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讲义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导言:

*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

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

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1、掌握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原理

2、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3、掌握一些处理教育问题的简单方法

4、初步学会用教育的观点去考察教育的问题

三、具体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听课,掌握基本理论

2、深入思考,理解教育原理

3、加强课外阅读,广开视野

4、充分利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5、认真观察,尝试应用教育原理

*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

教育是科学,需要钻研;

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

——吕型伟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

1、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几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看

发展阶段作品作者时间价值著名观点

萌芽学记

孔子弟子整理

先秦

世界上最早的教

育专著

有教无类、因材施

教、循循善诱、学

思结合、温故知新雄辩术原理

昆体良

约35~95年

古罗马

西方最早的教育

专著

形成阶段大教学论夸美纽斯1632年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专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科学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1776~1841

1806年

第一部现代意义

上的教育学著作

旧三中心:教师、

教材、课堂

传统教育的代表

学校与社会

杜威

1859~1952

实用主义的代表

新三中心:学生、

经验、活动

教育学

凯洛夫马克思主义科学

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教育过程布鲁纳1963年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1956年教学与发展赞可夫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

儿童心理学

1970年

(二)区别几个概念

1、“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小学教育学”是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和“教学”

“教育”广义的指一切对人的影响,狭义指学校教育,包括思品教育和学科教学;

“教学”特指学科教学。

3、“教书”和“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常指学科教学,“育人”指对人的思想品质的影响。“教书”和“育人”就象一张纸的两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斯宾塞)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即使教师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其各方面的影响也会以隐性的方式产生。而且,可能负面的影响更容易表现。

4、“实用”和“应用”

教育学是理论学科,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教育学为我们提供的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原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是提供具体事件的具体的解决方法。

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教育学能否直接提供给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来认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社会意识

形态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初步形成教育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制约的认识。

2、使学生懂得教育的基本职能和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师范专业和从事

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教育的社会性

教学时数:4

第一节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广义的含义——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1、指影响的过程:“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2、影响的结果:“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3、影响的方法:“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三)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二、“教育”的词源分析

1、西方词源

(英文)Education n. Educate v.

(拉丁语)E-ducêre(出) E-ducêre(引导)

2、中国词源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经典的内容

“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

3、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西方中国

教育方法内发论

(注重引导、启发心智)

外烁论

(强制灌输)

教育

内容

宽泛(崇尚自然)儒家经典(崇尚书本)

三、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由人、财、物、事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一)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二)学习者(教育对象)

学习者凸现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

学习者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三)教育媒介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要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统一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的活动

(主导活动)

教育活动

学的活动

(主体活动)

四、教育的形态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二)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个体在思想上对自身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农业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当代教育)(见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1、基本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傍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朱熹:人天生就被赋予仁义礼智等本性,但个人气质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和保全自己的本性,一旦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做众人的教师,以帮助众人恢复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以及司徒、典乐等职位出现的原因。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

2、评价: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生物起源说

1、基本观点: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勒图尔诺(1831-1902)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沛西·能(198 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评价: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心理起源说

1、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2、评价: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于教育之外,走向极端。

(四)劳动起源说

1、基本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的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教育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发生变革。

2、评价: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突出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本质区别——意识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四次革命时间作用文明

进程

教育

发展

工具制造革命

250万

年前

使人区别于动物

原始

文明

原始

教育

农业革命

1万年

使人从食物采集

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农业

文明

农业

教育

工业革命

200年

使人类产生从手

工业生产变为机器

生产

工业

文明

工业

教育

知识革命50年前

使人类消费从物

质消费向知识消费

转向

知识

文明

信息

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

1、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没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在共同的劳

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2、教育的水平很低:教学内容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教育方法是口耳相传

3、教育没有阶级性:大家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学校便应运而生。

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有: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和性质的名称;礼乐射御书数已经成为当时学校主要的学习内容。

