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书评】自由谬论

【书评】自由谬论

【书评】自由谬论
【书评】自由谬论

人性、进步、自由、国家。思考多了头疼,思考少了昏沉。本文为约翰·格雷新书《动物的沉默》的书评,个别观点不太中庸,但仍引人思考。上万字译文,各位捧个场,拍块砖!

【书评】自由谬论

译者:天倾原文作者:Robert W. Merry

发布:2013-09-22 13:17:46挑错 | 查看译者版本 | 收藏本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曾发出这样一声悲沉的叹息。对于这句名言,19世纪俄国的记者兼思想家亚历山大·赫尔岑(Alexander Herzen)却回应道:说人生而自由,就好比说“鱼生来就是要飞的,但无论在哪里它们都只能游水”。赫尔岑虚构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两人对“人类自由”一个是坚信不疑,另一个却持怀疑态度,就是在这段对话中赫尔岑借怀疑者之口说出了“鱼生而要飞”的话语。怀疑者为自己的理论罗列了一堆证据:要知道,鱼的骨骼结构表明在其骨端要演变进化出腿和翅膀那可是有可能的;此外,所谓的飞鱼也确实存在,这证明在某些情况下,鱼是可以飞的。那位“人类自由”的坚信者口口声声说人类一定是自由的,但他看起来又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样子,既然如此,怀疑者摆完证据就问他:“咋不拜拜卢梭叫他给你弄点儿我那样的证据来为自己辩护呀?”,怀疑者继续追问道:“世间的一切都该照着它们应该存在的方式而存在,哦,到了人这里,它就反过来啦?”

约翰·格雷,备受称赞的英国哲学家、学者,他将上面那段有趣的对话从赫尔岑的作品引用到了他的新书里面——《动物的沉默:之于进步及其他现代神话》(The Silence of Animals: On Progress and Other Modern Myths)。正如书名所示,格雷与对话中那位诚挚的自由坚信者不是站在同一边儿上的——但格雷绝不是反对自由。他决定与怀疑者为伍,那是因为他不相信自由代表了人类尘世之旅的顶峰。格雷写到:“法国的旧制度被推翻,俄国的沙皇、伊朗的沙王(译者注:伊朗最后一位国王巴列维于1979年被迫出走,王朝被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和埃及的穆巴拉克被打倒,也许为很多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处,但这些好处就是不包括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与之前相比,大屠杀,对少数民族的镇压,酷刑的滥用,另一种形式的暴政,其残忍凶狠的程度常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都已是既成事实,并非妄言。(译者注:法国大革命的屠杀、前苏联的少数民族迁移和大清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酷刑和政治犯屠杀、伊拉克的战后乱局、埃及的“多数暴政”)相信人类对自由的热爱,你就必须得有一种觉悟,那就是把差不多所有的人类历史都看成是一个错误。

这样的想法使得格雷与现代西方人的主流观点产生了严重分歧——究其本质,格雷实际上已经是和西方思想的根基背道而驰了。这个根基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期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就是他们在1715至1789年的这段时间里为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这些浪漫主义者,尤其是狄德罗(Diderot)、保尔·霍尔巴赫(Baron d’Holbach)、爱尔维修(Helvétius)和伏尔泰(Voltaire),他们怀揣着终极的信念:理性终将战胜偏见,知识终将克服愚昧,“进步”终将推动人类的意识

和纯净达到越来越高的层次。简而言之,他们预见人类的本性将永不间断地朝着美好的方向转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巴格内尔·伯里(J. B. Bury,1861–1927)指出了这场认知发展的动力所在,他写道:“通过各种法律和制度可以无限塑造人类的本性,这个思想……为人性可完美理论奠定了拔地而起的根基。所以,它标志着进步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里我们有必要停下来谈一谈这个进步主义。在西方思想所催生的各种概念当中,它可能是最强有力的一个——此处强调“西方”思想,是因为进步观念在其他的文化或文明中还没有引起多大的共鸣。进步主义的论点就是:这么多个世纪以来,从文化的倒退、盲目和蒙昧,到越来越高层次的文明开化,人类的进步虽然缓慢,但却势不可挡,并且,这样的进步仍将继续,无限地延伸到我们的未来。美国学者罗伯特·尼斯比特(Robert Nisbet)1980年的时候曾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没有哪一种思想的重要性能超过进步观念,和它并驾齐驱的可能都找不到”。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A·彼尔德(Charles A. Beard)也写道,进步观念的出现“其重要程度比得上人类全部理论发现的总和,因为它蕴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人类终将成为一种几乎是超越想象的存在”。还有伯里,专门就进步观念写过一本书,他把进步观念称为“伟大的思想观念的变革,赋予了历史定义自身视野的能力”。

格雷对于进步主义的态度却是彻底的拒绝。如此一来,他排斥现代自由人文主义的一切。他写道:“科学和历史证明,一直以来,人类的理性并不总是完全的,而且是时有时无,但是对于现代的人文主义者来说,解决方法却很简单:在未来人类一定会更加地理性。这些狂热追求理性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人类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变得更加理性,这样的想法需要在信仰上完成的飞跃远胜过宗教里的任何东西。在前一部著作《刍狗:对于人以及其他动物的思考》(Straw Dogs: Thoughts o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中,格雷的表述更加直白:“科学之外,进步不过是个神话”。

* * *

格雷拒绝进步有着深刻的内涵,而《动物的沉默》一书就是要尽可能抓住它们的一种尝试。本来我们也该在这里讨论的,不过还是先来看看格雷本人要合适一些。格雷于1948年出生于英国南希尔兹的一个工人家庭,曾在牛津就读。早期被学术生活所吸引,后来如愿以偿执教于牛津和伦敦经济学院(LSE)。他在LSE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于2008年在那里退休。格雷已有著作20余部,他的博学多才、嗜好争论、敏于分析在这些著作中一览无遗,还展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洞察力。例如,1989年费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这本杂志(译者注:指《国家利益》,本文原文亦发表于此)上曾撰文宣告“历史的终结”,即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代表了人类政治统治的最终形态,对于这样的论调格雷就持反对意见。最终,历史徘徊了足够长的时间来证明格雷的正确与福山的错误。类似的例子还有,正当人们将全球经济体系奉为“强大的新现实”而赞颂不已的时候,格雷则在其1998年的著作《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False Dawn: The Delus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中预言它将不堪自身重负而瓦解。对于格雷的判断各方普遍都持否定态度——直到俄罗斯的债务违约(译者注:此处应该是指俄罗斯1998年债务危机,在此之前其实就有了拉美多国债务危机,之后阿根廷又有一次,再之后就是近几年的爆发),“然后电话铃声就开始响了”,就如格雷最近接受作家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采访时回忆所说的一样。当许多西方思想家

认为后苏联时代的俄国必将走向西式民主的时候,基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前苏联俄国70年的历史,格雷却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而再一次地,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尽管观点鲜明,格雷却不是一个空论家。随着一些重大事件的不断演变和形势的不断发展,他也在改变着自己对当代政治活动的看法。格雷年轻时本是工党的坚定分子,但后来却被玛格丽特·撒切尔的政治主张所吸引,因为在1970年代末的时候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工党已经屈服于“荒诞主义的左翼思想”。1980年代末期,格雷对托利党人(译者注:保守党前身,故保守党也常被称为托利党)“傲慢的必胜主义”已不报任何幻想,他又回过来支持工党。但格雷坚决反对美国小布什和英国布莱尔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他还宣称自己现在是坚定的欧洲怀疑论者。

几十年来,格雷虽有名气,但主要还是限于知识分子圈子,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2002年《刍狗》的出版,这本书销量惊人,同时也带给了他更加广泛的赞誉。《刍狗》是对进步观念及其哲学产物世俗人文主义一次集中而又彻底的发难,而《动物的沉默》在许多方面则是对《刍狗》的一种延续,虽然耕的差不多还是哲学这块地,但在邻近的土地上也进行了新的开垦——过去的超自然宗教和现在的世俗人文主义两者均一败涂地,人类(包括人类个体)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地应对这样的局面呢?格雷对于进步的批判其基本理论在上述两本书中已牢牢确立,在此概要地进行列举:

一、进步观念不过是一种世俗的宗教,而且还不是特别有意义的那种。在《刍狗》中格雷写道:“如今自由人文主义拥有着曾经是由启示宗教所掌控的那种无孔不入的力量。人文主义者喜欢去认为自己拥有理性的世界观,但是他们崇信进步这个核心信念恰是一种迷信,比任何世俗宗教都更加远离人类动物的真相”。二、这种人文主义冲动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建立在一种对于人性的完全错误的理解之上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可恰好相反,人性是不会因周遭的什么力量而受影响的,也不会因之而改变。事实上,人性是政治和历史中唯一的常数。当然,在科学探索和促进生活安逸方面取得的进步是不争的事实,值得认可和赞许。但是,这样的进步并没有改变人类的本质属性,就跟它没有改变狗或是鸟的本质属性是一样的。还是在《刍狗》中,格雷写道:“科技的进步就只留下了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人性的脆弱。不幸的是,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三、人性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人类的本质属性已经根深蒂固于我们这个物种,就如其他所有动物的本质特征一样。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生存的本能,当人类有能力在文明的粉饰下生活的时候,它就被搁到了一边,但是,它从不曾远离,并一直窥伺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在《动物的沉默》中,格雷对库尔乔·马拉帕尔泰(Curzio Malaparte,译者注:意大利作家,著有《皮》等书)的著作进行了讨论,此人精于文字,也讲求实干,1944年的时候,他在刚解放不久的那不勒斯亲眼见证了为了生存的挣扎是那么的可拍和猛烈。马拉帕尔泰写道:“其屈辱,其恐怖,是可耻的无奈,是为了活着而挣扎”,“只是为了活下去。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皮”。格雷进一步阐述道:

