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北京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北京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北京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北京市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京朝农执发〔2010〕1号

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是朝阳区攻坚克难、再创优势,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巩固应对危机成果、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随着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业执法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一次会议精神和区农村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廉政风险防范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继续保持在奥运和国庆服务保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意志,创造性地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新局面。

一、2010年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区农村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规范、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求真务实,

再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力求新提高,树立新形象,全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

工作目标:在继续保持、巩固、扩大业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态势的基础上,认真履责,全面覆盖,积极作为,实现无缝监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的作用,实现对三类管理相对人月、季、半年执法检查覆盖率100%,确保农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协助做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严格队伍教育、管理和培训,实现队伍综合素质的新提高,促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全面发展;强化法制工作的宣传、考核和监督,进一步提高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树立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大队进入再创优势、稳步发展的重要一年,要紧紧围绕“四新”要求,着力在“九抓”上下功夫、用气力。

(一)在执法工作上,抓源头、抓深入、抓覆盖,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取得新进展

不断巩固原有工作成果,坚持工作创新,统筹各站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源头监管、全面覆盖、用足法律法规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执法工作水平,全力确保“三个安全”。

1、抓源头,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准确核实、完善片区基础台帐和专业执法台帐,动态掌握片区内管理相对人数量及生产、经营情况。科学分类,重点筛查,以农资及农产品生产企业、养

殖场、屠宰场、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为重点源头监管对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动物养殖场户、农资生产企业的检查,实现无缝监管。充分发挥公路站动物卫生屏障保护作用,加强对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守,严格履行查证、验物、登记、消毒的工作程序,有效预防、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外源性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积极稳妥做好动物收容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属地管理作用,不断探索对土地储备等拆迁地区的联动收容机制,有效控制犬、猫等无主流浪动物对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2、抓深入,全面履行监管职能。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季节,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向执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深入地履行大队九项监管职能。一是要加强日常监管,通过日常检查、集中执法、处理举报等手段,不断规范农资及农产品经营市场秩序;二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打假及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不断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全面优化农资市场环境;三是进一步拓宽执法领域,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查处违法活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惩处逃避检疫和运输、加工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沟通交流和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好联合执法工作。大队内部要加强协作配合,实现各站专业互补,并与市农业局各执法站搞好对接。加强与各乡的联系和配合,积极协调公安、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形成上

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探索执法边缘性、交叉性、疑难性问题,从而使农业综合执法得以真正深入;五是要持续监管、防微杜渐,对易发生活禽交易、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地区要加强监管,防止反弹。六是要特别注重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的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履责到位,无疫安全。

3、抓覆盖,确保三个百分百落到实处。加强指挥调度,充分发挥队伍的主观能动性,统筹安排人员车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扩大执法检查覆盖面。在持续规范重点区域市场秩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大型批发市场周边非法交易场所的监管。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作用,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及宣传工作,加强对农村监管薄弱地区的监督管理,消除执法检查的盲区和空白点,确保对生产、经营、使用三个环节的管理相对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执法检查覆盖率达100%,彻底扭转对农村地区监管薄弱的局面,形成城乡并重的监管态势。

(二)在队伍建设上,抓教育、抓管理、抓培训,推动执法队伍素质实现新提高

以公务员培训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农业执法队伍为目标,着力在队伍教育、管理、培训上下功夫,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大队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1、抓教育,提高政治素质。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认真抓好时势政策教育、任务职能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遵纪守法教

育,同时抓好政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使全体队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是非观念,划清荣耻界限,自觉做到廉洁从政,确保政治上合格,思想上领先;二是大力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强化先进典型和道德法制教育活动,搞好正面引导,树立正气,狠刹不良风气,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三是抓好“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清正廉洁,执法为民。

2、抓管理,提高作风素质。一是坚持以制度管理队伍。深入查找大队制度的漏洞和盲点,把全力解决影响人员管理、公正执法等制度问题作为队伍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抓好制度的学习和落实,强化制度的贯彻力和执行力,并把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与年终评优考察内容。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全体队员;二是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做好科级干部的竞争上岗和执法人员的岗位轮换工作,推动人员交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教育监督,强化“一岗双责”,坚持每月召开科级以上人员专题会议,认真落实干部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人员思想动态,真正发挥科级干部在执法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培养一批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优秀干部,确保政令畅通;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大队文化。关注队员身心健康,充分利用大队有限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倡导同志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友爱互助,构建一种和谐的人

