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东----南----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低----高----低 早上影子在西偏南方向,太阳在东偏北方向;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太阳在正南方向;下午影子就在东偏南方向,太阳在西偏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太阳的位置最低;中午的影子最短,太阳的位置最高。 播放视频《根据影子确定太阳的方向》化。 观看视频 4.拓展提高简易日晷与真正日晷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都是计量时间的仪器,都由晷针和晷盘构 成。 不同: 简易日晷晷盘没有刻度,只能根据影子的方向和 长短大体判断时间。 真正日晷晷盘有刻度,可以准确的计量时间和时 刻。说一说相同和不 同。 了解日晷更多知 识。知道简易日 晷与真正日晷的 相同与不同。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日 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 起物体影子的变化。并掌握和制作简易日晷的方 法,能根据观察记录纸上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 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 动,真切感受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的有规律的运 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和影子之间的关 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 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本课的观察实验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是以出 示教学课件的形式完成的,学生不能亲身体验实 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布置课后任务, 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获得观测体验。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五、器材准备 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实验装置图示及说明: 1、超轻粘土用来将小木棒固定在A4纸上,方便学生测量影子。 2、选用4cm长的小木棒是为了防止影子太长而无法在A4纸上记录完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在教室里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今天,我们把实验的材料搬到操场上,你猜猜看,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觉得小木棒的影子会怎么变化 (二)实验观察 1、出示、讲解实验装置的组装方法,并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A4纸上做好标记,并用重物固定。 2、提示观测记录的内容:(1)太阳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2)影子的长度(3)观测记录的时间(年/月/日/时/分) 3、学生实验。课堂上,每隔1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课后,在其它课下课后观察记录,直到放学。 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 第二课时 (三)数据整理 1、由于我们测量的数据表较多,比较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分类处 理。我们可以将“影子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柱状图,它能更容易地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年级科学上册4.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新人教版(最新版)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光和影,了解了影子的三个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阳光下的影子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看看同学们都掌握的没有。(学生举手说,不要齐回答) 2.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一天之中,我们的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讲解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太阳的方向是东---偏南---西。) 看了刚刚的示意图,那同学们们觉得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太阳落山时最长;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3.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同学们刚刚猜测了这么多影子的特点,那想不想自己观察一下呢? 在观察之前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工具,来辅助我们更好的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什么呢?-----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制作步骤:a.准备一块平滑的木板 b.在木板上黏上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c.用橡皮泥把铅笔或小木棍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制作好日影观测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进行观察了啊?那到底怎样观察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说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PPT出示方法和记录表,必要的话,可以每个学生发一张) 4.反馈总结: 同学们都会去观察过了吗?你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那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观察结果,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制作一个柱状图吗? (讲明制图要求,横轴、纵轴表示的数据) (出示自己观察之后制作的柱状图)老师会去也仔细观察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来看看我的数据。从我的数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啊? 所以你们觉得一天中,阳关下的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知道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特点,那你们能说说这个发现有什么用处吗? 其实啊,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了。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难点: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阳光下影子的

