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复训练对智障孩子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智障孩子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智障孩子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智障孩子的重要性

探究康复训练对智障孩子的重要性

智障孩子是指智慧明显低于同龄人的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这种缺陷可能是永久的缺陷,它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儿童可以经过康复训练来发展他的有限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智障孩子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比一般正常孩子低。需要适当的教育及有系统化的训练,使其能独立的正常生活。假期间我参加了对7岁以下孩子的康复训练,通过系统的训练,孩子们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有些孩子之前不喜欢和别人交流,通过康复训练以后愿意和小朋友交流了,喜欢在一起玩。有些孩子走路走的不稳,上楼梯不能单独上的孩子,通过一个假期的训练,孩子们能大胆的迈开步子走了,能不借助外力上下楼梯了………通过康复训练,我认为在训练活动中必须把握好五个原则,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缺陷方面得到更好的补偿。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行为习惯,安全教育方面进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的相关活动,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坚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比如:小雨不能分辨颜色和形状,我们就要重点训练她对颜色和形状的训练:利用孩子都喜欢海洋球和爱吃水果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吃和玩中认识了颜色。形状的训练我们结合实物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形、。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比如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的振动,训练听各种熟悉的声音。如打雷声、火车鸣笛、汽车鸣笛,训练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鸡,训练听辨各种人物的声音。老师、家长、小朋友的声音等,不断的强化孩子的记忆。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比如教孩子洗手,洗脸我们可以分4个步骤:

1.让孩子看你洗手,洗脸,鼓励他模仿你的动作。

2.孩子洗手,洗脸时,要给予口头上的指导。如果他学会了,不再需要帮助和口头指导了,你要表扬他。

3.用彩色粉笔往孩子脸上涂颜色,让他照镜子看一看。洗脸后再让他照照镜子看是否洗干净了。

4.在脸盆里倒上半盆水,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然后把水到掉。

总之,对智障孩子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代偿、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有利于智障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2.消退3.塑造4.条件强化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居家生活●自我照顾●社交技巧●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工作●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

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康复医学是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康复医学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并列为临床一级学科。但是说起康复,很多人把康复当做简单的按摩、推拿和活动,对康复的认识有很大偏差。由于对康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导致很多病人未能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重治疗而轻康复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家属而言,在挽救亲人生命的时候不计代价,但是在康复治疗上却不舍得多花一分,认为康复无足轻重。 人们对于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一、外科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术后静养即可。 对于某些外科来说,一般人认为只要及时手术治疗,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回家静养就可以了。实际上,手术只能对损伤进行部分修复,只有运用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缩短恢复期,且恢复效果更好,尤其对于骨科和脑科手术术后康复非常有必要。 二、康复治疗可有可无 很多患者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简单的按摩,烤电,对于恢复意义不大。实际上,康复治疗包含多种疗法,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疗法等等。对于不同损伤的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某些疗法。 三、康复治疗等同于中医针灸推拿。

中医针灸推拿技术的确属于康复治疗的重要范畴,但这些都属于中国传统康复方法。而现代的康复治疗形式多样,心理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等。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充分利用传统疗法与现代疗法的优势。 四、康复治疗不急于一时。 很多患者认为康复治疗无足轻重,因此介入康复治疗的时间通常比较晚。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调查表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的脑血管病人,其中80%可以恢复独立行走。实际上,多数的脑血管病人并未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严重影响了恢复效果。 五、康复治疗就是锻炼身体。 康复治疗就是教人活动活动,锻炼身体。真正的康复训练属于医学范畴,而不等于体育锻炼。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应该在康复医师、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的专业指导下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六、对医疗费用的分配不合理。 有些患者患者舍得手术检查费用,而吝啬于康复治疗。而康复治疗恰恰是在患者后期恢复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决定了未来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最大限度上恢复身体机能,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指导

智障儿童,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不稳定行为,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主流社会,需要家长的努力,需要老师的教育,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人的帮助。 智障儿童是我们群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虽然他们在心理上或者在身体上,与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与我们一样,都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爱护。 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天真好动的天性。纯真无邪的话语,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只不过他们有时候不能够很快的理解我们惯用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我们认为很简单的知识,不能够很快的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恰当方式.所以,他们感到无助,他们发脾气,他们伤害自己,他们攻击别人. 作为一名智障儿童的家长,每天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请问一下自己,我们真正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吗?我们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表达什么,我们又知道吗?当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也那样看我们的孩子呢?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但是不需要我们的溺爱,不需要我们对他们的一切都包办代替,他们是勇敢的海燕,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的孩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该怎么做?智障儿童其实与我们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着活泼可爱的笑容,由于智力障碍的关系导致儿童情绪和交流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一个康复训练,加强儿童的语言交流。以下是专家介绍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训练: 1. 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3. 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 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5. 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x

