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 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 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 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控制高血糖的方法

导语:血糖高在临床上是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的,而中医在对该症的治疗上效果上也是十分显著的,下面本文就将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介绍给大家。中医

血糖高在临床上是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的,而中医在对该症的治疗上效果上也是十分显著的,下面本文就将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介绍给大家。中医治疗血糖高的偏方:

1.黄芪30克,山药60克,粳米100克。将黄芪、山药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熬成粥服用。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尤适用于有倦怠乏力、精神差等表现的高血糖患者。

2.参须、沙参、知母、玉竹、山药、鲜生地、乌梅各30克,老雄鸭1只,葱、姜、盐各少许,煮熟后吃肉、喝汤。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尤适用于有口干、倦怠乏力等表现的高血糖患者。

3.薏苡仁30克,山药2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每日1次。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尤适用于有乏力、倦怠、腹胀、大便溏薄或泄泻等表现的高血糖患者。

4.鲜百合30克,莲子20克,粳米60克,共熬粥食用,每日1次。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尤适用于有失眠、虚烦、多梦、心悸、怔忡、体形消瘦等表现的高血糖患者。

常见的控制高血糖疾病的方法有:

1.控制总热量: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一般老年人,每日摄人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还应供给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在吃的方面应注意什麽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在吃的方面应注意什麽 1、高血糖糖尿病 首先要保持饮食均衡: 糖尿病病人无论是属于第一型或是第二型,要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以明智的选择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控制病情。正确的饮食,包括三餐定时,保持饮食均衡。最重要的是,少吃油腻、含糖分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如各种蔬菜、全麦面包、全麦饼干、水煮马铃薯等。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的饮食其实是一种健康饮食,适合每一个人。 有人误以为,糖尿病患者不应吃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食物。而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也应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患者每天的主食可选择全麦面包或是白饭,如早餐可选择两块全麦面包,午餐或晚餐可各吃一碗白饭,但应尽量避免吃炒饭等油腻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选择低油脂的烹饪方式,如水煮、烘、烤、焖、蒸或由微波炉烹煮,而不要吃煎、炸的油腻食物。 其次是减少盐分的摄取: 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慢性新陈代谢疾病,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中风、肾衰竭、手脚四肢发麻、肢体坏死、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应减少盐分的摄取。因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而高血压又会提高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机率。因而控制盐的摄取是糖尿病病人不可掉以轻心的。要减少摄取盐分,煮菜时应少用盐,以及蚝油、酱青、辣椒、番茄酱等调味品。同时,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吃罐头鱼、罐头汤、罐头肉类等罐头食品,少吃咸菜、咸鱼、咸蛋等腌渍食物。第三、可吃适量水果。大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取糖分或

是糖分高的食品。因此,有人误以为,糖尿病患者连水果也不能吃,其实不然。专家认为,糖尿病人也可以吃水果,但是要掌握好以下几点,不能滥吃。 1、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 2、空腹吃,切忌餐后吃水果。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3、观病情,量病情而定。弄清目前自己血糖控制好坏,做到病情允许才吃。血糖控制不好时少吃或者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甜的葡萄、香蕉、荔枝、红枣、红果等少吃或者不吃。 4、选择低糖水果。水果含糖量最高的是干枣、桂圆与柿饼,不应做为首选食品。 5、算热量,限制总数。要把水果中的热量算在热量摄取的总数里,也可以与其它类别的食品等份交换,可根据病情选食或少食,不宜每餐都吃水果。另外,糖尿病不但可通过饮食加以控制,甚至有些食物还有治疗的功能。蔬菜中的苦瓜、南瓜、洋葱,水果中的番石榴对糖尿病都具有疗效。南瓜中果胶含量多,果胶是一种可溶性纤维,在胃肠中不能被消化。由于果胶在肠胃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组成溶胶样物质,使淀粉缓慢消化吸收,明显降低餐后血糖作用。苦瓜和番石榴也具有降血糖的功能,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中医认为,一些草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如北芪、枸杞子、麦冬、山药、黄精等。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可选择多吃鱼类和蔬菜,如包菜、苦瓜、洋葱,四季豆都是很好的选择。至于豆制品如豆干、豆腐等食品也可经常食用。除了

