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腰椎结核患者护理常规

腰椎结核患者护理常规 一、定义 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是一种继发性病变,来自肺、淋巴结等原发灶。结核菌进入血循环,再入侵到骨及关节,发生结核性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椎板、棘突、关节突和横突结核极少见。 二、临床表现 1、疼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 2、肿胀: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 3、功能障碍: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 4、畸形:随着病变发展,骨关节或脊椎骨质破坏,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而出现畸形,脊柱结核多出现成角后凸畸形。 三、护理问题 1、疼痛:与椎旁脓肿压迫马尾神经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5、躯体移动障碍:与结核、石膏固定手术有关;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营养状态,病人站立或行走时有无姿态异常等。评估肢体的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有无改变,是否合并截瘫。 (2)身体情况:局部有无压痛、肿胀,脊柱和关节有无畸形,是否出现寒性脓肿,寒性脓肿的部位,是否形成窦道,窦道的部位,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评估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响学检查结果,有无异常等。 (3)心理状况:病人及家属对长期治疗的心理承受程度和期望,家属对病

两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两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目的:探讨并完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以提高确诊率及早期诊断率。 方法:选取2005 年10 月--2009 年6 月间不明原因的腰骸部疼痛患者410 例,分别用两种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统计分析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410 例患者中,应用修订的纽约标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者330 例;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3.33%。4 字试验和骶髂关节叩击痛在早期患者中更典型。结论:修订后的诊断标准简便易操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适合发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中轴关节和双侧骶髂关节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0 一40 岁的青壮年,是康复医学专业的难治性疾病之一[1-3]。关节强制性病变是其特征性表现,到晚期常因整个脊柱的强直而致残[4-5]。AS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若能及早诊断并合理治疗,则可达到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故对AS 的早期诊断和及早的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6 -7 ]。目前,As 的诊断多通用1984 性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诊断标准中要求X 线存在明确的检查中骶髂关节炎。但符合该标准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治疗的良好时机,往往会遗留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等改变,病情已不可逆转[8 -9]。因此使得AS 诊断标准无论在敏感性或特异性方面均不尽人意,尤其是不适合早期诊断[5];加之AS 发病较隐匿,使得AS 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为此,我们在以往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l0] ,抓住早期本病100%累及骶髂关节的病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骶髂关节的体格检查,旨在改良AS 临床诊断标准,对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研究,以期为AS 的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l 临床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糖尿病诊疗指引参照表 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8 年) 《糖尿病诊疗标准》 (2009 年) 《全球糖尿病指南》 (2005 年)中华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定义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静脉血糖 ≥6.1mmol/l(110mg/ dl)~< 7.0mmol/l(126mg/dl )和糖耐量受损(IGT): 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140 mg/dl)~<11.1 mmol/l (200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IFG:FPG 5.6–6.9 mmol/L (100–125 mg/dL)和IGT:2 小 时血糖7.8–11 mmol/L (140–199 mg/dL) 1 型糖尿病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 岛素绝对缺乏 2 型糖尿病 主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有时与胰岛素绝对缺乏 相关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 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 陷 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期间检查出高血糖 水平(之前未患糖尿病), 易患2 型糖尿病 怀孕期间诊断出糖尿病 怀孕期间首次发生或发 现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 受不良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染色 体12、7、20、13、 17、2)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小精 ? 1.β细胞功能 的遗传缺陷 ? 2.胰岛素作用 的遗传缺陷 ? 3.胰腺外分泌 病变(胰腺囊性纤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积骶骨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 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脊柱畸形较轻。 一、关节病变表现 1.骶骨关节炎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骨比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2.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 3.腰椎病变表现为下背痛和腰部活动受限。 4.周围关节病变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发生于大关节。 二、关节外表现AS的关节表现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 1.心脏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2.眼部病变25%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房出血。 治疗 1.抑制病情活动,影响病程进展的药,如柳氮磺胺吡啶丸。 2.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夜间严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如

