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政治3月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政治3月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政治3月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1.基于安全考虑,网约车市场占有率超80%的某公司从2020年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下线顺风车业务和暂停深夜打车业务。随后,高峰期打车难甚至趁机涨价等情况频繁出现。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示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基于安全考虑,网约车市场占有率超80%的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下线顺风车业务和暂停深夜打车业务”导致网约车的供给量减少,推动价格上涨,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平移。A不符合题意,该图示表示需求量增加,引起价格上涨,

与材料不符。B不符合题意,该图示表示需求量减少,引起价格下降,与材料不符。C符合题意,基于安全考虑,网约车市场占有率超80%的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下线顺风车业务和暂停深夜打车业务,导致网约车的供给量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引起价格上涨。D不符合题意,该图示表示供给量增加,与材料不符。故答案为C。

2.2020年11月,工信部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征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树立领域标杆企业,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随之上涨。若其他条件不变,其影响路径是

①市场预期转好

②生产成本下降

③股票买多卖少

④企业利润增加

⑤股票价格上涨

⑥红利收入增加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征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树立领域标杆企业,可以使企业的市场预期转好,进而使股票供求关系变化,股票买多卖少,促使股票价格上涨,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①→③→⑤。BCD这三项的传导均有误。故答案为A。

3.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施行新个人所得税法,其中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调整为5000元,并増设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

租金、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此举目的在于

①完善收入分配,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优化税率结构,引导公民依法纳税

③考虑个人负担差异,促进税制公平

④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不符合题意,上述举措的目的不在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也不是为了优化税率结构,引导公民依法纳税。③④符合题意,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施行新个人所得税法,其中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调整为5000元,并増设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此举目的在于考虑个人负担差异,促进税制公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故答案为D。

4.首次发布的全国“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及其产业分布的核算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核算结果如下:

据此可以推断出我国

①“三新”经济为核心的新动能增强

②“三新”经济推动产业发展“脱虚向实”

③“三新”经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贡献更大

④“三新”经济增加值是GDP增加值的主要部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2020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说明“三新”经济为核心的新动能增强。②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三新”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未体现其推动产业发展“脱虚向实”。③符合题意,分析图表数据,对比“三新”经济对三个产业的贡献,可知“三新”经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贡献更大。④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三新”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未体现其是GDP增加值的主要部分。故答案为A。

5.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以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等130项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此举意在

①完善政府的外部监督体系

②树立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中的权威

③推动各级政府改革创新、转变职能

④激励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政府服务,未涉及完善政府的外部监督体系和树立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中的权威。③④符合题意,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以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等130项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此举意在推动各级政府改

革创新、转变职能;激励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故答案为D。

6.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党和政府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中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等宗教关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有利于我国

①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②根除境内外的宗教极端势力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有利于我国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②错误,根除境内外的宗教极端势力过于夸张。③错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答案为B。

7.60年来,中国和非洲53个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体戚与共、血浓于水的兄弟情道,已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在202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中非双方应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①中非结成了应对第三方威胁的伙伴关系

②中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

③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错误,中非并没有结成应对第三方威胁的伙伴关系。②错误,中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说法错误。③④正确,材料“在202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中非双方应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故答案为D。

8.电视节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把精美文字用平实的情感朗读出来。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第一季同名图书销量突破160万册,海外版己签订8个语种的协议。《朗读者》成功的原因有

①作品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②中华文化已经走出去并获得海外民众强烈认同

③精彩内容与新颖传播方式相结合増强了吸引力

④朗读是人们表达情感和自发接受熏陶的主要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电视节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把精美文字用平实的情感朗读出来,说明《朗读者》成功是因为作品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精彩内容与新颖传播方式相结合増强了吸引力。②错误,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能说中华文化获得海外民众强烈认同。④错误,朗读是人们表达情感和自发接受熏陶的方式,但并非主要方式。故答案为B。

9.解放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林俊德隐姓埋名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年过七旬依旧在一线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在得悉自己生命只能以日计数后,仍坚持在病房整理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林俊德的事迹表明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强大感召力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作用

③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决于人的道德自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解放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林俊德隐姓埋名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年过七旬依旧在一线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在得悉自己生命只能以日计数后,仍坚持在病房整理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林俊德的事迹表明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强大感召力;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②错误,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取决于人的道德自觉。故答案为B 。