际关系和良好的生活情趣,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战斗集体。

3、抓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结合大队执法工作实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一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一是狠抓法律知识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及时讲解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促进全体队员学好法、用好法,增强队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提升法律及专业知识水平;二是狠抓基本素质培训。以公务员电子政务和英语培训为契机,加强社交礼仪、公关礼仪、公务员行为规范等培训,使人文知识理念融入每名队员的心灵,内化成队员的道德品质,促进队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农业执法队伍形象;三是狠抓执法能力培训。深入开展“研法交流”活动,通过举办执法经验交流研讨、现场执法模拟、案例分析、案卷制作等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适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好军训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自我约束力和执行力;充分利用各站学习日,认真开展站内学习研讨,重点破解执法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共同提高。

(三)在法制工作上,抓宣传、抓考核、抓监督,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统筹执法检查与法制考核工作,着力在宣传、考核与监督上下功夫,实现宣传社会化,考核法制化,监督常态化,使“三个规范”得到全面提升。

1、抓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创新宣传思路,外拓宣传载体,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时刻关注群众需求,努力延伸服务内涵,通过法制宣传、培训,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优化农业执法环境。一是要扩大宣传覆盖面。制定具体宣传计划,认真谋划重大节日及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媒体网站、信息简报、展板标语及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开展“宣法上门送法下乡”活动,在持续规范城市法制环境的同时,积极把法律宣传向乡村延伸,提高全民法制意识;二是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培训指导。各站要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片区特点及专业统领情况,全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管理相对人的守法意识,自觉做到合法经营;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做好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三是加强便民服务。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切实保障管理相对人和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大队依法行政意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加大便民服务卡发送范围,改善便民设施,优化公路站环境和大队内部环境,规范办公场所标志,为管理相对人提供周到、方便的查询服务。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举报,严格落实大队领导走访管理相对人制度和在公路站接待咨询服务制度,畅通与管理相对人的沟通渠道。

2、抓考核,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一是修改完善《大队执法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建立科学的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创新考核方法,使

责任制考核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更切合工作实际,可操作性强;二是修改完善《农业综合执法手册》,进一步明确执法范围和执法检查内容,理清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使各项执法活动、执法环节、各类案件的处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一步规范办案标准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在法定权限内明确自由裁量尺度,避免同案不同罚,防止不公平现象发生;三是抓好责任制评议考核工作。对照责任制考核指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评议,严格考核,及时通报季度考核和半年考核的结果,认真总结推行好的经验做法,分析评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切实发挥好考核促执法、考核促规范、考核促提高的作用。

3、抓监督,全面落实“三个规范”。一是强化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作用,严格“三重一大”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减少风险环节,避免发生腐败现象或出现行政过错行为;二是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巡视制度,定期对检查记录、处罚记录及数据报表等情况进行抽查,督察组要确保每半年随执法站检查一次,现场抽查公路站检疫监督一次,跟队收容动物一次,强化对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的监督,发现有不履行法定职责、越权执法、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要坚决纠正,严肃处理;三是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义务监督员的作用,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义务监督员和管理相对人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群众及管理相对人的意

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四是充分发挥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法制员的职能作用,定期对执法程序进行研讨,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报,不断规范文书制作,提高法制水平。

三、主要措施

做好今年工作,当务之急是做好执法监管与服务,重中之重是有效发挥机制效能,根本之举是提高人员素质,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大队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的作用。各站在全面履行片区监管职责时,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协同配合其他站室工作,加强联合执法,发挥最大执法效能;在统领专业工作时,要加强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掌握相关信息,及时指导、监督其他站的专业执法工作,促进专业工作有效落实。

(二)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大队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制度管理,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把制度落实纳入各站考核及个人考核中,做到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绩效,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为各项工作的落实创造条件。