布洛芬、消炎痛。 3.镇痛药与肌松药:如镇痛新、强痛定 4.肾上腺素:强的松 5.小计量冲击疗法:氨甲蝶呤(MTX) 6.雷公藤多甙 健康教育 1.注意日常生活中维持正常姿势和生活能力,如睡觉时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各俯卧半小时。 2.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 3.工作时注意姿势,防止脊柱变形。 4.保持乐观情绪。 5.戒烟酒、按时作息,坚持医疗体育锻炼。 6.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时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的最大活动度,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7.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合适的全身运动。 8.运动后适当休息,如运动后疼痛持续2h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量,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9.药物主要副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丸: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 氨甲蝶呤: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血象、忌饮酒。 雷公藤多甙: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我们在没清楚认识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时,总是认为这是一种小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这种情况往往是造成病情恶化的首要因素,多数人就是不了解这种疾病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 1、肾及前列腺病变:虽说强直性脊柱炎相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言,只有极少的患者发生了肾功能损伤,但有发生IgAD肾病的报告。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较对照组增高,其意义不明。 2、神经系统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多会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而引起脊髓压迫症:如发生椎间盘炎则引起剧烈疼痛,而发生马尾综合征,会导致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痛,骶神经分布区感染丧失,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障碍。 3、耳部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且一般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有中耳炎,而且,在发生慢性中耳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其关节外明显多于无慢性中耳炎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4、淀粉样变:这也是一种少见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症,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这一病变。并且在出现该病变的患者中,进过调查发现也只有有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大多没有特殊临床表现。 5、肺部病变: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一较少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患病后期,该并发症往往是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咳血,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线检查显示双侧肺上叶弥漫性纤维化,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类似结核,需加以鉴别。

经过近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在充分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将中医、西医、现代高科技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松解疏通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这一新技术的提出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很好的范例,并且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以上就是骨科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五种常见并发症”。生活当中一旦出现上述五种疾病的话,大家最好也能做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专家真诚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5cm)。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分级 ①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至少1项临床标准; ②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治疗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都有什么呢?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的目的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工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强直性脊柱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1、体育治疗,体育疗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我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2、物理治疗,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一般可用热疗法,比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等等,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速度,使肌肉更放松,减轻关节疼痛症状,有利于

关节活动度,保持脊柱的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剧。急于求成则往往弄巧成拙。如炎症较重时,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摇动关节或不做。对病变关节必须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治疗。如:髋关节僵硬为主同时又有脊椎僵硬,可先着重对髋关节进行治疗,然后再针对脊椎关节进行治疗。 脊柱畸形和强直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弯腰、扩胸及屈颈等运动,都会造成极大痛苦和困难。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良后果,患者除接受医生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外,应学会自我护理,如谨慎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目的是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一旦病变上行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应该停止用枕头。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胸壁病变比较常见,患者应知道吸烟的危害,停止吸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骼关节、髋关节、柱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骼磁节病变最为我见,另有约1/3患者可见周围关节症状。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病情有所好转后应注意康复期的锻炼: 1.日常姿势训练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1)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将其归属于痹症之“骨痹”、“肾痹”、“妊痹”范畴,它又有“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特点,如《黄帝内经}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说:“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意思是用臀部代替双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弯曲或驼背后远看似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说明脊柱强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难。近年来著名医学家焦树德又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偻指脊柱弯曲,大偻指病情沉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如《黄帝内经》中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王冰著说“身体俯曲,不 能直立,偻,脊柱弯曲”。(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的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淤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的营养淖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3)辨证论治:从辨证上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肾虚寒证及风寒

