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字学笔记总结

文字学笔记总结

文字学笔记总结
文字学笔记总结

一、绪论

1988周祖谟《中国大百科全书》:

研究汉字的形体和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二、汉字的性质

文字:语言的符号;字符:文字的符号。

任何文字皆有音有义,因而无法区别不同的文字;但各种文字体系的字符的特点不一样,所以给文字定性要依靠字符的特点。

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形符&义符)。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指事字;④形声字的形旁

2.音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

①假借字;②形声字的声旁(亦声/声旁表意:珥、娶、驷、懈);③半记号半表音字(义)

3.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半记号字:一部分表意或表音,另一部分是记号。大多从形声字变来)

1)造字时就用记号:五六七八;

2)字形的演变造成(半)记号字:

①从独体表意字演变:日;

②从准合体字演变:立,并;

③从合体字演变:表,《说文》: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④从形声字演变:年。

3)语音和字义的变化造成(半)记号字:

①语音变化→声旁丧失表音作用:恥→耻

②语义变化→表意偏旁失去表意作用:胖

③语音、语义的变化→形声字完全变成记号字:特

④假借字→记号字或半记号字:我

①西周及以前(象形程度较高):意符音符文字或意音文字;

②西周之后(合体字由意符、音符组成;独体字变为了记号字,但不影响它在充当合体字偏旁时可以起表意表音的作用):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后期意符音符文字/后期意音文字(记号几乎都是由意符或音符变来的,其它大部分字仍然是由意符、音符构成)。

结论:汉字应当叫做“语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既使用语素层次的字符、又使用音节层次的字符的文字。

三、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

1、关于汉字起源的研究

①、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A、仓颉造字:传说不统一

《吕氏春秋》《周礼》《韩非子》,《荀子》

B、文字出自八卦说:荒谬

郑樵《通志》、刘师培

②、有关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情况

1933唐兰《殷契佚存·序》指出安特生《甘肃考古记》书中收集的辛店期陶瓮上有文字,与商周文字同一本源而较古拙,年代约在4000余年以前。

时代最早:河南舞阳县贾湖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符号,距今约8000年。

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陶符,距今约7300~7100年。对「大汶口文化」有一定影响。1969李孝定:半坡陶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

1973于省吾:半坡陶器上的简单文字(符号)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1)共识1:要判定一种符号是否为文字,必须看它是否记录了语言;

80年代余杭南湖黑陶罐,“烧成后在肩至上腹部位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刻出八个图案”(距今4600~4700年)

①李学勤:反对新石器时代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学者“所持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符号单个孤立,无法知道是否具备音、义等文字的基本性质”。而“良渚文化陶器上多个成行符号的出现,有可能祛除这样的疑难”。

②裘锡圭:良渚文化多个成行的符号,可能确实反映了用符号记录语句的认真尝试,非常可能已经是原始文字。但也指出:由于材料太少、对良渚文化主人的种族和语言情况缺乏了解,正确辨释这种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恐怕很小。

2)共识2:文字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原始文字:在完整的文字体系形成之前,已经产生的文字通常只能记录语句中的部分词语,并且往往跟图画式的表意手法夹杂使用。

两次飞跃:

①用符号表示一定意义→用符号记录语言;

②原始文字(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完整的文字体系(夏商之际、前17世纪)

一定的社会条件: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群独立的、脱离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应当比较容易用符号记录下来。

③、殷墟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探讨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最有根据的材料,是完整的文字体系。

A、殷墟甲骨文字的成熟程度

甲骨文字的构造:象形字、会意字、假借字、形声字

象形字已经不太象形;假借的方法的普遍应用;形声字的构造方式出现;商代文字的排列形式出现;记录语言的忠实程度

B、甲骨文里仍然保留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原始文字的痕迹

1、形声字的数量还不占多数

2、表意字的构成仍带有较原始的“图画”性质

【射】【立】

3、有些表意字字形随语言环境变化

4、一形表多词

月、夕

卜、外

伐、戍

5、文字记录的顺序跟语序不一致

2、汉字形体的演变

(1)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资料

1、出土文字数据

A、甲骨文

①殷墟甲骨文;②西周甲骨文

B、金文(钟鼎文、铜器铭文)

