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疫情登记报告制.doc

疫情登记报告制.doc

疫情登记报告制.doc
疫情登记报告制.doc

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幼儿园园长为幼儿园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卫生保健教师是幼儿园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每天要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和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及各类卫生消毒、食品监督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即幼儿园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园长报告,随后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根据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上级主管(杨和学区)报告。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3名幼儿出现不

明原因的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时,疫情发现人和疫情报告人应当第一时间报告园长并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幼儿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3、在幼儿园同一班级中,如果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3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违者将根据有关法律条文酌情处理。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发现人应当及时以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向园长和疫情报告人报告。园长和疫情报告人同时向主管部门(杨和学区)报告。(若发生食物中毒还要报区食品监督所)

XXXX幼儿园

疫情登记报告制度纳家户幼儿园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3篇 第一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流行性乙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卫生院2015年 恶性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是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肿瘤防治策略规划,开展癌症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为适应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的总体要求,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的要求以及沙坡头区各村卫生所肿瘤登记工作的现状,特制定我我乡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项目工作计划。 一、肿瘤登记工作管理 根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开展永康镇各村卫生所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工作,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各村按时填报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和恶性肿瘤病例死亡报告卡。 二、肿瘤登记工作监测 卫生院防保科根据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统一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2014年度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1、健全村级医疗保健网、死亡统计制度和可靠的人口学资料

完善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现途径,开展病例核实和随访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死亡统计资料为基础开展发病补充登记工作,并定期从村部取得人口数据。 2、开展人员培训 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并对辖区内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报告程序、人口资料的收集技术与方法、肿瘤命名、登记资料的统计等。 三、登记资料的收集 1、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的收集是肿瘤登记的基本内容之一。人口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推荐使用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资料;二是由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相应的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每年的居民人口总数通常采用年平均人口数。从人口普查或公安、统计部门获得的人口报表一般只提供间隔一定年限的分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数,每年的年龄别人口资料。 2、新发病例资料 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肿瘤登记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由村卫生所中诊治肿瘤病例的医务人员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经医院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楚。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肿瘤病例报告流程

肿瘤登记管理制度 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包括登记、报告、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相关制度进行奖惩。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督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将对各科室进行奖惩的表格交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执行。 6、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及时将奖惩结果通报全院。

医院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本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各科发现传染病都要及时报告疫情。 三、下述科室为疫情报告重点科室:传染科、内科、急症科、小儿科、放射科、妇产科、皮肤科、外二科。 四、报告范围: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瓦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兵、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五、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应尽快报告,城市在6小时内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报告。 五、疫情报告接受单位:本院预防保健科。六、报告方式:书面报告要求填写全面,字迹清楚,工作单位和发病地址详细,发病日期和确诊日期准确,保健科专职人员负责网上直报,同时并通过电话直报疾控中心。七、各科应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负责疫情收集整理资料管理工作,所需表卡向预防保健科领取。八、建立疫情核对制度,科内每月核对一次,预防保健科每月核对一次,并有核对记录。九、各科室对疫情报告作为指令性任务完成,列入季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于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少见的乙类传染病加艾滋病等,及工作认真、报告及时,表卡全面、专人负责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核对不及时漏报、误报、谎报疫情,给予经济处罚。对因漏报疫情造成疾病传播,给予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1

肿瘤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制度 1、门诊、住院部要建立肿瘤新发、死亡病例登记薄。 2、肿瘤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报告日期、肿瘤部位、诊断依据、病例状况(好转、痊愈、死亡等)报告医师等内容。 3、相关科室要有指定人员负责肿瘤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 4、负责肿瘤病例登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肿瘤病例登记簿、肿瘤病例新发、死亡报告卡,做到填写完整、准确、及时,登记、报告卡数据一致。 5、每月工作人员要将上报肿瘤数据认真核对,剔除重卡。 6、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7、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8、登记报告责任人要定期到门诊、住院等相关科室搜索肿瘤新发、死亡病例,防止遗漏。 彰武第四人民医院

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制度在医疗过程中发现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后,须填报《肿瘤新发或死亡病例报告卡》,对并将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每月5日前预防保健科将上月发现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上报辖区内疾控中心。 填写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时,要详细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项目。死亡病例在填写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时,要同时填写新发病例报告卡。 预防保健科做好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预防保健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肿瘤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漏报。 从事肿瘤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要遵从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只将相关资料上报疾控中心,不得将内容外泄。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工作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一、校医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本校常见病的诊治,就诊的病人必须登记在门诊登记簿上,传染病还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当地疾控机构。 二、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员,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要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三、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对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进行相关健康状况及卫生状况检查,并留有详细记录。 四、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每位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在校疫情报告人员报告,疫情报告人员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五、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六、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二、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脑、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丙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校长为组织领导,各班主任、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工作。 疫情报告负责人:赵芙蓉 2、工作任务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应当立即报告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由校卫生室或卫生主管人员统计后报告校领导,最后经确认和领导审批后由学校报告员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校卫生室,由校卫生室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3、报告顺序:学生→班主任→校卫生室或卫生工作人员→校领导→镇防保科和镇教委→区教委体卫科和区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教职工亦同。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校医务室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 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所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 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并通知家长, 疫情报告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排查。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4. 1天有3例相似症状当天向校医务室报告。 5.传染病报告员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育部门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校医务室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登记表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XXX医院 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和随访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肿瘤监测,提高肿瘤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肿瘤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和了解我院肿瘤肿瘤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肿瘤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填报病种 包括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二、填报范围 凡在我院诊治属于所列填报病种的肿瘤病例均需填报。 1.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肿瘤病例; 2.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3.因肿瘤死亡的病例。 登记报告时,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肿瘤,应分别填报。已在外院确诊为肿瘤(包括已经治疗)而来我院治疗,不论原发或继发,仍须填写《报告卡》,并在诊断一项内要求填写清楚(如××癌手术后或放疗后,××癌术后复发或转移,须注明何时手术或何时放疗),并需填写外院首次诊断的日

