方大全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一、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一、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一、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 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方剂;荆防达表汤;羌活5克柴胡5克前胡5克独活5克枳壳5克茯苓5克荆芥5克防风5克桔梗5克川芎5克甘草3克 加减: 1. 头痛者,加白芷、蒿本以祛风散寒止痛; 2. 项背强者,加葛根以疏足太阳膀胱经络; 3. 咳嗽痰白者,加陈皮、杏仁、炒莱菔子宣肺化痰止咳; 4. 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辛夷通窍散寒; 5. 四肢酸痛者,加桑枝、桂枝祛风散寒通络; 6. 若舌苔厚腻,嗳腐吞酸,兼有中焦停食者,加神曲、炒谷芽消 食化滞。 7. 很怕冷而无汗的,加入麻黄5克,桂枝5克。 辨证加减: 1.风寒较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增加解表散寒之功。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一、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

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等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通肺气。 若表寒重,头痛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配麻黄、桂枝以增强发表散寒之功用;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湿邪蕴中,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腻者,加藿香、苍术、厚朴、半夏化湿和中;头痛甚,配白芷、川芎散寒止痛;身热较著者,加柴胡、薄荷疏表解肌。 2.风热犯表证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两方均有辛凉解表,轻宣肺气功能,但前者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后者重在清宣解表,适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 常用药: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 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痰阻于肺,

中医感冒治疗原则

中医感冒治疗原则: 中医一般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特别严重的感冒,建议不过多使用药物,只需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水果,盖上铺盖,直到微微出汗基本可康复,如病情稍重,治疗原则如下: 一、风寒感冒: 1、症状可见:无汗、怕冷、低烧、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2、中成药: 年轻人:九味羌活丸+藿香正气口服液(如有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者)一周费用100元以内 老年人:选用参输丸+藿香正气口服液(如有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者)一周费用100元以内 3、中医熬药:紫苏叶、羌活、川芎、防风、桂子、麻黄、生姜等加减,一周费用150元左右 二、风热感冒: 1、症状可见:出汗、喉咙痛、出鼻血、扁桃体充血、口干、喜喝水,春天多见,尤其多见于小孩 2、中成药: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银翘散,选择其中任意2种搭配,一周费用100元以内 3、中医熬药: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一周费用150元左右 #感冒到底该花多少钱#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有选择性地增加个别药物,比如咽痛明显啦、咳嗽明显啦、声音嘶哑什么的。一般也就每天几十块钱吧。 细菌性感冒 症状明显或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开始吃药: 1、常用药物是西医抗感冒药3-4元/天,抗生素用阿莫西林或者阿奇霉素一类,约3-4元/天。 2、如咽痛明显、咳嗽明显,可以加用珍黄丸、蜜炼川贝枇杷膏一类中成药,价格一般不会超过20元/天。 尽量不输液,除非发热达39度以上: 或出现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常用药物:1.清热解毒的中成药针剂,比如痰热清、炎琥宁一类;2.抗生素一般仍选用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如果患者此前服用过这些药物但无效的话,会稍微升级一点;3.如果出现心悸等,可增加维生素C、辅酶一类营养心肌药物。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元左右。 病毒性感冒 1、只要不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或其他疾病,都可只吃药 常用的药物西医抗感冒药3-4元/天,清热解毒的中成药10-20元/天,或者再加点维生素C。也会有针对咽痛和咳嗽的药物增加。 2、一般不需要输液,适当给予针剂注射

感冒(中医辨证)

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早在《内经》既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论述太阳病时,以桂枝汤治表虚证,以麻黄汤治表虚证,提示感冒风寒有轻重的不同,为感冒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感冒病名出自《仁斋直指方·诸风》篇 至明清时,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因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病机 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随即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因病邪在外在表,故由以卫表不和为主。 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 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可以发生传变,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一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辩证属表属实,但根据证型,区别风寒、风热、暑湿夹杂之证。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征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署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附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2阴虚感冒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感冒)(20201101101959)

感冒感冒是感受触感冒风邪引起的以鼻赛、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位主要在上焦肺卫,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外邪客于肺卫,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一般病程为3-7 日,在整个病程中少传。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等肺气失于宣肃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等卫表不和的症状。 1.1.2 男女老幼均会患,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1.1.3 理化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1.2 鉴别诊断与风温的早期鉴别。感冒发热大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肺之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或伴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且多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则见邪入心包,见神昏、谵语、惊厥等 症状。 2 辩证论治

感冒的病位在于肺卫,辩证属于表实证。根据病邪的性质,应用解表达邪的方法。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2.1 风寒证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机体感受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清阳不展,络脉失和,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天花粉15g,羌活6g,独活6g, 前胡 10g,桔梗6g,甘草6g,川芎10g,柴胡10g o 加减:表寒重者,加麻黄6g,桂枝6g,以疏散风寒;鼻塞流涕重者,可加辛夷包煎6g,苍耳子6g以疏风通窍。 2.2 风热证 证候:发热较重,微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邪气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风热上扰。 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12g,荆芥8g,牛蒡子10g,薄黄后下6g,淡豆鼓6g,竹叶10g,桔梗6g,甘草6g。

