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复习
信息组织复习

第一章

1、数据: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

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

2、信息:人们对数据进行系统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但没有与

特定用户行动相关联;三种用法(事物、过程、知识)

3、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是信息的一

部分,即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并经过头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的那部分信息,是经验、技能的总结;

4、智慧:对知识进行组合、创造以及理解知识要义的能力

5、信息、数据、知识、智慧的关系:按思想水平从低到高:数据、信息、知识、

智慧信息是知识的原材料,是信息组织的对象

6、信息组织的必要性:①人具有组织的本能②组织信息因为需要检索信息③如

果不加以组织,信息很难找到④组织信息有利于保存人类发展的成果⑤“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信息组织是信息资源开发的中心环节,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是信息检索与咨询的基础,是开展用户服务的有力保证。

7、信息组织含义: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

系统化的过程。目的:检索信息、利用信息。依据:信息的外表属性(外在特征、形式特征)和信息的内容特征。基本方法:基于传统印刷型载体信息的组织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一次、二次组织法。

8、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

信息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按信息组织的层次

描述报道层次、序化控制层次、揭示开发层次、浓缩增值层次、聚焦重组层次信息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按信息组织的过程

信息采集、信息识别、信息资源描述、信息资源标引、信息整合、信息存储与整序、信息利用

9、信息资源描述:

文献著录标准化: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AACR2(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

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标准化:MARC、元数据

10、信息资源标引

按构成原理: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

按标引时间的先后: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散组式语言

第二章

1、体系分类法构成原理:

概念: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是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 划分与概括)和系统排列而构成的。

特点: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规则:唯一性、完整性、科学性。

类目之间的关系:①类是可分的②母类(上位类)VS子类(下位类)隶属关系,即子类隶属于母类描述母类的属性必存在子类中③同位类既有母类的共同属性,又有各自不同于别的子类的特殊属性④体系分类表中有成千上万个类目,它们在这张“知识地图”上代表着大小不等和各知识领域的“地名”。优点:类目体系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用;标记简明,适于分类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缺点:不能无限容纳概念的局限性;“集中与分散”的矛盾1)仅被用作分类标准的一组属性可分别集中具有该组某一属性的事物,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具有同一属性的事物因该属性未被用作分类标准而被分散,2)且无检索途径在某些属性上不能在大范围内聚类3)同一类问题的文献因“专论入有关各类”而造成分散。

2、组配分类法:组配分类法的构成基于概念的可分析性和可综合性、体系分类法与组配分类法的分类标识的含义在实质上并无区别、体系分类法与组配分类法的分类标识的区别

概念:基于概念的可分析性和可综合性,一个复杂的主题概念可以用若干个简单概念标识的组配来表达。

分“面”是组配分类法的基本特征“面”是指可以描述一类事物某一方面属性或问题的一组简单概念或类目。若使用某种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对一类事物进行划分,就可产生一组类目,这一组类目就构成一个面。

编制方式:在类表中按照范畴列出各种基本概念,并分别配以相应号码,使用时,先分析对象的主题,根据主题分析的结果,通过相应概念的组配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以这些类目标识的组合,表示该主题在分类体系中的次序。

特点:1)标引专指2)标记表达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组配次序3)可以表达新产生的复杂主题4)类表的篇幅小,便于管理、修订。

缺点:1)类目体系具有隐含性2)直观性差标引难度高3)号码冗长,不适合组织文献排架。

3、分类法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分类语言的类型:等级体系型分类语言(体系分类法):概念划分与概括的方法

分析—综合型分类语言(组配分类法):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理论体系:是指编制分类法时对人类全部知识所作的最基本的划分,即基本部类或基本大类的划分(十进法(将全部文献分为十大类)、五分法(将全部文献划分为五大部类) 技术体系:是指为达到特定的功能,将众多类目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形式(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等)

4、体系分类法:宏观结构:即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组织方法、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分类表(大纲、简表、主表、辅表)、编制和使用说明、索引。微观结构:即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类目: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

5、组配分类法:“①分面组配分类法:编制说明、分面类表目次和若干分面类表(窄小或比较单纯的专业范围使用)②组配——体系分类法编制说明、基本类表、一系列分面类表和分面公式以及若干通用辅表。《冒号分类法》③体系——组配分类法编制说明、大纲或简表、分类体系详表(主表)、许多专类辅表和若干通用辅。《国际十进分类法》

6、体系分类法 VS 组配分类法

①体系分类法与组配分类法的分类标识的含义在实质上并无区别

②划分与概括:体系分类法的分类标识所表达的专指概念是用许多概念因素(分类标准)对一个较泛指的事物概念进行层层限定(划分)而形成的

③分析与综合:组配分类标识所表达的专指概念同样也是用许多概念因素(表达较泛指的简单概念的分面类目)进行步步限定(互相组配、综合)而形成的

④体系分类法与组配分类法的分类标识的区别体系分类法的分类标识是定组的,固定的,不可分拆的,其中诸因素是不可变换位置的组配分类法的分类标识是散组式的、组合的、可以拆分的,其中诸因素可以变换位置的

7、《杜威十进分类法》

优点:1)类目体系完整,覆盖全部知识、文献;类目详尽,等级分明,便于理解使用2)首创以简明的号码标记类目的方法,便于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和检索3)首次采用数字层累标记制,小数标记制4)首创了类目相关索引,提供了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便利分类表的使用5)首次使用了复分与仿分方法类目体系。

缺点:陈旧,组配过于复杂等不足。

8、《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优点:1)类目体系有保证,因而实用性强。2)列类详细(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部分)类目超过23万个,是世界上类目最多的一部分类法。3)类目体系由各学科专家编制,适合研究性图书馆的分类特点4)是典型的列举是分类法,较少使用组配方法5)类号较简短,容纳概念的能力较强6)有专门机构负责修订,及时反映新的变化。

缺点:1)缺乏明确的分类理论的指导,类表的系统性差,规律性差2)类目的设置及组织方式受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使用特点的限制,同时有强烈的西方中心倾向。3)采用详尽列举方式,篇幅大,管理要求高4)顺序标记制适用于排架,但表达性差,不利于在机检系统中对类表的等级显示。

9、自编分类系统的种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种类:等级式主题分类法系统、分面组配分类法系统、学科分类法系统

第三章

1、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描述信息主题的语词作为概念标识,将概念标识

进行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组织方法。

特征:

●直接以语词为检索标识;

●以字顺作为标识序列方法,汉语-拼音或笔划笔顺;

