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春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

命题人吕超审阅人王同猛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影响。这些影响,最终将反

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他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长久地

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

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

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四川乐山依

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风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

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延异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语际交往实际上指的

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语际交往过程中

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

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的“语

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我们有理由预期,

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是经济原因。一般而言,经济实力强大

或较强的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主流语种文学在文化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财大气粗”的

交往原则的文化效应古今皆然。其次是政治原因。说到底,政治影响力仍以经济增长力为基础。经

济发展了,政治强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的广谱性常常成为

政治地位的象征符号。其三是文化原因。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所有语种的语言都是文

化的产物。

跨语际交往通常隐含着跨文化对话机制的“异地原理”。犹如巴赫金所言:“在文化方面,异地

是理解最有力的手段。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被绝对翻译,文学语言尤其如此。法国的舍普等人则认为,文

学语言的翻译未必要追求绝对性,不饱和翻译或许正是语言艺术交往互动的诗意所在。他明确指出,“文化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

的语言。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这种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侯,在语言论

转向之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突出,并可能由此加剧全球化时代文学语际交往的挑战性。

(摘编自龚举善《文学本质多向生成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由其

所处的地域决定的。

B.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地理

环境以及综合性人文氛围。

C.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和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分别影响了郭沫若和沈从文,而前者的作品比后者的作品风格更鲜明。

D.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具有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即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全球

化时代将逐渐消失。

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列举中国刘勰和法国丹纳的著作观点,论证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等对于文

学活动的不同影响。

B.文章第二段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相关言论,论证文化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带来的正

面和负面思维影响。

C.文章第四段论述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按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进行的,论证结构严谨。

D.文章先指出文化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接着从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进行论证,把论

证逐步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关于文学本质的各种观点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影响,这个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与英语作

为西方主流语种的霸权地位有关。

B.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共同制约着这个地域主流语种的特性,影响这个地域的主

流语种在文化交往中的地位。

C.异地是理解一种文化的最有力手段,一种文化只有找到最能解释自己的另一种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D.法国的舍普等人认为,如果一味地追求文学语言翻译的绝对性,可能会破坏文化中一种珍贵的无

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八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今,过

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

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 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亲房超过50亿元。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

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日新华网)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没有突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满足了中

国观众的观影需求。”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去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

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

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

家国情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