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辛弃疾的悲剧性

浅谈辛弃疾的悲剧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3861648.html,

浅谈辛弃疾的悲剧性

作者:刘晓慧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3期

摘要: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伟大的抗金英雄,一生力主恢复中原,一腔热血

都奉献给了北伐事业,可在有生之年却仕途坎坷,充满了悲剧色彩。本文从民生、仕途、知己、北伐之愁四方面论述了辛弃疾的悲剧性。

关键词:辛弃疾;愁;悲剧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56-03

辛弃疾,一位智勇双全的爱国抗金将领,词坛上的佼佼者。有人称他是集英雄与诗人于一身的豪杰,堪与一代枭雄曹操相提并论。但在辛弃疾的一生中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着太多的曲折和愁苦,本文即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他的历史悲剧性。

一、民生之愁

公元1172年春,辛弃疾被派往滁州担任知州。面对当地一片狼藉、百废待兴的场景,在震惊之余,他当即着手思谋对策,在发表一番鼓动人心的演讲时,强调致富滁州、造福本地百姓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久便颁布了“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等一系列举措。由于辛弃疾的精心谋划加上当年滁州风调雨顺,夏粮大丰收。温饱解决之后,他立马出台新政策,规定凡来滁州做生意的商贩,按原赋税的十分之三征收。与此同时,辛弃疾为发展城镇经济往来,修建了大量酒楼驿站,为往来商人交易、存货和修整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也促进了滁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此外,放贷给城里百姓翻新房屋。在这一系列政策刺激之下,滁州可谓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初为地方父母官便获此成绩,辛弃疾十分欣慰,与滁州百姓为滁州繁荣复兴而痛饮,并建立了“奠枕楼”,专供百姓休闲娱乐。

公元1176年秋冬之际,辛弃疾被任命为京西路转运判官,第二年春天又被任命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此时辛弃疾可谓是封疆大吏。当时湖北境内治安混乱,盗贼纷起,当地官员束手无策,辛弃疾上任之后见常规手段不奏效,便采用治乱世用重典的策略进行“严打”,“得贼辄杀,不复穷究”。虽然过激,也引发了一些弊端,可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境内很快“奸盗屏迹”,治安大好,老百姓拍手称快。

公元1179年春,辛弃疾从湖北调任湖南转运副使,这一年正月,郴州宜章县农民因不满“和籴”政策,在陈峒的领导下迅速拉起几千人的队伍,接连攻下县城,时任湖南安抚使王佐大费周章在当年5月才平定此次暴动。辛弃疾此时给宋孝宗打了一份报告,为老百姓喊冤。宋孝宗看后很满意,并让辛弃疾“行其所知,无惮豪强之吏”。辛弃疾职务也从转运副使升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成为当地一把手。在宋孝宗的支持下,辛弃疾左手抓民生,右手抓吏治,两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