顾望这个城市里的求生挣扎,马拉帕尔泰看到的是文明的冷眼旁观。这些人们,这些居民,是非观念塑造了他们,可惜,没能尽善尽美,他们早已丧失了自己。还在这里的,是饥饿的动物,为了继续活着,它们不惜一切。但它们绝不是那种丛林里的动物,无罪地杀,纯洁地死。因为没有人类所怀有的那种自我评价,其他的动物对于自己的生与存没有不满。而对于人类来说,为了生存而斗争就是要和自己做斗争。

文明的外衣褪去,露出的是原始的兽性。在《刍狗》中格雷写道:“达尔文告诉

我们,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是相像的”,但这只说出了事实的一部分。在一个决定性的方面人类和动物是有差别的,格雷注意到当智人被迫为了生存而斗争的时候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和自己斗争,这个时候格雷就已经捕捉到了这个差别。除了人类以外没有哪一个物种会这样做,就如没有哪一个物种会有从高尚到堕落的这样一套情操精神,没有哪一个物种在道德的含义朝三暮四的时候还需要对它进行思考。但是,无论人类的本性是什么——其所能包罗的一切愚蠢、反复和邪恶,还有善良、宽宏和高洁——经由进化它已深深扎根于这个物种,并且不受人定制度的操纵。

四、进步观念的力量部分来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进步观念源自基督教的一个基本信条——天命观和救赎观。在《动物的沉默》中格雷提到,绝没有哪一种文化曾构想出过世界末日这一类的东西,一个由耶稣和圣保罗带给世人的概念。其实西方古典思想也认为人性是对外在自然世界的反映——本质上是不变的,但遵循进步和退化的轮回,更像是四季更替一般。这和古埃及人的思想,还有后来的印度教、佛教、道教、神道教和早期的犹太教是一致的。

格雷写道:“彻底改变人类事务,通过创造出这样一种愿景,基督教……造就了现代世界”。但是现代世界把古典世界一个强大的哲学观保留了下来——对于理性的苏格拉底式的信仰,也就是真相必让我们得以自由,或是如格雷所说的“人类能够以其智力超然于自然世界之外的神话”。于是,对于未来的期望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当基督教信仰及其天命观的力量衰退的时候,为了填补空白,进步观念就傍着苏格拉底式的神话冒了出来。格雷解释道:“基督教的故事想要像进步神话那样进行自我更新,它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完成自己的蜕变”,“历史本来是四季更替般的一次次轮回,却被当成了一个救赎和拯救的故事,而到了现代,拯救又同知识和能力的增加划上了等号”。

因此,今天的西方人竟然把进步当做是现世版的救赎来顶礼膜拜就不足为奇了。如格雷所写:“在当代无神论者的圈子里,不相信进步就是一种亵渎。指出人类动物的缺陷已成为一种悖逆行为”。在更加苛毒的一段文字当中,格雷补充道: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进步,但相信知识的增长伴随着文明的进步本身就是一种信仰行为。既然理性探究得出的结果是历史没有目标,他们就把实现人类的潜能视为历史的目标。他们赞美自然,却坚持认为人类——大自然的一次意外——能够从捏塑万物的大自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真是荒谬,而对于那些相信自己已经凌驾于所有神话之上的人来说,却是这样的荒谬赐予了他们生命的意义。

在《动物的沉默》中,格雷借力于各类作家和思想家的著述对上述这一切进行了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那些抱着进步观念和人文主义人性观不放的人,格雷引经据典,极力地去戳穿他们的种种妄想。不出所料,在格雷摧枯拉朽的审视之下,那些妄想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格雷对已故的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和优塞福·罗特(Joseph Roth,1894–1939)的作品进行了引用,此二人均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和记者,同为犹太人,他们的作品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进行了大量的描写。按照茨威格在其自传《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of Yesterday)里的描述,广袤的哈布斯堡帝国看起来就像是一座永恒之塔,在那里的“井然有序之中什么都不会改变”。茨威格进一步写道,“没有人想过战争、革命或是反抗。这一切都被认为是激进的,是暴力的,在一个充满理性的时代应该是不可能的”。罗特在其中篇小说《帝王冢》(The Emperor’s Tomb,1938)里对奥地利人生活的整齐划一也进行了描写。所有的省级火车站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很小,而且

都涂成了黄色。站台里每个地方的搬运工穿着都一样,都是蓝色的制服。他们对着进进出出的每一列火车致敬,“如同行军礼一般”。人们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且对此并无怨言。

随着一战后哈布斯堡王朝的崩塌,这个小小世界被彻底地摧毁了,许多人都预见了这种陈旧的保皇主义统治体系的一去不返。说到底,这个通行多种语言的帝国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即使是在其最后的60年间,抑或是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译者注: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其死后不到两年奥匈帝国就解体了)终于接受诸如铁路和电报通信这些新技术的时候,它都不是。但是,旧体系却比现代国家少了某些东西——“古老的恶魔”,格雷是这样叫的,后来被很多现代国家给唤醒了,就为了追寻他们眼里那更加美好的世界。酷刑,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早已废除。偏执和仇恨,在社会中虽然明显,但在一个不必理会民众自治运动的独裁主义君主体制下,也受到了约束和遏制。格雷写道:“只有在为了民族自决而斗争的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相信,人们被界定成了不同的群体,相互之间水火不容,而每个人都不得不成为某一群体中的一员”。

就像罗特在其短篇小说《皇帝的塑像》(The Emperor’s Bust)中所写的那样:捷尔诺波尔、萨拉热窝、维也纳、布隆、布拉格、切尔诺夫策、奥德堡、奥帕瓦,这些地方的人,从来就是奥地利人,从不曾成为奥地利以外其他任何国家的人,现在却一窝蜂地“跟风”,开始称自己属于波兰人,捷克人,乌克兰人,德国人,罗马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民族——等等等等。帝国机器的破败渐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如格雷所说的“鲜血与祖国的现代象征”(译者注:blood and soil为纳粹口号),罗特在有生之年目睹了这一切。于是,罗特那种进步的、聚焦未来的展望很快就被抛到了一边,一种违背历史潮流的怀旧则开始大行其道。格雷解释道:

一个国家的形成总是伴随着“少数民族问题”。种族清洗,即对少数民族强制性的驱逐和迁移,在中欧和东欧曾是构建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思想家将这个过程视为实现普遍民族自决道路上的一个必经阶段。罗特没有这样的意淫。他知道,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屠杀。在1933年写给茨威格的信中,罗特已经发出了警示:“我们正在走向深重的灾难……它所能做的一切,只是把我们推向一场新的战争。对我们的生活,我已不报任何希望。他们的统治已经确立,而充斥的只是残暴和野蛮”。

还没能见识到这种野蛮残暴展现出它的全部力量,罗特和茨威格就都去世了。但是,对于哈布斯堡帝国及其之后发生的一切,无论人们是怎么想的,却很难把那一连串的事情和人类进步扯上什么关系。更准确一点,不如说那只是人类在大地上偶然地进行斗争的众多插曲中的一个罢了。

* * *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进步神话是如此的强大,原因在于,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年代,现代西方人竭力将自己置于一个刚好只能框住他们自己的哲学框架当中,而正是进步神话为这样的努力赋予了意义。对此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进步前哨》(An Outpost of Progress,1896)给我们上了一课,格雷也对其进行了讨论,以思考人对于战胜绝望和黑暗的需要。故事围绕着两个比利时的交易员展开,凯尔茨和卡里尔,他们被公司派到了刚果的偏远地区,在那里一个本地翻译引诱他们参与了一桩奴隶贸易。牵连进这样的事情,起初他们还是吃了一惊的,不过在卖完奴隶收到价值连城的象牙之后,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就没有那么糟了,就跟看完某些大唱赞歌的旧报纸之后的感觉差不多吧,比如歌颂“我们的殖民扩张”啊,赞美“致力于为地球的黑暗之处带来光明、信仰和贸易之人的丰功伟绩”啊之类的。