揭露“三高”真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请为家人收藏)

揭露“三高”真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请为家人收 藏) 第一章:高血压的秘密 我们的心脏每天跳动,将血液送往全身。心脏将血液打出来后,进入大动脉,大动脉接到血液后,会不断透过收缩不断传接,将血液送到动脉,毛细血管,送到全身各处。最难送到的几个位置: 1.头部顶端 2.手指指端 3.脚指指端 看一个人有没有心脏病的前兆,摸一摸他的手,如果手脚冰凉就知道他的血液输送有问题。手脚过热、过红,同样的也是心脏有问题。手脚冰凉表示心脏的跳动力度很弱,手脚太红太热表示心脏跳动过猛,过凶,过于疲惫,都是很危险的。谈到高血压,我们要谈一下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血压是用来运输血液的,在没有充分的血压时,血流速度就会变慢,只有适当的血压才能将血液送到全身。可是如果血压太低就送不动,太高就会造成血管受到压力,挤压,甚至挤破,造成脑溢血。 许多人在被西医告知有高血压时,当场血压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服用降血压的药,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

一下,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生,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什么有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 现在来看一看造成高血压的原因:第一,血管由于缺少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钙当中的任何一种,血管就会慢慢失去弹性,变成一个弯管,使血液输送困难,不得不加大血压,使血液流得比较顺畅。 第二,如果血脂肪、胆固醇太高,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太高,就像长江的上游,水流速度非常快,水非常清澈,没有垃圾,下面没有沙子。到了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整个水面上漂着一大堆的垃圾,底下都是沙子。同样的,当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后,血流的速度变慢,血管上就会沉积许多附着物,越来越多,这时候血流速度越来越慢。但是身体是不允许血液速度变慢的,因为全身每一个细胞都需要透过血液输送养分,然后才可以生存下来,才可以继续新陈代谢。当血流速度变慢的时候,大脑、手脚全部会发出警报,手会麻会痛,头会痛会涨,会感觉昏昏沉沉,全部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我要养分……快供养”!所以很多的医学工作者经常会强调,高血压的病人要降血压。他强调胆固醇、高血脂会造成高血压,,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胆固醇、血脂肪是没有能力调血压的,血压高不是胆固醇、血脂造成的,是胆固醇和血脂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是身体把血压调上来的,胆固醇没有这个能耐。是身体发现血流速度变慢的时候不得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资料科普(知识资料)

病情分析: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你是吗?如果是说先要药物控制,然后是饮食辅助治疗。 意见建议:糖尿病者的饮食宜忌 忌食:白糖、红糖、葡萄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冰淇淋等少食:土豆、山药、芋头、藕、洋葱、胡萝卜、猪油、羊油、奶油、黄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黄、肝肾、脑等 宜食:荞麦、燕麦片、玉米面、大豆及豆制品、蔬菜等。 高血压者的饮食宜忌 忌食:公鸡、狗肉、肥肉、猪肝、猪脑、猪腰、蛋黄、鱼肝油、鱼子、螃蟹、糖及糖果食品、薯类、土豆、烟、酒、浓茶、咖啡、可可等。少食:胡椒、朝天椒、辣油、辣酱、盐等。 宜食:猕猴桃、香蕉、菠菜、芝麻、柿子、无花果、茼蒿、木耳、玉米、葵花子、荸荠、山楂、南瓜、海蛰、清茶等 高血脂症着的饮食宜忌 忌食:动物内脏(肝、肾、肚、脑等)、肉皮、猪油(肥肉)、海产品中墨鱼、干贝、鱿鱼和蟹黄、烟、酒等。 少食:蛋类(主要是蛋黄)、花生、瓜子、羊油、牛油等。 宜食:豆类、大蒜、洋葱、山楂、茄子、香菇、木耳、海带、冬瓜、海蛰、粗燕麦、玉米、荸荠、苹果、灵芝等。 指导意见:饮食要平衡,多样化,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蒜,洋葱,醋,水果等,少吃动物油及糖,奶油,不狂饮暴食,勿饮烈酒,咖啡和浓茶.多吃些木耳,山楂,有助于降血脂。同时要加强锻炼。 三高人群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与平衡的饮食结构,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保持

