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卷之五痛风

卷之五痛风

卷之五痛风
卷之五痛风

卷之五痛风

<目录>卷之五

<篇名>痛风

属性:脉∶痛风沉弦,肝肾被湿;少阴弱浮,风血掣急;或涩而小,酒后风袭;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谓之白虎历节风,都是血气、风湿、痰火,皆令作痛。或劳力,寒水相搏;

或酒色醉卧,当风取凉;或卧卑湿之地;或雨、汗湿衣蒸体而成。痛风在上者,多属风;在下者,多属湿。治

用活血疏风、消痰去湿,羌活汤加减。凡治痛风,用苍术、羌活、酒芩三味散风行湿之妙药耳。

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

\x羌活汤\x 治痛风症。

羌活苍术(米泔浸)黄芩(酒炒)当归芍药(炒)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香附(各一

钱半)木香(另研)陈皮(各七分)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风痛加防风;湿痛加苍术;热痰痛倍酒芩、栝蒌、枳实、竹沥;血虚痛加生

地黄;上痛加白芷、威灵仙;下痛加黄柏、牛膝;痛甚加乳香;发热加柴胡;小水短涩加木通,手臂痛加薄桂。

凡骨节疼痛,

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与痛风同治法。若医迟不散,则成脓矣,外用敷药。一切痛风,肢节痛者,

痛属火,肿属湿,不可食肉。肉属阳火,能助火,食则下有遗溺,内有痞块,虽油炒热物鱼面,切以戒之。所

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爆、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毒、痈疽者最多。肥人多是湿痰,瘦人多是

痰火。

遍身壮热、骨节疼痛者,是风寒也。

\x解表升麻汤\x 治遍身壮热、骨节疼痛。

柴胡升麻本羌活防风麻黄苍术陈皮甘草当归

上锉一剂,姜葱水煎,热服,出微汗。

遍身疼痛属虚寒者,宜温散也。

\x加味五积散\x 治四肢骨节痛,因虚寒者宜之。

当归川芎白芍(酒炒)陈皮半夏(姜炒)苍术(米泔浸)茯苓(去皮)浓朴(姜汁炒)

羌活独活枳壳(麸炒)桔梗白芷(各八分)干姜肉桂麻黄甘草(各五分)穿山甲(随所痛取

甲,烧灰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x乳香定痛丸\x 治诸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及筋骨风。

苍术(米泔浸,二两)川乌(泡去皮)当归川芎(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丁香(五分)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黄酒送下。

遍身疼痛属湿痰者,宜除湿化痰也。

\x清湿化痰汤\x 治周身、四肢骨节走注疼痛,牵引胸背,亦作寒热喘咳烦闷,或作肿块,痛难转侧,或四

肢麻痹不仁,

或背心一点如冰冷,脉滑,乃是湿痰流注经络关节不利故也。

南星(姜制)半夏(姜制)陈皮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羌活片芩(酒炒)白芷

白芥子(各一钱)甘草(三分)木香(五分,另研)

上锉一剂,入竹沥、姜汁同服。骨体痛甚及有肿块作痛者,名曰痰块,加乳香、没药、海石、朴硝;头项

痛加川芎、威灵仙;手臂痛加薄桂,引南星等药至痛处;脚痛加牛膝、黄柏、防己、龙胆草、木瓜。

遍身走痛,日轻夜重者,是血虚也。

\x硫经活血汤\x 治遍身走痛如刺,左足痛尤甚。左属血,多因酒色损伤,筋脉虚空,被风寒湿热感于内,

热包于寒,则痛伤筋络,是以昼轻夜重。宜以疏经活血行湿。此非白虎历节风也。

当归(酒洗,一钱二分)白芍(酒炒,钱半)生地(酒洗)苍术(米泔浸)牛膝(去芦,酒洗)

陈皮(去白)桃仁(去皮,煎炒)威灵仙(酒洗,各一钱)川芎草(六分)汉防己(酒洗)羌活

防风(去芦)白芷(各六分)龙胆草(六分)茯苓(去皮,七分)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温服。忌生冷湿物。有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钱;如身上及臂痛加薄桂三

分;如下体并足痛加木瓜、木通。盐炒黄柏、薏苡仁各一钱;如气虚加人参、白术、龟板各七分;如血虚倍四

物汤,以姜汁酒浸炒,用红花一钱。

肢节肿痛者,肿是湿、痛是火也。

\x灵仙除痛饮\x 治诸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

已也。

麻黄赤芍(各一钱)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威灵仙片黄芩枳实桔梗葛根川芎(各五钱)归尾升麻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在下焦加酒炒黄柏;妇人加红花;肿多加槟榔、大腹皮、泽泻、没药。一云脉涩数者,

有瘀血,宜桃仁、红花、芍、归及酒大黄微利之。

四肢百节痛如虎咬者,名白虎历节风也。

\x舒筋立安散\x 治四肢百节疼痛。

防风羌活独活茯苓(去皮)川芎白芷生地苍术(米泔浸)红花桃仁(去皮)