古希腊的学校教育

古希腊雅典当时有两类初等教育学校: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男孩7岁入学。学校是私立收费的。学校同时自由入学,可以进两校,也可先入文法学校,再入琴弦学校。教师待遇低下,社会地位有如手工业者,不受重视。儿童每日上学均有教仆相伴,以免途中接触不良影响。儿童在文法学校学习阅读、书法、计算。弦琴学校主要学习音乐、歌唱和吟诗(荷马史诗),年长的学生可以学习琴弦和吹笛,培养美感、节奏感、旋律感,涤除邪念,培养德性。无一定修业年限,一般在7-14岁之间。采用个别教学法,注重机械背诵,常实施体罚。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国古代就有“学在官府”之说。奴隶及其子女是无权进入学校学习,只能在繁重的劳动中学习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3.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

统治阶级学习的是“治人之术”而不事稼穑,劳动人民又无权入学,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与生产劳动没有关系。

(三)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1、不仅具有阶级性,还有严格的等级制

唐朝官学体制的等级性

唐朝的官学体制中,设有“二馆六学”: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国戚和宰相的儿子

国子学招收三品上文武官的子弟

太学招收五品上官员的子弟

四门学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书学、算学、律学则招收八品以下人员子弟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四)近代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1880年提出了实行5~10岁儿童的义务教育,1893年提高到11岁,1899年提高到12岁,1891年在全国完全实行初等免费教育,19世纪80年代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

德国1763年指定了乡村教育规程,作出了普通义务教育的规定。

美国从1852年马萨诸塞洲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到1918年密西西比洲最后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经过60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得到法律的保证。

中国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又进行修订。(义务教育时间为9年)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普及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生产劳动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三)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1.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等方面的改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

3.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龄阶段——长及人的一生

第二章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2、理解学校的公益性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服务”的意识

3、了解学校文化及其作用,初步形成关注学校文化的隐性教育影响的意识。

4、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不同影响,初步形成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学校概说

一、学校

(一)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

遍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来实施的。

(二)学校的功能: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

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充分做好参加社

会生活的准备。

(三)学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育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和卫生器材。

二、学制

(一)学制的含义:

学制,广义的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

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我们现在所称的学制,是一种狭义的内涵,主要指修业年限。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

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

规定。

(二)学制的产生与发展(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

现代小学的发展要比大学和中学要晚得多。在文艺复兴以前,欧洲的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类学校,叫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主要是学习本族语的读写、计算和宗教,这是欧洲城市最早的初等学校。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教会又办起了许多类似的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可视为现代小学的前身。到19世纪后半叶,英、德、法、美、日都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小学由此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小学逐步普及的基础上,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时间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延长。在许多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先后延长到8-9年。延长的这部分教育统称初中教育,实施初中教育的学校一般叫初级中学。在欧洲各国,这类学校都只是小学的延伸,并不能与高等学校相衔接。与大学相衔接的高级中学是由古典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上述这两种学校系统在办学形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水平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典型的双轨学制。

在美国,并没有发生类似欧洲的发展过程,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

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三)学制变革与学校的大众化

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双轨学制必然要逐步过渡,最终走向机会均等的单轨学制。从当前看,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学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在20世纪中期之后,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就成为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律,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机构如回归教育、终生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远程教育、企业职工培训、老龄教育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在学制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大众性以及和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闭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向终生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过渡。

(四)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1、清及清以前的学制

清末以前,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从夏朝始有官立“庠”、“序”之类学校的设置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再到汉武帝以后官学和私学的并举,学校在招收学生年龄、学习年限、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无统一的规定。

自隋唐实行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以后,历代学校教育,逐渐变成选士和科举的预备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鸦片战争失败后,封建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益形暴露,改革科举教育,加试实用科学,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1898年6月,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颁布了一系列除旧革新的政令。在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大力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终遭失败。1901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再次明令废除八股,考试策论,废除武试。科举制度稍有改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三三”制,即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各为三学年,春季始业。同时还规定,儿童在入初等小学堂前,还须进蒙学堂学习4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癸卯学制共分三段七级,长达29-30年。规定小学改为“五四”制,即初等小学堂5学年,高等小学堂4学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多大臣联名奏请,要求立停科举。清政府在多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同年8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至此,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方告废止。从此新式学校得以迅速发展。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分女子小学教育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4年,并规定男女小学分别设立,不得混合。因各地反映学制太长,宣统元年(1909年)又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为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学习年限为1-3年,每日授课2-3小时,也可上半日、下半日分班施教,并可增夜校,学生不收学费。