①西周大盂鼎、毛公鼎;②春秋叔夷镈;战国曾侯乙墓编钟、中山王器鼎壶铭文;③秦度量衡铜器铭文、秦诏版

C.石刻文字(墓志、盟书)

①先秦石鼓文、诅楚文、秦骃玉版;②秦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③西汉赵廿二年群臣上酬刻石;④东汉华山碑;⑤晋以后墓志;⑥盟书:侯马盟书、温县盟书

D.简牍文字

①战国楚简牍、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日书》;②汉边塞简(敦煌汉简)、墓葬简(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墓简);③三国吴简、魏晋简

E.帛和纸上的文字数据

①楚帛书、汉马王堆帛书、敦煌帛隶书;②敦煌汉简地点的字纸、魏晋“楼兰遗址”字纸

F.其他字体数据

①印章文字:六国玉玺、秦汉印与封泥;②陶文:战国陶文、秦陶文、汉瓦当;③货币文字:秦、六国、汉货币文字;④漆木器上文字

2、传承书本中的文字数据

①魏晋以来名家书迹;②历代字典:《说文解字》、《汗简》、《古文四声韵》、《集韵》、《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叙》:“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如果小篆只跟古文有出入就只录古文,反之就只录籀文(以籀文或古文为字头而附小篆于后

不多)。

以「子」字为例说明《说文》的体例:

麶【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小徐本「人以爲偁」作「人以爲稱。」〕象形。〔小徐本「形」下有「也」。〕凡子之屬皆从子。【李陽冰曰:子在襁褓中,足倂也。】【卽里切】黰【 (?)】,古文子从巛,象髮也。〔小徐本作「古文從巛,髮也。」〕鼵【 】,籒文子囟有髮,臂脛在几上也。〔小徐本「囟」上有「從」。〕

隶定&隶变

隶定:出自伪孔安国《尚书序》。此序有“隶古定”的说法(或谓“隶古”与“定”不应连读,这里用一般的读法),指用隶书的笔法来写“古文”的字形。后人也把用楷书的笔法来写古文字的字形称为“隶定”,严格地说应该叫“楷定”。

隶变,又称为隶定,是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大约发生在秦汉之间,是汉字发展的转折点。隶定或隶定字也可以指将汉字古字体转写成现代字体,并保留原字体的结构。

由于小篆笔划繁复,书写不方便,一些下级官员(隶)于是将笔划简化(如将“艸”头简化为“艹”,“靁”字下的三个田减为一个,变成“雷”),将弧笔改为直笔,方便书写;又将同一偏旁用在不同位置时改为不同形状(如“心”用在旁:情;用在下:恭)等等。对后世的汉字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的楷书和行书写法绝大部份和隶变之后相差不远。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贴合当时社会急速发展的需要,文字有需要变得更方便书写。因此,无论笔画多少,都要逐笔拉长,并要求每笔都要配合疏密长短的篆书,有需要变为更便于书写的、有平直方正的字型特点的隶书。在隶变的过程中,许多汉字构形的理据都被简化了。汉文字从此脱离了图画的性质,变成了便于书写的符号。此外,隶定以后,出现了现在仍沿用的偏旁和笔划系统,而且偏旁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亻”“口”“火”“木”“冫”等形旁多在汉字的左边;“力”“见”“刂”“鸟”“斤”等形旁都在右边;“冖”“雨”“穴”等形旁都在上边;“凵”“心”“皿”等形旁都在下边等。这些书写的规律,对认字和书写方面都带来很大的方便。

(Ⅰ)、籀文(大篆)

