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上期学科数学

班级六(2)

教师

数学学科(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

2.第四单元“百分数”

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2.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三)综合应用: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四)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一单元:圆

课时安排:13课时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一、单元教学的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

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单元课时:11课时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练习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 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淇滨小学司萍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

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模拟试卷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模拟试卷 一、填空。 1、9080530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能同时被2、 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0.01,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4、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45千克水中含氧()千克。 5、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9.4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6、男生比女生多15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7、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的面积较大。 8、a:4=5:b,b和a成()比例。 9、a和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20=4/5=1.6:()=()﹪=()(填小数) 11、如果在1:5的前项加上2,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12、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相差16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2、乙数比甲数少,那么甲数比乙数多。() 3、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4、a能整除b,所以a是b约数,b是a倍数。() 5、因为0.5=0.50,所以0.3和0.30计数单位相同。()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 1、向40克水中加入10克盐,盐水的含盐率是()。 A. 20﹪ B. 25﹪ C.30﹪ 2、把一个高为30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的圆柱形容器里,水面高度是()。 A. 10㎝ B. 30㎝ C. 15㎝ D. 90厘米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增加15 ,要使它的面积不变,它的宽应该()。 A.减少14 B. 减少15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 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

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方程教案

《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感悟代数思想,体会方程的概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一个小矮个,身上挑副担,如果挑不平,头偏心不甘。)你猜到了是什么? 生: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师:你真厉害。对,天平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要用到它。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天平用来称物体的重量。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2:天平的左面放物体,右面放砝码。 生3:当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师:对。当天平指针指向中间时,表示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天平就平衡了。 1、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师:那我们试试看。假如我要把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怎么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对,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什么呀? 生:两个苹果的质量=一个菠萝的质量。 师:两个苹果的质与和一个菠萝的质量是(相等的),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师:这时候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2、师:如果现在告诉你左盘每个苹果重300克,右盘的一个菠萝重600克(课件出示)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左盘和右盘这种相等的关系吗? 生:300+300=600;300×2=600(师:写成300+300=600可以吗?) 师两个式子都准备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在黑板上。 师:说得不错!300+300表示什么?(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质量),600表示什么?(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质量),为什么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数学 学科( 五 年级)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所需课时 8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标》或 《 大 纲 》 要 求 教 材 分 析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 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 情 分 析 1、在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时,要结合教科书上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操作活动,注意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2、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注重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因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结合 分数乘法的意义去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主要教学策略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 计算方法。 2. 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 容(课 题) 教科书第2—4页《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和要 求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 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 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 备 教学时 数 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 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 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 解决的。 3、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 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 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 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圆 1、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 径是直径的1 2 。 3、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4、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 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 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 形的宽。 5、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 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 数条)、半圆(1条)。 6、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 C 圆 =πd =2πr。 7(理解)、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 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 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 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8、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 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 =πr2 。 9(特别注意)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 直径长,即πr+2r;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 πr2 2 。 10、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形 和圆: ①它们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正 方形面积居中,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②它们面积相等时,长方形周长最大, 正方形周长居中,圆的周长最小。1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 就扩大(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缩 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 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如:r扩大3倍,d扩大3倍,C扩大3倍,S扩大9倍. 12、几个公式: C 圆 =πd =2πr d = C π d = 2r S 圆 =πr 2 r = C 2π r = d 2 13、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cm),面 积是平方(cm2),体积是立方(cm3)。 14、背诵: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 15、圆的面积: 3.14×12=3.14 3.14×22=12.56 3.14×32=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二、分数混合运算 1(计算题,一定注意运算顺序)分数混合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

知识共享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程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的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知识共享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4、掌握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全册总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 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本册教材强化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数学问题,引领师生进行数学学习,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同时,这样一种稳定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呈现形式,无疑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学与教的要求、创造性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2、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体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经验、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

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能是基于表面信息直接提出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第四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并使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

2019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六)

