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第2卷第3期2009年 5月

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Hydr oecol ogy Vol .2,No .3 May,2009

收稿日期:2008-01-31

基金项目:合肥市科技局招标项目[合科(农)字2005-3013号]。

通讯作者:王志耕,男,教授。E -mail :wzhg56@yaho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14563328.html, 作者简介:何吉祥,1975年生,男,安徽怀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E -mail:hejixiang813@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14563328.html,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何吉祥

1,2

,王志耕1,梅 林1,姚成虎1,董娟娟1,黄 霞

1

(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采用3×3因子试验法,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6%、29%、32%)及能量蛋白比水平(36、40、44kJ /g )的9种试验饲料,对体重(2.39±0.37)g 的克氏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 )的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蛋白能量比进行了研究,生长试验期42d 。结果表明,克氏螯虾幼虾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为29.49%~32.24%,饲料的适宜能量蛋白比范围为34.67~37.46kJ /g;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1.86%,能量蛋白比为35.85kJ /g 时,试验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最低的饲料系数、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及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关键词:克氏螯虾;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能量蛋白比

中图分类号:S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09)03-0077-04

近几年,克氏螯虾池塘、稻田、滩地养殖发展很快,但大都采用谷物、野杂鱼、动物内脏等饲料投喂。

随着克氏螯虾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仅靠天然饵料远远不能满足克氏螯虾养殖发展的需要,研究与开发克氏螯虾人工全价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克氏螯虾的营养需求已有初步的报道(吴东等,2007),本试验对鱼类营养中2个重要要素-能量及蛋白比对克氏螯虾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确定其人工配合饲料中适宜能量蛋白比,为其人工饲料配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虾取自安徽省水产研究所,系池塘自然

繁殖的野生克氏螯虾。平均体重(2.39±0.37)g,在试验室驯养7d,投以另外配制的精饲料使其适应,挑选健康、食欲旺盛的克氏螯虾为试验材料,试验前停食1d 。1.2 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26%、29%、32%),能量蛋白比设置3个水平(36kJ /g 、40kJ /g 、44kJ /g ),以糊精调节能量,微晶纤维素调至100%,共计9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饲料。试验所用复合维生素购自广州智特奇公司,复合矿物质自配。9种饲

料配比及营养指标列于表1。各种原料粉碎后过40目分析筛,试验饲料均按配比精确称量,混合搅拌均匀,用50mL 的塑料注射器加工成直径1.5mm 的颗粒饲料,60℃恒温干燥后,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1.3 饲养管理

饲养试验在室内规格为65c m ×42c m ×35c m 的玻璃钢箱中进行。挑选体质健壮、大小基本相同的克氏螯虾幼虾,称重后放入玻璃钢箱中,每箱12尾,每组饲料设置2个重复,共18个玻璃钢箱,各箱间随机排列。试验从2007年6月22日开始,8月2日结束,试验期间水温26~30℃,全天24h 充气增氧,每天排污1次,换水1/3,试验用水为曝气后的自来水。每天8∶00、16∶30投饵,日投饵率约为3%,每次投喂结束2h 后用虹吸法吸出残饵,用滤

纸吸去表面水,60℃恒温干燥后保存在冰箱中,计算摄食量。试验结束前停食1d,然后逐尾称重。1.4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饲料蛋白质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总糖的测定参照李如亮(1998)的方法,粗灰分用灼烧法测定(550℃),水分用恒温干燥法测定(105℃)。

特定生长率(SGR )=(ln W t -ln W 0)

t

×100%

增重倍数=[(总终重 死亡虾重)-总初重]/总初重

饲料系数(FCR )=饲料摄取量/体重增加量蛋白质效率(PER )=体重增加量/蛋白质摄取量

存活率=收获虾数/放养虾数×100%

式中:W t 为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W 0为试验开

始时平均体重;t为试验天数。

采用S 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若有显著差异,再作Duncan氏多重比较,显著水平采用0.05,若P<0.05,则表示有显著差异。2 试验结果

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比饲料后,克氏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如表2所示。

表1 试验饲料的成分

Tab.1 Co m positi on of the exper i m en t a l d i et

项目

试验饲料编号

123456789

鱼粉/%27.727.727.731.531.531.535.335.335.3

豆粕/%23.123.123.126.526.526.529.929.929.9

麸皮/%9.89.89.8 6.6 6.6 6.6 3.4 3.4 3.4

面粉/%555555555

豆油/% 1.1 2.6 4.10.9 2.4 3.90.7 2.2 3.7

鱼油/% 1.1 2.6 4.10.9 2.4 3.90.7 2.2 3.7

糊精/% 1.20.60 4.6 4.8 5.08.08.99.8

纤维素/%23.020.618.216.012.89.69.8 5.1 1.2复合维生素/%222222222

复合矿物质/%444444444

黏合剂(C MC)/%222222222粗蛋白/%25.6626.1226.3528.7328.6229.0531.8631.4732.15

粗脂肪/% 5.408.5111.47 5.788.6411.74 5.769.2812.36

糖/%17.4616.9316.4220.6220.5720.6923.4323.6624.38总能/kJ?g-19.2510.4111.4810.4411.4912.7411.4212.7214.12能量蛋白比/kJ?g-136.0539.8543.5636.3240.1343.7835.8540.4243.90

注:饲料总能值的计算(the calculati on of dietary cal orie):每1g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值分别为9、4、4kcal,纤维素不计算能量;1kcal= 4.187×103J。

表2 试验结果统计

Tab.2 Results of the exper i m en t

饵料初重/

g

末重/

g

净增重/

g

增重

倍数

特定生长率/

%

饲料

系数

蛋白质

效率

成活率/

%

1 2.32±0.387.43±1.14 5.10±0.15 1.78±0.01ed 2.77±0.02bcd 2.20±0.03a 1.77±0.02c62.5

2 2.38±0.367.64±0.96 5.26±0.10 1.89±0.10ecd 2.78±0.03bcd 2.08±0.12ab 1.84±0.10bc79.2

