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系统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基于系统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基于系统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基于系统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不断深入,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经济越发活跃,对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至为重要,如何继续更好地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把系统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系统的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理论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系统论;区域经济;特征;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96-02

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1],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给政府管理者有效决策带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深入,使得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而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手段。近年来,把系统科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从整体性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以成为一种科学的趋势。我们把系统方法引入区域经济中,以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壮大提供理论支持。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论最初为一般系统论,是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2],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科学。中国最初接触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曾有人称之为旧三论,随后又出现了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超循环论等,现在人们所讲的系统论一般是指这些理论的总和[3],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其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后来这一理论推广到其他领域,从而形成了跨学科现代系统论。

二、区域经济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首先,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它的动态化、立体化、社会化、多层次性决定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经济和其他的系统相比有其特殊的性质,从形成的过程看,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人文的、社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从组成要素上来说,它是多因素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经济的、技术的,从而增加了区域经济研究的难度。

其次,我们在研究区域经济时,由于区域的提出,容易使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把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与区域之内,从而割裂了经济的整体性。同时,经济产业构成的复杂性也使我们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考察时,容易割裂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孤立的研究某一产业的发展,忽视经济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三、区域经济系统特征的系统性分析

1.综合性和整体性。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是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一个区域经济涉及到若干个省市区,是这些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自然的相关性,而逐渐形成的一个以经济为合作主体的联合体;整体性是指区域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性能。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定义:一是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的完整性,即任何的区域经济都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完整的过程,任何区域经济都不可能割裂这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区域研究中不可能抛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单独地对某一环节进行研究。二是组成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组成,都具有国民经济大系统综合性的特点,包括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是综合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乃至社会部门的经济综合体[4]。

2.动态性和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是涉及大量要素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结构、组成要素的水平与变化速度等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进行着能源、原材料、

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如前所述,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梯度,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把不同的地区协调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大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是区域系统向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孤立必然导致区域系统的衰落,这已经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对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来说只有对外部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开放的越充分有效,越有利于系统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必须对开放加以控制管理,管理控制不健全,区域经济也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3.空间性和区域性。区域系统总是同一定的地表空间相联系,系统要素的空间分布、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距离、空间联系等在区域系统中有重大作用,对区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区域系统空间性的含义。同样是平原地区,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地区因受到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就较远离大中城市的地区为高。例如,江苏省苏南地区处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大中城市的影响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

4.层次性。任何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系统总可以分解成若干空间范围较小的区域系统;反过来说,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较大区域的子区域,由此形成区域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国经济区域的层次结构最高层次(顶点)为国家,第二级为三大经济地带、南方和北方,第三级为大经济区,第四级为省级经济区,第五级为省内经济区,第六级为城市经济区(地市级),第七级为县级经济区(县市级),县级以下还可以有县内经济区、乡镇级经济区等。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5]。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层次性的主要成因,同时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性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5.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自动反应性;第二,系统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后自动恢复平衡的稳定性;第三,系统为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突变,导致系统结构变化与重组的演化性质[6]。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表现出强烈的自组织性。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出自组织性,即产业的成长扩大和经济系统的完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增加产业的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的地域地位,也会通过产业发展的前后向作用而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群的形成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在产业相互的促进中得到发展,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更加优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使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从低级到高级。

四、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区域经济地域系统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结构特征的多层次有机组合体[7]。通过改变结构,达到完善功能的目的,基于此我们才有了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和空间,反过来说,一定的功能又建造出新的结构。任何系统都是由相应的组成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在空间上,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城镇体系和相应的行政管辖区组成,城镇为其管辖区(农村)提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现代文明,农村既是城市的市场所在,又是城市的供养来源[8]。二者相互联结的纽带是各种经济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在性质上,区域经济系统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手段进行调整和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和升级,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

五、区域经济的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是区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9]。区域系统接受区域

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流的输入通过产业系统在各个子系统协调作用下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作用,促使系统的进化和发展。每一子系统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保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明确各个系统间的关系,整个系统才有可能进步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可通过两种过程实现:一是系统内组织过程,即区域经济系统的产出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在系统内自我消耗用于系统的发展[10],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投入等,也可是区域环境的改善优化产业系统的改造等。二是系统外部的投入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即该区域系统的输出必须有助于对外部投资的吸引,这里的区域系统输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能量的输出,一部分是该区域经济系统信誉度的输出,两种输出的结合才有可能吸引外部的输入,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壮大。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相关搜索: 心理学, 奥地利, system, 系统论, 格式塔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系统论与需要论)学习内容

单元2 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支持理论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第二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系统的概念、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能理解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估患者,运用系统思想提供护理。 2.能正确分析、预测患者的需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素质目标 1.学会善于思考、正确运用护理相关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的工作方法。 2.养成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的工作素养。 【教学重点】 1.系统的基本属性 2.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开放系统在护理程序中的运用 2.分析和判断患者的需要 3.需要理论在护理诊断中的运用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习题训练式【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展示讲授内容