期及原发部位。 三、填报方法及管理 1.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报告卡》)和《肿瘤发病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并在24小时内将《报告卡》填写完整上报我院院信息中心,在其门诊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登记册》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医院信息中心。 2.病房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完整《报告卡》和《登记册》,并在其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报告卡》填写完整后24小时内上报我院信息中心,《登记册》复印件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医院信息中心。 3.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4.病案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防止或减少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病案室工作人员应设立《登记册》,及时记录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并及时补报。《登记册》复印件每月2日前(国家法定假日顺延)上报医院信息中心。

疫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1、认真组织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实行传染病疫情计算机网络直报。 2、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 3、报告内容包括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甲类、乙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艾滋病、伤寒、痢疾、梅毒、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以及按照省要求进行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AFP、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其它传染病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疳等。 4、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在《传染病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送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在核实确认后,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的

肿瘤登记报告督导方案

XXX肿瘤登记报告督导方案 一、督导目的 为落实XXX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要求,了解各县区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肿瘤随访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肿瘤随访登记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督导范围 全市各县区。 三、督导对象和方法 1.督导对象 (1)各县区疾控中心 (2)县级以上的医院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2.督导方法 采用听取汇报、查看文件、抽查档案资料和各种登记记录、现场调查及座谈等方式。 (1)听取汇报:了解整体情况 (2)查看现有资料、设备:包括文件、培训记录、试卷等。 (3)现场抽查报卡与电子报卡核对: 抽查肿瘤报告卡与网络报告卡相互核对,判断信息的一致性等指标。

四、督导内容 1.肿瘤登记报告组织管理工作(以正式文件或其他书面材料为准)。 (1)县区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管理组织情况; (2)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包括:实施方案、计划、总结、督导及自查记录。 (3)定期的例会和培训记录。 (4)登记资料管理情况:资料管理要求档案化,对各种原始资料、统计资料要求分类并按顺序有专柜管理; (5)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完成情况; 2.肿瘤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可比性。主要使用如下指标进行评价: (1)病理组织学诊断(MV%或HV%)所占比例>66%; (2)仅有死医学证明书比例(DCO%)<15%; (3)同期登记的全部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数之比(M/I)在到之间; (4)其它或未指明部位所占百分比(O&U%)<5%; (5)趋势稳定:同一地区恶性肿瘤的逐年发病死亡率基本稳定,不应出现骤升或骤降现象。 3.肿瘤随访登记数据库资料收集、录入、审核、汇总及上报情况。 4.登记数据库维护:包括数据更正情况和保存情况。 五、督导表格和指标(见附表1~3)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医疗单位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住院部各科室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3、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4、病案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防止或减少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医院负责肿瘤报告的科室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并及时帮助或督促补报。 5、医院内的病理、检验、放射、超声波、放射性核素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和放射治疗科的医疗记录是提供肿瘤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病理记录为恶性肿瘤病例的诊断提供最可靠的根据。医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要和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6、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应设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收集、整理和核查,在科内登记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后,将卡片及时交院内分管报病工作的职能科室。 7、院内明确职能科室,防保科设专人负责全院报卡的收集、编

号、审核,并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进行登记,按月进行上报。 8、村卫生室及社区服务站。 每个村(包括街道社区)的乡村医生负责收集所在村的新发肿瘤病例,及时登记在本村的《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上,于当月的25日以前报告当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社区)医生提供该村(社区)居民中直接去镇外就诊的肿瘤病例线索,并负责核实上级单位认为需要核实的病例,补充和更正报告卡上的某些项目,如姓名、住址、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 9、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落实一名防保科医生兼任防癌医生,负责收集所辖乡镇各村(街道居委会)上报的以及本卫生院诊治的肿瘤卡片,审核、剔重后登记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上,将卡片于每月进行上报。 郭家镇卫生院公共管理中心

传染病登记表

传染病登记表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阳城县惠民肛肠诊所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 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等传染病 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搞好流行病学调查。 五、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卫生院指定疫情管理人员。 六、诊治传染病人时,要按规定做好消毒、隔离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做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犯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报告内容: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麻疹、流行性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1、我校医务室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体卫艺处做好疫 情上报工作。 2. 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所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 年级部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并通知家长, 疫情报告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排查。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4. 1天有3例相似症状当天向校医务室报告。 5.传染病报告员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育部门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校医务室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