10.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需要,我国研制了大型特种民用两栖飞机——“鲲龙”AG600,并成功完成水上首飞。设计团队通过多项创造性设计和上万次实验,攻克了在两米浪高的海面起降给操纵和设计方面带来的一系列难题。这说明 ①生产中的新问题推动了飞机设计技术的发展

②飞机设计是一个不断用新方案否定旧方案的过程

③人类救援活动水平取决于救援工具的设计观念

④通过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需要,我国研制了大型特种民用两栖飞机??“鲲龙”AG600,这说明生产中的新问题推动了飞机设计技术的发展。②错误,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而不是用新方案否定旧方案的过程。③错误,设

计观念属于认识,认识不能决定实践,只能反作用于实践。④符合题意,设计团队通过多项创造性设计和上万次实验,攻克了在两米浪高的海面起降给操纵和设计方面带来的一系列难题,这说明通过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故答案为B 。

11.当前,我国正整体谋划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格局,形成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联系是客观的,可根据需要建立农业生产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可统筹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各种有利条件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可发挥农业改革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决定作用

④系统具有有序性,可把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误,“根据需要”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整体谋划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形成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样做的依据是联系是多样的,可统筹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各种有利条件;系统具有有序性,可把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趋向。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系统具有有序性、优化趋向,而不是注重系统具有整体性。故答案为C 。

1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対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一论断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存在

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未体现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符合题意,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这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符合题意,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対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反映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故答案为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20年的1家增加到2020年的28家。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却面临着“转型的火山”: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分析民营企业应怎样跨越“转型的火山”。

【答案】地位:民营经济在增加税收、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强

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应怎样跨越:根据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和市场需求变化,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经营与发展战略;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过高资产负债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合规、合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分析民营企业应怎样跨越“转型的火山”。

第一小问要求概述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知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就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小问要求分析民营企业应怎样跨越“转型的火山”。属于措施类主观题。材料信息“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民营企业要根据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和市场需求变化,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经营与发展战略。材料信息“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要求民营企业要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过高资产负债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材料信息“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等问题”要求民营企业要合规、合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点睛】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202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进一步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如,8月通过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是一部保和实现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专门法律;通过的电子商务法历经四次审议、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并对大数据“杀熟”、搭售等行为作出明确规范,有效强化了对消费者者的保护。12月,为维护疫苗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审议了疫苗管理法草案,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立法;药品管理法修正草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药品安全开出“猛药良方”。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立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答案】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呼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基于广大人民群众所盼所需,推进立法,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推进民生领域立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立法红利,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立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根据材料“202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进一步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可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根据材料“通过的电子商务法历经四次审议、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可知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根据材料“为维护疫苗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审议了疫苗管理法草案,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立法;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药品安全开出“猛药良方”。”可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推进民生领域立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睛】意义类主观题,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材料一任何一个国家的教有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上的,各国教有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新时代新形势也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决定了要办好中国教有,不能一味靠外来经验的输入,更不能照抄照西方国家的办学模

式或办学经验,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材料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乔的教有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扭转不科学的教有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造创新活力的作用。(3)请就新时代高中生如何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要求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地域发展不平衡、特殊文化背景等特殊矛盾,也面临着当前新时代这一特殊的过程和阶段。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才能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教育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找到正确解决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方法,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条件并借鉴外来办学普遍经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有助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进而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

(3)①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②敢于批判,善于质疑,勤于动脑,勇于探索。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勤于动手,注重发明创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20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教育的作用等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题目类型原因类主观试题,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知识,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读材料内容后,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决定了要办好中国教育,不能一味靠外来经验的输入,更不能照抄西方国家的办学模式或办学经验”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中国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本题题目类型意义类主观试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造创新活力的作用。故考点应该涉及教育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教育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要坚持立德树人,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

(3)本题题目类型建议类主观试题,要求就新时代高中生如何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三条建议。此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主体是高中生,建议只要是有利于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均可,可以从要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善于质疑、投身实践等方面回答均可。

【点睛】“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由于问题或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措施或对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多个主体参与的结果,而且无论是问题、现象还是措施、对策,其造成的影响(积极或消极)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