南星(姜炒)陈皮半夏(姜炒)白芍(去芦)威灵仙牛膝(去芦)木瓜防己酒芩连翘木通

龙胆草附子(少许)甘草

上锉剂,水煎,入姜汁、竹沥。腹痛甚加乳香、没药为末调服。

\x独活寄生汤\x 治白虎历节风神效。(方见中湿门。)

两手疼痛、麻痹者,是风痰也。治两手疼痛麻木∶当归川芎白芷片芩(酒炒)黄连羌活苍术

(米泔制)防风桔梗南星(姜制)半夏(姜汁炒)桂枝甘草

上锉,生姜煎服。

两足疼痛麻木者,是湿热也。治两足疼痛麻木∶当归白芍(酒炒)白术(去芦)苍术(米泔浸)

半夏(姜炒)陈皮茯苓(去皮)黄柏(酒炒)威灵仙川牛膝(去芦酒洗)桃仁(去皮)红花甘草

上锉剂,生姜五片,水煎,入竹沥服。

\x加味二妙丸\x 治两足麻木疼痛,如火之热。(方见香港脚。)

一切筋骨疼痛者,宜外贴也。

\x神应膏\x 治骨节疼痛。

乳香没药(各一两为末)皮胶(三两)生姜(二斤,取自然汁)先将生姜汁以砂锅内煎数沸,入

皮胶化开,将锅取下坐灰上,方入乳、没末,搅匀成膏。用不见烟的狗皮摊膏药,贴患处。仍用鞋底炙热,时

时在膏药上运动熨之神效。勿犯铁器。

一妇人,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屈伸,口干目赤头眩,痰壅胸膈不利,小便赤短,夜间殊甚,遍身作

痒如虫行,此属肝肾气虚而热也。用六味丸料加山栀、柴胡而愈。(方见补益。)

一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者,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升麻、防风、本、苍术治之。如病去再服,以消风药损

人元气而益其病也。(方见补益。)

太仆睛岩张公,每患天阴则遍身痛如锥刺,已经数年。予诊左脉微数,右脉洪数,乃血虚有湿热也。以当

归拈痛汤加生地黄、白芍、黄柏,去人参,数剂而痊。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共识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共识 (一)痛风的总体诊断建议 (1)下肢单关节炎急性发作(快速发展的关节剧痛、红肿和压痛),6~12小时达到最高峰。尤其是皮肤表面红肿,虽然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2)通过化学方式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关节炎液或痛风石中存在典型的尿酸盐(MSU)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但对于具有痛风关节炎典型表现者,单纯通过其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也应是准确的。 (3)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不能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确定或排除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生不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另外部分患者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SUA水平可正常。 (4)推荐对未明确诊断的炎性关节炎内抽出的滑液常规进行MSU晶体的检测。 (5)对于疑似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患者,从无症状关节内抽取的滑液中检测到MSU结晶可明确诊断。 (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与感染并荐。因此,当疑似有化脓性关节炎时,即使已证实关节炎内有MSU结晶,仍须行革兰染色和关节液培养,以明确是否合并化脓性关节炎。(7)一般不需要评估痛风患者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但对于年轻患者(发病年龄<25岁)或家族史的年轻患者应进行肾

脏排泄尿酸能力的评估。 (8)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病率高,已有肾结石者应进行结石相关的检查。 (9)影像学检查可有助于痛风的鉴别诊断。除高度怀疑荐在骨析外,此检查不适用于早期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10)应对痛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慢性肾脏病(CKD),用药史,家族史及生活方式等。只有CKD、利尿剂及其他因素进行了证据水平的分级。 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可以使肾重吸收尿酸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 (二)关于痛风的总体治疗建议 (1)痛风的最佳治疗方案应联合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并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特殊危险因素(SUA水平、急性发作史、影像学指征)。 临床分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肥胖、节食、饮酒、升尿酸药、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及合并症等)。 (2)痛风治疗的核心内容是患者教育,应告知其调整生活方式、坚持长期治疗和降尿酸治疗初期预防痛风发作等。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91)和高尿酸血症。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 (1)痛风分期: 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2)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尿酸排泄不良型2)尿酸生成过多型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干货)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 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 指南(2019)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正文 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感谢聆听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