但是指望着接他们的蒸汽船却迟迟不来,他们的前哨站(译者注:《进步前哨》文中的“前哨”有多种象征,既指西方文明的窗口和传播者,也指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其载体是欧洲公司设在非洲的贸易站,总之是对打着进步名义行不文明之事的讽刺。)本来就是一种无力的存在,如今在饥饿的威胁之下,更是黑暗阴沉。就为了几块儿糖,两人大打出手,然后卡里尔被杀了。绝望之中,凯尔茨决定自杀。之后没多久蒸汽船就来了,而这个时候的凯尔茨在一座坟墓前面还是把自己吊在了十字架上(译者注:《进步前哨》文中最后汽船还是来了,但是在听到了汽船的汽笛轰鸣之后,凯尔茨仍然选择了自杀)。凯尔茨曾深深地思考,他所做过的一切,还有置身于文明之外才发现的自己的微不足道,伴随着这些思绪凯尔茨幡然醒悟,对此康拉德是这样描写的:“他终于认清了自己以往的思想,信念,好恶,还有尊崇膜拜和深恶痛绝的那些东西!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幼稚可鄙、虚假可笑”。

然而他又无法完全抛弃对文明或是进步的依恋,即便是在困境还拉扯着他的思绪的时候。康拉德写道:“进步在河上呼唤着凯尔茨。进步、文明和所有美德善行在连声催促着凯尔茨。社会也在向着自己那成就非凡的孩子呼唤,叫他回去,他将受到照顾,获得指引,还将接受审判,得到惩罚;社会要凯尔茨重返他已经远离了的那个垃圾堆,如此,正义才能伸张”——对着文明和进步神话的永恒最后一鞠躬,凯尔茨自己伸张了正义。

格雷注意到康拉德自己在1890年的时候就去过刚果,当一艘蒸汽船的船长。刚到那里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人类,不过后来他就不这么想了:“在刚果面前,我只不过是个动物”,当谈及欧洲人类社会的时候康拉德这样写道。而对于欧洲人类社会,正如格雷指出的那样,就是它“给刚果带来了数百万人的死亡”。格雷阐述道:

帝国主义可以推动人类进步这种观念早已是臭名昭著,但过去的那种帝国信念不单没有被摒弃,反而是大肆蔓延。甚至那些名义上奉行着更为传统的信念的人都依赖于对未来的一种盲信,以期获得内心的平静。可能历史只是一连串的荒谬、悲剧和罪恶,但是每个人都坚信,未来还是会比过去好,不管是在哪个方面。如果放弃这个希望,只会带来绝望,就像让凯尔茨癫狂错乱的那种绝望。

这样的认识使得格雷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大加赞赏,正是弗洛伊德“再次论述了宗教信仰的一个核心观点:人类就是漏水的船”。格雷写道,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自我实现的障碍不仅在于外部,还在于人类自身灵魂的深处。不过弗洛伊德并不寻求对灵魂的治愈,这与他之前以及之后的治疗法都是不同的。正如格雷解释的那样,心理疗法一般都把正常的心理冲突视为需要治疗的疾病。“而弗洛伊德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格雷写道,“虽然心理冲突折磨着我们,但对于没有冲突的生活,冲突才是希望”。大多数的哲学和宗教都始于这样的假设:人类是生病的动物,而弗洛伊德的认识也没有逃脱这个藩篱。“弗洛伊德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承认了人类的病无法治愈”,格雷这样说道。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接受这种不安,容忍它永恒地存在,而人类要对命运宣战,要避免内心的混乱而不重蹈凯尔茨自杀的覆辙,这是前提条件。

这个深刻的见解成为了格雷新书的基本论点。格雷总结道:“无神论的神秘主义逃脱不了悲剧的终局,也无法让美丽永恒。它没有把我们内心的冲突化为平静,哪怕是像大海那种平静的假象都不曾带来。它唯一的贡献就是存在。既欲为人,无从救赎,也无需救赎”。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宗教信仰,我们也不需要进步观念,因为我们不需要救赎,不管这救赎是神给的还是人给的,我们都不需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我们的命运,就如人们在古典时代那样,那个时候,对知识的苏格拉底式的信仰和基督教的救赎观两者还没有苟合,它们也还没有产下现代进步观念和人性无限可塑的信条。

* * *

到此,笔者认为,格雷的文字主要着力于作为个体的西方人,而对于人类这个整体的“存在”其种种现实性的考量,格雷还是应该有个更加直白、更加坚定的意见。格雷的文字是强大的,且不乏深邃之处。其字里行间,挥洒着的是语言的雄辩,蕴含着的是思想的高贵。

不过本杂志主要讲的是作为政治动物的人,是公共政策,是不断上演的地缘政治力量角逐的好戏,因此,得把格雷的进步观和人性观运用于客观世界,这样才能显得贴近主题。进步观念经历了西方思想长时间的孕育,其发端可能是在5世纪,始于希波的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译者注:早期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参见维基百科“希波的奥古斯丁”词条),此人使人类大团结的概念得以具体化,而正是这个概念,构成了基督教神学和进步观念两者的基石。它激起了基督教改变他人信仰的冲动和传教的热情,后来,在一个更加世俗的时代,这又诱发了博爱主义的冲动和将民主传播到全世界的渴求。神学观点认为人类尘世的心灵旅程在于追求完美和幸福的黄金时代,格雷却认为,在许久以后,这样的神学思想所能带给我们的,将会是乌托邦的美梦,是革命的鸩药,是不敢翻主义的套路,是种族主义的论说,是民主的十字军东征。格雷是正确的。

但是,直到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的出现,西方思想才开始转向人文主义。笛卡尔设定了两个基本原则——理性至高无上和自然法则恒定不变。而且笛卡尔坚信其分析法对任何一个真理探求者都适用,只要他们愿意遵循他所提出的探究规则。知识再也不是只掌握在学者、科学家、档案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的手里。这是革命性的——人们宣告了自己求知问道的独立之旅。在欧洲它释放了知识争鸣的狂欢,没过多久,笛卡尔的方法论又被运用到了新的思想领域。进步观念便有了新的、更经扩展了的表达——人文主义,这种思想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伯里在其著作《进步观念:其起源和发展之探究》(The Idea of Progress: An Inquiry into Its Growth and Origin,1920)中指出的那样,“超越人类的”探索(例如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让培根、牛顿、莱布尼兹甚至笛卡尔痴迷于其中,而新一代的思想家决意要做出更大的超越,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结构学立刻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了18世纪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以及他们的智力产儿,卢梭,他把进步观念扭曲成了代表尘世间最终的天堂去使用公民力量的一种要求,这个最终的天堂卢梭称之为“德性统治”。此后不久,他的追随者和衣钵传人就把法国推向了以恐怖统治而闻名的时代。

后来一些人又把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塑造成、改宗成今天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公民哲学,但格雷在《动物的沉默》中罗列的那些许许多多的人类蠢行却让他们宝相庄严的唯心主义变成了一个笑话。不过在其他西方哲学家的眼里,特别是在央格鲁-撒克逊人的思想领域,进步观念这个词儿的含义要狭窄得多。他们并不赞成制度体系能够重塑人类并开辟和平幸福的黄金时代这种看法。如伯里所写:“英国思想的总体趋势是,在已有制度体系的稳定中来考虑拯救,而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改变”。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译者注:英国著名哲学家)一道,这些哲学家把恰当的政府角色限定为必要的维持秩序、保护生命财产和维护人们可以追求自身正当目标的环境。重塑人类本性和再造社会的狂热在这里是不存在

的。

这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是英国政治家和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在其著名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一书中,他把恐怖统治中的流血事件描绘成“虽然令人悲痛,却记录下了人们在极为平静的时候做出的轻率无知的决策,也有着它的教育意义”。换句话说,他认为这些流血事件说明了一个问题,那些理想主义者根本就没能真正地理解人类的本性。我们的很多开国元勋对法国模式也产生了同样的怀疑,他们和伯克都相信,人类的本性不单是不可塑的,还极有可能对社会构成伤害。因此,需要对其有所遏制。在保守主义作家罗素·柯克(Russell Kirk)看来,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核心区别就在于,美国人通常所持的是“圣经里关于人及其犯罪倾向的观点”,而法国人的选择却是“人类向善的乐观主义”。于是,美国统治模式以一种世俗契约的形式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种世俗契约“的目的就是要对人类暴力和欺骗的种种倾向进行约束……给人的意愿和欲望安上紧箍咒”。

那些排斥法国启蒙运动者的美国建国者大多数都倾心于罗马共和国的思想和历史,因为罗马共和国那儿没有类似当代西方版本的进步观念。柯克写道:“2000年过去了,罗马宪政还是那么的声望卓著,以至于美国的制宪者们要竭尽全力的去模仿罗马模式”。他们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机构之间划分政府权力,并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制衡机制。甚至美国总统这个头衔都基本上是按照罗马执政官的模子刻出来的,同样,美国的参议院跟罗马的版本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美国的建国者们就此和法国的理想主义者分道扬镳,他们精心架设了政治结构以契合人类的真正本质——既能做出高尚伟大的壮举,但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也会堕向罪恶和背叛。美国体系的精神最终便在于此。

但是,就在美国诉说她的成功故事的时候,新一款的西方知识分子(都是些理论家和空想家,还包括很多美国人)还在继续摆弄着进步观念。不过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个信奉“进步即动力”的思想家新品种,本来是要把进步观念发展成为一根由人类的进步连接而成的链条,这根链条将延伸到未来,看不到终点,然而经过了若干世纪的智力努力之后,他们却开始宣称这根长长的链条有了最后的终点,也就是他们自己幻想的那些东西。