2019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题(六)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33分) 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7.68m,它的面积是()。 2、在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占长方形面积的()%。 3、圆的周长和半径的最简整数比是()。 4、一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和是46.4dm,这个圆的面积是()。 () 5、()÷24=24:()=12=()%=七成五=()(填小数) 4 6、一个数的5是48,这个数的3.5%是()。 2 7、甲数的80%等于乙数的3,则甲乙两数的的比是(),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1 8、打一份稿件,打了3后还有2400个字,这份稿件共有()个字。 9、六(2)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10、光明小学有8个班举行足球比赛,如果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场;如果采用淘汰赛制决出冠军,需要比赛()场。 11、把一块边长2m的正方形玻璃切割成一个最大的圆形,面积比原减少了()%。 1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88cm,长与宽的比是6:5。它的面积是()。 13、一份稿件,甲要1小时打完,乙要40分钟打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工作效率的比是()。 14、李强将八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4.25%,到期后一共可取出()元。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三条边之比是345,它的面积是()cm2,斜边上的高是()cm。

,这两个数都缩小 3 倍,比值变成 。 ( ) 1、小圆的半径等于大圆半径的 ,则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 - = 2.4÷ = 80×12.5%= × ÷ × = 3 4 16、已知一个比的后项与比值互为倒数,则前项是( )。 17、一张长 18cm 、宽 15cm 的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 )个周长 12.56cm 的圆。 1 1 18、一根绳子长 2 米,用去 4 ,再用去 4 米,还剩( )米。 19、要反映出某地汛期水位高低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较合适, 因为( )。 20、一件衣服进价 500 元,先提价 60%后再打八折销售,现价是( )元。 21、某班学生人数在 20 人到 30 人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3∶5,男生比女 生少( )人。 二、判断题。(5 分)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2、3 米的 50%与 5 米的 30%一样长。 ( ) 3、甲数是乙数的 80%,乙数就是甲数的 5 4 。 ( ) 4、两个数的比值是 6 2 7 7 5、甲数是乙数的 60%,那么乙数比甲数多 40%。 ( ) 三、选择题。(5 分) 1 3 A 、13 B 、31 C 、19 D 、91 2、一杯糖水有 80 克,含糖率是 12.5%,如果再放进 20 克糖,含糖率变成( )。 A 、20% B 、30% C 、37.5% D 、40%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 23,则它们的表面积之比是( ),体积比是 ( )。 A 、23 B 、46 C 、49 D 、827 4、一个圆的半径是 5cm ,如果半径增加 20%,面积会增加( )。 A 、20% B 、40% C 、44% D 、144% 四、计算题。(26 分) 1、直接写出得数。(4 分) 1 1 1 1 1 1 3 12 3 4 3 4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 分)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22分) l.一个数的亿位上是5、万级和个级的最高位上也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2、2小时15分=()小时 4.2吨=()千克 3、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4、6÷15=( )/45=()%=24÷()=____(填小数)。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6、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 : 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 8、12的因数中可以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请你写出比值不同的两组:()。 9、甲乙的比为5:4,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又比甲数少()%。 10、比a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当a=2.4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11、投掷100次硬币,有48次正面向上,那么投掷第101次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12、一根长2米的直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 7分)

1、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3倍。() 2、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那么,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3、有10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10这些数。任意摸出一张,摸到偶数的可能性是1/5。() 4、如果4a=3b,那么a :b = 4 :3。() 5、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了10分钟,乙用了12分钟。甲和乙每分钟所走的路程的最简整数比是5∶6。 ( ) 6、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7、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三、选择。( 7分 ) 1、某班女生人数的4/7 等于男生人数的2/3,那么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A.小于B.大于C.等于 2、某产品降价前售价是150元,降价后售价是120元,降低了( )。 A. 20% B. 25% C. 80% D. 75%] 3、下列三句话中,正确的是() A.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正好保本,则不打折时该商品只获20%的利润 B.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少于60度 C.分母能被2和5整除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4、两根2米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3/4,第二根截去3/4 米。余下部分( )。 A、长度相等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5、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面积最大的是()。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处处围绕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展开,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逐步实现由实物到图形、由图形到数字的抽象思维,使他们看见实物的数量能想到数的符号,看到数的符号能联想到具体的实物。 2. 注意提问的技巧性,缓解教学难度。如果直接询问学生几和第几的区别,学生比较难回答。但是结合生活实际询问学生一组中最喜欢的排第几?那么在潜意识中学生已经知道第几就是指一组中的某一个,再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区分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易于学生掌握。 1. 让学生自己在情境图中发现信息的同时渗透分类知识,使学生明白1、2、3、4、5在图中表示什么,这些数字还可以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用图形来表示,再根据图形抽象出数字,使学生体会到数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 写数之前给予学生书写姿势、握笔方法的指导,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抓住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1. 教材中安排了“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即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该用哪个数表示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注入了动力。