3 2.39±0.427.71±1.45 5.33±0.1

4 1.64±0.09e 2.79±0.01bcd 2.11±0.16ab 1.82±0.13bc70.8

4 2.40±0.337.90±1.37 5.50±0.17 2.10±0.03bc 2.84±0.03b 1.78±0.04cd 1.95±0.04abc87.5

5 2.40±0.387.74±1.52 5.45±0.11 2.26±0.03ab 2.82±0.01bc 1.64±0.09ed 2.15±0.11ab95.8

6 2.39±0.407.43±1.2

7 5.02±0.29 1.95±0.32cd 2.69±0.10d 1.99±0.24abc 1.74±0.21c79.2

7 2.38±0.358.41±1.02 6.03±0.16 2.51±0.07a 2.99±0.04a 1.50±0.04e 2.10±0.05a100

8 2.42±0.348.04±1.21 5.60±0.22 2.01±0.07bcd 2.85±0.03b 1.75±0.03cde 1.80±0.02c75.0

9 2.42±0.437.56±1.27 5.14±0.10 2.04±0.03bcd 2.71±0.01cd 1.84±0.15bcd 1.70±0.14c91.7

注:数据处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 D),且同列右上角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者表示二者差异显著(P<0.05)。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组别的饲料对克氏螯虾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1.86%,能量蛋白比(C/P)为35.85kJ/g 蛋白(7号饲料)时,克氏螯虾获得最大增重倍数(2151±0.07)、最大特定生长率2.99%±0.04%,最小饲料系数(1.50±0.04);其次为蛋白质含量28162%的5号饲料,能量蛋白比(C/P)为40.13 kJ/g;蛋白质效率最大(2.15±0.11);7号饲料的蛋白质效率次之(2.10±0.05);其它各组饲料同以上2组相比,饲喂效果均不甚理想。

从表3可见,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6%、29%、32%的3个水平中,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大,克氏螯虾的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29%、32%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 0.05)增大,饲料系数下降,饲喂效果较优的蛋白质水平为31.83%。在能量蛋白比(C/P)为36、40、44kJ/g的3个水平中,随着C/P值的增大,克氏螯虾的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下降,饲料系数增大,饲喂效果较优的能量蛋白比水平为36.07kJ/g。分析结果表明,7号饲料的克氏螯虾生长效果最佳。

87第2卷第3期 水生态学杂志 2009年5月

表3 饲料蛋白质、能量蛋白比水平对克氏螯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统计

Tab.3 The ana lysis st a tisti cs results of prote i n and energy-prote i n ra ti o on the

growth and feed utili za ti on for P rocam ba rus cla rkii

项目因子增重倍数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

蛋白质k126.04%1.772.131.812.77

k228.80%2.101.831.912.78

k331.83% 2.19 1.69 1.87 2.85极差0.420.440.100.08较优水平概率P3 0.05P3 0.05P2 0.05P3 0.05

能量蛋白比k136.07kJ/g2.131.831.942.87

k240.13kJ/g2.051.841.892.82

k343.75kJ/g 1.88 1.98 1.75 2.73极差0.250.150.190.14较优水平概率P1 0.05P1 0.05P1 0.05P1 0.05

为进一步探求克氏螯虾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将表3中饲料蛋白质含量分别与之相对应的增重倍数、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与这些指标之间近似于抛物线分布。设蛋白质含量值为X,增重倍数为Y

1

,饲

料系数为Y

2

,蛋白质效率为Y3,得到抛物线回归方程分别为:

Y1=-13.252+0.9901X-0.01587X2

(R=019999,P 0.01)

Y2=13.5366-0.7345X+0.01139X2

(R=019999,P 0.01)

Y3=-5.9036+0.5308X-0.009X2

(R=019999,P 0.01)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当X分别为31.19%、32124%、29.49%时,Y1、Y2、Y3分别有极值。

采用相同的方法,将表3中饲料能量蛋白比(C/P)分别与之相对应的增重倍数、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设能量蛋白

比值为X′,增重倍数为Y

1′,饲料系数为Y

2

′,蛋白

质效率为Y

3′,特定生长率为Y

4

′,得到抛物线回归

方程分别为:

Y1′=-2.9863+0.2862X′-0.004X′2

(R=019999,P 0.01)

Y2′=8.0187-0.3298X′+0.0044X′2

(R=019999,P 0.01)

Y3′=-3.3887+0.2899X′-0.0039X′2

(R=019999,P 0.01)

Y4′=1.1027+0.104X′-0.0015X′2

(R=019999,P 0.01)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当X′分别为35.78、37.46、37.17、34.67kJ/g时,Y1′、Y2′、Y3′、Y4′分别有极值。3 讨论

3.1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是决定鱼类生长的关键营养物质,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分。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养殖鱼类会发生诸如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及抗病力下降等症状。反之,鱼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还会加重鱼类机体的负担,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导致蛋白质中毒,因而鱼类饲料中蛋白质存在适宜需求量的问题(关受江,1992)。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克氏螯虾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31.86%,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含量与增重倍数、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之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克氏螯虾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29.49%~32.24%。

吴东等(2007)以增重率、体长增长、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作为判断指标,研究了体重约4.55g (220尾/kg)的克氏螯虾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27%和33%,其中27%蛋白水平组最佳。薛敏等(1998)在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虾饲料中最佳蛋白能量比时认为,从生物学角度看,最佳值应该是一个区间。本试验以体重(2.39±0.37)g的克氏螯虾为养殖对象,得出克氏螯虾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29.49%~32.24%,较吴东等(2007)的研究结果稍高,与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一般会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减少的结论是一致的(朱小明等,2001)。

3.2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能量蛋白比

设计鱼类饲料配方时,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应该保持平衡。当饲料能量相对蛋白质来说不足时,饲料蛋白会被用作能量来维持鱼的生存;反之,饲料中能量过高会降低鱼的摄食量,因而减少了最佳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和其它重要物质的摄入,适当的

97

2009年第3期 何吉祥等,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能量和蛋白平衡在配合饲料中是必要的(林黑着等,1998)。