又称大篆,传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造,春秋时期已在秦国流行。许慎:“及宣王太史籒,箸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王国维《史籀篇疏证》、《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春秋战国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之书。作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

西周宣王时期的《史籀篇》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说文》所收籀文共220余字。

裘锡圭:

1、有的字仍然「象形象事」之意很浓厚(囿)

2、个别晚出的字形,后来发现其实出现较早(【椄】《说文》大徐本与《汗简》)

3、籀文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改造:

(1)字体风格的规整化;(2)字形的改造和讹变

(本从「又」改从「寸」:籀文忮(尌)和铺(叟))

4、籀文非秦人所作

(1)秦国文字对西周晚期文字所作的改变最小,与籀文相似本属自然;

(2)春秋战国时代秦以外国家的文字里有些写法较特殊的字形,跟籀文正好相合。

各家使用「大篆」这个名称含义往往不同:①早于小篆的所有古文字;②西周晚期金文和石

鼓文等;③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④春秋时到战国初期的文字

(Ⅱ)、古文:多种含义

许慎《说文·叙》:仓颉→周宣王

来源:孔壁中书和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

「古文」的国别:战国文字分为齐、燕、晋、楚、秦五系。

《说文》“古文”的主体应当是齐系文字中的鲁文字,夹杂有少量楚文字的写法,也可能夹杂有少量晋文字的写法。也有古文字、非六国文字。

(Ⅲ)、篆文

《说文·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李斯……赵高……胡母敬……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2)汉字演变概貌

1)形体上的变化:

1、由繁到简:字体和字形。①全变:寒、塞;②只变字形:车、渔。

2、由象形变为不象形:①线条化;②笔画化(马、鱼)

3、由古变隶,由隶变楷:①商-秦:古文字阶段;②汉-今:隶、楷阶段。

4、字形繁化:

▲外形上的繁化

A、有区别意义的繁化:上、下;王、玉;肉、月

B、装饰性的繁化--饰笔(羡符)

▲文字结构上的变化所造成的繁化

最常见的是增加偏旁,又分两种:

A、 →淵、戉→鉞,加不加偏旁完全一样。

B、实际上是文字的分化或汉字字数的增加:尚羊→徜徉、吴公→蜈蚣(类化现象:凤皇→凤凰;息妇→媳妇)

②结构上的变化:

1、形声字比重上升:春秋超过

2、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春秋战国超过

3、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现代比重不低于五分之一,常用字里更高

(3)汉字形体两阶段演变分说

(Ⅰ)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的演变

1、商代:

甲骨文:俗体,金文:正体

正体: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俗体:日常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

有时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书)。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正体的演变。

甲骨文:早期甲骨文、晚期甲骨文;金文:记名金文、一般金文

字的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如果把它们按照时间先后加以排列,大致是这样的:

记名金文→早期甲骨文→一般金文→晚期甲骨文(例:虎、犬、牛、止、戍)

2、西周春秋时代的文字

西周金文。此外:西周甲骨文、侯马盟书、沁阳玉简、传承字书里的籀文。

早期: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

(武成:沿袭商代晚期金文;康昭穆:字形趋整齐方正)

中期:恭王懿王孝王夷王

晚期:厉王共和宣王幽王

(中期/恭懿之后:变化剧烈。线条化、平直化,象形程度变低,更便于书写)

两个现象:A、地域特征;B、美术化:鸟虫书。

3、六国文字:东方各国的文字

①俗体字流行,简体最为常见。

六国文字中也存在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

【平】加点画;【縈】加点画;【防】加土旁;【後】加口旁

②各国文字异形。不但六国文字跟秦系文字差别很大,六国文字彼此间也有显著差别。

在战国晚期,至少在某些国家里,俗体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正体字。

4、秦系文字:秦及秦统一后的小篆。

①背景:《说文·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②方向: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