1)基本概念:系统、系统论、一般系统论;需要、基本需要等 2)系统的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影响需要的因素 3)护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马斯洛、卡利什、韩德森) 4)相关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3.给出教学目标 情景设置 ××,男,15岁,因右外踝损伤伴剧痛30分钟急送来院。患者右外踝有一5×6cm2大小的青紫肿胀区域,有明显压痛。患者右脚扭伤应检查哪些方面?应用何种工作思路制定患者康复的计划?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 系统(system)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及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论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3.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包括数学系统论、系统工程及系统哲学等三个主要的方面。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归纳了人类的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建立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故属于类比型一般系统论。 二、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要素的性质分为自然系统、人为系统、复合系统。 自然系统:指人类未加以干预的原始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天体、海洋等。 人为系统:指人类加以干预,为某特定目标而人为建立的系统,如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贝塔朗菲对于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关于系统控制论的总结

最牛的系统论总结--系统论的数学模型 系统论的数学模型 系统论(Systemism)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每个要素是一个系统(systems)). 基本要素: 系统(System)、结构(Structure)、事件(Event)、资源(Resource); 事件(Event)包括三个要素: 动作(Action)、过程(Procedure)、成本(Cost)。 系统论(Systemism)包括以下高级要素: 标准(Standard)、权力(Power); 标准(Standard)包括三个要素: 值(Value)、关系(Relation)和功能(Function)。 所有的要素都是在系统论(Systemism)中,而不是直接存在于世界(the World)或者能量(the Energy)之中。当然系统论(Systemism)是世界(the World)的一部分。系统论(Systemism)会使用这些要素(子系统)为你解释世界(the World)和能量(the Energy)。 ?.系统(System). 系统(System)是系统论(Systemism)中最基本的东西。。一个系统(System)指向世界(the World)中的一个对象(Object)。该对象(Object)可以被系统 论(Systemism)中的某些系统(System)利用某些标准(Standards)加以消 费(Consume )。 ?.系统名称(Name of System). 系统论(Systemism)使用一个名称(Name)标记一个系统(System)。这样当使用某个名称(Name)时我们指向某个系统(System),而该系统(System) 指向世界(the World)中的一个对象(Object)。名称(Name)将系统论(Systemism)中的系统(System)和世界(the World)的对象(Object)连接起来。[以下不再标出已出现名称的英文] 比如,世界当然是世界中最大的对象。一个系统论中的系统指向它并有一个保 留名称"系统论中的世界(the World in Systemism)" 以避免混淆;能量是世 界的基础,它的保留名称是"系统论中的能量(the Energy in Systemism)"; 系统论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名称为"系统论中的系统论(Systemism in Systemism)"指向它。因为系统论已经存在与自身中,所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占位符,它直接指向系统论自身。 系统论使用系统将世界中的真实对象映射进来,同时使用一个名称来标记系统论中的系统。 我们看一个图来解释系统论的"对象-系统-名称映射"以及系统论的各种要素关 系:[Systemism graph]: ?.系统等式(System's equation).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一般系统论 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对系统的研究可以说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提出的,只不过它一开始被作为"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1968年,贝朗塔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现在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系统 1、系统的含义及其分类 系统论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现在说法不一。人们现在把系统论作为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横断科学来对待。它被用作比具体学科更一般化的科学理论加以研究,但又不同于哲学。现代系统论具有可否证性、抽象性、数理性特点。贝塔朗菲把一般系统概念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或: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 钱学森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的属性: ⑴系统的整体性:即非加和性。系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例如: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大于钢筋、水泥、沙石的强度之和。②拿破仑说数量小时较多数法国人不敌少数马克留木人,数量大时较少法国人可以战胜较多数马克留木人③没有凡高弟弟凡高就出不了成果;没有赫歇尔妹妹则赫歇尔不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没有阿贝尔的老师就没有阿贝尔;没有孟母就没有孟子;没有伽罗华之母就没有伽罗华④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⑤反面例子如上网、吸毒、赌博等。⑥"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是他们的能量消耗在内耗上。 ⑵系统的相关性: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集"中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⑶系统的功能性和目标性:大多数系统的活动或行为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但不一定所有系统都有目的,例如太阳系或某些生物系统。人造系统或复合系统都是根据系统的目的来设定其功能的,这类系统也是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例如,经营管理系统要按最佳经济效益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军事系统为保全自己,消灭敌人,就要利用运筹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组织作战,研制武器。 ⑷系统的层次性和相对性(有序性):由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次的动态演变有某种方向性,因而使系统具有有序性的特点。一般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生物和生命现象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有序能使系统趋于稳定,有目的才能使系统走向期望的稳定系统结构。行政系统分为科、处、局、部、委…;军事系统分为排、连、营、团、师、军…运作,都是系统表现出的层次性。 ⑸系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各种物质的特性、形态、结构、功能及其规律性,都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要认识物质首先要研究物质的运动,系统的动态性使其具有生命周期。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部结构也可以随时间变化。一般来讲,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动态过程。 ⑹系统的适应性:一个系统和包围该系统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的变化。为