(三)严格考核,促进规范化建设。认真抓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大队执法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深入落实廉政风险管理,在日常监管、随队督导的基础上,组织站与站间

交叉检查,不断创新考核手段,做到每月有考核,季度有评价,半年有结果,重点检查各站对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各项措施在执法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四)争先创优,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绩效争先”为目标,以培养“执法优、作风优、素质优”干部队伍为重点,通过开展执法技能竞赛、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竞赛,持续抓好“先进管理站室”、“三高站所”、“四好标兵”等评选活动,把是否履行法定职责以及执法效果的好坏作为衡量各执法站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将队员的学习成果、工作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工作中,真正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010年的工作充满挑战,更充满希望,全队党员干部、执法人员一定要同心协力,树立信心,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在执法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在全面监管上见到新成效,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高,为朝阳区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工作要点主要任务

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10年2月24日印

(印数:80份)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城市居民可以亲身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旅游者的观光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者封闭保守思想的改变,形成市场意识;通过对观光农业基地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经营多样化,提高用地效

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现状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是由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日趋强大的产业,且被誉之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旅游在我国人民中的普及无疑是顺应社会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从事户外活动,这就使得农业旅游园区有着充足的客源保证。 二、市场容量 目前全国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2万多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6042家(5A级153家),有星级饭店13556家(五星级758家),旅行社24944 家,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达到“满意”水平。2012年中国在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 1729.7亿元,较2011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将达90.5亿元,相比10年同比增长33.9%。休闲农业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是亿万农民创造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十二五”初年,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亿人次,

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2012年,我国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到1550.6亿元。 三、整合功效测评 观光农业园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创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也是我国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观光农业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农业景观与设施为手段,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功能为目的。观光农业既不同于单纯的农业,也不同于单纯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生产、优化生态环境、生活体验和提升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显着特点。观光农业一方面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传统旅游业的内容;另一方面,观光农业以旅游经营为手段。使农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它赋予了农业、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生态旅游的主题要求。 四、发展优势 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

北京市观光休闲园区介绍

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机场高速公路南侧,紧邻东五环路、首都国际机场、望京小区,距三元桥只有十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也为蟹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蟹岛总占地3300亩,集种植、养殖、旅游、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餐饮、娱乐、健身为载体,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远离污染的高品质生活为经营宗旨。度假村是北京市朝阳区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点示范单位,也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定的北京绿色生态园基地。 乘车路线: 1、自驾车路线:三环、四环、五环走机场高速,从东苇路(苇沟)出口处红绿灯右转前行三百米左转即进入蟹岛。 2、自东直门乘坐688路到蟹岛东门(终点站)下车即到。自东直门乘坐418路、909路至蟹岛站下车,沿指示牌往北直走600米进入蟹岛。 北京葡萄大观园 葡萄大观园又名北京通州葡萄大观园(北京葡萄大观园),葡萄大观园所在地址:通州区张家湾镇大北关村,消费特色:汇集世界名优有机葡萄品种。 葡萄大观园占地200亩,位于京城东南部,距首都机场25公里,城铁八通线土桥终点站南行9.4公里,是集世界各国名优葡萄品种种植、观光采摘、科普宣传、会议培训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科普观光农业园区,是北京市农委和百万市民郊区游组委会确定的定点果园和十佳观光果园之一。该园于2002年建立,现已有维多利亚、里扎马特、美人指、意大利、红地球、巨玫瑰、贵妃玫瑰、红双味、秋