③模式:逐渐演变。

④其他国家:没有出现明显的规整化匀称化的倾向or出现了这种倾向,但是采取的具体方式不同(春秋中晚期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金文中出现过字形狭长的带有美术化倾向的字体)。

⑤趋势:春秋明显区别;战国越来越突出。

⑥尾声:文字异形影响交流、不利统治→“同文字”

(Ⅱ)隶楷阶段汉字形体的演变

A、隶书

①、早期隶书(古隶)

时期:战国晚期

基础:当时秦国文字的俗体

方法:用方折的笔法改变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的写法

代表: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

②、八分(汉隶、分隶、分书)

昭宣之际:完全形成。

东汉晚期碑刻:大量出现。

③、“新隶体”(裘锡圭)

时期:东汉中期-魏晋

方法:不用八分收笔时上挑的笔法;接受草书影响(尖撇),由八分向楷书过渡

B、草书

时期:不晚于西汉元、成之际;可能在宣、元时代就已形成

基础:①秦文字的俗体出现跟草书相似、相同的写法。②早期隶书形成后,保存了原来的、出现了新的草率写法

汉:草书不够成熟,“章草”。《急就章》

魏晋:章草→今草。《平复帖》,楼兰简、纸。王羲之除《豹奴帖》之外

唐以后:狂草

C、行书

①、早期行书

时期:东汉晚期

基础:新隶体和草书(带有较多草书笔意的新隶体)

方法:在笔划的写法和文字的结体上进行美化

②、行书的成熟

王羲之等:早期行书演变为介于楷、草间的字体。《兰亭序》

真行(行楷)与行草

D、楷书(正书、真书、今隶、隶书)

时期:汉魏之际

基础:脱胎于早期行书

方法:把规整派的早期行书写得端庄一点,把在早期行书里已经出现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普遍加以应用,再增加一些捺笔和硬钩的使用,就形成了楷书

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主要字体

钟王楷书经唐初由欧阳询改造才真正成熟。

汉字进入楷书阶段之后,字形还在继续简化,字体就没有大的变化了。

楷书中的特殊类别--魏碑体:

在钟王楷书的影响下由新隶体演变而成的一种楷书。在南北朝早期的碑刻、墓志上占统治地位。保留了新隶体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痕迹,有仿古倾向,笔法略带八分的意味,面貌比钟王楷书古拙。北魏碑志数量多,故称魏碑体。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

四、汉字的结构类型及其实例分析

1、关于汉字结构类型的各种学说

①、传统“六书说”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汉代三位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

班固:1象形2象事3象意4象声5转注6假借

郑众:1象形4处事2会意6谐声3转注5假借

许慎:2象形1指事4会意3形声5转注6假借

许慎《说文·叙》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举了例字:

1)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一二三四、刃、亦、本、末)

2)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曲折),“日”、“月”是也。

①独体象形:描摹轮廓(日、月、山、水、马、人)

②合体象形:虽有轮廓,尚需借助(眉、果、牟、瓜)

3)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4)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义”),以见指撝(意之所指),“武”、“信”是也。

①比形会意:形符之间有结构联系,通过结构关系会出新意。(友、休、炙)

②比意会意:形符所表示的意义相合而产生新意。(男、妇、雀)

①优势:可表示抽象意义;造字功能强(两字组合)。

②弱势:含混不确定(休);不能造代词、虚词(我、很)。

5)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说”存在的问题

A、象形、指事、会意三书界线不清。

《说文·叙》给会意举的例子是“武”和“信”。

“武”本是从“止”从“戈”的字。“止戈”为“武”,是说能使战争停止才是真正的“武”,“人言”为“信”,是说人讲的话应该有信用。但是在上古文字里,这种跟后来的“歪”一类字相似的、完全依靠会合偏旁字义来表意的字,是非常少见的。《说文·叙》举出的这两个字都有问题。现代学者大多数认为“信”本是从“言”“人”声的形声字。“武”字见于甲骨文,是出现得很早的一个字。“止戈为武”的说法出自《左传》,但是这种思想显然不是当初造“武”字的人所能够具有的。

