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教学内容:1.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2.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标:感受﹑体验﹑认识﹑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体裁;学习掌握“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

格”及“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国南方民歌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2.介绍“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见课本第37页)

3.介绍“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见课本第37页)

4.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本课,比较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飘逸的南方民歌世界。(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欣赏:

①地域分析: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②《弥渡山歌》作品欣赏:(见课本第34页曲谱)

歌词: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

山对山来岩对岩,小河隔着过不来,

哥抬石头妹兜土,花轿抬起走过来。

《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前面的兴、比,暗示着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点题却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表现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③聆听《弥渡山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分析《弥渡山歌》的旋律特点,探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云南民歌推荐:

《小河淌水》《绣荷包》

2.浙江民歌《对鸟》欣赏:

①作品分析:

在我国,以对花名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对花”、“反对花”比比皆是;而以“对鸟”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学会演唱《弥渡山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 重点:聆听、演唱三首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成和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放马山歌》,两首不同风格的云南民歌的对比,以此导入。 (二)、欣赏《弥渡山歌》(器乐和声乐),感受音乐情绪。学唱《弥渡山歌》 (三)、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分析其旋律与当地方言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五)、聆听并演唱《幸福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思考这首歌的内容及时代特点,了解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教材及配套课件中的文字资源,将相关的民歌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放马山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音乐(《小河淌水》),配合配套课件中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三)、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 (四)、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科目的资源,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相关知识的准备采用课前布置,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的学习方式。 (二)、对同一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的感受和理解,体验“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思考“是否同一地域只有一种音乐风格”。 (三)、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和探究法,将自己在不同渠道查阅的资料互相交流、总结,归纳出生活条件、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形成多彩的民歌的主要原因。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00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吗? 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我们来看一下(插入地图):分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播放《龙船调》视频 问:这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南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飘逸的 南国风。 二、讲授新课 你还知道哪些民歌?哪位同学起来分享一下 根据以上同学的歌唱和我们观看的视频,同学们觉得民歌有哪些特点? 1、民歌的特点:(1)具有浓郁的地区风格特色。例如:湖北民歌《龙船调》里“是”读“si(四声)”、“我”读“wo(四声)” (2)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语言紧密结合易于在本地流行(3)节奏形 式丰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南方民歌。

南方民歌历史:春秋时期分为楚声和吴声。 楚声:也称“楚词”、“南音”,是指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以至徐、淮一代的民间音乐。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民间流传的《下里 巴人》等,均为楚声代表。 吴声:是指流传在建康(现南京市)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代的民间音乐。如:明代文人冯梦龙就收编了《山歌》一书。 3、播放图片:西双版纳泼水节(南方)黄土高坡(北方),展示云南省轮廓图 4、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云南弥渡的一首民歌 5、展示云南弥渡地图 6、播放《弥渡山歌》,思考这首歌曲在歌词、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歌 词:(1)运用方言演唱,加入了“尼”(云南衬词)。 (2)运用了比、兴这样的手法,具有南方民歌含蓄的特点。 7、旋律及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1)多次运用了延长音和装饰音等等。 (2)速度稍快:节奏都次使用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学打前八后十

高一音乐鉴赏课教案

高一音乐鉴赏课教案耀华中学 音乐教师杨莉 一、教学思想 本着高中音乐鉴赏课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为原则,突出弘扬民族音乐为主线。让学生通过鉴赏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能够评述和评论这样一种现象: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通过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的欣赏,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能够鉴别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音乐特点,从而更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形成的原因,达到审美和鉴赏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收集和整理关于《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中的资料,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比较。初步了解《茉莉花》在国内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各种重大场合演奏的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能对比现象做出个人的评价。 3、知识与方法 能分辨出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在风格和情感上所存在的差异,并能表述自己对不同风格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听辨各种重大场合演奏的《茉莉花》,对此现象能做出个性评价。 教学难点对三首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1、聆听与鉴赏 教师出示1998年歌剧《图兰多》在北京太庙演出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宏大的场面和民族音乐的魅力。 这首歌曲在18世纪末就传到欧洲,1924年由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将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音乐主题贯穿歌剧《图兰多》的全剧,从此,《茉莉花》的芳香便随着这部歌剧飘向世界。 2、聆听之后展开讨论 在中国太庙演出的《图兰多》与以往的歌剧演出形式有何不同? 能举出《茉莉花》的曲调在哪写重大场合中演奏? 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就此现象发表见解。 3、学生举例及出示演奏场面视频。 4、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重大场合中演奏的《茉莉花》的音乐,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及分析。 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演奏的《茉莉花》 1997年为庆祝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在《天地人》组曲中,马友友演奏的《茉莉