项目 基 本 条 件 5 分 康复业训练务 职 能 家长15 培训分 宣传 普及 康复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查看从业执照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 2.观摩主题课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座谈、访谈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小计7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2分查阅档案资料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档案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管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 小计4分 合计15分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场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场所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 15㎡1分设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1分 所 置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1分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1分置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与 小计9分设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施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15 场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分 1.5分所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1.5分 施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 小计6分 合计15分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康 复 医 学 的 重 要 性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其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社会和患者的迫切要求 在医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各种传染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人类的死因可以认为主要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癌症和外伤,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部分可以存一个长时期,对于存活的患者,康复医学就有巨大的作用。如在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现已证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参加康复治疗者,其后的病死率比不参加者低36.8%。 在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在创伤方面,以严重创伤引起的截瘫为例,1950年前截瘫后平均只能存活2.9年,50年代后虽然延长到5.9年,但这些患者由于残疾不仅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1976年已有53%的截瘫患者能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及至1980年,这部分患者已达到83%左右。这就使许多严重残疾的患者不但不致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而且还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这也是康复医学能使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而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原因之一。至于肢体伤残,由于现代假肢技术的进展,很多患者装配了肌电手或其他各种假肢以后,绝大多数能自理生活和重新选择一种合适的职业,这更是显而易见的康复效果。 二、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下述各变化向康复医学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存活者中残疾比例增高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以后,老年人的比重明显增多。已如前述,老年人中残疾者所占比例相当高,迫切需要进行康复,这就是近年来老年康复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老年人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癌症的发病率亦比年轻人高,这也使得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二)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残疾人口不断增多 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以后,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但只能降低工伤和车祸的发生率,而因工伤和车祸致残的绝对人数却因生产岗位和车辆绝对数的增多而肯定比以往多,这部分残疾人同样急需积极的康复治疗,才能使他们残而不废。 (三)文体活动日益发达,残疾人口不断增多 文体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蓬勃发展。纵观杂技、体操、跳水、赛车、拳击、摔跤等难度较高或危险性较大的文体活动,无论在训练或竞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受伤致残的危险。由于这种原因而造成残疾的患者,同样需要康复医学为他们的将来作贡献。 三、为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必要储备 在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和战争根源之前,地震和局部战争都是难以避免的,世界各地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各次局部战争同样产生"了不少伤残者。对于这些患者,是否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也是必须重视发展康复医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由于上述各种原因,世界上先进国家都十分重视康复医学。

第二章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基础理论

第二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基础理论第二章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 康复训练是以“功能恢复”为核心研究命题的科学,康复训练的理论也是围绕功能障碍及其恢复的研究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讲,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两大类,或是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领域内理论,是对该学科内容研究实践成果的总结;另一个是领域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因为每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决对独立的,多是相互联系,有些学科甚至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学科的发展除了不断提升领域内的基础理论研究外,还需要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康复学科作为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的科学,与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本章在介绍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述领域内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功能、功能障碍和功能恢复 (一) 功能(function) 是指组织、器官或肢体的特征性活动。如手的功能是徒手或操持工具进行劳作;下肢的支持和行走功能;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储存。 (二) 功能障碍(dysfunction) 是指组织、器官或肢体的正常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三) 功能恢复(functional recovery) 是指借助机体自身修复能力或一定外加手段使障碍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的过程。功能恢复可以有机体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也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等手段来实施;恢复的结果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全部的。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是

指在机体自然无力恢复,手术药物等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以外的,通过训练来实现功能恢复的科学。 二、能力和能力丧失 (一) 能力(ability) 定义一概括各领域的“能力”的定义实属不易,也许各领域有其自身的规定。心理学的能力定义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活动身心特征。分为基础能力和高级能力。前者一般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后者指某一能力的优势发展,超越基础能力,或是对这些基本能力的调节,控制能力。 (二) 能力丧失(disabilitiy) 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导致独立生活有困难。一般不用无能(indisability)或残障(handicap)。 1 第二节领域内基础理论 一、整体康复思想(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一)内容 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病、伤、残者尽可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化的人,也称为全面康复或大康复。内容包括现代康复技术四大领域,即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二)实践意义