B 、转注没有实例,解释含混不清

后人对转注的异说、专著所得结论:或者是一种特殊的形声字,或者根本就不是文字现象而是语言现象。

林沄:古文字中“一形二用”正是“转注”。“老”可表示“老”,也可表示“考”,是同一字形兼具老、考两字之用。也是一种表意字。

C 、假借的定义和例子不符

《说文·叙》所举的假借例字是“令”、“长”,它们只能用来说明字义引申的现象,而不是借字表音。(“令”本指下命令,后来引申用来表示下命令的人;“长”本是长短的长,后来

引申表示年长的“长”。)按照假借的定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应当指借用某个字来表示跟这个字同音或音近的词,像“豆”字本来当一种盛食器皿讲(俎豆之“豆”),又借为豆麦之“豆”,这才是合乎定义的“假借”。字义引申是一种语言现象,借字表音则是用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但是许慎说解假借的定义和所举的例子不符,反映了他混淆了语言和文字两种不同现象。

②、四体二用

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被“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在戴震之前, 明代杨慎提出了“四经二纬说”:“四‘象’以为经,‘假借’、‘转注’以为纬。四‘象’之书有限,‘假借’、‘转注’无穷也。”)

③、三书说

唐兰:象形、象意、形声

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

裘锡圭:表意、形声、假借[其他(记号字、半记号字、变体表音字、合音字、两声字和特殊来源字)]

④黄天树:二书说(无声符字、有声符字)

2、表意字

「初文」与「后起字」:

用来表示自己的本义的字,相对于后来在它的基础上造的专门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字而言就是初文,后造的字就是后起字。有了后起字之后,初文一般就被不再用来表示本义。“北”、“莫”与“背”、“暮”。

「母字」与「分化字」:

一个字有了引申义和假借义后,为了使它们跟本义区别开来,往往在原来的字的基础上造专字表示这些意义,有时候也另起炉灶而造新字。这些字就是分化字,原来的字叫母字。「后起字」大都可以看作是表示「初文」本义的分化字,因此,「初文」和「后起字」也可以看作是母字和分化字的关系,如“止”和“趾”。

3、形声字

(缺点:①声符不能区分声调差异;②声符丧失、减弱表音功能;③多音字无力)

①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大多数形声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而是从已有的字中通过增加意符或音符而来的,也有的是通过改变表意字的一部分为音符或改变形声字的偏旁而来的。

「添添加加」与「修修改改」:

增加意符:

?明确假借义:師→獅、倉庚→鶬鶊

?明确引申义:取→娶、解→懈

?明确本义:然→燃、縣→懸

增加音符:

?表意字+音符:齒、裘

?改变表意字的一部分为音符:甫、囿

改变形声字的偏旁:

?改形旁:養→氧、輕→氫、淡→氮、綠→氯

?改声旁:潦→澇、 (華)→花

②省声和省形

A、省声:指形声字的声旁被省略了一部分笔画或偏旁。

產,从生,彦省声。

炭,从火,岸省声。

奔,从夭,贲省声。

许慎所推定为某字之省的也未必都对。如“奔”字金文从夭,下从歮,歮象人奔跑的足迹,是一个会意字。歮后来写为芔,《说文》误以为是形声字,所以说“贲省声”,实际与古不合。

B、省形:指形声字的形旁被省略了一部分笔画或偏旁。

考,从老省、丂声。

弑,从殺省、式声。

③不易分辨的形旁和声旁

雖(从虫唯聲)錦(从帛金聲)

纂(从糸算聲)問(从口門聲)

書(从聿者聲)膏(从肉高聲)

括(从手 聲)責(从貝朿聲)

穎(从禾頃聲)鑒(从金監聲)

寺(从寸之聲)志(从心之聲)

淳(从水 聲)郭(从邑 聲)