格雷把这些知识分子称为“飞鱼哲学家”,他是这样定义这个词的:“他们献身于自己的物种,但他们对自己物种的理解,是一种想当然是,而非其本来是,也非其真正想变成的是”。格雷阐述道:“飞鱼哲学家有着很多的品种——雅各宾派、不敢翻译者和还是不敢翻译者,为了在新的模子里面对人类进行再造而实施恐怖统治;新保守主义者,不停地发动战争是他们谋求全球民主的手段;为人权而战的自由主义十字军,深信全世界的人都渴望成为他们自己想象中的那个自己”。格雷还把这些人也拉了进来,“浪漫主义者,坚信人的个性无往不在受压抑之中”。

纵观美国政治,实际上是西方政治,比较大的争议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最终都是飞鱼哲学家和伯克主义者之间,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两种情感之间,进步观念的信徒和这个强力概念的怀疑者之间的斗争。鸿沟是如此的巨大,对面就是站在飞鱼哲学家一边的那些人,而约翰·格雷对他们的冲动、思想和目标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他的分析是如此的透彻和尖锐,可以说,格雷在这方面做出贡献是巨大的。这里以他的话来做全文的总结,“当人类这些鱼儿还在水里游过自己生命的时候,居然让他们想象自己能飞,自由文明还真的就是一枕黄粱”。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

原文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040875.html,

原文标题:The Fallacy of Human Freedom

原文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040875.html,/bookreview/the-fallacy-human-freedom-8652?page=show

打开文章名片

孤独的思想者——电影《汉娜·阿伦特》

已收集到11评论

支持0反对0

紫牛发表于:2013-09-22 20:16:59

“通过各种法律和制度可以无限塑造人类的本性,这个思想……为人性可完美理论奠定了拔地

而起的根基。所以,它标志着进步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cannot agree more.

回复

支持0反对0

panfee发表于:2013-09-23 09:07:17

好专业的翻译!

回复

支持0反对0

对角另一面发表于:2013-09-24 11:33:20

佩服

回复

支持0反对0

lxdhk发表于:2013-09-24 20:38:27

回复

支持0反对0

meihelen发表于:2013-09-26 07:54:47

很好的长文,译者辛苦了!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gress idea constituted "a discovery as important as the human mind has ever made, with implications for mankind that almost transcend imagination":进步观念的出现“其重要程度比得上人类全部理论发现的总和,因为它蕴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人类终将成为一种几乎是超越想象的存在” => 进步观念的出现相当于“人类智慧有史以来所做出的一个最重要发现,它为人类所蕴含的意思几乎超越了想象”。(“全部理论发现的总和”有点过译;是implications超越想象,不是人类的存在超越想象。) based on seventy years of Bolshevism and Russia's pre-Soviet history:基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前苏联俄国70年的历史 => 基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70年和俄罗斯的前苏维埃历史。(Russia’s pre-Soviet history应指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历史。) The people the inhabitants had imagined themselves to be—shaped, however imperfectly, by ideas of right and wrong—disappeared:这些人们,这些居民,是非观念塑造了他们,可惜,没能尽善尽美,他们早已丧失了自己 => 这些居民过去想象自己是由是非观念塑造的人(尽管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样的人已经消失了。 even during its final sixty years or so when Franz Joseph finally embraced new technology such as railroads and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即使是在其最后的60年间,抑或是弗朗茨?约瑟夫终于接受诸如铁路和电报通信这些新技术的时候 => 即使是在其最后的60年左右,当弗朗茨?约瑟夫终于接受诸如铁路和电报通信这些新技术的时候。(sixty years “or so”,不是or) in part because it gives meaning to modern Westerners struggling, in an irreligious era,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larger than just themselves:原因在于,在一个没有宗教

信仰的年代,现代西方人竭力将自己置于一个刚好只能框住他们自己的哲学框架当中 => 部分原因在于,在一个非宗教时代,现代西方人竭力将自己置于一个比单纯的自我要大一些的哲学框架当中。“For Freud, on the other hand,” writes Gray, “it is the hope of a life without conflict that ails us:“而弗洛伊德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格雷写道,“虽然心理冲突折磨着我们,但对于没有冲突的生活,冲突才是希望” => “另一方面,对弗洛伊德而言,”格雷写道,“正是那种对于无冲突生活的希望在折磨着我们。” a new collection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heorists and utopians—including many Americans:新一款的西方知识分子(都是些理论家和空想家,还包括很多美国人) => 新一款的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家和空想家(包括很多美国人) After centuries of intellectual effort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idea of progress as an ongoing chain of improvement with no perceived end into the future, this new breed of “Progress as Power” thinkers began to declare their own visions as the final end point of this long progression:这个信奉“进步即动力”的思想家新品种,本来是要把进步观念发展成为一根由人类的进步连接而成的链条,这根链条将延伸到未来,看不到终点,然而经过了若干世纪的智力努力之后,他们却开始宣称这根长长的链条有了最后的终点,也就是他们自己幻想的那些东西 => 人们本来想把进步观念发展成为一根由人类的改善连接而成的链条,这根链条延伸到未来,看不到终点;然而经过了若干世纪的智力努力之后,现在这个信奉“进步即权力”的思想家新品种却开始把他们自己的愿景宣称为这根长长的进步链条最后的终点。(并非“这个新品种本来是要把……”)

回复

支持0反对0

meihelen发表于:2013-09-26 07:57:02

写评论时分了段,一提交都连在一起了,只能凑合着看吧。

回复

支持0反对0

天倾发表于:2013-09-27 10:33:29

meihelen:写评论时分了段,一提交都连在一起了,只能凑合着看吧。

@meihelen:衷心感谢meihelen的纠错。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属于这个领域的文章才能勾起阅读的欲望,但meihelen是我硬邀请来纠错的,而且meihelen看得那么认真仔细。衷心感谢。对meihelen的纠错我认真地返回文章进行了理解并进行了梳理,还有些疑问请

meihelen再指导下,也请各位朋友指导下。纠错在精选版面好像反应不出来,我直接发在这里了,这样更明显,也能让自己记得更牢。 1、the great transforming conception 原:伟大的思想观念的变革(为了读着顺口,不应该)改:伟大的变革性的概念 2、Euroskeptic. 原:欧洲怀疑论者(想都没想就这样翻了,这词儿其实经常见,原来我的理解一直都是错误的....)改:欧盟怀疑论 3、 Humanists like to think they have a rational view of the world; but their core belief in progress is a superstition, further from the truth about the human animal than any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原:何世俗宗教(这个想多了)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宗教 4、He arrived thinking he was a civilized human being but later thought differently: "Before the Congo, I was just a mere animal," …… 原:刚到那里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人类,不过后来他就不这么想了:“在刚果面前,我只不过是个动物”……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根据前文的例子,是否这里指的是康拉德本来也是也文明人自居,来到刚果之后由于所见所闻的东西都是《进步前哨》里面描写的那种不文明,所以在刚果面前他才有了惭愧的感觉。句子后面又说是他提及欧洲人文主义的时候说的这句话,格雷的注解是欧洲给刚果带来了成千上万的死亡,也可以说明康拉德在刚果面前不敢以文明人自居。若翻译成“在来刚果之前,我只不过是个动物”,则可以理解成康拉德在到刚果之后,也像《进步前哨》中凯尔茨那样对他以前的思想信念幡然醒悟,也就是说康拉德在刚果的见闻让他觉得他一直就是个动物,即使是他人在欧洲文明之中的时候,只是来刚果前即置身于文明之外之前,像凯尔茨那样自己一直没发现,确实也很合前文的意思。高手,再给研究下。 5、We simply need to accept our fate, as they did in the classical age, before the Socratic faith in knowledge and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redemption combined to form the modern idea of progress and the belief in the infinite malleability of human nature. 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我们的命运,就如人们在古典时代那样,那个时候,对知识的苏格拉底式的信仰和基督教的救赎观两者还没有苟合,他们也还没有产下现代进步观念和人性无限可塑的信条。当时是觉得直接表达before的意思句子不太好理顺,所以翻译成了“那个时候,那些东西还没有怎么样怎么样”,也是表达了那些东西是古典时代之后的事,您看能商榷下么。

6、Anglo-Saxon 原:央格鲁(这个这个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改:盎格鲁

7、the sad but instructive monuments of rash and ignorant counsel in time of profound peace. 原:虽然令人悲痛,却记录下了人们在极为平静的时候做出的轻率无知的决策,也有着它的教育意义。(确实这样与前面的句子连接不够紧凑)改:令人悲痛却有教育意义的纪念碑,它记录下了人们在极为平静的时候做出的轻率无知的决策。

8、The same skepticism toward the French model was shared by many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原:我们的很多开国元勋对法国模式也产生了同样的怀疑改:美国的很多开国元勋对法国模式也产生了同样的怀疑