湿邪淤阻之证,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证而论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在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痰、祛瘀通络等法,根据这些总的论治原则,各医家根据经验拟出一些经验方剂,在治疗中也很有效果。当您到中医院就诊,给您诊断为“痹证”时,您一定不要奇怪,这就是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同称呼。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样确诊的?或者说诊断标准是什么?1、以两骶骼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僵硬为主,3个月以上。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扩张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强直驼背固定。3、化验检查:血沉多增块,类风湿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4、X线检查:早期脊椎周围关节突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动受限强直,骶髂关节蚕蚀样改变,部分韧带骨质破坏,方椎小关节间隙模糊;晚期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脊椎强直驼背,呈竹节样变。强直炎需与骶骼关节结核、骶骼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致密性骼骨炎、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脊柱增生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等区别开来,以免误诊,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张华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国内调查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在0.3%左右,即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数量约有390万之多,数量惊人!一.概述强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09-07-21T15:41:04.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吴利增 (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42 [导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步上行性蔓延至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病损以躯干关节为主,也可波及近躯干的髋关节,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几十年。好发于15~30岁的男青年,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在二者早期的病理变化都很相似,都以增殖性肉芽组织为特点的滑膜炎开始。早期症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和不典型的患者,通过临床检查及早诊断,及时、积极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临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例46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6岁,男性41例,女性5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 1.2 临床表现急渐发病者最多,约占80%左右。多持续数月。初发症状常为下腰、臀、髋部疼痛及活动不便(腰僵),有晨僵,上行性痛,可随活动而有所缓解。约有20%的患者呈急性发病,患者可有较高的体温及明显的全身症状,除脊柱和骶髂关节外,肩、僦、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被累及。 2 临床体征与诊断 2.1 脊柱僵硬及姿势改变绝大多数病人在早期就能检出平腰(腰椎前凸减少或消失)及腰椎活动受限。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体征,晚期可见到腰前凸反向变为后凸、脊柱各方向活动均受到限制。逐渐病变上升到胸椎、颈椎,则上部脊柱的活动也明显受限。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 2.2 胸廓呼吸运动减少病变侵犯到肋椎关节,或肋椎关节强直。胸廓周径的扩张度少于3cm者为阳性表示其扩张受限。 2.3 挤压或旋转骶髂关节引起阳性体征患者腰前屈时,腰部平直,腰背肌痉挛呈板状。 2.4 周围受累关节的体征多为双侧性。在早期,疼痛和肌肉痉挛常比较明显,可见受累关节肿胀,积液,局部皮肤发热(似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征),晚期可见各种畸形,髋关节常出现屈曲挛缩、内收、外展或旋转畸形、骨性强直;膝关节可见屈曲挛缩畸形。 2.5 X线表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标准要具备骶髂关节炎的存在,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一般比脊柱的改变出现的更早,也更容易识别,因此为了早期作出正确诊断,骶髂关节改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之一。X线片所见,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晚期关节间隙消失,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X线显示脊柱晚期有竹节状改变,大关节特别是骶髂关节最早即有改变,终至骨性强直。 3 治疗 3.1 一般治疗 增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病情稳定,不进展;加强运动和功能锻炼,做深呼吸操,脊柱和髋关节伸肌锻炼,温水中游泳等预防畸形和关节强直。食用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骨质疏松的应加服钙剂和鱼肝油。特别重视生理姿势的保持和矫形体操。适当休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避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坐立时应尽量挺胸收腹,避免懒散的驼背姿势。写字时桌子要高,椅子要低。床铺要硬,睡眠时低枕或不用枕睡眠,仰卧时可不用枕,尽量采用俯卧睡姿,可预防和纠正驼背和髋、膝屈曲畸形。 3.2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轻症病人。如阿司匹林效果不佳,可改用保泰松、消炎痛、炎痛喜康等;皮质类固醇在应用中应以症状为主对症下药,强的松每日不应超过l0mg,可以止痛,但停药要慎重,应逐渐减量。新研制的“云克” 由99mTc和亚甲基二磷酸盐所组成,为低毒,低放射性,有治疗作用。用量开始时100mg/d静滴,连续5日为1个疗程,控制病情后改用5mg/d,20d为1个疗程,可用2~5个疗程。 3.3 放疗 照射脊柱对症状有疗效。深部X线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 3.4 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配合手术治疗,以挽救和改善关节功能。膝关节炎的早期,可行滑膜切除术,中期可行关节清理术,晚期可根据病变情况行关节松解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髋关节强直或严重非功能位畸形时,一般应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如非功能位畸形严重者,又不适合人工关节置换者,可采用截骨矫形,改善功能。严重驼背畸形而影响平视者可行脊柱截骨矫正以改善心肺功能和增加生活质量。 4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逐渐上行蔓延到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强直性脊柱炎无根治良方,只有及时、积极和妥善的治疗,加上病人的主动配合,以做到遏制病情进展,减轻疼痛、保护关节功能,缩短疗程、预防畸形、减少病残率以改进各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 唐福林.风湿免疫科医师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发病原因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所以患者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时,需要明确知道该病的诊断要点,这样才能尽快确诊该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要点 1.对本病诊断的最好线索是患者的症状,关节体征和关节外表现及家族史。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和特征性早期主诉为下腰背发僵和疼痛。由于腰背痛是普通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大多数为机械性背痛非炎性疼痛,而本病则为炎性疼痛。 以下5项有助于脊柱炎引起的炎性背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炎性背痛的鉴别: (1)背部不适发生在40岁以前。 (2)缓慢发病。 (3)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4)背痛伴发晨僵。 (5)背部不适在活动后减轻或消失。 以上5项有4项符合则支持炎性背痛。 2. 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为本病早期的阳性体征。随病情进展可见腰椎前凸变平,脊柱各个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缩小,及颈椎后突。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检查骶髂关节压痛或脊柱病变进展情况: (1)枕壁试验:正常人立正姿势,后枕部应贴近墙壁而无间隙。而颈僵直和(或)胸椎段畸形后凸者该间隙增大至几厘米以上,致使枕部不能贴壁。 (2)胸廓扩展:在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廓扩展范围,两者之差的正常值不小于2.5cm,而有肋骨和脊椎广泛受累者则使胸廓扩张减弱。

