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三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打开科学之门

1.生物的拟态现象,可以伪装自己,更好的捕猎或躲避敌害。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只凭感觉器官的观察是不够的,在科学研究中,还必须借助一些科学仪器。

3.冰棒周围的“白雾”不是从冰棒里冒出来的,而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4.根据经验作出的判断和产生的想法只是猜想,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5.用纸锅烧水时发现:水烧开了但纸锅并没有烧着。这个实验说明纸锅能够烧水。6很多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但有它的科学道理。通过不断的学习,你应能知晓其中的奥秘。7.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题的人。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从疑问开始。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8.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

9.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1寻找生命

1.有生命的东西和没有生命的东西有哪些不一样?

2.有生命的东西能够呼吸,能从小长大,能繁殖后代。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呼吸,不能从小长大,不能繁殖后代。

3.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动物和植物是生物常见的两大类。

2红番茄

1.植物(番茄)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组成。

2.各种植物的叶形状不同,有扇形叶(如银杏叶)、圆形叶(如荷叶)、卵形叶(如桑叶)、掌形叶(如枫叶)带形叶(如玉米叶)心形叶等。

各种植物的叶虽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都相同,都是由叶柄、叶片和叶脉组成。

番茄花较小、它的颜色是黄色,形状是星形,气味刺鼻。它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番茄果实里有果肉和种子。

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3小白兔

小白兔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组成。

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发现: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耳朵很长,运动方式是蹦、跳,它的胆子很小,听到响声会竖起耳朵或逃跑。它喜欢吃的食物有青草、白菜、胡萝卜等。

跟小白兔差不多的动物还有:猪、牛、羊等动物,它们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是胎生(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小时侯吃妈妈的奶长大。

4清清的水

纯水、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找出纯水的方法有:

(1)用鼻子闻,气味是纯水。

(2)用舌头尝,有酸味的是醋,有辣味的是酒,无味的是纯水。(如果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不能尝,闻也最好是扇闻法。)

水是无色、无味(味道、气味)透明的液体。3.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

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常见的液体有油、饮料、酒、醋等。

5.一种物质像糖、盐一样,均匀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

6.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有:糖、盐、洗衣粉、酒精、可乐等。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有:石子、食油、泥土等。有些物质既有溶解的成份,也有不能溶解的成分,如茶叶、生姜、中草药等。

7.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用热水)、弄碎。

8.在研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搅拌,一个杯中不搅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温度要相同,加入同样多的粗细相同的糖;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杯中糖的溶解情况。

9.在研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用热水,一个杯中用冷水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要相同,加入同样多的粗细相同的糖,都不搅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杯中糖的溶解情况。10.在研究弄碎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用整块的糖,一个杯中用同样多的弄碎糖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温度要相同,都不搅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杯中糖的溶解情况。

11.使浊水变清的方法:(1)先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3)消毒,除去水中的细菌。

12.自然界中的水体有:海洋、湖泊、大河、小溪、瀑布、涌泉等。其中海洋中的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其他水体都是淡水资源。13.自来水应经过:初次过滤、加絮凝剂、沉淀、再次过滤、消毒、通气等。

5生命之水

水的多少可以用毫升表示,可以用量筒、量杯测量。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一天要喝水2000-3000毫升的水。人离不开水。

动物也离不开水,有些动物虽然不直接喝水,但它会从食物中获取大量的水,如蚕。

水是生命之源,不但人和动物需要它,植物同样也离不开水。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植物会生长缓慢,甚至会干枯死亡。

几种生物的含水量:西红柿含水量为85%,柳条含水量为55%;水母的含水量为98%;人体的含水量为70%;鲜鱼的含水量为75%。

我国是一个不资源匮乏的国家,要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应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森林;不乱扔乱倒垃圾,防止水污染。

节约用水的方法: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地冲洗;做到一水多用,如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等。

6看不见的空气1.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挥动手中的风车,风车会转动;把小砖块放到水里,水中会冒气泡。把空塑料瓶子放进水里,水中会冒气泡;