精选-残疾人康复治疗的运动疗法

残疾人康复治疗的运动疗法 (一)概述 1.定义是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运用物理学、力学原理,借助各种手法、治疗器械及患者的自身参与,通过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或改善患者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称为PT。运动治疗师简称PT师。PT 是康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手段,也是社区康复的重点。运动疗法以运动为手段,着眼于功能。也就是以运动这一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治疗的目的包括: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耐力,改善平衡协调功能,提高整体运动功能。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积极参与,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身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均得到全面改善与提高。 2.运动疗法分类 (1)按用力程度分类。①被动运动:指运动时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其作用是预防挛缩和粘连的形成,刺激伸屈反射,增强本体感觉,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为主动运动做准备。②助力运动:指部分借助外力的辅助,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完成的整个运动过程。外力可以来自机械,也可以来自于健侧肢体或他人的帮助。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③主动运动:指既不需要辅助力也不施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完全由患者主动独立完成的运动。其作用是增强肌力、改善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④抗阻运动:是指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地进行对抗阻力的运动。阻力可以是器械的,也可以是徒手的。多用于肌肉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2)按肌肉的收缩形式分类。①等张运动:等张运动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等张运动又分为:一是向心性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短,又称为向心性缩短,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 缩。.是离心性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被拉长,又称离心性延伸,如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②等长运动:等长运动是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又称静力性收缩。多用于骨科患者肢体被固定后患肢肌力训练。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①神经科疾病:偏瘫、脑瘫、截瘫、周围神经病等;②骨科疾病: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截肢后、脊柱骨折、关节术后、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畸形、肩周炎、软组织损伤等;③内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糖尿病等;④其他:烧伤后、肿瘤等。 (2)禁忌证。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剧烈疼痛等。 (二)几种常见的运动疗法 1.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的练习称之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各关节都有正常活动范围,也就是关节活动度值。关节活动按是否借助外力分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辅助运动3种,以及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1)被动关节运动(关节活动范围维持训练):此种训练方法无需患者肌肉主动收缩,而是借助他人、器械及自我肢体辅助来完成。用于偏瘫、截瘫等无肌肉收缩的患者,主要目的是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智障康复家庭训练

智障康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c10153144.html, 2008-10-28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亲爱的家长: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障康复部全体同仁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造成其心理、智力、适应行为发展的各方面障碍。但是孩子是发展中的儿童,只是发展速度,质量不如正常儿童,但是只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奇迹是会出现的。 让我共同努力,用真诚和信任,为孩子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孩子拥有美好的一天又一天。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 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 在严格控制药占比的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急需扩大医疗服务收入,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具有低药占比高治疗费用的特点,为医院创收提供新的增长点,但康复治疗不同于临床治疗,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服务,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具备康复技术的管理体系。而市场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差异化的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赢得与公立医院合作的机会,直接嫁接公立医院资源,实现病人快速转诊,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流程,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实现康复医院的快速扩张与复制。 康复医院具有高利润率、易复制的特点。对比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回报快,2~3年便可实现盈利,单位病床投入成本低,利润率高,以上海首家二级康复医院—一康康复为例,2012年4月正式运营,2015年便扭亏为盈,2015年净利润率高达19.8%。且康复医疗多为标准化的治疗手段,易复制扩张。目前,我国个人办康复医院占比达到44%。 医直聘认为,康复治疗的医保支出占总医保支出比例极低。以广东省为例,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中康复总支出的占比仅为3.3%,医疗资源与康复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阻碍了康复产业的发展。2016年3月22日,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残联五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比原有9项,支付范围得到成倍扩大,有望改善目前康复治疗医保占比低的状况,带动康复医学市场迅速扩容。 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2012年,卫生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三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专业的康复医院主要承接综合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接1-2家康复医院测算,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将达到8000-10000家,对应的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而截止2013年,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为376家,康复医院的总收入仅58亿元。康复市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随着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 在以传染病为主要疾病谱的年代,医疗价值最终表现为疾病的治愈,而如今大多数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环境、心理、行为、遗传、衰老等有关,其病因并非可以轻易去除,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也并非可以彻底逆转,如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神经疾病(脑血管病、脊髓疾病等)、骨关节疾病(慢性肌肉和骨关节损伤、脊柱病等)等均无真正的治愈可言。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强调的是通过改善、代偿、替代的手段,减轻和消除人的功能障碍,其诞生的土壤便是临床医学的局限性。康复医学是对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扩充和延续,康复的早期介入有助于减轻和预防功能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几乎没有临床科室不需要早期的康复医疗。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教学内容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一、康复训练 (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 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

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护理】 将功能训练、 心理疏导实施于日常生活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提高 生活自理能力、纠正心里偏差、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1. 康复护理综合评估:既往健康史,受伤史,肢体功能情况,精神心里状态,自理程度等。 2. 拟出康复护理问题,明确康复护理目标,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落实康复护理措施: ( 1 ) 需 解决的问题:①疼痛;②肢体活动受限;③精神、心理障 碍;④潜在并发症;⑤知识缺乏。 ( 2 ) 康 复护理目标: ①疼痛缓解或减轻, 舒适度增加 (右下肢疼 痛及肿胀可以适当抬高患肢, 配合气压疗法, 活动调整等) ; ②将功能训练实施于日常生活, 锻炼指导生活自理; ③心理 护理, 加强交流心理疏导, 纠正心里偏差;