(3)Schober试验:测量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上垂直距离向上10cm,向下5cm 分别作出标记,然后嘱患者弯腰(保持双膝直立位)测量脊柱最大前屈度,正常移动增加距离在5cm以上,脊柱受累者则增加距离多少于4cm。 (4)骨盆按压:患者侧卧,从另一侧按压骨盆可引起骶髂关节疼痛。 (5)Patri ck试验(下肢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膝屈曲并将足跟放置到对侧伸直的膝上。检查者用一只手下压屈曲的膝(此时髋关节在屈曲、外展和外旋位),并用另一只手压对侧骨盆,可引出对侧骶髂关节疼痛则视为阳性。 3.X线表现具有诊断意义。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的变化发生在骶髂关节。该处的X线片显示软骨下骨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通常按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Ⅱ级有轻度骶髂关节炎,Ⅲ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Ⅳ级为关节融合强直。对于临床或疑病例,而X线片尚未显示明确的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应该采用计算机断层(CT)检查。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4028143.html,/qzxjzy/2014/1229/207410.html

强直性脊柱炎单病种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ICD-10:M45.991),需入院进行腰背痛、关节炎等症状控制,无严重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表1),及《2009年AS的ASAS新分类标准》(表2)。 表1 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 1、临床标准 (1)下腰背痛,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2)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胸廓活动度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2、放射学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备注: 1、AS确诊:符合放射学标准者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者。 2、AS可疑:(1)符合3项临床标准者 (2)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者(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表2 2009年AS的ASAS新分类标准 腰背痛持续至少3个月,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若符合以下任何1项标准,即可诊断为AS 1、经影像学证实的骶髂关节炎+至少1项脊柱关节炎特征 2、HLA-B27阳性+至少另外2项脊柱关节炎特征。 备注: 1、经影像学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定义(符合任意1条) (1)MRI检查提示骶髂关节活动性急性炎症,高度提示与脊柱关节炎相关的骶髂关节炎 (2)根据修订后的纽约标准,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改变确切。 2、脊柱关节炎的特征 (1)炎性腰背痛(2)关节炎(3)附着点炎(4)葡萄膜炎(5)指(趾)炎(6)银屑病(7)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8)对NSAID治疗反应良好 (9)有脊柱关节炎家族史 (10)HLA-B27阳性 (11)CRP升高(适用于慢性腰背痛患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等。 1、非药物治疗:包括疾病知识教育、功能锻炼及物理治疗。 2、药物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中药等。 (1)、NSAIDs (2)、DMARDs (3)、生物制剂 (4)、糖皮质激素 (5)、中药:如植物药 (6)、其他辅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ICD-10:M45.991) 2、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致密性骨炎、骶髂关节感染 及其他因素所致的腰背痛,炎性肠病相关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 蒋业清 综述 朱家安 审校 Imaging examinat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IANG Y e-qing, ZHU Jia-a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6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Shanghai 200233, China) 作者单位: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opathy, SpA)的亚型之一, 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风湿类疾病。主要特征有炎性后背痛、脊柱运动受限、外周关节炎、 肌腱附着端炎和前葡萄膜炎等。本病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2%-0.54%[1]。