用打气筒向身上打气,会感到身上有风吹。

14..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但没有一定的体积,能被压缩;很容易流动。

15.压缩空气的实验:步骤1:把空气抽进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橡皮堵住管口。步骤2: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活塞被压下去一些,同时手感觉

到很费力。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步骤3:放开压住活塞的手指,看到活塞又弹回原来的位置。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或弹力)。

4.压缩空气应用的实例:(1)充气拱门;(2)橡皮艇;(3)篮球、排球、足球;(4)修路工人使用的风镐等。

7离不开的空气

1.憋气10秒,人会觉得闷得难受;这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2.房间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因为房间长时间不通风,室内的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3.空气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在底部垫了几层吸水纸的盆里,放入刚发芽的豆子,加入适量的水,其中一健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2-3天后观察两盆豆芽的生长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长缓慢,没有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长旺盛。

实验结论:植物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4.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也需要呼吸空气,它们有的呼吸水里溶解的空气,如鱼、珊瑚等;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上呼吸空气,如海豚、鲸等。

5.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环境,清新的空气环境让人感觉舒服。

6.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护空气不受污染?保护空气不受污染要做到:(1)不乱倒乱扔垃圾;(2)不随地吐痰;(3)多植树造林。

7.下雨天,土壤中的蚯蚓为什么会爬出来?

因为下雨后,土壤里的缝隙被雨水占据着,空气很少,蚯蚓很闷,所以蚯蚓会爬出来。8.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猜想:纸会湿。实验过程:把一团纸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进水里,起到水漫过杯底,再将玻璃杯竖直提出水面。观察杯底的纸是否湿了。实验结果:杯底的纸没有湿。我的解释:杯子竖直下压,杯中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水进不了杯子,所以杯底的纸没有湿。

8坚硬的岩石

1.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矿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石。

2.研究石头的方法有:

(1)用眼睛看它的颜色、形状、大小。(2)用铁钉划一划,看它的硬度。3.可以根据石头的大小、颜色、形状、硬度、形成原因(生成方式)来给岩石分类。

4.岩石按生成方式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常见的五种岩石是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页岩。

6.岩石的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如建房屋、桥梁、道路等。用作装饰材料,如石雕、石刻、玉石等。用作工业原料,如:制作水泥、肥料等。

9松软的土壤

1.观察土壤的方法有:(1)看颜色;(2)捻一捻土壤的粗细;

(3)闻一闻土壤的气味。2.古代按照土壤的颜色将土壤分为:红土、黄土、黑土、青土、白土等。我们在大自然中会找到红壤、黄壤、棕壤、黑土、草原土、沼泽土等。3.研究土壤成份的实验:实验一过程:在杯子里放半杯干燥的土壤。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杯中,轻轻晃动一下,观察杯中的现象。现象:水中有气泡冒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里有空气。实验二过程:将挖出来的新鲜土壤放入一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饮料瓶的内壁有许多水珠。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水份。

实验三过程放小半杯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在半杯,然后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现象:杯中的土壤分层,最上面是动植物的腐烂后的残留物,中间是一层很细的土,下面是砂。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黏土、和砂。

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土壤里有砂、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4.根据土壤物质粗细的比例不同,土壤质地可以分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5.土壤是覆盖在地面上的一层疏松物质,里面有孔隙,有水,有空气,也含有丰富的养分,植物的根容易生长。因此土壤是根很好的“家”,像树林,花草一类的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

6.不同的植物适宜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例如松树、花生喜欢砂质土壤;小麦、玉米在壤质土中生长最好;水稻则最适合生长在黏质土壤中。

7.不同土壤特点对比

8.人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即使每天只吃肉、蛋、奶,也离不开土壤。

因为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存,没有了植物所有动物都将灭绝,人类也就没有肉、蛋、奶可吃了。

9.坚硬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变成了风化的岩石,风化的又经过长期的变化形成碎裂的砂砾,最后又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新的土壤。