每天食物的多样性,控制每天进食的热量,还要保持运动,控制体重的增加。 三高人群吃什么 三高人群饮食上要切忌吃过甜的食物,多吃有降血糖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与黄瓜等,要多吃纤维类或者粗杂粮等食物,并且三高人群要戒烟戒酒。 三高人群不能吃什么 1、忌食含糖食品,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2、常吃粗杂粮和薯类替代主食,如燕麦、荞麦、薏仁、马铃薯等; 3、少吃稀饭,因为稀饭易消化难定量,餐后血糖很容易升高; 4、每天的烹调油不能超过25克; 5、多吃有助于降糖的蔬菜,如芹菜、黄瓜、番茄、白萝卜、绿豆芽、苦瓜、青菜等; 6、多吃菌藻类食物,如香菇、草菇、金针菇、海带、紫菜等; 7、吃水果要扣除相应的主食,如吃150克苹果要扣除25克米; 8、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能喝酒水饮料。

高血糖高血脂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高血糖、高血脂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高血糖、高血脂与高血压,即传说中的三高,多数发生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下面详细介绍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高血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高血糖者的两倍,而伴有高血压者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末梢血管病,并加速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还有研究表明,高血糖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早十年出现。 高血糖容易发生高血压的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引起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心输出量增加不伴有外周阻力改变即可引起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不伴有心输出量或血容量改变,也可使血压升高;而高血糖者这两种变化都有,所以会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 此外,高血压又可加重高血糖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为了阻断此恶性循环,必须积极控制血糖,尽量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应有效控制血压,使之达到正常范围,但应避免使用影响胰岛素代谢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双氢克尿噻等。

此外,适当运动和减轻体重也是防治高血压和高血糖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一方面可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的剂量;另一方面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因此对高血糖合并高血压者,应坚持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 临床发现,许多高血脂症患者常合并高血压。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降低。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脂症密切相关,两者呈因果关系。 此外,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同属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两者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远较一项者高,因此,两者并存时更应积极治疗。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高血糖患者:主食一般以粗杂粮为主,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米饭、面条没有膳食纤维,建议少吃或不吃。 血糖高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等坚果可以吃。 水果可以吃,特别是苹果等,是可以降糖的。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高血脂患者: 一、血脂高会引发什么? 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一、不能吃的食物 油炸食品、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猪油、黄油、鱼子、蟹黄、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不要吃太咸的食品; 不要吃蛋黄,不要吃干贝、鱿鱼、螃蟹等海产品 但是不等于不能吃瘦肉,但要控制数量。 酒用少饮; 二、要多吃的食品 豆类食品、粗粮、洋葱、蘑菇、蔬菜、水果、大蒜、海带等 要多吃鱼,特别是海鱼; 可适当饮茶;可适当喝些牛奶

高血压者患者: 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暴饮暴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都不可以,建议查血脂血糖,减肥适当运动 一般吃一些疏通血管类的菜较为合适,例如海带、木耳、芹菜等,平日可用田七、西洋参、丹参三种药材煲汤或用来打成粉冲服,也是很好的。千万别吃高脂肪、高蛋白类的食品就好。当然,服降压药是少不了的。 1、少吃盐。高钠饮食会令血压升高。 2、限酒。健康人每日饮酒量以女性不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为宜。 3、补钾。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4、补镁。麦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马豆、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利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和妊高症的发病率。 5、每天一斤奶。含钙食物能降压。 6、多吃芹菜。坚持每天吃4根芹菜,可以使血压下降12%—14%。 7、多吃鱼。鲑鱼、金枪鱼、鲱鱼、鲭鱼、比目鱼等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的食物。