其主要自然转归是功能限制及致残, 且其程度为预示AS患者治疗总费用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维持或者改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治疗, 将具有减低AS治疗费用的巨大潜力[2], 而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AS是多基因遗传病, 有确切的遗传易感性, 约93%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B27, HLA-B27)为阳性[3]。过去数十年的研究热点在于HLA-B27与AS的关系, 主要有2种假说。(1)致关节炎抗原[4]: HLA-B27表达异常的二聚体结构, 抑制组织特异的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1, MHC-I)类分子, 导致炎症及侵蚀; (2)细胞内反应[5]: 蛋白质的错误重叠或者不重叠及内质网应激。目前AS的确切病因仍属未知, 但有许多功能限制的危险因素[6]: 病程超过20年功能限制的病人中如吸烟、体力劳动者等比例较高, 而受过较高水平教育和有AS家族史的病人中其功能限制的程度相对较轻。 AS主要特征是以发生在脊柱等为主的大关节炎症以及新骨形成。而大于95%的AS患者均有骶髂关节受累, 因此骶髂关节炎症在AS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骶髂关节炎可单侧发病, 也可双侧。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7]将AS诊断分为临床标准(包括腰痛, 晨僵, 腰椎、胸廓活动度受限)和放射学标准(骶髂关节炎)两部分。慢性骶髂关节炎可依据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得到确认, 包括平片、CT、MRI等。但放射成像常在症状发生时仍属正常且需经9年左右[8]方可确定放射学上骶髂关节炎的发生。后背疼痛实际仅5%由AS引起[9], 而病程短的病人对于抗TNF因子治疗时的反应较病程长的病人更敏感[10]。因此, 要使AS患者得到早期和有效的治疗, 必须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炎症。1 X线检查 X线平片仍是评价骶髂关节炎的经典方法, 根据1984年修订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标准, X线骶髂关节炎分为5级: 即0级为正常; I级为可疑变化; II级可见轻度异常, 局限性侵蚀、硬化, 关节间隙无改变; III级为明显异常, 中度或进行性骶髂关节炎, 并伴以下一项(或多项)变化: 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 IV级为严重异常, 完全性关节强直。因此双侧骶髂关节炎从符合2级开始即满足AS的放射学标准。但X线明显的缺陷是不能早期诊断, 常规X线诊断明确时, 患者往往已失去早期干预的时机。同时, X线平片的诊断也经常受到阅片者主观因素影响,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误诊率高达20%-30%[11]。AS患者除骶髂关节改变外, X线的脊柱改变也十分常见, 表现为骨质疏松, 椎体小关节模糊, 椎旁韧带钙化骨赘骨桥形成, 晚期表现为经典的“竹节样改变”。2 CT检查 CT的骶髂关节炎分级依然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纽约标准的X线分类法分为0~IV级。AS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面时, CT扫描可明确显示单侧或者双侧侧骶髂关节不同受累程度并且双侧髂骨较骶骨更易受累, 并证实由骶骨侧向髂骨侧进展[12]。AS的CT表现[13, 14]包括关节侵蚀、软骨钙化、骶髂韧带钙化、软骨下骨改变和关节面下骨吸收所致的关节间隙改变、骶髂关节骨赘形成等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的病变。CT分辨率较高, 在骨窗下可以去除软组织、肠管及空气的重叠, 无层面干扰, 易显示骶髂关节较轻微的改变; 故能较X线平片更早期而清晰显示关节间隙有无狭窄, 并发现X线所不能显示的软骨下囊变、骨质疏松及边缘轻度硬化、单或双侧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15]; 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并可随访病情变化。由于CT对于骨组织的细微征象显示率较高, Tan, S.[16]等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检测椎体, 发现椎间异常骨赘形成, 并对存在的骨赘进行定性和定量计算, 这为CT检测AS脊柱改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由于CT不能显示关节软骨及关节旁组织炎症。对0级至I级的骶髂关节炎, 因其尚未引起骨组织的结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常规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常规 【概念】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自主神经受损,使膀胱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可分为无抑制性膀胱、反射性膀胱、自主性膀胱、感觉麻痹性膀胱、运动麻痹性膀胱等。 【一般护理】 1.保持会阴部清洁。 2.保留导尿期间按保留导尿护理常规。 3.每1-2周行尿常规检查一次,注意有无尿量感染。 4.保护患者的隐私。 【专科护理】 1.和患者共同制定饮水计划。 2.合理安排间歇导尿时间,避免影响日常生活及日间其它康复治疗,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3.准确记录残余尿量,根据残余尿量安排导尿次数。 4.膀胱功能磨练每日1-2次。 5.指导并教会患者或照顾者行自家清洁导尿。 【健康指导】 1.膀胱功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鼓励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2.保留导尿期间适当多饮水,达到自动冲洗膀胱的目的。 3.定时开放尿管,每次排尿时有意识的做正常排尿的动作,同时叩击耻骨上区。