宣统二年(1910年),小学学制又改为“四四”制,即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各为4学年。

2、民国时期的学制

民国元年(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9月间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公布了新定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学制”,俗称旧学制,但在公布后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法令,与“壬子学制”略有出入,于是便在次年综合成为“壬子癸丑学制”。规定:(1)初等小学校4年,收7至10岁儿童;

(2)高等小学校3年,收初小毕业生;

(3)中学校4年,收高小毕业生;

(4)大学或专门学校,预科3年,本科3至4年。

小学以下的蒙学院和大学以上的大学院都不计年限。

此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有的系统还特设或附设学科。

民国11年(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新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当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俗称新学制。规定小学、中学、大学均为6年,小学分初、高两级,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即“四二”分段制。中学分初中、高中,学制各3年。“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本文国家学校教育体制基础上制定的,因而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系统,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戊辰学制”,俗称现行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仍实行“四二”分段制。

3、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

建国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学制有过多次变革。

1951年11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中关于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包括5个主要部分:

(1)幼儿教育:幼儿园收3-7岁儿童,满7岁升入小学。其任务是使幼儿

的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发展。

(2)初等教育:修业年限6年。其任务是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包括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修业年限不定。

(3)中等教育:中学修业年限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均得单独设置。

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3-4年,招收相当小学毕业程度的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

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3-4年,招收业余初等学校或业余初级中学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历者。

上述各中学任务,是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医药及其他专业学校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类中等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

(5)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培训班,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以及聋、哑、盲等特种学校。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同年11月发出指示,全国小学自1952年秋季一年级新生起,一律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后由于教材、师资等条件不足,政务院遂于1953年11月发出指示,停止推行“五年一贯制”,继续实行“四二”制。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为10周岁。

1958年9月1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善地加以改革的”。“经过典型试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原则。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农)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函授、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学校并举。同时规定全国有三类主要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普及教育,涉及到学制问题。中小学学制,准备逐步改为十二年制,今后一段时间,小学学制可以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城市小学可以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1981年,教育部又

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至此,中小学学制经过20年的徘徊,又回到“文革”前的“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

4、我国中小学在现行学制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纵向分为四个等级,横向分为若干的不同的类型。

幼儿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第二节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二)学校文化的构成

1、从学校文化的形成看,学校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自觉性)

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成人文化的一种反映,但其内容与成人有别,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自发性)

2、从学校文化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类。

第一、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师生关系处理等。

第二、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比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比如西方国家的中小学在行为规定上比较强调放纵,认为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东方国家中小学则比较强调管束,认为严格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表现在学业方面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表现在体育运动方面有运动会、体育比赛的各种仪式;其他还有升旗仪式、周会、校训、

校歌等。学校仪式一般是在学校的要求下产生,受教师文化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等。学校规章的制定者一般是办学者或教师,代表他们的意愿和办学理念。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二、学校文化的影响(价值)

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三节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概述

(一)管理

所谓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第一,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对象化的行为。

第二,管理必须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管理主体就是管理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管理客体就是管理的对象,是由人或事组成的动态系统。

第三,管理必须有其自己独特的手段,亦即管理手段,它是指管理者在完成管理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一般包括该组织系统的组织机构、为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套规章制度,以及通过这一机构和制度所实施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等。

第四,管理必须要有效果,亦即管理效果,它是指管理主体预期目标的实现状况,包括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等。

(二)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二)沟通的功能:

信息传递:沟通把信息向学校的各个层次景象传递,使学校成为运行有序的系统。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

控制:上下级的指令通过沟通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沟通层层上报,以达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

激励和情感交流:领导及时对工作进行评估和肯定、奖励等,都能起到激励的和情感交流的作用。

(三)沟通的形式

学校的沟通一般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和斜向几种渠道。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和社会传闻。