黑、醉金香等早中晚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风味的国内外优质鲜食葡萄近百种,另外园区还种植有部分国内外优新品种桃、梨、樱桃、枣、李子等其它种类果树。 葡萄大观园内果品注册有“张家湾”牌商标,曾先后在第三届北京农博会上获精品奖、第五届北京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并已经连续年多通过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园内设有休闲住宿接待场所,在您观光采摘之余还可以享受垂钓、棋牌、乒乓球等娱乐活动,品尝原料取自园内的绿色农家菜。丰富的葡萄品种,幽雅的环境,轻松的行程,一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交通: 公交路线:从北京站前、国贸桥乘938支1或从四惠乘938支2到葡萄大观园站下车左转或从西客站乘927,过永定门,到牛堡屯下车北行2公里至葡萄大观园站右转即到。 自驾路线:走京通快速沿八通轻轨至土桥终点站右拐9.4公里见标志左转,或走京津塘高速马驹桥出口到牛堡屯后左转3公里见标志右转即到。 北京新特果业发展中心葡萄观光采摘园 北京新特果业发展中心葡萄观光采摘园隶属于北京新特果业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新特果业”),成立于2000年3月,位于顺义区大孙各庄村东,占地面积1000亩,以生产鲜食葡萄、繁育优良苗木、观光、采摘、酿造原汁葡萄酒为主要经营项目;以绿色、有机、环保、健康为经营理念,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搞好国内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基本宗旨,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任务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世界,它遵循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定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对人 类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但业非杂乱无章的对象。空间各种形式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都给人类带来或是利益或是炎难。然而利益和炎难都是相对的,它决定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决定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力量,决定于时间。 从对物质世界的利用、适应和改造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区分 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已被人们认识业利用的物质及其在运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例如矿藏、森林、土壤、水、辐射能、风能、热能等等。自然条件是指我们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风力大小、温度高低、坡度陡缓、霜期早晚、辐射强弱、酸碱程度等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同出于一个物质世界,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或者说对不同物质或现象的作用不同,再加上人类对它们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小,就体现为资源或条件。例如凤,当它达到一定风速时可作为风力资源利用,但风速过大在农业上就成为害风条件;又如北京山区森林很少,这不仅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为水源涵养差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向短。 无论是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或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都必须弄清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 然条件的区别和关系,不能以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单一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自然条件因素。综合农业自然区划是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不 仅把自然界作为自然资源,而且是把它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区划的。 以自然因素作为对象的区划很多,有单项自然因素的自然区划,如气象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等;有综合自然因素的区划,如综合自然区划。但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则与之不同,它是直接为农业区划服务的,为农业区划提供自然依据,是农业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通过这一区划耍提出各分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农业自然条件适应和改造的措施。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探索各农业自然因素的地域分布规律和作用特点,根据各因素的异同性和相互联系以及合宜的土地利用方向,划出各级农业自然区。 二、综合农业合然区划的分区原则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耍求各自然区都能体现出主导的土地利用和不同的综合治理特点,以便进,步为综合农业区划确定各区主导专业方向提供依据,业使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育保护相互结合。根据这一要求,提出以下划区原则。 一生3一 1、自然因素的搽合1lJ区原则各级自然区不能简单依某个单一自然因素的分布规律 划分,而应按照各自然因素的综合特征来划分。因为诸自然因素相互制约,且资源的利用受到多因素综合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 土地利用方向是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之间联系的出发点,反之,为了确定某一土地利 方向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北京山区的条件下,若初步考虑适宜利用方为牧,那么首先应考虑有无草本群落,其次分析地形坡度是否便于放牧,能否引起严重水流失(暴雨强度、次数),土壤水分状况和肥力能否保证牧草较快恢复,牧草生境对提供 季牧爆或干草的可能性,等等。只有根据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才能划出宜牧分区。 但是,自然因素的综合不是任意可以选择的,它是按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因此,我 只能按照它们分布的规律,考虑资源可能利用方向和自然条件的作用来选择各种组合的围,划分区域。 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有一条相对比较明显的规律,这就是地貌分异的规律。现将北京 区各自然因素随地貌变异而组合的规律以图示意(见下图)。 由图可见,随着地貌的变异,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都相应产生较规律的变化。当然,气候、土壤、植被等也相互作用而促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平原地区地貌类型的差异对不同

观光农业项目

观光农业项目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休闲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农业生态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农业生态、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农业生态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农业生态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