●以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

●通过参照系统等揭示主题之间关系。

演变过程

●经历了: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的演变

●从先组式向后组式发展

●从列举式向组配式发展

●从人工操作向自动处理发展

●从受控语言向规范化语言和自然语言并用发展

2、标题词描述语言原理

标题:主题标目,直接表达文献主题的标识,对文献内容所论及事物名称及特征的规范表达。众多标题集合而成的主题标识系统,就是标题语言。

性质:直接性、直观性、受控性(或称规范性)、语义关联性、先组性、示范性。

组成:编制和使用说明、主表、副表组成,

特点

?受控的自然语言词语作标识,直观地表达主题概念,直接地标引文献;

?以字顺序列组织标识,提供直接的主题检索途径,以便利用进行特征检索;

?主要用参照系统间接显示标题所表达的主题概念之间关系,形成语义网络;

?按事物集中文献,而不是按学科、专业集中;

?提供先组式的主题标识,标识含义比较明确,选用标识比较容易

?标引所用的标题不必都是标题表所列举的现成标题。

原则:具有检索意义、适当专指度、通用性和准确性、唯一性

类型:单级标题、带说明语的单级标题、多级标题、倒置标题、带限定词的标题、混合标题系统、范围:名词及名词性词组、各种事物的名称、表示事物性质、现象、构成等的名词术语、表示方法、措施、工艺等的名次术语、表示科学门类、技术部门、

理论、学说、定理、定律、方程、假说以及哲学概念等的名次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作品名、文件名、产品名等

3、标题表:标题表由编制和使用说明、主表、副表组成:

标题词款:目标题表中对一个标题或非标题的完整记录,称为一条标题词款目

组成:标题、标识、注释、参照、副标题

4、单元词法脱胎于标题法,它是作为对标题法先组式标识的改革而出现的。单元词语言是主题法系统中的一种后组式语言。原理:单元词是指一个个最小、最基本的词汇单位,是能够用来描述文献所论及或涉及的事物──主题的那些单词。特点:后组式标识是优点:摆脱了标题法中每个标题只能选择一种标题形式作为正式标题的局限;不存在词序问题;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可自由地扩大、缩小或改变检索范围等。

5、叙词描述语言的原理:以单元词语言为直接基础,综合了多种标引语言的原理和方法:1)它保留了单元词法单词组配的基本原理;2)采用了组配分类法的概念组配来代替单元词法的字面组配,以及适当采用标题法的预先组配方法(即采用词组),以克服某些词分拆后再组配时产生意义失真的缺点;3)采用了标题法对语词进行严

格规范化的方法,以保证词与概念的──对应。这是标题法的基本方法之一。单元词法对单元词的规范方法也取自标题法;4)采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标题法的参照系统,

采用了体系分类法的基本原理编制叙词分类索引(范畴索引)和等级索引(词族索引),采用了与关键词法类似的方法编制叙词轮排索引,从多方面显示叙词间的相关关系,以保证准确、全面地选用叙词进行标引和检索。

特点:1)概念组配原理, 避免了字面组配可能产生的概念表达误差, 保证了组配语

义的准确性, 提高了查准率, 减小了采用复杂句法控制措施的必要性, 简化了标引

和检索过程2)完善的参照系统和多种其他方法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增加了查词途径及准确理解和选用叙词的依据, 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3)灵活的叙词组配, 使叙词语言具有较强的概念表达能力,能专指、及时地表达各种复杂、新颖的主题。4)叙词语言提供检索同一课题的多条途径, 也允许多主题因素检索或增减主题因素进行检索,在检索上有较大的灵活性5)能同时适用于标识单元方式和文献单元方式的检索系统,兼顾手工和计算机检索的需要, 有利于发挥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优越性。

结构体系宏观:叙词表一般由一个主表和若干辅表构成。主表是叙词表的主体。辅表是为方便叙词表使用而编制的各种辅助索引。

6、概念组配与字面组配的区别:两者的本质不同:

概念组配本质上是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综合、字面组配是利用构词法进行词的分拆和组合;两者的词汇单元不同:单元词是字面上不能再分的词汇单元, 独立表达能力差、叙词则具有概念特征, 尽可能选用能够表达学科或事物的基本概念的语词。

7、关键词语言:指那些出现在文献的标题以至摘要、正文中,对描述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亦即对揭示和描述文献主题内容来说重要的、带关键性的那些词语。原理:1)直接抽取文献中或题名中的词语作标识,对作为标识的词不加规范或只作极少量规范处理;2)不编制受控词表来进行词汇控制,不显示词间关系,只是编制紧用词表(非关键词表)来控制抽词;3)每个关键词都是平等的,都按字顺轮流排至检索位置,提供多途径的主题字顺检索。分类:①带上下文的关键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题外关键词索引、双重关键词索引②不带上下文的关键词索引:单纯关键词索引、词对式关键词索引、简单关键词索引优势:简便易行,节省人力;标引和索引编制易于实现自动化,从而显著节省时间,大大缩短检索系统信息组织和报导的时差,保证信息报导和传递的及时性;较高的查准率。缺点:漏检、误检的可能性较大、难以进行族性检索,特征检索的查全率也不高、不少关键词款目是不起检索作用而徒增篇幅的。改进:调整禁用词表、进行人工干预、改进关键词表、使用后控词表

第四章

1、网络信息组织从文献内容、文献结构(物理、逻辑结构可细分为顺序结构、层次结构和链路结构)、显示三个方面着手。

2、标记语言的基本思想:给文献需要加注部分置于不同类型和名称的标签,这些标签不仅能标注文献的内容和结构,也能标注其文献形式(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3、SGML:是一种电子文献的格式或描述文献的一种计算机语言,从两个层次——结构和内容来描述文献,其核心是文献类型定义DTD。同时也是一种用来定义其他更专门性

标记语言的元语言。SGML的的基本思想:文档的内容与样式分开SGML可以把来源不同的原始信息组装在同一个文件中DTD可以自由地定义文件结构、给一个文件添加新的标记,以反映文件结构单元,并校验电子文件是否遵循在DTD中所定义的结构,程序标记:描述文档显示的样式、描述标记:描述文档中的文字的用途。构成:①SGML 声明:文档使用的语言集、参考语法规则、SGML可选特性、②文档类型定义(DTD):文档的结构模板、逻辑框架结构以及元素的属性等,它确定文档类别、规定文档结构规则、列出文档实例中所允许的全部元素及次序、③SGML文档实例:元素及元素的正文按DTD规定的框架结构组织而。SGML应用:电子出版、电子数据交换、图书馆领域。优点:灵活性、通用性、信息的再利用性缺陷:SGML应用程序不易开发、SGML文件不易在Web上传播,要想传送SGML文件,必须有特定的 DTD 和样式表、缺乏厂商的支持。

4、HTML:SGML的一种简化应用,用于创建 Web页和 Web信息发布的第一个通用语言,它提供跨平台的文档共享。它有一个固定的SGML规范声明及相应的DTD,并且着重在如何将信息显示出来,关注文本的呈现形式,不考虑如何将文件数据结构化,HTML