表2可见,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6%左右时(1、2、3组),随着能量蛋白比的增大,克氏螯虾的增重倍数、蛋白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特定生长率基本保持不便,饲料系数则是先降后升,但各饲料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 0.05);在26%蛋白水平时,3个能量蛋白比水平的克氏螯虾的增重倍数均较其它2个蛋白组低,而饲料系数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0.05)。这可能是由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造成克氏螯虾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了其生长。

本试验中,当蛋白为31.86%、能量蛋白比为35.85kJ/g(第7组)时,克氏螯虾的生长效果最佳,其次为蛋白29.05%、能量蛋白比为40.13kJ/g的第5组,2组间定生长率差异明显外(P 0105),增重倍数、蛋白质效率及饲料系数均无明显差异(P 0105)。在29%的蛋白组(4、5、6组),随着能量蛋白比的进一步升高(第6组),增重倍数、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较第5组明显下降(P 0105),而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 0105);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32%的蛋白组(7、8、9组),随着能量蛋白比的上升,第8、9组的增重倍数、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较第7组显著下降(P 0105),饲料系数则升高。这表明,29%及32%的蛋白饲料基本可以满足克氏螯虾对蛋白质的需求,但随着能值的升高,饲料中能量蛋白比不平衡,影响了克氏螯虾的生长。这可能是过高的能量限制了克氏螯虾对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其生长减缓,饲料利用率下降(A i Q inghui et al,2004)。综合统计分析的结果,克氏螯虾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34.67~37.46kJ/g。

参考文献:

关受江.1992.鱼类营养及饲料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19.

李如亮.1998.生物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9 -10.

林黑着,江琦,黄剑南,等.1998.鲻配合饲料适宜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能量比的初步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7

(3):187-191.

吴东,夏伦志,侯冠军,等.2007.3种蛋白水平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虾肉品质的影响[J].淡水渔业,37(5):36-

40.

薛敏,李爱杰,董双林,等.1998.中国对虾幼虾饲料中最佳蛋白能量比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8(2):245-

251.

朱小明,李少莆,姜晓东.2001.能量代谢研究对水产配合饲料研制和评价的应用价值[J].台湾海峡,20(增

刊):30-35.

A i Q inghui,Mai Kangsen,L i Huitao,et al.2004.Effects of dieta2

ry p r otein t o energy rati os on gr owth and body compositi on of juvenile Japanese seabass L ateolabrax japonicus[J].Aq2 uaculture,230:507-516.

(责任编辑 万月华)

Stud i es on the Appropr i a te Prote i n Requ i rem en t and Energy to

Prote i n Ra ti o i n Feed for P rocam ba rus cla rk ii

HE J i2xiang1,2,WANG Zhi2geng1,ME IL in1,Y AO Cheng2hu1,DONG Juan2juan1,HUANG Xia1

(1.College of Ani m al Science and Technol ogy,University of Anhui Agriculture,Hefei 230036,China;

2.I nstitute of Fisheries,Anhui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The juvenile P rocam ba rus clarkii with initial mean body weight(2.39±0.37)g were fed diets containing 26%,29%and32%crude p r otein at dietary energy t o p r otein rati o levels of36,40and44kJ/g p r otein in a3×3fact orial experi m ent.The results showe that the app r op riate p r otein require ment and dietary energy t o p r otein rati o ranges of P rocam barus clarkii were29.49%~32.24%and34.67~37.46kJ/g p r otein res pectively,the diet con2 taining31.86%p r otein with energy t o p r otein rati o of35.85kJ/g p r otein was f ound t o be the best one for juvenile P rocam ba rus clarkii in the experi m ent.

Key words:P rocam barus clarkia;For mulated diet;Pr otein content;Energy t o p r otein rati o

08第2卷第3期 水生态学杂志 2009年5月

饲料中脂肪的作用及分类

饲料中脂肪的作用及分类 一、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 维持生存 生长发育 劳役 繁殖 产肉、蛋、奶、毛等 脂肪——最有效的能量来源 二、基本供能物质: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能比较 1kg蛋白质4.7Mcal 代谢能 1kg碳水化合物4.3Mcal 代谢能 1kg脂肪8.8Mcal 代谢能 脂肪含能是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三、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 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脂肪额外能量效应机制: 第一,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间存在协同作用,不饱和脂肪酸键能高于饱和脂肪酸,促进饱和脂肪酸分解代谢。 第二,脂肪能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时间,有助于其中的营养素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另外,因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鸡更安静,休息时间更长,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第三,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量消耗。 四、脂肪的其他作用 除简单脂类参与体组织的构成外,大多数脂类,特别是磷脂和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小肠的吸收。

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溶剂,促进维生素的吸收。 形成新组织和修补旧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类脂中的固醇、磷脂等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内的器官、组织细胞中。 合成维生素的原料,如维生素D2和D3。 提供必需脂肪酸。 构成脑组织的成分。 降低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减少污染。 五、脂肪对饲料品质的不利影响 为颗粒饲料的制粒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动物性油脂需先液化后再喷到饲料上,而且量一大很难制粒,加大了生产颗粒的劳动量和难度,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引起鸡的消化不良和下痢。如消化吸收不良,则引起拉稀,不但不促进生长,反而停止生长,饲料转化率降低。 降低胴体品质,在饲料中加入脂肪后,如代谢转化不当,会造成大量的脂肪堆积。 油脂的酸败,油脂长期在空气或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使其变性,产生有害物质,酸败的油脂是有害的,过量食入会出现缺硒或维生素E类似的症状。 酸败的饲料营养价值下降,维生素遭到破坏,肠道微生物发生变化,引起采食量下降和拉稀。 六、常用的主要脂肪源 植物性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熔点低,磷酯多,容易形成乳化微粒,消化率高,但是价格高。 动物性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磷酯少,熔点高,不容易形成乳化微粒,消化率低,价格低。 混合性油脂:吸收率中等,能值低,品质不可控,价格中等。 [NextPage] 饲料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一、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乳糜微粒的形成是脂肪吸收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对脂肪吸收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脂肪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乳糜微粒的形成。脂肪必须在生理环境下有效地被转化成乳糜微粒才能被有效地吸收。如下图所示:

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

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 (一)能量饲料:能量饲料是指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中消化能大于等于10.45兆焦以上的饲料,其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能量饲料可分为禾本科籽实、糠麸类加工副产品。 1.禾本科籽实:禾本科籽实是牛的精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玉米、大麦、燕麦和高梁等。 (1)禾木科籽实的饲料的营养特点: ①淀粉含量高:禾本科籽实饲料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很高,占70%~80%,而且其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只有燕麦例外(61%),其消化能达12.5兆焦/千克干物质。 ②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6%以下,只有燕麦粗纤维含量较高(17%)。 ③粗蛋白含量中等:一般在10%左右,含氮物中85%~90%是真蛋白质,但其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必需氨基酸含量低。 ④脂肪含量少:一般在2%~5%之间,大部分脂肪存在于胚芽中,占总量的5%。脂肪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易酸败,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⑤矿物质含量不一:一般钙含量较低,小于0.1%;而磷较高,在0.31%~0.45%之间,但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钙磷比例不适宜。 ⑥适口性好,易消化。 另外,禾本科籽实中含有丰富的VB1和VE,而缺乏V天,除黄玉米外,均缺乏胡萝卜素。 (2)几种常见的禾本科籽实饲料: ①玉米:玉米是禾本科籽实中淀粉含量最高的饲料;70%的无氮浸出物,且几乎全是淀粉。粗纤维含量极少,故容易消化,其有机物质消化率达9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少,且主要为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氨基酸平衡差,必需氨基酸含量低。饲喂玉米时,须与蛋白质饲料搭配,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饲料。 ②大麦:其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品质也较玉米好,粗纤维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所以总能值比玉米低。由于大麦含较多纤维,质地疏松,喂乳牛能得到品质优良的牛乳和黄油。 ③高梁:其营养价值稍低于玉米,含无氮浸出物68%,其中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但品质比玉米还差,脂肪含量低于玉米。高梁含有单宁,适口性差,而且容易引起牛便秘。 2.糠麸类饲料:它们是磨粉业的加工副产品,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皮等。一般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比籽实少,为40%~62%,粗蛋白含量10%~15%,高于禾本科籽实而低于豆科籽实,粗纤维10%左右,比籽实稍高。 米糠中含较多的脂肪,达12.7%左右,因此易酸败,不易贮藏,如管理不好,夏季会变质而带有异味,适口性降低。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其用量不能超过30%,否则使乳牛生长过肥,影响奶牛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泌乳机能。 麸皮的营养价值与出粉率呈负相关。麸皮粗纤维含量高,质地疏松,容积大,具有轻泻性,是奶牛产前及产后的好饲料,饲喂时最好用开水冲稀饮用。 玉米皮的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饲喂时应经过浸泡、发酵,以提高消化率。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掌握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三、实验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四、试剂 (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6g硫酸钾或硫酸钠,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3)氢氧化钠:化学纯,40%水溶液(m/V)。 (4)硼酸:化学纯,2%水溶液(m/V)。 (5)混合指标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3个月。 (6)盐酸标准溶液:基准无水碳酸钠法标定; ①0.1mol/L盐酸标准溶液:8.3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②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 1.67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7)蔗糖:分析纯。 (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1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五、仪器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消煮炉或电炉。 (5)滴定管:酸式,10、25mL。 (6)凯氏烧瓶:250mL。 (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汽蒸馏式。 (8)锥形瓶:150、250mL。 (9)容量瓶:100mL。 (10)消煮管:250mL。 (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六、分析步骤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1)仲裁法 ①试样的消煮 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②氨的蒸馏 A. 常量蒸馏法 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却。 将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体积为100mL。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

常用蛋白质原料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 1.植物性蛋白饲料 (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至大豆薄片含油脂量为1%为止,进入脱溶剂烘炉内110℃烘干,最后经滚筒干燥机冷却、破碎即得豆粕(饼)。通常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将用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一般大豆的出粕率约为88%。由于原料、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水分及作用时间很难统一,因此,饼(粕)的质量也干差万别。如温度高、时间过长,赖氨酸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梅拉德( Maillard)反应,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反之,如果加温不足又难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同样地影响大豆粕(饼)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豆粕(饼)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一般的豆粕(饼)粗蛋白含量,在40%-45%,氨基酸的比例是常用饼粕原料中最好的,赖氨酸达2.5%- 2.8%,且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好,约为1:1.3。其他如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含量也都在畜禽营养需要量以上,所以大豆粕(饼)多年来一直作为平衡配合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的蛋白质饲料被广泛采用。经济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当家品种。但要注意豆粕(饼)中蛋氨酸含量较低。 现代榨油工艺上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在大豆榨油前将豆皮分离,这样生产出的豆粕为去皮豆粕。由于豆皮约占大豆的4%,所以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在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表18 -9是美国油籽加工协会(NOPA,1997)制定的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质量标准。 (2)全脂大豆:全脂大豆中约含35%的粗蛋白,17%-20%的粗脂肪,有效能值也较高,不仅是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同时在调配仔猪饲料时也可作为高能量饲料利用。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大豆属蛋白质补充料,从氨基酸组成及消化率分析也属于上品。赖氨酸含量在豆类中居首位,约比蚕豆、豌豆含量高出70%。大豆中含钙较低,总磷含量中约1/3是植酸磷。因此在饲用时还应考虑磷的补充与钙、磷平衡问题。但是生大豆中存在数种抗营养因子,其中主要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在加热处理时会被破坏。全脂大豆有数种加工方法,挤压膨化和焙烤是两种最常用的方法。挤压膨化的方法是:将大豆进行以预湿润,而后在高压和蒸汽下强制大豆通过压模—或小于L。大豆进入挤压机后不到30秒的时间内就在150℃左右的温度下从挤压机内被压出。焙烤则是使大豆通过一个用火焰加热的小室。在这一过程中,大豆进入烤焙机后在110-125℃的温度下经过2-5分钟,从而破坏抗营养因子。 (3)菜籽粕(饼):以油菜籽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用压榨法或土法夯榨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菜籽饼,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菜籽粕。油菜籽的出油率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影响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分析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影响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 素分析 The Protein’s Nutritional Role and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Protein’s Nutritional Value in Feed (薛东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9级动科一班,泰安271000)摘要:蛋白质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从细菌到病毒这样简单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到脊椎动物及高级哺乳动物如人类,所有生物的体内均存在蛋白质。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并对影响饲料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蛋白质;营养作用;蛋白质营养价值;因素分析 引文 蛋白质参与生物体系的各种反应,有着广泛的营养作用,目前饲料中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很多,所以研究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影响饲料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因素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1蛋白质的简介 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和碘等元素。是氨基酸的聚合物,可分为纤维蛋白、球蛋白和结合蛋白,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比其他任何生物分子的量多得多,参与机体的许多反应,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2.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原料。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精液、皮肤、毛发、角等都已蛋白质为主要成分,起着传导、运输、支持、保护、运动、连接功能。张海华等(1)研究表明各组水貂的体长、皮长和干皮重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4.7g/kg干物质,可消化蛋白质水平为244.5g/kg 干物质时,能够满足冬毛生长期水貂正常生长的需要。 1.2.2蛋白质是机体功能物质的的主要成分。如胰蛋白酶、DNA聚合酶和连接酶具有催化功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甲状腺素运载蛋白等具有运输功能,免疫球蛋白、凝血酶、蛇毒和毒素等具有免疫和防御功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等具有收缩功能。此外蛋白质对维持体内渗透压和水分代谢,也有重要作用。蛋白质还能与其他生物分子,如脂质、糖、血红素基团和金属离子共价或非共价结合为脂蛋白、糖蛋白、辅基等。蛋白质的部分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功能,近些年国内外酶解的方法对鱼蛋白进行深加工的报道较多。酶解后鱼蛋白产物多事多肽、小肽和氨基酸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与饲料蛋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组成,而功能能特性及生物活性与原料蛋白相比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李雪[2]等的研究表明草鱼鱼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受水解深度及蛋白酶种类影响,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水解度为10%的酶解产物抗氧化性较强,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能。