京郊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京郊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京郊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过程 1993年,北京市农业与农村资源区划办公室编制的《北京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观光农业”的概念。1994年,又编制了“大兴?房山永定河沙地观光农业项目规划”。1996年,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观光农业。1997年,市政府召开了“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研讨会”。1998年5月,《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经市农委、计委、区划委联合行文正式出台,8月,市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北京市观光农业工作会议”,成立了北京市观光农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由此,观光农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投资人、旅游观光者以及农民的关注和欢迎,观光农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二)发展条件 北京郊区发展观光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它不仅有着强大的社会需求,而且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城乡供需协调、城乡互动的结果,因此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1、客源市场庞大。从消费对象来看,观光农业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北京拥有700万城市人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去郊区观光、休闲的愿望;从消费能力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0000元,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具有参加农业观光旅游的能力。而且39%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在满足了吃、穿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的消费倾向将会转向物质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转向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闲暇消费的弹性空间将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消费群体将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也将不断提高,观光休闲农业已经开始成为城市人口新的消费热点之一。 2、观光资源丰富。由于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太行山、燕山山脉自西向被环抱,山岭雄伟险峻,峡谷奇特幽深;永定河、潮白河水系纵贯京郊,河湖矿泉散布,溶洞瑰丽神秘,融南方山水和北国风光的雄壮于一体。气候上,北京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核桃、板栗、磨盘柿、苹果、桃、梨、白杏等干鲜水果,高新的农业科技及其应用在全国首屈一指。因此门类齐全的京郊农业和地域独特的郊区农村,为发展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观光农业提供和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板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例 摘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但发展速快、规模大。浙江省武义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共同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经过分析武义乡村旅游现状、特征, 深入揭示了武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武义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 农家乐; 武义县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Tak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yuan Luo (Zhe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Abstract: Rural tourism bega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relatively late, but develops fast on a large scal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Wuyi and then thoroughly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Wuyi County.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th many suggestions to the exploring and planning of Wuyi tourism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gritourism; rural grand time; Wuyi County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及农事活动等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区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十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1] 乡村旅游, 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

北京大兴精准农业示范区

北京大兴精准农业示范区 从2006年9月起,北京市大兴区开始超前示范推广精准农业,16项获得国家专利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在2000亩农田上,全程监控瓜果菜花生长过程,堪称国内精准农业推广的发轫之举。随着三年多来的改进,政府已为技术开发、项目推广投入资金2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上精准农业技术,尝到了甜头。目前,大兴区正在筹划在更大范围推广精准农业,使全区示范推广农田达到4000亩,带动3万农户应用精准农业技术。 大兴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就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与此同时,大兴区还自主开发了农业信息网,为农民搭建了一个集农业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网,同时链接了本区3个专业网站和20个农业企业网,架起了农民与市场、专家之间的桥梁,农民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上网与专家对话,初步形成了大兴精准农业的物联网。 通过对北京大兴精准农业和小汤山精准农业的考察,不难发现,精准农业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感知”是基础。物联网农业之所以被认为对于传统农业生产具有颠覆意义,重要一点就是改变了以往农业人员依靠有限农业知识对植物、土壤以及农业环境进行主观判断,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判断有可能出现遗漏乃至断层,而依靠感觉也会造成误判,对于个体生产而言,这样的失误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但是处于企业化的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损失的就大大增加了。所以,“感知农业”的优势就在此时得以凸显。“感知农业”通过室内传感器“捕捉”各项数据,经数据采集控制器汇总、中控室电脑分析处理,结果即时显示在屏幕上。这其中就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中央计算机还会通过计算给出决策方案,农业人员只需根据方案进行浇水、施肥或者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精确的“感知”才是物联网能够发挥出巨大优势的基础。如下图,北京大兴精准农业信息收集系统: 综合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聪明的温室娃娃以及现代化温室大棚 第二,“链条”是重点。在通过传感器以及GPRS和地理信息系统采集了视频、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数据之后,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实施操作,例如进行精准施肥、施药、灌溉以及光照,在实施完成之后,还可收集反馈信息以做进一步的判断。从收集信息——作