9、the emergence of the progress idea constituted "a discovery as important as the human mind has ever made, with implications for mankind that almost transcend imagination" 原:进步观念的出现“其重要程度比得上人类全部理论发现的总和,因为它蕴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人类终将成为一种几乎是超越想象的存在” (语法根基不扎实,还停留在高中,惭愧。。。想也不想从句就紧跟着挨着的那个词走了。以后一定注意这个问题。)改:进步观念的出现相当于“人类智慧有史以来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它赋予人类的涵义几乎超于了想象。 10、based on seventy years of Bolshevism and Russia's pre-Soviet history:原:基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前苏联俄国70年的历史(pre-Soviet,一直就就把它理解成前苏联,没仔细去想pre-,而且这样看来以前见过的很多翻译都是错的,可能很多很多人都没注意,我们称前苏联是因为苏联已经不在了,应该用former,或者直接就是Soviet Union,只是我们翻过来的时候加个前字。对吗?)改:基于布尔什维克主义70年的历史以及苏维埃时代之前的俄国历史。这样改行么? 11、The people the inhabitants had imagined themselves to be—shaped,

however imperfectly, by ideas of right and wrong—disappeared:原:这些人们,这些居民,是非观念塑造了他们,可惜,没能尽善尽美,他们早已丧失了自己。(是不是原文的破折号应该在themselves后面才能像我这样翻译?其实一直就觉得这句有问题,见过同位语,还没见过两个主语这么挨着放一块儿的,我是说按照我错误的理解。)改:这些居民过去曾想象自己是由是非观念塑造的人(尽管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样的人已经消失了。就是说“the inhabitants had imagined themselves to be”是修饰The people的,这句话的主干就是The people disappeared,我这样理解对么? 12、even during its final sixty years or so when Franz Joseph finally embraced new technology such as railroads and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原:即使是在其最后的60年间,抑或是弗朗茨?约瑟夫终于接受诸如铁路和电报通信这些新技术的时候。(没把so放在眼里,这样的错误没资格辩解了。)改:即使是在其最后的60年左右,当弗朗茨?约瑟夫终于接受诸如铁路和电报通信这些新技术的时候。 13、AND YET the myth of progress is so powerful in part because it gives meaning to modern Westerners struggling, in an irreligious era,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larger than just themselves:原:原因在于,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年代,现代西方人竭力将自己置于一个刚好只能框住他们自己的哲学框架当中(in part because,记住了)改:部分原因在于,在一个非宗教时代,现代西方人竭力将自己置于一个比单纯的自我要大一些的哲学框架当中。比单纯的自我大一些,这个解释一下呀。 14、“For Freud, on the other hand,” writes Gray, “it is the hope of a life without conflict that ails us:原:“而弗洛伊德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格雷写道,“虽然心理冲突折磨着我们,但对于没有冲突的生活,冲突才是希望” (it is that,我觉得我是神,看了纠错后我再看自己翻的这句话,我思考了半个小时去分析我当时是怎么分析的,结果,我擦,我怎么都分析不出来了,我是神。以后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改:“另一方面,对弗洛伊德而言,”格雷写道,“正是那种对于无冲突生活的希望在折磨着我们。” 15、a new collection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heorists and utopians—including many Americans 原:新一款的西方知识分子(都是些理论家和空想家,还包括很多美国人)(我错了。。。不狡辩了。)改:新一款的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家和空想家(包括很多美国人) 16、After centuries of intellectual effort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idea of progress as an ongoing chain of improvement with no perceived end into the future, this new breed of “Progress as Power” thinkers began to declare their own visions as the final end point of this long progression:原:这个信奉“进步即动力”的思想家新品种,本来是要把进步观念发展成为一根由人类的进步连接而成的链条,这根链条将延伸到未来,看不到终点,然而经过了若干世纪的智力努力之后,他们却开始宣称这根长长的链条有了最后的终点,也就是他们自己幻想的那些东西。(恩,翻的时候也觉得这里有问题,既然这些思想家是新品种,之前数个世纪的努力应该是和他们无关的,按文意之前的努力应该是老款的进步思想家做的,这些人在前,但都是玩“进步”的,说进步无终点,然后新款的思想家冒出来,说进步有终点。你看我这样理解对么。但我觉得这里又是after……,+主语……的句子结构,求解惑。)或者我取个巧,避开这个问题,就译成:若干个世纪的智力努力都是为了把进步观念发展成为一根由人类的进步连接而成的链条,这根链条将延伸到未来,看不到终点。而现在这个信奉“进步即权力”的思想家新品种却开始宣称,这根长长的进步链条有了最后的终点,也就是他们自己幻想的那些东西。这样改把理解句子含义的任务全抛给读者,哈哈,让读者自己去想那若干世纪的努力到底是谁做出的。虽然有点不负责任。。。。另外,我还是想把“有终点”这个意思紧接着地突出来,字面上可以和前面的“看不到终点”紧凑地形成更强一些的对比,然后vision我还是想翻成想象的东西,这样意思要贬义一点,因为整个文章的基调都有点带讽刺,我在前面的翻译中也尽量注意用词语气的戏谑,这句话前面笔者有句起头,说发生了些有意思的事情,我的理解是笔者写这句话

的时候说不定还在歪着一边嘴角发出一声不削的笑声。当然可能我想象力太丰富了。。。。您看行么?再次对meihelen表示诚挚的感谢。因为我不是专业的,纯属爱好,水平有限,但希望得到提升,所以不在乎批评,请大家使劲挑错吧。

回复

支持0反对0

天倾发表于:2013-09-27 10:36:20

不能分段。。。。高手指点下。

回复

支持0反对0

meihelen发表于:2013-09-27 15:46:56

天倾:不能分段。。。。高手指点下。

@天倾:难为你这么认真地修改。我想细节先不讨论了,两个“技术问题”: 1. 加精的文章也是可以修改的,不过相当麻烦,见“译言译事”: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040875.html,/topic/14812 。

2. 这么长的回复你为什么发了两次,建议你删掉一次吧。

回复

支持0反对0

天倾发表于:2013-09-27 16:28:00

meihelen:@天倾:难为你这么认真地修改。我想细节先不讨论了,两个“技术问题”: 1. 加精的文章也是可以修改的,不过相当麻烦,见“译言译事”: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040875.html,/topic/14812 。 2. 这么长的回复你为什么发了两次,建议你删掉一次吧。

@meihelen:删了。麻烦我就不在文章里面改了,时间真不多,错的地方我记脑袋里。真的感

谢你啊。这几天抽空再翻个文章,到时候再请你指导。

回复

支持0反对0

meihelen发表于:2013-09-28 07:33:18

天倾:@meihelen:删了。麻烦我就不在文章里面改了,时间真不多,错的地方我记脑袋里。真的感谢你啊。这几天抽空再翻个文章,到时候再请你指导。

@天倾:不客气。你有疑问的几个地方我又看了一下: 4. Before the Congo 假如是“在刚果面前”,后面会用 I AM just a mere animal,用过去时 was 说明这是指以前的事,“来刚果之前”。从上下文看也是说过去。 5. “那个时候”本身没问题,但接上“他们”就很别扭:“就如人们在古典时代那样,那个时候……他们也还没有产下现代进步观念和人性无限可塑的信条。”古典时代的人们当然不可能“产下现代进步观念”,而且 to form 表结果,并非指另外一件事。建议改为:“就如人们在古典时代那样,那个时候,对知识的苏格拉底式的信仰和基督教的救赎观两者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现代进步观念和人性无限可塑的信条。” 13. larger than just themselves,不是 just larger than themselves;“just”修饰的是“themselves”。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边沁后功利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杰姆斯·密尔的长子,密尔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具备了比大学毕业生还要广泛的知识。 父亲对密尔的教育以功利主义当作伦理学的基底,源自于杰姆斯与边沁的交情,事实上密尔自己也与边沁常有接触,边沁死后还负责整理他的著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密尔有意无意成为功利主义学派的接班人。 在密尔青年期的晚期,在古典哲学的雄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学与法学又下了一番苦工,并且开始在报刊文献上发表文章,其中最主要的场域是在哲学激进派的喉舌《西敏寺评论》,与之相抗衡的是辉格党的《爱丁堡评论》以及托利党的《季刊》,他并且组织了学社与年纪长他不少的人进行学术思辨,并且以读书会的形式增加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逻辑学与心理学的知识;1823年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 此后便以公务生涯为职,直到东印度公司在1856年解散为止,这样的公务生涯,使得他成年这段时间有大量的时间从事思想工作。 总结他的学习生涯,没有玩伴、没有嬉戏,只有书籍和父亲的话语,这样的生活在1826年出了问题,在那一年他进入了一种精神危

机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思索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何在,并且渐渐从华滋华斯的诗中得到一些启发,五年后精神危机慢慢过去,他的思想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大幅修正原来的功利主义观。在生活方面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开始大量阅读具有不同观点人士的著作,例如英国浪漫派的哲学家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奥古斯特·孔德与圣西蒙等等;在对民主政治的讨论上,他受到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很大的影响。当然影响他成熟时期最大的是他与哈莉特·泰勒长达20年的相互爱恋以及6年的婚姻生活。在密尔人生的几个阶段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对话者,从早期他的父亲,1830年之后是哈莉特·泰勒,到1858年之则由海伦·泰勒取代,这些人的思想与行动当然也影响密尔甚巨。 密尔对于现状的不满多少来自于哈莉耶特·泰勒的影响,特别是结婚之后,密尔的公开活动一度变得很少,在两人思想的激荡下,密尔的重要著作有许多都在此时出现。泰勒的思想不仅在当时非常的前卫,即便是放在当今的时空下,她的若干看法比起许多的女性主义者也不遑多让。例如她反对爱情,因为爱情奴役了女性;对基督教的反对,因为它造成了个人解放的障碍,形成了社会专制;对于社会主义的关注,使得密尔重新思索了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些在密尔的著作中都不难发现其踪迹。也正由于她对于密尔的重大影响,当我们去检视密尔著作中关于人的理想概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密尔的典范所产生的作用。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一、《论自由》一书概述 《论自由》一书写于1859年。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通读该书,我们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有些学者将其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我觉得这是比较准确的。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他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