4.行间歇导尿期间,严格按要求饮水(饮水计划)、以保持每次膀胱残余尿量不超过500ml。 5.导尿前先自排小便。 神经源性大肠护理常规 【概念】 神经源性大肠功能障碍是指与排便相关的神经损伤后,由于排便中枢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缺乏胃结肠反射,肠蠕动减慢,肠内容物水分吸收过多,最后导致排便障碍。神经源性大肠功能障碍分为反射性大肠和弛缓性大肠。 【一般护理】 1.保持床单整洁,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压疮发生。 2.营造一个适合排便的环境。 3.肠鸣音恢复后,不论损伤平面如何,都应鼓励患者行排便训练。 4.尽量少用药物,可使用大便软化剂,用量个体化。 【专科护理】 1.行直肠功能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按摩、穴位刺激、肛周刺激、肛门内外括约肌刺激等,坚硬的大便应该用手抠出。 2.使用栓剂(如开塞露)时应越过括约肌,贴近肠壁上,注意勿损伤肠壁。 3.每日1-2次模拟排便。 4.如果患者能坐直到90°,应让患者坐在便池或坐便椅上,让重力协

临床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常规》涵盖内科、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科、急重症科、皮肤科、妇产科等,由我院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专家,结合国内外医疗技术新进展、现代医院发展新要求,经认真讨论和总结编写而成。编写过程中,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条目简明扼要。对各科一般护理常规、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特殊症状护理、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都有详尽的管理规定,使其成为临床工作和护理教学活动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第一篇临床常见症状护理 第一章发热 第二章水肿 第三章皮疹 第四章压疮 第五章阴道流血 第六章咳嗽与咳痰 第七章发绀 第八章呼吸困难 第九章心悸 第十章恶心与呕吐 第十一章腹泻 第十二章便秘 第十三章排尿异常 第十四章认知障碍 第十五章意识障碍 第十六章吞咽困难 第十七章失眠 第十八章瘫痪 第一节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第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第三节肌病瘫痪 第四节单瘫 第五节偏瘫 第六节截瘫 第十九章抽搐 第二十章焦虑 第二十一章抑郁 第二十二章疼痛 第二篇临床护理 第二十三章内科一般护理 第二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节下消化道出血 第四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第五节急性胰腺炎 第六节慢性胰腺炎 第七节原发性胰腺癌 第八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第九节肝硬化 第十节原发性肝癌 第十一节肝性脑病 第十二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五章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急性白血病 第三节慢性白血病 第四节淋巴瘤 第五节多发性骨髓瘤 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七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八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九节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十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六章肾脏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肾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急性肾盂肾炎 第六节急性肾炎 第七节红斑狼疮性肾炎 第八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七章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高血压 第三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绞痛)第四节心肌桥 第五节心律失常 第六节心功能不全 第七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八节心肌病 第九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5-12-26?培恩e学 一、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年龄为30-5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手和足的持久性系统性关节炎。 1、病因: 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和环境及遗传有密切关系 2、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疲劳、全身不适、手水肿、弥漫性肌肉骨骼疼痛和晨僵,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后期表现为滑膜炎。此病关节常对称受累,一般先累及小关节,后累及大关节。 A关节受累表现: (1)手关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对称受累,掌指主要累及手掌中央和尺侧,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表现。 (2)腕关节:会发生对称性的病变,腕关节不能伸直暗示侵袭性损伤。(3)肘部:在关节鹰嘴部由于积液或滑膜炎而隆起,此外还会出现类风湿结节。 (4)肩部:肩部疼痛并且活动受限。盂肱关节损伤导致活动或静息时的疼痛及典型的冻结肩。