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观光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现代化都市的飞速发展,城市人紧张的生活方式和狭小的生活空间,使得身心得以休闲的旅游度假成为一种趋势。而集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农艺于一身,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因迎合了这一趋势,所以在许多城市周边蓬勃发展起来。北京的郊县、上海的浦东、武汉的郊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相继建立起了诸如:“农业大观园”、“农科奇观”、“万果园”、“农林大世界”、“少儿农社”等旅游观光项目。但据笔者调查,许多地方的观光农业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其中,没有按照营销学的思想,进行科学的运作是导致许多业主惨谈经营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分析存在的营销问题、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是观光农业健康发展的必有之路。 一、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 观光农业就是以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休闲、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农游合一”,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的交叉产业。 观光农业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在法国通过“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多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日本各地的观光农业经营者还成立了专门的协会来统一宣传、指导观光农业的运作,共同吸引国内外游客;台湾当局更是把观光农业当成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布局等来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纵观海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传统型观光农业。它是以都市人所不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来吸引游客参观、参与、品偿、购买。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日本很时兴务农旅游,一些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组织都市人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区还组织游客参加捕捞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活动,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二是都市科技型观光农业。它主要是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例如新加坡,在这座花园城市里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名贵蔬菜和水果生产,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得到知识教育和乐趣,有时还能大饱口福。 三是度假型观光农业。它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去度假、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限乐趣。如澳大利亚人常在周末或假日自己驾车,带上小孩,选一个离家不远的牧场小住几天,大人可以放松身心,孩子则可以了解都市里无法见识的牧场生活。

福建省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

福建省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以休闲农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发,以泉州市为例分析了泉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人文优势,介绍了泉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对城乡发展及城乡差距缩小的意义,讨论了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丰厚的农业文化底蕴。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仍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农业强国,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农业,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始终是摆在政府及人民面前的重大难题。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了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而农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因此可以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福建省泉州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我将以泉州市为例,分析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泉州,地处闽南三角洲,依山傍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可见,泉州地形丰富多样,既有平原山地,又有港湾海岛,而在这些地形中有散布着数量众多的乡村,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农村有了较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同时,泉州市整体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已达60%,大量的城市人口为农村休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客源。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发起“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各乡镇政府针对自身特点,将招商引资和鼓励农民自发建设并举,积极推进农村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进展 据统计,2011年,全市62个休闲农业经营面积共计10.23万亩、床位3493个,年接待游客315.78万人次,约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10%。休闲渔业产业方兴未艾,以水塘、水库为依托,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民俗风情,综合观光、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的休闲渔业产业正在兴起,2011年休闲渔业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4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2项目规划原则 3.3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1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方案总体描述 5.2结论 5.3建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注册资本:XXX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XXXXXXXXX 成立日期:XXXXXXXXXXXXX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生态园座落于青龙湖镇北刘庄村,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二、建设规模: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前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2、后期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我国观光农业现状与趋势