能从中得到好处。通过密尔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对“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的几点认识 密尔认为公民自由所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即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 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于思想自由的概念,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它是一种理性的解放,具有独立的地位。

约翰·密尔《论自由》要点摘录(辩论相关)

约翰·密尔《论自由》要点摘录(辩论相关) 1、本文的目的是要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 用手段是法律惩罚下的物质力量或者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 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一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2、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 3、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意识的内向境地——思想和言论自由;趣味和志趣的自由;个人之间相互 联合的自由。 4、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 剥夺他们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们取得这种自由的努力。 5、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6、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假如我们确信,要窒闭它仍然是一 个罪恶; 7、使得我们这个过度不能成为一个精神自由的地方的正是这一点,正是人们对于不信仰他们所重视 的信条的人所抱的意见和所怀的情绪。在获取很长的时间里,法律惩罚的主要害处就在它加强了社会的诋毁; 8、我们现在仅仅有点社会的不宽容,这既不杀死一个人,也不拔除什么意见,但是这却诱导人们把 意见遮掩起来,或者避免积极努力去传布意见; 9、这在保持知识界中的宁静,保持其中的一切事物都一仍旧惯的进行方面,倒不失为一个便宜的方 案,但是为知识方面这种平静所付出的代价确实牺牲掉人类心灵中的全部道德勇敢性。 10、人类应当有自由去形成意见并且无保留地发表意见; 11、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 12、人类对于自由的珍重一般总是远远不及对于权力的珍重的; 人生在世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改革,所以对付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地抵制!——龙应台《难局》写梭罗 如果这个社会制度中有畅通的管道让小市民去表达它的意愿,去实现它的要求,它就不会郁积到近乎爆炸的程度。——龙应台《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匿名不是微博之乱源 荀子“流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 《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称,“微博谣言越来越多,但是有60%以上的微博谣言在1天之内被澄清。微博开始渐具自净功能,而且微博的辟谣功能也比传统媒体更快更有效。”即使在匿名状态下,网络传播仍然具有很强的自澄清效果。 现在有人通过电话卖淫嫖娼,那么是不是电话运营商也要对该行为负责呢?马化腾 安全、隐私和效率是互相矛盾的 支持法律惩罚拿菜刀干坏事的人,但搞菜刀实名制就是脑筋搭错了。 如果真正言论自由,那实名制跟非实名制没什么区别,ZF花那么大财力物力来做实名制干什么? 如果非言论自由,那实名制只会堵住真正想说话的人的口,为什么要实行实名制呢?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读后感(最新篇)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读后感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读后感 阿巴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给了我们关于发展概念的的独特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为了自由,为了提高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自由本事就是最高的价值标准,自由不仅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自由观点贯穿《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的始末,与以往狭隘的发展观相比,阿巴蒂亚森的发展概念依托自由视角,信息基础更全面,与信息基础相对薄弱的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正义论相比,其分析问题有更强的说服力,这也为政府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决策依据。阿巴蒂亚森本人也是一个研究世界范围内贫困问题的专家,他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论证了自由在消除贫困饥饿方面的贡献,这是以自由看待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成功应用。 一、发展的新视角—自由 我们以往关于发展的观点甚至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或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但是阿巴蒂亚森经过大量研究论证了,这些发展属于狭隘的发展观点。狭隘的发展观与以自由为基础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不同。他认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人们的实质自由,既集中注意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这种自由如果具体操作可以被列成下列清单,人们应该享有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发表言论观点,参与政治生活而不必遭受诸如饥饿、营养不

良、可避免的疾病等以及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可行能力的剥夺。这些是一个人在一个社会中所应该得到的基本权利,即可行能力。如果上述任何一项被剥夺,那么也就是对可行能力的剥夺,是对自由的限制,也是对发展的限制。以沙特阿拉伯为例,沙特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但是其国内妇女享有的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与亚洲甚至是非洲一些国民经济发展远不如沙特的国家相比,这些妇女的实质自由大量的被剥夺了。按照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虽然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很好,但是一些人的实质自由却被强制的剥夺,所以这样的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质。 阿巴蒂亚森同时也认为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仍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些发展相对于自由的发展来说只是工具性的范畴。他们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人们的实质自由。阿巴蒂亚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自由本身就是价值标准,本身就是价值,因而不需要通过与别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自由作为价值标准试图提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的价值标准体系,以判定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状况是否合乎理想,或者是否在向理想方向改善。 二、自由的两种作用: 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阿巴蒂亚森论证自由的两种作用: 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自由在发展中的建构性作用: “自由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因而不需要通过对别的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而显

浅谈《自由论》

浅谈《自由论》 摘要:freedom或liberty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称作“消极自由”,表现为:“主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第二种含义称作“积极自由”,表现为:“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 前言: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自由论》是以赛亚·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论》的修订与扩充版。 强制某人即是剥夺他的自由。但剥夺他的什么自由?人类历史上的几乎所有道德家都称赞自由。同幸福与善、自然与实在一样,自由是一个意义漏洞百出以至于没有任何解释能够站得住脚的词。我既不想讨论这个变化多端的词的历史,也不想讨论观念史家记录的有关这个词的两百多种定义。我只想考察这些含义中的两种,却是核心性的两种;我敢说,在这两种含义的背后,有着丰富的人类历史,而且我敢说,仍将会有丰富的人类历史。freedom或liberty(我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我将称作“消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第二种含义我将称作“积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这两个问题是明显不同的,尽管对它们的回答有可能是重叠的。 伯林自由观主要体现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自由论”。伯林用“Negative Liberty”、“Positive Liberty”只是想说,这两种自由,一种是从反面理解的自由,一种是从正面理解的自由;一个是从否定的角度理解的自由,一是从肯定的角度理解的自由。当然,此处所谓“反面”、“正面”和“否定”、“肯定”也与汉语日常的含义略有不同,它们不包含任何价值上的负与正的评价,“反面”、“否定”与坏的、无益的无关,“正面”、“肯定”与好的、有益的无关。最典型的证据是,众所周知,伯林更偏爱“Negative Liberty”而不是“Positive Liberty”。我认为,伯林用“Negative Liberty”、“Positive Liberty”是想说存在两种自由,一种是从“不是什么”的角度理解的,一种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的。 一.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的确是从“消极”(即反面、否定方面)入手的,涉及的首先是个人的行动是否受到阻碍和受到阻碍的程度如何。当我通常说我是自由的时候,基本意思是说我没有受到任何别的东西的干预。假如我被捆起来了,我就是不自由的,因为我被绳索限制了。为了强调“消极自由”的“消极”一面的重要性,伯林甚至说,这种自由不需要“积极”面,因为它指的只是“行动机会”即“有多少门向我敞开”或“有多少路向我开放”,不一定涉及行动本身。伯林说,带了枷锁就是不自由的,没带枷锁就是自由的,并不需要加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正面规定。因此,伯林否认“消极自由”等于不受阻碍的“自愿”行为。他认为,某些“自愿”行为,某些非强迫性行为不属于真正的自由。比如,自愿服从权威,自愿断绝欲望,等等,对伯林而言不属于“消极自由”范畴。“消极自由”之所以为“消极”即反面的自由,实际上不是指普通的不受阻碍,而主要

书评以自由看待发展

书评:以自由瞧待发展 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瞧待发展》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自由就是发展的目的,也就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发展的目的不就是所谓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大国崛起,而在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的自由生活。她以“人类可行能力”视角分析经济增长,强调“人不仅就是生产的手段,而且就是其目的”。森的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就就是以人为中心。 什么就是自由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里所采用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与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境况下所享有的机会”。自由意味着一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程度上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什么就是发展呢?发展可以瞧作就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发展要更多的关注我们生活的充实度以及就是否拥有更多的实质自由,因为“扩展我们有理由珍视的那些自由,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与不受局限,而且能使我们成为更加社会化的人、实施我们自己的选择、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交往并影响它”。 在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中,发展本身不就是重要的,而发展的目的,人类的发展可能就是更加重要的。同样的,自由本身不就是重要的,真正的自由才就是更加重要的。经济与自由本身不就是割裂的,而恰恰就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极端贫困而造成的经济不自由,会使一个人在其她形式的自由受到侵犯时成为一个弱小的牺牲品。经济不自由可以助长社会不自由,正如社会与政治不自由也会助长经济不自由一