(5):颈椎:颈部常受累,尤其是C1-C2。滑膜炎破坏韧带和齿突,引起颈椎关节半脱位,患者常有感觉、运动、和反射异常。如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部脊髓就有可能遭到破坏。 (6)髋部:腹股沟、臀部、下背部及站立时膝盖部发生疼痛。 (7)膝关节:膝关节研磨试验常可听到细小捻发音或握雪感,可变现为隆起、疼痛、局部温度升高,积液为其特征性表现之一。可见膝关节活动受限、异常屈曲、韧带松弛引起变形、肌肉萎缩。 (8)足部:第五跖骨最早受到侵蚀。 (9)环勺关节:约30%的患者环勺关节受累,可出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哮喘,可能需要行气管造口术。 B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除关节病变外,可累及全身,如肌无力、皮肤红斑、角膜炎、脉管炎和心、肺、肾等器官的炎症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 A实验室检查 (1)血沉和C-RP:是RA的非特异性指标,可作为判断其活动程度和病情缓解指标,活动期升高,缓解期降低。 (2)类风湿因子RF:75%的患者中可检测到RF阳性,且滴度在1:80以上。 (3)核抗原抗体:近来发现RA协同核抗原抗体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一项有力证据,阳性率在15%左右。

骨科手术护理常规

第四章骨科手术配合 第一节脊柱手术 一、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 【应用解剖】 颈椎前路位置较浅,一个典型的颈椎包括椎体、椎弓和横突,椎体相对较小,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椎体前下缘唇样向下,椎体两侧上缘向外上,与上一椎体外侧下缘之间形成钩椎关节。椎体的宽度和高度在颈2~颈6分别为17mm和15mm,颈7分别为20 mm和17 mm,而在椎体后壁中矢面上高度为11~13 mm。 【手术适应证】 1.脊椎腹侧受压或神经根受压。 2.持续存在的神经损伤。 【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与切口】 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体位常规为颈后伸卧位,颈下垫一圆枕。行颈正中横切口。 【器械、敷料与物品准备】 常规脊柱用手术敷料,甲状腺手术用敷料,脑棉片,椎间盘器械,环钻,小口刮勺,钢尺,小骨刀,平板拉钩。 【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 1.常规甲状腺铺单,递三角针、4号丝线将治疗巾缝于切口外侧,铺剖腹大单。 2.递组织钳夹安尔碘小方纱消毒皮肤,纱布擦干后贴手术膜。递刀

切皮,干纱布止血。 3.剥离开神经和血管、气管。显露出椎体,递平板拉钩及s拉钩拉开组织。用环钻除去椎间压迫椎体,刮勺刮除多余组织。剔除取下椎体的椎间盘,咬碎骨质放于选好的椎间隙融和器内。 4.安置椎间隙融合器,钢板螺钉固定。 5.递冲洗球用甲硝唑溶液冲洗。 6.递大三角针4号线缝合胸锁乳突肌,缝合颈阔肌,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 7.递组织钳夹安尔碘小方纱消毒皮肤,递大皮针、l号线间断缝合后消毒,纱布覆盖。 【手术护理重点】 1.摆好体位,颈部不可过度后仰。 2.术中椎间盘减压时注意甘露醇的输入。 3.术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 二、颈椎后路颈枕减压融合植骨术 【应用解剖】 在脊突与椎板之间有一连接处,尽管该标志很不明显,但在后路内固定中很重要。椎板两侧为侧块,相对应的上下关节突形成关节突关节。正常颈椎关节突关节有关节软骨和半月形软骨面,被关节囊包裹,内覆滑膜。在后路内固定术中有几个重要的解剖学 常识,包括关节线、侧块界线。在椎板与侧块间有明显连接界,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