(四)沟通的障碍

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

主观方面的障碍;

客观方面的障碍

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五)沟通障碍的克服

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沟通的状况,如: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选择最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

(一)学校绩效的含义: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二)国内外学者评价学校绩效的几种理论:

(1)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定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2)投入――产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

(3)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4)环境适应模式。它强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主要迎接环境的挑战,获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学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构的决策领导能力等。

(四)学校绩效评估的分类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

1、按性质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种:

(1)定性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传表彰等管理领域。

(2)定量评估。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的学校绩效的量的测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评价。一般较多地用于评估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按形式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

(1)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

(2)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

(3)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3、按主体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四类:

(1)上级评估;

(2)同级评估;

(3)自我评估和

(4)下级评估。

4、按时间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

(1)日常评估;

(2)定期评估

(3)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类:

(1)绝对标准评估

(2)相对标准评估。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管理的方针。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同,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五、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各种的领导,组织和提高思品教育的师资水平,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学校应成立思想品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和少先队组织,协调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各个教育因素的关系。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比。

2、教学工作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严格各项教学常规,建立责权分明的规章制度,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包括招生、编班、报到注册等,检查各种教学活动的情况,落实教学任务,教学资料与档案的管理等。

4、总务工作管理

总务工作复杂、细致又具体。总务工作应该为教学服务。主要包括: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等。

六、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就具有某些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节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提出学生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但由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解不同,实际效果也就有很大差别。如有的学校存在着以智育为中心、单纯追求升学率等错误思想。

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少年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孩子。

国外学者把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独裁型、保护型、和平共处型和合作型。其中合作型家庭最有利有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对一个学生来说,对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和大众传媒等。

(1)社会群体主要有:朋友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这种影响可以有两个方向,如果它形成的基础是健康的,则对儿童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如果它是在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结成的,则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既不应一概否定,又不能任其自由存在和发展,而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儿童正确地择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2)社会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个人的行为。一个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受到先进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没落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侵蚀。因此,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就应当在大力宣传先进道德的同时,结合社会环境,清除一切没落道德的残余,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3)社会文化: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类的艺术作品,电视、电影、书报刊物、音像制品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游乐场、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社会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

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发挥社会文化的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他们所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2、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同时为国家积极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

(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等。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一般性指导。这是指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出家庭教育的一般要求和建议。

(2)针对性指导。这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别提出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应采取的教育措施,以及实施措施的途径和方法。

(3)分类指导。这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及不同类型的家庭条件所进行的分别要求、分类指导。

(4)个别指导。这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所作的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帮助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教育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其中应强调班主任的家访活动。

(2)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

(3)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生的情感;

2、掌握学生发展的特点,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儿童发展观的含义: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

一、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一)遗传决定论: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者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评价: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理论依据,更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借口。

(二)环境决定论:真正在而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洛克:白板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后,是好是坏,有用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更给我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评价: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该观点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更大的一个变量。该观点直接导致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的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

(三)辐合论(二因素论):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二者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因素的作用大小也有明显的差别。

皮亚杰: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反应对象,借此来构造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的时候,这一环境因素才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

杜威:儿童的发展必须依赖儿童的自我参与和自我体验。他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环境条件,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脱离生活和脱离儿童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阻碍的各种因素,让儿童的发展更时候其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生活。

评价:辐合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

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

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二、学生观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可塑性

2、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多方面发展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二)学生的权利[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利

(三)童年期学生的发展任务

1、发展基本的阅读、书写、计算技能

2、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

3、发展借助于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

4、发展社会性情感

5、发展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6、建立起对自己的完整态度

7、学习与同辈的相处

8、学习分辨是非、发展良知、德性

9、发展对社会、集体的态度

10、培养创造意识

第二节儿童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

(一)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遗传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确定会转化为儿童发展的现实。因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外界条件。

遗传素质转变为发展现实的过程,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影响性质,遗传素质本身有生物特点的自身演变规律。