是SGML的一个应用,使用预先定义好的标签描述网页中的元素。功能:发布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特征:是可移植性与简易性。文档结构:文档头、文档名称、表格、段落和列表构成称为文档元素,文本文档的基本构件,用html标签来标识这些元素。列表:列表标签

    无序、
      有序和
    1. 列表项、定义列表的标签
      定义列表、
      定义术语和< DD>定义释义、强制换行标签

      水平线(Horizontal Rule)标签



      样式:物理样式VS 逻辑样式、转义字符串表格:表单:超链接

      特点:HTML 的DTD 设计主要是满足网上显示的需求、HTML有内建的样式(style)。HTML引用SGML的标记最简化特征。这是为了尽量减少HTML文件标记的数量,使HTML 的标记更简单、HTML 没有采用SGML 的超链接机制HTML的超链接是利用标签< a>的“href”属性来指向Web 上的任意文件。

      局限性:它把它定义了一套固定的复杂标签集,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数据和数据的表现形式混在一起,使数据和表现形式很难分开

      缺陷:结构方面:只能支持固定、简单的文件结构、信息利用方面:统一内容要实现不同的呈现形式需要有不同的Web 版本;无法支持精确查询、信息交换方面:利用HTML作为资料交换的格式,很难对每一项所要交换的资料作清楚的描述、维护方面:HTML 的不断修订增加了许多网站额外的维护工作。

      5、XML:SGML的一个子集,其设计目标是使SGML能够像HTML一样通过Web发送、接收与处理,它充分利用SGML特征并且简单易用,保留了SGML80%的功能,却使复杂度降低了20%。XML文件可以独立于Internet存在,其平台无关性将对Web产生巨大的影响。XML的特点:灵活性与简洁性、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实用性、高效性XML的应用:1)SVG:可缩放矢量图形2)VoiceXML应用于语音浏览的标记语言3)MathMLMathML的目标是用XML描述数学公式4)CML化学标记语言,5)基于XML 的电子商务标准:技术体系:

      XML Specification: W3C推荐标准,定义XML基本语法规范

      XML Namespace:提供一种统一命名XML文档中的元素和属性的机制,避免来自不同标记词汇表的元素和属性之间冲突。XML Schema:用于定义和描述XML文档结构和内容模式,定义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定义元素和属性的数据类型。CSS:层叠样式表CSS 是一种用于将显示样式( 如字体、颜色、行间距和缩进格式等) 关联到XML文档元素的样式表语言。XSL:可扩展样式表语言XSL 是用来显示XML 文档中数据的一种专用语言。由XSLT和FO组成。XSLT ( XSL 转换) 是用来将原始XML 文档结构转换成当前显示需要的结构, 从而改变数据的顺序和组织、创建新元素。如内容表和索引表。格式化对象( FO) 是指一组定义显示对象, 如字体、颜色及版式描述等。在通常情况下, FO 用来描述打印输出, 而CSS 更多地用于Web 浏览显示。

      XML实例:第一行是XML声明、第二行组成了mytag元素

      XML逻辑结构:一个XML文档由文档序言(提供了有关文档实例的解释信息,如XML 的版本号、字符集、样式表和文档类型、包括XML声明、处理命令和文档类型声明)和文档实例(在文档序言之后,它包含真正文档的数据,这些数据以元素形式的按照树形方式组织、XML将文档看成元素的集合,所有的元素遵照树形结构,有且仅有一个根元素,除了根元素之外每个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父元素,除了叶子元素外每个元素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子元素)两部分组成

      XML文档分为两种类型:结构完整的XML文档(不包含文档类型声明部分、只包括XML声明和文档实例)合法的XML文档(包含文档类型声明部分、包括XML声明、文档类型声明和文档实例等)

      DTD:文档类型定义(DTD)可定义合法的XML文档构建模块。它使用一系列合法的元素来定义文档的结构。DTD 可被成行地声明于XML 文档中,也可作为一个外部引用内部DTD声明:DTD以“”结束。DTD通常处于XML声明和XML文档实例之间,在DTD中可以定义元素、属性和实体引用。

      外部DTD声明:文档类型说明为:

      地计算机上时,可以用绝对路径、相对路径外部DTD以dtd为扩展名,是一个独立文件元素声明:元素声明的格式:内容说明:可以使用关键字#PCDATA、EMPTY、ANY、子元素、混合内容

      #PCDATA:用于声明元素的内容是可析的文本,即不能包含标签文本

      EMPTY:用于声明空元素

      ANY

      用于说明此处可以包含任何文本或子元素,即出现的内容不作限制

      子元素:子元素的声明比较复杂,主要有五种类型1)子元素列表:子元素列表中的顺序确定了在文档重的顺序,如果顺序不一致,将是非法的2)子元素个数:说明子元素出现的次数3)可选项:“|”用来制定可以在一组子元素中选择一个

      4)子元素分组:可以利用“()”对子元素进行分组,被括号分成一组的多个子元素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元素,继续与其他元素分组5)混合内容:同时可以包含子元素和可解析的文本的声明

      属性声明:格式:\属性类型:DTD常用的属性类型有10种

      属性声明格式:

      缺省行为:包括四种类型

      1)#REQUIRED:要求元素必须设置相应的属性值,不能为空2)#IMPLIED:该属性可以为空3)#FIXED:指明该元素的相应属性有固定的属性值4)缺省值:使用特定字符串作为缺省值,该元素没有提供相应属性的属性值时,则使用缺省值

      XML Schema主要优点如下:

      XML Schema本身是XML文档。它与DTD不同,不需要特定的语法,可以被解析和处理、XML Schema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内容模型。DTD的内容模型是固定的和不可扩展的(#PCDATA、EMPTY、ANY、子元素、混合内容),而XML Schema允许开发者创建用于描述数据模型的新元素和属性、XML Schema比DTD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集合、XML Schema支持命名空间

      XSD Schema 是W3C 的推荐标准、它的中心概念是数据类型,分为简单数据类型和复杂数据类型。

      (元素定义、属性定义、类型定义)

      简单类型(内置简单类型、限制简单类型)

      内置简单类型

      限制简单类型

      复杂类型(在复杂数据类型中可以包含子元素和/ 或属性的类型)

      XML Schema提供了定义子元素的多种机制,可以完成复杂类型的定义:sequence,要求子元素按照指定的顺序出现、choice:允许几个子元素中的一个出现all:允许所有子元素以任何顺序出现0或1次