饲料中脂肪的应用

前言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减少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机率(切断仔猪的最初疾病感染源),从而有利于仔猪的成活及生长,提高栏舍的利用效率。但仔猪早期断奶时易受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的影响,生产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仔猪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停滞等。由于仔猪的肠道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低,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差,最终导致仔猪早期断奶后能量摄入不足,所以营养学家一直推荐对仔猪使用高能量的平衡日粮。 1 仔猪利用脂肪的效果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脂肪添加的类型、添加量以及仔猪不同断奶日龄、断奶后不同时间的日粮中添加脂肪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中多数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断奶2周后仔猪的生产性能,但2周内的效果不明显。表1 显示的是近几年来饲料中添加脂肪对仔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1.1 不同类型脂肪的添加效果 许多研究证明,猪对动物油的利用率不如植物油高,断奶后2周的仔猪对植物性脂肪的消化率,例如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椰子油或是这些油脂的混合物,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Cera等(1988)发现,玉米油比猪油或牛油更易消化,但猪在断奶后1~4周对不同来源的脂肪消化能力差异不大。在各种脂肪中,猪对牛油的消化率比植物油低,对猪的生产性能的改善也差。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对玉米油的消化率比牛油、猪油、或牛油和猪油的混合物高13%。前苏联的很多研究证明,猪对动物性的脂肪消化率为80%~90%,而对植物性脂肪的消化率则为90%。 根据不同脂肪对仔猪饲料报酬、增重和血液尿素氮的影响,应按下例顺序选择脂肪种类:稳定化猪脂>椰子油>豆油>玉米油>猪油>牛油。 1.2 仔猪断奶后时间和断奶日龄对脂肪利用效果的影响 早期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较差。随着日龄的增加,消化道发育趋于成熟、完善,对脂肪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同时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消化率差别也越来越小。Dove和Cera等证实,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6%的玉米油,并没提高断奶后头2周的生产性能,却显著提高第3、4周及其以后的仔猪生长速度。Tokach等(1989)进行试验研究在高营养浓度日粮中添加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384头21日龄断奶仔猪,在第一阶段分别饲喂含0%、3%、6%、9%的油脂。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脂肪水平对断奶后0~2周龄仔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 另外,断奶时的日龄也对仔猪利用脂肪的效果有影响。据石旭东报道,对于35d断奶的仔猪,28日龄开始补饲添加3%猪油的日粮至49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8.39%。因此,仔猪断奶日龄越大,对脂肪利用的效果差异越小,这可能与仔猪不同断奶日龄消化道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关。 目前,脂肪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能够得到多数学者认同的结论是,仔猪断奶后1~2周内对脂肪的利用效果较差,2周后利用率显著提高。对于断奶初添加油脂是否会诱导脂肪酶的发育,尚存有争议,如何尽快提高断奶后仔猪体内脂肪酶的活性,是影响脂肪利用效果的关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饲料粗蛋白测定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feedstuffs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5983-1979《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液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4 试剂 4.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4.2混合催化剂 0.4g 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 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4.3 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4.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4.5混合指示剂溶液 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4.6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0.02mol/L 配制如下: 移取8.3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1mol/L。 移取1.67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02mol/L。 4.7蔗糖,分析纯。 4.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4.9硼酸吸收液 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 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 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常以粗蛋白的形式表述,然而,粗蛋白的分析值并不能代表饲料中有效的蛋白质含量。如果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高,但其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积累过多,可能会引发肠道健康问题。 影响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很多: 1、动物因素 动物的个体差异、年龄阶段、不同品种等,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能力都会有影响。 2、饲粮因素 饲料中蛋白质的种类、纤维水平、酶抑制因子也会影响动物的蛋白消化率。如羽毛粉的蛋白含量高达80%,但其中仅有25%的蛋白可消化,因为羽毛粉中含量较大的角蛋白不易被消化利用;纤维物质能加速蛋白质在消化道排空,阻碍其消化,所以高纤维日粮饲料中蛋白消化率较低;一些农副产品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如生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生马铃薯中含有的糜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抑制蛋白酶活性,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3、加工因素 饲料加工生产过程中,粉碎、热处理、发酵、降解等程序可能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降低可消化吸收的蛋白含量。如粉碎不完全,蛋白酶与饲料作用的表面积小,可利用的蛋白质不能被充分水解,影响其吸收。