餐后高血糖的管理

如何管理餐后高血糖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尤其面对众多的门诊糖尿病患者,很多人对餐后血糖毫无概念,大家不知道还需要监测餐后血糖,更不知道餐后血糖监测的时间。部分经住院强化教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才刚刚对餐后血糖有些许的概念。餐后高血糖的定义以及在整体血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您知道吗? 餐后高血糖定义为进食后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mmol/l (140mg/dl)。为何强调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因为人一生中或每天血糖波动的最高点出现在餐后,而血糖的最高点决定了血糖变化范围,若餐后血糖很高,血糖波动会较大,这对血管和心脏均有害。很多研究并未发现空腹血糖和大血管病变有关,但几乎所有研究都发现餐后血糖与之相关。餐后和负荷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的增加有关;餐后高血糖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有关;餐后高血糖会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内皮功能的障碍;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的减少有关;餐后高血糖与肿瘤风险的增加有关;餐后高血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有关。 与西方人群相比,中国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为严重。亚洲人群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则摄入较多蛋白类食物,蛋白类食物升高血糖较缓慢,血糖波动较小,但碳水化合物却使血糖较快升高。中国人餐后高血糖患者的比例更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仍有近1/2的患者餐后血糖不达标。此外,中国人群有其自身特点,如身高相对较矮、体重较轻,但中国人超重所致代谢紊乱比西方人群更严重,这与遗传及环境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喝粥”,尤其是在北方各个省份,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年的饮食习惯就是喝粥,每天早餐喝2碗粥,晚餐喝2碗粥,根本不吃主食,大家都是两个字喝了“舒坦”,如果严格要求老人三餐尽量吃干食,那是对他们生活习惯和胃肠道的挑战。但是,粥类食物升高餐后血糖会更显著。如无禁忌症,此时可适当选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降低餐后血糖。其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内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减缓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高血糖。 合理选择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非常重要,甚至在糖尿病前期就应及时应用。糖尿病早期仅血糖波动异于正常,餐后血糖高但空腹血糖不一定高,此时干预餐后血糖获益更多,既可预防大血管并发症,又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餐后高血糖管理的重点是强调其重要性、合理用药及干预时机。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解读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解读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一项最新制定的以循证依据为基础的指南—餐后血糖管理指南(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建议运用更有力度的措施及制定餐后血糖控制规范,达到优化糖尿病管理,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危险的目的。这是全球首个将餐后血糖单独列出的糖尿病指南,体现了餐后血糖在糖尿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和国际糖尿病组织对餐后血糖的重视,是认识餐后血糖的一个里程碑。此后,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EASD)针对高血糖也出台了相关的治疗共识和指南,后者针对餐前、餐后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都给予了关注。 IDF指南首先指出了餐后高血糖的危害,然后对餐后血糖危害发生的机制、降低餐后高血糖能带来的益处、餐后高血糖的处理策略和治疗目标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一、重视餐后高血糖的危害 目前餐后高血糖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较为肯定,随着DECODE、DECODA等大规模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公布,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Meta分析显示,心血管事件与餐后血糖水平呈线性相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相比,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标准混合餐后,心肌

血容量和血流量显著低于正常人,而空腹状态下与非糖尿病人群相似。关于餐后高血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也有类似结论。2005年日本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发病率独立正相关。研究者发现,高血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预测作用优于HbA1c。 氧化应激已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关键要素。目前认为,与空腹血糖和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比较,餐后血糖波动更能特异性地激发氧化应激产生。而氧化应激增强则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使促凝血因子及黏附分子增多,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而内皮功能障碍和黏附分子水平增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初始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高血糖能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损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释放,使一氧化氮减少,继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并可能激活血栓形成的级联反应过程,增加外周循环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 指南还指出,餐后高血糖可增高肿瘤发病风险。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对35658例患者进行了餐后高血糖和胰腺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餐后血糖>11.1 mmol/L者患病的风险是血糖<6.7 mmol/L者的2.15倍。同样,另一项瑞典的研究发现,负荷后高血糖会增高女性肿瘤发生非风险。 此外,餐后高血糖(>11.1 mmol/L)与老年人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和注意力减退等关系密切。