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2,3].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2.6%~36%[4,5,6],痛风为0.03%~15.3%[7],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8,9]。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通风和高尿酸症 1.病因研究进展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痛风大多原因未明,1%已查明先天性酶缺陷。现发现先天缺陷有以下两种类型:① 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碍,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②酶及代谢缺陷,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1-焦磷酸-5-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强,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症,均可使嘌呤合成增加,导致尿酸生成增加。 (1)尿酸代谢与清除: ①尿酸代谢:人体有2个来源:A.内源性:由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及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或核酸分解代 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B.外源性: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 20%。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重要。 ②尿酸的排泄与分解:正常人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750mg,排出500~1000mg。70%的尿酸 经肾脏排泄,30%经胆道和肠道排泄。 ③尿酸清除过低:24h尿酸排泄少于600mg为尿酸排泄不良,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为肾小管分泌 尿酸功能障碍,可能属多基因遗传缺陷。 ④尿酸生成过多:24h尿酸排泄超过1000mg为尿酸产生过多。亦属多基因遗传缺陷,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 者约有10%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 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是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增高的原发机制。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平衡。 (2)尿酸盐的损害: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皮下成为结节状硬结称为痛风石,沉积于肾脏可产生间质性肾炎,肾 内结石逐渐增大可产生肾绞痛及梗阻,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 (3)老年人易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原因:>60岁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1.25%~16.9%,而痛风患者中,> 60岁占32.7%。高发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易有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硬化、肾小管排泌功能降低,均可使血尿酸 的排泄降低;又因老年人易患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等;患病多,必然要使 用多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襻利尿剂、阿司匹林、烟酸、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等,均可使肾小管的排泌功能降低。 (4)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高尿酸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 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加重代谢紊乱。原发性高血压中高尿酸血症约 占30%,它被认为是高血压性肾硬化、肾小管功能受损、尿酸排出障碍所致。另据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尿酸高,则 相对危险性显著增高,并呈量效关系,血尿酸>416μmol/L患者较尿酸>238μmol/L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 4.8倍。 (5)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存在的发生机制: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占25.2%。原因是:①胰岛 素抵抗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能刺激肾脏对尿酸重吸收,使排泄减少。②现已知在肾近曲小管,葡萄糖与尿酸竞争性 被回吸收,尿糖排泄增多将会竞争性地抑制尿酸回吸收,所以控制不良的血糖较高的患者,尿糖高时血尿酸水平会 下降;而血糖控制良好时尿糖减少、尿酸回吸收增多、血尿酸反而增高。③糖尿病常用的某些药物会影响尿酸排泄:如阿司匹林、降压药、利尿剂等。Ⅱ型糖尿病发生高尿酸血症常见于:糖尿病早期且高胰岛素血症时;血糖增高不 明显且控制较好时;糖尿病肾病肾排尿酸能力减退或严重肾功能减退时。 (6)尿酸的生理功能——人体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具有以下功能: ①清除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自由基,能比抗坏血酸更显著地增强红细胞膜脂质抗氧化能力,防止细胞溶解 凋亡。 ②能保护肝、肺、血管内皮细胞DNA,防止细胞过氧化,延长其生存期,延缓自由基所引起的器官退行性病 变。 ③延缓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凋亡,维护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现在认为人和猿类缺乏尿酸酶,人类血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91)和高尿酸血症。(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 (1)痛风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2)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尿酸排泄不良型 2)尿酸生成过多型 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CSE Consensus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璐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高政南大连市中心医院 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洪天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姬秋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李长贵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春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 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 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李益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刘 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宁 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秦贵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卫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王湘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颜刚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佑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 尹士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余学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赵家军山东省立医院 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邹大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2 - CSE Consensus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HUA 患病率达5%~23.5%[1-4],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5]。 HUA 与痛风之间密不可分,并且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HUA 与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有了更多新的研究和认识,但对于无症状HUA 是否有必要治疗及治疗标准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上有效控制HUA 提供指导作用。 一、HUA的流行病学及其危害 HUA 的流行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同期国内其他地区患病率高,可能与该地区居民摄入过多高嘌呤的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食品以及大量饮用啤酒等因素有关[2]。更重要的是,HUA 的患病人群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HUA 患病率为2%~18%。1998年上海HUA 患病率为10.1%[6];2003年南京HUA 患病率为13.3%[7];2004年广州HUA 患病率高达21.8%[8];2009年山东HUA 患病率为16.7%,比同地区2004年明显增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2]。2010年江苏农村 HUA 患病率达12.2%[9]。同期黑龙江、内蒙古HUA 患病率达13.7%, 且男性高达21%[10]。2006 年宁波男、女性HUA 患病年龄分别为43.6±12.9岁和55.7 ±12.4岁,比1998年的上海调查结果中男、女性患病年龄分别提前15岁和10岁 [11]。 在H U A 高流行的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据凸显了H U A 的危害。H U A 与代谢综合征(m e t a b o l i c syndrome, MS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 2DM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 MS 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MS 的患病率随着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 )的升高而升高。当SUA 分别为<360 μmol/L, 360~414 μmol/L, 420~474 μmol/L, 480~534 μmol/L, 540~594 μmol/L 和>600 μmol/L (注:尿酸单位化学换算关系为1 mg/dl=59.5 μmol/L ,参照新的文献及临床方便性考虑,本文按1 mg/dl=60 μmol/L 进行换算)时,MS 的发生率分别为18.9%,36%,40.8%,59.7%,62%和70.7%,呈显著正相关[13]。SUA 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14,15],与体质量指数(BMI )和腰围[16]、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呈负相关[17]。 HUA 是T 2DM 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 2DM 发病风险随着SUA 水平的升高而增加[18-23]。一项国内的研究发现,HUA 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SUA 正常者增加95%。将SUA 按四分位分层后,最高分位组较 共识要点 ?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UA )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 HUA 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 HUA 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以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引起HUA 的因素是预防HUA 的核心策略。 ? 痛风作为与HUA 直接因果相关的疾病,应严格控制SUA 在360 μmol/L 以下,最好到300 μmol/L ,并长期维持。 ? 对于无症状的HUA ,也应予以积极地分层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