控制论与信息论

信息论和控制论都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解决信息的获限、度量、变换、储存和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论是美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1948年香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在信息论的发展中,还有许多科学家对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像法国物理学家L.布里渊(L.Brillouin)1956年发表《科学与信息论》专著,从热力学和生命等许多方面探讨信息论,把热力学熵与信息熵直接联系起来,使热力学中争论了一个世纪之久的“麦克斯韦尔妖”的佯谬问题得到了满意的解释。英国神经生理学家(W.B.Ashby)1964年发表的《系统与信息》等文章,还把信息论推广应用芋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领域,也成为信息论的重要著作。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以及后来从经济、管理和社会的各个部门对信息论的研究,使信息论远远地超越

了通讯的范围。 信息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信息论即申农早期的研究成果,它以编码理论为中心,主要研究信息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信息容量、编码理论及噪声理论等。广义信息论又称信息科学,主要研究以计算机处理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评议、文字的处理、图像识别、学习理论及其各种应用。广义信息论包括了狭义信息论的内容,但其研究范围却比通讯领域广泛得多,是狭义信息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它的规律也更一般化,适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它是一门横断学科。信息论被广泛应用在编码学密码学与密码分析学数据传输数据压缩检测理论估计理论等领域.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自从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以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维纳把控控制论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Cybernetics”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控制论”一同最初来源希腊文“mberuhhtz”,原意为“操舵术”,就是掌舵的方法和技术的思。在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经常用它来

系统论

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他在1925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5撬穆畚摹豆赜谝话阆低陈邸罚?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理论于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大于部分发之和)。其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纳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从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通存在的。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等等。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总是将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整体的性质,用最简单因素说明复杂事物。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在现代科学的整体比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研究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信息沦、控制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目前在体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不少重大的成果。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0001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横断科学介绍 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和关键阶段,负责这个阶段的关键人物是系统分析员,完成这个阶段任务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 系统分析从系统需求入手,从用户观点出发建立系统用户模型。用户模型从概念上全方位表达系统需求及系统与用户的相互关系。系统分析在用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性强的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的逻辑结构。 分析阶段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可以保证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便于系统维护、移植或扩充。 在系统分析阶段,系统的逻辑结构应从以下三方面全面反映系统的功能与性能: 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 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 3)表示。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2.系统工程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的需要.逐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论和策略、方法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相控制问题,以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自然科学棚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构成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是:人、物、财、

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各个因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 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小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系统的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就是用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来描述系统,通过模拟反映系统的运行、求得系统的最优组合方案和最优的运行方案。 70 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已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企业生产经营等部门,在体育领域亦有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它的基本特点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看待,要求对任一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做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最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是系统工程创始人之 霍尔创立的,称为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 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 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③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津、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称为知识维。 3.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是20 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 什么是“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虽然它们仅有半个世纪,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望重的元老,合称“老三论”。

系统论概论

系统论概论(System Theory)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 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臵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 General System Theory 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 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

系统论

系统论 宇宙自然人类,一切都在一个统一的运转的系统之中!一切伟大的进步都必须以系统论做为出发点及归属处!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System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内容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核心思想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

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研究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哲学理论﹐又称系统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这就是系统普遍存在性的哲学基础。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又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素材。也有人将系统思想和一般系统论称为系统论﹐与控制论和信息论一起俗称三论。 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

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第一章系统论产生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现代系统论的产生 一、什么是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客观现实系统共同的特征、本质、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它所概括的思想、理论、方法,普遍地适用于物理、生物、技术和社会系统。系统论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新科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意义,它主张从整体出发去研究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它从揭示系统的整体规律上,为解决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系统论的思想渊源是辩证法,它强调从事物普通联系和发展变化中研究事物。现代系统论不仅从哲学角度提出了有关系统的基本思想而且通过科学的、精确的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系统机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所以,系统论的原理及方法具有普通的适用性。 二、系统论思想的产生过程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1901--1972),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本世纪20--30年代。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是有—个历史过程的,他是生物学家,他的系统论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生物学界的学术争论以及他本人亲自参加这场讨论有关。 在生物学史上,一直存在着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机械论在生物学中表现为一种简化论和机械决定论,他们用分析方法把生物简化为物理的和化学的问题,纯粹用物理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原因来说明一切生命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即一种原因产生一种结果,反之亦然。法国18世纪唯物论学者拉·梅特立是机械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这种高级生物看成是一架机器,人就是出各种零件组成的机器。活力论则认为在生物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活力”,它支配着整个生命过程,活力论者断言:“在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有机界是由一种支配着生物体内全部物理化学过程的、有一定目的的超物质的(超自然的)力量所产生的”。德国的杜里舒是新活力论的代表,他分别用半个和两个完整的海胆做实验,结果都能生产出一个正常的海胆来。因此他证明:不同的原因可以产生出同一结果来。他认为这种异因同果律是与物理学定律相矛盾的。杜里舒的实验结果对机械决定论是一个沉重打击。生物学上这场争论在30世纪20-30年代达到了激化的程度。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形成的。作为生物学中的机械论在这场争论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认为生物学中的机械论与活力论都不可取,他不同意双方的观点。 1924—1928年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强调要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虑,并且认为科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发现种种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表述了系统论的思想,提出了生物学中的机械论概念。1932年贝塔朗菲发表了《理论生物学》一书,较完整地提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