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的前端分析,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最高,影子 最短,太阳最低,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2)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 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五上2.阳光下的影子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案+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铅笔、铅笔底座、平板、观察纸、指南针、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影子吗?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教师板书。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制作简易日晷。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5制作简易日晷,明确制作要求:一是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二是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并标注方向。 (2)学生自主画出简易日晷,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将简易日晷贴在纸板上。 2.观察日影。 (1)教师课件出示观察日影的方法与过程。 (2)学生观察并记录,教师明确方法:根据太阳找方向、对准方向放平纸板(也可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纸板的中心立上铅笔、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展示观测结果。 (1)教师课件展示观测纸上的日影描绘图。 (2)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的柱状图画出影子的变化情况。 (4)学生展示柱状图,教师巡视指导改进。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2)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吗? (2)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太阳的位置由东到南再到西。影子的方向变化与太阳相反,由西到北再到东。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了解日晷,并与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比较。 课后活动:在家人的带领下,使用课堂上的方法实地观测日影,总结太阳与日影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 早晨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真切感受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和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本课的观察实验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是以出示教学课件的形式完成的,学生不能亲身体验实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获得观测体验。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1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教材简析】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2课。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一课起,学生将要开始探究光与影。本课将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制作简易日晷”来激发学生探索光影的兴趣。学生需要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天的时间去观察,测量并在观察记录纸上画下小短杆的影子变化情况。日晷制作完毕后,学生还要分析影子变化和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制作日晷、研讨分享等过程,充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但影子变化的具体规律,即当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观察记录计划。 3.结合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大自然的规律,设计计量时间的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关注自然规律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难点:进行长时间规范地观察记录,研讨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及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PPT、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见附件1)、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小组讨论记录单(见附件2)、手电筒、日晷套装(工具箱)等。 【课前准备】 在第1课下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根据老师下发的微课视频-“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观察记录方法(见附件)”(可以通过“之江汇APP”课前导学或者班级群等平台发送视频),以4人小组为单位提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要求一天中至少记录5次,其中上午、下午各2次,中午1次,记录过程中如有困难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下节科学课带来。建议老师在下课时间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及时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学生观察记录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咱们都带来了吗?(学生齐说:带来了) 2.揭示课题:咱们干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咱们带来的观察记录纸来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板书: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材简析】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2课。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一课起,学生将要开始探究光与影。本课将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制作简易日晷”来激发学生探索光影的兴趣。学生需要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天的时间去观察,测量并在观察记录纸上画下小短杆的影子变化情况。日晷制作完毕后,学生还要分析影子变化和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制作日晷、研讨分享等过程,充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但影子变化的具体规律,即当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观察记录计划。 3.结合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大自然的规律,设计计量时间的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关注自然规律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难点:进行长时间规范地观察记录,研讨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及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PPT、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见附件1)、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小组讨论记录单(见附件2)、手电筒、日晷套装(工具箱)等。 【课前准备】 在第1课下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根据老师下发的微课视频-“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观察记录方法(见附件)”(可以通过“之江汇APP”课前导学或者班级群等平台发送视频),以4人小组为单位提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要求一天中至少记录5次,其中上午、下午各2次,中午1次,记录过程中如有困难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下节科学课带来。建议老师在下课时间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及时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咱们都带来了吗?(学生齐说:带来了) 2.揭示课题:咱们干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咱们带来的观察记录纸来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板书: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第2课时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材简析】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2课。通过前面1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一课起,学生将要开始探究光与影。本课将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制作简易日晷”来激发学生探索光影的兴趣。学生需要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天的时间去观察,测量并在观察记录纸上画下小短杆的影子变化情况。日晷制作完毕后,学生还要分析影子变化和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制作日晷、研讨分享等过程,充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但影子变化的具体规律,即当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观察记录计划。 3.结合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大自然的规律,设计计量时间的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关注自然规律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难点:进行长时间规范地观察记录,研讨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及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PPT、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见附件1)、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小组讨论记录单(见附件2)、手电筒、日晷套装(工具箱)等。 【课前准备】 在第1课下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块A3大小的纸板、一张A3大小的观察记录纸、两个票夹、一根4厘米长的短杆、指南针、记号笔、直尺,根据老师下发的微课视频-“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观察记录方法(见附件)”(可以通过“之江汇APP”课前导学或者班级群等平台发送视频),以4人小组为单位提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要求一天中至少记录5次,其中上午、下午各2次,中午1次,记录过程中如有困难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下节科学课带来。建议老师在下课时间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关注和指导,及时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学生观察记录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记录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咱们都带来了吗?(学生齐说:带来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阳光下的影子》教案1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五、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 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 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 能根据观察记录纸上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 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 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规律,设计计量时间仪器,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 体会技术发展对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认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难点:日晷方向与太阳方向的对应;根据简易日晷的记录阐述影子变化规律;根据影子变化规律,解释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纸(简易日晷带有同心圆的底盘)、小短杆、指南针、记号笔、手表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日晷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聚焦 1. 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外走廊上玩影子游戏,可以是踩影子、追影子、

变影子等,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影子的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对影子并不陌生,课前利用3~5分钟时间让学生体验影子游戏,让学生获得影子变化的直接感受,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聚焦环节的表达。 2. 谈话:同学们,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你们刚才也体会了影子游戏,你们认为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板书:影子的变化规律) 3. 整理信息,提出探索任务。学生提出想法后,教师简要板书学生所知道的影子变化规律。学生一般能表达出“太阳东升西落,影子在太阳的反方向”“早上很长”“影子的位置不一样”“有物体才有影子”等认知,教师提出探索任务“那影子一天之中的变化规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二、探索 活动一简易日晷制作比赛说明会 1. 比赛任务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简易日晷,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简易日晷最好,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礼品。 2. 简易日晷制作步骤讲解。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也可以使用指南针辅助)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说明:制作简易日晷步骤较多,讲解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用微课视频、教师示范等形式。其中,确定方向是难点,要重点讲解。 设计意图:由于该活动是课外活动,需要学生在一天之中坚持记录,故将该活动做成比赛的形式,比一比制作简易日晷的准确度、丰富度、美观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二制作简易日晷 1. 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制作日晷比赛中获胜的方法,需要做到哪些细节,

202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3影子的秘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3《影子的秘密》教案

改变,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既然我们都不清楚,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刘老师工作室制作)有光和物”“物 体会挡住”“光 是从上往下照” 等等答案。 问题1“影子怎么 形成的?”确定产 生影子的条件;问 题2“有了影子后, 影子怎么变 化?”,学生认知 困难,引出本课探 索任务。 2. 科学探索探索一:产生影子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 想一想: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 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操作:利用实验材料做模拟实验,产生影子。 打开手电筒,看到影子。 关掉手电筒,影子消失。 打开手电筒,没有影子。 像电灯一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 桌面模拟的是投影面。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按照操作完成实 验,注意观察影 子的变化情况。 该活动的主要目 的是让学生体会 产生影子需要三 个要素——光源、 阻挡物、屏,以及 三者形成影子的 过程。在该环节 中,加入了正方体 木块和球形木块, 是让学生体会阻 挡物的不同,会制 造出不同的影子, 给第6课《地球的 形状》中的模拟实 验2(月食时,地 球投影到月球上 的影子总是球形 的,而不是其他形 状)做知识铺垫, 同时让下面的探 索环节只研究光 源和阻挡物的摆 放位置的变化。