      简单数据类型不能包含元素并不可能带有属性

      复杂数据类型才可能包含元素并可能带有属性

      要包括了子元素或属性就是复杂数据类型

      name: 可选。元素名称。如果父元素是

      schema 元素,则必需。type:可选。指定元

      素类型内建数据类型(如int、string)

      simpleType 、complexType

      maxOccurs:可选。元素可出现最大次数,

      大于等于零,默认为1。minOccurs:可选。元素可出现最小次数,大于等于零,默认为1。default:可选。元素默认值,仅当元素内容是简单类型或textOnly 时使用。fixed:可选。元素固定值,仅当元素内容是简单类型或textOnly 时使用。

      ref:可选。对另一元素的引用。ref 属性可包含一个命名空间前缀。如果父元素是schema

      元素,则不使用该属性。

      复杂类型——子元素

      定义复杂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它包含3个子元素、并且要求按照顺序出现

      SXD choice它包含3个子元素只要求出现一个

      1次

      第五章

      1.元数据定义: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也是结构化的数据。它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和解释,促进信息资源的检索、管理和利用。元数据描述的对象涵盖了各类信息资源,既可以是数字化资源也可以是非数字化资源。元数据可以出现在:数据内部(网页包含Title和Keywords标签)独立于数据(MARC记录与图书是分开存放的)伴随数据(数字图像文件中的文件大小、分辨率)功能、支持资源发现(检索信息)、组织数字信息资源(元数据数据库)、支持资源的互操作(xml表示)、支持数字识别、支持存档和保存。分类:按功能:(描述、评价结构、存取控制及结构性元数据)复杂程

      度:

      结构可以三个层次:内容结构(元数据的构成元素及其定义标准)、句法结构(格式

      及其描述方式)语义结构(具体描述方法)

      2、DC的目的:建立一套元数据集合以描述网络资源,使非图书馆专业人员能够了解和使用著录格式来描述网上资源15 个核心元素,依据其所描述内容的类别和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关于信息资源内容方面的元素(题名、主题、描述、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等七个元素)关于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方面的元素;(创建者、出版者、其他责任者、版权管理等四个元素。关于信息资源外形描述的元素:(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等四个元素

      分类::基本DC、限定DC(增强语义的专指性、指明编码规则、定义正式的子结构、权限控制)DC核心元素定义:(语种描述、模式体系、属性类型)

      3、RDF资源描述框架就是这样一个描述资源特征及资源间的关系的框架,利用它可以实现各种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

      4、每条MARC 记录分为四个区:头标区头标区为固定长( 字符位00 ~23)。它提供整个数据记录的控制信息。同时, 留有适当的字符供用户选用、目次区目次区为可变长,00 ~02 字段标识03 ~06 字段长度07 ~11 起始字符位、数据区它存放数据, 实施可变格式、可变长记录的存储方案, 根据目次来组织、记录结束符它是单字节, 为ISO 646 的字符IS3

      5、元数据的互操作能够达到(1)支持跨系统的整合检索(2)支持跨系统的信息组

      合(3)支持跨系统的服务集成元数据方案在如下层面上具有差异性

      (1)语义差别→语义互操作(元数据语义不同、没有可对应的元数据)(2)句法差别→语法互操作(句法(描述规则)不同,数据会以不同形式记录、“年-月-日”、“月-日-年”)(3)结构差别→结构互操作(DC元素是单层结构,EAD是层层嵌套的结构)语义互操作:是指在元数据的共享和通信过程中,共享和通信的双方能够理解元数据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达成一致。元数据映射语法互操作:基于扩展标记语言的XML 的开发应用从语法意义上使各类元数据标准的互通成为可能、许多元数据方案和标准都以XML作为描述其语义与语法规则的元语言,采用DTD和Schema定义元数据的规则、命名域、元素的标签定义以及编码规则。

      结构互操作通过建立标准的资源描述框架解决元数据互操作问题。

      协议:Z39.50和OAI-PMH的区别Z39.50无需在本地存储资源的元数据信息。它可以将请求发送出去并由各个资源库返回结果,这一方面节省了客户端的存储空间,但也降低了检索的效率,检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各个资源库的检索速度和传输速度。

      OAI-PMH作为元数据收割(采集)协议,必须从各个数据提供者收割数据并进行存储,用户检索时只是对收割后形成的资源库的检索,因此在检索效率只取决于本地资源库的检索效率,即使远程的资源库不能提供服务,用户依然可以查找所需资源。

      从协议的实现复杂度上来看,OAI-PMH要比Z39.50实现起来容易。Z39.50协议对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要求较高,而OAI-PMH则相对简单,只需遵循协议规定的请求和响应内容即可。

      第七章

      1、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门户、搜索、web2.0)

      2、W eb2.0的核心理念(鼓励用户参与、利用集体智慧、倡导用户协作、资源的开放

      与共享、增强用户体验。特征:开放、参与、整合、创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去中心化、社会化、草根的天下,英雄的摇篮、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技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融入生活

      3、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网络信息资源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本、图像、声音、

      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纸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特点:数量巨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冲击:信息量剧增以及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使得以往的手工处理和加工方式不堪重负,急需采用自动化的信息组织手段、信息种类增多,数据库成分复杂化,需要新的信息组织技术、用户成分、规模和需求发生很大变化,要求信息组织方式的透明化、易用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要求信息组织标准化、兼容化。

      4、Web信息组织的技术条件

      Web信息组织的技术条件确定网上信息资源标识的统一命名方法:URI

      存取资源的网络协议: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在资源之间很容易跳转、浏览的超文本链接技术

      5、不同层次的信息组织

      “信息源层”:零散的信息源需要通过聚集的方式加以整合,形成有结构的信息集合信息源层的组织可以采用分类描述、主题标引和元数据组织等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使之符合信息集合的结构化特性。

      “信息集合”:信息集合反映了信息资源的规模性和有组织特性信息集合则对应宏观的信息组织方式,如建立分类体系、设置虚词表、采用某种元数据方案、采用某种数据库组织方式等。

      ?常用的组织方式

      ?文件组织方式

      ?数据库组织方式

      ?搜索引擎

      ?资源分类与主题标引

      “信息视图”:面向特定的用户,从信息集合中抽取信息片段,进行组合、关联,形成一个个网页。网页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视图HTML超文本组织

      ?文件组织(各种非标记语言的文件)

      ?框架组织(多个HTML网页构成的框架)

      ?超链接组织

      ?XML组织

      ?XML作为信息视图,其面向的对象不是用户,而是计算机,它需要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并将结构再以HTML网页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第十章

      1.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集成化、信息服务:专业数据库服务方式——信息构建集群、可视化、智能化(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信息组织、知识组织)

      2、IA的核心要素

      a)组织系统:负责信息的分类,由它确定信息的组织方案和组织结构,对信息进行

      逻辑分组,并确定各组之间的关系;

      b)标识系统:负责信息内容的表述,为内容确定名称、标签或描述,标识名称可以来源于控制词表或词库、专家或用户、已有的标识实践等;

      c)导航系统:负责信息的浏览和在信息之间移动,通过各种标志和路径的显示,让用户能够知道自己看到过的信息、自己的现在位置和自己可以进一步获得的信息内容;

      d)搜索系统:负责帮用户搜索信息,通过提供搜索引擎,根据用户的提问式,按照一定的检索算法对网站内容进行搜索,并提交给用户搜索的结果。

      3、信息可视化(InfoVis或IV)就是利用计算机支撑的、交互的、对抽象数据的可视表示,来增强人们对这些抽象信息的认知。过程:抽取、转换、映射、隐喻。信息可视化的内容:

      A信息资源描述与存储的可视化(文本信息组织的可视化(知识分类与图符法、统计分析与图形阵列法、聚类与内容关联法)语音信息描述的可视化(调用语音-文本转换软件,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本对转换后生成的文本信息可视化)图像特征描述的可视化(提取对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视觉特征和文本型的内容特征\)对这些特征值进行可视化:颜色直方图、纹理共生矩阵图、角度直方图、边界轮廓图.