动物摄入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以后,以小肽和氨基酸形式在小肠吸收,未能被消化分解的蛋白质会进入大肠被有害微生物分解利用,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诱发腹泻,而通过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如胺类、NH3等会被机体吸收,再通过肝脏的处理转化排出,使得原本用来维持机体生长和健康的能量被这个生理过程消耗,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质量。另外,由于未消化蛋白质带来 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供动物适宜的营养,提高消化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未消化蛋白进入后肠道应是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向。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问题: 1、适当降低蛋白浓度,配比平衡 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推广,动物饲料配方中粗蛋白的含量已不能完全彰显配方的营养价值,很多厂家推出的低蛋白日粮逐渐被用户认可并得到良好的反响。低蛋白日粮虽然从表面看粗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中的可消化蛋白含量、氨基酸配比较之以前更为合理,而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应遵循不同动物的生长需要合理配比。研究认为,在中低蛋白日粮中合理配比氨基酸和能量等,可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2、提高消化道前段蛋白质的消化率 提高动物对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手段除了适量,最重要的是质优,而质优则意味着价高,因此养殖低成本与饲料配方高品质的矛盾长期存在。于是,非常规、低品质原料的优化处理被提上日程,即在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增加体外预消化过程,降解抗营养因子、大分子物质、提高原料消化性的同时赋予功能性,一举多得。另外,体外消化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动物体内消化,对于幼龄动物、应激期动物作用更为显著。目前,饲料中应用的酶解蛋白、小肽类、生物发酵类原料都属于预消化原料的范畴,为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18卷第1期上海海洋大学学报Vol.18,No.1 2009年1月JOURNAL OF SHANGHA IOCE AN UN I V ERSI TY Jan.,2009 文章编号:1004-7271(2009)01-0035-07 饲料脂肪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 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甘 晖1,2,李坚明2,3,冯广朋2,4,龚竹林1,黄 凯5,李家乐2 (1.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广西南宁 530021;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3.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 530022;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5.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摘 要:研究了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与不同脂肪含量饲料间的关系。饲料脂肪水平为 0%、2%、4%、6%、8%5个梯度组。结果表明,5组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量先上升后下降,而饲料系数则先下降后上升;肝脏重量、肝体比、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等4个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与奥尼罗非鱼幼鱼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试验鱼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等活性逐渐升高。本研究条件下饲料脂肪水平超过6%容易导致奥尼罗非鱼幼鱼形成脂肪肝,对其摄食、体形特征、生长指标、相关组织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中酶的活性等都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罗非鱼;饲料;脂肪水平;生化指标;生长 中图分类号:S963.1 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di fferent li pi d levels on growth and hae matologi cal bi oche m istry i n juven ile til api a (O reoch ro m is n iloticus×O reoch rom is au reus) G AN Hui1,2,L I J ian2m in2,3,FENG Guang2peng2,4,G ONG Zhu2lin1,HUANG Kai5,L I J ia2le2 (1.Guangxi A quaculture and A ni m al Husbandry School,N anning 530021,China; 2.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 ife,Shanghai O cean U 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3.Guangxi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N anning 530022,China; 4.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 cade m 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 200090,China; 5.College of A ni m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U niversity,N 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Juvenile tilap ia were fed by five diets f or70days t o study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diet li p id levels and fatty liver disease.L i p id content levels included0%,2%,4%,6%,8%.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different diets didn’t affect survival rate of juvenile tilap ia significantly.Fish fed with6%and8%li p id levels 收稿日期:2008203215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0537008-2E) 作者简介:甘 晖(197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病害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黄 凯,E2mail:hkai110@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14563328.html,

饲料--膨化料的优缺点

膨化料的优缺点 膨化加工是一项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一个高温瞬时的过程:混和物处于高温 (110 -200 ℃ ) 、高压 (25-lOOkg / cm2) 、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 (10 % -20 %甚至 30 % ) 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 1 膨化饲料的优点 1 .1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膨化过程中的热、湿、压力和各种机械作用,使淀粉分子内 1 , 4 —糖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膨化加工可使淀粉糊化度提高,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被破坏和软化,释放出部分被包围、结合的可消化物质,同时脂肪从颗粒内部渗透到表面,使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提高了适口性,因而摄食率提高。另外,植物性蛋白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适度热处理可钝化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并使蛋白质中的氢键和其他次级键遭到破坏,引起多肽链原有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致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成纤维状,肽链伸展疏松,分子表面积增加,流动阻滞,增加了与动物体内酶的接触,因而有利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可提高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10 %-35 %。 1 . 2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膨化浮性鱼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能好。以挤压膨化加工而成的饲料颗粒,是靠饲料内部的淀粉糊化和蛋白质组织化而使产品有一定的黏结或结合力,其稳定性一般达12h 以上,最长可达36h ,故可减少饲料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及沉淀损失。有数据表明,一般采用膨化浮性鱼饲料比粉状或颗粒饲料可节约 5 %-10 %,并能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减少水体污染。 1 .3 减少病害的发生饲料原料中常含有害微生物,如好气性生物、嗜中性细菌、大肠杆菌、霉菌、沙门氏菌等,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含量相对较多。而膨化的高温、高湿、高压作用可将绝大部分有害微生物杀死。有资料显示,每克原料中大肠杆菌数达10 000 个,膨化后仅剩不到10 个,沙门氏菌在经85 ℃以上高温膨化后,基本能被杀死,这就有助于保持水质和减少水产养殖不利的环境因素,同时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 1.4提高养殖密度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养殖者所得到的回报率越高。当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后,鱼类在养殖水体中的空间缩小了,对水质的要求也就要大大高于自然环境的水平。因为使用膨化配合饲料能降低饲料系数,使排入水体中的残饵和排泄物大大降低,便有可能使养殖密度大幅度提高。 1.5延长饲料贮藏期 挤压膨化加工通过降低细菌含量和氧化作用,从而使原料稳定性提高。挤压膨化产品干燥、冷却时,已将饲料水活性(AW)降低到0.6,甚至达到0.4,这相当于水分含量在8%~10%,更好地提高了饲料的贮存稳定性。 1 . 6 投饲管理方便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 ( 水中 ) ,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鱼摄食时需浮十水面,能直接观察鱼