样。她认为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人们的实质自由,既集中注意人们去做她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以及去享受她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这种自由如果具体操作可以被列成下列清单,人们应该享有吃、穿、住、行、读书、瞧电视、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发表言论观点,参与政治生活而不必遭受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等以及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可行能力的剥夺。这些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社会中所应该得到的基本权利,即可行能力。如果上述任何一项被剥夺,那么也就就是对可行能力的剥夺,就是对自由的限制,也就是对发展的限制。 现今之中国,发展本身仍被视为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依然动人,而发展的手段仍延续无所不用其极的跃进方式,自由被压制,能力被限缩。经济总量极速增长,而人均收入增长缓慢,除了经济总量之外,我们在促进人的自由与能力方面赢得的发展成果极其有限:教育、科技、环境、创新、法治、民主、人权……以自由瞧待发展,发展的目的就在于“人”本身。以人为中心,人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上的一切都就是为人服务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人的自由的扩展就是判断发展的标准。阿马蒂亚·森的著作《以自由瞧待发展》始终贯穿的问题就就是人的发展,以人们享有的实质自由来瞧待发展,以人们享有的实质自由的程度作为发展的标准;扩展人类的自由既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就是它的主要手段;以可行能力的剥夺来瞧待贫困,分析收入的不同层面的不平等;以公平的机会、有效率的制度、健全的保障实现人的自由;民主与政治自由的作用——民主自身固有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一书是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集大成之作,其作者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自由主义之圣”。他的一生出版过许多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本人极看重《论自由》一书,在本书中他曾说“《论自由》往往比我写的其他作品影响更为长久”,他把这本书看作是“一本关于一条真理的哲学教科书”,它的出版也宣布了性格多样性和个性自由发展在不同方面对社会和人类都很重要。 密尔所论的自由,并不是自由意志,而是指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在这里,他引入了“权力”这一概念,自由被定义为权力实施的限度。密尔主张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对他而言,合理的社会即意味着自由,而个人自由的适用范围即是社会干预的限度。这样,他就把自由解释为确定社会合理使用权力,并且提出了一个测试合理性的标准实验,即“任何一个不尊重个人自由的社会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如果它侵犯了个人正当的权利,社会就不能使用其权威。”这是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合理的标准,一个社会必须在保证尊重个人自由的前提下行使其权威,那么如何界定一个社会是否干预了个人生活侵犯了个人自由呢?米尔给出了解答:“本文的目地是要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的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标准。” 在密尔看来,有两种主要方式干预了个人自由,一是法律惩罚,而是道德压迫。这涉及到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即那条“极其简单的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的或者集体的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由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一员,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滥用权威会侵犯社会合理的限度,侵犯个人的自由。密尔自由论的核心便是“危害标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事实说明一种行为危害到其他人,那你就不能用法律或社会道德压力来阻止该行为。比如说,一个人看到别人溺水,但是他没有施以援手,这件事被报道,于是这个人受到了各方的谴责,极大的影响了他的生活。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这个人没有救溺水的人本身并没有危害到他人,但是来自社会的道德谴责却伤害到这个人,这就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侵犯。只有一种条件下可以限制个人行为,即当其行为将会危害到其他人时。如果法案超出危害标准的限度,社会将威胁人身自由,所以说道德压迫和法律惩罚都有可能干预和侵犯个人自由。 这条标准引发出了另一个问题,怎样的才能被判定为危害呢?身体上的伤害很明显是伤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一) 读完这本书,我更多的不是激动与欣喜,而是认同再认同。该书所有的文字都围绕本书的核心,即密尔在书中所说的“本文的目的”,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的或集体的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或防卫队他人的危害。(这段话不是我复制的,而是一字一字的打出来的)。 我认为该书的核心与我本人之前的一个观点极其相似,即一个人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可以妨碍他人的自由。所以说,读完这本书,我并不是感到受很大的启发,而是百分百的认同。 其实,谈到自由就要谈到集体(所谓的集体)。一些集体的存在并没有很好的为集体里的个人带来福祉与利益,跟多的是为了这个集体中少数人的利益和权力,里面的大多数人是“被”加入的,他们的自由和福祉收到了“名正言顺”的侵犯。我不太喜欢集体里的“多数的暴虐”,即密尔所说的,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货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其实,我觉得当中的少数人在数量上并不是少数,而他们的愿望与声音就这

样被“少数服从多数了”。而服从的结果并不一定给集体带来很多好处。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产生“奴性服从”。这都是自由的悲哀! 其实,很多时候,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那个意见可却可能是真确的。有时候,一项任务没有被授予一个人而是另一个人,前一个人却可能是最合适的。比起“占着茅坑不拉屎”,我更讨厌资源被错误配置。 其实,小政府往往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当然最好是世界各国都是小政府时最好,大政府的国家往往会侵犯小政府的国家。而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利,会有很大的祸患,不仅对内部,而且也会对外部产生祸患。 其实,进步与自由是有很大正相关性的。密尔说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当然我不赞同其“唯一”的字眼,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国家在创新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自由的含义有宽容。的确,如果没有宽容或宽容度不够,那么自由也会受到压制,我们有时会对那些与自己本身、自己民族、自己家乡乃至自己国家不相符的行为举止或做事方式等表现出异样的眼光甚至憎恶等等,这其实是对自由的冒犯。 最后,我想说,去走自己的路吧,但也不妨碍他人走其自己的路!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二)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浅谈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政治价值观念。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个历史时期。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切地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一批思想家,如霍布斯和洛克等关于天赋人权、契约论、自然法学说的提出,个人自由在历史上第一次被作为社会等价物优先于社会价值来讨论,并把对个人自由的维护作为出发点,寻求国家的起源,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的安排,从而形成近代完整的自由主义体系内容。第一次对自由主义做出系统哲学表述的是托马斯·霍布斯。他的学说对近代自由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个人主义内涵,标志着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以及中世纪神学的决裂。在他看来,国家并非先验存在的,更不是道德实体,它只不过是每个人为保证各自的权利不被侵犯而组成的人造物,同时也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的工具,个人的权利是第一位的,而国家和社会次之。 但是,只要以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方式发展,就不得不以一种更高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这就是国家主权。然而,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缔结契约的同时人们表达了服从的意愿。这种服从并不是一时冲动产生的,是通过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虽然这时的霍布斯还没能够提出自由的结论,个人的自由没有保留到社会状态中去,但为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一整套知识传统,

并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运动表达出来,是在英国内战期间以及光荣革命之后的执政时期。其最重要的代表是约翰·洛克,洛克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由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其一是个人自然权利的理论,其二是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理论。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洛克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霍布斯相似,即从自然状态出发构建合理的政治秩序,自然状态是一种无政府状态。洛克笔下的自然状态一方面可以被理解为历史上或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状态。洛克曾举美国的印第安人作为这种状态的例证。但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状态是一种哲学家的理论构想。哲学家希望探讨政府的目的、形式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便提出一个理论预设:假如没有政府人们会处于何种状态,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当代著名保守主义哲学家诺齐克在构建政治理论时,也是从讨论无政府状态下个人的权利以及个人生活的不便开始,从而进一步推导出最小政府的结论。 洛克的理论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英国政治传统中,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为光荣革命辩护的重要思想家。近年来,这一说法受到一些挑战。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洛克的理论是对光荣革命后确立的立宪政体的最好阐释之一。洛克的理论对美国革命与立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乎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十八世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在法国,当时的法国是欧洲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地方。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启蒙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德斯鸠、卢梭、贡斯当和托克维尔。这些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今天自由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

《以自由看待发展》书评

《以自由看待发展》书评 《以自由看待发展》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2002年7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综合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改变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全书论证,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泛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森根据大量的经验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阐明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这本书是森为公众所写,他努力使书中的讨论尽可能不带技术性。非专业读者可以从书中领略这位学术大师的深邃的哲理辨析、精确有力的经济分析和令人信服的经验论证。 目录 导论以自由看待发展

第1章自由的视角 1.1不自由的形式 1.2过程与机会 1.3自由的两种作用 1.4评价体系:收入与可行能力1.5贫困与不平等 1.6收入与死亡率 1.7自由、可行能力与生活质量1.8市场和自由 1.9价值标准和赋值过程 1.10传统、文化与民主 1.11结语 第2章发展的目标和手段 2.1自由的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2.2工具性自由 2.3相互联系及互补性 2.4不同层面的中国和印度对比2.5增长引发的社会安排 2.6公共服务、低收入和相对成本2.720世纪英国死亡率的降低2.8民主与政治激励因素 2.9结语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自由读后感(一) 《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其次,在讨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真理只能来源于讨论;《论自由》一书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当时正是资本主; 《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最具代表性的着作。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老师的推荐与指导下,我有幸拜读如此佳作,以下为读后感。 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阅读《论自由》前,我似乎从未深刻地思考自由的意义,只是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见到了解到古今中外各阶级人民追求自由的运动与观点——孔子、孟子、伏尔泰、华盛顿、甘地、严复等,他们的事迹及观点都曾烂熟于心。是的,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无数的人们追求它,无数的思想家关注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支撑的基础。 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历与学识实在无法逐字逐句地领会到其深刻而博大的内涵。作为一名当代大学