      B检索过程的可视化指检索式构造的可视化和检索接口的可视化

      检索式可视化的意图在于利用检索词的语义扩展技术(语义蕴含扩展、语义外延扩展、语义相关扩展等)及可视化技术揭示出概念间的关系及相关的检索词以便用户能更准确地表达检索需求。检索接口可视化指用户在与检索系统交互时,采用可视化的图标进行操作,只需要点击按钮、选择菜单项就可以向系统传达命令,无需输入复杂的命令行参数或者提问式。

      C检索结果提供的可视化

      4、信息构建师:

      确定网站的任务和目标,用简单化的语言表达上述问题,建立可以观察的、可度量的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确定各个目标的解决方案;

      ?分析用户提出的问题,明确客户对网站的概念和看法,了解客户对网站的远

      景期望;

      ?确定网站受众(最终用户),对受众进行分类和排序;

      ?确定网站内容,列出内容清单;

      ?确定服务器环境,决定发布内容的技术,包括选择服务供应商以及选择服务

      器操作系统和软件;

      ?确定服务器环境,决定发布内容的技术,包括选择服务供应商以及选择服务

      器操作系统和软件;

      创建信息结构或地图,指明通向知识的适合于特定用户的个人路径,确定哪些内容将优先展示给用户,哪些内容放在网站深处,它规定了网站的受众游历网站的路线;

      5、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就是为促使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知识组织的目标在于对知识进行整序和提供。

      从形式上看知识的形式有两类:

      显性知识: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可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以文件、数据、档案、图版、影像、程序等显示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信息,也叫编码知识,主要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难以表述清楚、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之中,由于难于规范化而不易传递,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决窍”(如特殊技艺),主要存在于人脑的经验、想法、判断、文化、习惯及员工潜能等。

      6、知识组织技术:知识发现、语义网、本体、知识网格

      《信息组织》马张华考前复习要点

      《信息组织》复习要点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 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有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2.信息资源:通常指一切以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只是比较而言,更 侧重于对新型媒体形式的强调。(可以是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电子资源) 3.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4. 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什么关系? (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有序化信息系统之后,才能准确有效查找相关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出发点与归宿,用户的检索需要是组织信息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信息组织的形式和检索途径 1.文献组织的基本排列方式: 一般有两种基本排列方式,其一为:(固定排列法)和(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固定排列法,如档案、博物馆的收藏、光盘、录音带、缩微品。按一定意义的次序排列包括按题名字顺排序,按责任者排序等,如图书、

      期刊等, ) 2.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四种类型。 3. 按照标识特征,检索工具可以分哪两种基本类型? (1)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形式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以信息资源形式特征为标识检索途径。常见的信息资源形式特征有责任者名(即作者和与资源形成相关的人或机构,如译者、改编者、修订者等)、题名、机构名、标准书号、专利号、文献登录号(或顺序号)等。 (2)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4.按照系统中所用的标识是否进行控制,检索工具可以分为(受控检索系统)与(自然语言检索系统)。 5.按照系统中标识组配的特点,检索系统可以分为(先组式和后组式两种)。 6.检索工具还可以按照采用的形式,分为卡片式、书本式、缩微式、电子方式等。 第三节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和研究内容 1.信息处理的基本做法:(领会) ①对信息资源特征进行描述。包括:著录或编写题录,通过记录信息资源外部特征,供用户识别或确认该资源。 ②对信息资源的内容进行浓缩。包括编写内容提要或文摘,使用户能

