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基本要素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

全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

(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

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

(一)古代国防历史

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

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

《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

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

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

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

中国古代的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最具代表性的为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

(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

(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三、主要启示

(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

(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

(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

(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

(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

(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

第二节国防法规

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

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

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

(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

(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

(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一)公民的国防义务

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二)公民的国防权利

为国防建设提出意见的权利,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四、我国现行主要国防法规简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一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55年问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实施保护法》1990年2月23日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2010年2月26日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

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第三节国防建设

一、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中央军委下属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我国的国防政策

(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职责

(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构想

1.国防和军队建设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四、武装力量建设

(一)武装力量的编成及体制

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三结合的体制。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历史上三次裁军:1985年裁军100万,1997年裁军50万,2003年裁军20万

陆军:主要兵种:步兵,炮兵,装甲军。

海军:是战略军种,海上作战的主要力量,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

空军:战略军种,空中作战的主要力量,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第二炮兵:中央军委直接管辖,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1966年7月1日成立,周恩来命名。

中国人名解放军共同条例:《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例》

(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

我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

中国民兵分类:民兵区分为基干民兵(一类预备役)和普通民兵(二类预备役)。

目前现役的解放军有230万。陆军被编成十八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是指: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武装部(1998年4月立)。

目前全国共划分为七个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

军衔分为三等:将官校官尉官

第四节国防动员

一、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二、国防动员领导机构

三、国防动员的内容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 军事思想的定义

(二)军事思想的体系和内容

(三)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军事思想的特征: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近代军事思想

(三)现代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共13篇,作者孙武。

《武经七书》中,孙武的《孙子兵法》标志着我国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

普鲁士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外国近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最早的兵种:车兵,步兵,骑兵,水师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段,各集团以及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

成熟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充实完善阶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年鸦片战争。

当代战争的根源:霸权主义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特征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与理论升华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集中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理论的精华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产生和形成与土地革命时期

(二)建立于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中达到全面成熟

(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了新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灵魂:实事求是)

(二)人民军队思想

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的(根本原则)

2.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4.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①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②创立了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制度(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③创立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27年10月)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三)人民战争思想(核心)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技术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

(五)现代化国防思想

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

2.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3.坚持全民国防,实行人民战争

4.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5.建立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统一战线

四、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

(三)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总结

三次反围剿作战经验的主要军事论著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1928年提出游击战作战原则核心: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确立“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武装斗争总方针。

毛泽东1927年进行了具有伟大意义的“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

(二)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三)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的革命军队—总目标总任务

(四)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提出军队建设要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军事战略思想

(二)军队建设思想

(三)国防建设思想

1.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2.实现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

3.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体现

(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

1990年12月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一、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思想(“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三)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

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式发展

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大创新

(二)是我军职能任务的新扩展

(三)为我军战斗力建设确立了新标准

(四)开辟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新视野

2004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的基本要素

(一)战略的含义

(二)战略的目的

(三)战略方针

(四)战略力量

(五)战略措施

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二、战略环境

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的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一)国际战略环境

(二)国内战略环境

1.国内政治环境

2.综合国力

3.地理环境

三、战略和战略环境的关系

(一)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二)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三)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遵循的军事战略思想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第二节国际战略布局

一、国际战略布局的现状和特点

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在其消长和分化,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战略全局具有重大影响而有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

(一)国际战略布局的现状

(二)国际战略布局的特点

二、国际战略布局的发展趋势

(一)“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中国在“多级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四)热点问题将会持续升温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我国地缘环境概述

(一)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多

陆地边界线22300多千米,海疆线320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18000千米。

(二)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

(三)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四)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种周边性外部因素的总和。分析周边安全环境,主要是分析国家利益面临的来自周边的威胁与挑战

(一)明代以前主要威胁来自陆地

(二)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

(三)美国的全面遏制和军事包围

(四)冷战时期前苏联霸权主义威胁

(五)当今缓和成为主流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

(一)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

(二)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三)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四)中印边境问题悬而未决