2. 在理解0的含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见到的“0”,从而直观形象地理解“0”除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基准等。有了生活实例的证明,学生的理解才能更深入,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6~10各数是在认识5以内数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知道数是对直观物体数量的描述,图画是一种半抽象活动,书写是完全的抽象。之所以把这三个要求放在同一道练习中,主要是让学生逐步体验实物、图像符号与数字符号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倒着数数这一过程,既扩大了学生对数的功能的认识,又让他们知道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特点,如数数的思维过程就是开放的、多样的。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然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 在作比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受的过程,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1. 放动画课件,既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明白数字大小的比较是以“一一对应”为基础的,便于学生正确理解“=”“>”“<”的不同含义,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逐步发展。 2.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特点,知道开口要对着较大的数,增强对大于号的感性认识。对两个数来说,大于、小于只是不同的表述形式,直接用同一件事引入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极思考,认真填写。(每空2分,共30分) 1.看图填空。 圆的直径=()cm 长方形的宽=()cm 2.一个圆的半径是5 cm,直径是()cm,周长是()cm,面积是()cm2。 3.一个圆的面积是28.26 cm2,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cm。这个圆的直径是()cm,周长是()cm。 4.一位老奶奶沿着街心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走了一圈,走了18.84 m,花坛占地()m2。 5.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宽是圆的()。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 cm,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圆的面积是()cm2。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9.42 dm,那么原来圆的面积是()dm2。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8分) 1.若一个圆的周长是1 2.56 cm,则面积是12.56 cm2。()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3.(2015·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小升初试题)1500多年前,我国南北 。() 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得到了圆周率的约率22 7 4.半圆的面积等于这个圆面积的一半。()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12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B.圆 C.等腰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2.圆周率π的值() 3.14。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无法比较 3.圆的半径由3 cm增加到4 cm,圆的面积增加了()cm2。 A.3.14 B.12.56 C.21.98 D.6.28 4.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4 cm,外圆半径是5 cm,计算这个圆环面 积的算式是() A.3.14×(52-42) B.3.14×(5-4)2 C.3.14×(52+42) D.3.14×(5-4)×2 四、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8分)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 以内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第一课时可爱的校园 教材分析: 课本第1—3页,教材主要通过一幅情境图,让学生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做到手口一致,也是入门课时。本节课是学生入学第一天的第一节数学课,消除学生对老师、同伴、学校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实现玩中学、做中悟、活动中拓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1、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做到手口一致。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体验学习的乐趣。 3、感受集体的温暖,热爱老师和同学。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数字儿歌和古诗等 场地:校园和教室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了解 1、教师自我介绍 师:我姓赵,大家怎么称呼我呀?对,大家可以叫我赵老师。以后的学习生活就有我陪同大家一起度过,欢迎我吗? 2、与以前的教师做比较 师:小朋友在入学之前,有的生活在学前班,有的生活在幼儿园,对吧。那赵老师和你们以前的老师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以前的老师是男的,你是女的。 师:说得对。 生2:我以前的老师比你年轻(年老)。 生3:我以前的老师比你胖(瘦)。 生4:我以前的老师没有你漂亮(比你漂亮)。 生5:我以前的老师梳长发,你梳短发。 师:赵老师与你们以前老师的不同地方大家说得很全面,那我和你们以前的老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你们都是老师。) 师:对,我们都是老师,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学生。 3、猜老师的年龄 师:同学们刚才把赵老师和你们以前的老师做了比较,我想大家对我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那你们想对赵老师有更多的了解吗?我家住在皓月大路188号,花园小区1栋7单元,我家有3口人,分别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 数学好玩…………………………………………………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总复习………………………………………………… 28课时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 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 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 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 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 —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 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 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 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 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 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 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 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 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 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 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 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 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 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 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 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 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 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 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 “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 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