文章编号:1000-8462(2007)05-0835-05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① 孙艺惠,杨存栋,陈 田,郭焕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101) 摘 要:观光农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自身的成长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演变使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文章在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新时期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战略要点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指导未来我国观光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现状;动力;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观光农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农民自发开放自家果园开展观光、采摘活动,到如今种类繁多的各类农业观光园、科技示范园、农业博览园等,我国观光农业在经历了萌芽和初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民闲暇时间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正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各种类型农业园区就有3000多个,可见观光农业发展势头之迅猛。由于观光农业所具有的“农游”合一的特殊性质[1],特别是其对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特殊意义,一直以来其发展问题不仅广受专家学者关注,更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其所蕴含的对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期望,更是为观光农业这一特色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 可以看出,我国的观光农业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身的成长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演变使其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我们一方面须摸清家底,分析现状,总结问题,以期继往开来;同时,还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积极预测其未来发展态势,以指导新时期观光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进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1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1.1 发展较快,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起始于19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荔枝节,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于是各地纷纷仿效,开办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标志着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兴起。 进入1990年代,一些综合性的、较大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区相继建立,如北京锦绣大地农业科技观光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等。这时期观光农业逐渐拓展了旅游观光、绿色生产、生态休闲、农科普及等多种功能,活动内容更加丰富。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的旅游主题,观光农业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在各地得以较快的发展。 2001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要点,制定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于2001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进一步推动了观光农业在全国范围的发展。2004年,为了推动全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了评选,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评选,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156处。目前总共评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处,遍布全国31个省市,在农、林、牧、副、渔各业中树立起了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样板。标志着我国观光农业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1.2 初步形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农业园区近3000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但又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格局。以359处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有195个,占54.32%;中部地区68个,占18.94%;西部地区96个,占26.74%(图1)。 就省、市、区分布来看,分布数量最多的依次是沿海的山东省55个,占15.32%,江苏省43个,占11.98%,辽宁34个,占9.47%;其次是贵州省18个,安徽、四川各17个,河北15个,浙江、广东14个,山西13个,河南12个,广西11个,内蒙古、新疆各10个,其余均在10个以下。 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观光农业分布广泛,但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东中部地区观光农业分布密集,而西部地区相对稀疏。观光农业项目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东、中部大城市郊区,与我国的城市群发育相吻合,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几个观光农业分布密集区 第27卷第5期2007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7,N o.5 Sep.,2007 ①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编号:2002E A106003-2)资助。收稿日期:2007-04-27;修回日期:2007-06-28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江苏省常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8- 2025)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与分析 ..................................................................................................... 第三章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 .............................................................. 第四章现状整治和升级措施. .............................................................. 第五章客源市场与游客量预测............................................................................................................ 第六章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 第七章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开发模式 ......................................................................................................... 第八章产业发展引导 ..................................................................................................................... 第九章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第十章管理运营规划 ..................................................................................................................... 第十一章分期发展规划 ................................................................................................................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建设条件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建设条件研究 【摘要】本文以帅府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区为例,通过对园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剖析现阶段城北乡创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从产业定位、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等角度对帅府园区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帅府休闲观光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发展观光农业对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区概况 金安区地处江淮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全区辖11个镇,6个乡,5个街道,299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土地面积1657平方公里。2008年底,人口84.68,其中非农业人口18.44万人,乡村人口66.24万人。全区生产总值61.28亿元,比上年增站14.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8亿元,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总额15.5亿元,财政收入3.5287医院,农民人均收入3527元。耕地面积71.34万亩其中水田61.60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9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05万亩,帅府休闲观光农业园生产基地位于六安市

木厂区,涉及两个行政区,基地内水稻人均单产400公斤,油料人均单产60公斤,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892元。基地内有木南项目区配套有砼路,电力充足,通讯良好.金安区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油料、水产品生产百强县和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现形成全国优质粮食、油料、生猪、白鹅、肉鸡、草席、果蔬和林木八大产业。特色产业霍山黑猪、皖西白鸡文明遐迩,一直深受海内外宾客青睐。金安区还是国务院颁布中国红色旅游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已初步形成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金安区交通便利,沪陕高速和312国道、宁西铁路穿境而过,正兴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国家对农业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五年来中央在“多予”“少取”的基础上对畜牧业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有力的保证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帅府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是木南项目开发区中心项目,可享受木南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地理优势:项目区距六安市仅10分钟的路程,距沪陕高速公路六安出入口仅一公里,紧邻六寿路,是出入六安的北部咽喉。木南项目区配套的木南大道穿过项目区,木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宋金平 师X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100875; 牟春辉 XX东营职业学院,东营,257091 摘要:观光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游交叉产业。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以及观光农业的类型和特征,并针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观光农业问题对策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ONG Jin-ping1,MOU Chun-hui 2 (1.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2. Dongy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Dongying 257091, China) Abstract:Agri- tourism is a kind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tercrossed industry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bined with modern tour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yle and character of agri- tourism in China, and analyzes problems in agri- tourism developmen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gri- touris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观光农业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1]。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2]。 观光农业首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应运而生,比如日本、美国、荷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以及我国的XX省等。农业景观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景观具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双重特征。发展观光农业要重视农业景观的建设、改善和塑造,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观光和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观光农业既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有旅游接待服务活动的开展。从农业活动角度来看,它能生产粮、菜、瓜、果、花、药、木、肉、蛋、奶、鱼等产品,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它可以给游客提供观赏服务、品尝服务、购物服务、务农服务、娱乐服务、住宿服务、疗养服务、度假服务等,具有旅游业的基本功能。 1、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研究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