高中音乐 2.5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2.5飘逸的南国风 教学目标 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学会演唱《弥渡山歌》和《幸福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听视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聆听、演唱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教具准备 音响、课件、多媒体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音乐很土、很落后,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但这堂课教师通过闽南民歌《天黑黑》抓住方言和民歌音调的关系进行探索、体验民歌淳朴、自然美,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

验,以乐动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小河淌水》片段 请学生说说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请学生看地图,说说我国云南省的景点和民歌。 云南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少数民族云集。民歌特别丰富并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二、作品鉴赏 (一)《弥渡山歌》 1、教师给学生介绍云南弥渡,欣赏云南风景图片。 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2、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说说歌曲的哪一句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3、请2-3名同学谈感受。 4、教师点评。

飘逸的南国风说课稿

飘逸的南国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和浙江民歌《对鸟》以及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②聆听并分析两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 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 成和特点。 ②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的音频,配合南方的风景图片导 入,营造氛围,将两首不同风格的民歌进行对比,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这两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 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学生回答,我来总结“南方民歌的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③接下来完整聆听《弥渡山歌》,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 想象到了什么? ④总结:①《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 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⑤接下来我将提问:学生中有没有会说或听过浙江方言的同学。哪位同学能够说上两 句。聆听《对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尝试用浙江方言演唱歌曲,同时解释乐曲中一些专有名词,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⑥最后再次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由师生共同归纳南方民歌的基本特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已编辑】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 1 -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 2 - - 3 - - 4 -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 《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 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 品分析中。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 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 不同的心理感受,认同民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对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的 真挚表达。 2、认真细致的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 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听《弥渡山歌》、《对鸟》,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听、演唱并分析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 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会演唱《弥渡山歌》,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 歌的风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课初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课中结合课件中的音像资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采用引导、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中,重视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和情感体验,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二、学生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怎样才能让学生

更好的真正的感受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呢?根据学生对民歌不怎么排斥,也不怎么兴趣的情况,重组和整合了教材,溶入了较为著名的民歌《小河淌水》、《猜调》等,采用与西北民歌歌词的风格对比、分析的手段,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民歌来感受南方民歌的音乐特点。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飘逸的南国风》是本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因而这节课一方面感受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探讨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对第二单元起到一个总结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 (1)聆听并演唱体验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探究的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并通过《小河淌水》、《猜调》找到南方民歌中常用引腔的特点。 (2)演唱体验《弥渡山歌》,感受音乐情绪。 (3)知识学习:简介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4)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分析当地方言 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5)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聆听、演唱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浙江民歌《对鸟》,感受、体验南方 民歌的形成和特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

湖南文艺高一音乐鉴赏教案

湖南文艺高一音乐鉴赏教案 教学内容说明本课作为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们带着自主选择学习的期待和新鲜感,步人音乐殿堂。我们用什么迎接他们呢?是陌生的理论概念,还是亲切、动听的音乐?当然,应该是后者。尽管本单元的中心是“音乐的欣赏”,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诸如“什么是音乐”、“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怎样欣赏音乐”之类的理论问题,但本课是以两首音乐作品 ---- 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各一首,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对这两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在学生对音乐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使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和呈现方式,并以自己的欣赏经验作为印证,进而领悟“怎样欣赏音乐”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点需要说明: 1. 课文标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一句启发式的引导语,其后的“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则是问题的具体化。编者使用这些语言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直接答,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欣赏音乐。 2. 本课第一首乐曲为标题音乐,形式为钢琴独奏。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因为乐曲的作者写作这首作品时,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近,使学生有同龄人的亲近感。其二是音乐优美,在标题的引导下,易于产生联想。. 本课所选的第二首乐曲为非标题音乐,未加任何乐曲说明,给听