④右文说

古人发现,同从一个声旁的形声字往往有相同的意义,由于声旁多数位于字的右边,研究这种文字现象的学说,被称为右文说。

晋代杨泉《物理论》:在金石曰堅,在草木曰緊,在人曰賢。

沈括《梦溪笔谈》:“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之類,皆以戔為義也。”

4、假借字

本字:用来表示自己的本义或引申义的字,对假借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字而言就是本字。从词的角度来看,把一个词作为本义或引申义来表示的字,对这个词的假借字而言就是这个词的本字。

假借可以按照所表示的词是否有本字,区分为三类:

?无本字的假借

?本字后造的假借

?本有本字的假借

(1)无本字的假借

有的词始终只用假借字表示,这是无本字的假借。

△很多虚词都是无本字的假借:

–代词{其}、副词{其}

–助词{之}

–语气词和指示代词{夫}

–语气词{耳}

–疑问代词{何}

△古今音译词所用的字

–葡萄、琵琶

–罗汉、比丘、头陀、夜叉、马克思、撒切尔

–的士、摩托、卡通、曲奇、咖啡、巧克力、

(2)本字后造的假借

一般称后造的本字为后起本字。

A.后造本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胃——謂

?渠——佢

B.后造本字存活时间不长就消亡了

?然——嘫

?須——?

(3)本有本字的假借

A、假借字战胜本字,取而代之:

?艸——草

?何——荷

B、假借字没有战胜本字,后来除特殊场合一般仍用本字:

?冊——策(除「遣策」)

?飛——蜚(除「蜚聲海內」)

C、本字和假借字共存

?返——番、翻

?蠱——古

?粤语区记音字

准本字:

有的词始终没有本字来记录,曾经借用两个以上不同的字来表示,其中比较为人所熟悉的一个往往被看作是“准本字”。例如第二人称代词{汝}先借“女”字表示,后来改借汝水之“汝”表示。古人和今人在解释“女”表第二人称代词时,通常说借“女”表“汝”。其实“汝”本身也是一个假借字。因为用“汝”表示这个词早已成为定规,因此,可以把“汝”看作一个“准本字”。

五、表示字际关系的几个术语

1、广义异体字(狭义+部分)

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1)狭义异体字: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异体字。

①韤——韈—— ——襪—— ( )——帓—— ——袜

②炒——

2)部分异体字:某些情况下才相通。

①背-揹;②台-臺;③紀-記。

2、同形字:不同的字字形相同。

1)借用一个早已存在的文字的字形,来表示另外一个词,叫「形借」。

①借「隻(獲)」表「隻(只)」;

②囧(窗牖明亮)——囧(窘);

③槑(梅)——槑(dāi很傻很天真)

2)分头为不同的词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①鋁:1、「呂」的后起字,两块铜饼;2、金属元素,符号为Al;

②姥:1、mǔ,老妇的通称,音义与「姆」同;2、lǎo,北方人稱外祖母。

3)有些本来不同形的字,由于字体演变、简化或讹变等原因,后来变得完全同形。

①适:適、适;

②厂:1、hǎn,“厈”的初文;2、「庵」的旧简体;3、「廠」的简化字。

4)二字共简为一形:

①锺、鐘→钟;

②曆、歷→历。

3、同义换读

不管某个字原来的读音,把这个字用来表示意义跟它原来所代表的词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一般是已有文字表示的词)。

①石换读为担:容量的单位(10斗)或重量单位(120斤);

②咀换读为嘴:含味为咀。

4、通用字

文字学上所说的“通用”,指不同的字在某种或某些用法上可以相替代的现象。可以通用的字就是通用字。通用字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分成下列四类:本字跟假借字,假借字跟假借字,母字跟分化字,同义换读字跟原字或其他性质的字。

①《周礼·春官·肆师》“治其礼仪”郑玄注:“故书仪为义。郑司农云:义读为仪。”