10.为什么要珍惜土壤资源?因为土壤是由岩石逐渐变化而来的。由坚硬的岩石风化演变为松软细碎的土壤,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通常都要经过几千或数万年的漫长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知识分享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唐榕靓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合作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加强了的。 三、任务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4、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课堂措施: (1)、教材及学生的备好课,好活动材料,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学,努力每位学生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 (3)、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反馈,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阅读量,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小制作活动,以能力。 (2)、帮助后进生自信心,继而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课内与课外相。 (4)、优生与后进生的,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知识。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定位置》 (2) 第2课《辨方向》 (6) 第3课《看地图》 (11) 第4课《物体的特征》 (15) 第5课《物体的分类》 (18) 第6课《材料的性质》 (25) 第7课《身边的材料》 (29) 第8课《蜻蜓与麻雀》 (32) 第9课《鲫鱼与青蛙》 (38) 第10课《壁虎与小猫》 (41)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45) 第12课《海洋生物》 (48)

第1课《定位置》 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位置的感性都能够可观,但不能够表述位置,所以,本节课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小动物情境 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 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 你是怎样数的? (课件演示) 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我是从左往右数的,我最喜欢

(小青蛙) 对了,像这样一排小动物,只要告诉你是从左往右数第3个,马上就知道是小青蛙了! 2、小动物们知道我们今天在这儿上课,又跑来了好多。(出示)一排、两排、三排,多整齐呀! 现在第3个还是小青蛙吗?(只有小青蛙吗?) 那小青蛙的位置应该怎么说呢?同桌商量商量。①学生说位置,多种。(卡片出示)我越听越糊涂了,小青蛙只有一个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说 法呢?(方向不同) ②哦!那第2排第3个(出示卡片)是怎么看的呢? (2-3生说,师领、同桌、完整地说)所以小青蛙排在第2排第3个。 ③我们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师说生答3个,你是怎么看的) ④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3名学生) 3、我们知道了第2排第3个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的,那这些(指其他的说法)又是怎样看的呢?(生说) 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 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 示小动物的位置。 活动2【活动】教室里的位置 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呢?(板书)谁来介绍一下?(第4组3名学生回答) 他们是怎么观察的呀?(生说)所以他就在第4组第1个,他是第4组第2个,他是第4组第3个, 那后面呢?(4.4;4.5)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知识 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丹顶鹤身体特征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进入冬眠、夏眠。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 蝗虫具有保护色:绿草地上的蝗虫是绿色的;山地上的蝗虫是黄褐色。猎豹、青蛙也具有保护色。有些动物还会随着周围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例如:俗称“变色龙”的避役、章鱼。动物这种身体的颜色、外形都环境类似不易被天敌发现的现象,叫拟态。具有拟态的动物:枯叶虫、尺蠖、竹节螳螂。 生物通过相互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动物结束。例如:青草→羚羊→狮子。食物链之间又可以交错相连,构成复杂的网状关系——食物网。 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和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如:冰雪灾害、乱砍乱伐、张网捕鸟等,使一些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然观察活动、自然环境保育活动的开展,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军人饮水瓶采用铝质瓶身,轻便,耐碰撞;有背带,便携、瓶身大,盛水多。 材料的选用对物品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尼龙搭扣就是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猪笼草的笼盖(口)分泌蜜腺,内壁分泌蜡质,底部分泌消化液。 移动电话俗称手机,发明至今40多年。第一代:1973年,仅能无线语音通话;第二代:1992年,能无线语音通话,还可以收发文本信息。第三代:2019年,能无线语音通话,可以收发文本信息,还具有游戏、摄影、音乐的娱乐功能。第四代:2019年,触屏操作;集通讯、娱乐、理财、购物、导航等一体。 火车的发展史:第一代:采用蒸汽机技术,每小时60千米;第二代:采用内燃机技术,每小时150千米;第三代:应用“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每小时200千米;第四代:采用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组合技术,每小时350千米以上。 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运动着的物体(如转动的风车),都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属于机械能。能量无处不在,与机械能一样,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凸透镜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太阳灶是一种凹面镜。在沙漠中,人们常将太阳光会聚起来进行发电。 声能不仅能使物体振动,还能使空气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越大,具有的能量就越强,引起空气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人们利用超声波进行测距、测速、清洗污垢、临床诊断、杀菌消毒等工作。 风车就是利用凤的能量来工作的一种装置。风的能量有强度大小区别。风速越大,风能越大。 电磁铁就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来搬运钢铁的机器。电磁铁与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电动机里面含有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和磁极都可以被控制。电磁铁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如:电铃、磁悬浮列车。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19年在上海诞生。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如:电池个数(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柠檬中,用导线连接起来,并连接小灯泡,小灯泡会发光。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尘埃的来源:工地扬尘、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焚烧秸秆等。空气的污染物除了尘埃,还有其他污染物(如:有害气体)。 大多数水体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砂石、活性炭等物质能够过滤、吸附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城市污水处理,先采用沉淀的方式,%