众留有十分广阔的想像空间。选用这首作品的目的,一是作品的题材与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另一是同前一首标题音乐形成呼应和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获得欣赏音乐的经验。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听赏本课两首优美动听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作品,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将音乐与绘画、语言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后,能概述出音乐艺术是否具有具象性和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什么的简单道理,从而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通过作品实例的感受与认识,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建议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结合选材特点,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以下四点建议可供任课教师参考: 1. 本单元为高中学生的起始课,建议安排一个课时。本课的开始可进行-分钟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对老师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进行听赏活动。第一首作品可以作为精听曲目,第二首可作为浏览性欣赏。浏览的曲目亦可先分段赏析,然后再综合的欣赏。. 引导学生带着期待来欣赏与感受。比如课文开始处提示的:“让我们先听赏从一位年轻女音乐家心中流淌出来的音乐。”特别是课文中写明作曲家写作这首乐曲时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仿,就更能激起学生欣赏的

高中音乐_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本节课主要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认识民歌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 《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学情分析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图书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利用地理、历史及人文等相关科目的资源,进行分析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2、根据实际情况,重组和整合了教材,溶入了较为熟悉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通过对比欣赏找出南北民歌音乐风格的差异,加深对南方民歌音乐特点的理解。 3、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声像结合的方式展示云南地区的美丽风光,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云南民歌的听赏活动中做好铺垫。 4、用跟唱或模唱,最好以教师范唱的形式,给学生更加直观和亲切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在形成民歌风格中所起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和探究法,将自己在不同渠道查阅的资料互相交流、总结,归纳出生活条件、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是形成多彩的民歌的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经典说课稿《飘逸的南国风》

高中音乐经典说课稿《飘逸的南国风》 一、说教材 《飘逸的南国风》是高一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节,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以及“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任何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而本节课中的南方地区民歌是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婉转、细腻、抒情的旋律,含蓄的歌词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美的传承。在前面几节课分别欣赏了西北民歌、少数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收尾课,因而除了在感受体验南方民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同时也要在小结“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的基础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二、说学情 学生音乐双基较薄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比较片面,特别是对民歌知识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民族音乐,但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与热情,喜欢唱歌并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抒情、细腻的风格特征,运用讨论、体验法、图象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同时自主参于各项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绪、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乐风格,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唱过程中,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对比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演唱三首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精品教案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影视音乐,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与享受 2.在欣赏过程中,能了解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并分 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授法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课程导入: 问题:该歌曲出自哪部影片 欣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 二、教学过程 (一)主题歌 1.定义:主题歌或主题曲是在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用来代表作品的主题 思想的歌曲。有时主题歌化为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2.影片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将要欣赏的影片---《泰坦尼克号》 3.歌曲介绍:《我心永恒》歌曲荣获:第七十届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音乐 4.欣赏主题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其中三个片段,分析各个片段音乐的作用 分别是什么? 视频一:引入故事情节,提前将观众带入影片的气氛中 视频二:渲染场景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进入爱情故事的高潮 视频三:凄美婉转的歌声似在诉说感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对画面起到烘托、突出主题的作用 5.总结主题歌的作用 主题歌贯穿全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影片的爱情主题,是整个爱情故事的凄美缩影。

(二)插曲 1.定义:是配置在影片中的歌曲,常常伴随着重要的场景及人物出现,与 剧情发展。 2.欣赏:《天竺少女》 3.问题:从音乐中你能判断出故事发生在: A、新疆 B、云南 C、印度 4.音乐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A、刻画人物形象 B、渲染场景气氛 C、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D、展现异域音乐风情 (三)主题音乐 1.定义:主题音乐是一段完整的纯器乐演奏段落,能深刻的表达一定的思想 感情,是影视剧的核心音乐。 2.学生影片介绍:《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讲述的是德国商人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睹了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民残暴虐待、血腥屠杀的场面后,唤醒了良知,最后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拯救犹太人民免遭屠杀,人们永远感谢他怀念他的真实历史事件。 教师介绍作曲家,主题音乐曾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 全球奖:最佳电影音乐 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3.欣赏主题音乐完整出现的段落,问题: (1)主题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中包含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对犹太人民,对辛德勒