②《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雍容閒雅”颜师古注:“閒读曰閑”。

③《汉书·高帝纪上》“毋得卤掠”颜注:“应劭曰:卤与虏同。”

5、古今字

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通行时间往往有前后。在前者就是在后者的古字,在后者就是在前者的今字。古今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异体关系,也可以是通用字之间的关系。

1)A和B可以是一字的异体,如: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颜注:“绔,古袴(裤)字。”

2)也可以是各种通用字,如:

①《国语·吴语》韦注:“北,古之背字。”“背”是表示“北”字本义的分化字。

②《礼记·曲礼下》“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表示第一人称代词的“余”和“予”大概都是假借字。

(古今字的“古今”是相对的:)

?汉代:“絝”(古)--“袴”(今);

?现代:“袴”(古)--“褲”(今)。

?许慎:“線”(古)--“綫”(今);

?晋灼:“綫”(古)—“線”(今);

?现代:“線”(古)--“綫”(今)。

六、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1、大陆规范

2013国务院《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知

(此前:《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2、台湾规范

1979《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共4808字,后来称为甲表)

1982《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分为乙表、丙表)

2005《国字标准字体措体母稿》、《国字标准字体宋体母稿》

2007《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3、香港标准

2000李学铭《常用字字形表》

2007《香港小学学习字词表》

4、大陆的简、繁关系

5、大陆的繁、新旧字形的关系

6、大陆繁与台湾、香港繁的关系

叙/敍/敘

七、附录

青铜器类别和名称

烹炊器鼎鬲(lì)甗(yǎn)

設食器簋盨(xǔ)簠(fǔ)敦(duì)盂豆

酒器尊卣(yǒu)方彝罍瓿(bù)壺觚爵觶(zhì)角斝(jiǎ)觥盉(hé)

水器盤匜(yí)缶鑒

樂器鐘鎛(bó)鐃鼓錞(chún)于

兵器戈劍矛

《说文》

大小徐:徐铉、徐锴

四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

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新莽六书:古文(蝌蚪文)、奇字(一说大篆)、篆书(秦篆)、佐书(即隶书)、缪篆(即摹印)、鸟虫书。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就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得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得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就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作用机制得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就是指药物对机体得初始作用,就是动因。 药理效应:就是药物作用得结果,就是机体反应得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就是指药物作用得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得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得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得不良反应:与用药目得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得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就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得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得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得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得不正常得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得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得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得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得效应量)得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就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得增减呈连续性量得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得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得比小得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得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得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得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得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得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得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得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与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得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与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与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与力双有内在活性得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得亲与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得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与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得动态规律。

方剂学重点笔记

方剂学笔记知识提纲 方 剂 学 总论 1、方剂学的发展史 2、方剂与治法 3、方剂的分类 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方剂的剂型 6、方剂的用法 7、方剂的命名 8、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个论 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补益剂 8、固涩剂 9、安神剂 10、开窍剂 11、理气剂 12、理血剂 13、治风剂 14、治燥剂 15、祛湿剂 16、祛痰剂 17、消食剂 19、驱虫剂 18、涌吐剂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煎法 2、服法

总论 一、方剂学的发展史 1、什么是方剂? 2、什么是方剂学? 3、学习方剂的重要性 4、发展史: (1)、商代伊尹创制了汤药。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著作。 (3)、《黄帝内经》,①确立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②奠定了“七方类分法”(最早的方剂分类)的基础。 (4)、《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方书之祖”。 (5)、《肘后备急方》,其方药多价廉易得,简便有效。 (6)、《备急千金要方》,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7)、《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8)、《太平惠民各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9)、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开辟方解之先河。 (10)、明代朱《普济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古代,载方64739首)。 二、方剂与治法 1、方与法的关系: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2、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现代各中医院校统编的《方剂学》讲义等,都沿用了综合分类法。 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杏仁等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等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等。 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如麻黄汤和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和抵当丸。 五、方剂的剂型 六、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药理学重点总结终极版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最大效应(E 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doc