(完整版)粤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认识,大概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但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教材分析 经过半学期对科学的接触,学生已经渐渐习惯接受科学课程了。《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位置意识的培养,能准确的说出制定物体的内容,学会辨别方向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能够辨别清楚各个方向;第二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物体及材料,了解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材料的性质以及认识身边的材料;第三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爱护动植物,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中的生物,并对生物进行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质及习性等。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点 第一课身边的土壤 1、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 地方. 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 土壤,土壤土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 4、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 土壤中。 5、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 尸体等. 6、土壤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物质。 拓展知识: 1、我们身边普遍存在土壤,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土壤。 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3、土壤中生活着狐狸、蜘蛛、蜈蚣、野兔、田鼠等动物,也生活着月季、玫瑰、大豆、番茄等植物。

第二课土壤的组成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土壤里有大有小的颗位,把 一些水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可以把大大小小的颗粒 分开。 2、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沙砾、黏土、沙、 空气、水、腐殖质等。(土壤是由土壤颗粒(矿物质〉、 动植物残体(腐殖物)、水、空气等组成〉 3、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 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沙砾等。4、在烧杯中加半杯水,放入一些土壤进行观察,然后充分 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上面的是黏土层,秘滑、细腻;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石于沉积,上沙砾层, 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5、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 阳光下晒一晒,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6、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 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7、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 多的是壤土;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8、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 了黏土;在种玉米的地里找到了壤土。 第三课土壤与植物 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 .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滑 轮组 .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 .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当轮带动轴时省力 .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 .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合作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加强了的。 三、任务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4、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课堂措施: (1)、教材及学生的备好课,好活动材料,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学,努力每位学生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第 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 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 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 2 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 3 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 滑轮组。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 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当轮带动轴时省力,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 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轴。 5 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了“身边的植物”、“小车动起来了”、“磁铁玩具”、“白天与黑夜”四个单元。从四个学生熟悉的内容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生命科学、机械与工程、电与磁、宇宙知识等方面的科学教育。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

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特点,会观察植物并描述观察到的情况。 2、常见的车的特点,会根据车的不同特征给小车分类,知道物体运动需要力。 3、磁铁的具有吸铁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特性;磁铁具有指向的特征,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昼夜更替对人类活动和动植物的影响。 4、太阳东升西落和月相的变化的自然规律。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枫树与竹子等常见植物的叶片,绘描述植物的叶片的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3课《植物的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13课《植物的茎》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知道植物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对植物的茎进行科学的观察。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不同的途径,观察不同植物的茎,发现植物的茎是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的,并认识到植物的茎具有帮助植物体支撑的作用。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茎上长着什么”,了解茎的位置,通过对茎的观察,发现茎的特点:茎上有节,连接根,还长叶、花和果实;第二个活动有意识地观察和对比几种典型植物的茎,发现茎的几种形态,了解植物的茎对支撑植物、维持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对植物的观察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植物的各种各样的枝条。然而,学生对茎的观察并不多,对茎的知识储备并不丰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枝条进行观察和对比之后,学生对植物的茎就会有更多系统的、多角度的认识。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植物的茎对支撑植物维持生长有着重要作用的认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茎的生长方式和不同的形态,知道植物的茎对植物体的支持作用。 2.能根据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3.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进行记录,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4.保持对植物进行持续研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植物的茎有连接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了解茎的不同形态,认识茎对植物的支持作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益母草的图片、各种植株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植株的实物或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四个小朋友围在十分有趣的益母草旁进行观察。益母草的形态十分特别,益母草的花和叶子一层层的,好漂亮,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问题:益母草的花和叶子一层层的,好漂亮。它的茎也像竹子一节节的。其他植物的茎也是这样吗? 交流:把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它的茎上,并交流观察的发现。 任务:观察益母草,找出茎的位置、特点和形态。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茎上长着什么 出示:桔子的图片。 问题:桔子植株的茎在哪里? 交流:学生利用图片指出桔子的茎在哪里。 问题:茎上都长有哪些器官?植物的茎有相同的特点吗? 活动:分小组观察桔子和李子的植株,发现植物的茎上长着什么? 汇报: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引导和记录。 质疑:植物的叶、花和果实都长在植物的茎上,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出示:植物在土壤部分的图片。 交流:把注意力从地面引导到地下,最终发现茎另一端连接着植物的根部。 小结:植物的茎把植物的根、叶、花和果实支撑起来,对植物起了支持的作用。 问题: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发现植物的茎有相同的特点吗? 2.活动2:观察茎的形态 引导:植物的茎粗细不同,形态各异。观察更多植物的茎,了解茎有哪些常见的生长形态。 出示:草莓、茑萝、竹、荷兰、豆爬山虎、甘薯的茎的图片。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地球 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 3 )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 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地球的直径约为( 12800 )千米。半径约为( 6400 )千米。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 4.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 地壳)、( 地幔)和( 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 )米。 6.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 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 光)和( 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2.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 1500万)