最新三高饮食、运动及相关注意事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调查发现,三高人群多数爱吃油炸食品和甜食,饮食上常常荤多素少,细多粗少,高热量、高盐,长期如此健康岂能不亮起红灯?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早餐:要吃好 就餐时间:起床后活动30分钟,此时食欲最旺盛,是吃早餐的最佳时间。 营养总量:占一日总量的30%为宜,即主食100~150克,热量400~600千卡左右。 最佳食物:鸡蛋、牛奶、豆浆、麦片、果汁、绿叶蔬菜、水果、面包、馒头、花卷、西红柿等。 午餐:要吃饱 营养总量: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 主食选择: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饭、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任意选择。 副食选择:50~100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200~250克蔬菜,总量在240~360克左右。 晚餐:要吃少(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清淡至上”更是晚餐必须遵循的原则)就餐时间:最好在晚上8点以前完成。 营养搭配:主食必不可少,还应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尽量减少含过多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酸奶晚上喝更有益健康。 最佳食物:适量主食,绿叶蔬菜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制品等。加餐:以水果为主(因为水果最佳进食时间是两餐之间,而不是餐后立即进食)。 “三高”人群非常在意一日三餐的质和量,却往往忽视进餐顺序只要稍微改一下平日的进食顺序,就可以让我们的饮食既有质和量,又远离疾病的烦恼:汤→清淡的蔬菜→主食→肉类。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你会发现即便比往常吃得少,但已经吃饱了。 总体原则:(控制能量的摄入,清淡为主) 1)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每日进食300~400克,提倡食用部分粗粮和杂粮,比如小米、玉米、荞麦、燕麦、红小豆。 2)每日进食50克瘦肉(建议逐渐用淡水鱼代替),另每周进食2~3次海鱼。 3)每日进食300克蔬菜和2个水果,多选用红、黄和深绿的蔬菜、水果。 4)每日进食100克豆类及其制品,每日1袋低脂高钙牛奶(早)+1杯酸奶(晚),鸡蛋每周4~5个即可。 5)清淡少盐更健康。对三高人群而言,低脂少油、少吃甜食、少吃盐(每日2~3克,可根据以下方法定量: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另,善用茴香、黑胡椒等,不仅可以为食物提鲜,还可减少食盐的用量),不要吃内脏,有利于对体 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度的控制。油炸、上火、辛辣、冰凉的食物尽量不吃。 6)每日6~8杯水:多饮水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通利大便,还有美容的功效。 三高人群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每天平均分配6~8杯水(约1600~2000毫升) 的喝水时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如果习惯,应每日喝些绿茶(茶应是淡茶)。 7)烹调时多采用蒸、煮、炖等少用油的方式,减少油炸食品(用油最多一小勺,且尽量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