《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飘逸的南国风》是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最后一节。主题为南方民歌,内容包括云南民歌、温州地区民歌、还有湖北的民歌小调。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2、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3、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本节课的重点是: 1、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2、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现将本节课做如下的反思: 一、音乐元素很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了多段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充分感受音乐特点。在介绍云南民歌时,不仅欣赏了《弥渡山歌》,还拓展欣赏了《小河淌水》;在欣赏浙江民歌《对鸟》时,也加入了《采茶舞曲》的欣赏;以及湖北小调《幸福歌》也同样欣赏了《龙船调》。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对民歌特点认识更清晰。

二、注重用唱的方法来感受音乐。 在教学中,仅仅听是不够的,更要开口唱,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验更为深刻。本节课共有三首歌曲,《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在课堂里,唱了其中的两首《弥渡山歌》和《幸福歌》。《弥渡山歌》主要让学生模仿引子“咿呐”,《幸福歌》则采用了教师和学生领唱合唱的互动形式。通过这样的歌唱,整节课的教学氛围非常高涨。 三、注重挖掘民歌当中的语言特点。 在民歌的特点里,语言特点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样,比如在《弥渡山歌》中,“崖”字发ai音。《对鸟》中就更具地方特色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方言来阅读歌词,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一种体验,也比较容易感受到民歌的地域色彩。 在本节课里,三首风格各异的民歌独立又统一在“南风民歌”的大主题下。因此在教学设计里,大量的运用了对比和感受,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风格和差异,了解歌曲的调式、音色等音乐要素,总结出南方民歌的特点。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 高中音乐鉴赏《新时代》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联系本册所学过的所有作品,懂得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社会功能。 (2)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合唱艺术的相关资料(文字、音响)在课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感受合唱音乐风格、特点,并了解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歌唱,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让学生知道,知识技能永远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

【教学内容】 1、《走进新时代》 2、《你是这样的人》 3、《祖国颂》 【教学理念】 本课围绕着合唱形式表现之一——“合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教师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收集有关合唱相关的文化资料、信息、音响资料,并分成小组进行筛选和整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整理出不同时期合唱代表作品,并总结此时的代表作在这个时期的意义与作用,并以合唱曲《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为例进行现场艺术实践,进一步感受合唱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课前教师对每个声部长进行培训,然后由

声部长再教会各自声部同学,培养学生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自主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本课是学生交流展示的环节,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相关理论与合唱的音响资料,从合唱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及当时的音乐风格特点、作用意义等,认识用歌声记录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补充,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高中的音乐教学角度看,采用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率,使众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并通过艺术实践,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合唱音乐的特点,更多地发挥其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

萧友梅和黄自教案

萧友梅和黄自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 -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w w w.5 Y 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415098064.html,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 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演唱演奏音乐主题,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描述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1)

高一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 课题:汉族民歌 时间:2014/3/11第3 节 班级:高一(311)班 设计思路: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汉族民歌内容丰富,曲目众多,在一课时里向原本并不十分了解民歌的高中学生来作介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运用结构教学的观点,设计了三个版块——汉族民歌的体裁(侧重欣赏体验)、汉族民歌的题材(自主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拓展升华);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课前准备中,精心选择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在课的安排上,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2、能力目标: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 3、情感目标:感悟汉族民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音乐性。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探究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音乐——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什么作品?(茉莉花) 这首歌的旋律,早在80年前就随着《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剧的舞台,在香港回归的庆典上,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在上海“申博”的宣传片上……人们无数次聆听着这首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歌曲,它就是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中国汉族民歌。) 二、新课教学 (一)民歌简介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遗产。《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中的“风”收集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民歌。除此之外,还有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明清以来的“歌谣”、

高中音乐鉴赏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教飘逸的南国风 [教学目标]: 1.对南方民歌有初步的了解,了解南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2.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3.学会唱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民歌。 [教学重点]: 音乐欣赏南方民歌,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南方民歌民族的地方风格与区别。 [教学方法]: 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课前音乐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民歌?大家讲一下自己心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的?(提问,5,6)个同学。 师:对了,民歌也称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和自己演唱的歌曲。他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和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趋完美。 ★体裁分类:

劳动号子: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 山歌: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民歌。 小调:各种日常歌唱的小曲 师: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所以在内容上有比较鲜明的一个人民性,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很多方面。像对劳动的歌颂,对穷苦人的同情,对爱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又有56个民族,所以我国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南方的好风光,听一听南方动听音乐。感受一下南方的民歌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那么我考一考大家的地理知识了,有谁知道南北方的划分是什么样的吗? 师:恩,对了,是秦岭淮河以南称为南方。好现在请大家说说,南方有那些民歌?(可以说说自己家乡的民歌) 生:…………(提问5,6个同学) 师:今天先要带大家去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大家还记得课前放的音乐吗?有谁知道这首音乐是那里的民歌? 恩,对了是云南。一说到云南大家会想到云南的大理,丽江,都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哦。好,那么现在就来一起随着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景色。

《飘逸的南国风》说课稿

《飘逸的南国风》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路金东,很荣幸就《飘逸的南国风》一课向大家做一下汇报。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五个部分来完成我的说课。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飘逸的南国风》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第二章腔调情韵第5节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各地的音乐风格,培养对祖国音乐的喜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基础上来看,本章内容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选用了南方地区最流行的民歌作为欣赏素材。 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做了3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聆听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用地方方言模唱《弥渡山歌》、《对鸟》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聆听、模唱民歌,感受、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教法与学法:我将采用欣赏法、探究式教学法、讲解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授。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一堂课的开始学生尚未完全进入状态。因此我会插入学生感兴趣的与本节课有关的音视频资料作为新课的导入。令学生耳目一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葫芦丝配乐的沙画表演,画中有傣族服饰少女,孔雀,大象,大理白塔。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画面感受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 新课教学:因为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心去欣赏本节的音视频资料,体会作品的情感,感受作品音乐要素的变化。 探究:印象云南,探究云南的具体位置,环境,人文,语言,生活习惯。通过探究,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也就得到了部分的展示。 在此之后老师会演唱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牧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天路》片段。与先前几课做一个过渡,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对比不同地区的民歌,更好的把握南方民歌的特征。欣赏完这些我们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真诚为您服务]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丝竹相和》 [课题] 《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乐种介绍2.赏析《中花六板》 、《娱乐升平》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

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比较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 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中原 或西北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乐 器” ,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二、新课 导入:“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

高中音乐鉴赏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doc

高中音乐鉴赏飘逸的南国风教案飘逸的南国风教案高中音乐 鉴赏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关于高中音乐鉴赏《飘逸的南国风》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飘逸的南国风》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体验音乐的旋律特点,能分析出人生活环境、地方方言、社会变革与民歌的联系。 2: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3:初步了解南方民歌的悠久历史传统。 教学重点 从三首民歌的欣赏中感受并能探讨总结出南方民歌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幅图片) 设问: 1:这几幅图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音乐文化? 2:你知道这个大型歌舞的名字吗?领衔主演是谁? 讨论:这几幅图是大型歌舞《云南印象》中的几个精彩画面,它反映的是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是由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 师语:《云南印象》一直向大家诠释云南这个神奇的地方原生态的美丽,同样的,一首民歌也可以展开一副特定的画卷。 二:教学内容 (一)《弥渡山歌》云南民歌

1:先聆听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想象一下这首歌描述的意境。分析这首歌的旋律组成。 2:分析总结,《小》描述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歌词内容含蓄——明写景,实是以景抒情,表达爱情。 旋律组成: 引腔:长音。 中部:四个简洁而匀称的短句。 尾部:引腔再次出现,主题的思想再次强化。 这个旋律由引腔、中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称为“起——平——落”。这在南方音乐中常见。 3:欣赏《弥渡山歌》,和《小河淌水》对比分析。 描述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歌词内容含蓄——明写景,比兴的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实是以景抒情,表达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 旋律组成: 引腔:两个小节的长音。 中部:四个简洁而匀称的短句。 尾部:引腔再次出现,主题的思想再次强化。 4:风格特征:《弥渡山歌》和《小河淌水》都是云南的民歌,结构短小规整,歌词善用比兴,旋律婉转飘逸,有山歌的风格。 5:此曲注重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二)《对鸟》浙江民歌 1:(展示几幅图片)设问这副图中表现的是哪一种演唱形式? 南方有个“歌仙”你知道她是谁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