      信息组织资料

      (1)名词 a 轮排转换(2):依次把检索语句中每一个有检索意义的词轮流排列在检索位置上。 b.分析标引(10):分析标引是一种根据资源中部分片段或集合型资源的构成单元进行的标引。 c.职能符号(2):一种表示主题标识在组配中的句法职能而规定的辅助符号。 d.层累制(5):是按照类目相应的等级配置相应位数的号码,类号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和等级的标记制度。 e.标记符号(5):是分类法中标记类目的次序、关系和位置的符号。 f.同义控制(2):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同义控制的作用是。 g词义控制(2):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h.联系符号(2):是一种揭示同一文献主题之间联系强度的符号,可以防止主题词之间出现误组配。 i.描述控制(2):即对描述记录的内容、描述方进行的控制。包括描述项目、描述文字、描述级别、描述格式的控制。j.句法控制(2):是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词造句规则,对检索词的组合方式做出的规定。常见的句法措施有确定引用次序、使用辅助符号和句式转换。 k.范畴索引(8):范畴索引又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的学科或专业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l.引用次序(2):是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在分类法中引用次序是指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次序或各主题分面在组配时的先后次序;在主题法中是指字顺检索系统中主标题与各级子标题组合的次序m.检准率(2):是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数量,占检出的全部信息资源数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检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资源数/检出的信息资源总数×100% n.轮排(2):是指把一串多词素的检索词包含的各个有检索意义的词素轮流排列在检索入口位置的方法。 o.叙词法(8):叙词法是一种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严格规范处理的叙词作为文献主题的标识,通过概念组配的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主题法。 (2)复习重要知识点 A常识性知识 1)信息组织类型中以内容特征形成的检索工具类型(1):以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主要有分类法、主题法。 2)词汇控制方法(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词汇控制:即根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对自然语言中的的词汇进行优选、规范、揭示相关性的过程。 (2)词汇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 A同义控制,是对字面形式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词进行控制,使检索系统中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表达。包括对同义词、准同义词及部分专指词与泛指词进行的控制。同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几个词中选取一个作为规范词,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建立用代参照,便于用户从非规范词找到规范词。同义控制的作用是可以克服一义多词的自然语言现象,把相同内容或特征的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 B词义控制,是对同形异义词和语义含糊的词进行控制,使词义明确,一个词语只表示一个概念,以控制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词后加限义词,在词下增加含义注释和范围注释。 C词间关系控制,是揭示词汇之间的等级、等同、相关关系,使之成为语义相关的系统。在主题法中词间关系控制采用设置参照、倒置标题、主标题-副标题以及编制词汇索引系统,如词族索引、范畴索引、轮排索引等。分类语言主要通过类目体系显示词语间的从属、并列、相关关系,用类目参照显示语词概念的横向联系。 (3)词汇控制还应包括词量控制、词组选择与使用控制、词汇专指度控制等。 3)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5) 文献分类法类目之间有哪些关系,它们的表现有哪些? (1)类目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关系,即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中同位类之间构成的关系;交替关系,是指交替类目与相应的使用类目之间形成的关系;相关关系,是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等关系之外其他联系; (2)上述关系在类目体系中体现为:从属、并列关系是类目体系的主要关系,揭示类目之间的纵向联系,类目从属关系以上位类、下位类表现出来,类目并列关系以同位类表现出来;类目交替关系、类目相关关系是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揭示了类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类目体系中,交替关系以交替类目与使用类目体现出同一关系主题内容的资源的可选择性;相关关系以类目参照体现类目之间的交叉等联系。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2010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信息管理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现代信息管理 P25现代信息管理就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活动加以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并带来效益。 2、知识管理P32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 3、基础技术P106基础技术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性能、水平等方面的提高有赖于这两类技术的进步。 4、支撑技术 P106支撑技术主要是指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5、信息描述 P162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描述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 6、信息揭示 P164信息揭示是信息组织的中级形式,即对信息的内容特征进行深层揭示并转换成主题标识,形成一个科学的逻辑的概念标识系统。 7、网络信息服务 P196网络信息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机构和行业利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递和提供利用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信息产品和服务。 8、信息检索服务 P192信息检索服务是根据用户的要求,由专门人员辅助或代替用户查找信息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的一种信息服务工作。 9、管理信息系统:P255管理信息系统式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个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争、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0、信息政策:P319信息政策是指用以调节信息搜集、加工、储存、处理及传播等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法令、指南、规则、条例、手续等所构成的相关的政策群体,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整个信息产业的相关问题。 二、单选题 1.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 C )技术三个要素。P33 A 工程 B 管理 C 信息 D 知识 2.信息( B )是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证。P35 A 管理 B 技术 C 创新 D 设施 3.信息不同于物质与能量,信息就是信息(A )。P50 A 共享性 B 转换性 C 传递性 D 表征性 4.信息的最大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万里创造更大的价值(C )。P50 A 共享性 B 转换性 C 传递性 D 表征性 5.揭示利用( B )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和描述及优化系统的方法和原理。P66 A 管理 B 信息C协调 D 指挥 6.寻求通过加工(B )来生成智能和发展智能的机制与途径。P67 A 管理 B 信息C协调 D 指挥 7.处于信息技术体系的最低层( A )。P106 A 基础技术 B 支撑技术 C 主体技术 D 应用技术 8.处于信息技术第二层是(B )。P106 A 基础技术 B 支撑技术 C 主体技术 D 应用技术 9.收集、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是称(D )。P108

      组织设计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壹﹑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2《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课件和课件于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于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于复习时请以课件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壹章 壹、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和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俩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壹、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壹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壹、、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均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壹节 壹、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信息组织试题

      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庞杂无序的信息系统化,有序化的过程。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并从检索系统中获取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揭示:也称信息标引,是对信息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等的选择,概括和提炼描述的过程。 4、专指度:是指其语义的内涵与外延与信息主题的内容的切合程度 5、标引:是指对信息内容的描述。索引:是指为了方便查询信息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效的规则。 6、集成法:信息组织的集成法是指在检索系统中采用具有多维信息组织的检索语言,或在同一情报检索系统中同时采用多种实现了兼容互换的检索语言。 7、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并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8、谱系分类:是将检索语言按语系、语族、语支和语种体系划分的一种方法。 9、轮排转换:是将检索语句中的每个有意义的词依次排在检索入口,其他词保持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的移动的一种形式转换。 10、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指在一个检索语言系统中,对他们的分类部分的术语,参照标识及索引实施统一的控制,使两者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能够同时满足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需要,发挥其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 1、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集成组织法 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 3、信息组织常用的基本原理包括:语言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知识组织原理、概念逻辑原理 4、对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从文献标引所用标识是否规范区分,可将文献标引划分为受控标引、自由标引和混合标引三种形式。 6、主题词的概念等级关系主要指词与词之间的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包含关系等关系。 7、描述语言(主题法)主要包括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8、图书分类表是图书分类法的主体,是图书分类体系的具体体现,一般由大纲、简表、详表(主表)、辅助表(复分表)组成 9、轮排转换的常见模型有:简单轮排、词对式轮排、循环轮排、换轨轮排 10、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内容有词量控制、词类控制、词形控制、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专指度控制 11、概念的种类包括: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以及普通概念和单独概念 12、不同编制结构的信息分类法有:列举式分类法、组配式分类法、体系---组配式分类法,其中列举式分类法又称为等级分类法或枚举分类法 13、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有:类目等级关系、类目的横向关系、类目的同一关系 14、主题分析的质量要求有:充分析出主题概念、不过度析出主题概念、用准确的概念概括相应的内容

      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 1.信息组织的内涵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 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 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 ●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 ●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 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 ●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 ①基本术语规范; 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 等); 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 果编排规则等);

      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 ●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 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 ●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 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则将其描述项目分为1 5个大项。题名、作者或创作者、主题和关键词、描述、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描述文字规范:采取的文字 ●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 ●描述格式规范: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 4.词汇规范 ●用词规范:同义规范、词义的规范; ●词间关系的规范:这些关系包括等同、等级、相关三种基本类型。 5.句法规范 ●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 ①关系符号:分类组织中用:+ :( );主题组织中用:—,:②联系符号:防止错误的组配关系③职能符号:明确主题标识的句法含义④逻辑组配符号。 ●句式转换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内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内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内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内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 (√)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信息组织试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组织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情报检索语言 2.信息揭示 3.仿分 4.倒排文档 5.八分法 6.信息描述 7.层累制 8.分类 9.UDC 10. 信息组织 11. 信息标引 12. XML 13. 关键词法 14. 词族索引 15. 等级体系分类法 16. 语法信息组织法 17. 模糊检索 18. 多元搜索引擎 19. EI Village 20. 超媒体存取 21. 虚拟图书馆 22. 文献分类 23.MARC 24. SGML 25. 文献标引 26. 主题词法 27. ISBDs 28. 顺排文档 29. 引证关系组织法 30. 双位制(百分法) 31. 信息存储 32. 双关索引 33. 范畴索引 34. 组配分类法 35. 语义信息组织法 36. 书次号 37. 文献检索 38. 超文本存取技术 39. 信息检索工具 40. 文献序号索引 41. 引文索引