餐后高血糖_病理生理与治疗

药物,可以作用于肌肉、脂肪组织或者肝脏,并可以 跳过胰岛素受体环节,直接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后的某个部位,起到相应的生理作用。但因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尚未在人体试验中应用。还有一些对食欲有调节作用的药物,如ghrelin 可以刺激食欲, G LP 21、胰淀素、PYY (peptide YY )、胰多肽等以及胆囊 收缩素等都可以抑制食欲。 药物对人体包括2型糖尿病固然有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运动,运动本身除了可以改变饮食摄入情况,还可以对人体产生全面影响。 (收稿日期:2005204212) 作者单位:C ornell University ,US A 餐后高血糖:病理生理与治疗 Daniel Lorber 【摘要】 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抵抗及肝糖输出的增加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高血糖可以增 加肾间质细胞、小管细胞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胶原的合成,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还可使脂质过度氧化,增加凝血酶活性及纤维蛋白的合成,引起纤溶减少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21增加。诺和锐 30能够快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早期分泌相,更好的降低餐后血糖,同时注射时间的灵活方便为提高 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糖尿病;餐后高血糖;并发症;诺和锐30 1 餐后高血糖的病理生理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 DS )发现,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逐渐衰竭,导致了血糖水平的逐年增加。并且餐后血糖的升高早于空腹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除了空腹血糖高以外,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影响餐后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营养物质的摄入,包括进餐的数量和种类,另一方面是胃肠道吸收功能。此外还受胰岛素的快速相分泌(一相分泌)、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胰升糖素样肽(G LP )21、胰升糖素等的影响。 引起餐后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1)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血糖水平的逐渐增高,胰岛素的一相分泌逐渐丧失,严重高血糖时,二相分泌也将缺失。(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随着血糖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加重。(3)肝糖输出。凯利教授用同位素示踪的葡萄糖来比较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葡萄糖的吸收情况,发现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正常人进餐以后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被快速抑制,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的一相分泌,肝糖输出始终处于一个高水平。 理论上可将餐后血糖的升高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葡萄糖产生期,包括糖的吸收和肝糖的输出。这时葡萄糖的吸收可以使正常的血糖水平从5mm ol/L 上升到7mm ol/L 。第二个时期是葡萄糖处置期。此时血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血 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 的降糖治疗措施,针对葡萄糖产生期的治疗更为有效。进餐后胰岛素一相分泌可直接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生成;还可作用于脂肪组织,抑制脂肪酸的释放起到间接降糖作用。故进餐开始时,少量的胰岛素一相分泌即可有效抑制肝糖生成。但还不足以让敏感度相对较低的肌肉来摄取血糖。此时,一相分泌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糖的输出。2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最早研究餐后血糖对并发症影响的研究是檀香山心脏研究。该研究发现,随着餐后血糖的增高,总的冠心病发生率和致死性冠心病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这种血糖的负荷可引起氧化应激的增加,从而促进并发症的发生。近几年发现,急性的、短暂的血糖升高可导致组织的病变,引起许多糖尿病并发症,餐后血糖在其中起重要作用。2.1 对肾脏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间质增生的过程。体外培养发现,短期高血糖可以增加肾间质细胞、小管细胞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胶原的合 成、胸腺嘧啶的摄取及转化生长因子(TG F )2β1和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体内实验发现,短暂的高血糖可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2.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高血糖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一方面使促凋亡的蛋白增加,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存活的蛋白减少。并且可使细胞从S 期进入G 2期。还可使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异常、一氧化氮产生减少。使氧化应激增加,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 降血糖最有效的20个方法我们都知道,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前兆,而糖尿病是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因此一旦发现自己高血糖,就应该学会平稳血糖,避免糖尿病发作的可能性。下面这20个降血糖方法,高血糖患者一定要牢记于心。 1、坚持适量运动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2、控制你的食量 过度肥胖的人减掉5%的体重就能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70%。计算一下每日的摄入量,看看自己该少吃多少。 3、每天一杯火麻生态茶 火麻产自长寿之乡巴马,巴马多百岁老人,且这些百岁老人无一例死于三高疾病,被认为与他们长期食用火麻有关,而火麻生态茶除火麻外,还包含了番石榴、决明子、桑葚等降三高药材,每天喝一杯火麻生态茶,即使达不到巴马老人的高龄,降血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4、稀饭并不是最佳选择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分解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5、绿茶也不错 与其他饮品相比,绿茶由于未经发酵,多酚的含量较高。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和降血糖作用,它还能对血糖的释放起到控制作用。 6、多摄入维生素C 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的含量,能防止动脉血管壁被破坏,减少斑块堆积和心脏病,从而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7、记得喝水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8、睡眠时间要足够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加倍。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干扰与血糖相关的激素。 9、别吃得太精细 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GI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倡用粗制

