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详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

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进步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将复杂问

题简单化。

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

心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管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

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生活处

处有哲

哲学与世界

观方法论

哲学与

具体科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

来;

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①马哲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马哲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使全面深刻地

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成熟。

③马哲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哲区别是其他哲学的本质特

征。科学性:

正确反映,从实践中来,经过实践检验。革命性: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建设什么样

的党,怎样建设党。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哲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

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也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真正的哲学是自

己时代精神的精

哲学反作用于

时代(真正的哲

学是社会变革

的先导)

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

生的基础

马哲的基

本特征

中特社理

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马哲

中国化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世界的物质性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哲学复习 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实事求是, 4、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二)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三)辩证法 1、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当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树立全局观念②重视部分的作用 2、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道路和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面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从而走向成功。 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①积极做好粮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发展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①重视内因的作用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矛盾分析法 矛盾具有普遍性一→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并非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同步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

政治必修四原理与方法论经典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二、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3句)、客观性(2句)、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要求我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要求我们承认相对静止) 【规律】 1.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规律是普遍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意识的本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有具有反作用,要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的作用# 【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7、【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①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②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8、【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 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 / 21 4、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是本原,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和生活:原理+方法论+应用

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用:用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应用: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等。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应用:分析说明如:刻舟求剑;仁者心动;自古及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等。 4.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二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应用:分析说明如:“稳如泰山”;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应用:分析说明如:人类改造自然受到惩罚(或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并顺利返回、“非典”和“禽流感”的肆虐、抗击“非典”及抗击“禽流感”取得伟大胜利)、可持续发展问题、求真务实。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审时度势;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建设;奥运健儿的顽强拼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揠苗助长等。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应用:说明党和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求真务实。(根据当地…作…;分析实际)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原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主要应用:说明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各种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与 方法论汇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㈠(辩证)唯物论 ?⒈自然界的物质性 ?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⒊世界的物质性 ?⑴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产 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⑵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正确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B.意识对 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⑵方法论: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 ?⑵原因:①哲学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②现实意义 ? ?⑶怎么办:①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和规律,尊重客观实际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⒍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 ?⒎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政治必修四所有原理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P7 ⑴区别:①定义不同:哲学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是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并非人人都有,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⑵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和世界观都是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P8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9 ⑴区别:具体科学知识研究的是某一领域当中的知识,哲学研究万事万物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⑵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和时代的关系P16 ⑴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升华,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⑵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哲学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P16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6.哲学和生活关系 哲学产生于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又反作用于生活,是指导人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P31 ⑴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⑵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⑶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8.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P32 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当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⑵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⑶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P33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 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精神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结构图

《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唯心主义 (物质)的关系问题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哲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 唯物物质决定意识。 学主义基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 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 概派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论主义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主观唯心主义 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 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认识论 构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精髓、活的灵魂 中国化的重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 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三个代表”主题 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本质 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主题、提出意义

《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 辩证唯物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联系 辩 证发展 唯唯物辩证法 物 矛盾 主 义 创新 马 克实践 思 认识论 主认识和真理 义 哲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学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 史 唯 价值观 物价值与价值观 主 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人生观人的价值

一、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 含义 普遍性 特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改造正确意识会 客观世界具 人能够 有指导作用错误意识会 能动地 改造世 意识对于人高昂的精神 体生理活动 具有调节和萎靡的精神 控制作用 要重视意 识的作用、 精神的力 量,自觉树 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客观性 辩 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证方法论 唯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 物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论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 尊重客观规律和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的辩证关系 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 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 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 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哲学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要意义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怎样做到:①②③

必修四 哲学原理+方法论

必修四《哲学生活》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一)唯物论(5个)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3个)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 意识能动作用 [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哲学必修四全部原理、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一、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政治必修四哲学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哲学矛盾观 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①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不同于生活中所讲的逻辑矛盾。 ②“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③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 例②: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②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种表现: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只有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会排斥或斗争;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斗争。如“上”与“白”)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猫和鼠之间的生存的竞争,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规律既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注意: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打印版)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必背内容(精简版) 辩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一、规律★★★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注意:规律不可改造、消灭、改变) 4、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书本P41)★★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