      42. 题内关键词索引 43. DIALOG 44. 基本索引字段 45. KWOC Index 46.PB报告 47.分析标引 48.类 49.概念组配 50.主题词款目 51.部分标引 52.词族 53.族首词 54.超级组配 55.款目主题词 56.词间相容关系 57.基本部类 58.类系 59.标识 60.专类附表 61.情报检索 62.二次文献 63.报导性文摘 64.图书分类 65.题录 66.PRECIS 67.多向成族 68.主题法 69.标引 70.类名 71.类目 72.类目表 73.类列 74.基本大类 75.基本序列 76.简表 77.详表 78.复分表 79.通用附表 80.上位类下位类 81.同位类 82.交替类目 83.参见类目 84.标记制度 85.单纯号码

      信息组织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 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是__D______。 A)外在特征 B) 内容特征 C)主题特征 D) 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 2. 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是____B____。 A) 语言学 B) 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C) 逻辑学 D) 语言学和逻辑学 3. 不属于布尔检索的是____B_______。 A)+ B)- C) ︳ D) () 4.大量信息的组织常采用数据库方法,ISO2709与GB2901是__B___的标准格式。 A)文献数据库B)数值数据库? C)事实数据库 D)多媒体数据库 5. 在元数据中,___A_____具有内容选择和过滤机制。 A)DC B)PICS C)CDF D)RDF 6. 根据信息资源的三级组织方法,Dublin Core被划分在_B________。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7.在HTML语言中, 实现外联图像的语句是_______A______。 A)< A HR EF=”文件名”>…… B)< IMG SRC=”文件名”>…… C)…….. D)…. 8.在多选按钮表单设计中, 相关的HTML语句为_____B_____________。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信息搜集与选择 B) 信息分析与揭示 C) 信息描述与加工 D) 信息整理与存储 2.Yahoo分类目录对分面原理的具体应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A) 建立分类索引 B) 根据上下文进行信息内容组合 C) 利用冒号标记信息内容 D) 提供不同的路径入口 3.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搜索引擎方法 B) 词表方法 C) 主题树方法 D) 国际十进分类法 4.在Web数据库中, 数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线性数据 B) 结构化数据 C) 无结构数据 D) 半结构化数据 5.标引语言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类语言 B) 主题语言 C) 自然语言 D) 代码语言 6.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步骤包括____________。 A) 商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 系统实现 C) 整合运行 D) 正常运行与维护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015年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

      2015年信息技术基础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1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象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书刊、电视、网络、广播等)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p2) 信息的发出方(信源)-----信息的接收方(信宿) 对信息认识三种典型观点 ?信息泶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信息,来加深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了解和认识。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依附性、传递性、可处理性、真伪性(空城计)(p2) 3、信息技术(简称IT):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p4) 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1)语言的产生与应用(2)文字的创造和使用(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p5) 容量单位换算 1TB= 1024 GB 1GB=1024 MB 1MB=1024KB 1KB=1024 Byte 字节 1B=8bit 位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IP v4由32位4组二进制数组成,如http:// 218.5.5.242 : 9013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8) (1)确定信息需求(2)确定信息来源(3)采集信息(传感器的重要作用) (4)保存信息 2、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p82) (1)文本:.doc; .wps ; .txt ; .pdf (2)图形图像:.jpg和.bmp都是静态图片的格式;.gif 文件很小,主要应用于网络上