阿卡波糖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疗效

阿卡波糖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3-09-12T10:01:44.4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俞珊[导读] 发现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治疗前,表明降糖治疗有效。 俞珊(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2300)【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在降低餐后血糖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控制血糖。在患者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的同时进行两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其中治疗组的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餐后血糖 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214-01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口服药物治疗为其中的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在采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后,可以得到理想的空腹血糖值,但是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却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将探讨使用阿卡波糖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为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9例。排除标准:近半个月有急慢性感染、严重的肝肾损害、多器官功能损伤、糖尿病病程长于5年。使用其他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亦需排除。 1.2 方法 将3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二甲双胍用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区别,为50-150mg,阿卡波糖用量则为100-300mg。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别,同时分析两组两组患者中哪个组的血糖控制合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比较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别,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别;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在治疗后,治疗组的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比较 注:和对照组相比,#为P>0.05;和治疗前相比,*为P<0.05。 2.2 两组患者中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发生率,发现治疗组在治疗后,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腹胀,2例患者出现了腹泻,1例患者出现了胃肠不适。对照组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了腹泻,余无特殊。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分析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发现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治疗前,表明降糖治疗有效。随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指标,发现治疗组的餐后两小时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于对照组的值更低,提示采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同时控制血糖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降糖效果,显著的降低餐后血糖,同时达到平时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二甲双胍类药物可以显著的控制空腹血糖,本次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研究也同时发现,采用单纯的二甲双胍降糖,在控制餐后两小时糖的效果中并不明显,而餐后两小时糖则是我们新近提出的控制目标。采用阿卡波糖降糖后,可以减少消化系统对葡萄糖的吸收,使得机体能够在进食后有足够的时间释放胰岛素,极其适合胰岛素释放实验中提示胰岛素释放峰值偏后的患者使用。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贴切的反应患者平时血糖控制情况,而患者平时的血糖控制情况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相关。因此,在控制血糖时追求合适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十分重要的。加用阿卡波糖后,由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糖均得到了合理的控制,使得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小,血糖控制满意,糖化血红蛋白值更加接近正常。了解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副反应的发生率,发现使用阿卡波糖后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有所提高,但患者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的反应,并无特别严重的副反应。本次研究中无一例患者因难以耐受而退出研究。 由此可见,使用阿卡波糖能够合理的控制餐后血糖,提高血糖控制的满意程度。同时使用阿卡波糖安全有效,可以大力推广。参考文献 [1]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9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10):1555-1557. [2] 李丽,刘苗,李静等.阿卡波糖对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01-1704. [3] 姚惟昊.餐后血糖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3种治疗方案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5):435-438. [4] 马艳荣,徐焱成,葛家璞等.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阿卡波糖后血糖波动改善的疗效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8):854-856.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试题-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精品文档 .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糖尿病低血糖症指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 命危险。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诊断低血糖。 A.≤3.0mmol/L B.≤3.9mmol/L C.≤7.0mmol/L D.≤8.9mmol/L 2.目前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是() A.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 B.致残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C.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D.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死亡率低 3.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是() A.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B.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C.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 D.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 4.2型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是指() A.多饮、多食、多尿和胰岛素抵抗 B.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C. 多饮、多食、多尿和甘油三酯低 D. 多饮、多食、高血糖和体重减轻5.磺酰尿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是() A.提高胰岛α细胞功能 B.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C.加速胰岛素合成 D.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阻断降解 GLP-1的酶,DPP-4 抑制剂的是() A.沙格列汀 B.西格列汀 C.维格列汀 D.瑞格列奈 2.下列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糖尿病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 C. 乳酸性酸中毒 D.糖尿病低血糖症 3.糖尿病治疗需要综合控制策略,包含() A.降糖 B.降压 C.调脂 D. 控制体重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缺点有() A.呈剂量依赖性 B.体重增加 C.增加骨折风险 D.增加心衰风险 5.下列关于1型糖尿病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A.发病年龄通常大于30岁 B.明显体重减轻 C.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 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如 D.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