1.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外感风寒发汗解表,宣恶寒发热,无汗而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伤寒论》表实证肺平喘喘,脉浮紧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外感风寒解肌发表,调发热,恶风,汗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桂枝汤,三勺。 《伤寒论》表虚证和营卫脉浮缓枣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发汗祛湿,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防芷芩芎草地苍, 《此事难知》湿邪,兼有清里热肢体酸楚疼痛口苦白芷、生地、黄芩、甘草细飲九味羌活汤。 里热证微渴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外感风寒,疏散风寒,理恶寒发热,头重无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太平惠民和剂气郁不舒气和中汗,胸闷,苔白腻, 局方》证脉浮 小青龙汤★风寒客表,解表散寒,温恶寒发热,无汗,喘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伤寒论》水饮内停肺化饮咳,痰多而稀,舌苔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桂夏 ( 求饶 ) 证薄白,脉浮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 跪下 ( 求饶 ) 。 止嗽散★风邪犯肺宣肺利气,疏咳嗽咽痒,微有恶风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梗芥前百菀 ( 买) 止嗽草。《医学心语》证风止咳发热,舌苔薄白甘草、陈皮( 百草苑陈桔芥前 ) 陈更借钱百万 ( 买 ) 止嗽草。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发热,微恶风寒,咽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温病条辨》热解毒痛,口渴,脉浮数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牛蒡子 桑菊饮★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咳嗽,发热不甚,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 都《温病条辨》肺止咳渴,脉浮数桔梗、甘草、苇根除掉 ) 。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 都 除掉 ) 。 麻黄杏仁甘草石外感风邪,辛凉宣泻,清发热,喘急,苔薄黄,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膏汤邪热壅肺肺平喘脉数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论》证 柴葛解肌汤★感冒风寒 , 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伤寒六书》郁而化热者,头痛无汗,目疼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证鼻干,心烦不眠,嗌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微洪 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葛根草药汤。 《闫氏小儿方论》透,身热恶风,头痛升麻葛根草药汤。

方剂学重点(全)

. 编辑doc 方 剂 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 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 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 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完整版)方剂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方剂学重点总结 总论部分 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i.药味加减的变化-------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ii.药量加减的变化------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iii.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理中汤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知道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和法:逍遥散 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和丸补法:四君子汤 各论部分 1、解表剂(汗法) 分为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临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为君药。因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 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方剂方歌笔记总结

注:本文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教材(方剂学)及本人课堂笔记综合整理而成,有助于中药类(士、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中药类研究生考试等多门学科复习使用。 方剂方歌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风疏热煮无过。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畏。黄龙汤 黄龙汤用大承气,当归桔梗与人参,生姜大枣同甘草,攻补兼施效亦真。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见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夹湿,胸痞呕恶总能除。达原饮 达原厚朴槟草果,黄芩知母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憎寒壮热服之可。逍遥散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症,疏肝理脾有奇功。清营汤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泻火解毒亦滋阴。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完整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2、 〈〈黄帝内经》 二、 汉代 〈〈伤寒杂病论》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廉) 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 〈〈外台秘要》王焘 五、 宋代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2、 《小儿药证直诀》 六、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① 刘完素:字守真 788首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成无己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 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 明代 1、 〈〈普济方》朱棣 2、 〈〈医方考》吴昆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汪昂 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② 吴鞠通(瑭) ③ 薛雪(生白) ④ 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载方61739首 如:知柏地黄丸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著有〈〈温病条辨》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创“三焦”辨证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 “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中医综合方剂学分类总结

方剂分类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治咳喘(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 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治痢疾——白头翁汤(热毒壅滞肠中,深陷血分) 芍药汤(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机上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阴血不足)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 四物汤(营血虚滞,血行不畅) 治月经不调——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济川煎(肾虚精亏,肠燥便秘)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50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环磷鸟苷( )、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