猪蛋白质饲料

猪蛋白质饲料 饲料的绝对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粗纤维含量少于18%的饲料。 包括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类; 养猪常用的蛋白质饲料有:豆类籽实(25-42%)、蚕蛹渣(55%左右)、豆科叶粉(含量20-25%)、羽毛粉(80-85%)、鱼粉和血粉等。 ①豆类籽实:如大豆、蚕豆、豌豆等。 共同特点: CP丰富(20-40%),无氮浸出物(主要指淀粉和糖类)含量比谷实类低。 蛋白质品质最佳,赖氨酸含量高(1.8-3.06%);但蛋氨酸偏少,难以满足育肥猪生长后期需要。含有抗胰蛋白酶、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物质以及皂素、血凝集素等不良物质,影响适口性、消化性和猪的某些生理过程。(如何处理?)喂饲前要经过110℃、至少有3分钟的加热处理。 ②油饼类饲料 定义:指油料籽实提取大部分油脂后的残余部分,包括大豆饼、棉籽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和亚麻仁饼等。 特点:CP (30-46%)和脂肪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大豆饼、花生饼的适口性好且无毒性。 亚麻仁饼含有亚麻苦苷,菜籽饼中含有芥子甙,棉籽饼中含有棉酚,因而均有一定毒性,喂用前须作脱毒处理或降低用量。 ③糟渣类:包括各种糟类和粉渣类等 酒糟干物质粗蛋白质22-31%,尤以大麦酒糟为高,最低的是啤酒糟。 刚出厂的酒糟含水率高达64-76%,占猪日粮的比重不宜过大,否则难以满足营养需要。 豆腐渣、粉渣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9%左右,但因水分多而不耐贮存。 酱糟因盐分多,喂用时须注意限制喂量,以防食盐中毒。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优点:鱼粉、血粉、骨肉粉之类,含能量和矿物质较高。猪必需的氨基酸的含量也较完全,粗蛋白质含量达55-84%,赖氨酸尤其丰富。 缺点:蛋氨酸略少,血粉还缺乏异亮氨酸。 使用:在育肥后期不宜多喂,以免影响屠体的品质。另外,考虑传染疾病等因素,在生产中要限制使用。

蛋白桑独特的产业比较优势

蛋白桑独特的产业比较优势 蛋白桑生物发酵料部分替代玉米、豆粕的可行性分析:玉米的淀粉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且淀粉结构比较简单,易被单胃动物消化,故玉米的能量水平较高。但由于玉米赖氨酸含量低,玉米蛋白不是优质的蛋白来源。在传统畜禽全价配合饲料中,能量饲料可占到60%~85%。所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价格的高低,决定着配合饲料成本和畜禽养殖也的效益。 (1)种植蛋白桑的比较效益高。我国70-75%的玉米和50%的大豆用于饲料加工。通过生产粮食间接解决饲料问题,生产效率低,消耗大,远不如种植蛋白桑,直接解决饲料原料的效益高。蛋白桑生物发酵饲料生产育肥猪全价饲料,可替代50%的玉米,替代60%的豆粕、鱼粉。蛋白桑原料靠自营种植和推广农民种植,可在两、三年内形成万亩植物蛋白原料基地,项目公司以最低的成本、最稳定的渠道获得高质量的饲料原料,为大规模、工业化加工生物发酵饲料奠定基础。比普通饲料加工企业原料成本降低25%左右,且基本上不受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影响,维持项目公司稳定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2)蛋白桑除了本身具有高蛋白的植物特性外,畜禽动物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含量达31%,蛋氨酸含量相当丰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钙、铁、钾、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也非常高,而且种类十分齐全,综合营养成分超过豆类植物。

其生物发酵饲料具有绿色、生态、高效、无抗的明显优势,畜禽饲养过程中完全取代抗生素和其他无机添加剂。 (3)蛋白桑干粉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生物发酵处理,通过微生物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养殖猪、牛、羊、鸡、兔等,大幅度减少原精饲料、能量饲料的比例,降低了养殖成本;其独特的植物刺激异黄酮、抑菌素、杀菌素、生物碱等有效杀菌、抗病毒成分,完全替代了原全价饲料中的抗生素,减少了畜禽的病菌感染,净化了畜禽体内环境,增强了动物自身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大幅度提升了畜禽肉蛋奶等农产品的质量和品味。 (4)蛋白桑生物发酵饲料用于生猪饲养实践 于2008年开始在浙江进行生猪饲养各个阶段的饲喂试验。品种为三元杂交猪。从断奶仔猪到50公斤小猪阶段,饲喂日粮中发酵料添加比例为15%-40%(平均添加量30%),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无机促生长剂。实验组与对照组小猪同时饲喂,实验组明显采食积极,食后半小时安睡,皮毛光亮,粪便量减少三分之一,臭味明显降低,消化率提高,未发生腹泻、发烧等病症,养殖成本降低15%。 育肥猪阶段从50公斤到110公斤出栏,饲喂日粮中发酵料添加比例为50%,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无机促生长剂。实验组育肥猪采食积极,嗜睡,体格强壮、生猛,皮毛光亮,粪便量减少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并测定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二、原理 饲料中纯蛋白质和非蛋白氮总称粗蛋白质。凯氏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浓H 2SO4在还原性催化剂(CuSO4、K 2SO4、Na 2SO4等)的催化作用下消化饲料样本,使其中的蛋白质和非蛋白氮都变为NH 4+,NH 4+立即被浓H 2SO4吸收成为(NH 4)2SO4,(NH 4)2SO4在浓碱作用下放出NH 3,通过蒸馏,氨气随水蒸汽沿冷凝管流入硼酸吸收液被硼酸吸收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作指示剂,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求出氮含量,根据不同饲料再乘以一定的换算系数(通常用6.25计算),即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上述原理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2.(NH 4)2SO4+2NaOH →2NH 3↑+2H 2O+Na 2SO4 3.H 3BO 3+NH 3→NH 4H 2BO 3 4.NH 4H 2BO 3+HCL →NH 4CL+H 3BO 3 三、仪器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40目网筛。 2.分析天平:感量0.0001。 3.电子天平: 感量0.001。 4. 六联电炉: 6×1000W 。 5.改良式半微量凯氏定氮仪(图1)。 6.酸式滴定管:25ml 。 7.凯氏烧瓶:100ml 。 8.烧杯:250ml 。 9.三角瓶:150ml 。 10.容量瓶:100ml 。