(五)与东南亚诸国东海岛归属争端

(六)反恐斗争面临机遇和挑战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

(一)与我国利益一致的周边国家希望亚太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上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分歧和冲突的格局将长期存在下去

五、国家安全政策

(一)当前隐蔽斗争主要情况

(二)国家安全有关法律、法规

(三)大学生与国家安全

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

与我国隔海邻近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9个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

(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少数分裂势力影相边疆安全稳定。

我国的恐怖威胁主要来自台独分子,藏独(达赖集团),疆独(东突分裂势力)。

中印之间有多达12.5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三股恶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高技术

(二)军事高技术

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

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二、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一)军事基础高技术

(二)军事应用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信息技术————核心技术

新材料技术———基础技术

新能源技术———动力技术

生物技术————微观技术

航天技术————宏观技术

海洋开发技术——宏观技术

三、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

(三)高技术的主要特征(目的性、双重性、对抗性、保留性、创造性)

(四)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导弹制导系统: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自动寻的制导、复合制导)

四、高技术对现代化作战的影响

(一)高技术对武器防备的影响

(二)高技术对作战理论的影响

(三)高技术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四)高技术对作战指挥的影响

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1)战争诱因复杂;(2)作战空间广阔;(3)作战方式多样化;(4)战争消耗巨大,

保障更加复杂;(5)先进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6)战争可控性更强。

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表现在:(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标;(2)能有效控制战争规模;(3)能有效控制战争进程。

一、精确制导技术

(一)常用制导技术

①自主式制导②遥控式制导③自动寻的制导④复合制导

(二)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进行导引和控制、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各类导弹及制导炸弹、

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等制导武器的总称。

1.导弹射程:近:1000千米——战术导弹射程

中:1000—3000千米

远:3000—8000千米

洲际:8000千米以上(1000千米以上为战略导弹射程)

2.精确制导弹药

(三)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1)具有远距离打击能力

(2)具有自主制导能力

(3)命中精度高

(4)作战效能好

(6)打击威力大。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提高抗干扰能力;(2)提高命中精度;(3)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

(4)提高突防能力,包括采用隐身技术和提高飞行速度;(5)实现智能化;(6)降低成本。

二、隐身伪装技术

(一)隐身技术

①雷达隐身②红外隐身③电子隐身④可见光隐身⑤声波隐形

(二)伪装技术

三、侦察监视技术

(一)侦察监视技术概述

(二)检查监视技术现状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发现、区分、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有哪些?(1)扩大了作战空间;(2)丰富了情报来源;(3)增强了指挥时效;

(4)对作战指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5)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未来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1)空间上的立体化;(2)速度上的实时化;(3)手段上的综合化;(4)系统上的一体化;(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声纳是水下探测的主要设备,按照是否发射声波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主动声纳探测目标的原理与雷达相似。

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反射特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方位、距离、仰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

发射卫星有哪几种方法?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用多级火箭发射、用航天飞机发射、用飞机发射。

速度条件,大于等于7.9千米/秒;高度条件,通常在120千米以上,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度为35786千米。

根据用途不同,军事卫星包括哪几种?侦察卫星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包括军事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的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用途:侦察战略目标、准确测图、侦察武器数质量、侦察部队部署、侦察战场情报。

利用自持核能进行原子核聚变的是氢弹,而利用自持核能进行原子核裂变的是原子弹。

四、电子对抗技术

(一)电子对抗技术概述

(二)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三)电子对抗技术现状

五、航天技术

(一)航天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航天技术的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器监控技术)

(三)航天器的军事应用

(四)航天作战系统

六、指挥控制技术

(一)指挥控制技术概述

(二)指挥控制技术现状

(三)指挥控制技术的运用

七、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技术

(一)核武器

利用原子核反应瞬时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称为核武器,核武器的爆炸威力用梯恩梯

当量表示。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污染。

(二)化学武器

凡是装填了化学毒剂的炮弹、炸弹、导弹、火箭弹、航空布洒器、气溶胶发生器等兵器统称化学武器。

施放化学毒剂主要有三种方法:爆炸法、布洒法、加热蒸发法。

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主要有:(1)杀伤人而不破坏物;(2)伤害途径多;(3)杀伤范围广;(4)持