生,我在书中最感兴趣且触发感受的是书中所言第二部分——关于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的分歧,密尔认为不能强迫异议的人沉默。他在书中提到,“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我曾在高中政治课的哲学课堂上遇见这句话,印象颇深,时至今日才知是出自密尔先生的《论自由》。当对于自己思想或意见与他人的意见冲突时,密尔认为“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这几句话令我深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他人发生分歧,但重要的是要有宽容的心,我们应承认分歧的存在。每人都深知自己是可能错误的,可是很少有人想着有必要对自己的可能错误性采取什么预防办法,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多多听他人意见并尊重他人,要宽容地给予人们充分的思想自由。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说便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谦逊地做到这一点,这不失为一个追求理性和真理的人的做法。 其次,在讨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真理只能来源于讨论,来源于不同意见的争辩。他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认定某些意见为正确,“正是以有反对它和批驳它的完全自由为条件;而且也别无其他条件能使一个象具有人类精神能力的东西享有令他成为正确的理性保证。”人类之所以能够得到正确观念,根源在于人的错误认识不断被改正。而

《论自由》读书笔记第三章

《论自由》——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在前一章我们讨论了人民的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当然,除了思想上是不够的,这一节我们要去探讨行动的自由。在一个大前提下(不伤害他人或社会)我们的思想言论行动客观上是不受限制的,如果有所危害,即使是意见,当意见发表的情况足以使成为指向某种祸害的积极煽动时,也要失去其自由的权力。任何行动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只要不伤害他人,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和意向行动,自己承担风险,不受妨碍。不同意见对人类社会的好处同样适用于行动,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生活和发展,个性应该有自我主张和表达的权利。但个人的自由必须要限制在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欲望和冲动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绪特点,也可以算是一个完整人类的构成部分,一个人,若其欲望和冲动不是自己的,那就没有性格可言。这些性格也许不是受欢迎的,我们在很多时候会抑制自己,不让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示出来,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誉或认同,我们都表现出自己不真实的一面,别人在我身上看到的冲动与欲望,不过是我身上的镜子的镜像罢了,我们都在尽力模仿那些常人的生活,不是我们没有个性,没人愿意接受完全是模仿或消除个性的生活方式,但是生活会磨平个性的棱角。 个性并不是一无所事的,生活中的首创性的问题,都是一些个性较强的人所去探索的。没有这些人的努力,只是因袭习俗而不思考生活会僵化,人类就会向机械性退化,失去了生机的习俗承受不起任何轻微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拜占庭帝国会消亡。大众不愿宽容个性,而且大众的智力和趣味平庸,没有强烈愿望让自己向往做些不平常的事,也不能理解这样做的人。结宏大的精神和有力的情感消失了,虚弱的精神取而代之,人们变得因循守旧。只能把精力放在商业领域,这方面当然就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却输在了创新的领域。 个性与自由的选择,让更多人选择自由。当然也不能否认前人经验的作用和教育的必要性,可一旦人具有成熟心智,如何运用和解释前人经验和教育提供给他的基本手段,就取决于个体。前人经验可能太狭窄或错误,也可能不适合一些人一些情境,或者不足以让人发展出自己的特殊禀赋。而人最重要的判断力、道德评价能力等都是在自己的“选择”中锻炼出来的,单纯因袭传统的人发展不出自己的判断力。只有培养个性才能产生高度发展的人类,而且发展了的个人对尚未发展的人也能带来最更多好处。

以自由看待发展_读后感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第1章自由的视角 1.1不自由的形式 全世界无数的人在经受各种各样的不自由,如基本的生存自由,基本社会机会(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经济能力)获得权的缺乏,男女的不平等。此外,在很多国家的人民被系统的剥夺了政治自由和基本公民权利,并有人鼓吹这种剥夺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李光耀命题),将没有出现经济灾难时的政治自由压迫合理化,更有甚者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名义要否定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但是,大量的实证表明,经济增长更多的与友善的经济环境而不是权威主义政治体制相容,缺乏经济保障与缺乏民主权利和法权自由相联系,例如饥荒在世界历史上从没有发生在有效运行的民主体制中。其实,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本身就具有直接的重要性,而不需通过反映在经济上的作用来间接证明。 1.2过程与机会 这里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和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情况下享有的机会,对自由的实践上要同时关注到这两个层面。 1.3自由的两种作用 本书的分析中,人们“可行能力”通过公共政策而扩大且公众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向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居中心地位。个人自由的至关重要性有两个原因,分别与评价性和实效性有关。评价性分析来看,一个社会成功与否,主要应根据该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实质性自由来评价;实效性分析来看,自由是个人首创性和社会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更多的自由可以增强人们自助的能力,以及他们影响这个世界的能力,尤其关切到个人作为公众活动参与者的“主体(agency)地位”——即采取行动并带来变化的人。 1.4评价体系:收入与可行能力 在评价性层面上,这里采用的方法所集中注意的事实基础使其有别于更传统的实用伦理分析(“功利主义”聚焦于心理满足、“自由至上主义”贯注于自由权的程序)和经济政策分析(经济角度注意收入与财富的首要地位),采用聚焦于人们有理由享受的实质自由的事实起初。并不否定个人可行能力的剥夺通常与收入低下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恰恰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性。所以,避免被误导以至于认为考察后者就能够足够说明前者就显得颇为重要。从政策角度看,二者背离的情况常常比两者有限地结合的情况重要得多。因而,收入、财富和其他影响因素在一起时是重要的,但其作用必须被整合到更广阔、更全面的成功与剥夺的图景之中。 1.5贫困与不平等 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不应仅仅是收入低下,很多隐藏在收入统计后的剥夺往往被轻视,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适用。1.6收入与死亡率 通过分地区(中国、印度克拉拉邦、美国白人、美国黑人)男(女)性生存率差异来反映,造成这种差别(人均收入与在生存下来进入高龄的能力上的差别)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安排和社群关系,诸如医疗服务覆盖面、公共保健、学校教育、法律和社会秩序、暴力的泛滥程度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不能总用收入这一维来考虑可行能力。

脆弱的个人及其自由——《论自由》书评

脆弱的个人及其自由——《论自由》书评

脆弱的个人及其自由:《论自由》书评 李寿初 论及自由,人们总会想起卢梭那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确实,人们对于这个现实的社会别无选择,虽因生而入其中却只能因死而出其外,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里面,相对于社会个人永远是个弱者。但人们并非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有限的理性去认识自己和社会,并通过法律使个人和社会、自由和权威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以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最大自由。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论自由》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文献,该著作对西方民主法治社会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在追求它,历代思想家在关注它,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并且还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论自由》一书采取“总——分——总”的论述方式,共有五章:第一章,引论;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第五章,本文教义的应用。概而言之,在该书中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虽然时过境迁,但书中的这些问题犹在,将来还会存在,密尔有关自由的论证和结论对今天被社会各种组织束缚的人们仍有实际意义。这也是《论自由》没有被人们忘却的原因所在,也正是其对脆弱的个人的价值所在。 一 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个人在政治社会中或者说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约翰·密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页1,下文仅标注页码。)这种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 在密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个人争取自由的历史。从人类文明一开始,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政府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平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而所谓的“规则性自由”也可以称为“制度下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等等,人们的自由首先就是必须符合规则,是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思想,同时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是平等享有的,并且相互不能侵犯的。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接受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而密尔所赞成的,正是“规则性自由”,并坚决反对的是“原始的自由”。 《论自由》一书采取“总——分——总”的论述方式,共有五章:第一章,引论;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第五章,本文教义的应用。各部分过渡自然,条理清晰,论证的逻辑十分严密。 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政府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统治者(国家或政府)和被统治者(个人)在本质上不存在对立状态,因为统治者的权威建立在被统治者中的大多数的民主选举的、授权的基础上,作为被统治者的人们总以为统治者是在按自己的意志办事、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威是统一的。这种状况却令密尔十分担忧,因为它产生侵犯个人自由的新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段冰(201020093) 《以自由看待发展》被誉为是最有良心的一步经济学著作,传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效率,主要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问题,而公平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则往往被认为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而《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的问世改变了这种情况。 这本书的影响已经不光在经济学,甚至扩展到了政治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作者阿马蒂亚。森被誉为是“经济学的良心”,尽管一直认为学者研究学术不能被自己的感情冲动所左右,但是还是觉得一流的社会学术里应该有许多的终极的关怀,是对正义,自由的寻求,是对人类此岸困境的解答,是对彼岸的希望。森是一个重新回归传统经济学到道德哲学的大师,这样的回归是重新把在道德哲学分野下的伦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回归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最为根本但是常常却被忽视的问题――发展究竟为了什么,它的目的何在? 阿玛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突出了一个观点:以人为本。我们可以把“以人为本”概括为以认为出发点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换句话说,“以人为本”可以理解为对人本身的尊重,具体包括: 尊重人的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价值,生命承载着众多的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嘲笑有缺陷、不健全的生命。 尊重人的正当利益。 尊重人的劳动。让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具体的劳动岗位,提供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和条件。 尊重人的价值。努力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尊重人的权利。尊重、维护并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尤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各种权利,如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决定发展方向的途径的权利等;在注重自身权利的同时,应重视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尊重人的人格。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职务、社会地位等的不同,而辱及人格尊严;将诚信、重承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