家中常备治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

家庭常备中成药: ( 1 )银翘解毒丸片: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如发热较重,稍有些怕冷,基本上不出汗,即便有汗也不多,头胀痛,全身不适,四肢疫懒,口渴思饮,咽喉肿痛等才可以服用。每次1--2 丸或4 一6 片,每日2 次。 ( 2 )感冒清热冲剂:用于体内蕴热、外受风寒之邪,觉得身上发热、怕冷、头痛、全身不舒服、流清鼻涕,还带点儿咳嗽、口苦、嗓子干等,可选用此药,可以清除热邪、解除表证。每次1 袋或2 袋,每日2 次。 ( 3 )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丸:伤风感冒没有及时治疗,迁延日久,以致外邪不解,发热、怕冷、头痛、口苦、咽干、鼻塞不通气等:又内有积热,大便秘结、小便发黄,用之有效,每服6 克,每日2 次。 ( 4 )九味羌活丸:主治风寒感冒,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疼痛等作用。外感风寒、风湿疼痛、并兼有汗等,每次服6 --9 克,每日2 一3 次,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 5 )专治时行感冒咳嗽的桑菊感冒片:外受风热之邪,全身微有发热、稍有恶寒、鼻塞不通气、头痛、口渴、咽痛,并有明显咳嗽等,如流感、支气管炎、咽炎等,可用之,以疏风散热、宣肺止咳。每次4 片,每日2 次。 ( 6 )暑天感冒需服藿香正气水:暑热季节,外受风寒,内有湿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胸闷不舒、肚子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无味,治宜辛散风寒、祛湿化浊。每次10 毫升,每日2 次。亦可服藿香正气丸,每次l-2 丸,温开水或姜汤送下,每日2 次。 用中成药治感冒须辨证 依据病因,医学对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3种(有时还可分得更多),在病症和用药上也有区别。 风寒型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的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参苏丸(胶囊、片)、午时茶颗粒(茶)可以选用。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丸)、银翘解毒颗粒(片、丸、冲剂、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柴颗粒。 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颗粒、胶囊、合剂、浓缩丸)、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 中成药治感冒 感冒病一般分“伤风感冒”(即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四季皆有,所以又叫“四时感冒”,但以冬、春为多见。以怕冷(恶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甚至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有轻有重,轻者,称为“伤风”;重者,多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不分男女老少,症状多相类似的,即是“时行感冒”。 冬天的感冒是因外感风寒之气所引起,但由于人的平素体质、饮食、起居、劳逸等多方面的差异,虽然同样是感受风寒,其所出现的症状也有不同之处。一般分为风寒与风热两大类型。 风寒型感冒: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涕如清水、打喷嚏、咽喉不疼、不发热或发低热(38℃以下),或有咳嗽、痰白稀,或见周身酸痛等症。可服用感冒软胶囊,一次2-4粒,一日三次。喝热粥或热挂面汤,多喝点热开水,得汗后(不仅头部有汗,全身都要有汗出),卧床盖被休息,避免再受风寒;如果风寒感冒咳嗽较重,气促声浊,鼻流清涕,怕冷无汗,发热不重,四肢酸懒的,可服用通宣理肺丸,每服1-2丸,日服二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咳嗽较重,痰多的,可用梨汤或白萝卜汤送下。 在风寒感冒型中,如果患者肺胃有热,证兼有咽喉干疼而发热,少有汗出的,可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有无糖型)、板兰根冲剂各一袋,开水冲服,一日三次。 风热型感冒(并非感受风热之邪,而是因体质等多因素的个性差异,在感受风寒之后,旋即出现发热,发热在38.5℃以下)、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疼痛,或见咳嗽、痰稠或黄,周身酸懒的,可服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片),每次1-2丸(或4-8片),日服三次;如发热不重,咳嗽较多,口干咽痛的,可服用桑菊感冒片,一次4-8片,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口干咽痛重的,加服板兰根冲剂一袋,开水冲服。 在风热感冒型中,如患者肺胃热盛,咳嗽较重,痰多黄稠,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可用羚羊清肺丸,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感冒)

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感冒风邪引起的以鼻赛、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位主要在上焦肺卫,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外邪客于肺卫,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一般病程为3-7 日,在整个病程中少传。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等肺气失于宣肃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等卫表不和的症状。 1.1.2 男女老幼均会患,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1.1.3 理化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1.2 鉴别诊断与风温的早期鉴别。感冒发热大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肺之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或伴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且多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则见邪入心包,见神昏、谵语、惊厥等症状。 2 辩证论治感冒的病位在于肺卫,辩证属于表实证。根据病邪的

性质,应用解表达邪的方法。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2.1 风寒证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 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机体感受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清阳不展,络脉失和,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 ,防风10g ,天花粉15g,羌活6g ,独活6g , 前胡 10g ,桔梗6g ,甘草6g ,川芎10g ,柴胡10g 。 加减:表寒重者,加麻黄6g ,桂枝6g ,以疏散风寒;鼻塞流涕重者,可加辛夷包煎6g ,苍耳子6g 以疏风通窍。 2.2 风热证 证候:发热较重,微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邪气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风热上扰。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金银花10g ,连翘12g ,荆芥8g ,牛蒡子10g ,薄黄 后下6g,淡豆鼓6g,竹叶10g,桔梗6g,甘草6g。 加减:咳嗽较重,可加桑叶12g ,杏仁8g 以化痰止咳;里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