(二)儿童的发展蕴涵在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儿童发展是作为一个生物体和社会个体的儿童自我调节机制的活动结果。儿童的主体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身条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避免把儿童所参与的外在于儿童的客观活动过程,看作是儿童发展的根源。

(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发展的权利问题及其保障措施

《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最优先地重视儿童的权利、儿童的生存以及儿童的保护和发展。“”为所有儿童,不论他们的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使儿童作好准备以参加生产性就业和终身学习机会。

(四)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儿童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发展——简单到负责,低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过程。

2、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的过程。

3、儿童的发展也不等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

变不断转化、互为基础的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知识的积累,更是儿童个体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过程。

二、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顺序性

儿童发展的过程,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秩序。

顺序: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教学要循序渐进

(二)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发展速度不是匀速的:不同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不完全协调统一: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

——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阶段性

在儿童发展的连续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也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育要有促进作用,把握发展的潜能“最近发展区”,提出合理要求。

第四章教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比较稳固的专业思想;

2、了解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加强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意识;

3、掌握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对教师劳动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数:10课时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

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学校里,我国是存在“政教合一”“以吏为师”,西方则常以僧侣或其他劳动者兼任。

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负责和规模的扩大,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义务教育开始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都有了迅速的发展,教育结构更复杂,教育规模更大,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各级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业化。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必将造成教师职业的进一

小学教育学(黄济)

第一部分 有关说明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课程标准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更有目的地自学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其中“应用”层次,可以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识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而“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的说明 教育学考试推荐使用的教材是: 2001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的《小学教育学》。 三、自学方法指导 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自学应试者应首先系统地学习各篇章,识记基本概念和名词,深入理解教育学地基本理论和原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其次,要把握住各篇章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自学者应能通过自学,将所学教育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核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本课程考试试卷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或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 第二部分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产生与发展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最全小学教育学(含答案)

《小学教育学》配套练习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 二、填空题: 1、古代得教育思想常常就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得。 2、世界上最早得教育专著,应就是中国得《学记》。西方最早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得教育学体系。 3、最早得具有比较完整体系得教育学著作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 年写成得《大教学论》。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 年发表得著作《普通教育学》被认为就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得教育学著作。 她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得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 5、教育学发展得“源”在教育实践。 6、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得总趋势就是多样化。 7、我国当代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教育改革面临得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改革传统教育得思想与模式,实事求就是地 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 8、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得位置,就是基础学科与

必修学科之一。 9、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就是与师范学校得设立同时进行得。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得教育主张出自我国古代伟大得教育家孔子,她得言论散见于《论语》一书。 11、教育学就是在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得。 三、选择题: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得以( ABC )为中心得“三中心”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得教育理论与 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A、教师 B、书本 C、课堂 D、学生 2、以下属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得教育观点或教育思想得有: (ACDEF )。 A、教育即生活 B、教师中心 C、儿童中心 D、活动教学 E、社会即学校 F、从做中学 3、教育学得发展,反映了( ABCD )。 A、当代社会与科技发展向教育提出得要求 B、现代科技手段得应用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所起得巨大推动作用 C、现代社会对人得发展研究得深入 D、教育学与其她学科关系得发展日益密切

小学教育学全本讲解

《小学教育学》教案 目录: 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第三章学校 第四章学生 第五章教师 第六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七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八章课程 第九章小学教学工作 第十章课外活动 说明 一、《小学教育学》学科性质 1、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专业必修课程及学位课程。 2、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小学教育现象,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

3、小学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的范畴,相对于教育学一级学科而言,它是一门二级学科。 学好小学教育学,掌握小学教育规律,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师范生,传授给学生有关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实践能力] 3、结合知识教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受学生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道德品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精神,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反映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2)要联系小学实际,充分反映现代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及其

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质量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传授给师范生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训练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并加强教学中的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适度性原则。从高师院校实际出发,照顾师范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论述教育理论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难点适当分散。内容力求充实具体,理论阐述既要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5、系统性原则。加强本课程与《心理学》、《教材法》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为教材法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根据高师教学计划规定,小学教育学课程一学期完成,教学时数共约为60学时,其中讲授时数为54学时,余6学时供见习、课堂讨论及自由伸缩之用。 在每章内容提要之前,对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作简要的说明,以帮助师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抓住重点,突出关键,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五、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黄济等主编《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导言:*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育的问题。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