(整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在吃的方面应注意什麽 高血糖糖尿病 首先要保持饮食均衡: 糖尿病病人无论是属于第一型或是第二型,要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以明智的选择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控制病情。正确的饮食,包括三餐定时,保持饮食 均衡。最重要的是,少吃油腻、含糖分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如各种蔬菜、全麦面包、全麦饼干、水煮马铃薯等。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的饮食其实是一种健康饮食,适合每一个人。 有人误以为,糖尿病患者不应吃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食物。而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也应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患者每天的主食可选择全麦面包或是白饭,如早餐可选择两块全麦面包,午餐或晚餐可各吃一碗白饭,但应尽量避免吃炒饭等油腻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选择低油脂的烹饪方式,如水煮、烘、烤、焖、蒸或由微波炉烹煮,而不要吃煎、炸的油腻食物。 其次是减少盐分的摄取: 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慢性新陈代谢疾病,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中风、肾衰竭、手脚四肢发麻、精品文档

肢体坏死、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应减少盐分的摄取。因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而高血压又会提高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机率。因而控制盐的摄取是糖尿病病人不可掉以轻心的。要减少摄取盐分,煮菜时应少用盐,以及蚝油、酱青、辣椒、番茄酱等调味品。同时,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吃罐头鱼、罐头汤、罐头肉类等罐头食品,少吃咸菜、咸鱼、咸蛋等腌渍食物。 第三、可吃适量水果 大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取糖分或是糖分高的食品。因此,有人误以为,糖尿病患者连水果也不能吃,其实不然。专家认为,糖尿病人也可以吃水果,但是要掌握好以下几点,不能滥吃。 1、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到。 2、空腹吃,切忌餐后吃水果。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3、观病情,量病情而定。弄清目前自己血糖控制好坏,做到病情允许才吃。血糖控制不好时少吃或者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甜的葡萄、香蕉、荔枝、红枣、红果等少吃或者不吃。 4、选择低糖水果。水果含糖量最高的是干枣、桂圆与柿饼,不应做为首选食品。 精品文档

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波动较大及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 ·1,5-脱水葡糖糖醇也是反映短期餐后高血糖以及血糖波动的指标,但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临床获益 餐后血糖的控制有助于HbA1c达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整体血糖达标率。控制餐后血糖的治疗常常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但控制餐后高血糖是否带来T2DM患者心血管获益尚需确定。 餐后高血糖的管理 控制餐后血糖对于HbA1c达标及减少血糖波动非常重要,设定餐后血糖控制目标值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病发症的严重程度、低血糖发生风险等因素个体化确定。 控制餐后血糖的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摄入升糖指数低的食物、餐后运动均能影响餐后血糖。 降糖药物各种降糖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但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口服降糖药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短效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注射制剂包括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特殊人群餐后高血糖控制药物的选择 老年T2DM 已经确诊的老年T2DM患者HbA1c>7.0%,需要考虑口服单药或降糖药物联合治疗。二甲双胍是治疗T2DM的基础用药,但以降低空腹血糖为主;α-糖苷酶抑制剂或DPP-4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这两种药物都不增加低血糖发生,且耐受性良好。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在使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之前应认真考虑低血糖风险。 T2DM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T2DM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餐后血糖较高时可选用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或短效促泌剂。当HbA1c>9.0%时,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联合用药的方案。如果两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不达标,可考虑起始胰岛素治疗或GLP-1受体激动剂或3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水蛭素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水蛭素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参考: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4540094.html,/szs/149.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4540094.html,/Products/szs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14540094.html,/products/szsc/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罪魁祸首“三高”,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高血压是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因为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他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的杀手”。 高血糖使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 三高的相互关系 1、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后脂类物质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而成;另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释放进入血液。人体除脑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由小肠合成。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质酶活性减弱,已造成脂肪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高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2、高血脂与高血压 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正常人的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从而血压就升高。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机体对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应降血脂。 3、高血脂与高血糖的相互关系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血脂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酯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Ⅱ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之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而肥胖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还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高血脂和高血压及高血糖的关系

老年人高血脂和高血压及高血糖的关系 1.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中脂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另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它组织合成释放入血液。人体除脑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小肠合成。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2.高血脂与高血压 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从而血压就升高。 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 3.高血脂与高血糖的相互关系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

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度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4.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其原因如下: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患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对比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目前社会上购买的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大多是单一功能,而降血脂药大多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的研制正是根据其病理特点设计的,在降血压、降血糖的同时还降血脂,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