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第3课月球 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月球围绕地球在公转)。 2.(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3.月球体积不足太阳体积的六千万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约( 30 )天绕地球公转一周。也就是我们平时我们说的一天。 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 第4课白天与黑夜 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 24 )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地球在自转)。 3.公元15世纪前后,人们逐渐开始怀疑“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4.中国北京正午12:00,德国柏林凌晨(6:00 ),-6,美国纽约半夜(11:00 )-13 5.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睡莲)一般在清晨开放,(昙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神奇的电磁铁》教学设计

推荐参加“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材料之一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神奇的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奇的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第三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什么电磁铁,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借助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进行探究,认识到电磁铁也有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以及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当学生经历了制作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磁极的探究活动后,依旧有初步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比较、估测、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认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并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设想】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影响电池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学生就会失去自己探索影响电池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兴趣,也没有兴趣继续探究影响电池铁磁性大小的因素。教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电磁铁并进行了吸回形针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活动中能主动提出“是什么影响影响电池铁磁性大小?”。猜想是探究活动的主线,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对“影响电池铁

磁性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儿童有了自己的猜想,才会带着自己的猜想去探究,真正“用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得出各种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个人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彰显,让同学之间在合作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2、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都必须亲身经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教师让学生经历制作电磁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动手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而实验之后,老师让学生把各组的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和结果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有助于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最后老师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将知识外化应用,让学生知识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探索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2)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土壤》 第一课身边的土壤 1、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地方. 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土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 4、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土壤中。 5、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尸体等. 6、土壤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物质。 拓展知识: 1、我们身边普遍存在土壤,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土壤。 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3、土壤中生活着狐狸、蜘蛛、蜈蚣、野兔、田鼠等动物,也生活着月季、玫瑰、大豆、番茄等植物。 第二课土壤的组成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土壤里有大有小的颗位,把一些水倒入 装有土壤的杯子,可以把大大小小的颗粒分开。