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1、掌握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原理 2、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3、掌握一些处理教育问题的简单方法 4、初步学会用教育的观点去考察教育的问题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讲义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导言: *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 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 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小学教育学黄济

《小学教育学》教案目录: 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第三章学校 第四章学生 第五章教师 第六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七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八章课程 第九章小学教学工作 第十章课外活动 ~

说明 一、《小学教育学》学科性质 1、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专业必修课程及学位课程。 2、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小学教育现象,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 3、小学教育学属于教育学科的范畴,相对于教育学一级学科而言,它是一门二级学科。 学好小学教育学,掌握小学教育规律,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 1、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师范生,传授给学生有关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实践能力] 3、结合知识教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受学生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道德品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体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精神,用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武装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反映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2)要联系小学实际,充分反映现代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及其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质量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传授给师范生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训练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并加强教学中的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适度性原则。从高师院校实际出发,照顾师范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论述教育理论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难点适当分散。内容力求充实具体,理论阐述既要通俗易懂,又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5、系统性原则。加强本课程与《心理学》、《教材法》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并为教材法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 根据高师教学计划规定,小学教育学课程一学期完成,教学时数共约为60学时,其中讲授时数为54学时,余6学时供见习、课堂讨

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生、檀传宝主编)重点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学活动、揭示教学规律的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极爱专著《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最早 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德国康德使教育学在大学里开设。 3.教育学的作用:a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学实践b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提高鉴别能力c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学习教育学要注意: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C坚持学习与研 究相结合D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5.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6.按社会形态来划分教育:A原始社会教育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E社会主义 7.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A生产性B民主性C科学性D革新性 8.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方针:A贯彻“三个面向”B实施科教兴国C推进素质教育 9.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A在身体素质方面B在学习知识方面C在思想品德方面 10.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A全民性B义务性C全面性 11.学制:把学校教育机构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 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即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12.西欧12-13世纪有平民教育,我国20世纪才有教育。中国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揆卯学制”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1922年颁布“壬戍学制”,沿用到新中国成立,该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至今还被广泛采用。 13.我国现行学制:A幼儿教育(幼儿园)3-6岁幼儿B初等教育,主要是全日制小学教育, 6-7岁儿童入学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D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专科院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学校 14.学校与企业的区别:A设置目的不同B调节手段不同C与政府关系不同D产出不同 15.学校公益性的2个表现: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B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16.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撑起活动与发展演变过 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7.学校文化从形式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8.学校制度文化分为:传统。、仪式、规章 19.学校传统:在学校中,师生关系、领导关系、读书风气、考试风气、交往时的词汇、语 境、逻辑、价值态度、上课方式、应试方式等经过实践的积淀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传统。 20.学校规章: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 2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 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由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组成。 22.沟通在学校管理的作用: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23.沟通的障碍: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沟通渠道方面/ 克服方法:A相互间建立信任、尊 重的良好关系B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C选择最佳的沟通媒体D注意信息的时效性E重视信息的反馈 24.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A思想品德教育管理B教学工作管理C教务行政管理D总务 工作管理 25.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A行政方法B法律方法C教育方法D经济方法E学术方法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小学教育学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 4.课程地位: 5.总学时:××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6.总学分: 7.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及其教育新成果,研究小学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师范生学习本门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学教育目标,运用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手段,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三、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绪论主要阐明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和如何学习教育学这三个问题。通过学习,让学习者了解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基本理论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 二、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学的地位 二、教育学的作用 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教学阐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功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教育的功能 第二节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小学教育学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 4.课程地位: 5.总学时:××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6.总学分: 7.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及其教育新成果,研究小学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师范生学习本门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学教育目标,运用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手段,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三、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绪论主要阐明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和如何学习教育学这三个问题。通过学习,让学习者了解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基本理论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 二、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学的地位 二、教育学的作用 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教学阐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功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教育的功能 第二节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