续时间长;(5)受气象条件影响大、易防护。

(三)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主要有六大类: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毒素、真菌、衣原体。

(四)21世纪的核生化威胁

(五)防扩散

当你在一些特殊场合突然看到异常冒烟或突然闻到异常气味,怀疑可能是有毒气体时,应该采取什么样

的紧急防护措施?

憋住气,停止呼吸;有防毒面具立即戴上,无防毒面具用浸水的毛巾、衣物等堵住口鼻;然后迅速离开

染毒区。

在开阔地发现核爆炸闪光时,人员应立即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立即就地背向爆心卧倒,收腹,两腿伸直并拢,双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将头夹于两臂之间,闭眼、

憋气、张开嘴巴。

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释放能量的是原子弹,利用原子核聚变产生释放能量的又是氢弹

导弹的完整结构包括:制导装置,动力装置,战斗部和本身是一个飞行器。

八、新概念武器

(一)定向能武器

(二)动能武器

(三)环境武器

(四)次声武器

(五)非致命武器

(六)纳米武器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的基本点

(一)人类文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是新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因

(二)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新军事变革的直接动力

(三)“系统集成”是新军事变革的灵魂

(四)军事创新体系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要求

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一)深刻性

(二)广泛性

(三)不平衡性

(四)快速性

三、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一)创新军事理论

(二)改变作战方式

(三)改革军队编制体制

(四)培育新型军事人才发展信息化武器设备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技术的含义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

二、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军、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三、信息化战争的产生和形成

(一)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变现形式

①电子战(主要形式)②精确制导(主要手段)③C31(开创先例)

(二)信息化战争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②数字化军队的出现②天军的出现③信息化战场的出现

④新作战理论的出现⑤智能兵器的出现

四、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

(一)信息化武装力量——人

(二)信息化武器设备——武器

(三)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信息

C4KISR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简称。

(阿富汗战争后,美军根据“网络中心站”的作战理论提出,网络中心站是1997年由美国提出。)

“C3I”中“c3”指挥,控制,通信(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4I”: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puter)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一)战场空间多维化

(二)作战力量一体化

(三)战争过程短期化

(四)作战行动实时化

(五)作战样式多样化

(六)作战效果精确化

二、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一)精确战

(二)网络战(根本性标志)

(三)电子战(主要形式)

(四)情报战

(五)心理战(宣传,欺诈,威慑)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一)战争形势将进一步完善

(二)战争力量的基本单元将发生深刻变化

(三)信息技术与武器装备将广泛融合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一、把遏制战争作为最高目标

二、增强综合国力,奠定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鉴定基础

(一)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实力

(二)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三)广交朋友,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四)平战结合,搞好战备物资的储备

三、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一)完善自动化指挥系统

(二)调整军队结构

(三)提高军人素质

四、重视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武器装备

(二)要有选择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

五、创新军事理论,谋求高敌一筹的占领技术

六、加强后勤现代化建设,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民防是民间防护的简称。民防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战时防备敌人空中袭击,减轻战争危害,平时防止自然灾害、突发事故,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示敌人有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市民要做好防空准备。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示敌机及空袭兵器已飞临城市上空,要求市民迅速疏散、掩蔽,防止遭受伤亡。

解除警报:信号是连续鸣3分钟。预示空袭或空袭威胁已解除,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地震时有时会被倒塌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压住或埋住,地震后被困时的自救方法:

如果在倒塌的建筑物里有可能脱险,不要紧张,身体要放松,朝有光线和通风的地方移动。如果被倒塌的建筑物埋住或压住,要迅速仔细观察周围状况,选择合适的脱险方法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10月16日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是1967年6月17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