2、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沙砾、黏土、沙、空气、水、腐殖质等。(土壤是由土壤颗粒(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殖物)、水、空气等组成〉 3、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沙砾等。 4、在烧杯中加半杯水,放入一些土壤进行观察,然后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上面的是黏土层,秘滑、细腻;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石于沉积,上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5、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6、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7、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8、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了黏土;在种玉米的地里找到了壤土。 第三课土壤与植物 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非常疏松,最适合种植花生。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 性也不同。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打印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 2.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3.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杆杠,它的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它的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4.当支点在杠杆的中央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等。 5.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手推车等。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理发剪刀、垒球棒等。 6.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已用杠杆做捣谷的舂和在井里汲水的桔槔。2.通过实验,我知道杆杠尺平衡的规律(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的结果。 5.杠杆的平衡的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6.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 7.给你2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根据滑轮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可以省力;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省力,但不可以 改变用力的方向。 3.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一些门锁的把手,把手可带动转轴旋转,起到了大轮子带动小轮子转动的作用,这些轮子就称为轮轴。 5.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6.在生活中,像自来水龙头、门锁的把手、汽车方向盘等都应用了轮轴。轮轴有省力作用。 7.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种边缘带齿的奇特轮子,这种轮子人们称它为齿轮。8.齿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机器都离不开它,使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还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第4课斜面 1.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个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叫做斜面。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 2.利用斜面搬运重物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会越省力。(坡度越缓越省力) 3.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越长越省力。4.斜面的应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常见的斜面有盘山公路、螺丝钉、立交桥、公路引桥、商场的自动扶梯等。 第5课研究自行车 1.像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2.人们根据需要,对杠杆、轮轴、齿轮、斜面等简单机械进行

粤教科技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热 (1) 第一课"冷与热"的奥秘 (1) 第二课温度计 (4) 第三课热往哪里传 (10) 第四课热胀冷缩 (21) 第五课: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28)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32) 第六课让我们一起关心天气 (32) 第七课刮风了 (40) 第八课下雨了 (42) 第九课:小小气象员 (51) 第十课奥运与天气 (56) 第三单元振动与声音 (65) 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 (65) 第12课声音的传播 (71) 第十三课:乐声与噪声 (75)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热 第一课"冷与热"的奥秘 教材分析: 《冷与热》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冷与热"与学生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通过身体感受,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们亲历探索科学,建立科学概念,获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冷水与热水"是这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从体验中孕伏新知,活动中 发现新知,运用中深化新知. 设计思路: 1,科学学习应以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发学生动机,采用创设情境提供诱因的方法. 3,使知识与能力同时发展,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又要重视学习结果. 4,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想想做做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 材料,懂得冷与热的原理. 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 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 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体验: 今天的天气大家感觉是冷还是热 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的两瓶水,一瓶冷一瓶热,并说出 触摸的感觉. [采用谈话,实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实践探究 (一)探究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师:提出:你能不能帮我用冷水和热水采用什么方式能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知识点