注意:影子所在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总是相反。下列哪些物体是光源? 点拨:点燃的蜡烛、太阳、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等不是光源。 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 想一想影子怎样才能发生变化? 操作:利用实验材料继续做模拟实验,让影子发生变化。 播放视频《研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探究(1)光的照射角度与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短;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长;斜射的角度越小,影子就越长。 探究(2)光照射物体的不同侧面影子的变化。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影子的形状会不同。 注意:并不是从不同侧面照射物体时,所有物体的影子都是不同的,例如,球体无论从哪个侧面照射,其形成的影子都是球形的。 探究(3)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大小和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近,影子大;遮挡物离光源远,影子小。探索三:手影游戏 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根据刚刚所学的 知识判断。 思考让影子变化 的方法并制定详 细的操作步骤完 成验证。 观看视频,熟悉 视频中的操作方 法。 按照制定的方法 完成操作内容, 观察影子的变化 情况。 改变影子的方法 分为两大类—— 改变光源的入射 角度和改变木圆 柱的摆放方式。这 两种方式都是通 过改变光源来改 变影子。在实验分 享环节中,启发学 生思考改变阻挡 物(可以竖着放, 也可以横着放)来 改变影子的办法, 再给学生机会去 体验。这样的流程 下来,学生会将光 源和阻挡物对影 子的影响掌握得 比较透彻。 学生非常喜欢这 个活动,他们会在 教室里自由活动, 学以致用的通过 改变阻挡物的方 法来制造不同的 手影。例如,改变 手型,用舌头和脚 来制造影子等。通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二 光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_34

阳光下的影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现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至12岁,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同学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他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理解。本课通过让学生实行模拟实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能够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四五年级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该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能够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日影观测仪模拟实验,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4、根据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5、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长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6、使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到自然事物是在持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实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重点】能探究出影子的特点,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教学难点】实行科学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教学准备】 提前板画: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2课。在第1课中,学生了解了太阳和月球的很多特征,而本单元第2、3、4课将带领学生探索太阳和月球运动变化的规律,例如本课通过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让学生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以这样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们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 本课的主要活动是制作简易日晷,由于该活动需要学生到课外记录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情况,故建议教师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聚焦问题“一天之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了解学生的前认知。然后向学生讲解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测量记录一次,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完成第一次记录任务,确保学生掌握准确记录的技能,这样学生在课后才能准确记录。第2课时——围绕制作简易日晷进行分享和研讨。让每个小组上台分享,学生根据制作的“简易日晷”进行论述,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借助“制作简易日晷”这个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期坚持记录的能力以及根据观察事实进行论述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对影子已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影子在光源的反方向,有阻挡物才会有影子,影子和阳光有关系,等等。但是对于影子的变化规律,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有一些同学了解的较多,有一些则知之甚少。 绝大部分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当太阳位置的方向改变时,影子就会发生长短和方向上的变化,这个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认识到这样的规律,总体认知还是比较零碎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020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单元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案

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太阳在西偏北方向,影子在东偏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太阳的位置最低,影子最长;中午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实验分析:通过学生的记录与观察,能够发现影子与太阳的方向始终是相反的,在太阳位置很高时,影子较短,而太阳位置很低时,影子较长。 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交流研讨研讨一: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点拨: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影子在向东方移动。同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逐渐由短变长。 研讨二: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东----南----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低----高----低 早上影子在西偏南方向,太阳在东偏北方向;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太阳在正南方向;下午影子就在东偏南方向,太阳在西偏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太阳的位置最低;中午的影子最短,太阳的位置最高。 播放视频《根据影子确定太阳的方向》

科学拓展简易日晷与真正日晷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都是计量时间的仪器,都由晷针和晷盘构成。 不同: 简易日晷晷盘没有刻度,只能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大体判断时间。真正日晷晷盘有刻度,可以准确的计量时间和时刻。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并掌握和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能根据观察记录纸上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板书 设计 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长短也随太阳变化而变。 2.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日晷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单、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指南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 入1.、上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26页,根据上节课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理由。学生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理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 二、观察 阳光下影子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测来验证我们的相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但每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目的和观察记录方法。分组实验,做好记录让学生明白只有动手实验才能验证前面的猜测,培养其动手能力。 三、整理记 录1.师讲: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2.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还有什么发现?分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学生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培养学生分析、整理的能力。 四、日影观 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记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学生思考回答此问题的提出,是对本节课的巩固反馈。 课堂作业: 1.影长变化有什么规律? 2.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新发现?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变化柱状图: 八、教学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