④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或早发现, 早处理; ⑤健康宣教: 掌握了解功能锻炼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 落 实康复计划及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并阶段性评价 康复治疗的意义、目的 发表者:汤永全3203人已访问 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治疗对于很多患者至关重要,它虽不能改变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却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肢体功能,让患者恢复自信,从而尽量摆脱疾病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为此,康复患者必须有意识地改变、学习或者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提倡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早地进行康复治疗能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关节的畸形和肌肉的挛缩,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的目的 1.预防患者后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2.能积极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维持心肺,及循环功能,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为以后的系统康复打下基础。 4.显著提高疗效。 5.大大降低致残率。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真没想到,我做了这么大的手术,手术后当天就能下地走路了,现在的手术和康复技术真是太让人惊讶了,而且他们服务态度特别好,让人感动。所以,我就想告诉德州的老百姓,有这种病的时候别再东奔西跑了,家门口就能享受最好的治疗和服务。” 1月20日,邓女士见到记者激动地说。当天上午,她和老伴儿特意给医院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谢意。 2017年12月19日,一场意外突然降临在65岁的邓女士身上。“我腿疼多年,去医院看过多次,都没有彻底解除病痛,那天我在家做饭,腿突然就疼得不能动了。”家人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医院,医院接诊后,初步判断为膝盖半月板损伤,经核磁共振检査,确诊无误。随后,医院为其制定了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案。 手术后第一天,医院就为邓女士做了康复训练,护士每天给我做的时候都跪在地上。做完康复。护士累得满头大汗。他们对患者的服务和专注真让我感动。”邓女士说,“他们还经常给患者做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 据了解,邓女士之所以术后恢复那么好,完全得益于该医院推行的“手术康复一体化、早期个体化康复”的治疗理念。院长韩军介绍,新的国际骨科诊疗理念认为,对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介入越早,机体对手术创伤的抗打击能力越大,恢复速度越快,治疗效果越好。“我院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目标差异,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并配以中医治疗,让患者尽快康复。以往病人的观念是术后静养,所谓‘伤筋动骨100天’,在手术康复一体化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已不合时宜。新的康复理念能使患者在术后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身体机能,减少家人的陪护,同时缩短了回归工作岗位、回归正常生活的时间,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媒介,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特殊儿童训练方案 设计意图: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有一定的残余听力。充分利用他们的残余听力进行初期听力康复训练,是孩子听力损失进行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补偿后一个重要而紧急的任务。让孩子感知声音语训老师或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声音,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活动目标:1. 让孩子感知声音的,知道自己的世界里是有声音的。 2. 建立与其他同伴交换的自信心。 活动建议:1.触摸法训练取一面小拨浪鼓,将有听力障碍孩子的手放在鼓上。击鼓,让他感遭到鼓面振动的产生与消失。告知孩子声音的产生与消失,使孩子通过触摸间接感知声音的存在。 2.视察法训练在鼓面上放小豆子(或硬币),家长击鼓让孩子视察因鼓面的振动而使小豆子(或硬币)弹起的现象,让他们通过视觉来感受声音的存在。 3.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凝听习惯让听障孩子感受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家长可以常常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播放进程中不要在乎他们是不是听得懂,只要看到他们在听,就到达了训练早期的目的。 4.学会理解声音的意义。 在听障孩子养成良好的凝听习惯后,我们可以用“击鼓数雪花片”或“击鼓拨珠”的游戏,让孩子理解声响的次数。 开始可让孩子面对家上进行训练,在理解游戏规则以后,可以背对家上进行。声响的次数要控制在孩子的计数能力以内;我们可以用“击鼓拍球”或“击鼓走路”的游戏,让他们感知声响信号的快慢,并能够根据听到的声响信号快慢做出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感受

声响信号快慢的能力;用“听声模仿动作”或“寻声找物”的游戏来培养听障儿童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理解各种声音的含义。如听见敲门声,就表示有人来了。 5.培养听障孩子理解语音信号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障儿童认识到语音现象的存在,认识到语音是成心义的,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些训练可以为言语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先从孩子的名字开始进行训练,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可以结合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或最常看到的事物进行语音意义的训练,如“爸爸”、“奶奶”、“杯子”、“馒头”等。 6.学会辨别声音使听障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不同的声响信号和不同的语音信号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在训练时逐渐提高他的听觉辨别能力。 特殊儿童注意力培养方案设计意图: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孩子注意力集中,很多有用的信息才能进入孩子头脑中。那末在幼儿园应当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活动目标:1.通过宣扬引导家长陪伴的技能。 2.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容易遭到外界干扰的问题。 活动建议:1.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绩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渐渐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促进专心度。 2.从兴趣着手培养幼儿注意力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诞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了解他的小脑袋里在想甚么;视察渔港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3. 展开亲子教育讲座,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坚持15⑵0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改变孩子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