      信息组织试题库参考答案.doc

      信息组织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仿分以某一类的子目作为复分依据的方法叫仿照复分,简称仿分。仿分是为大类普遍采用的复分 方法,使用范围一般不超出该大类。 2.倒排文档指将文档记录中的可检字段及其属性值,或称文献特征标识(即索引单元,如题名、著 者、叙词、自由词等)抽取出来,按照字段属性的某种顺序进行排序与存储,使之成为可以用作索引的文档,倒排文档也可称为索引文档。 3.八分法又叫八分制,是指同位类超过十个时,用1到8来标记同位类,到9时不用9,而用91… 99来标记与1到8相同级位的类。采用此法,突破了号码的级位代表类目级别的等级性。 4.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一定的信息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将存在于某一物理载体上的信息源的外在特 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选择与记录的过程。 5.层累制也称层累制标记法,结构型标记法或表达性标记法,是一种与类目等级相适应的等级标 记制度,其特点是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不同位数号码,同位类再以符号的顺序依次相配,它的表达性强,能够显示类目纵向层层区分,横向并列的体系结构。 6.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属性聚集相同事物、区分不同事物的活动。同类事物即指具有某些共同 属性的一组事物的集合。 7.UDC是《国际十进分类法》的简称。是在国际目录学会的主持下编成的。它是列举和组配相结合 分类法的代表,是唯一一部受到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利用的,流行最广泛的图书资料分类法。 8.信息组织即信息的序化和优化。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 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保证用户的有效获取。 9.信息标引采用语词或号码标识揭示与替代信息内容特征的活动。 10.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SGML的一个重要分支,可提供描述结构化资料的格式,是用来 自动描述信息的一种新型的国际标准语言。 11.关键词法是一种以文献或题名中的自然语词作为描述和标引信息资源的标识,并提供字顺查检途 径的信息组织法。 12.词族索引是将主表和附表中具有属分等级语义关系(其中包括主题词之间的包含关系和整体关 系)的叙词,首先按照等级形式分别集合词族,然后依据每个词族中概念含义最广泛的族首词字顺编排而成的辅助索引。 13.等级体系分类法也叫体系分类法或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以知识分类为基础,按照从总到分、 从一般到特殊、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次序,层层展开每门学科知识的类目排列表。 14.语法信息组织法是指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法有字顺 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 15.模糊检索也叫概念检索,即系统不仅可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进行检索,而且会自动地采用该关键 词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查询以提高检索效率。 16.多元搜索引擎也被称为搜索引擎之上的搜索引擎。用户只需递交一次检索请求,由多元搜索引擎 负责转换处理后提交给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并将所有查询结果集中起来以统一的格式呈现到用户面前。 17.超媒体存取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称为超媒体,超媒体存取的特点是将文字、表格、声音、 图像、图形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格式组织在一起,使用户可以通过高度联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沿链接访问各类信息。 18.虚拟图书馆是针对某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需要,将互联网上的有关领域的各类信息资源线索,包括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通过特定的 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名词】 2.信息采集渠道:大众传播媒体、文献、政府渠道、合作伙伴、消费者、信息中介机构 3.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等。【填空】 4.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简答题】 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的信息的过程。 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或特征,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集合。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订制的规范,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则是根据检索的需求,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的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5.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 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6.信息组织的内容: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填空】 7.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描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 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描述与揭示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著录,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填空】 8.信息的著录: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格式,对原始信息的外表特征(名称、来源、加工 者等)和物质特征(载体形式)加以描述并记录下来的活动;信息的标引是指在著录后的信息载体上按一定规律加注标识符号的活动。 9.从信息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看,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 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从广义上看,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组织信息的过程;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性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 10.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活动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 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处理的电子化信息等。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目录、题录、简介、文摘、索引、书目数据库等。 三次信息是在一、二次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等深加工而成的,如综述、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度报告、文献指南、期刊书目、百科全书、年鉴等。【名词】 第三章 11.信息组织最基础的理论是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填空】 12.信息组织的原理:系统原理、语言学原理、逻辑学原理、知识分类原理、事物分类原理 【填空】 13.科学分类的典型体系:文献分类体系、百科全书知识分类体系、大学学科分类体系、科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 (1)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它为用户提供的是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关的文献信息,它的目的是相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所。文献检索的结果是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数篇文献的线索或原文,供用户参考. (2)数据检索:是以数值和图表形式表示的数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数据检索是一种确定性检索.(3)事实检索:是以从文献中抽取的事项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 信息标引: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揭示信息的内容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的 前提条件。从学科属性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准确标引信息要求准确的内容分析,否则就会出现错误标引。 信息系统组织:信息通过特征描述和内容揭示,获得了表示信息的标识,但这只是针对某一文献和信息 单元的,把这些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才完成了信息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组织 是把描述和标引的信息实体和信息记录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一、信息组织方法:(一)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二)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三)常用信息组织方法: 1.分类组织法 2.主题组织法 3. 集成组织法 三、信息组织手段1、人工组织2、自动组织 1、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习惯简称分类语言或分类法,分类检索语言语族主要有三个语支,即(1)等级体系分类语言(2)分析综合分类语言(3)半分析综合分类语言。 2、主题检索语言(1)标引词语言(2)单元词语言(3)叙词语言 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意义:检索语言构成材料就是词汇,把词汇按某种方式组织起来构成检索语言词 典,它是标引和检索的工具。检索语言的词汇控制又称规范化处理。由于表述信息内容的词汇非常庞杂,日 常的自然语言词汇并非都能准确表达信息的学科和主题内容。 自然语言缺点(1)词汇的同义现象。(2)词汇的多义现象。(3)词汇语义不清或语义不确定。(4)词量庞大(5)词间关系不明晰在现行的一些检索系统中,也比较广泛地直接采用自然语言检索,它虽然节省了词汇控制的成本,但却是以牺牲检索效率为代价的。因此,完全采用自然语言进行信息组织的系统并不是理想的检索系统。即便是面对互联网急剧增长的信息资源,人们也越来越感到需要进行规范化控制。由此有了规范化检索语言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研究,有了网络本体语言的开发。网络信息组织从自由走向规范足以说明词汇控制的意义。 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内容:词汇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检索词符合唯一性、规律性、定型性、通用性和准 确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词汇控制。 (1)词量控制。词量控制是指对收入词表的词汇进行压缩、精选,使之与所要标引的信息数量和检索要求相适应。(2)词类控制。自然语言词汇有多种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叹词,还有大量的词组。(3)词形控制。词汇也存在不同的书面表达方式,如不同的次序、简繁体、单复数、不同拼写法,以及标点符号、字符、数字等,为了实现每个词词义和词性的唯一性,必须进行词形控制。(4)词义控制。检索语言中的每个词汇都只表示一个概念,即使检索语言词汇一般都比较精炼和简短,也会出现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因此,必要时在主题词或类目词后加限定词,加含义及范围注释,或附加简明定义等。(5)词间关系控制。在情报检索语言词典编制中,对词汇语义和词间关系必须控制,这是为了词典中每个词汇都有独立的语义,词间关系能形成一个语义网。(6)专指度控制。检索语言词汇的专指度是指其 语义的内涵与外延与信息主题内容的切合程度。 信息检索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1)信息选择子系统(2)标引子系统(3)词表子系统(4)检索子系统(5)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子系统(6)匹配子系统即对信息标引与提问标引进行匹配的子系统。 从系统构成分析可见,检索语言和标引是系统的中心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连接用户与系统的关键作用。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属种关系:它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二)同一关系:它是指两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三)交叉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

      《信息组织》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主要内容: 1.信息组织概述 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与种类;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内容及功能;信息标引的含义及类型;信息资源描述的含义;信息排序的内容;信息组织的必要性;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类型和方法;信息组织手段。 2.信息组织的发展 我国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国外分类法、主题法及文献编目的发展史;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组织,它有哪些功能? 2.简述信息标引过程的主要环节;按所用的检索语言分,信息标引可分为哪两种主要类型? 3.为什么要进行信息组织?目前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哪几种? 4.我国古代主要的图书分类体系有哪几种?分别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图书分类目录? 5.DDC传入我国后,对我国近代分类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列举我国近代受DDC影响产生的部分分类法。 6.简述国外主题语言的演变历程(主题法类型、有代表性的词表) 7.请列举近现代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的编目规则或条例。 8.简述当前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信息组织分类法 一、本章主要内容: 1.分类法概述 类与分类的概念;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法与电子分类法的概念;文献分类法的类型。 2.国内外主要分类法简介 《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冒号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概况、体系结构、标记制度及其特点。 二、复习思考题: 1.文献分类有何作用? 2.什么是文献分类法?按编制方法,它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3.试比较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与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特点,并请分别列举国外对应的有代表性的分类法作品。 4.试比较DDC、UDC和LCC的特点。 5.简述《人大法》的特点。 6.简述《科图法》的特点。

      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1)

      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文本说明:由老师复习课所给一~四章和五~九章阶段测试题整合而成。思考题由于自由发挥,不给予答案。综合体将另行整理,稍晚时分放出。本文档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如有错误,请在群里指出,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更改。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区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P1 信息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 数据是无意义的符号,信息则是蕴含意义的符号。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2.什么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什么?P13 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方法和规律,惊叫共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技术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 3.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特征是什么?P26 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能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信息、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多样性、演化性 4.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有哪两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P32 联机事务处处理、脱机事务处理 联机事务处理指信息系统直接参与业务处理过程,而脱机事务处理不直接参与实际业务处理。与联机事务处理比较起来,脱机事务处理对信息录入的时限没有严格要求,信息系统的故障也不会对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造成影响。 5.什么是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到哪些因素?P60 信息系统建设是调动各种因素,创建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漫长过程。 社会文化因素、科学技术因素、领域知识因素、组织管理因素。 6.什么叫信息系统的生存周期?信息系统生存周期包括那些过程?P65 信息系统生存周期是指从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设想开始,历经规划、开发、演化、管理和支持五个过程。

相关文档