门诊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门诊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制订我门诊部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本规定报告和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三十七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2)值班医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时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填写传染病卡片,由报告人所在科室审核、登记、当日及时报出,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3)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同时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对病人病源携带,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验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4)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报出疫情报告卡片,但发现多发、暴发疫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同一单位或地址出现乙类传染病3例以上)须立即逐级用电话(或传真)报告区疾控中心,随后按系统补报卡片。 (5)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确诊或疑似肺结核病人须填写疫情报告卡片并将病人转至区结核病防治所;发现淋病、梅毒病人须填写疫情报告卡片。

(6)丙类传染病中的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按乙类传染病报告办法执行。 发现丙类传染病中的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多发、暴发疫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同一单位或地址出现丙类传染病5例以上)须立即电话逐级上报。 (7)建立疫情登记本,疫情登记本应保存三年。 (8)门诊各科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加盖医院图章的传染病报告卡片备用。 (9)传染病报告卡须由门、急诊诊治病人的本院医师填写,要求字迹清楚,不漏项,特别注意核对病人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区、县、街道或村、门牌号、楼层号、单元号)。凡已报者,在病例诊断项目下注明“已报”字样。 (10)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疾控中心。 (11)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因饮用水污染致病的病人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除传染病疫情外)及时报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12)严格保密制度,按照上报程序,任何个人无权公布疫情及越级上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

兰州市城关区中医骨伤科医院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 一、职责与任务 1 由医务科全面负责医院《甘肃省肿瘤新发病例制度报告卡》 和《甘肃省肿瘤死亡病例制度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 登记及上报工作。 2 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 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肿瘤已报” 章或肿瘤已报标记。 3 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 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 加以标记。 4 病案室人员应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如发现有门诊 和住院部漏报的病例,应及时帮助或督促补报。 5 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 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 报。 6 各科室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应及时集中到 医务科检查无重复报告后统一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 并尽快将报告卡送至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

1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报告卡片有《甘肃省肿瘤新发病例制度报告卡》和《甘肃省肿瘤死亡病例制度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 目前为兰州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 1 报告时限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登记报告自 2005年1月1日起启动。 2 报告程序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 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底25日上报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务科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最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校教导处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 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及时向所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得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 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同学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并进行登记。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并通知家长, 疫情报告责任人进行进一步排查。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4. 1天有3例相似症状当天向镇卫生院报告。

5.传染病报告员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6.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以最快捷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部门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7.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共同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向镇卫生院报告;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在24小时内报告。 泥汊中心学校

2015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卫生院2015年 恶性肿瘤登记工作计划 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是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肿瘤防治策略规划,开展癌症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为适应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和《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的总体要求,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的要求以及沙坡头区各村卫生所肿瘤登记工作的现状,特制定我我乡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项目工作计划。 一、肿瘤登记工作管理 根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2009)》,开展永康镇各村卫生所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工作,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各村按时填报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和恶性肿瘤病例死亡报告卡。 二、肿瘤登记工作监测 卫生院防保科根据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统一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2014年度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1、健全村级医疗保健网、死亡统计制度和可靠的人口学资料 完善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现途径,开展病例核实和随访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死亡统计资料为基础开

展发病补充登记工作,并定期从村部取得人口数据。 2、开展人员培训 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并对辖区内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报告程序、人口资料的收集技术与方法、肿瘤命名、登记资料的统计等。 三、登记资料的收集 1、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的收集是肿瘤登记的基本内容之一。人口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推荐使用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资料;二是由公安、统计部门逐年提供相应的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每年的居民人口总数通常采用年平均人口数。从人口普查或公安、统计部门获得的人口报表一般只提供间隔一定年限的分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数,每年的年龄别人口资料。 2、新发病例资料 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肿瘤登记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由村卫生所中诊治肿瘤病例的医务人员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经医院汇总后统一报送至慢病科。 基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医院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 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所属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

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 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三、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 CDC 的按要求报告)。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范文5篇

肿瘤报告工作计划范文5篇 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成立肿瘤工作小组及计划。 组长:龙家胜 副组长:王彩权王祚君 成员:何仁才周俊波刘正伟何昌辉张尼访何文亮颜志荣邓华李能坤邓虎群袁刚全梁可虎开开文周方令 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督导村卫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室的年度考核。 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报告卡。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

瘤病人随访工作。 填报要求: 1、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CT/U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填报。 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做出确诊,均需填报。 5、报告卡、登记册的填写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无缺项和漏项。 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河堰镇中心卫生院 二年一x年二月二十日 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督导村卫生

传染病登记管理报告制度

传染病登记管理报告制度 篇一: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院是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基本信息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其正常运转,才能保证信息的通畅。这是政府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责任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农场、林场、煤矿、劳教

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报告病种 甲、乙、丙类及其它规定报告的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 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其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