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4、土壤中有(水、空气、大小不同的颗粒、腐殖质)等。 5、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城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6、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7、(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8、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9、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10、壤土土质松细适中,春季升温校慢,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1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12、最适合做陶器的是(黏质土),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许多工艺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 13、因为红砖的制作原料是(黏质土),使用红砖就避免不了大量地消耗土地。粘土属于耕地,为了保护珍稀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 1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15、黑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紫土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四川盆地是紫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16、(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据估算,形成1米厚的土壤,要上万年的时间。 17、土壤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来源。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土壤对于人类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18、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饺子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饺子由(皮)和(馅)组成。 20、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一样)。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等,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等。 21、(糖类)既是生物体重要的机构物质,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食物:馒头、红薯、土豆等。 22、(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食物:肉类、鱼类等。 23、(脂肪)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4、(维生素)也是一种有机物。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食物:蔬菜、水果等。 25、用(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黄褐色的碘液遇到淀粉会变成蓝紫色。 26、食物进人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经过(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才会被人体吸收。2、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 27、(口腔)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28、(胃)通过蠕动,使食物与胃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29、(小肠)通过蠕动,促进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并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6、大肠通过蠕动,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30、从出生的一刻起,我们就离不开(呼吸)。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活动所需的空气。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粤教版《科学》三上期中测试卷 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表面皮肤();幼体生活在(),长大后生活在()。 2.壁虎与猫都生活在(),都能用()行走。 3.我国是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等多项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4.溶解的特点是()、()、()。 5. 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和()分离。 $ 6.海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食盐大多数来自于()。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2.翠鸟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但是它不属于鸟类。() 3.壁虎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4.松鼠、猕猴都生活在森林里。() 5.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6.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紫色的。() ( 7.如果把冰糖研磨得像白砂糖一样,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就慢了。() 8.太阳下暴晒能分离浓盐水中溶解的盐。() 9. 分离沙和盐的方法就是晒。() 10.加热不一定能使溶解的盐分离出来。(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 1.青蛙生活在()动物。 A.水中和陆地 B.树干 C.树枝 2.老鼠属于()动物。 ^ A.哺乳类 B.爬行类 3.蛇生活在()中。 A.草丛 B.泥土 C.树干 4.海豚是()动物。 A. 爬行 B. 哺乳 C.软甲 5.李辉口渴了要喝糖水,爸爸讲蔗糖放入开水中用筷子搅拌,这样做是()。 A.使开水凉的更快 B.使糖水更甜 C.使蔗糖溶解得更快 6.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汽车的后视 镜也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性质。 2.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光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太阳能计算器、光导纤维、交通灯、激光手术等;如果不注 意,光也可能伤害我们的身体。例如: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4.在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的微小的水滴有关。所以一般彩虹都是在雨后初 晴会出现。 5.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 养是可以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6.面粉等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肉类、蛋类和豆类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 7.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器官依次为: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等。 8.人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组成。 9.肺活量大,肺功能大。不同年龄的人肺活量不一样,儿童的肺活量约1.2升,成年人的肺 活量约2.6升。经常锻炼的人肺活量可以增大。 10.儿童平静时,每分钟平均呼吸次数是20次。把手指按压在手腕上,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安静时,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5次,每次跳动约有70毫升的血液送出。 11.传染病人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交叉传染。 12.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心脏和血管。血液在我们体内不停地流动,心脏和血管的 工作就是让血液流动起来。经常锻炼、均衡饮食、不吸烟等良好习惯,都可以使我们的心脏和血管保持健康。 13.大脑控制着你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你的食欲,脑也是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 官,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司令部)。劳逸结合、合理用脑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要重视的大问题。 14.常见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滑雪的运动方式是平动,电风扇叶的运动方式 是转动,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15.常见的力有:动力(外力)、重力(地球引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阻力)、摩擦力 等。。 16.多吃低脂肪、低胆固醇和少盐的食物有助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17、镜子能使光“拐弯”的原因是因为镜子可以反射光。 18、在小肠中,食物变得细小,食物中的营养主要通过小肠壁经血液流经全身。 19、你体内最粗的血管有你的大拇指那么粗。 20、一般来说,胸围差越大,表示呼吸功能越强。 21、物体因为形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2、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大气的压力。德国科学家奥托于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力的存在。23、英国的科学家牛顿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再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用了许多年时间经过艰苦的计算,证实了地球引力的存在。 24、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计算公式为:距离÷时间 25、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我们把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叫做物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是牛顿,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站在地球上的人头朝上,脚朝下,我们通常所说的下方,其实就是重力的方向,它是指向地心的。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我们才能安安稳稳地生活在大地上。 26、心脏由很结实的肌肉组成,在人的生命每一秒钟它都在有节律地跳动,像水泵一样推2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27、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内。 28、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物体运动时位置会发生变化。描述物体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二、判断: (√)1、小孔成像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镜子可以反射光线。 (×)3、吃饭时看书不是坏习惯。 (√)4、肺是人的重要呼吸器官。 (×)5、不同的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样的。 (√)6、心脏一分钟可以输送5000毫升血液。 (√)7、充足的睡眠能消除大脑的疲劳。 (√)8、用脑所需的血液比肌肉工作时需要的血液多15—20倍,所以长时间用脑会使人头昏脑胀,反应迟钝。 (√)9、不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得心脏病的人可能性要高出两倍。 (×)10、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仅凭我们的感觉就可以了。 (×)11、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地球引力。 (×)12、注射器吸取药水利用的是弹力原理。 (×)13、摩擦力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 (×)14、在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在水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水的浮力。11.石头在水中不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力原理制作的。 三、选择: (A)1. 下面哪些现象说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A、光线打靶 B、潜望镜 C、彩虹 D、太阳能热水器 (B)2. 我们常用的电灯(白炽灯)是发明的: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C)3. 瘦肉中含有丰富的: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 (D)4. 根据“食物金字塔”,我们每天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糖果 B、植物油 C、盐 D、谷类 (C)5. 平静时,人一分钟心跳次数约为:A、20次B、150次C、75次D、30次(B)6.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受到的缘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