11.移液管:10ml。 12.量筒: 10ml 。 13.量筒:25ml。 四、试剂 1.浓H 2SO 4 :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CuSO 4:Na 2 SO 4 =1:10 化学纯。 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酒精溶液与0.5%溴甲酚绿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阴凉处保存期不超过三个月。此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强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硼酸吸收液中呈暗紫色,在吸收氨的硼酸溶液中呈兰色。 4.2%硼酸吸收液:溶2g化学纯硼酸于100ml蒸馏水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批示剂0.4ml。 5.40%饱和NaOH溶液:溶4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于100ml蒸馏水中。 6.0.05mol/l的HCL标准液:取分析纯浓HCL(比重1.19)4.2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将基准无水碳酸钠(分析纯)于270-300℃灼烧40分钟称重,至恒重,准确称取0.013-0.015克,溶于50ml 蒸馏水中,加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欲配的0.05mol/lHCL滴定至暗紫红色,记录HCL用量 五、测定步骤 1.样本的消化: 精确称取饲料样本0.5-1g,以硫酸纸卷无损的移入消化管中,再加入5氺硫酸铜0.4克,无水硫酸钾或硫酸钠6克,加10ml浓硫酸后将凯氏烧瓶放于通风橱的电炉子上消化(为防止消化时液体溅失,可再加两粒玻璃珠)。 注意:先低温加热(100-200℃),注意防止泡沫浮起,待泡沫消失后,提高加热温度(约360-410℃) 至沸腾。消化时要经常转动凯氏烧瓶,如果有黑色炭粒不能全部消化,待烧瓶冷却后,补加少量浓硫酸后继续消化至溶液澄明无黑点并呈蓝绿色为止,移出电炉,放于凯氏消化架上冷却。 2.转移:将冷却的消化液加少许蒸馏水约20ml,摇匀后无损移入100ml容量瓶,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烧瓶数次,直至消化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试样分解液。 3.空白实验:另取凯氏烧瓶一个,加入混合催化剂(同前),浓硫酸10ml,同样消化至澄清,冷却后按上述方法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备用。

饲料粗蛋白质GBT6432-94

饲料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T6432-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范围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假如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4 试剂 4.1 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4.2 混合催化剂:0.4g 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920)或硫酸钠(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4.3 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4.4 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4.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4.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 601制备。 4.6.1 0.1mol/L盐酸(HCl)标准溶液:8.3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4.6.2 0.02mol/L盐酸(HCl)标准溶液:1.67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000mL 蒸馏水中。 4.7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4.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

4.9 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于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5 仪器设备 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5.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消煮炉或电炉。 5.5 滴定管:酸式,10、25mL。 5.6 凯氏烧瓶:250mL。 5.7 凯氏定氮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馏式。 5.8 锥形瓶:150、250mL。 5.9 容量瓶:100mL。 5.10 消煮管:250mL。 5.11 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 6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7 分析步骤 7.1 仲裁法 7.1.1 试样的消煮 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5.6)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5.4),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4.1)和两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5.6)置于电炉(5.4)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7.1.2 氨的蒸馏(蒸馏步骤的检验见附录)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40种常见饲料原料基础知识 1 玉米 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在能量饲料中,玉米占主导地位,这是任何其他能量饲料所不 能比拟的。目前世界上玉米的主要用途是作饲料,占70%~75%,玉米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如下: (1)可利用能值高:玉米是谷实类子实中可利用能量最高的,如代谢能(鸡)为13.56 焦 耳/千克,消化能(猪)为14.27 焦耳/千克,这是因为玉米粗纤维含量少,仅2%;无氮浸 出物高,为72%,且主要是淀粉,消化率高;脂肪含量高,为4%左右,是小麦等麦类子实 的2 倍,所以玉米可利用能是谷类子实 最高者。 (2)玉米蛋白质含量低(7%~9%),品质差,缺乏赖氨酸、色氨酸,例如玉米中赖氨酸 含量为024%,色氨酸含量为0.07%。原因是玉米蛋白质中多为玉米醇溶蛋白,其品质低于谷物蛋白。 (3)玉米含亚油酸较高: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它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只能从饲料中 提供,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鸡缺亚油酸时,生长慢,水肿,皮下出血,羽毛生长不齐、蓬乱,无光泽,产蛋率下降。 玉米亚油酸含量达到2%,是所有谷实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在鸡的日粮中,要求亚油 酸含量为1%,如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到50%以上,则仅玉米即可满足鸡对亚油酸的需要 量。 (4)维生素: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平均为20 毫克/千克,而维生素D、K、B、B1: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中Bl 较多。新鲜玉米含维生素丰富,但贮存时间长了,虫咬、过夏或发霉等均可降低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 (5)矿物质:玉米含钙极少,仅0.02%左右;含磷约0.25%,其中植酸磷占50%~60%;铁、铜、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也较少。 (6)色素:黄玉米含色素较多,主要是p.胡萝b 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叶黄素含量 达20 毫克/千克左右,和玉米黄素一起对鸡蛋黄及肉鸡的脚、皮肤和喙的着色发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有明显的影响,其效果优于苜蓿粉和蚕粪类胡萝卜素。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水分、贮藏时间、破碎粒和霉变情况。水分含量高,不易 贮存,易促使黄曲霉生长。霉变的玉米可降低适口性和鸡增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玉米含脂肪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玉米粒较易贮存,粉碎后易氧化霉败变质,所以粉碎的玉米面应尽快食用。 2、米糠粕 米糠粕是米糠经浸出、脱脂处理后的产物,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米胚和碎米的混合物,新鲜米糠呈黄色,有米香味,营养价值丰富。其中含油 脂15%~2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磷脂等,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3、大米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